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名币兑美元的升值到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2.目前在银行存美元和存人民币哪种比较合算?

3.美元外国币涨跌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和生活水平、物价有关系吗?

人名币兑美元的升值到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降税之后美金价格_降税之后美金价格会上涨吗

尽管前不久美元存款升息,但多数市民依然倾向结清手中的美元,今年前4个月结汇数额同比增长近5成“你手上还有没有美元,赶快换成人民币吧。”尽管银行相关人士再三提醒,结汇

容易换汇难,尽管前不久美元存款也升息了,但多数市民依然倾向结清手中的美元。

大部分银行反映,4月底、5月初,居民结汇的金额不断放大。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常州市中心支局的统计数据,今年1—4月我市累计结汇1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83%%,其中贸易结汇14.4亿美元,非贸易结汇263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57%%,而这个数据中居民结汇占了“大头”,达2232万美元。仅仅4月份,我市银行结汇就达4.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48%%。记者了解到,在5月18日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各家银行的居民个人结汇金额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却很小。

由于外汇持有者纷纷售出美元,银行的外汇储蓄也日益减少。据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分行相关人士介绍,我市的居民外汇存款在2003年4月曾经超过4.6亿美元,2004年4月时下降到3.86亿美元,到了今年4月已经下降到3.47亿美元,比年初减少了1728万美元。相关人士分析,一方面2004年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对此有一定影响,但更关键的还是在于对于我国汇率调整的预期。

背景:人民币升值压力源自3方面国际国内因素

汇率,是人们用一国货币交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就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与发达国家实行的浮动汇制不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管理偏紧,浮动较少。因此目前在市场上,如果1美元所交换的人民币少于8.28元,即用较少的人民币就可以换得1美元时,便是人民币升值了;反之,则称为贬值。

目前个人结汇的持续高潮和企业结售汇意愿的增强,都是缘于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近一个阶段以来,关于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和传言甚嚣尘上,甚至连汇率调整的时间都被具体化,从5月1日到5月8日,再到5月18日,不一而足。虽然这些预期全部落空,但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直都没有“退热”。

这种预期可以追溯到20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案,要求让人民币升值。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不断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据交行常州分行国际业务部的专业人士分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主要来源:一是市场供求关系,我国连续多年来保持国际收支顺差,人民币的市场供求矛盾构成升值压力;二是政治因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对我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取弹性的汇率制度;三是市场投机因素,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我国,赌人民币升值。

分析:汇率改革渐行渐近,但何时进行调整,要取决于各项数据和政治方面的因素

中国多次承诺进行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但也多次表示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性重估,而是建立一种更符合市场规律、更有弹性的汇率体制。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新闻前所未有的密集,似乎也正暗示着我国为汇率机制改革积极“铺路”。

自今年6月1日起大幅上调纺织品出口关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范围,增加今年度境外投资购汇总额度;上调境内美元小额存款利率;联合香港金管局优化联系汇率制度等等,相关监管部门近日接连推出了一系列与汇率改革相关的政策,这些措施无一不旨在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几乎在同时,全国银行间的市场出台了允许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批准首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中心开办8币种外币买卖业务等举措,这些措施也都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外汇市场,并提供防范汇率改革风险的手段和机制。

“出其不意”的金融政策,在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极高的情况下,使得短期内汇率调整的几率大大下降。但随着一系列“减压”措施的出台,很多业内人士相信人民币汇率改革时机渐行渐近。

但是,“近”会有多“近”,却仍是一个谜。市场化的汇率机制的确将更有利于提高的配置效率,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现在有没有能力、我们的经济有没有能力去适应浮动汇率制,这完全要看我国改革的进程。因此对于何时进行调整,专业人士表示取决于各项数据和政治方面的因素。

我国汇率改革的目标,并不是简单地让人民币升值或贬值,而是建立一种比目前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更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和更灵活的汇率管理体制。而这一汇率制度建立,应该是遵照稳健的原则,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新闻纵深:

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猜想无论人民币汇率如何调整、何时调整,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更加关心的还是一旦调整后,到底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会有多大的影响。大家都知道调整肯定是有利有弊的,但是这种利弊却很难量化。

普通市民们出于字面上的揣度,大多认为人民币一旦升值,手中的人民币会更加值钱。据资深的外汇交易员介绍,汇率提高确实会对百姓生活有一些直接影响,如购买外国(相对于人民币贬值国家)进口商品相对便宜一些;在出境旅游或出国留学时,相等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美元,也使得部分出境旅游和留学成本降低。不过,如果不打算与外币进行兑换或交易,市民依然却只能购买同样价值的国内商品。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很多,汇率变化后影响的方面也很多、很复杂。就像一般人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就一定会降低进口成本,为进口企业带来好处,还能解决输入型通货膨胀,但情况远非那么简单——随着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越来越大,中国需求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际上多数基础商品,如石油、铁矿石、铜等,以美元来标价,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这些基础商品的价格必然也会上涨,折算成人民币,我们未必能占到便宜。

同样的道理,如果人民币升值放到整个国家或者经济层面考虑的话,人民币升值以后,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不确定性,甚至给就业带来困难。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很高,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缓解了很大的就业压力,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和出口成本,这些企业很有可能会减少雇员。

人民币升值也对房市和股市有着不小的影响。曾经人民币随着美元一路走低,国内的原材料价格一路猛涨,房价也是高歌猛进,不过决定房市走向的决定性因素依然是供求关系。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人民币升值将使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股价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使股票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是因为普遍和严重的升值预期,我国现在有很多国际游资,也就是“热钱”,目前“热钱”兑换成人民币之后,大都选择房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但是“热钱”最大的特性便是投机,一旦人民币升值能够获利就会伺机撤出,因此很容易引起房市和股市的动荡。

不过人民币升值也会带来很多好处,如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被动的货币投放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配合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等。不过这一切关键是要建立在公正、公平、透明的市场经济秩序上。

目前在银行存美元和存人民币哪种比较合算?

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也是分时间段的,相比来说,个人认为存人民币吧还是,人民币和美元相比,人民币的汇率还是比较坚挺的,近几年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在不断升值,人民币的利息也是全球比较高的了。

兑换美元的三种渠道:

直接拿美元到银行兑换:国内所有银行都有兑换业务,不过,在兑换的时候,必须带上才能给予兑换;同时,一个人一年总共只能兑换5万美元的额度,兑换的比率以银行的现钞价为准,简单快捷方便安全。

外汇兑换点兑换:外汇兑换点的程序和流程和银行差不多,也是需要,但是,有的兑换点可能违规操作,没有那么严格,不要,同时兑换额度方面,也可以打擦边球不受限制,这是其优点,但是缺点就是兑换的比率,回避银行的现钞价低一点,看个人如何取舍了。

网上银行操作:直接将美元在银行中,存入个人的银行账号里,然后通过网上银行操作直接兑换,把很多银行的APP都有在网上直接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的功能,兑换比率依然是银行现钞价。

首先,它使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它可以让印钞厂毫无节制地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贬值,也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此外,由于当时美经济实力雄厚,投资环境比较稳定,在美投资能带来较多利润,因此,许多人都想在美投资。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资金的到来,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另外,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般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而美国却不必这样做。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再有,还可以使美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的税;后来指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币面价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国际货币职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当一张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被国家印制出来时,铸币税就等于这张纸币所能购买到的社会产品价值,中间的差额即为美国的“铸币税”。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钞流通量为3500亿元,1/3在美国境内流通,2/3在外国流通。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根据联邦储备体系最近的估计,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约三分之二为美国境外持有。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国货币总额已达将近7000亿美元。仅在1989到1996年3月间,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而美国印制一张1美元钞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只需0.03美元,却能买到价值1美元的商品,美国由此得到每年大约250亿美元的巨额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二万亿美元左右。

美元外国币涨跌和中国有什么关系?和生活水平、物价有关系吗?

你好,首先当然有关系,我们知道人民币在2010年对美元的汇率增幅为06年以来最大的,相对来说人民币是升值了,但为什么我们拥有升值的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却下降了呢? 对外来说,我们知道美元是国际标准货币,各个国家都以美元作为参考标准,但是08年金融海啸让美国的经济衰退很多,美元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汇率都下降了,这使得在同样的标准下,人民币并没有获得多大优势,对内物价取决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对cpi的大幅打压,势必会影响国内的经济增长,cpi增幅过大,会加速通货膨胀而且使得人民币贬值,所以当然国家在维持一定量的通货膨胀的比率的同时,也维持gdp的高速增长,当然这只是一些因素,还有许多相关的例如关税,汇率,货币调控政策等!希望你查阅相关材料!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