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铜镀金价格查询表_嘉兴铜镀金价格查询
1.我们中国出了四明还有什么?
2.巴拿马茅台酒获奖的详细经过?
3.元代工艺美术 贡献
4.上海东林寺的景点信息
我们中国出了四明还有什么?
发明和改进的很多,看看古代的火器就可以略窥一斑
一、三眼铳
三眼铳,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想想被人称为“英明的大清乾隆皇帝”视火器为奇技*巧,我就觉得可笑又可悲!可笑者,乾隆,可悲者,乾隆被某些人视为圣君!
二、多管火箭炮:一窝蜂
这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这种武器曾经在军事博物馆有展出。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连发火箭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这种武器明军已大规模使用!
三、对人杀伤地雷
起源于燕王扫北之战。当时建文帝的部队在白沟使用地雷,给后来的永乐皇帝的军队带来重大伤害。使用的原理是将导火索放入打通的竹竿,必要时点燃导火索,引爆地雷。
四、杀伤:万人敌
大型爆炸燃烧武器,重40公斤,外皮为泥制,重量40公斤,产生于明末,用于守城,为了安全搬运一般带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烧夷弹。李自成攻开封的时候,曾经通过地道突入曹门心字楼下方,守军用投掷万人敌的办法消灭了突入的部队。
五、多级火箭:火龙出水
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
六、古式后膛榴弹炮:佛朗机
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93厘米,子炮(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因为后膛装弹对铸造技术要求较高,清代渐渐淘汰,让位于比较简单的前装武器!
七、单发:火铳
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长43。5厘米,口井3厘米,2人一组发射,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相当于今天的吧,最早的制式。这个东西,戚继光时代被鸟枪取代。
八、远程重炮:红夷大炮
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
九、铸造时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的明代大将军炮
1626年袁崇焕使用这种火炮打败后金,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努尔哈赤也被击伤,后返回因伤势加重逝世。清朝一直得不到这种武器,直到崇祯杀了袁崇焕,边军军心涣散,才有人带炮投敌。
十、.半自动:十眼铳
明代试验性连发武器,10节铜质炮身,口径10厘米,每节一发,可以十次发射,因为射程短,不安全,被后来的拐子铳代替。
十一、连发:拐子铳
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厘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在援朝逐倭战争中使用比较多。个人认为有点儿自动的味道。
十二、多管转膛炮:迅雷铳
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参考了土耳其的类似火器,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长187厘米,重2.5公斤,易于携带使用,明军经常列队跪射,火力没有间断。在朝鲜,日本的火枪队是无法正面对抗这样的明军的。
十三、大口径枪:五雷神机
这真是世界最早的枪了,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射程180米。看到这玩意儿真不知道咱们祖宗还能搞出什么怪东西了!
十四、最早的迫击炮:虎蹲炮
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十五、新式:鸟枪
其实并非打鸟之用,而是表示即便轻捷如鸟也难以逃脱。已经接近现代,是和倭寇交战中缴获倭寇火枪,随后改进仿制的。戚继光的步兵,已经40%装备了这种枪。另有人说,称之为“鸟枪”并不是因为用来打鸟或连飞鸟也无法逃脱,而是因为其枪机衔着火绳落下点燃发火池中的火药的动作犹如小鸟啄食。它的射程是150米,雨天不能使用!战争中英国人使用的枪在雨天也不能使用!
十六、战防炮:抬枪
这是大型鸟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明代后期的军事技术家还创制了“神火飞鸦”与球形带双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两种“有翼式火箭”。这两种火箭分别在鸦形与球形体内装满火药,火药中有火药线通出,并与起飞火箭火药筒中的火药相串联;发射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药线,使火箭飞至敌方,并将鸦身与球体内的火药引爆,杀伤和焚烧敌军的人马,是破阵攻城的利器。后来的导弹可以说是这种火箭合乎逻辑的发展!由此可以想见我们祖先的智慧是多么的高了!
以上只是明代火器之一部分,未能全列于此。
巴拿马茅台酒获奖的详细经过?
巴拿马茅台酒获奖的详细经过如下:
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美国国会1911年2月15日通过决议,1915年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当时的塔夫脱于1912年2月批准了这一决议,向世界各国发出了参展邀请。?
1912年初,美国派出旧金山大商人罗伯特·大赉(RobertDollar),肩负游说中国新派员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使命专程前来中国,表达了美国拟邀中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的意愿。
1914年,巴拿马博览会又派劝导员爱旦穆专程来华劝导中国赴赛。他3月抵达上海,4月赶到北京面见了袁世凯,力呈博览会邀请之盛情和中国参赛之利举。美国招展遣说客,华府筹赛总动员。正是由于罗伯特·大赉等美国人的游说、牵线搭桥,中国官方和民间对巴拿马博览会都有了强烈的反应。
朝野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实业界观摩学习的好机会。通过这次博览会,可以促进中美之间的了解和加强同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并由此加快中国物产的改良。因此,主张中国必须积极参与。
在这种共识和一片呼声中,中国于1914年5月作出参展决定。中华民国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批示,由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财政部协同负责筹备有关参展事宜。
任命陈琪为赴美赛会监督兼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选定成员,成立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编订办事章程和中国赴赛展品分类方法,通知并动员各省筹办参展物产。各省也先后相继成立“赴赛出品协会”,负责征集产品。
1914年初至7月,中国又成立了驻美事务局,开始组织赴美赛会观光团。有关部门也通过了赴赛建筑中国专馆的图式和方案,派专人前往旧金山博览会现场修建中国馆。
到1914年底,短短几个月中,中国便迅速组成了以陈琪为首的40余人赴美参赛代表团。其中有监督一人,专任和兼任委员各4人,事务员8人,各省委员等19人,雇员5人。他们不少都是曾参与举办南洋劝业会的骨干。代表团于12月6日由上海出发,12月29日安全抵达美国旧金山。
同时,筹备参赛物品的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如广东等很多地方在征集参赛展品时,基本上就是依照南洋劝业会获奖名册按图索骥。凡在南洋劝业会上获奖的商家,一律敦请提供展品参加巴拿马博览会。贵州省也依旧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推荐了“成义”、“荣和”两家作坊的茅台酒样酒参展。贵州除茅台酒之外,还有科学仪器乘方积木和小学教育参展(最终获得大奖)。
扩展资料
茅台酒在国际上获得的荣誉:
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85年,国际美食旅游大赛金桂叶奖?
1986年,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6年,香港"亚洲之星"包装奖?
1987年,香港第三届世界广告大会、中国出口广告一等奖?
1989年,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1年,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2年,首届美国国际名酒大赛金奖?
199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最高金奖?
1992年,日本东京第四届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
1992年,"汉帝茅台酒"包装获法国巴黎"世界之星"国际包装最高奖?
1993年,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烈性酒展览会特别奖?
1994年,"飞天牌"、"五星奖"系列茅台酒获第五届?
1994年,(美国)"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名酒品评会"特别金奖第一名?
2005年,公司获国际水保护杰出贡献奖?
2005年,公司获国际认证联盟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卓越管理组织奖?
2012年,第九届世界烈酒大赛金奖?
2013年,全球卓越绩效奖?
2014年,国酒茅台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金奖"、"杰出绿色健康食品奖"?
2015年,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飞天53度茅台酒大赛最高奖--大金牌?
2015年,旧金山市设定11月12日为“茅台日”?
中国贵州茅台集团-茅台酒荣获1915年巴拿马金奖始末
中国贵州茅台集团-荣誉茅台
元代工艺美术 贡献
元代工艺美术
中国元代是以蒙古族游牧主贵族为主,代表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大地主和上层贵族利益的。其文化特征从总体上看,仍是融合蒙古族等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民族传统文化及其他外来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总体,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元初,统治者出于巩固的需要,取了一系列有利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遂使传统的工艺美术也得以复兴和发展。元朝尊西藏佛教为国教,梵像的传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均给元代工艺美术带来殊变或折射。统治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和精神享乐的需要,将战争中掳掠来的欧洲、阿拉伯地区及西夏、金、南宋的各行工匠组织起庞大的为服务的官办手工业。匠籍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便于积累工艺经验,提高技艺,使官办手工业人材荟萃,技艺精湛,生产出了大量高级手工艺品和消费品,反映了元代工艺美术的发达。
陶瓷工艺 盛行于宋、辽、金时期南北各地的磁州窑、钧窑、官窑、汝窑、龙泉窑、 吉州窑等著名瓷窑,此时已走向衰落。唯江西景德镇窑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元代已逐渐形成了有巨大生产能力,并出现了划时代的新创造。朝廷专设浮染瓷局,负责烧造皇室用瓷,该局停办后改由饶州路总管监烧。景德镇陶瓷业的最大成就是青花、釉里红等品种的成熟。青花是以氧化钴料在瓷胚上绘以各种纹样,上釉后以还原焰烧成。其钴料有域外和国内两种。使用域外钴料,其色泽深邃如青金,庄重典雅。取自浙江、云南及江西等地的国产钴料,则呈色灰蓝或蓝中泛青灰。釉里红是以氧化铜呈色的釉下彩,其工艺、器型、装饰等大体与青花瓷器相似。但其显色较青花难度更大,成功的显色堪与宝石红媲美,但大都泛出深浅不同的灰色,有的呈乌金或淡墨色。红、蓝单色釉瓷的烧成,标志着中国单色釉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间白釉瓷也出现了崭新的变化,其釉呈卵白色,因印有“枢府”字,故又名枢府窑,其中以“天禧”款为其代表。磁州窑品种繁多,产量庞大,纹饰趋于简化。均窑显色不见火焰红和火焰青,仅见月白地或点红斑者。龙泉窑瓷器釉色偏绿,器体大型化。吉州窑也趋向潦草。元代对外贸易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陶瓷的输出也明显增多,为适应这种需要,东南沿海地区的制瓷业亦有所发展,产品大量增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中占的比重日益扩大,并逐步超过了金、银、铜、漆等器皿。
[青花釉里红盖罐]
织绣工艺 元代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之后又有不少进步和提高,其中江南丝织业尤为发达,产品远销大都及其他城市。元朝内廷设官办织绣作坊80余所,产品专供皇室使用。绫绮局、织佛像提举司等官办织绣作坊所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应是元代织锦业重展的代表,纳石失则是其丝织业的新成就。它最初是由阿拉伯工匠以金丝色线织成,地色与金丝交相辉映,富丽堂皇,故亦名织金锦,对后世织金锦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具有悠久历史的蜀锦仍盛行不衰,著名者为蜀中十样锦。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其中缎织物业已成熟,益臻精美,集庆纱、泉缎、魏塘机绢等都是元代丝织名品。缂丝似较南宋朱克柔等人缂丝稍嫌退化,但仍具有一定水平。棉、毛织业的兴起与发达也是元代纺织工艺的重大成就。花毯、花毡工艺的发展与蒙古族的生活起居有紧密的联系,大毯有的长达16.67米,宽7.5米,足知作坊规模非同一般。刺绣仍是城乡女红的副业,尚未形成地方名绣。印染业是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染缬又有它独立的审美价值,此时的松江棉布印染,其效果如同绘画般精巧细致。
[东方朔偷桃图缂丝]
玉器工艺 元代礼仪,上承宋、金,亦用金玉作为典章用具。故元代玉器工艺在宋、金玉器业的基础上得到持续发展。中统二年(1261)在大都设金玉局,至元十五年(1278)设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玉局提举司,负责管理宫廷用玉的生产。至元十七年又设杭州路金玉总管府,辖金玉玛瑙工匠数千户。于是,大都与杭州成为元代金玉工艺生产的南北两个中心。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二年将新碾的渎山大玉海置于广寒殿,还以白玉龙云花贴玉德殿楹拱,内设白玉金花的屏台,上置玉床,说明元代内廷用玉远远地超过了前代。从出土和传世的元代玉器可以了解,有上承宋代礼制玉和观赏玉,和继辽、金的春水、秋山玉,还有元代官场和生活用玉,如玉押和镂空玉帽顶等。元代玉器的风格与宋、金相连,重写实与寓意,制做上善用镂空,技艺娴熟,形象生动。但作工稍显粗犷,保留了较多的斧凿痕,亦别具风味。
漆器工艺 民间多用漆髹饰木竹器,可防潮牢固,适用美观。光素漆器在宋代基础上继续生产。元代漆器工艺成就较大的是雕漆、犀皮、戗金、螺钿等,比南宋有了长足的进步。雕漆属于漆器中的雕镂,即雕刻为隐现、阴中有阳者,分为剔红、剔黑、剔犀等若干种。剔红名工有张成、杨茂等人,现存有盘、渣斗等小件器物,图案构图丰满,刀法藏锋清楚,磨工隐起圆滑,风格深厚清致,技艺极高。剔犀是在器胎上以黑、红两色漆逐层髹涂积累至相当厚度,再用刀剔刻出云纹、回纹等红黑相间的图案。张成造针划款剔犀圆盒雕云纹3组,刀口深达1厘米,属剔深峻型剔犀。戗金又称金,是在漆地上以锥划山水树石、花卉翎毛、亭台屋宇、人物故实等图案,再填金粉装饰。上述漆器均产于浙江嘉兴,元初曾于该地设嘉兴漆作局,负责漆器的生产制做,是元代漆工艺的重要产地。螺钿漆出于江西吉安庐陵县,漆坚而人物细致可爱。元代螺钿片薄,光彩闪耀,以铁锥刻划,精细密致,工匠萧震、刘良弼等均善此艺,自称铁笔。
金属工艺 元代金属工艺以金、银、铜、铁、锡为其主要原料,以铸、锤、、錾、刻、编、累、掐、嵌等技术制成不同用途的日用器物和高级工艺美术品。当时的贵族阶层和酒楼饭庄都普遍使用金、银器。但朝廷对金器如同玉器一样控制极严,只准五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金、玉茶酒器。金器工艺以掐、累、镶嵌技术为其尖端,亦称金细工艺。除了以金制成器物之外,还削金为泥,锤为箔、丝等,用于丝织、漆器、木器的装饰及镀金以饰银铜之器。银器没有金器贵重,在城乡富有者中也普遍使用。银器工艺在技术上与金器相似。见诸著录或款识的金银工匠有朱碧山、谢君余、谢君和、唐俊卿、章仲英等。其中以朱碧山最为知名,他与书画家柯九思有过交往,所制酒器有槎杯、虾杯、蟹杯等,另还铸造过昭君像、达摩像等陈设和金茶壶。铸铜名匠有杭城姜娘子、平江王吉等人。铜镜仍是元人整容的必备用器,多重实用,精美者较少。
玻璃工艺 玻璃古称琉璃,近世称“料”。元代玻璃器最重要的产地是山东益都颜神镇。在此地曾发现过元末明初的玻璃炉址与残品,经检验表明,其钾钙含量较高,含铅量很低,属钾钙玻璃,与唐宋高铅玻璃已显著不同。甘肃漳县徐家坪元代汪世显家族墓出土的一套浅蓝涅玻璃莲瓣口盏托,以范浇铸而成,未见化验资料,不得确知其化学成分,但以目验似出自颜神镇。江苏苏州市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出土了大量玻璃珠和一件玻璃圭。玻璃圭色涅白,长42.5厘米,是迄今所知元代最大的一块玻璃。玻璃珠经化验表明,属钾铅玻璃,可能是苏州本地所产。《元史》载“将作院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辖玉局,当是制造“罐子玉”的官办作坊,可能设于大都或颜神镇。新疆地区出土的玻璃瓶,以管吹制,浅绿透明,型制不规,可能是当地工匠吹制,说明河西走廊及新疆等地的玻璃器有地方色彩,与当时内地玻璃配方和成型上均有不同。
珐琅器工艺 元代珐琅器是珐琅与金属的复合工艺品。珐琅是以硅、铅丹、 硼砂等原料,经熔炼、冷却、磨碎成粉末状彩料,以其填绘于金、银、铜 、陶、瓷等器胎之上,经烘烧而成。元代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均先后传自西方,不久便在中国艺术土壤上扎根、开花、结果,并迅速完成了民族化过程,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种类之一。掐丝珐琅在元代称做“大食窑”或“鬼国嵌”,系从阿拉伯地区传入,大都、云南均有生产,分金、铜两种胎骨,而以铜胎为主。铜胎掐丝珐琅是以薄而窄的铜扁丝掐成各种图案,焊于铜胎,再填以各色珐琅料,经烘烧、磨光、镀金而成。迄今尚未发现有可信的元代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但从旧珐琅器中可以找到与君士坦丁堡所制掐丝珐琅釉料相通,而又与明代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时期掐丝珐琅不同的珐琅器,应属元代晚期之作。錾胎珐琅元代称“拂郎嵌”,由欧洲传入。当时欧洲的法国黎莫久、德国科隆均盛产錾胎铜珐琅,元代的拂郎嵌可能与上述两地的錾胎珐琅有关。
文房四宝工艺 元代文房四宝工艺继承和发扬了汉唐以来文具的装饰与审美的因素。元代吴兴制笔业在文人指导下得到了提高,先后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姚恺、陆震、杨鼎等名匠。其中冯应科笔与赵孟字、钱选画被称为吴兴三绝。张进中笔进贡内廷,而使湖笔名声大振,取代宣笔而跃居全国之冠。砚,当时人仍重端、歙等砚,各地多以本地石材制砚,尚有澄泥、瓷、漆玉、玛瑙、铁、铜等砚。造纸业曾一度遭到摧残,生产甚不景气,唯地处偏僻山峦中的安徽徽州造纸业,因受雕版印刷业的刺激,仍在大量生产着精良纸张。制墨业继续发展,有潘云谷、胡文中、林松泉、于材中、杜清碧、卫学士、黄修之、朱万初、邱可行、邱世英、邱南杰等10余人。元代湖笔,端、歙二砚,宣纸,徽墨为以后文房四宝制造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元代宝石镶嵌工艺也开始抬头。陶宗仪《辍耕录》专辟“回回石头”一节,介绍西方宝石的品种、名称、性能。皇帝也以宝石作帽顶装饰,为明清宝石镶嵌工艺的发展,开启了门户。玛瑙、甸子等彩石雕刻工艺在各地继续生产,制作各种佩饰和装饰品。竹、木、牙、犀、骨、角等装饰雕刻,为适应统治者、上层贵族及一般社会生活和审美的需要也在持续生产。冠服带履也极富特色,其形式和工艺装饰都有较高的水平。因其材料易腐,故现已不可多见。建筑与室内装饰用的琉璃、雕砖、塑砖、大理石、汉白玉等石料加工及木器家具等工艺,也比较发达。维吾尔、蒙古、藏、 壮、苗、、白等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纺织、刺绣、金工、木、石、牙、角、骨等雕刻,均达到相当高度。
因受资料与认识的局限,过去对元代工艺美术很少涉猎,公开发表的论文寥寥无几,唯对陶瓷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阐述,其余各个分野有待开发。
上海东林寺的景点信息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高的铜门。
高:20.080米 宽:10.295米。
该“千佛门”为上海市金山区东林寺观音阁门,以古色雨点花铜板制成,由999尊观音浮雕组成一个与门等高的“佛”字。 金莲池为东林寺内一座景观许愿池,以铜围边,内蓄清水,正中为善财童子。此童子像尊为景泰蓝材质,通体以珐琅质彩料涂嵌,磨光镀金,可做自由转动。自明代创始至今,景泰蓝工艺多用于器皿与生活用品,较少他用,朱炳仁大师打破常规,独到的将此工艺用于像身铸造之上,利用景泰蓝色泽多样,宝气环身的工艺特点,融神话与现实于一体,绝妙地诠释了天从人愿之义。这尊国内首创的景泰蓝佛像尊,堪称 “东林一绝”。像身周下为莲蓬所环围,莲蓬为铸铜而制,光泽灵动幻真,将童子像衬托的更加唯美。
许愿池中有鲤鱼铜塑八尊,张口,作龙门跳跃状,分别立于池的八个方位,对应着八条鲤鱼,池座下方八面分别铸有铭文祝语:“福泽百代、康乐天伦、伟业千秋、祥瑞平安、松龄鹤寿、财茂、喜庆辉华、吉星高照。”当童子像身转至鲤鱼与铭文的中轴线时,游人可向鲤鱼口中抛投硬币,如若投中,通对相应的铭文祝语,则暗喻了投掷者福运天合,前程似锦。 (1)上海出发-G92(沪杭高速)——G1501(亭枫公路方向)——S36(嘉兴方向)朱泾出口
(2)自上海市区:自莘庄--A8高速--大港立交--A30新农方向--新农立交--A7嘉兴方向--朱泾出口下,沿沈浦泾南路至320国道左转,到东风路口右转即可[由于A8回程路段大修,市区回程请走A7--新农立交--A30东海大桥方向 --A4--莘庄或者A7--新农立交--A30安亭方向--A9--徐泾];
(3)自浙江方向:A8沪杭高速--A7新枫高速新农方向--朱泾出口下,沿沈浦泾南路至320国道左转,到东风路口右转即可;
(4)自江苏方向:A11沪宁高速--A30新农方向--A7嘉兴方向--朱泾出口下沿沈浦泾南路至320国道左转,到东风路口右转即可。 ①上海莲花路地铁站乘莲朱专线、莲金专线;上海莘庄站乘莘金线至朱泾汽车站下
②上海体育场旅游集散中心东林寺专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