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批发价格_青海导热油价格多少
1.翡翠玉有时候不冰凉怎么回事
2.懂面料的进!!
3.太阳能低温光热发电的最新进展如何
4.玻璃钢管道的技术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5.《绿皮书》真的不是肯德基植入广告?
翡翠玉有时候不冰凉怎么回事
我在网上买了个和田玉,感觉不凉朋友摸了也说不凉!请问是不是的呀?
和田玉冰凉只能说是和田玉导热好,所以触感冰凉,但是也不是鉴定和田玉的标准。和田玉也会随着周围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不一定是的,如果拿在手里质量比较沉,有玉石得分量多为玉石,具体还要看一下成色等是否自然。判断真。没有凉意可能是天气原因。玉是变温的,温度高了玉石的温度也会温暖一些。
从图看感觉很水透,肯定不是和田料子,有可能是青海,但也有可能是石英岩仿和田玉,慎重收藏吧。
和田玉密度值是不同的玉种密度不同,和田白玉的密度值是为922,青白玉的密度是6,墨玉的密度是66。如果测试出的结果与这些和田玉密度相吻合,那么就说明是真品。
...买了一块玉,摸起来没有一般玉的那种凉凉的感觉,感觉有些粗糙,不知...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
第一:摸,玉是热的良导体。真正的玉,导热是非常快的。用手去摸,会感到一丝凉意。这个道理与夏天在地下浇水的原理相似,并不是水的温度使凉快,而是水蒸发之前吸收热量,降低了房间的温度。
如果没有,这可能是一块玉。即使你把石头贴在脸上几分钟,真玉石也不会变暖。就算放在皮肤上摩擦,它应该还是凉凉的。试着用手加热玉石,看它是否能保持冰凉。把石头紧紧地握在手心里,捂着1到2分钟,看石头是否会变热。
拿着玉对着阳光看,玉里会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颜色剔透,像棉絮一样。玉的硬度很高,拿着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而玉表面不会有破损。
第五个是滑:如果一块玉石摸起来比较滑的话,说明其没有“毛孔”的特征、或浑厚度不足。第六个是涩:说明手感太粗糙,可能是人为磨砂仿籽或玉质太差。仔料的手感是粘的,这种太滑和太涩都是有问题的。
现在这个天气,你居然还是“戴着心口就感觉凉凉”、“摘了之后那一片也是凉半天”,那就不是玉的问题。只能说明你是寒性体质,而且不是一般的寒性,很严重,那就不适合戴玉了。先上医院看看,调理好身体再说吧。
真的翡翠手镯是不是非常冰凉的?1、真翡翠手镯戴在手上,先是冰冰凉的感觉,随着佩戴时间延续,慢慢变得温热。这是翡翠的物理特性决定的,翡翠由晶体构成,是热的良导体,所以上手时是冰冰凉的。
2、是的,由于密度大,导热低,比热容低,所以温度比较冷。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
3、带着翡翠手镯,手腕总觉得很凉,说明翡翠手镯不是天然的。天然翡翠传热、散热快,贴于脸上或置于手背上在短时间内有冰凉之感,天然翡翠摸上去表面细腻光滑,而处理过的翡翠表面会有粗糙感。
4、翡翠,从物理特性来说,是热的良导体,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翡翠拿到手上都有冰凉的感觉。但这并不是判断翡翠真伪的客观依据。夏天,整体温度高,无疑会提升翡翠本身的温度,那么上手没有冰凉的感觉很属于很正常的情况。
5、翡翠与和田玉不同,它要像玻璃像水一样,很透,才更加有价值。玉石冰凉是因为人体温度为37度,外界温度一般低于这个,所以刚佩戴时会有一丝冰凉,而玉石一直贴身佩戴后,由于导热性肯定是和正常体温保持一致的。
6、翡翠本来就是很凉的,不过一般会随着体温变得温润的。不知你的带法是怎样的。
为什么有些玉带起来会觉得冷有些就不会玉石有很好的导热性,密度高导热性好是玉石的特征之一。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玉石相对于人体它的导热性高,传递热量多,人体热量散失的快,所以就感觉玉是凉的。
不是的。玉带上会有滑润的感觉,玉是石头。遵循一切物理原理。
因为玉不会自动发热,但是,长时间佩戴在身上,它也会发温的,和体温一样。这个是科学道理,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直到两者温度一致为止。
玉镯戴在手上,就会感觉到凉爽,但随着时间变化,慢慢的就会有所改变。所以鉴别缅甸玉与玻璃制品时,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感法。手感法就是,缅甸玉的手感特别凉爽,玻璃则无此感觉。
为什么我的玉手镯带着感觉和身体温度差不多呀?不是说玉是冰冷的吗?怎么...1、玉石有很好的导热性,密度高导热性好是玉石的特征之一。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玉石相对于人体它的导热性高,传递热量多,人体热量散失的快,所以就感觉玉是凉的。
2、因为玉石的导热性比较差,所以戴在手上还会保留着玉石本身的温度,戴上去肯定就凉了。不像塑料一样,抓住几秒钟就会感觉与自己的体温一样了。
3、碧玉手镯怎么感觉不凉,可能因为你的体温在导热。玉石冰凉是因为人体温度为37度,外界温度一般低于这个,所以刚佩戴时会有一丝冰凉。而玉石一直贴身佩戴后,由于导热性肯定是和正常体温保持一致的。
4、在阳光下暴晒都会吸收热量;然而玉手镯戴在手上还发烫是不正常的;因为贴合在身体上,它会将温度转嫁给身体,也就是说即使是高温天气下,玉手镯的温度不会超过人体表温度很多,如果是货,比如合成的或C货就会发烫。
5、这是因为人体有一定的温度,加上热时出汗,汗水中的酸碱性成分会通过玉镯首饰的微裂隙中渗入到玉器内部。
6、玉的质地紧密,导热速度相对较慢,所以人感觉玉是凉的。因为玉不会自动发热,但是,你长时间佩戴在身上,它也会发温的,和你的体温一样。
懂面料的进!!
1、棉布
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在穿著时必须时常熨烫。
2、麻布
是以、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一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目前也多以其制作普通的夏装。它的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穿著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
3、丝绸
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与棉布一样,它的品种很多,个性各异。它可被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它的长处是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它的不足则是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
4、呢绒
又叫毛料,它是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的织物的泛称。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它的优点是防皱耐磨,手感柔软,高雅挺括,富有弹性,保暖性强。它的缺点主要是洗涤较为困难,不大适用于制作夏装。
5、皮革
是经过鞣制而成的动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制作时装、冬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革皮,即经过去毛处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处理过的连皮带毛的皮革。它的优点是轻盈保暖,雍容华贵。它的缺点则是价格昂贵,贮藏、护理方面要求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纤
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通常它分为人工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它们的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它虽可用以制作各类服装,但总体档次不高,难登大雅之堂。
7、混纺
是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的织物,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它的长处,是既吸收了棉、麻、丝、毛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而且在价值上相对较为低廉,所以大受欢迎。
本章主要介绍这几大类服装面料的性质、特点和鉴别方法等知识。
第一节 服装面料成分的鉴别
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做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而判断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
一、棉纤维与麻纤维
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冒蓝烟。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二、毛纤维与真丝
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球状颗粒,手指一压即碎。真丝遇火缩成团状,燃烧速度较慢,伴有咝咝声,散发出毛发烧焦味,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三、锦纶与涤纶
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起泡,燃烧时没有火焰,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散发出芹菜味,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呈**火焰,散发芳香气味,烧后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纶与丙纶
腈纶学名聚丙烯腈纤维,近火软化熔缩,着火后冒黑烟,火焰呈白色,离火焰后迅速燃烧,散发出火烧肉的辛酸气味,烧后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手捻易碎。丙纶学名聚丙烯纤维,近火焰即熔缩,易燃,离火燃烧缓慢并冒黑烟,火焰上端**,下端蓝色,散发出石油味,烧后灰烬为硬圆浅黄褐色颗粒,手捻易碎。
五、维纶与氯纶
维纶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燃烧时顶端有一点火焰,待纤维都融成胶状火焰变大,有浓黑烟,散发苦香气味,燃烧后剩下黑色小珠状颗粒,可用手指压碎。氯纶学名聚氯乙烯纤维,难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下端绿色白烟,散发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烧后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纶与氟纶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近火边熔边燃,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离开火继续熔燃,散发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烧后灰烬为软蓬松黑灰。氟纶学名聚四氟乙烯纤维,ISO组织称其为萤石纤维,近火焰只熔化,难引燃,不燃烧,边缘火焰呈蓝绿碳化,熔而分解,气体有毒,熔化物为硬圆黑珠。氟纶纤维在纺织幸党S糜谥圃旄咝阅芊烊蚁摺?BR>七、粘胶纤维与铜铵纤维
粘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很快,火焰呈**,散发烧纸气味,烧后灰烬少,呈光滑扭曲带状浅灰或灰白色细粉末。铜铵纤维俗名虎木棉,近火焰即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呈**,散发酯酸味,烧后灰烬极少,仅有少量灰黑色灰。
第二节 纯毛面料的鉴别
纯毛面料色泽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是制作高档西服和大衣的首选面料。但现在仿毛织品越来越多,随着纺织工艺的提高,已达到了大多数顾客难以鉴别的水平,但色泽、保暖性、手感等还远远不及纯毛面料。下面介绍几种鉴别纯毛面料的方法,供您在挑选服装和面料时参考。
一、手摸感。纯毛面料通常手感柔滑,长毛的面料顺毛摸手感柔滑,逆毛有刺痛感。而混纺或纯化纤品,有的欠柔软,有的过于柔软松散,并有发粘感。
二、看色泽。纯毛面料的色泽自然柔和,鲜艳而无陈旧感。相比之下,混纺或纯化纤面料,或光泽较暗,或有闪色感。
三、看弹性。用手将物捍紧,然后马上放开,看织物弹性。纯毛面料回弹率高,能迅速恢复原状,而混纺或化纤产品,则抗皱性较差,大多留有较明显的褶皱痕迹,或是复原缓慢。
四、燃烧法鉴别。取一束纱线,用火烧,纯毛纤维气味象烧头发,化纤面料的气味象烧塑料。燃烧后的颗粒越硬说明化纤成分越多。
五、单根鉴别。所有动物的毛在显微镜下看是有鳞片的,如果是长毛面料的话只要取一根毛象上图一样搓几下就会向上或向下移动(为了掌握这一技巧可先拿一根头发做试验),如果是普通织物,抽取一根纱线,剪2厘米的两段拆成一根一根的纤维放在手心里搓四五下,看它们会不会移动。
第三节 毛纺原料
目前,市场上的毛织物所用的动物毛纤维,大致有绵羊毛、山羊毛、驼羊毛和兔毛几种。
一、绵羊毛
人们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绒、毛毡等主要是绵羊身上密生着的绵羊毛。在编织工业中,由于绵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绵羊毛的简称。
世界上绵羊毛产量较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独联体、新西兰、阿根廷和中国。羊毛的支数和级数是评定羊毛等级和品质的依据,支数越高,品质越好,级数越高,品质越差。
绵羊毛中一直为人们所倾慕的"澳毛",属于美利奴种绵羊,产于澳大利亚,因而得名。其毛纤维细而长,是绵毛羊中最优质的品种。其它如新西兰、南美、欧洲各国、南阿尔卑斯山脉等都有饲养,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雪兰毛也是常见的品种。雪兰毛原称雪特兰羊毛,因产于英国苏格兰的雪特兰群岛而得名。由于雪兰毛以绒毛为主体并夹杂较多的粗毛和戗毛,这种天然的粗细混杂,形成了雪兰毛织物特有的丰满而蓬松,柔软而不细腻,光泽和弹性较好的特点,具有粗犷的风格。但是,由于雪兰毛的产量少,供不应求,市场上销售的所谓"雪兰毛衫"多是以新西兰的半细羊毛为原料。更有些名为"雪兰毛"毛衣,卖价每件不足百元甚至仅几十元,实际上是仿雪兰毛风格的产品,有的"雪兰毛"则是由多种杂毛纺成,只能做粗毛线,价格也较便宜。
还有以价格低廉、受消费者欢迎的羊仔毛,其实是羊羔毛,其手感较粗, 多做成毛线使用。
二、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细毛很短,不能纺纱,粗毛也只能造毛笔,刷子之类,只有马海毛例外。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亚等地,是一种优质毛纤维,表面光滑,极少卷曲,长而且粗,具有蚕丝般的柔和很强的光泽,优良的回弹性,耐磨性和高强度,是织制提花毛毯、长毛绒、顺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级织物的理想原料。粗棒针手织的马海毛衫,披挂着柔软的如丝如雾般的纤维,构成高贵、活泼而又粗犷的服装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西北的中卫山羊毛也属于马海毛类。但在市场上,有人把蓬松风格的腈纶膨体纱称为"马海毛"出售,造成误解,那样的腈纶膨体纱,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马海毛"。
三、羊驼毛
羊驼毛(ALPACA),又称"驼羊毛",纤维长达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颜色,因90%产于秘鲁,又称为"秘鲁羊毛"。它的两个品种,一种是纤维卷曲,具有银色光泽,另一种是纤维平直,卷曲少,具有近似马海毛的光泽,常与其它纤维混纺,作为制作高档服装的优质材料。目前市场上的驼羊毛,大多是东欧的产品。
四、兔毛
兔毛以轻、细、软、保暖性强、价格便宜的特点而受人们喜爱。它是由细软的绒毛和粗毛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后者质量为优。兔毛与羊毛区别在于纤维细长,表面特别光滑,容易辨认。由于兔毛强度低,不易单独纺纱,因此多与羊毛或其它纤维混纺,制造成针织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装面料。
纯毛的概念和标识
在市场上,人们常可看到羊毛产品有"纯羊毛"或"100%"羊毛两种标志,有人以为"纯毛"就等于"100%羊毛",其实不然。从字面上说"纯毛"应当是100%羊毛。但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纤维的纺织性能,使织物更加耐用,有的产品常常要加入一些涤纶或锦纶的非毛纤维。对于加入量的多少,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这样,我们就明白了。纯毛产品并非是100%羊毛,标明纯毛产品的,则是已按规定范围加入非毛纤维,因而应比100%羊毛产品价格低。
总之,要在日益繁荣的市场上买到称心如意的毛纺织品,我们除了运用看、摸、问、比较等办法努力识别外,可以从价位上进行分析。当然,最安全的还是要不断增加对产品知识的了解。
识别羊绒、羊驼毛、马海毛
一、羊绒
羊绒是来自山羊身上的底层细绒毛,山羊生长在高寒的草原上,例如我国的内蒙、新疆、青海、辽宁等地。我国是世界上的羊绒生产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其中又以内蒙的羊绒为上品。羊绒纤维的特点是纤细、柔软。其面料手感柔软、滑糯,光泽柔和,较同样厚度的羊毛面料相比重量轻很多,且多为绒面风格。一般来说,浅色的羊绒大衣多源自白绒,品质较好;而深色的大都取自紫绒或青绒,质量稍逊。
二、羊驼毛
羊驼毛来自一种叫“羊驼”(亦称“阿尔巴卡”)的动物,这种动物主要生长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米,昼夜温差极大,夜间-20~-18℃,而白天15~18℃,阳光辐射强烈、大气稀薄、寒风凛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活的羊驼,其毛发当然能够抵御极端的温度变化。羊驼毛不仅能够保湿,还能有效地抵御日光辐射,羊驼毛纤维含有显微镜下可视的髓腔,因此它的保暖性能优于羊毛、羊绒和马海毛。
另外,羊驼毛纤维具有17余种天然色泽:从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浅的棕色、灰色,是特种动物纤维中天然色彩最丰富的纤维。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阿尔巴卡”即是指羊驼毛;而“苏力”则是羊驼毛中的一种且多指成年羊驼毛,纤维较长,色泽靓丽;常说的“贝贝”为羊驼幼仔毛,相对纤维较细、较软。羊驼毛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极佳。
三、马海毛
马海毛则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产于南非,其特点是纤维较粗,卷曲小,光泽好。马海毛面料手感滑挺,呢面光泽足。马海毛和羊驼毛面料一样多为短顺毛风格。
第四节 丝绸的介绍
丝绸织品一般分真丝和仿真丝面料两大类,在丝绸织品上都带有标签,那么怎样识别标签上数字代号呢?这些数字共有5位。第一位数字代表商品所用的原料; 第二位数字代表商品 的织物组织,后面则是商品的序号.在这个数字前, 还用大写的英文字母代表商品 的产地,从丝绸产品的编号上,可以认定产品的原料及产地。
丝绸原料的代号:“1”代表真丝,包括桑丝及桑丝占50%以上的桑柞交织品种、双宫丝、桑绢丝绸;“2”代表合成纤维;“3”代表天然纤维与短纤维混纺;“4” 代表柞丝;“5”代表人造丝;“6”代表两种原料以上的长丝交织,或长丝 与短丝维交织;“7”" 代表被面类。
丝绸产品产地代号:B为北京、C为四川、D为辽宁、E为湖北、G为广东、H 为浙江、J为江西、K为江苏、M为福建、N为广西、Q为陕西、S为上海、T为天津、V为河南、W为安徽、X为湖南。
第五节 皮革的鉴定
“真皮”在皮革制品市场上是常见的字样,是人们为区别合成革而对天然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在消费者的观念中,“真皮”也具有非的含意。实际上,真皮就是皮革,它主要是由哺乳类动物皮加工而成。
真皮种类繁多,品种多样,结构不同,品质各异,价格相等悬殊。因此,真皮既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统称,也是商品市场上一个含糊的标识。
天然皮革按其种类来分主要有猪皮革、牛皮革、羊皮革、马皮革、驴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鱼皮革、爬行类动物皮革、两栖类动物皮革、鸵鸟皮革等。其中 牛皮革又分黄牛皮革、水牛皮革、牦牛皮革和犏牛皮革;羊皮革分为绵羊皮革和山羊皮革。按其层次分,有头层革和二层革,其中头层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层革又 有猪二层革和牛二层革等。在主要几类皮革中,黄牛皮革和绵羊皮革,其表面平细,毛眼小,内在结构细密紧实,革身具有较好的丰满和弹,物理性能好。因此,优等黄牛革和绵羊革一般用做高档制品的皮料,其价格是大宗的皮革中较高的一类。
在诸多的皮革品种中,全粒面革应居榜首,因为它是由伤残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状态,涂层薄,能展现出动物皮自然的花纹美。它不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机将革表面轻磨后进行涂饰,再压上相应的花纹而制成的。实际上是对带有伤残或粗糙的天然革面进行了“整容”。此种革几乎失掉原有的表面 状态,涂饰层较厚,耐磨性和透气性比全粒面革较差。
二层革,是厚皮用片皮机剖层而得,头层用来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层经过涂饰或贴膜等系列工序制成二层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较差,是同类皮革中最廉价的一 种。
下面我们再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手感:即用手触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软,丰满,弹性的感觉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发涩,死板,柔软性差。
二、眼看:观察真皮革面有较清晰的毛孔,花纹,黄牛皮有较匀称的细毛孔,牦牛皮有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鱼鳞状的毛孔,猪皮有三角粗毛孔,而人造革,尽管也仿制了毛孔,但不清晰。下面给大家介绍猪革、马革、牛革、羊革的特点和鉴别方法:牛皮革面细,强度高,最适宜制作皮鞋;羊皮革轻,薄而软,是皮革服装的理想面料;猪皮革的透气透水汽性能好,较适于制做内衣和儿童用品;马皮革的纤维结构较为紧密、强度也比较高,用于制作皮裤和皮靴效果较好。一般来说,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细、疏密和分布情况是区分牛革、猪革、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据。
猪革:革表面的毛孔圆而粗大,较倾斜地伸入革内。毛孔的排列为三根一组,革面呈现许多小三角形的图案。
牛革:黄牛革和水牛革都称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别。黄牛革表面的毛孔呈圆形,较直地伸入革内,毛孔紧密而均匀,排列不规则,好像满天星斗。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黄牛革粗大,毛孔数较黄牛革稀少,革质较松弛,不如黄牛革细致丰满。 马革:革表面的毛孔呈椭圆形,比黄牛革毛孔稍大,排列较有规律。
羊革:革粒面的毛孔扁圆,毛孔清楚,几根组成一组,排列呈鱼鳞状。
三、嗅味:凡是真皮革都有皮革的气味;而人造革都具人刺激性较强的塑料气味。
四、点燃:从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点纤维,点燃后,凡发出刺鼻的气味,结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发出毛发气味,不结硬疙瘩的是真皮 。
真皮标志
真皮标志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凡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都具有三种特性:1、该产品是用优质真皮制作的;2、该产品是做工精良的中高档产品;3、消费者购买佩挂真皮标志的皮革产品可以享受良好的售后服务。不是用真皮制作的产品就不能佩挂真皮标志,欲佩挂真皮标志,需经过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严格的审查,批准后,方可佩挂。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每年都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
真皮标志的注册商标是由一只全羊、一对牛角、一张皮形组成的艺术变形图案。整体图案呈圆形鼓状,图案中央有GLP三个字母,是真皮产品的英文缩写,图案主体颜色为白底黑色,只有三个字母为红色。图案寓意:牛、羊、猪是皮革制品的三种主要天然皮革原料,图案呈圆形鼓状,一方面象征着制革工业的主要加工设备转鼓,另一方面象征着皮革工业滚滚向前发展。
太阳能低温光热发电的最新进展如何
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最新进展
太阳能联盟网 时间:2013-07-09 02:33
内容摘要:无论何时,技术突破都是健康发展要克服的首要难题,所以对于光热发电而言不仅要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路径还要解决技术经济性的问题。
日前,国家发改委将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列入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补助5000万元。
此项目是继八达岭热发电站之后,我国第一家实现工业化运行的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对于突破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真空管等关键部件设计和制造技术,加快实现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主要装备国产化进程,扩大太阳能应用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一期10兆瓦已具备发电条件,预计近期并网发电。
光热VS光伏
同为太阳能发电,一直以来,对于光热发电的关注远远低于光伏发电。
几年来,光伏发电顶着“绿色环保”的帽子在中国遍地开花,我们过多地关注着“成品”电池板从太阳攫取能源,转化为绿色电力,关注其对创造GDP的巨大拉动力,却很少关注在其产业链的最前端,电池板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所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国产廉价光伏电池组件在牺牲了环境的同时,将绿色电能以低廉的价格送至海外。这其中,几乎没有人或官方机构对光伏电池制造端对中国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我们在过多地歌颂光伏发电光鲜的一面。
而光热发电从其原材料的选用就可以看到,生产过程和应用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污染源存在。除了槽式光热发电导热油的泄露会造成一定环境影响外,其它所有组件、原材料均是安全、无污染的。真正的绿色能源应该定义为从生产到应用到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的绿色能源,光热发电明显符合这一严格定义。
或许有人会说,光热发电的成本太高,不宜广泛推广,这种说法其实忽略了商业用电需要的是持续稳定供电。廉价的储热技术和成本高昂的光伏储电技术,其成本分别摊入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起码在现阶段,光热发电显然更具有成本优势。光热发电配廉价储热技术使其成为唯一可以实现全天候运行的、稳定的、电网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光热发电储热技术稳步发展
NREL和美国光热发电产业联盟此前发布了储热对光热发电的价值的相关研究报告,以表明储热对光热电站的意义重大,这一点已经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同,储热可以帮助光热发电实现可持续稳定发电,并降低光热发电的LCOE,使光热发电有望成为与传统火电相抗衡的基荷能源。
储热技术的应用伴随着光热发电产业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储热系统的应用经历了诸多坎坷,曾发生过熔盐储热罐整体凝固而报废的极端事故。每种技术都有一些缺陷,我们当前或许还未能找到一种完美的储热解决方案。但可以确定的是,用储热技术是光热发电可以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抗衡的一大优势。
当前应用较多、较成熟的储热技术当推熔盐储热。所谓的熔融盐只是盐的熔融液态的总称,其中主要最常见的有硝酸盐、碳酸盐等,根据使用工况和使用领域而有所不同。在槽式电站中,应用最多的即熔盐双罐储热。目前对革新路线获认同较多的是将熔盐作为传热储热介质应用于槽式电站,以提高槽式电站的运行温度,降低系统投资。ENEL在意大利建设的Archimede电站对此进行了示范。
除熔盐储热外,高压蒸汽储热、混凝土储热、石墨储热等等多种类型的储热方式尚在进一步发展之中。目前,更多的储热技术在实际电站中的运行效率和成本效益,还有待更多的实际应用数据来验证。
储热技术的发展,为光热发电持续运行、摊低成本提供了有力保证。
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光热发电产业链有望初步形成
光伏欧洲受阻,产业陷入低迷,国家政策开始向光热倾斜。
根据《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建成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在太阳能日照条件好、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具备水条件的地区,开展光热发电项目的示范,使得太阳能热发电行业迎来巨展机遇,并将为国内太阳能热发电的规模化商业运用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薛黎明表示:2013年大部制改革,国家能源局和电监会合并以后,配额制将会得到比较全面的执行。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电力可调度,能量可储存,与蒸汽类发电联合循环等技术优势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能源之一,占比的份额必将不断的提升。
政策的东风,无疑给一直摸索前进的光热发电带来了丝丝暖意。然而,技术突破仍然任重道远。
无论何时,技术突破都是健康发展要克服的首要难题,所以对于光热发电而言不仅要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路径还要解决技术经济性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指出“技术经济性是第一位的,这个东西很经济,老百姓能承受得了,产业能承受得了,才会有市场。在行业里,无论是搞技术还是搞市场,首先要把提高技术经济性放在第一位。”
根据全联新能源商会发布的《全球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光热发电产业链的各个分支,包括太阳能热发电用材料、聚光部件、吸热部件、储热装置、系统集成和项目开发等均有企业进入。可见,我国光热发电的产业链正在形成之中,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王志峰就表示,产业链包括关键材料、关键装备、关键设备、服务业四个环节,我们国家目前在前三个环节已初具雏形。光热发电产业链有望“十二五”期间初步形成。
玻璃钢管道的技术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玻璃钢管道的技术特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是怎样的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1、前 言
国际上,纤维缠绕技术始于本世纪40年代,1946年在美国申请专利。50年代初期,开始制作玻璃钢管道,距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目前,国际上玻璃钢管道工业发展很快,年产量日趋增加,以美国为例,年玻璃钢管道使用量10000km,且每年以5%~10%的速度递增。
我国纤维缠绕工艺始于1958年,当时主要是为“两弹一机”国防建设服务的。最早应用于民用的玻璃钢管道以手糊及布带卷绕为主,这样生产的管道防渗性能差,质量不稳定,虽经多次试验,也未能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80年代末,我国首次引进玻璃钢管道缠绕设备,从此,我国玻璃钢管道工业真正开始了展。截至19年,玻璃钢管道纤维缠绕生产线已有133条。其中43条为引进生产线〔1〕,国际上一些著名公司也相继在中国成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国内部分厂家生产的玻璃钢管道质量已经可以和国际上的产品相媲美,产品已多次出口。玻璃钢管道工业在中国正处于大的发展期。
尽管如此,与我国巨大的管道市场相比。玻璃钢管道所占份额仍很低,其原因关键在于尚有许多用户对缠绕玻璃钢管道的优良性能还不十分了解,对玻璃钢管道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选用玻璃钢管道仍抱迟疑、观望的态度。为此,本文对缠绕玻璃钢管道的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对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玻璃钢管道工业向前发展。
2、特 点
2.1耐腐蚀性能好
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结构上分内衬层、结构层及外保护层三部分。其中,内衬层树脂含量高,一般在70%以上,其内表面富树脂层树脂含量高达95%左右。通过对内衬所用树脂的选择,可使玻璃钢管道在输送液体时具有不同的耐腐蚀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工作需要;对需外防腐的场合,只需对外保护层树脂进行认真选择,便也可达到不同外防腐的使用目的。
根据不同的腐蚀环境,可选用不同的防腐树脂,主要包括: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双酚A树脂、环氧树脂及呋喃树脂等,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对酸性环境,选用双酚A树脂、呋喃树脂等;对碱性环境,选用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或呋喃树脂等;对溶剂型使用环境,选用呋喃等树脂;当酸、盐、溶剂等腐蚀不是十分严重时,则可选用价格较为低廉的间苯型树脂〔2〕。通过对内衬层不同树脂的选择,便可使玻璃钢管道广泛用于酸、碱、盐、溶剂等工作环境中,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2.2水力学性能优良
缠绕玻璃钢管道内表面光滑,内壁绝对粗糙度仅为0.01mm,远小于钢管及铸铁管的内壁粗糙度见表1〔3〕,属水力学光滑管。
表1 不同管材内壁绝对粗糙度
管道类型 新钢管 半新钢管 旧钢管 铸铁管 玻璃钢管 粗糙度/mm 0.1~0.2 0.2~0.3 0.5~0.8 0.6~1.0 0.01
根据Hazen-Williams公式:
Hf=〔42.7Q/(C×D2.63〕1.852 (1)
对缠绕玻璃钢管道和新碳素钢管道进行计算比较:管内液体流量相同时,缠绕玻璃钢管道输送介质时所引起的压头损失仅为同管径新碳素钢管的0.856倍〔4〕。
计算结果说明: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的水力学性能优于钢管或铸铁管。
2.3重量轻,安装、运输方便
玻璃钢管道比重约为1.6左右,仅是钢管或铸铁管的1/4~1/5,实际应用表明,在承受同样内压的前提下,同口径、同长度的玻璃钢管道,其重量约为钢管的30%左右。正因如此,玻璃钢管道在运输时可套装运输,节省油耗及其它费用;安装时,对中小口径的玻璃钢管道一般不需用重型机械,有的甚至可通过人工搬运,提高了安装速度。
2.4比强度高、力学性能合理
缠绕玻璃钢管道轴向拉伸强度为160~320MPa,接近于钢管,比强度更高,在结构设计时,管材自重可大幅度减轻,安装十分容易。对比情况见表2.
表2 玻璃钢管道与钢管强度及比强度
材 料 比 重 拉伸强度 /MPa 比强度 /MPa 高级合金钢 8 1280 160 A3 钢 7.85 400 50 铸 铁 7.4 240 32 缠绕玻璃钢 1.6 160~320 100~200
2.5导热系数低、热应力小
玻璃钢管道与钢管热性能数据对比见表3。 表3 玻璃钢管道与钢管热性能参数对比
性能参数 玻璃钢管道 钢 管 导热系数/W*(cm*℃)-1 0.27 62.8 热膨胀系数/k-1 1.12×10-5 1.23×10-5 轴向热应变之比 1.67 1 轴向热应力之比 1 11
表中,热应变及热应力之比均为设玻璃钢管道与钢管管长相同、管道两端介质温差相同情况下所推得的结果。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玻璃钢管道的导热系数低,仅为钢管的0.4%,因而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输送介质时可以降低热能损耗;另外,从表3还可以看出,当玻璃钢管道与钢管两端有相同的热温差时,线胀系数略大于钢管的玻璃钢管道将产生较大的热应变,但由于玻璃钢管道的轴向拉伸模量约11.2GPa,钢管的模量为210GPa,所以,温差在玻璃钢管道上产生的热应力仅约为钢管的1/11.也就是说,在实际使用中,钢管需增加膨胀接头以消除管线上的热应力集中,玻璃钢管一般却可以不予考虑〔4〕。玻璃钢管道的热线胀系数使得它具有良好的抗热耐寒特性,可在地表、地下、架空、海底、沙漠、冰冻、潮湿等各种恶劣环境中使用。
2.6接头少、连接方式多样灵活
缠绕玻璃钢管道单管长度6~12m,甚至更长,在长距离管线安装时,所需接头少,既能使流动水阻降低,也减少了施工费用,同时,管线因接头多而发生渗漏的可能性也较钢管大为降低。另外,缠绕玻璃钢管道的接头方式有多种,主要包括:承插胶接、平端对接、(活套)法兰连接、(带锁紧装置)O形圈连接、螺纹连接等,可根据具体施工条件,灵活选择接头方式,从而提高了工程的可靠性。
2.7电绝缘性能好
钢管、铸铁管均为电的良导体。玻璃钢管道却是绝缘体,击穿电压:12~16kV/mm,体积电阻率:1014Ω。cm,表面电阻率:~1011Ω,绝缘性能优良,可安全地应用于输电、电信线路密集区和多雷区。
2.8不生锈
钢管、铸铁管在储存、使用过程中,会因化学、电化学的作用产生局部电池反应,表面极易生锈,对输送介质往往会产生污染,因而,常需对其表面进行特殊防锈、除锈处理;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由于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电极电位高,表面不会发生氧化锈蚀,无需处理,不会污染水质。
2.9防污抗蛀
玻璃钢管内壁洁净光滑,难以被海水或污水中的甲贝、菌类等微生物玷污蛀附。而钢管、铸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管内表面却很容易被甲贝、牡蛎等附蛀寄生,且极难清除,增大粗糙率,使有效管径缩小,同时增大流动阻力,减少过水断面积。
2.10可设计性强
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可对管道的具体性能及形状进行设计:
①可对缠绕时的缠绕角进行设计,以使管道具有不同的纵/环向强度分配;
②可对管道壁厚进行设计,以使管道可以承受不同的内外压;
③可对材料进行设计,以达到不同的耐腐蚀目的、阻燃目的、介电目的等;
④可对接头方式进行设计,适用不同的安装条件,以提高工程安装速度;
⑤可对产品形状进行设计,以满足具体的形状需要。
3、应 用
3.1油 田
(1)高压管道油田所用的高压管道主要包括注水管和油井管等,管径较小,大多在DN50~200mm范围内,压力高,一般介于5~30MPa之间,对玻璃钢而言,条件较为苛刻,国产的玻纤制品性能上很难满足要求,生产此类管道所需玻纤需从国外进口。目前,仅有中外合资哈尔滨史密斯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在国内生产此类管道,并自1994年起应用于油田,己先后为大庆油田、吉林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辽河油田等提供了几十公里的高压玻璃钢管道。
(2)中、低压玻璃钢管道油田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量管道中,80%的管道是用来输送高含水油、油气混输及油田出水。由于油田污水介质条件苛刻,如胜利油田出的污水,其矿化度可达5.7×104 mg/L,含氯量可达3×104mg/L且还有溶解氧、CO2、硫化物等腐蚀性物质和硫酸盐还原菌,因而,对金属管道的腐蚀相当严重。选用钢质管道最快在投产后3个月就开始穿孔〔6〕,一年报废是常有的事。所以,1983年胜利油田开始尝试使用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玻璃钢管道作为钢管替代品,80年代未、90年代初,纤维缠绕玻璃钢管道在我国大批量生产,很快便受到了油田的普遍欢迎,国内几个大的油田,如胜利油田、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江汉油田等均大量用了中低压缠绕玻璃钢管道,青海的孕斯油田、江苏的江都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青海的格尔木油田等也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中低压缠绕玻璃钢管道。青海的孕斯油田仅在1990年就使用了20km,胜利油田在1991~1992年期间,仅地面应用工程中就使用了近30km〔7〕,从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油田成了玻璃钢管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市场。油田目前使用的中低压玻璃钢管道已近千公里,其选用的管径大多介于DN50~700mm之间,输送的介质温度最高达78℃左右,压力一般为0.1~1.6MPa.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
《绿皮书》真的不是肯德基植入广告?
大多数中国人观看《绿皮书》是奔着2019奥斯卡的光环去的。
但看完之后,“想吃炸鸡”的冲动早已超过了对**本身情节的回想。是的,两位男主角在车里吃炸鸡的那场戏,真的好香啊,似乎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堪称2007年《美食总动员》夺得最佳动画长片奖以来,十几年来奥斯卡颁奖台上最好吃的**了。
一个让人感兴趣的梗是,肯塔基州炸鸡这名字,听着那么像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肯德基。确定不是KFC的植入广告?
事实上,KFC的英文全名是Kentucky Fried Chicken,直译过来正是肯塔基州炸鸡。至于为什么译成了“肯德基”,原因来自一条上世纪我国法律的规定——“中国企业不得以外国地名命名”。
望文生义的角度看,《绿皮书》这个植入广告是没跑了。但事实上,KFC真的来自于肯塔基州么?
01
为什么是肯塔基
/ 青海老乡在北京开了兰州拉面 /
翻看肯德鸡老爷爷——哈兰·山德士的履历:他出生成长在印第安纳州,成年后来到阿肯色州小石城当上了治安官。这也是后来著名的肯德基“上校”头衔的来历。但不管是印第安纳还是阿肯色,都是社会风气相对平等的美国北部“自由州”,与当年的蓄奴州肯塔基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第一家肯德基门店,则于1955年在距离肯塔基州千里之遥的犹他州盐湖城开门营业。
这意思,就好比一位青海化隆的老乡,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兰州拉面店……
为什么哈兰·山德士选择肯塔基这个地名作为餐厅标签?这要从美式炸鸡的历史讲起。
早在公元一世纪,埃及人就发明了用油脂作为导热介质烹饪肉类的方式,相比以空气为介质的烤、以水为介质的煮、以蒸汽为介质的蒸,油炸的方式显然能让食物获得更具脂肪香味的焦脆外皮和更原汁原味的质地。最重要的是,油炸食品比蒸煮食品有着更长的保质期,这很适合尼罗河与中东地区炎热的自然环境。很快,油炸就随着商贸、战争开始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鸡作为人类最早的肉类来源之一,在印度北部和中国南部的地区被豢养起来。虽然秦汉时代,鸡肉的价格高达猪牛羊狗肉的六到八倍,但这一点都没影响东方人民对它的喜爱,并通过长途传播中,最终来到了西方。
很快,鸡肉和油炸就出现了一体两面的碰撞。油炸传到东方后,衍生出了加入各种香料的印度式炸鸡、挂淀粉炸的中国式炸鸡,并最终在日本沉淀为南蛮鸡和唐扬鸡。
鸡肉传到西方后,则经历了更复杂的流变,最终演变定形成了今天裹着面包糠的西式炸鸡的样子——这种把英式炸鱼和薯条,与法式烤鸡结合起来的食物,兼具两者的优点:鸡肉的多肉耐嚼,和油炸的香酥淋漓。
在古罗马烹饪食谱《Apicius De Re Coquinaria》里粗略记载了一种烹饪鸡肉的方法,类似于今天的油炸。
02
新大陆,新食物
/ 油炸爱好者们就像老鼠掉进米缸 /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那些谙熟炸鸡之道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印第安人虽然守着大片的优质油料植物:玉米、花生和向日葵,但居然不知道怎样榨取食用油,更不了解油炸食品的美味。
这无疑有种老鼠掉进了米缸的幸福感。要知道,当时的欧洲,油料作物主要是出油率极低的大豆和油菜,其成本并不会比动物油脂低多少。
所以,新大陆们的拓荒者,以近乎迷恋的态度,把所有的食物都投入了炸锅中:油炸火腿、油炸鸡蛋、油炸猪肝、油炸牛排、油炸鱼、油炸土豆片,油炸牡蛎,以及油炸剁碎的各色食品。从前只是清水煮煮,想都不敢想的食物,都变成了油炸。
更巧的是,殖民者们发现,来自西非的黑奴们居然也会炸鸡。更早以前,随着穆斯林的西进,油炸和鸡都被带到了北非和西非。黑叔叔们在炸鸡中加入了“灵魂式”的调味风格。而这后来有成了美式炸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一篇杂志文章所说,“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是非洲奴隶还是欧洲后裔的南方人首先决定用面包裹着油炸的鸡肉。但是,我们现在知道了,西非人原来是像我们一样用油炸鸡。”
欧洲人带来了烹炸技法,西非人则热衷于调味的艺术,二者结合起来,才算得上是一份正经美式炸鸡。而这,也是美国炸鸡最早在肯塔基为代表的南方蓄奴州流行起来的契机,也是后来因种族歧视,炸鸡更多地被贴上黑人标签的起因。
美国南部最著名炸鸡餐厅 Prince‘s (来源 @The Bitter Southerner)
但至少在KFC兴起之前,炸鸡并非快餐,它还是一种代表了地域风情的特色饮食。这正是《绿皮书》里,北方汽车开进肯塔基地界,就给了炸鸡店一个特写镜头的文化背景。
开玩笑,给你一只活鸡,给你一口油锅,试试看,这要多么复杂的程序才能变成炸鸡。在工业化养殖屠宰、冷链运输还没成熟之前,哪家快餐馆会做这费时费力的东西。
03
南方炸鸡什么味
/ 姥姥家的炸鸡才是最好吃的 /
“在肯塔基,有一百多个县,每个县都有自己炸鸡的特色。” 这是当地年轻人都知道的谚语。
在为KFC背了“美国炸鸡之乡”的锅半个多世纪后,肯塔基人对炸鸡品牌依然没有多么强的归属感。这有点像西湖莼菜之于杭州人、老干妈之于贵州人。
肯塔基人除了偶尔会提及一下哈兰·山德士的事迹,比如他在发迹后资助本地的一些炸鸡小店。多数情况下,肯塔基人总是认为自己姥姥家的炸鸡才是最好吃的(my grandma makes the best fried chicken)。
如果非要在肯塔基州寻找地道的炸鸡店,那么当地人也许会推荐你去那些的“夫妻小店”(mom 'n' pop shop)。这些店铺会提供蒜香、辣味、黄油、酪乳(提取黄油后牛奶剩下的液体)、洋葱等各具特色的炸鸡口味,远比程式化的肯德基或者麦当劳更有人情味。这些小地方的餐厅,人际关系往往也比较熟络,老板甚至记得熟客们喜欢酸一点的乳酪炸鸡还是咸一点的。
当然,在阳光明媚、土地肥沃的美国南方,好吃的食材太多了。炸鸡的配菜除了酸黄瓜、薯条和蔬菜沙拉之外,还有众多的南方专属。
用裹鸡肉的面糊和面包糠,裹上秋葵油炸,外层松脆,内里绵软滑溜。这是很多南方炸鸡铺用以替代薯条的好东西。
用番茄肉酱拌意大利面,再加一勺辣椒和一勺棕糖,听起来魔幻,但味道不错,甜辣的口感颇似精武。
盐水里煮熟的甘蓝,放入大把糖和一勺醋。有点像中国人做糖醋黄瓜的调调,酸甜清爽的口感是油腻炸鸡的绝配。
再其他,还有烤豆子、炸小南瓜、玉米蛋糕、小卷心菜、土豆沙拉、小卷心菜……总之,在肯塔基的炸鸡铺里吃一顿,你绝对不会觉得单调。
04
山德士的商业
/ 小领结老头玩转耍猴套路 /
1955年,第一家肯德基在犹他州的盐湖城设立。虽然比第一家麦当劳足足晚了十五年,但装潢、口味都充满了浓郁南方风情的快餐店,倒是带来了十足新鲜感,这让早就吃腻麦叔叔家牛肉汉堡和薯条的北方人民一探究竟。而八美金炸鸡自助吃到饱的商业噱头,更让肯德基顾客盈门——这有点像今天的小米手机,毕竟,八美金也就竞品麦当劳、汉堡王一个套餐的价格。
这些,都成就了后来肯德基的商业。
当哈兰·山德士穿着他整洁的白色棕榈西装,带着小领结和黑框眼镜接受媒体访的时候,大概怎么都想不到,他此时此刻的形象,和他创立的南方风味炸鸡快餐,竟然在四十多年后,成为中国人心中超越麦当劳的美式快餐的代名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