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连旅游,请热情的大连人指点,我倾囊所有分!

2.大连港位置在哪里

3.原油运输方案

大连旅游,请热情的大连人指点,我倾囊所有分!

大连港原油价格最新消息今天_大连港原油价格最新消息

作为一名在大连学习四年海大学生,首先祝您在即将开始的旅程中顺风、愉快。我看了一下您的时间很没有周末。

1,首先住的地方:我所知道的大连海事大学门口创业园大厦对面欧神日酒店标准间可以达到您的标准,这个地理位置的优缺点如下(1,没有向火车站那样四通发达都比较近,但是清静,没有喧嚣。2,离星海公园比较近坐406晚上可以看看星海广场的夜景。3,去旅顺的车也方便,一会我会说到为什么去旅顺。4,可以来海事大学,理工大学走走看看5,对面有一个添福来饺子城,很火里面海鲜很便宜)

2,5天时间一定抽一天时间要去趟旅顺:一,大连的海确实被原油污染了,昨天大连港又封港了,原油有一部分又刮风刮回来了,所以真正干净的海在旅顺,吃海鲜也要去旅顺,旅顺而且有很多值得玩的地方(军港等)具体他们有旅顺一日游,坐车黑石礁到旅顺有车

3,发现王国一定要去一趟:买票时问问早晨几点开放,然后越早越好争取在开园时到,因为暑人多好多项目都是需要排队的,记住这个顺序进去后门对面的过山车那一块是人最多的,争取先玩那几个,还有激流勇进等,然后再慢慢逛慢慢玩其他的,一边赏景一边排队。可以带吃的进去但装包里,门口有人查。下午3点左右出来去黄金海岸看看海,不知道那里的海干净了没有。还有时间就去蜡像馆或是中华武馆等,但记住轻轨有最晚时间,别误了车

4,老虎滩一天:圣亚海洋就算了跟老虎滩一样但没有那好。主要是注意里面的各个馆的节目顺序合理安排时间,别错过节目。出来后可以去虎滩公园看看,那里有老虎滩的标志性建筑,再有时间就去虎滩公园上面的一个蹦极试试,超爽,悬崖上的下面就是海

5,购物:来大连一定去购物广场看看,兴工街,和平广场,胜利广场

6,去广场公园:星海,劳动公园,海之韵

注意点:海事大学等学校有卖成人票,发现王国便宜不多,但老虎滩好像便宜50来块。总之学校便宜。动物园没有必要去吧,老虎去年刚饿死了一只,再说哪里都有,没意思

时间安排:

9号:去住的地方,火车站531海事大学站对面即是。安顿好之后来海事大学把票买好。中午先稍吃一顿添福来海鲜。下午去星海公园,星海广场

10号:406或531火车站,轻轨到金石滩发现王国

11号:旅顺一日游,吃海鲜

12号:老虎滩

13号:购物,劳动公园

以上个人建议,留个邮箱吧xueguozhigui@163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和方便

大连港位置在哪里

大连港始建于1899年,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港口港阔水深,不淤不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是转运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口。

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现有港内铁路专用线160余公里、仓库30余万平方米、货物堆场180万平方米、各类装卸机械千余台;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滚装等84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

大连港积极建设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国际深水中转港和现代信息港,使之具有国际第三代港口的功能与运营机制;努力打造专业化、无缝隙的物流体系,为客户提供最优化的物流供应链;以信息化进程助推“数字口岸”建设,初步形成IT产业体系,构筑了大连港集装箱产业信息交换的网络平台。大连港集团已经成为集疏运条件优良,设备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

2003年,党中央、院实施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提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大连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和旗舰,从2002年起进入了新一轮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期。建设全方位、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大港是大连港人的梦想与追求,大连港集团将以“经营国际化、服务物流化、管理数字化”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胸怀大海,港容天下”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进步,与客户共发展,一如既往地秉承“客户需求是我们的责任、客户满意是我们的标准”的经营服务理念,竭诚为中外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原油运输方案

市场分布

提示: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是三大消费区

目前,全世界石油出口总量为 22.9亿吨,其中中东为9.5亿吨,俄罗斯3亿吨,分别占到世界出口总量的41.5%和13.1%。但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石油出口增长的空间有限。预计到2020年,中东地区石油的出口量将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西非是仅次于中东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地区,其市场主要将原油运输到美湾、欧洲以及亚太地区,根据目前统计我国每年约25%的原油来自该地区,是我国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市场。目前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是全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区,石油消费总量占世界的75%左右,石油净进口量占世界石油总进口量的84%。而原油年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由此可见目前石油的地区供给和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而船舶运输作为石油运输中最依赖的主要工具。其规模性、结构性、安全性则受到供给双方,乃至国家、世界的高度关注。

船型情况

提示:VLCC是引领整个市场的关键

①大型船舶(VLCC,200?熏000 +DWT)

作为远程石油运输最经济的船型,超大型船舶(VLCC)是引领整个航运市场的关键。中东、西非仍旧是VLCC的两大主要市场,其运价在2004年以前一直走势低迷。 2004年航运市场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历史高峰,其运价达到了历史性的WS300以上的高位,长期压抑的船东市场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与此同时船舶的买卖、新造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位,一艘新造的双壳 VLCC船舶价格达到1.2亿美元以上,而且绝大多数造船厂在2008年以前的造船已经排满,造成了在今后3-5年内船舶大量下水的现状。同时由于MARPOL公约已经对单壳船作出了2010年淘汰的具体规定,所以在运价高企的VLCC市场,2005年乃至今后的3-5年船舶基本不会出现大量的拆除,船舶供需的不平衡性将逐步体现。目前中东VLCC的日收益在5-8万美金,西非市场略好于中东市场,运价相对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②中小型船舶(SUEZMAX、 AFRAMAX、PANAMAX.MR)

3-15万吨的中小型船舶市场分布不同。SUEZMAX、AFRAMAX的主要航线集中在西非、欧洲、美湾海域,PANAMAX、MR在美湾、远东市场。2005年中小型船舶运价起伏较频繁,主要原因是受到突发影响。如:地中海地区经常发生的船舶塞港现象,欧洲海域主要港口的罢工,墨西哥湾、远东地区频繁的飓风等等经常造成相同船舶,不同航线运价巨大的差别。

③国内原油、成品油运输

近几年内贸原油运输价格变化不大,其运输份额仍由中海垄断。中远自2001年参与中海油渤海油田原油增量每年120万吨的运输外,暂无其他运输份额增加。成品油运输价格较往年略有上涨,2005年全年的成品油运输量达到1800万吨左右。国内石油运输主要依赖 3万吨以下的船舶,其结构也主要以单壳船为主。2005年4月MARPOL公约对单壳船重油的限制对国内油品运输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安全性成为今后几年的重点,如果出现任何重大的事故,导致国内沿岸运输船舶规定的进一步严格,将对运输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运价走势

提示:全球油轮运价保持在较低水平

当前全球石油运输依然处于下降周期中。预计2006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率将从2003年?穴进口量 9112万吨?雪至2004年(12281万吨)水平快速回落,分别达到1.5%和 1.4%,并维持在2005年(12682万吨)的水平上。油轮运输市场上,全球主要原油进口国家中国和美国原油进口速度放缓是压制全球原油运输需求的主要原因。高油价和经济增长乏力限制了美国石油的消费,而我国国内石油定价水平的缺陷大大抑制了炼油厂商的积极性, 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约1.27亿吨,同比增长6.5%,增速大大低于2003至2004年的30%。预计我国2006年原油进口增长速度依然会徘徊在 5%左右的水平,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率大约维持在1.4%左右。

从油轮运力的角度来看,考虑到前几年油轮订单将在2006年大量释放,我们预计2006年油轮运力增长率为4.6%,运力增长水平依然比较快。全球油轮运价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影响原油运输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台风、罢工、油价、区域政治等,一定程度上会使运价出现短期的波动,使得航运股具有一定的短期投资机会。但从大趋势来看,2006年运力的快速供给和需求的缓慢上升依然使得油轮运价保持较高位置的可能性很小。

原油码头

现有能力

提示:大型原油接卸泊位数量已显不足

目前中国沿海港口具有接卸20万吨级以上油轮能力的港口仅有大连、青岛、舟山、宁波和茂名水东、广东惠州等几个港口。在中国重要的石油消费和加工基地华南地区,由于只有水东一个单点系泊装置,原油接卸仍然主要用水上过驳的方式,一旦遇到大风浪,油轮便无法靠泊。大型油轮泊位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华南地区石化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即使在港口较多的环渤海地区,由于航道深度不够,缺乏2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大吨位油轮不能抵岸靠泊,也只好用水上过驳这种费时费力的方式。

截至2002年底,全国沿海共有原油卸船泊位23个,总能力 102207吨/年,2002年完成吞吐量9249万吨,见表1。其中2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4个,分布在青岛港、宁波港、舟山港和茂名港。

从表中可见,我国进口原油运输中存在以下问题:

①缺乏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

目前,在国际航运市场,原油运输的中远洋运输船舶主要在10万吨级以上,其中25万吨级以上船型已经成为远洋运输的主力船型,我国外贸原油进口的中东、非洲、欧洲航线均是该吨级油轮承载的最合理运输方式。

2002年,全国沿海20万吨级以上大型专业化原油码头泊位4个,能力5019万吨(详见表2)。根据我国外贸进口原油以远洋运输为主的特点,及三大区域原油进口量增长形势,大型原油接卸泊位数量已显不足。

②环渤海地区港口合理布局问题尚未解决

经过几年的调整及建设,我国沿海原油运输港口布局有了较大的改善,基本适应了沿海炼厂的发展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形成以宁波、舟山为中转基地的布局形态,华南沿海地区已形成惠州、茂名为主要接卸港的格局,今后将结合炼厂的建设相应建设原油泊位,而环渤海地区港口腹地石化炼厂较多,可供选择的进口原油运输方案也较多,需要通过深入的运输系统论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港口布局。特别欣喜的是,2004年7月大连港30万吨级原油接卸码头正式投入营运,揭开了环渤海大型油轮码头改造、扩建的序幕。

规划方案

提示:未来沿海将形成13-16个20万吨级以上泊位

根据外贸进口原油需求分析,结合沿海港口泊位现有设施,对主要港口适合建设大型原油泊位的岸线进行分析认为:

近期即2010年前后,环渤海地区将形成大连、天津、青岛为主要接卸港,三港将加紧建设25万吨级以上泊位,以满足东北、华北和山东地区外贸原油进口需要,青岛港富裕能力可为京津冀地区补充, 2010年后增加津冀沿海接卸能力,以服务于华北地区炼厂继续扩大进口外贸原油的需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仍以宁波和舟山的大型接卸码头为主,通过原油运输管道向上海、南京等地中转的运输格局,考虑到原油运输管道的维修及安全等因素,适当保留一定的水水中转,因此,仍将继续深化宁波、舟山大型深水码头建设。

华南地区(含福建沿海和西南沿海)泉州、惠州、茂名等大型泊位分别为各自炼厂服务,湛江港除为东兴炼厂服务外也为茂名炼厂和外贸进口奥里油提供转运服务。未来该地区应根据大型炼厂的扩能或新建,以“炼厂—码头”结合的方式,建设大型原油接卸泊位。

下一步沿海石化企业布局可能出现新的石化基地,但建设仍将依托深水港,因此,不影响运输总体格局。

综上,未来沿海将形成13—16个20万吨级以上大型原油接卸深水泊位,环渤海地区(5个)主要分布在大连、天津、青岛和曹妃甸,长江三角洲地区(4个)主要在宁波港大榭岛、舟山港册子岛,福建沿海(1个)在泉州湄州湾内,华南及西南地区(3--6个)分布在惠州、湛江、茂名、北海、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