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涨这么厉害咋办_油价涨的好厉害
1.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2.北京油价又涨了,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高油价,我该怎么办
3.油价一直涨!高手有好的节油点子分享吗?
油价一路走来,节节攀升。炎热的夏季,汽车耗油会比其他季节高出很多,如何节油成了很多车主关心的问题。专家建议,只要略施小计,便可在“火老虎”的肆虐下省出不少油钱来。
相关阅读:
助您摆脱油老虎 炎热的夏季省油有窍门
低碳环保是主流 教你夏日开车省油好方法
小排量车 温和驾驶是省油关键
开窗降温不一定省油
夏季,车内高温让车主苦不堪言,汽车空调则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不过,有得必有失,车载空调的使用,在降低了车内温度的同时,也增加了汽车的耗油量。因此,一些车主为了省油,车内温度再高也舍不得开空调,而用开窗透气的方法来降低车内温度。
了解省油妙计少去加油站
采用“开窗透气”的方式来降低车内温度,在市区内因为车速低,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一旦车速提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就适得其反了。当时速超过80公里时,由于开启车窗而增加的阻力,使得由此多耗费的燃油与开空调耗费的燃油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此时开窗通风会得不偿失。
空调温度25℃最合适
夏季汽车油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车载空调的使用率过高。因此,减少车载空调带来的耗油量,就会降低整车的实际油耗。有些车主为使车内凉爽一些,往往将车载空调的温度设定在最低温度值上。这样,空调泵会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会一直处于高挡风位,油耗反而会因此加大,而且车内外温差太大,人也容易感冒。所以,在设定车载空调温度时,一般设在25℃就可以了。
油加到七八成满最好
夏季温度过高,油箱内的汽油很容易挥发掉。所以,如果通常只在市区内驾车,就没有必要将油箱加得太满,一般达到油箱容量的百分之七八十就足够了。油箱太满也会使多出的油溢出,白白浪费掉。加七八成满的油,不仅可以降低汽油的挥发量,同时,由于少加油而给爱车省掉一些载重量,对省油也大有益处。
没事别装扰流板
时下流行个性化改装,年轻车主会跟风而上。加装扰流板,对汽车的构造和扰流板本身的材质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追求个性的车主最好不要随意给车加装扰流板。不适当的加装,只能使汽车看起来特别“扎眼”而别无用处,此外还会大大增加汽车的风阻系数,提高车辆的实际油耗,并且车速越高,油耗增加得越多。
省油误区
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不少车主发现夏季的耗油量直线上升,每月养车成本也明显增加。夏季行车的耗油量要比平常上涨10%左右。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车主并不知道,他们的一些省油做法非但不省油,反而进入了省油误区。
空调开得早关得晚
夏天,很多车主在打火后就忙着开空调。这样做不仅制冷效果不好,而且会增加引擎在初始运转时的压力。上车后一定要先将所有车窗打开,等车厢内温度明显下降后再开启空调。为了凉爽,大多数车主会在熄火前关闭空调,这同样不科学。专家建议,离目的地1.5公里时将A/C开关关闭,选择室外循环,这样做可充分干燥蒸发器表面,防止空调出现异味。
空调温度越低越省油
油耗显著上升主要是因为汽车空调使用率过高。因此,不少车主为了减少空调的使用率、提升空调的功效,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要知道,自动空调或半自动空调在设置温度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设在最低温度。如果在最低温度,空调泵就会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会处于高挡风位,加大了汽车的负载,达不到省油的目的。一般而言,车内温度低于车外5℃即可,否则,出了车和外界接触后也不舒服。
空调风速越大越凉
空调在夏天的作用至关重要,很多车主为了凉快,经常把空调的风速设置在最高挡,殊不知,风速过大时,空调的实际温度往往达不到显示的温度。因此,专家建议,上车点火后,要先等车内温度降低后,再将空调打开并开到最高挡,这样做不但可以迅速排出余存的热风,还能够立即制冷。
关掉音响省电省油
车内电器的使用确实要消耗电能,类似DVD影音系统的耗电量着实不小,但最常使用的汽车音响的耗电量可以忽略不计,不必认为开音响也会耗电而费油。同时,专家提醒那些改装车的朋友,改装车由于加装过音响系统等用电量大的设备,耗电会明显高于普通车辆,而它们消耗的电力最终都要转化为发动机的油耗。所以,更需要注意电器的使用。
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油价又在上涨,有什么开车省油的好办法呢?
你可以在网上随意搜索很多省油的方法,但是真正做到并不那么容易。另外,并不是所有的都有明显的效果。另外,有些方法不易操作,很难从根本上达到节油效果。
举个例子:要保持每小时80公里左右的经济速度,开车出去不能一直开8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跑80公里有一定的慢风险;
比如为了减轻车辆重量,购买车辆进行运输。拉人拉货很正常。不能为了省油一个人开车。为了减肥,每次加一两百块钱的油。1.在法律规定的状态下,选择适合自己汽车的行驶速度。合理的行驶速度就像汽车的“经济模式运行”,汽车在保持接近匀速的过程中油耗也是最低的。
2.汽车刚开始行驶时,必须选择低速而不是突然飙高的速度。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动机迅速升温,保持其温度变化均匀。在此基础上,相应车型的油耗会更低。
3.拒绝让汽车空转。汽车怠速时,汽油的消耗量是重新发动汽车的许多倍。所以在等红绿灯一分钟以上的时候,或者外出工作停车的时候,可以选择直接关闭发动机,这样也会减少油耗。
4.在开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突然加速,这对车本身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在短时间内满足要求,汽车必须增加油耗,因此避免不必要的突然加速可以大大节省油耗。
5.保证汽车轮胎内的气压。轮胎太满和太瘪都会增加油耗。要想省油,需要合理控制轮胎气压。
6.注意清理车内杂物,保证车内空间。与负载多的汽车相比,没有过度负载的汽车油耗明显更低。
7.出门前给自己规划好路线,保证过渡时没有不必要的岔路口。旅途中的这种计算将大大节省汽油。
北京油价又涨了,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高油价,我该怎么办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国际油价在近几年来的上涨过程。 在2001年911前后,当时的油价在每桶20 美元左右。而到2003年初,油价上涨接近30美元/桶。一年后的2004年初,更突破40美元/桶关口。到2006年初,油价开始接近60美元/桶大关。而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则先后突破80、90美元/桶的关口,直至2008年初的百元大关。 当然,国际油价最近突破百元大关,有一定的偶然性,主要是受到市场利空因素的影响。例如,2008年初尼日利亚石油港口城市的武装,令人们担心这个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供应可能进一步缩减。同时,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已连续7个星期下降,并已降低到2005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因为在那些左右油价的供求关系中,包括需求量、产出量、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中,又确实包含着推动油价持续走高并保持高位的成份。我们来逐一加以分析。 首先来看世界经济与石油需求。我们知道,这一轮油价高企,并不某个突发事件导致的短期变化,而是受到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而普遍增长的有力推动。研究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长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耗量的增长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的增幅显著高于GDP的增幅。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预计,世界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可能在2015年前后回引发更加严重的供应问题。这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需求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有的机构,如埃克森美孚公司预测,全球石油需求80%的增长部分,将来自发展中国家。 在考虑石油需求方面,交通系统、特别是汽车,需要格外被提及。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近3亿辆汽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的25%,但石油生产只占全球石油产量的大约9%。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国交通系统的燃料,有97%是石油。 中国汽车拥有量的猛涨,也使得石油消费强劲。中国现在将近有2050万辆车,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增长了3倍,近年来车辆的销售增长率一直在20%以上。自1993年以来,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目前,石油需求的近半依赖进口。至于邻国日本和韩国,石油更是100%依赖进口,突显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对石油的巨大需求量。 其次来看石油的供给与储备。总的情况是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世界性石油供应短缺现象,在短期内还会呈现加剧态势。用有的学者比较悲观的描述,就是世界每消耗了两桶石油的同时,却只发现一桶新石油的产能,因为世界上大多数成熟油田的产能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 美国已开采完大多数的传统油田。英国北海石油的产量从1999年就开始衰退。墨西哥油田也在2006年达到产量峰值。沙特的7大油田占全国石油供应的90%,但产能也在逐年衰退。在中国,约占石油总产量30%的大庆油田,产量也以2-3%的年均速度递减。第二大油田辽河油田的产量也一直在下降。几乎全球都在发生相似的情况:产量达到最高点后,面临两倍数的下降。下降的速度,快于预期。 当然,我们说全球石油紧张和产量下降,主要是指开采条件优越、天然油质好、经济价值高的高效、低成本的轻质油田(传统油田)的储量和产能减少,并不否定全球范围内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的存在和扩张潜力。事实上,油价有反作用力。在油价处于低位时,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是没有开发价值的,反之则不然。 打个比方,传统油田的产油成本低。按美国能源部的测算,包括勘探、开采、运输成本在内,传统油田的生产成本一般在10美元/桶以内,理论售价应在40美元/桶之间。采油条件特别好的国家,如沙特,原油生产成本可低至3-4美元/桶 - 在那里,人们只要向大油田的底部加水压,油质好、价值高的轻质油便浮到表面。可惜的是,这样的优质大油田正越来越少,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所以,综合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来看,有三句话可以概括:第一、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拉动油价持续上涨;第二、传统油田产量的下降,推动油价提升;第三、油价上涨带动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产油方式的扩张,反过来缓解石油供需矛盾,抑制油价过高的攀生。 所谓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典型的类型包括油页岩矿、油沙矿、以及分布在北部高纬度寒冷地带的特殊油田。 作为前者,油页岩看起来象普通岩石,但加热后就会渗出油泡。美国、中国、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都有此类油页矿。美国更是独占优势,有超过世界油页岩矿产量72%的储备。仅在科罗拉多落基山表下面,就蕴含2万亿个桶的储量,具有8倍于沙特、18倍于伊拉克、21倍于科威特、22倍于伊朗的原油产能;其规模超过当今世界已被证实的全部传统油田的原油储量。 作为后者,加拿大等国在北部艾伯塔等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沙矿资源,产能可达数百亿桶油的规模。另在加拿大的西北寒冷地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储量在400亿桶的特殊油田。说它特殊,主要是因为其气候恶劣,开采条件差 - 这是一个冬天冰山覆盖、夏天一片沼泽的特殊地带。冬天的温度可下降到零下60 和70度,使人和机器在那里作业面临非常危险和困难的状态。 但从技术的可能和可行性上,现在我们已完全具有开采油页岩、油沙、以及北部高纬度地区特殊油田的成熟能力。不过,从现实性、迫切性来看,是否进行实际的开采活动、以增加石油供应量,还要看油价高低是否满足开采成本及盈利的空间。按估算,油页岩矿的开采成本在每桶25 美元左右,油沙及北部高纬度地带的油田开采成本也离这个数值不远(均与传统油田存在显著成本差异)。在油价在35-40美元/桶时,不会有任何公司去花钱投资和生产。但当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就会有许多公司积极介入生产,以获得现实的利润。 而所谓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则主要包括一种煤转液技术(CTL)的技术过程。这种技术的萌芽,其实早在二战的德国就已开始。当时的传统做法,是第一次技术过程实现煤转化为气(一氧化碳和氢),第二次过程再将气转变成柴油、汽油或其他相关产品。制约此项技术应用的现实性和迫切性的因素,同样是成本和油价之间的盈利空间。 因为煤转液过程的生产成本在每桶30-40美元,所以不到油价上涨至75-80美元/桶,不会有许多公司真正地去应用这项技术,增加石油市场的供应。但到价格到位、市场条件成熟时,煤转液技术的潜力非常之大。据美国五角大楼估算,仅美国一国,就具备可生产9640亿个桶油的煤资源。其产能,大于整个中东地区约6850亿桶油的传统油田产能。 从上述角度分析,我们知道:按现有的石油需求、供应条件和价格因素来看,当市场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尽管会有时滞,但世界石油会有一个来自于包括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量的显著扩张,从而大幅增加供应,缓解供求矛盾,舒缓价格上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美国能源情报署关于2008-2009年世界油价可能会适度回落到每桶80美元附近的预测结论。 当然,具体到特定时点的油价是跌是涨、何时跌涨,除了考虑上述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之外,还必须结合分析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的影响,当然,我们认为: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对油价跌涨起着长期的、基础性的支配作用,而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更多地对油价跌涨起着短期的、伸缩性的配合作用。 先来看国际政策。欧佩克、俄罗斯等国的政策对世界石油的供应影响巨大,而美国的政策则对世界石油的需求影响显著。短期内,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40%的欧佩克还不会改变限制成员国产量以防油价下跌的基本态度。而俄罗斯,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因油价上涨和开采技术进步,石油生产得到快速扩张,产量已超沙特,但它对与西方公司合作扩大石油产量的呼吁兴趣不大,更愿意与欧佩克一起坐享油价上涨的巨额利益。 作为石油消耗大国的美国,已在2007年12月通过了由布什总统签署了新能源法案,决意改变对石油长期以来的高度依赖性。根据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国汽车的油耗必须比目前降低40%,而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必须达到360亿加仑。美国正试图通过这种坚定的政策导向,影响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石油需求。 但鉴于在美国历史上、特别是尼克松总统任内、卡特总统任内,曾都有过“摆脱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独立”等的类似政策、但却从未成功的先例,布什总统的这一次新能源法案的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只不过,前几次总统政策的失败,大多源于国际市场油价的走低所致(其中包含欧佩克的政策反击)。可从导致油价降低的结果来看,也不能说是政策的完全失败。 最后,我们来看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这里,最重要的,是美元贬值、以及石油期货市场及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角色。美元连续贬值,当然会反过来促使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价格的持续高走。事实上,如果我们按美元贬值幅度回算各年度的油价实际涨幅,就会发现,它们只是名义涨幅的60%左右。 石油期货市场方面,一些养老基金、公共基金、对冲基金的投资(投机)性参与,对价格起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市场的资料显示,以对冲基金为主的非商业交易商,所持有原油期货仓位可达到30%以上,非常活跃。它们改变了石油市场由石油生产方和消费国占主导的传统格局。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的任何动向,都会加剧油价和市场波动。这一点,在解释世界油价短期波动、特别是振幅加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油价一直涨!高手有好的节油点子分享吗?
建议换省油小车,虽然现在涨这么点钱不算什么,可是从长远来看,国家一定会控制个人汽车增长的,因为如果全中国人都开的起车的话,全世界的汽油都给中国也不够用。所以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想开车可以,但必须的付出代价,感觉很痛。现在的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这个政策,中国慢慢的就会从油价,停车场收费,各种税费下手了。
现在的油价飞涨,开车族是有苦说不出,在此,“途悦车管家”献上省油一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找到自己车的经济转速位于何处,以俺开的美鹿为例, 油耗比较经济的转速位于1800到2200转之间。(一般手档车五档时60至90km/h时的转速即为经济转速) 然后采取加速省油法,就是利用电喷车在发动机被车子拖着跑时不喷油的特点省油 —————摘自《轿车汽油喷射系统维修技术手册》 当驾驶员快速松开油门时,ECU将会切断汽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以降低减速时的废气排放和油耗。车加速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时,ECU将会在临界转速(ECU内部设定的发动机允许最高转速)切断汽油喷射控制电路,停止喷油,以防止发动机超速运转损坏发动机。 ———浴段车汽油喷射系统维修技术手册? 在三档以上先踩油门进行加速,等速度提起来后,比方转速达到2500转时,脚离开油门,虚悬在刹车踏板上面,带档滑行,等转速下降到1800转后再踩油门加速,加速时不要将油门踩到底,踩个六七分,温柔加速即可,(想像你正踩着一个鸡蛋,不要把它踩碎那样), 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 如此开车,一般能省油20%以上。 不信? 你试试就知道了。
有关问答:
问:我觉得:要是这样开车,是不是很累呀!!真的~!
答:这就像说做事按规矩办是不是很累一样:是很累,习惯了就不累了。
问:这样对发动机是否有害处?
答:对于发动机应该有益:在不喷油的循环中,发动机的汽缸及活塞的温度能下降,有利于减少磨损。
问:但这样发动机的运动件会超负荷,并且负荷周期性的不平稳,我觉得机件的寿命会降低。
答:当我们在市区内频繁加油、刹车时,其实做的是同样的事,机件同样会受损,而且因力量比带档滑行更大,受损的可能只有更大。
问:我也觉得这么做太过麻烦
答:相当于人要从一个习惯改为另一个习惯,是十分麻烦的事
问:带档滑行时,滑行距离太短。
答:带档滑行时,发动机不供油,但滑行距离短。 空档滑行时,发动机的油耗就是怠速油耗,滑行距离长。 比方俺的美鹿,带档滑行,从2600转滑行到1800转时,滑行距离约四百米,就得加油了。而空档滑行,则要长得多。但是,空档滑行在市区内不易操作,而带档滑行却因其滑行距离短而方便操作。 如果在一公里行程中,有三百米是不消耗油料的,不就是节油了百分之三十? 如此一平均,油耗自然比不放开油门的要省,但是跟空档滑行比,谁更省油,倒不好讲。 俺在没学此方法前油耗一般是每百公里七个多,曾有一次认真使用空档滑行法,油耗是6.8个;而使用加速节油法后,最低油耗曾低到6.2,但是这种方法也不容易掌握:加油的速度比较难控制,如果太快,油耗就升上去了。我曾有失败的记录:因心情不好,开车动作生猛,虽采用此法但油耗立升回原样,仍到七个多。
问:如果这样开车还有什么乐趣,如果那样,何必买车。 自由,随心所欲才是开车的真谛 是人开车,不是人照顾车!!
答:在城里开车的最大问题就是不能随心所欲,而采用这种方法,往往会保持安全的速度与距离,当然是非常平凡但又比较安全。 至于是要选随心所欲还是相对安全,呵呵,你是自由的。 俺只是在此指出有那么一帮子人愿意用与你不同的方式过一种不那么自由的驾车生活。
问:车只是个工具-玩具。没必要让我们成了它的工具,玩具。极端的省油方式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没什么实际价值的。而且每踩一脚油门就想一下要省油是不是有点忒累了?
答:呵呵,这省油也是一种玩法,就像赛车时拼命提高速度一样,同样是把车子当作一玩具在玩呀?怎么就人成了车子的玩具啦? 不都是在探究车子的性能嘛,怎么还有被玩一说?照你这说法,世上何人不被玩? 再说了,1800到2600的转速用在五档上,就是60到90的时速,用在四档上,就是50到80的时速,用在三档上,就是30至50的时速,正好是城市内常用的时速。根本不是什么极端的省油方式。 我看,你的说辞只不过是你不愿意改变自己而为此找出好多的借口而已。 世上最难的就是改变自身的习惯。不改也罢。
另外,特别推荐一下,途悦车管家的省油套餐服务:金美孚1号润滑油(4L) + 专车专用滤清 + 途悦专业人工服务;498元 双倍商城积分
Shell壳牌润滑油(4L) + 专车专用滤清 + 途悦专业人工服务;328元 双倍商城积分
道达尔润滑油(4L) + 专车专用滤清 + 途悦专业人工服务。198元 双倍商城积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