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物价为什么会怎么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一升汽油多少钱

3.中国汽油给人垄断了?为什么没有油加?

全国物价为什么会怎么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十月份汽油价格走势查询_十月份汽油价格走势查询表

“世界之手”推高中国物价

此前的几个月,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发达国家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用玉米制造乙醇代替汽油,导致国际上玉米价格大幅上升,10月份新粮上市以后,中国的玉米贸易商们就开始了抢粮大战。

“世界之手”推高中国物价

居家过日子,油盐酱醋茶。今年上半年,中国民众嘴里一直念叨着的一个事情就是吃的东西怎么这么贵;一个原来极专业的经济学词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现在也成了一个通俗词,的确,中国人吃的食品和粮食上半年的涨幅的确不小。

往年6、7月份,天气热,正是猪肉销售的淡季,肉价一般都会下跌。然而,今年却有些反常,全中国的猪肉价格目前又开始了第二轮上涨。中国农业部最新的农产品价格监测报告显示,6月份,全国猪肉批发价同比上涨了74.6%。

猪肉价格停不下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中国粮、油、蛋、肉等食品价格普遍上涨

今年1-5月,中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价格涨幅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上涨并引发了肉、禽、蛋、油等相关食品价格上涨。同期,中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7.8%,鲜蛋价格上涨26.5%。

在辽宁大连市一家农贸市场里,前去买猪肉的刘宏生正在跟卖猪肉的商户讲价钱。

记者:“有影响吗,对于吃肉来说?”

刘宏生:“少吃不少,你看9块钱(人民币,下同)一斤的就多吃点,干活人不吃肉就瘦。”

刘宏生告诉记者,这两个月来猪肉的价格每斤已经涨了五块多钱,让他恼火的是,当天下午的猪肉价格,竟然比前几天又涨了一块钱。

刘宏生:“我这一块肉得吃三顿。”

刘宏生算了一笔账,猪肉、蛋禽和粮食价格都在上涨,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猪肉长了10块钱,鸡蛋涨了2块多钱,一桶大豆油涨了10块钱,就连玉米等粮食一斤也长了一块多钱。仔细算下来,他家的生活费每个月要增加80多元。

刘宏生:“以前家里鸡蛋,一个月得20多斤,现在10斤8斤。”

记者:“减少了一半?”

刘宏生:“减少了一半。”

这段时间,刘宏生都是赶在菜市场关门前才来,希望能买些便宜东西。这天下午,他原本打算再买桶大豆油,可是问了一圈价格,他决定不买了。生活成本提高,刘洪升不得不精打细算,记者看到,同样要算经济账的还有市场里的商户们。下午七点,早过了菜市场关门的时间,可是梁芹的猪肉摊上,肉还剩了一大堆,她决定把肉价降低一块钱。

梁芹:“老百姓根本就不吃,没钱买,买不起啊,那一斤肉那么点东西。”

记者:“买肉的少吗?”

梁芹:“少,非常少。”

记者:“以前能卖几头猪,现在能卖几头?”

梁芹:“我以前能卖个四、五个,五、六个,现在一天能卖两个,还剩下的卖不动。”

梁芹说,肉涨价了,可是她的利润却降了不少。

梁芹:“那猪肉涨价,肉价提不上去,那能挣钱吗?”

记者:“现在不都十块了吗?”

梁芹:“十块钱,咱肉价提的价钱,比那个猪价提的根本就赶不上。”

记者:“就是那个猪提的更厉害?”

梁芹:“对呀。”

同样为卖货犯愁的还有粮油商户李大梅,这段时间粮油价格涨得厉害, 让李大梅都难以相信。

李大梅:“我们也着急,涨这么些,接受不了,以前那棒子面多少钱一袋啊,45,47,以前47现在56,涨多少钱。”

记者:“涨了9块钱。”

从李大梅的进货记录上可以看出,从今年年初,大豆、玉米、面粉都长了不少,大豆油涨得最厉害,进货价格高了,李大梅只能跟着水涨船高,可是这样一来,生意就清淡了,现在一天也见不到一个批发商,只有周围的居民零零散散来买点米和面。

李大梅:“说怎么这么贵呢,还能吃的起吗?就这么说,它不能便宜点啊,我说上价贵。”

李大梅:“这零卖的色拉油上价4.3,卖4.4元,挣一毛钱。

货物总卖不动,李大梅前段时间进的粮食已经开始长虫了。

李大梅:“不清底还长虫子呢,看见了没,长虫老百姓不爱要,有虫子不爱要了。”

记者:“玉米爱长虫。”

李大梅:“豆类这类爱有蝤子呢,面粉装在这里头不行,都长毛了。”

让李大梅担心的是,如果粮油价格还继续往上涨的话,她的生意就难以做下去了。

李大梅:“已经干上了,就维持吧,那怎么整?现在没办法,不干还不行,摊位费都交给人家了,不干不是干赔吗?”

是什么在拉动粮食价格?

现在涨价的还不止是猪肉。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5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6.4%,粮食做为食品产业的基础,成为推动这轮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力军。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在拉动粮食价格呢?

许国忠是一名玉米贸易商,他告诉我们,玉米涨价的这几个月,他每天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派人到玉米产区抢粮源。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包括在这个各地啊,包括手里有钱的,都去上那边抢粮的,你看下面,就是原来的粮库,没用的粮库,就好几年没启动的,有的就个人租个库,也在那收。”

许国忠回忆,这一幕最早出现在2006年10月,当时由于天气原因,玉米上市推迟了一个多月,而此前的几个月,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发达国家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用玉米制造乙醇代替汽油,导致国际上玉米价格大幅上升,10月份新粮上市以后,国内的玉米贸易商们就开始了抢粮大战。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包括布什讲话也是提到了吗,就是大量的要用乙醇代替这个石油嘛,这肯定是美国现在它不光是用玉米去做啥,包括这些秸秆啊,薯类啊,他们也用这个去加工,但是大量还是用一部分玉米。”

记者:“用玉米来做乙醇?”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嗯,转换成乙醇。”

许国忠通过国外的客户了解到,美国用乙醇来替代本国10%的汽油需求。2000年,美国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数量仅占6%,2005年达到14%,2006年达到20%,2007年将增加到24%。他还了解到,美国已经建起了100多家乙醇厂,还有42家正在建设。这个消息公布不久,玉米价格就再次大涨。

10月初启动,当时是在1300,港口是在1320左右,是正常价,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吧,也就是到11月份已经涨了多少呢?已经涨到是1480。

记者:“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涨了100多块钱。”

玉米价格走势看好,可是此时,玉米却越来越难收。原来农民开始屯粮不卖了。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涨了之后呢,农民还越涨越不卖了。”

记者:“惜售?”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哎,对,就是整整推迟一个半月,就是上市之前啊,这样子带动11月份,12月份的价格也没下来。”

粮源紧缺,贸易商们使出浑身解数购玉米,许国忠告诉我们,这么做不只是单纯为了做生意,实在是价格涨得太快,他的步伐稍微慢半拍,就得赔钱。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我跟外商签完了,签完了之后,这个价格是固定的吧,等你再买的时候,价格又起来了。”

为了维系客户,许经理也只能赔钱卖,接下来的一个月,玉米越来越难收,许国忠发现,国内很多地方开始大范围用玉米制造乙醇和淀粉,这让许国忠非常着急。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加工淀粉、糖,你像咱们吉林省那个大城,黄农,包括塞力斯达,再有几个咱们吉林的乙醇,大酒精,深加工肯定要抢一大批粮源了。”

春节过后,许国忠又听到一个消息,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提高玉米出口配额的政策,今年玉米出口配额增加100万吨,经商多年的许国忠预测,玉米价格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大涨。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你内贸也买,外贸也买,所以粮源这块就紧张了。”

就在此后的一个多月,玉米价格又猛涨了100多元,这火爆的行情让许国忠开始有些担心了。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那肯定担心啊,粮价必然是他涨的速度太快也是怕它往下走。”

然而,火爆的玉米行情并没有因为许国忠的担心就停下来,此时,整个大连口岸的散粮运输码头一片繁忙,贸易商们都在忙着买粮运粮,就连运输价格都提高了不少。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原来像大船65(元人民币,下同)、70就可以租到了,后期涨到120、130的时候都有,最高150,有的最高的时候,达到170啊。”

许国忠回忆,4月下旬时,玉米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每吨高出了600多元,这高涨的数据让他有些不安,可是还没等他放慢收购脚步,局面就聚转而下,5月初,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禁止国内企业用玉米生产乙醇,玉米价格迅速下降。许国忠高价购的几千吨玉米,全部压在了手上,加上前段时间的合同亏损,他的损失惨重。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这个损失不止一个亿,从抓粮到现在。”

现在,除了等待价格稳定之外,对挽回损失,许国忠毫无办法。

大连松源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许国忠:“心情肯定是那啥不好受呗,去了损耗,去了这些,这些玉米就赔钱了。”

看来,国际市场的波动和国内政策的变化,都在左右着玉米的市场价格。玉米经销商在这轮波动中,日子并不好过。其实,就在前一阵子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大豆和豆油也加入了涨价的行列,推动着食品价格跟着水涨船高。

在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我们见到了总经理王玉民。一见面,他就向记者大倒苦水。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目前这样一桶油,它的利润不到五毛钱。”

记者:“一桶油利润不到五毛钱?”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对对,我们整个07年的上半年厂里的利润1300多万,我们这么大的企业,一年几十亿的产值,1千多万的利润是太低了。”

王玉民说,企业利润低,主要是因为今年成本提高了,从年初到现在,大豆价格一路猛涨了30%多 ,他的成本已经到极限了,王玉民告诉我们,这次大豆涨价,原本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今年的元月份,一个是国内的食用油的价格涨到了8050,原来是在7000左右,一下子涨了8050,拉动了大豆价格上涨,再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物柴油和生物能源这个概念的炒作,这个应该是拉动进口大豆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

早在前几年,王玉民就了解到,发达国家用玉米生产乙醇的行业日益壮大,像南美一些国家,原本种植大豆的土地,大部分改种玉米了,大豆价格早就开始上涨了,而去年,由于国际石油涨价的原因,西方很多国家也开始了用豆油炼制生物柴油的生产,使得全球大豆供应紧缺,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价格从2800一下子拉到了3400元。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这个油价格的上涨应该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但是涨幅这么大,还是出乎了我们一些意料。”

王玉民给算了一笔账,由于中国国内大豆种植、运输、储存成本高,使用国产大豆生产豆油每吨比使用进口大豆要高出200多元钱,建厂以来,他们只能依赖从美国进口大豆,此次眼看进口大豆价格猛涨,王玉民曾经多次派人到东北地区购国产大豆,可是让他着急的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大豆生产取了扶持的政策,进口大豆以便宜的价格早已占据了中国市场,导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萎缩了25%,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购员在东北地区跑了几天无功而返,现在除了购买高价进口大豆之外,王玉民几乎无计可施。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国外的跨粮商也看准了中国,中国国产大豆已经完了,所以你不得不依赖进口,所以国外有意识地把这种价格炒起来,也有这种因素。”

六个月来,进口大豆价格一直在持续上涨,王玉民不得不把产量降低了一半,高价买来的大豆不舍得用,全都存进了粮仓里。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主要是想压后市,看好后市的食用油和豆果的价格还会往上涨,这样的话,企业会有比较高的利润的空间吧。”

记者:“那这样大家如果都囤的话,价格还会再往上涨吗?”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对,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让王玉民担心的是,大豆价格再涨下去,他的企业就彻底没有利润了。

记者:“如果再涨下去的话,会怎么样呢?”

大连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玉民:“那就是拉动下游产品的价格的上涨,那可能食用油的价格还会大幅度上涨或者这个饲料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了,跟着就是蛋禽,猪肉,肉制品这类的价格上涨,这条产业链所有的东西都会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最终还是转嫁到消费者的身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刻不容缓

今年以来,以往波澜不惊的农产品市场却风雨突变,要么价格大涨,要么大幅震荡,这样的行情不仅对加工贸易企业造成波动,也对期货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甚至有人把上半年的期货市场称为农产品年,因为年初以来,国际和国内期货市场的行情表上,农产品一直是最惹眼的品种。

院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程国强,多年来一直关注农业产业发展,早在去年,粮食价格的迅速增长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程国强说:“应该说粮食上涨幅度最大的是大豆,我们比较了一下,今年6月份大豆价格和去年同期比较大概是高了30%,玉米大概今年比去年同期比较价格上涨了6%,这也是今年为什么生猪啊还有其它的一些食品的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养猪的饲料成本上涨得非常快。”

大豆是此次涨价幅度最大的粮食品种,程国强分析发现,大豆涨价并不是偶然的,早在前几年,受国际价格拉动,大豆就出现过多次涨价。

程国强说:“国际大豆的价格也有类似波动的情况,比去年大幅度的上涨,因此拉动我们国内的价格,之所以能够拉动,在于我们在整个大豆的需求结构中,大概有60%多靠国际市场。”

程国强发现, 近几年,中国企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越来越强, 1995年以前,中国是大豆净出口国,19年,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347万吨,2000年,进口量达到1000万吨, 2005年达到2650万吨,预计2007年,进口大豆将超过3000万吨。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口大豆飘洋过海,中国的大豆产业链正逐渐被四大国际粮商所控制,这让程国强非常担心。

程国强表示:“适当的利用国外的粮食、纤维或者是油脂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利用国际,比如说像大豆的话,如果跨国公司从原料的供应到国内的加工,完全控制这个产业链的话,那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有个价格波动的话,应该说这个影响非常大。

随着进口量的加大,进口大豆价格也从十年前的每吨2400元涨到了今年的3500元,涨幅高达45.8% 。程国强发现,国内油脂企业之所以大量依赖进口大豆,是因为美国、巴西等大豆生产国对大豆进行补贴,导致进口大豆每吨比国产大豆便宜200多元,再加上进口大豆在税收等方面享有很多优惠政策,比较而言,国内企业更愿意使用进口大豆。

程国强介绍说:“据我的调研呢,现在国内的很多企业在收购国产大豆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税收问题、增值税的底扣、税票的问题,还有的问题等等,由于我们现在很多农产品的收购政策都是按过去国有粮食企业的制度设计的,所以现在加工厂要收购大豆或者我们国内的购销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收购大豆的话,就遇到很多困难,成本会提高,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导致大豆涨价成为必然。程国强发现,在这一轮涨价过程中,玉米价格的增长也绝非偶然。

“国内玉米的深加工发展非常快,尤其像燃料、乙醇等等,在最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我想也是导致今年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在高位运行,还有走高这个迹象很重要的原因。”程国强发现,因为玉米加工乙醇利润可观,近几年,乙醇加工厂迅速增加到了近万家,每年需要消耗玉米粮源超过1000万吨。为抑制玉米被大量用于深加工的趋势,去年,国家有关机构开始禁止中国企业用玉米制造乙醇,可是一年下来,收效甚微。“这里面可能与地方的GDP的崇拜和这种投资的冲动分不开,因为在地方发展这种深加工的项目的话,可能在税收上和在其它方面,对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局部上的好处,所以地方对此并没有宏观调控的概念,相反有的地方还提供一些扶持的政策。”

深加工企业用玉米制造乙醇,需求量巨大,中国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已经转向国际市场,导致近几年玉米进口数量呈上涨趋势。2003年以前,中国每年都有800万吨玉米出口,自2005年7月份转基因玉米被批准进口后,中国国内企业已经订购了近6万吨,预计今年玉米进口量将至少是去年的15倍,进口玉米数量的悄然增长和价格的提高,让程国强非常担心:“如果说我们的生物燃料产业大规模的发展的话,那就是国内的原料不能提供给它,而使很多发展生物燃料的企业的原料从国外进口,它的脆弱性就显现出来了,他对你能够控制的话,他就可以涨价,我想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能源性的用途要加以控制,刻不容缓。”

最近两年,很多中国民众都有这样的感觉,什么都在涨,只有工资没涨。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02年开始,全中国在岗职工工资连续4年,每年平均递增12%。为什么统计表上说工资在涨,可大家却没什么感觉,只看到物价在涨呢?显然,问题不是出在涨价上,而是出在收入上面。统计显示,2000年中国最高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行业的2.63倍,到了2005年扩大到4.88倍,而且绝对差距也从8436元扩大到32249元。某些垄断行业收入增长过快过高,掩盖了中低收入者工资增长缓慢的实际情况,这也难怪大多数人会对食品涨价如此担心了。

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中国已经取了不少措施,包括提高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但补贴能够暂时缓解这些家庭的燃眉之急,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准,一个合理的分配机制才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只有能在收入分配上多为中低收入家庭考虑,让上涨的工资更多地流向收入不高的民众,而不是少数几个垄断行业,才能够让人们更清晰的感受到工资上调的利好,而不是物价上涨的利空。

一升汽油多少钱

一升汽油多少钱

至2021年8月,价格在5元一升左右。

新一轮油价调整将在国庆节之后,因此,大家无需担心国庆节油价会涨价,国内油价正处于年内最低价格,92号汽油价格依然保持在5元时代,但不同地区,价格也会有所不同的,大家要以当地加油站油价为标准。

汽油使用注意事项

沾油料的布、油棉纱头、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库、车库内,以免自燃。因为这些沾有油料的棉纱头,在一定的温度下会发生氧化。而氧化时会放出热量,使油棉纱头温度升高,氧化速度又会增快。

这样不断地氧化——升温——氧化——升温的反应,会使油棉纱头温度升高达到其自燃点,引起着火。所以,油库、车库内的沾油抹布、油棉纱头、油手套等物要集中放在带盖的铁箱内,及时清洗回收使用。

油价又变动!92号还能回到7元吗?

国际原油价格确实有小幅度的下跌,但是这个下跌幅度对油价影响整体不大。虽然在6月28日国内成品油迎来了年内的第2次下调,但是最近几天国际原油又开始处于震荡的状态,未来油价是涨是跌,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6月29日到7月1日,国际原油整体是处于下跌的,我们以布伦特原油为例,6月29日下跌1.7美元,跌幅1.49%;6月30日下跌3.05美元,跌幅2.72%;但是从7月1日原油的走势来看,原油又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截至下午6:00,原油又上涨2美元,涨幅1.86%,布伦特的又重新回到了110美元以上。看到最近两天原油下跌,可能有很多车主期盼着未来国际原油能够不断下跌,这样国内成品油就跟着不断下调了,但这种愿望短期内我觉得不太可能实现。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之所以下跌,主要是受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影响,在6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是1994年以来美国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而且按照目前美国的CPI数据来看,如果未来通胀压力没有明显的下降,美联储在7月份还有可能进行一次大幅加息,这次加息幅度也有可能是75个基点。如果未来美联储继续大幅度加息,将会导致市场流动性减少,对大宗商品也会产生很大的挤出效应,包括原油等一些大宗商品价格有可能会出现下跌。但除了美联储加息影响之外,对于国际原油市场,目前仍然有不少利多因素,尤其是欧洲对俄罗斯原油进口的态度,对原油价格走势有很大的影响。按照欧洲的,他们将减少75%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而且预计到年底将会进一步减少,如此一来,国际原油就会产生一定的缺口,如果欧洲进一步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预计国际原油市场将会出现300万到500万桶之间的缺口。

在国际原油缺口没有得到解决的背景之下,过去一段时间,国际能源署又纷纷释放了战略石油储备,目前有很多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都降低到历史新低,未来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如此一来,国际原油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仍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预计在年底之前,国际原油仍然有可能在100美元到120美元之间震荡,除非未来国际原油市场出现一些非常大的利空因素,比如欧洲恢复对俄罗斯原油的进口,这样才有可能导致原油出现明显的下跌。在原油没有明显下跌的背景之下,我国的成品油也不可能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所以短期内国内汽油不可能回到6元时代。

油价处于6元时代的时间是发生在2020年2月份到2021年3月份这段时间,在这一年时间之内,92号汽油基本上都低于7块钱,有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只有5块多钱。而在这一年时间内,国内汽油价格之所以比较低,因为自2020年2月份发生疫情之后,全球生产生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导致原油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2020年4月20日左右,国际原油甚至一度只有16美元左右。虽然从2020年5月份开始,国际原油价格开始有所上涨,但是在2021年3月份之前,国际原油价格一直低于70美元,这也是国内汽油价格能够低于7块钱的重要前提。不过从2021年5月份之后,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内的成品油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按照国际原油跟国内成品油的关联性来看,想要让国内汽油回到6元时代,那么国际原油必须回落到70美元以下才有可能实现。那未来国际原油有没有可能下跌到70美元以下呢?我觉得有可能,但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最近十几年国际原油的表现来看,原油在50美元到80美元之间震荡是比较正常的,但如果发生一些特殊,尤其是地缘冲突就有可能给原油带来很大的影响,随时带动原油价格的上涨。

但是一旦地缘冲突缓解之后,油价就会有明显的下降。如果未来地缘冲突有所缓解,如果欧洲能够恢复俄罗斯的原油进口,到时国际原油缺口将会得到缓解。再加上目前全球已经开始进入加息通道,在美联储纷纷加息的背景之下,全球其他央行也有可能跟进,在流动性减少之后,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放缓,甚至有个别国家会陷入衰退当中,如此一来,国际对原油的需求量就会下降。当这几个因素综合在一起之后,国际原油价格就有可能下跌,不排除到2023年或者2024年国际原油有可能下跌到70美元以下,到时国内的汽油就有可能重返6元时代。

92号汽油今天油价?

今日92号汽油调整后8.02元/升。

继4月中旬油价调整实现2022年第一次油价下调后,4月下旬,马上出现了重新上涨油价,促使今年前8轮油价调整,出现“7次上涨、1次下跌”的局面。而目前进行的今年第9轮油价调整,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截至第9个工作日的统计,预计上调油价220元/吨,折约升价上调0.16元/升至0.20元/升,已经超过油价上调标准170元/吨。

现在距离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开启仅剩最后3天时间,也就是5月16日24时开启油价调整窗口。可以说现在距离油价“两连涨”已经越来越近了。

今月汽油价是多少

各地区油价不同。

江苏无锡油价信息:今日92汽油调后售价8.98元/升;今日95汽油调后售价9.55元/升;今日98汽油调后售价10.23元/升;今日0号柴油调后售价8.67元/升。

安徽蚌埠油价信息:今日92汽油调后售价8.95元/升;今日95汽油调后售价9.56元/升;今日98汽油调后售价10.39元/升;今日0号柴油调后售价8.76元/升。

广东珠海油价信息:今日92汽油调后售价9.03元/升;今日95汽油调后售价9.78元/升;今日98汽油调后售价10.92元/升;今日0号柴油调后售价8.72元/升。

海南6月13日油价:国六0#柴油零售价8.80元/升;国六E92#汽油零售价10.12元/升;国六E95#汽油零售价10.76元/升;国六E98#汽油零售价12.21元/升。

河南洛阳加油站92汽油价格9.02元/升;河南洛阳加油站95汽油价格9.64元/升;河南洛阳加油站98汽油价格10.29元/升;河南洛阳加油站柴油价格8.70元/升。

福建三明加油站92汽油价格8.96元/升;福建三明加油站95汽油价格9.57元/升;福建三明加油站98汽油价格10.48元/升;福建三明加油站柴油价格8.70元/升。

以下内容供参考:腾讯网-油价调整消息:今天6月13日,调整后全国92、95号汽油、柴油价格

国内汽油售价即将下跌,为何网友不庆祝反而害怕?

主要是害怕油价将会有一定的变化,将来可能继续上涨,所以就会比较害怕。

中国汽油给人垄断了?为什么没有油加?

自十月份以来蔓延全国的“柴油荒”至今没有缓和的迹象,而对于引发“柴油荒”的原因,无论是拉闸限电说,还是天气说,检修说,以及供需失衡说等等,很显然都无法解释在目前的情况下引发的这种史无前例的惶恐 目前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这次油荒完全是两大石油巨头联手导演的逼宫的大戏,但很显然,一些明显的疑问并没有得到两大石油巨头的回应:其一,从供需而言,我国的柴油供需矛盾并不紧张,而且今年1到9月份产量增长明显,为什么出现如此巨大的缺口,柴油去了哪里?其二,既然每年的8月份到年底,都是柴油消费的旺季,为什么炼油企业选择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地停产检修;其三,在柴油荒在全国蔓延之时,为什么我国在第三季度还大量出口柴油,海关的数字也显示,今年1至1 0月 成 品 油 出 口 量 同 比 增19 .8%至2290万吨,其中10月出口量依旧高达188万吨,在国内出现短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大量出口成品油? 一而再,再而三的“柴油荒”等,的确在倒逼石油等垄断领域的改革进程,如果不破釜沉舟,推进成品油生产、销售和价格机制的真正市场化改革,迟早有一天,垄断巨头将制造骇人听闻的短缺的人祸。既然国家对炼油企业每年给予巨额的补贴,既然几大石油巨头牢牢将成品油的生产垄断在自己的手里,却又不能保证供应,那就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 油荒的发生,决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上下游产业乃至与去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市场流动性过剩,造成了大量富余资金在农产品上兴风作浪,把农产品当作金融商品来投机炒作。现在一定要运用其手握的丰富行政,严厉打击投机炒作势力,当某种农产品价格出现暴涨的时候,一定要利用自 己的物资储备来调整市场供应,打乱炒作者的部署,有效平抑物价,否则就会危害整个产业链乃至中国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