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汽油价格双轨_80年代汽油价格
1.甲醇混合汽油项目好不好?甲醇不是会挥发,有毒么?
2.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3.洪金宝的一部早期作品,是演他在汽油上练武,是一部古装片,这部**叫什么名字?
4.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哪个国家经济好点?
甲醇混合汽油项目好不好?甲醇不是会挥发,有毒么?
这个问题,从两方面讲,好处,甲醇混合汽油经济,不好的地方,用过甲醇汽油汽车故障较多,最重要的是有毒,虽然目前提出规范使用可避免毒性,但使想,汽车的规范使用的规则总会遗漏,因为甲醇汽油是挥发性液体,卖过含甲醇汽油的卖家会发现在封闭的情况下几日后会挥发,这种毒性是潜移默化的,几年甚至几十年才看得出,这跟个人身体素质有关.但现在人类注重健康的时代,试想汽车封闭的环境下,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呼吸到甲醇汽体,会有什么感觉,即使它在汽油下层,所谓封闭不可能完全做到.甲醇的环保功能并不环保,我国都是用煤炼甲醇,实际煤炼甲醇排出的污染环境气体更是量大,这点,看下这篇文章描述得较好.我想这也
国外甲醇汽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衰退3个阶段。由于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德国、瑞典、美国等先后开展了甲醇替代能源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推动下,甲醇被列为清洁燃料,得到了进一步的示范推广。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在欧洲甲醇汽油逐步被乙醇汽油取代。1998年后,美国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也都开始减少。人们不愿意接受甲醇汽油的根本原因是其暴露出的诸多缺点,包括:甲醇有毒,易造成人员伤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甚至致命;腐蚀性强,短时间难以察觉,缩短汽车使用寿命;热值只有汽油的一半,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距离;甲醇汽油冬季冷启动困难,而夏季又易发生“气阻”现象;甲醇汽车尾气中甲醛等非常规排放远高于普通汽油,而甲醛为强致癌物质。同时经济上失去竞争力也加速了甲醇汽油的衰退。根据对国外甲醇汽油发展过程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建议中国应禁止使用甲醇汽油;即使要强行使用甲醇汽油,也应做好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实际上,在中国推行甲醇汽油,最终受益的将是中东和新西兰甲醇生产商,而非中国甲醇行业。
关键词:甲醇汽油,衰退,替代能源,乙醇汽油,腐蚀性,冷启动,甲醛
1 前言
甲醇是一种可以清洁燃烧的液态燃料,其原料通常为天然气、煤或生物质。国外甲醇汽油开发及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从替代能源的角度考虑,德、美、日等国先后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甲醇汽油并未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
2 国外甲醇汽油发展概述
国外甲醇汽油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衰退3个阶段。
2.1 研究开发阶段
由于“石油危机”,许多国家为了能源安全,积极寻找替代石油的能源。醇燃料作为液体燃料,其储运、分销、使用方式都与传统的汽油和柴油差不多,而且甲醇原料丰富、燃烧清洁,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德国、瑞典、美国等先后开展了甲醇替代能源的研究。如从15年开始,瑞典组织诸多项目对甲醇燃料生产工艺及甲醇燃料汽车进行研究。16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一次国际醇燃料会议(ISAF),推动醇燃料(主要是甲醇和乙醇)发展。德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组织1000多辆车参加的M15车队,跨越北欧国境做大规模研究和示范。
2.2 示范推广阶段
20世纪80年代,虽然石油价格回落,但全球对大气质量要求提高。研究发现,醇燃料不仅可替代石油,而且使用醇燃料的汽车尾气常规排放比汽油和柴油车都更低,对环境更有利。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推动下,甲醇被列为清洁燃料,得到了进一步的示范推广。
瑞典从1980年开始以M15大规模引入甲醇替代燃料,并10年内使甲醇替代量达到汽油和柴油消费量的10%。
为了鼓励发展替代燃料,改善大气环境,美国国会在5年间通过了3个立法法案:1988年,里根总统签署了《替代车用燃料法案》;1990年,老布什总统签署了《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92年签署了《能源政策法案》[1]。其主要内容是:对生产清洁替代燃料汽车和使用替代燃料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要求各城市实施净化城市环境项目;部门带头使用甲醇汽车。这些法案都从政策上和经费上促进了甲醇燃料的发展。
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在18-1998午的20年间开展加州甲醇汽车示范项目。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汽车示范项目,曾对18种甲醇汽车进行示范,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试验专用的甲醇汽车,但遇到加油站太少、不能推广的问题。到了80年代,转向发展既可烧M85甲醇又可烧汽油的灵活燃料汽车(FFV),以解决过境加油、冷启动和甲醇火焰五色等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加州共有15000辆甲醇汽车及几百辆甲醇公共汽车和校车。当时,欧、美、亚洲汽车厂生产的甲醇FFV车主要使用并不昂贵的现成汽车零部件进行组装,增设了甲醇燃料传感器、甲醇燃料泵、喷嘴等部件,并更换了燃料系统的部分材料。当时市场供应4种专门生产的FFV:福特Taurus(1993-1998年型)、克莱斯勒道奇Spirit/PlymouthAcclaim(1993-1994年型)、克莱斯勒Concorde/Intrepid(1994-1995年型)以及通用Lumina(1991-1993年型)。这些车辆增加的成本由承担,不增加消费者额外负担,福特的Taurus甲醇车甚至比同型汽油车还便宜345美元。到1996年,福特Taurus汽车成为美国唯一在汽车生产线上大量生产的甲醇汽车。
1988年,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建立了加州甲醇燃料储备,并和阿莫科、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石油公司订立了为期10年的租借协议,建立了甲醇地下储罐和60座甲醇加油站,同时协助建立了45座便于私人车辆加油的甲醇加油站。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除了加州以外,美国还有15个州建立了甲醇加油站。
自1987年第一辆商业运营的M85汽车投产以后,到19年达到高峰,美国运营的甲醇车辆达到2.1×104辆,建设甲醇加油站100多座。
2.3 衰退阶段
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甲醇汽油应用最初是以M15推广,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甲醇汽油逐步被乙醇汽油取代。1998年后,美国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也都开始减少。一方面,10年租借期满后,石油公司所属甲醇加油站绝大部分都转回加汽油。没有了加油站的支持,甲醇汽车没有地方加油,FFV汽车都改为加汽油。另一方面,之前投入市场的甲醇示范车辆逐步被淘汰,到2003年,M85汽车几乎完全退出了市场,而各大汽车制造商也不再继续研究和生产甲醇燃料汽车。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甚至在其用户手册上公开声明:使用甲醇汽油的车辆发生损害不在汽车的保修范围之内。2008年8月29日,加州空气委员会制定的加州新配方汽油法规生效,排在新配方汽油中禁止加入的含氧化合物清单中第一位的就是甲醇[2]。
1998年以后,美国甲醇工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美国有18家甲醇厂,年产甲醇20×108gal(1gal=3.785L,下同)。到2005年,美国只剩下5家甲醇厂,年产甲醇300×104gal,甲醇燃料渐渐受到冷落。
3 甲醇汽油在国外衰退的原因
目前,甲醇汽油在国外已基本衰亡。甲醇作为燃料在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经历了支持、示范推广、最终被限制使用或禁用的过程,除与各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有关外,其作为燃料的自身缺陷是最根本原因。
3.1 甲醇汽油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是人们不愿接受的根本原因
甲醇的主要缺陷包括:①甲醇有毒,甲醇汽油使用不慎容易对生产者、加油站人员、使用者、维修者造成伤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甚至致命。②甲醇腐蚀性强,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麻烦,对储油罐、加油枪、汽车油箱和油路的金属及合金材质有腐蚀作用,易造成发动机中弹性体和密封垫等溶胀,对汽车发动机造成渐进式、短时间内难以察觉的损坏,缩短汽车使用寿命。甲醇的腐蚀性同样会表现在低比例甲醇燃料中[3]。③甲醇的热值只有汽油的一半,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距离。④根据甲醇的蒸发和燃烧特性,纯甲醇在固定的沸点64℃沸腾,蒸发潜热比较高,为1178kJ/kg,而汽油仅为330-420kJ/kg,因此冬季甲醇汽油不易蒸发,冷启动困难;而夏季甲醇汽油又表现出反常的高蒸气压,容易发生“气阻”现象。⑤甲醇还可能与汽油清净剂不兼容[3]。
美国洛杉矶和西雅图的运管部门由于甲醇燃料的高腐蚀性放弃了甲醇项目。洛杉矶的交通管理官员宣布,其甲醇防污染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甲醇汽车需要经常修理。经过5年的试验后,西雅图地铁交通署的官员撤销了甲醇车示范项目。项目试验结果显示,当公交车运行6×104-7×104mile(1mile=1609.344m)后会产生严重的发动机故障,主要是由燃料的腐蚀性造成的。
汽车制造商也反对在汽油中掺烧甲醇。1998年以后,汽车制造商不再生产甲醇汽车,他们解释的原因是,虽然甲醇汽车技术已经成熟,但没有市场,用户不愿意用。1998年12月,世界汽车制造商组织联合发布的《世界燃料规范》中要求“不允许使用甲醇”;在2000年4月新一版的燃油规范中,再次明确要求“不允许使用甲醇”。
美国石油公司也不愿意支持甲醇汽油。尽管这些石油公司曾将部分加油站租赁给加州能源委员会,但并不承担甲醇汽油的营销工作,相反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反对将甲醇作为替代燃料。7家美国石油公司曾提议建设81座甲醇加油站,但到1996年总共仅建设了52座。雪佛龙于1992年宣布收回承诺;阿科和壳牌于1995年宣布将不再建设M85加油站;在加州能源委员会提出再建要求时,其他石油公司也拒绝继续建设甲醇加油站。在10年租赁期满后,这些石油公司所建甲醇加油站全部转回常规汽油加油站。
同时,用户也不愿接受甲醇汽油。甲醇汽车故障较多,维修成本较高,最麻烦的是加甲醇汽油很不方便。在欧洲,汽油中允许含有3%的甲醇,但统计数据显示,燃料中添加的甲醇却低于0.5%[4]。
3.2 环保优势的相对减少也是甲醇汽油衰退的重要原因
环保因素曾是推动甲醇汽油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后来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根据《清洁空气法修正案》推行新配方汽油。这种清洁燃料首先做出对车用汽油化学组分含量进行限制以减少排放和改善空气质量的规定,从而引发了汽油组分的优化问题,并引导了全球汽油清洁化的发展。新配方汽油的应用使甲醇的环境优势相对减少。值得指出的是,甲醇曾在新配方汽油中以MTBE(甲基叔丁基醚)形式作为含氧组分,显著减轻了汽车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可是后来发现MTBE有水溶性高、可生物降解性差、能迅速迁移至饮用水中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于是,美国又立法禁止添加MTBE。
其次,使用甲醇汽油尽管可以减少尾气中CO、NOx排放,但尾气中非常规排放物总醛却增加了3倍以上,而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汽油中加入甲醇后蒸气压上升明显,运输、加工、使用过程中挥发损失增加,加上甲醇又具有相当的毒性,使用甲醇汽油对环境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
国际能源机构(IEA)曾委托芬兰国家试验研究中心对几种清洁燃料的汽车尾气排放性能进行试验[5]。1995年所做的试验评价报告见表1;瑞典在20世纪80年代也做过这种测试,结果见表2。
最后,在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事实得到确认,引起极大重视。各国首脑协商共同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也成为醇燃料发展的推动力。乙醇燃料由生物质制成,在成长过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可补偿乙醇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CO2,对减少向大气排放CO2有利。而甲醇主要是用矿物原料(煤、天然气)生产,属于不可再生燃料,也不能减少CO2排放,对气候有不利影响。因而,各国转而大力发展生物乙醇。
3.3 欧美等国家的政策决定了甲醇汽油逐渐被乙醇汽油所取代
进入21世纪,由于油品生产技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汽油车的排放性能得到很大改善,从环保角度看甲醇燃料的优越性相对减少;同时,由于石油供不应求状况的加剧以及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生物乙醇受到更多重视。美国农业州的州为了支持本州的农业,也愿意支持乙醇燃料的发展。此外,农场主对国会政策影响也很大,使得乙醇燃料得到较多的支持。欧美各国逐步放弃对甲醇燃料的政策支持,转而支持生物乙醇的发展。
2005年《新能源法案》推出了一项180亿美元的能源税收减免,鼓励使用乙醇类能源。提出到2012年要使每年利用燃料乙醇或生物燃料的数量达到75×108gal,同时提出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将禁止在汽油中添加甲基叔丁基醚(MTBE)。此外,美国车用无铅汽油标准ASTM 4814要求,汽油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3%。
美国19年M85甲醇汽车保有量2.1×104多辆,M85甲醇燃料年消费量最高曾达到245×104gal汽油当量。但1998年后美国甲醇燃料汽车和甲醇燃料都在减少,与此同时,由于毒性小且安全性较好的乙醇汽油克服了甲醇汽油的上述缺点,得到大力发展,消费量迅速增长。到2003年,甲醇燃料几乎完全被乙醇燃料所取代。1992-2007年美国甲醇、乙醇燃料汽车保有量和燃料消费情况见表3[6]。
在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甲醇汽油应用最初是以M15推广,但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甲醇汽油逐步被放弃。目前,欧洲车用汽油中甲醇的添加量被限制在3%(体积分数)以内,仅相当于添加增氧剂以改变汽油性能,而早在1993年,欧洲共同体已要求汽油掺混燃料中含5%的乙醇。
3.4 经济上暂时失去竞争力也加速了甲醇汽油衰退
当时欧美国家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而且天然气主要依赖进口。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各地大力开发石油,石油生产蒸蒸日上,供求关系得以全面调整。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世界石油价格不断回落,1993-1995年降至15-20美元/bbl。同时,天然气和甲醇价格持续上涨,甲醇价格最高曾涨至500美元/t以上,从而使甲醇燃料在经济上失去优势,导致各国失去了继续开发甲醇燃料的热情,加速了甲醇汽油的衰退。
4 国外甲醇汽油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能迅速增长,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现有消费领域无法消化快速增长的产能。2008年中国甲醇产能达到约2800×104t/a,而开工率仅约40%。但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成品油与甲醇价差不断扩大。因此,甲醇行业和一些地方对推广甲醇汽油热情高涨,力图将推广甲醇汽油作为扩大甲醇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一些地方已经出台甲醇汽油地方标准,并启动试点工作。甲醇行业则声称甲醇汽油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已完全解决,不断呼吁国家出台明确政策措施,制定国家标准。一些不法加油站经销商或明或暗地在普通汽油中掺入甲醇,把甲醇当普通汽油卖,坑害消费者,利用普通汽油与甲醇的价差牟取不义之财。而国家出于环保性、安全性的谨慎考虑,始终没有对甲醇燃料出台明确的政策措施。
根据对国外甲醇汽油所经历的从研究开发到示范推广直至衰退3个阶段发展过程的调查和原因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 中国应禁止使用甲醇汽油
尽管甲醇常规排放量低于普通汽柴油,目前价格(在热值相同条件下)低于汽油,而且国内产能严重过剩,但笔者仍然建议国家禁止使用甲醇汽油。主要依据如下:
一是甲醇作为汽车燃料具有明显的缺陷。主要包括:①甲醇有毒,易造成人员伤害,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甚至致命;②甲醇腐蚀性强,短时间难以察觉,一般5-6年以后出现发动机故障,缩短汽车使用寿命;③甲醇热值只有汽油的一半,限制了车辆的行驶距离;④甲醇汽油冬季冷启动困难,而夏季又易发生“气阻”现象;⑤使用甲醇汽油,汽车尾气中甲醛等非常规排放远高于普通汽油,而甲醛为强致癌物质。因此,发达国家消费者不愿接受甲醇汽油。
二是甲醇无法与乙醇和MTBE相比。乙醇和MTBE作为汽车燃料,没有明显的缺陷。乙醇的主要问题是遇水后易分相,导致腐蚀问题,而这一点甲醇也存在,且更严重。MTBE的主要问题是可能污染地下水,故美国禁用MTBE,但欧亚并未发现此问题,均将MTBE作为重要的汽油调合组分。可见,在用作汽车燃料方面,甲醇劣势明显,无法与乙醇和MTBE相比。因此,发达国家汽车公司和石油公司不支持甲醇汽油。
三是甲醇汽油的使用有悖于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世界潮流和实现我国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承诺目标。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发展低碳经济,我国也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为发展低碳经济和实现承诺目标,就必然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幅降低碳热比(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热值之比)高的煤炭的比重,提高碳热比低的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碳热比基本为零的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而我国甲醇生产主要以煤炭为原料,生产过程能耗也很高。无论是从发展低碳经济还是从能源高效利用的角度看,甲醇都不适合用作汽车燃料。因此,发达国家最终也不得不放弃甲醇汽油。
是中石油一直没推甲醇汽油的原因吧.
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回升,创四个月以来新高,而国内油价在四个月内3次调整,频率之高前所未有。邓郁松认为,尽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量化的具体指标表明油价在什么价位、什么时候该调整,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频繁调整将成为今年常态。
中国经济网记者作了一个粗略统计:2005年3月至今,汽油出厂价共12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980元;柴油出厂价共10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67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共调整8次,其中6次上调,累计上涨910元。总体来看,涨价成为国内油价调整的“主旋律”,跟涨不跟跌现象一直以来饱受质疑。对此,邓郁松分析,这是因为3年来我国原有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照现在新机制的执行情况,这种现象有望改观。
在邓郁松看来,按照目前油价调整的实际情况,新机制从执行层面与以往有着很大区别,这是好现象。“希望这种机制能坚持下去,密切跟踪,那么将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国内油价也能适时跟跌。”
大幅波动仍是未来国际油价主基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油价动荡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新定价机制的实施,中国油价逐渐接轨国际,将越来越紧密地随国际油价调整,因此对国际油价未来趋势的判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预测国际油价也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揣摩透它的脾气,即使是极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常常失手。”邓郁松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经济报告》如此叙述,因此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访时,他更多地倾向于发表自己的判断,和陈述理由:“我的判断是,油价大幅波动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趋势是前低后高。”他认为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一是石油需求形势,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量下降;二是石油集中,欧佩克和俄罗斯对油价走势仍有控制能力;三是货币因素,美元走势的影响;四是石油公司成本居高不下,以致油价长期低于40美元不现实。
邓郁松认为未来几年国际油价“走高比走低的概率更大”,而种种因素变化导致中国油价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具备外在条件”。而对于这次油价上调,他认为并不影响部分地区价格促销,因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市场由于需求量下降,短期内存在供过于求的压力,库存需要释放。(记者 牟修锐)
洪金宝的一部早期作品,是演他在汽油上练武,是一部古装片,这部**叫什么名字?
《公主于七小侠》;18岁正式满师,离开于占元,在**中担任龙虎武师和特技替身。10年后加盟嘉禾**公司,由副武术指导升为武术指导,后升为导演。11年开始当武打指导,第一部是《夺命双剑》,他曾获台湾首届金龙奖最佳武术指导奖;16年执导并主演了《三德和尚和舂米公》,该片集谐趣与打斗于—炉,票房收入200多万,随后又执导并主演了《赞先生与林钱华》。1980年拍的《败家仔》进入一个新境界,手法更趋熟练。1981年参演的《奇谋妙计五福星》在台湾票房高踞榜首。他因主演《提防小手》荣获第二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后来主演《七小福》,荣获第33届亚太影展最佳男主角奖。 除了担任导演拍摄《鬼打鬼》等片外,他还担当监制《僵尸先生》的工作,之后又创办宝禾和宝祥影片公司。洪金宝领导的洪家班人才济济,涌现出不少人才。他对香港**贡献良多,曾开创黑色功夫喜剧和时装动作片潮流。 香港**文化中心曾举办过“洪金宝**欣赏会”。他执导的有代表性的影片还有:《肥龙过江》、《杂家小子》、《林世荣》、《鬼打鬼》、《小吓人》等。 洪金宝作品年表(80年代起):1980年《鬼打鬼》、《钱做怪》、《身不由己》、《咸鱼翻身》、《甩牙老虎》,1981年《败家仔》,1982年《提防小子》、《人吓人》,1983年《奇谋妙计五福星》、《A》、《蜀山》,年《快餐车》、《猫头鹰与小飞象》、《人吓鬼》、《省港骑兵》、《双龙出海》,1985年《福星高照》、《夏日福星》、《龙的心》、《智勇三宝》、《生死线》、《师姐》、《升档奇遇结良缘》,1986年《富贵列车》、《最佳福星》、《霹雳大喇叭》、《夺宝计上计》、《二公婆八条心》、《听不到的说话》、《神勇双全炮续集》,1987年《东方》、《标错参》、《表哥到》、《肝胆相照》、《一屋二妻》、《灵幻先生》,1988年《飞龙猛将》、《过埠新娘》、《神探父子兵》、《鬼猛脚》、《七小福》、《一妻二夫》、《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画中仙》,1989年《群龙戏凤》、《烈火街头》、《八两金》、《忠义群英》,1990年《富贵兵团》、《鬼咬鬼》、《瘦虎肥龙》、《脂粉双雄》,1991年《洪福齐天》、《密宗威龙》、《火烧岛》、《离残枕边人》、《猛鬼如侵》、《豪门夜宴》,1992年《五福星撞鬼》、《暂不忘情》,1993年《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武术指导)、《一刀倾城》、《依天屠龙记魔教教主》,1994年《东邪西毒》(武术指导),1995年《有面俾》
自己对一下
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哪个国家经济好点?
哥伦比亚
国名:哥伦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lombia)
独立日:7月20日(1810年)>>>
国庆日:7月20日(1810年)
参考资料:
://.world68/sort.asp?bid=77(哥伦比亚网站导航)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自上而下由黄、蓝、红三个平行横长方形相连而成,**部分占旗面的一半,蓝色、红色各占旗面的1/4,**象征金色的阳光、谷物和丰富的自然;蓝色代表蓝天、海洋和河流;红色象征爱国者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洒下的鲜血。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中间是一顶“自由之帽”,象征自由和解放。盾面上部为两只象征丰饶的羊角,中间一颗红石榴。哥伦比亚曾称“新格拉纳达共和国”,“格拉纳达”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石榴”。盾面下部的图案描绘哥伦比亚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的地理位置。盾徽上端为一只美洲神鹰叼着月桂枝叶花环,象征国家的独立和光荣;鹰爪下的绶带上用西班牙文写着“自由、秩序”,意为在秩序下实行自由。盾徽两侧各悬挂两面国旗。
国家政要:总统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Alvaro Uribe),2002年8月任职。
自然地理:1141748平方公里(除岛屿和领海外)。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邻委内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尔、秘鲁,西北角与巴拿马接壤,北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
首都波哥大玻利瓦尔广场的节日彩灯
人口: 4453万(2003年)。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60%,白人占20%,黑白混血种人占18%,其余为印第安人和黑人。人口年增长率1.79%。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波哥大(Bogota),人口649万(2001年)。年平均气温14℃。
货币:比索>>>
简史:古代境内为奇布查族等印第安人的分布地区。153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称新格兰纳达。1810年7月20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后遭镇压。1819年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领导的起义军在波亚卡战役获胜后,哥伦比亚最终获得独立。
行军礼的哥伦比亚军人
1821年至1822年同现委内瑞拉、巴拿马和厄瓜多尔共同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9年至1830年委、厄两国先后退出。1831年改称新格兰纳达共和国。1861年称哥伦比亚合众国。1886年定国名为哥伦比亚共和国。1903年,巴拿马省在美国策动下宣布脱离哥独立。独立后,自由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2002年5月,独立人士乌里韦在大选首轮投票中以超过半数的选票当选总统,打破了哥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
政治:根据宪法,哥伦比亚为中央集权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离。总统由直选产生,为国家元首和首脑。议会是国家的立法机构。内阁是行政机构,由总统直接领导。实行代议制民主,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离;总统为国家元首兼首脑,亦是武装部队统帅,由直接选举产生,不能连任;恢复设立副总统;省改为直接选举产生;保障人身安全、信仰、结社、劳动、思想和教育自由,以及国家负责使得到尊重。
经济:自然丰富,煤炭、石油、绿宝石为主要矿藏。已探明煤炭储量约240亿吨,居拉美首位。石油储量18亿桶,天然气储量187亿立方米,绿宝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铝矾土储量为1亿吨,铀储量4万吨。此外还有金、银、镍、铂、铁等矿藏。森林面积约4923万公顷。哥伦比亚历史上是以生产咖啡为主的农业国。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影响,经济陷入6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2000年经济开始复苏,之后,一直保持低速增长。2003年增速加快,建筑业持续增长,电力需求加大,金融业势头良好,和私人投资增加,传统产品出口扩大。哥是拉美重要的旅游中心之一,旅游业较发达。2003年,外国游客62万人。主要旅游区有:卡塔赫纳、圣玛尔塔、圣菲波哥大、圣安德列斯和普罗维登西亚群岛、麦德林、瓜希拉半岛、卡等。
新闻出版:全国约有400种报刊杂志。主要报纸有:《时代报》,《旁观者报》,《新世纪报》,《共和国报》。主要杂志(均为周刊)有:《向导》、《新边疆》、《经济综合》、《星期》、《口号》。以上报刊均为西班牙文。哥伦比亚新闻社是哥最大的私人通讯社,成立于19811年,向全国近20家报纸和电台提供新闻。全国共有582座广播电台。“国家电台”是唯一国营电台,创建于1940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托德拉尔”电台为较大的三家私人广播公司,在各地设有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电视业始于1954年。全国共有15家电视台,其中三家为国家电视台和播放台,但一、二台通过合同向私人电视节目制作台和播放台出租,第三台为国家直接管理,播放文化教育等节目。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外交重点是进一步密切与美国的关系,加强同拉美地区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合作,巩固同欧盟的传统联系,增进与亚太国家的交流合作。
与中国关系:1980年2月7日,哥伦比亚同中国建交。
①国名。在南美洲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同委内瑞拉,东南同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西北与巴拿马为邻。面积114.2万平方公里。人口3,060万(1987),印欧混血种人占57%,白种人占20%,黑白混血种人占14%,余为黑种人和印第安人等。西班牙语为国语,多信天主教。首都圣菲波哥大。西部除沿海平原外,为西、中、东三条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脉构成的高原,山间有宽阔的各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锥,西北部为马格达莱纳河下游冲积平原,水道纷歧,湖沼广布。东部为亚马孙河与奥里诺科河上游支流冲积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赤道横贯南部,平原南部和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向北逐渐转为热带草原和干燥草原气候,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属亚热带,2,000-3,000米属温带,3,000-4,500米属高寒草地,4,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矿物丰富,主要有石油、煤、金、铂、铁、铜、绿宝石等,此外还有银、锌、镍、铝土、铅、铀等。水力蕴藏量为5,000万千瓦。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十六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7月20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统治,1819年获得独立。1822年同今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组成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29年、1830年委、厄相继退出后,1831年称新格兰纳达共和国。1861年改称哥伦比亚九省联邦。1863年又改称哥伦比亚合众国,1886年改名哥伦比亚共和国。1903年境内巴拿马省脱离哥伦比亚,建立巴拿马共和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从业人口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咖啡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其他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香蕉、甘蔗、棉花和烟草。畜牧业较发达,牧场占总面积28.9%。矿业以开石油和煤为主,是拉丁美洲主要产金国,铂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绿宝石产量居世界首位。工业发展较快,其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以上。以制糖、咖啡加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还有冶金、机器制造、汽车装配、水泥、化学、炼油、石油化工等。旅游业有较快发展。输出以咖啡为大宗,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次为煤、黄金、石油、香蕉、贵金属以及纺织品、服装、水泥等。花卉出口次于荷兰居世界第二位。输入机器设备、车辆、工业原料和食品等。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航空运输亦较发达。②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最大城市、首府。位于中部,康格利河溯航终点。人口9.9万,大市区40.8万(1980)。1786年建为州首府,1865年南北战争时被毁,后重建。向为棉花和其他农产品集散地,现仍为南部棉纺工业中心之一,农林产品加工、电子仪器、玻璃、塑料和肥料等工业发达。文教中心。有大学多所。③美国密苏里州中部城市。在杰斐逊城以北 48公里。人口6.2万(1980)。建于1821年。1826年设市。周围地区农牧业发达。工业有乳制品、砖瓦、印刷等。主要医疗和学术中心。设有州立癌科医院、州立院、密苏里大学、基督教大学等。④美国密西西比州南部城镇。在杰克逊以南120公里处。人口7,700(1980)。是附近生产棉花、谷物、家禽、牛的贸易点和工业中心。开原油、天然气,还有服装、家具、纸浆、胶合板等工业。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155.htm[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