国际金价2021年_23年614国际金价
1.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
2.需写一篇关于黄金投资有关的毕业论文,哪位有好的提纲建议了咯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
字数多了,贴不下了,你去看看原文吧
二、长期石油政策抉择和金融博弈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历来是影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处于经济调整的复苏阶段,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折、更新,进一步扩大了对国际石油的需求,其中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升级周期,更加大了对石油能源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重要性。如果石油价格过高,将促使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升,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反之,如果油价过低,将使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大大减少,从而损害了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中期看,如何将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国际社会需要妥善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是世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涨5美元,1年内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下降0.3个百分点。石油生产和价格涨跌是一个周期性问题,并且会影响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会导致石油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继之价格又会暴跌,由此又导致石油生产收缩,石油价格上涨,这已经是由历史证明的经验。因此,有关国家经济增长不能不受这种石油生产------价格周期的影响,相比之下,石油输入国将比较出口国更易受到这种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对石油的需求也有增无减,石油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进口项目,并且是对外贸易中最大的逆差项目。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欧元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将最为直接,欧元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欧元区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即使由于石油输出国增产,使涨价问题一时得到缓解,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基本走势。
从发展中国家看,近年来亚洲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好,扩大了对石油供给的需求。1990--1999年期间,除西亚产油国外,亚洲东部国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对亚洲国家的财政收支、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收支、偿还外债能力等都形成较大的压力,影响亚洲经济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世界的三大石油市场,其中亚洲的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最快,但是作为亚洲主要产油国的产油量却基本上没有增长,这使亚洲各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上升。另外,主要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性也直接影响着油价的波动上涨,如委内瑞拉的政治问题使石油减产严重,沙特阿拉伯经济引起的设备老化石油减产,以及伊拉克破坏性的石油状况,都是油价潜在波动隐患。在产油国中,一些严重依赖石油收入拉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如俄罗斯等,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涨价使之大喜,跌价则大悲。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和增长水平。随着伊拉克紧张局势因突发暴力再度恶化,国际油价的高企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障碍。
2、能源需求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伴随经济全球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增加165万桶,石油日消费量达到7990万桶。同时,国际能源需求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原油库存在减少,石油开的、技术与设备综合问题凸显;还有燃煤需求有所下降,燃油及燃气需求迅速增长,从而使国际燃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新经济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国际石油生产、运输、储存等也有高新技术的更新改造,替代石油以及原油组合也逐渐显现,天然气、氢气等能源开发也对国际石油供求格局具有影响。由于世界经济面临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的转换,特别是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带动的结构转型,各国内需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投资需求,也促使国际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石油与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涨便具有连带反应。全球化商品流动时代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运输瓶颈和储存技术难题,运输成本的高企、港口和道路拥挤、储存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价进一步上扬。
美国能源署预计,全球对各种形式能源的需求将在今后20年中增长54%,仅原油日消费量就将可能增长至4000万桶;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2025年远景预测还显示,发展中国家能源使用增长将最为强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经济颇具活力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需求。预计今后2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使用量将锐增91%,而工业化国家用量将增长33%。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增至每日1.21亿桶,2004年为每日8100万桶。美国、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将消化近六成的新增原油。有数据显示,亚洲2004年的能源需求将增长8%-10%,石油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
3、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性。石油问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比如OPEC与非OPEC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的矛盾,进而延展至大国与大国、强国与强国、富国与富国、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等不同层次的复杂协调合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不确定的波动干扰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国际石油问题引发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石油产出和需求的关系变异,聚焦在金融安全与经济利益,石油问题成为国别关系强化与松散、重组与离合的重要筹码,其中主导的突出影响因素是美国经济利益、政治霸权、军事强权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独特地位。石油问题是美国对外政治、贸易、经济与外交关系的主线,也是美欧日经济金融竞争与较量的主要战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欧洲占60%,日本占80%,美欧日三大利益集团竞争源于石油,又怨于石油。
世界经济发展供求格局的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是主要石油消费国,而大部分石油出口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这里既相互需要,又相互矛盾,是一种需要不断调整和协调的关系。此外,美俄、日俄、中俄、中日以及新老欧洲之间的多重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渗入,政治意图也已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因。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一些大国的利益交错,其中既有西方对外扩展与俄罗斯深化利益需求的意图,也有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需求的战略意图,日本的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举动已经显为人知,美国更是谋划长远。
从地域角度看,海湾石油是工业发达国家所用石油的主要依托点。因此,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力量都紧紧盯住海湾巨大的石油储量,巴以冲突不断、海湾战事连连,也就不难寻味。海湾石油是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焦点之一,它的起伏跌宕预示着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预测国际石油前景将更为困难,战事对石油市场影响超出预期。2004年政治因素将对石油价格起主导作用,随着政治问题的化解减弱和积聚增强,油价波动继续扩大。
4、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差异性。自欧元问世以来,对欧元的排挤和打击一直是美国国际金融战略的主旨,有形和无形较量已经使欧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风险。美欧根本性的差异对立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理念的博弈。美日是经济全球化的极力推崇者,因为美日经济规模与市场份额和发展水平的主导,使他们在本地区内难以与弱势的广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融合,担心在区域化中付出"代价",他们必然以全球化显示其优势并巩固其利益,;而欧洲则是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等相对均衡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具有实现区域化的先天优势,欧盟5月1日东扩10国的实现,使新老欧洲的融合形成更强大的经济联合体,无论经济、人口或市场已经超出美国。美日和欧洲之间全球化利益主导和区域化利益差异,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状况,是形成各自经济全球化和欧洲经济区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欧日经济金融理念的差异也反映在金融市场汇率、股价、金价或油价等价格竞争中。在国际石油的争夺上,三大经济体或货币体也必然会以各自经济全球化或区域化理念,加大国际产品的竞争。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原来的石油供求格局,辅之以货币竞争,则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全球化战略意向。从日本看,为弥补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紧与亚洲、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善甚至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动向也值得揣摩和研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已经超出市场相对乐观平和的预期,石油作为政治战略筹码的用途大有提升,并潜藏有美国等大国金融战略的策划。美国可以运用美元报价体系的优势,以美元挂钩石油报价手段控制油价,并伴之石油储存的策略,进一步显示其全球石油战略和金融战略的综合优势。
[对策]国际油价走势与我国石油战略
国际石油价格因全球经济复苏需求而扩大,因产油国政策调整而紧张,因地缘政治因素而恶化,因季节因素而变化,未来前景不容乐观。无论如何,石油持续走高必然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趋势短期内难以稳定向下,中期将会继续持续高企。因此,2004年的国际石油价格高点将会突破40美元乃至45美元,全年石油平均水平将可能达到35美元左右,高于去年31美元的平均价;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一段时间维持35-40美元的高位,世界经济增长至少有0.2个百分点的减值;未来2-3年,国际石油价格将继续在涨跌中高企,但年平均价格有可能在33-38美元区间波动。对于世界经济而言,金融风险与石油危机都不可掉以轻心,更值得关注与防范因石油价格变化所引发的国际金融风险,包括美元动荡性风险和欧洲货币潜在的危机风险,这两大货币汇率走势与石油价格水平直接联系,必将影响全球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相关层面的变化与调整。今年以来已经召开和即将再聚会的G-7,都一直关注石油与汇率问题,突出表明了石油与金融安全的必然联系和重要影响。而全球利率上调的动向,将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联动效应。
我国是国际石油市场一个新兴的战略因素。扩大石油进口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影响。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石油需求大国,去年进口石油达到9941万吨,今年可能达到1.1亿至1.2亿吨,这也是4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的最高点。近期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指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继续超出预期,为高企的国际油价提供支撑。国际能源署将我国2004年第一季石油日需求量上调18万桶,至614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原油及油品进口量平均为每日210.6万桶。我国2月石油日进口量猛增至创纪录的316.2万桶,比1月高28.3万桶。我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4年前3个月的原油进口量达3014万吨,较上年同期飙升35.7%。而OPEC在近期的月度报告中也指出,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OPEC将提高2004年度的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由原来的每天2387万桶提高到2617万桶。
在我国能源消费开始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也导致了我国国内的油价波动。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实行动态管理,即根据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涨跌来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国际市场油价的巨幅波动,不仅影响石油及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绩效,加大了相关企业的经营难度,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走向,特别是价格走向产生广泛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快实施"国家石油储备战略",开展石油期货交易,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形成与调整机制,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需写一篇关于黄金投资有关的毕业论文,哪位有好的提纲建议了咯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黄金投资探讨
摘要黄金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黄金开、冶炼、经营和金融企业的纽带。目前,我国黄金市场面临着管理体制落后、衍生品种缺乏、市场主体单一、国内国际市场脱节以及交易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本文论述了黄金对于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因素,以期为黄金市场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投资研究 黄金市场 银行业
一、黄金是金融市场动荡的避风港
世界黄金协会最近提醒投资者:黄金是一种没有信用风险的资产,不涉及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也不成为任何人的负债。因此,黄金是一种良好的投资选择,且是金融市场动荡的避风港。
世界黄金协会称,投资者取“安全投资转移”策略来保护他们的财富,以抵御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弥漫的不确定性。该协会投资研究部经理罗扎娜·沃兹尼亚克(Rozanna Wozniak)说:“我们对最近黄金的反应方式并不感到惊讶。随着实力强大的金融机构灾难性破产,世界各地投资者都在提心吊胆地等待下一个坏消息的到来。在短短一天时间里,世界最大的黄金基金(ETF)GLD持有量就上涨了6%,从614吨上升至650吨。在此之前的证据表明,世界各地关键黄金市场上出现了普遍的实体买盘。由于它不会成为任何人的负债,黄金现在看起来像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世界黄金协会认为,黄金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种商品,又是一种货币资产。因其自身的供需动态,它的涨跌趋势相对独立,受外部因素影响的方式与其他市场不同。黄金需求的地域和方式是多样的,使得这种贵金属与西方经济周期基本保持隔绝。世界黄金协会指出,尽管近期油价下跌,但世界许多地方的通货膨胀压力依旧很大,黄金被视为一种对抗通货膨胀的手段。尽管短期内它的实际价值可能变化,但它的购买力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当然,这些短期因素发生作用需建立在供需基本面的长期变化趋势之上,2001年以来,黄金基本面的情况一直支撑着黄金价格的上扬。
二、黄金对个人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作用
时至今日,凯恩斯多年前的观点言犹在耳:“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
黄金具有千年不朽的自然属性,而且本身还具有极高的价值,这种价值不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黄金储藏是最好的财富储藏方式。藏金因具有抵御政治巨变、天灾等风险的特殊优势而成为我国普通民众世代相承的历史情结。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足金首饰的热销,二十一世纪初各种金条的热卖,都是藏金情结的爆发。在2007年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黄金更是为我国居民安全可靠地储存财富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2007年,国内的CPI指数从1月份的2.2%到5月份的3.4%,一直保持着缓慢上升的趋势。进入6月以后,CPI指数的上升突然加快了速度。继6月份达到4.4%之后,7月份又再次刷新到了5.6%,随后的8月、9月和10月更是分别以6.5%、6.2%和6.5%的涨幅居高不下,而 11月的CPI指数-6.9%更是创下了近10年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新高。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为抑制国民经济转成过热而9次升息,但实际为负的存款利率还是让人们发出了“跑不赢刘翔,要跑赢CPI”的戏语。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历来被视为抵抗通货膨胀的最好工具的黄金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随着各类投资性、纪念性金条的上市,黄金具有的稳定内在价值,让购买实物黄金产品成为普通百姓抵御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风险的最佳选择。
除了传统的生肖贺岁金条之外,多款投资型金条成为2007年实物黄金市场的宠儿而备受青睐。因为投资型金条的价格多与上海黄金的实时报价相联系,而且工艺附加值较低,所以成为大众的保值首选。年内,中金投资金条在北京、天津、长春、上海、杭州、无锡等地先后布设销售回购网点,高赛尔金条 7月在南京的销量达到130公斤,而年末面市的山西宏艺投资金条首日销售额就高达59.7万元。在实物黄金领域,商业银行也大展拳脚。工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先后与金交所合作推出了个人实物黄金产品,而建行的自主品牌“龙鼎金”实物黄金产品截至9月30日,销售量超过1吨,与2006年全年销售量相比增幅超过100%。从各地实物黄金产品的热销情况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把实物黄金作为资产保值的选择,藏金于民正逐渐成为家庭理财组合的趋势。
黄金专家罗伊贾斯兰特曾经分析了4个世纪的黄金购买力,得出了“二十世纪中叶的黄金购买力和十七世纪差不多”的结论。他还发现,“在一个长期时间里,黄金始终会保持它恒定的购买力水平,每半个世纪,商品价格就会回复到恒常数量的黄金价值上去而不是黄金价值按商品的价格波动而波动”。黄金的保值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论政治还是经济动荡,都不能使黄金的价值贬为零,作为一种实物资产,黄金具有其内在价值;二是无论经历怎样的社会变迁和岁月流逝,黄金的价值长存,具有长期内在价值。因此,从长期历史趋势的角度来看,黄金投资是防止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是使资产保值的有效途径。
2007年,中国股市的表现超出了大部分人的想象力,指数的高点和成交的水平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的纪录都被改写。沪指从年初的不到3000 点最高攀升到6124点,在5月30日前,沪深股市的日成交量一度超过了4000亿元。但5月30日,财政部将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0.3%的决定让沪深股市放量暴跌,沪指从4334点跌至3767点,跌幅达6%以上,两市成交量跌至2000亿元。股市的深度调整并未就此结束,10月17日开始,股市再度上演暴跌悲剧,一度下跌至4619.51,幅度也多达21.6%。而截至12月19日,两市指数与历史高点相比,跌幅依然分别高达约19.3%和16%。与大起大落的股市相比,黄金市场显然更当得起“牛蹄铿锵”的形容字眼。2007年的黄金市场并未重蹈2006年创下26年以来新高价位后大幅跳水的覆辙。在前8个月里,金价一直保持区间波动,于600—700美元/盎司之间盘整;在后4个月中,金价走出了一波气势磅礴的上升行情,于 11月7日涨至2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价位每盎司846.55美元,在短短的两个月中就上涨了200美元;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金价一直在每盎司770 —830美元之间波动,并未像有些人预计的那样大幅回调。
在其他投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增大的情况下,屡创新高的金价让投资者们逐渐把目光集中到黄金市场中来。实际上,黄金投资的赢利性与社会其他投资产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各种投资产品的价格变化都会影响黄金投资的成本。在存款利息高、外汇汇率高、股票价格高时,投资者往往更多地购买货币、外汇、股票,同时减持黄金。而在其他投资市场不尽如人意之时,投资黄金就成为获取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黄金价格波动的种种因素
1、央行的活动
各国央行是黄金持有的大户,他们持有黄金的意愿直接影响金价的走势。若央行吸纳或增持黄金,则金价就会上升;相反,若央行出售黄金,那么金价就会走软。如上世纪90年代末各央行持续沽售黄金,令黄金持续回软,曾一度跌至265美元每盎司的历史低位。2、消费因素该因素取决于经济的好与差
经济形式向好时,人民的收入增加,消费意欲增强,金银手饰成为消费者购买的对象,需求的增长刺激金价的上升。相反,若经济差,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下降,则金价受需求下降影响而回软。
3、科技工业的需求
由于黄金的另一用途是广泛用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宇航技术、化工技术、医疗技术等,这些产业每年的需求约60余吨,约占总消耗量的17%,故以上工业越发展,对黄金的需求就越大,金价会上扬。另一方面,若科技越发展,黄金的开成本相应下降,金价会偏软。
4、投资性需求
由于黄金本身所具有的投资价值,因此当以上因素对黄金有利时,投资者会相继入市,黄金受需求因素带动而令黄金价格走俏。
5、全球黄金的供需状况
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矿山开发产金、各国央行抛售储备金、旧金回收。在黄金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供给增长速度却不能跟上需求增长步伐。这意味着,中央银行需要出售黄金才能弥补供需缺口,但是受各国央行之间签订的协议制约,它们出售黄金的数量有限。如果市场持续担心美元前景,黄金的需求将上升。
6、政治因素
由于黄金具有规避风险的功能,如果政局紧张,战云密布,那么黄金的这个功能将发挥作用,投资者买入黄金,于是黄金价格就会上升。如1991年8月19日前苏联解体,金价于一小时内暴涨10美元(以盎司为单位);若政局稳定,金价就立即回复原状。如1992年海湾战争,金价高于400美元,但战局受控后,金价就疲软下来。但倘若战争属地区性,其影响未必能刺激金价大升。
7、经济因素经济的好与差,均能影响黄金的升跌
经济过热,将会引起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由于黄金具有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功能,所以一旦出现通胀,投资者会选择买入黄金。然而,衡量通胀的指针很大程度依赖石油价格的变化。因此,油价的上升会刺激金价的上涨。相反,油价平稳,则金价也会趋平稳。然而,若经济转好,息率上涨,如美元的息口上调,则投资者会舍黄金而取美元,金价会受压。近期市场对美元调升息口的预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一种硬通货,黄金的保值储值功能以及流通性、稀罕性、耐久及延展性,历来为人们所青睐。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是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今,由于其恒值和避险、保值功能,黄金日益成为受大众欢迎的优良投资理财工具。
参考文献
[1] (美)孙永玲:中国黄金金融战略实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吴念鲁:论现代黄金的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实施,2004(7).
[3]肖崎:新经济下黄金营销策略的思考[J].新金融,2003(8).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