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石油价格会居高不下?

2.天然气概念股龙头一览

为什么石油价格会居高不下?

油价调整实时信息_油价调整预告平台

简单分析下 有七大原因

原因一:石油枯竭论

从2002年起,油价开始有往上走的趋势。“物以稀为贵”,这似乎被普遍认为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石油到底什么时候枯竭呢?这个问题的议论历来就有。首先,石油的埋藏量和可开年数因研究数据来源而异。2007年11月末,石油矿业联盟发布了预告“世界上能够生产的石油将在68年后枯竭”;而日本社团法人石油学会的有贺正夫则认为,“在来型(传统燃料)原油还有60年可开,而算上非在来型(新型燃料)的oil sand(含原油的砂岩)和oil shell(含原油的堆积岩)等,还能用上200多年。”其次,石油埋藏量在历经年月后也会有增加的情况。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世界已经探明的石油量大概为1.15亿桶,这比前两年的估计数字增长了10%。

不管石油枯竭的一天离现实还有多远,今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飙至每桶133美元,这引发了新一轮能源恐慌,不少国家纷纷囤油,从根本上进一步推高了油价。

原因二:供需失衡论

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000万桶(每7桶合一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在它之后,依次为日本、中国、俄国、德国与韩国。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开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在国际油气投资顾问徐小杰眼中,石油的供需关系是基本面的问题,他认为这也是“基本的、长远的和根本的决定因素”。

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世界石油产量增长十分缓慢,石油供应设施又十分脆弱,且鲜有特大型新油田发现。此外,在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不足、产能递减或增长滞后、供应源衰减等,也是造成供需失衡的原因。

原因三:美元贬值论

除了缺稀外,人为炒作也致使油价在近期飙涨。其中,美元贬值论是最热门的一个因素。

美国跟欧佩克有协议,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为保证产油国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在美元大幅度贬值的今天,只有不断地推高油价,这样做是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

在国际油价冲破110美元时,花旗集团能源分析师蒂姆·埃文斯就说,油价飙升与供需结构无关,而是由于美元贬值及通胀压力增大。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交易以美元计算,持有其他强势货币的投资者买入原油期货造成油价上涨。

石油输出国组织轮值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赞同。他同样认为国际油价飞涨与石油供求无关,是美元贬值和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美元持续贬值为国际投机热钱纷纷进入原油和黄金期货市场进行炒作提供了机会,从而导致油价和黄金价格不断攀高。

原因四:投机炒作论

华尔街策略公司高级分析师康尼·特纳指出,市场投机炒作才是推动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种短期消息只不过是炒作油价的一个由头而已。由于资金的介入,市场会把任何可能导致油价上涨的消息放大,例如今天油价上涨的原因有可能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意外下降,明天则有可能是地缘政治问题。他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据报道,自今年年初以来,纽约市场基准原油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了近40%,仅5月份纽约市场油价涨幅就达到17%。5月16日纽约油价127美元,虽为当日价格,交易的却是7月石油期货。这与1月2日油价“破百”的是2月的石油一样,“期货”这样的投资形式显然已对油价造成巨大影响。

美国一民主党参议员称,投机力量行为在期货市场上极其放纵,期货市场日成交量已超过实际需求的20多倍。这也是投机者翻炒期货的有力证据之一。

原因五:季节规律论

有环境学家认为,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进入夏季,生产、生活用油都将进入增长时期。每年的5月到11月为美国的飓风多发季节,一旦有飓风到来的消息都将影响油价上涨,这已成为一个定势。专家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期油价的飙涨有所影响。

原因六:地缘政治论

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奥恩日前发表言论表示,世界主要产油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推动近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飙升的主要原因。奥恩在接受科威特通讯社访时说,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利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这种局面刺激了油价上涨。

石油储量分布极为不平衡,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地区国家石油储量占到全球总储量的60%以上,而亚太地区石油储量则不足2%。从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的情况来看,高油价将进一步加重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如18年的两伊战争和1990的海湾战争,其根本目标依然是对石油的争夺。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地缘政治不稳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价。

原因七:长短阴谋论

此外,西方学界出现了一种阴谋论,也成为了对油价高涨的一种解释。据分析,阴谋论有两种,一个是长期阴谋论,一个是短期阴谋论。长期阴谋论是指美国石油巨头实际上已经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术,量产后该技术也十分廉价。事实上,当油价在50美元一桶的时候,该技术就可以完成产业化了,但为了维护既得利益,美国石油巨头并不着急推出新技术。

短期阴谋论就是指布什本人就是美国石油集团推出来的宠儿,布什为了“报恩”,因此美国有意推动油价上涨。该论点分析师认为,到目前为止,石油并没有出现绝对的短缺,但油价却成倍上涨,这与近年来很奇怪的“美国现象”有关:在石油价格高涨的时候,美国一定扩大石油储备,石油价格低的时候却出售储备。而且,在石油价格高涨之时,美国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什。

天然气概念股龙头一览

天然气概念股龙头一览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2070亿立方米,综合保供能力要求达到3600亿方以上,供需缺口约为1,530亿立方米。今年来环保高压之下,“煤改气”政策将继续推广加速。其中工业锅炉改造和城市燃气取代烧煤供暖将带来天然气需求的主要增量。常规天然气开量稳步提升,非常规天然气带来边际增量。

国内天然气上游开仍然由三大石油国企牢牢把控。国家政策导向和原油价格上涨大环境之下,三桶油将持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资本开支。2017年全国常规天然气产量133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未来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随着开技术进步以及成本降低,非常规气的开量也在迅速扩大。未来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和进口LNG百花齐放,为我国天然气带来边际增量。

东方证券指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将加速管网建设,天然气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预计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将于今年下半年成立,将提高天然气管道集输效率、丰富上游天然气供应渠道,建立起下游充分竞争的销售市场。天然气行业发展将加速,同时18到20年还需新建天然气管道2.7万公里,利好油服建设公司。

深圳燃气2018年年报点评:天然气销量增长带动业绩提升

深圳燃气601139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分析师:冀丽俊撰写日期:2022-04-28

天然气销量增长带动业绩提升

公司主营业务为城市管道燃气供应、液化石油气批发、瓶装液化石油气零售及燃气投资业务。截止2018年底,公司管道燃气用户总数达326.37万户,其中深圳地区205.88万户,深圳以外地区120.49万户。全年管道燃气用户净增36.94万户,其中深圳地区净增17.35万户,深圳以外地区净增19.59万户。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2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5.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6.24%。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天然气销量的增长。

2018年,公司天然气销售收入79.71亿元,同比增长26.31%;销售量27.6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5.39%。其中,管道天然气25.9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24%。

深圳地区管道天然气销售18.1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59%;主要是电厂天然气销售量增长所致,全年电厂天然气销售量为8.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47%。

公司液化石油气批发销售收入25.60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销售量63.73万吨,同比下降10.10%。

毛利率稳定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0.95%,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22个百分点。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100.71亿元,同比上升16.62%;其中管道燃气、天然气批发、石油气批发、瓶装石油气业务,成本增幅分别为30.95%、15.84%、1.1%、13.63%。毛利率分别为23.74%、5.80%、3.43%、35.62%,分别变化了-2.35、1.38、-1.24、-1.91个百分点。

储备与调峰库即将投产

公司投资兴建的深圳市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年周转能力为10亿立方米,预计将在今年投入运营,有利于增强公司的调峰和周转能力,错峰储备也有利于降低购气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一季度业绩小降

一季度,公司天然气销售量为6.32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6.36亿立方米下降0.63%,其中:电厂天然气销售量为0.67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1.10亿立方米下降39.09%;非电厂天然气销售量5.65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5.26亿立方米增长7.41%。由于电厂天然气销量大幅下降,一季度业绩小幅下滑。

风险提示

天然气销量低于预期、油价波动、能源供应风险等。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我们预测2022-2021年每股收益为0.41元、0.45元和0.48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14.47倍、13.24倍和12.28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估值,维持公司“谨慎增持”评级。

新天然气:财务费用拖累一季报增速,看好煤层气量价持续齐升

新天然气603393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晓宁,王璐撰写日期:2022-04-29

因合并亚美能源,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气价成本及财务费用增加拖累业绩增速。因2018年期末合并亚美能源,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11%。因供暖季天然气购成本增加,公司一季度营业成本3.92元,同比增长62.59%。且因购气成本未全部传导至下游用气户,拖累公司在新疆的燃气分销业务盈利能力。公司2018年4月新增15亿银行用于收购亚美能源,本期一季度较上年新增利息支出。气价成本及财务费用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723万元,同比增长4.79%。

亚美能源持续新增钻井,开发规模长期具备成长空间。2018年潘庄区块完成钻井63口,较2017年增加8口。因历史原因原由中联煤层气运营的34口井,于2018年11月起,正式划转至亚美,每天为潘庄增加6万m3产量。近年来亚美能源持续新增钻井,产气规模可持续提升。去年10月发改委核准马必区块南区煤层气开发方案。最新发改委政策将煤层气对外合作项目开发方案由审批制变更为备案制,利好公司开拓新区块,长期具备成长空间。

国际油价上涨支撑煤层气气价,有望提升亚美能源盈利能力。2018年12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上涨,至74美元/桶左右,涨幅超过45%。国内煤层气价由市场供需决定,与国际能源价格具有一定的联动性。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可支撑煤层气气价,有望提升亚美能源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参考一季报情况,我们下调预测公司2022-2021年业绩为4.54、5.59和6.60亿元(调整前为5.33、6.29和7.4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4、11和10倍。天然气消费持续高增长,煤层气开发新政有利于公司长期扩张。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调整公司19-20年归母净利润为608.84/605.81亿元(原值为626.06/626.59亿元),新增2021年利润643.90亿元,对应PE为12/12/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油价大幅下行、炼油行业景气下行

蓝焰控股:年报符合预期,一季度气量增长

蓝焰控股000968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分析师:陈青青,武云泽撰写日期:2022-04-24

2018年业绩增长39%符合预期,2022Q1业绩增长15%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22.57%至23.33亿元,归母净利润+38.66%至6.79亿元,位于业绩预告6.2-6.9亿元的上半区间,业绩承诺完成率104.33%。公司2022Q1营业收入+17.55%至4.07亿元,归母净利润+14.87%至1.26亿元。

老区块销量微降、售价明显提升、成本持续下行;期待新区块进展

2018年公司煤层气产量+2.16%至14.64亿方,利用量+5.50%至11.50亿方,销售量-1.86%至6.87亿方。我们测算公司2018年平均不含税气价+0.12元/方至1.72元/方,平均气营业成本-0.04元/方至0.46元/方。在老区块销售量微降、排空率略增的同时,2017年中标的4个新区块已经有3个点火出气,柳林石西/武乡南/和顺横岭完钻34/13/3口井,压裂18/10/1口井。我们期待2022年内有新区块从探矿权阶段转入矿权阶段,贡献气量与业绩。

19Q1新气井投运带动气量增长,期待后续新区块进展

2022Q1,公司营业收入+17.55%至4.07亿元,主因是售气量价齐升;营业成本+24.55%,主因是在建工程转固带来折旧增长,我们判断当期有新气井投运。公司当期其他收益+16.22%至7009.69万元,判断主要为售气补贴提升贡献。

工程业务体量扩张,占毛利比重上升至32%,为年报增长主因

全年新建气井收入+79.64%至8.43亿元,毛利率+4.49pct至40.17%,主因施工量增加;气井维护收入-0.18%至2.82亿元,毛利率-10.82pct至16.77%。工程业务占总毛利(含补贴)比重+7.45至31.78%,为年度业绩上升的主因。

山西燃气集团推进重组,有望为上市公司对接更多

山西正推动国企改革,新成立的山西燃气集团拟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构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整合优化。公司作为其旗下唯一上市平台,有望借助燃气集团的,快速发展煤层气开主业,加快管网互通,促进煤层气产业链完善。

投资建议:期待新区块进展及山西燃气集团对接,维持“买入”

预计公司2022-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7./10.69/13.67亿元,对应动态PE为17x/13x/10x,维持“买入”评级,合理估值16.48-16.58元。

风险提示:勘探开不达预期,山西燃气集团整合不达预期,气价下行。

广汇能源:18年业绩符合预期,19年业绩增量有保障

广汇能源600256

炼油板块业绩大幅下滑,成品油需求弱势板块业绩承压:一季度炼油板块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2.7%,达到6178万吨,成品油产量同比增长3.8%达到3944万吨,但经营收益仅为119.63亿元,同比下滑37.06%(去年同期为190.07亿元)。从财报上看,联营及合营企业业绩下滑导致投资收益下降20.70亿元,此外非套期衍生金融工具浮亏增加23.52亿元也拖累炼油板块业绩。从油品消费上看,柴油产量、消费双双负增长,汽油增长较为稳定,整体需求一般。从历史数据上看,炼油板块单季度业绩119亿元也大幅落后于过去三年的均值水平。

勘探与开发资本支出大幅增长:Q1资本支出人民币119.14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55.62亿元,主要用于涪陵、威荣页岩气产能建设,杭锦旗天然气产能建设,去年同期64.14亿元,其中勘探及开发板块资本支出人民币15.亿元。2022年预计全年勘探与开发板块资本支出达到596亿元,持续的资本支出将一方面推动天然气产量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为我国能源安全结构的调整作出贡献。

盈利预测:调整公司2022-2020年归母净利润25.81/31.72亿元(原为23.01/25.74亿元),新增2021年归母净利润33.8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0/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天然气价格下滑、甲醇价格下跌。

杰瑞股份:2022年一季度淡季不淡,业绩表现高增长

杰瑞股份002353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分析师:罗立波,刘芷君撰写日期:2022-04-29

:公司公告2022年一季报4月24日晚,公司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2年Q1公司实现收入1,012百万元,同比增长30.3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百万元,同比增长224.56%,符合此前的业绩预告。

2022Q1淡季不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2018年Q1~Q4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百万元、152百万元、177百万元和435百万元。从历史情况来看,第一季度往往受到春节因素影响,确认业绩较少。2022年Q1,行业需求持续旺盛,淡季不淡,公司依然在第一季度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从毛利率来看,2022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41%,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较2018年全年毛利率(31.65%)也有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依然在持续改善的过程中。

推进业务良好发展:根据公司消息,近日,公司与巴基斯坦油气开发有限公司(OGDCL)签署了Nashpa增压站EPC总承包项目,项目金额约合人民币近2亿元,标志着杰瑞压缩机组的成橇能力再次赢得国际认可。4月20日,公司举办了新品发布会,成功实现了全套电驱压裂装备的现场启机联动。无论是在拓展海外市场还是推进现有产品技术升级,公司都在持续推进业务发展,保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

中石油加大资本开支,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在国家强调能源安全的战略背景下,表现积极。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开发加快,对大型压裂设备需求旺盛。在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披露的2018年年报中,2022年勘探与生产板块完成支出2282亿元,同比增长16.37%,其预算规模甚至超过了在2014年行业景气高点时的资本开支预算。2022年压裂设备行业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