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原油如何设置止盈止损?

2.为什么油价这么高

3.原油价格主要受哪些消息面影响

4.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5.到底是谁在控制国际油价

货原油如何设置止盈止损?

国际油价止跌回落_国际 油价 暴跌

止损的方法:

1、定额止损法

这是最简单的止损方法,它是指将亏损额设置为一个固定的比例,一旦亏损大于该比例就及时平仓。它一般适用于两类投资者:一是刚入市的投资者;二是风险较大市场中的投资者。

定额止损的强制作用比较明显,投资者无需过分依赖对行情的判断。

2、技术止损法

将止损设置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剔除市场的随机波动之后,在关键的技术位设定止损单,从而避免亏损的进一步扩大。一般而言运用技术止损法,也就是以小亏赌大盈。通过对油价运行形态的分析,一旦发现油价出现破位时,则坚决止损。实战中投资者在止损之后还要注意空中飞刀不可伸手去接,在油价下降趋势确立后要抱紧钱袋,在下降趋势中出头来抢反弹,如同刀口舔血,火中取铜钱,特别是无量小幅阴阳交错的下跌,使投资者往往产生止跌的错觉,从而错失提早止损出局的时机。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趋势切线止损法:

包括油价有效跌破趋势线的切线;油价有效击破江恩角度线1ⅹ1或2ⅹ1线;油价有效跌破上升通道的下轨等。

2)形态止损法:

包括油价击破头肩顶、M头、圆弧顶等头部形态的颈线位;油价出现向下跳空突破缺口等等。

3)K线止损法:

包括出现两阴夹一阳、阴后两阳阴的空头炮,或出现一阴断三线头铡刀,以及出现黄昏之星、穿头破脚、射击之星、双飞乌鸦、三只乌鸦挂树梢等典型见顶的K线组合等。

4)筹码止损法:

筹码成交密集区对价格会产生直接的支撑和阻力作用,一个坚实的底部被击穿后,往往会由原来的支撑区转化为阻力区。根据筹码成交密集区设置止损位,一旦破位立即止损出局。

止损价位的设定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要从大势着眼,在技术图形上寻找以往重大关口或再创下的新高(新低),或市场已不止一次“证实”难以突破的价位;

第二,技术分析上的主要分析价位,技术指标价位通常为专业交易员和专业操盘手使用,这些价位也需重点关注;

第三,或央行官员曾经强调的价位;

第四,最为重要的一点,要从日常的操作中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止损方式才是关键。

以上由华源石化为您解答,祝您投资愉快!

为什么油价这么高

1,原油成本

首先国内巨大的原油进口量及巨额的进口成本需要市场去回填缺口,所以原油成本高是一个重要因素。

2,止跌缓涨的调价方式

国内比较奇特的调价方式也是一个原因,止跌缓涨。

3,税费

原油价格主要受哪些消息面影响

1. 供求关系: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

2. 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美国铜期货指数周线图

3. 进出口政策、关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个铜不足的用铜大国,因而在进出口方面一直取“宽进严出”的政策,铜及铜制品的平均进口税率为2%,近两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国家逐步降低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从而使国内国际铜价互为影响。

4. 国际上相关市场的价格:例如LME、COMEX价格影响

5. 行业发展趋势及其变化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到底是谁在控制国际油价

是欧佩克石油组织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时有5个成员国。后来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陆续加入,成员国一度达到13个。1992年1月1日,厄瓜多尔正式退出,1996年加蓬退出。目前,石油输出国组织共有11个成员国,它们拥有世界上已探明的78%以上的石油储量,并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费量。

2003年该组织成员石油总储量为1191.125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355.342亿吨)、伊朗(172.329亿吨)和伊拉克(157.534亿吨),约占世界原油储量的39%。2003年该组织成员原油产量为13.218亿吨,约占世界年产油量的3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4.215亿吨)、伊朗(1.865亿吨)和尼日利亚(1.060亿吨)。

欧佩克各成员国的代表(主要是代表团团长)在欧佩克大会上对其石油政策加以协调、统一,以促进石油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欧佩克秘书处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接受理事会的指令,由秘书长直接领导。欧佩克下设的经济委员会、部长监察委员会等多个执行机构,则履行咨询、磋商、协调等多项职能。 欧佩克成员国对当前形势和市场走向加以分析预测,明确经济增长速率和石油供求状况等多项基本因素,然后据此磋商在其石油政策中进行何种调整。例如,在以往数次大会中,欧佩克成员国曾分别确定提高或是减少该组织的总体石油产量,以便维持石油价格的稳定,为消费国提供稳定的短期、中期乃至长期的石油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