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是什么基金)

2.说几个著名对冲基金的金融案例

3.跪求对冲基金及其投资策略答案

4.哪些海外对冲基金热衷于投资中概股

什么叫对冲基金(对冲基金是什么基金)

伦敦对冲基金价值分析_伦敦对冲基金待遇

什么是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是一种由专业基金经理管理的投资基金,旨在通过取多种投资策略来获得稳定的回报。与传统的投资基金不同,对冲基金的目标是通过对冲风险来实现盈利,即在市场上投资多头和空头头寸,以降低风险并实现收益。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多样化,包括市场中性策略、相对价值策略、驱动策略和宏观策略等。这些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基金经理对市场情况的判断以及他们对特定投资机会的评估。

市场中性策略

市场中性策略是对冲基金中常见的一种策略。该策略通过同时买入多头头寸和卖出空头头寸,以对冲市场波动风险。基金经理会寻找市场上的低风险套利机会,以期在市场上涨或下跌时实现收益。

市场中性策略通常利用相关性较强的证券进行对冲,以确保整体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被消除或大幅降低。这种策略更注重利用市场不同部分之间的差异来获取回报,而不是依赖市场整体的涨跌。

相对价值策略

相对价值策略是另一种常见的对冲基金策略。该策略的目标是利用市场中不同证券的价格差异来实现收益。基金经理会同时买入被低估的证券并卖出被高估的证券,以抓住这些差价的回归。

相对价值策略通常应用于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证券之间,因为这些证券之间的价格差异可能是由于市场上的暂时供需失衡所致。基金经理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来发现这些机会,并通过及时建立和解散头寸来获得收益。

驱动策略

驱动策略是基于特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的信念而进行的投资策略。这些可能包括合并收购、重组、股票发行或公司破产等。对冲基金经理会根据对发展的预测来选择投资标的,并通过买入或卖出相关证券来获取预期的回报。

驱动策略通常需要基金经理具备对的深入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会通过跟踪公司公告、新闻报道和行业动态等信息来不断调整投资组合,以确保能够充分利用带来的机会。

宏观策略

宏观策略是对冲基金中一种广泛应用的策略。基金经理会基于对经济和市场整体走势的判断来调整投资组合。他们会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因素和市场情绪等因素,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关性和风险。

宏观策略的基金经理通常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以预测不同市场的走势。他们可能会调整股票、债券、商品和货币等资产的配置比例,以寻求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获得稳定回报的机会。

对冲基金是一种通过对冲风险来实现投资回报的专业投资基金。不同的对冲基金策略包括市场中性策略、相对价值策略、驱动策略和宏观策略等。基金经理通过运用这些策略来寻找并利用市场上的投资机会,以实现稳定的投资回报。

说几个著名对冲基金的金融案例

著名的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它们都曾创造过高达40%至50%的复合年度收益率。取高风险的投资,为对冲基金可能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为对冲基金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都不可能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量子基金

乔治·索罗斯1969年量子基金的前身双鹰基金由乔治·索罗斯创立,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13年该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资本额跃升到1200万美元。索罗斯基金旗下有五个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而量子基金是最大的一个,也是全球最大的规模对冲基金之一。19年 索罗斯再次把旗下的公司改名,正式命名为量子公司。之所谓取量子这个词语是源于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此定律与索罗斯的金融市场观相吻合。测不准定律认为:在量子力学中,要准确描述原子粒子的运动是不可能的。而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和不停的波动状态,但通过明显的贴现,与不可预料因素下赌,赚钱是可能的。公司顺利的运转,得到超票面价格,是以股票的供给和要求为基础的。

量子基金的总部设立在纽约,但其出资人皆为非美国国籍的境外投资者,其目的是为了避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量子基金投资于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操作。凭借索罗斯出色的分析能力和胆识,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中逐渐成长壮大。由于索罗斯多次准确地预见到某个行业和公司的非同寻常的成长潜力,从而在这些股票的上升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即使是在市场下滑的熊市中,索罗斯也以其精湛的卖空技巧而大赚其钱。至19年末,量子基金已增值为资产总值近60亿美元。在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万美元,即增长了3万倍。

老虎基金

1980年著名经纪人朱利安·罗伯逊集资800万美元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老虎基金管理公司。1993年,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对冲基金——老虎基金攻击英镑、里拉成功,并在此次行动中获得巨大的收益,老虎基金从此名声鹊起,被众多投资者所追捧,老虎基金的资本此后迅速膨胀,最终成为美国最为显赫的对冲基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节节攀升,在股、汇市投资中同时取得不菲的业绩,公司的最高赢利(扣除管理费)达到32%,在1998年的夏天,其总资产达到230亿美元的高峰,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

1998年的下半年,老虎基金在一系列的投资中失误,从此走下坡路。1998年期间,俄罗斯金融危机后,日元对美元的汇价一度跌至147:1,出于预期该比价将跌至150日元以下,朱利安?6?1罗伯逊命令旗下的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大量卖空日元,但日元却在日本经济没有任何好转的情况下,在两个月内急升到115日元,罗伯逊损失惨重。在有统计的单日(1998年10月7日)最大损失中,老虎基金便亏损了20亿美元,1998年的9月份及10月份,老虎基金在日元的投机上累计亏损近50亿美元。

1999年,罗伯逊重仓美国航空集团和废料管理公司的股票,可是两个商业巨头的股价却持续下跌,因此老虎基金再次被重创。

从1998年12月开始,近20亿美元的短期资金从美洲豹基金撤出,到1999年10月,总共有50亿美元的资金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撤走, 投资者的撤资使基金经理无法专注于长期投资,从而影响长期投资者的信心。因此,1999年10月6日,罗伯逊要求从2000年3月31日开始,旗下的"老虎"、"美洲狮"、"美洲豹"三只基金的赎回期改为半年一次,但到2000年3月31 日,罗伯逊在老虎基金从230亿美元的巅峰跌落到65亿美元的不得已的情况宣布将结束旗下六只对冲基金的全部业务。老虎基金倒闭后对65亿美元的资产进行清盘,其中80%归还投资者,朱利安?6?1罗伯逊个人留下15亿美元继续投资。

对冲基金投资案例

已经被人们了解的众多对冲基金投资案例中,对冲基金对金融市场价格的扰动引起对实质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破坏时,这些价格才会向对冲基金期望的方向持续地跌落。同时,被攻击的国家被破坏得越严重,对实施攻击的对冲基金越有利。其结果,是对冲基金与民族国家之间的一次财富再分配。从分配的公正性角度看,对冲基金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接近于垄断,那么它所获得的收入则近乎垄断利润。经济学界所公认,市场作为一个配置的机制是有效的,但是,一旦有对冲基金操纵价格,不仅输赢的机会不均等,而且会导致对包括货币体系在内的市场本身的破坏,更谈不上提高市场的效率了。从经济学的价值观来看,既然没有效率,也就缺乏道德基础。因为这种行为导致的财富再分配,赢者的收入不仅以输者同等的损失,而且以输者更大的损失,以至其货币体系及经济机制的崩溃和失效为代价;从全球角度看,都是一种净的损失。

1、1992年狙击英镑:

19年始,还没有统一货币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了各国的货币兑换率,组成欧洲货币汇率连保体系。该体系规定各国货币在不偏离欧共体“中央汇率”的25%范围内允许上下浮动,如果某一成员国货币汇率超出此范围,其他各国中央银行将取行动出面干预。然而,欧共体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政策根本无法统一,各国货币受到本国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某些时候,连保体系强迫各国中央银行做出违背他们意愿的行动,如在外汇交易强烈波动时,那些中央银行不得不买进疲软的货币,卖出坚挺的货币,以保持外汇市场稳定。

1989年,东西德统一后,德国经济强劲增长,德国马克坚挺,而1992年的英国处于经济不景气时期,英镑相对疲软。为了支持英镑,英国银行利率持续高企,但这样必然伤害了英国的利益,于是英国希望德国降低马克的利率以缓解英镑的压力,可是由于德国经济过热,德国希望以高利率政策来为经济降温。由于德国拒绝配合,英国在货币市场中持续下挫,尽管英、德两国联手抛售马克购进英镑,但仍无济于事。1992年9月,德国中央银行行长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欧洲货币体制的不稳定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能解决。索罗斯预感到,德国人准备撤退了,马克不再支持英镑,于是他旗下的量子基金以5%的保证金方式大笔借贷英镑,购买马克。他的策略是:当英镑汇率未跌之前用英镑买马克,当英镑汇率暴跌后卖出一部分马克即可还掉当初借贷的英镑,剩下的就是净赚。在此次行动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卖空了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了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净赚15亿美元,而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共计损伤了60亿美元,以英镑在1个月内汇率下挫20%而告终。

2、亚洲金融风暴

19年7月,量子基金大量卖空泰铢,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其后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试图狙击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加上当局大幅调高息率,使对冲基金的没有成功,但高息却使香港恒生指数急跌四成,他们意识到同时卖空港元和港股期货,前者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获利。然而,香港却在1998年8月入市干预,令对冲基金同时在外汇市场和港股期货市场损手。

跪求对冲基金及其投资策略答案

对冲基金七大策略之一:市场中性策略

市场中性策略投资原理:在多头和空头同时进行操作,多头部分买入一篮子的股票,同时空头部分做空指数标的(国内即做空沪深300股指期货),努力对冲掉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β(β不等于0是多空仓策略)以获取超额收益α。整个基金获得收益的多少,则取决于基金经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

市场中性策略策略优势:

走势独立于股票市场。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β已经被对冲掉,基金业绩走势会独立于大盘指数。所以,不论市场环境如何,都有能力获得正收益,具有较好的资产配置价值。

市场中性策略适合投资者:

稳健型投资者。市场中性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抵御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A股不断见底的大环境下,市场中性的产品能让你在断崖式暴跌发生时,多一份安稳与淡定。

市场中性策略风险:

由于基金收益取决于组合创造超额收益α的能力,所以其所选个股表现不如指数,也会出现亏损。此外,当权益类市场处于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中时,传统股票型产品获取收益的能力更强,而市场中性基金的正收益相对有限。

对冲基金七大策略之二:套利型

套利型策略投资原理:是指利用不同资产或不同市场之间不合理的价格关系,通过买进低估资产,卖出高估的商品,在未来价格重新回归合理过程中获取价差收益的交易策略。套利策略针对目标是定价偏差,无论市场处于何种状态均可运用,其收益与市场相关性较低。

套利何时会触发?

>同一种资产在不同市场上价格差异过大,即违背一价定律。

>具有相同或相近价值的两种资产定价差异过大(如大豆与豆油、不同期限的股指期货合约)。

>一种已知未来价格的资产当前的价格与其根据无风险利率折现的价格差距过大(期货与现货)。

套利基金有哪些风险

跟踪误差

在构造沪深300指数现货组合进行套利时,会由于最低购买份额限制、股指权重调整、无法同时买卖众多股票等原因,造成现货组合和标的股指存在偏差。

冲击成本

冲击成本是指在套利交易中需要迅速,且大规模地买卖证券,却未能按照预定价位成交,从而多支付的成本。

流动性风险

在买卖现货股票组合时遭遇股票停牌、涨跌停板而无法交易的风险。

技术风险

由于套利机会往往转瞬而逝,人工下单无法做到现货组合和股指期货同时下单,故需选择高效、稳定的交易系统。

策略容量风险

如套利资金量过大,会因对下单手数和持仓量的限制,致使套利策略的效果大打折扣。

套利基金——如何挑选?

硬件设施

市场套利机会转瞬即逝,快速的扑捉到套利机会需要高速的计算机软、硬件支持,即使遇见停电等突发件也要能保证套利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选择硬件条件较好的管理人为妥。

策略容量

如果套利资金超过了该基金策略的容量,套利效率会大大降低。因此投资者应该避免选择套利产品规模过大的产品。

历史业绩

观察产品历史业绩是否稳定向上,避免业绩走势波动剧烈的产品。国内多空仓策略的长与短。

对冲基金七大策略之三:定向增发

定向增发策略:是驱动策略中的一类子策略,由于目前国内驱动策略基金集中于定向增发业务,故单独分为一类。该策略通常就是参与投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票投资,在定向增发股票解禁期满后在二级市场退出,以此获得收益。除了定向增发外,驱动策略投资往往应用于投资发生特殊情形的公司,如重大重组、并购、破发、破净等。

定向增发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条件的少数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行为,目前规定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市价的90%,发行股份12个月内(大股东认购的为36个月)不得转让。

定向增发股票平均收益高:历史业绩来看,定向增发股票平均收益很高。 2006年以来,定向增发股票平均收益55.81%,平均超额收益达到52.78%。 即便在2008年熊市,当年解禁的定向增发股票平均收益也达68.88%。

定向增发股票风险——破发:

投资单个定向增发股票,有可能出现破发现象,导致亏损。2007年10月,吉恩镍业进行定向增发,到2008年10月解禁上市时,其股价相比较增发价下跌了80.61%,成为历史上最亏的一次定向增发投资。

通过定向增发对冲基金规避定增股票破发风险:

定向增发对冲基金——通过定向增发对冲基金,投资多个定向增发股票,分散风险,那么其破发概率就大大降低,获取定增行业平均收益的概率更高。

投资者如何挑选定向增发对冲基金?

>基金管理人获取定增股票的能力如何

定向增发股票发行范围小,好的基金管理人有信息获得定增股票,而且购买的定增股票也有折扣优势。

>基金管理人是否有能力筛选优质定增股票

定向增发股票鱼龙混杂,收益参差不齐,研究并筛选好的定增股票有时至关重要。

>基金管理人是否持股分散

单一定增股票有破发风险,持有多个定增股票能够分散风险,获取行业平均高收益的可能更高。

>基金资产是否有闲置期

单定增股票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有,一些基金募集资金后有可能找不到定增股票,导致资金闲置。因此选择已经有潜在定增股票项目的基金较好。

对冲基金七大策略之四:宏观对冲

宏观对冲投资原理:在充分分析宏观经济的基础上,对股票、外汇、货币及大宗商品来进行投资,同时加入杠杆,以期待获取高额收益。

宏观对冲策略优势:宏观策略与股市、债市关联度低,同时投资灵活,在股票市场低迷时也能创造收益。

保守型:主要取零杠杆,主要是通过把握经济周期的规律来寻求中长线的机会,其客户大多数是一些退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大型机构;

积极型:使用衍生金融产品来提高仓位的杠杆化,并且仓位调整频繁,主要是寻找短线投资机会,投资风险也较高,大多数宏观对冲基金属于该类别。

宏观对冲策略潜在风险

交易风险:金融工具价格、市场利率的波动由于杠杠的存在风险暴露值被进一步放大。当期货部分触及平仓线时,由于追加保证金不够及时性而被强制平仓。

流动性风险:市场头寸由于流动性问题不能以较好的价格退出,导致退出时净值大幅回撤。

如何挑选宏观对冲策略基金?

宏观经济的把握

宏观依赖于基金经理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如美国QE的退出,导致美元的升值预期大增,诱使热钱大量从新兴市场撤回美国,从而导致美元的升值。此时,美元汇率就可能是个很好的投资方向。

投资风格及标的

外汇、大宗商品市场具有较高的杠杆性,而股票市场的杠杠性相对较低,选择不同投资标的的产品,代表着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

历史业绩如何

回顾产品的历史业绩是否平稳向上,最大回撤是否在可承受范围,避免业绩持续下跌的产品及波动不在承受范围内的产品。

对冲基金七大策略之五:多空仓(长短仓)策略

多空仓投资策略原理:将资金买入一系列股票、看涨期权、期货 多头形成多头头寸,做空期权、现货、期指形成空头头寸,多头与z空头的市值差值 形成市场头寸,不同的市场头寸形成不同的多空仓子策略。国外多空仓主要是对同一板块的不同个股进行多头和空头同时进行操作,基金经理相信,同一板块的不同股票,业绩好的在牛市涨幅超过业绩普通的股票,在熊市,业绩差的跌幅会超过业绩好的股票,所以会买入业绩走势好的,融券卖出业绩差的股票,在牛市和熊市均可赚钱。

国内多空仓策略的长与短

收益、风险可能被放大

由于多空仓策略可以在期指市场用少量的保证金附加一定倍数的杠杆,导致净值振幅被扩大,收益可能会在短期内翻番也可能夭折。

仓位灵活

市场发生变化时,多空仓可以及时的调整多头与空头的头寸,顺应市场。

适合的投资者

目前国内多空仓基金多属于高风险,适合于愿意承担业绩剧烈波动的激进型投资者;而低风险多空仓产品目前较少,目前就盈峰量化投资对冲1期一只。

对冲基金七大策略之六:管理期货

管理期货投资策略:管理期货基金CTA,又被称为商品交易顾问。只投资于:金融期货、期权与衍生产品、固定收益与利率、外汇与货币、以及金属、商品期货等。

管理期货策略对冲基金适合的投资者

有中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需要配置股票以外资产的投资者。

管理期货策略的特点

风险跨度大——期货杠杆,风险可高可低

灵活——可做多、可做空

独立于传统市场——与股市、债市负相关性

管理期货策略对冲基金如何挑选?

以往业绩

观察产品历史业绩是否稳定向上,避免业绩走势波动剧烈的产品。

团队稳定

研究团队、量化团队是否稳定,量化基金经理过往是否有丰富的量化经验,公司量化团队是否具备齐全的量化硬件设施。

风险控制

基金公司是否有严格的下行风控体系、强制平仓体系,以往业绩最大回撤投资者是否能接受。

投资策略

在趋势明朗的行情下,取趋势跟踪、逆趋势策略的产品表现较好,在震荡市里,取模式识别及多策略的产品表现较好。

对冲基金七大策略之七:多策略

多策略投资原理:该策略通过将对冲基金的多种策略组合起来来运作对冲基金。每一种对冲基金的策略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的一面。通过对多种策略的组合,往往可以平滑单一策略的风险,使得业绩表现趋向于稳定。

适合稳健、长期投资者

多策略相对于其他单一策略更稳健,能平抑不同策略波动,适合稳健投资者。此外,多策略对冲基金短期业绩可能并不出挑,但长期业绩却稳定靠前,适合长期持有。

如何挑选多策略对冲基金

基金管理人以往业绩、风险控制

历史业绩是否平稳向上,净值下行控制是否较好。

基金管理人是否有能力适时改变策略

虽然基金经理手握多种策略,但是何时使用何种策略、提高何种策略比例,仍然考验基金经理的实力。

哪些海外对冲基金热衷于投资中概股

中概股热潮的背后,离不开海外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那些活跃的对冲基金们。今天,财虎网就来独家盘点一下其中的活跃分子。大致而言,这些投资中国的海外对冲基金们大概分为两类:“老虎系”的基金和非“老虎系”的基金。“老虎系”是其中表现最活跃的。

在美国证券投资界,“老虎系”名声非凡。老虎基金(TigerManagement)的创始人JulianRobertson是美国对冲基金界的人物。老虎基金有点像对冲基金界的黄埔军校,现在美国很多知名的对冲基金经理或直接出自于门下,或由其派生出来,统称“老虎系”(Tiger

Cub)。

1、老虎全球基金(Tiger

Global)

老虎全球基金(TigerGlobal)一直是投资中概股的活跃分子,也是最近数年美国最炙手可热的对冲基金之一。基金经理是ChaseColeman。他出身名门,其祖上是纽约的最后一任荷兰总督PeterStuyvesant。他在任内下令修建了一道沿纽约下城的防卫墙,后来那个街区就叫wallstreet,即墙街,这也是今天华尔街(WallStreet)的由来。PeterStuyvesant可能没想到,他的后裔后来成为华尔街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Coleman大学毕业后,就加入老虎基金,担任科技分析师。从某种程度上,他相当JulianRobertson的关门弟子。25岁时,他拿了JulianRoberson的2500万美元的基金,开始单飞,目前旗下掌管资金超过100亿美元。在很多中概股TMT板块的股票中,经常能看到老虎全球的身影。老虎曾重仓过像优酷等股票。下表显示了老虎全球目前在中概股中的主要仓位,包括唯品会、58同城、搜房、奇虎、汽车之家、去哪儿等。

2、JOHO

Capital

在投资中概股的海外对冲基金中,从规模上,JOHOCapital并不算大的,基金规模只有大约20亿多美元。但从持仓比例上,JOHOCapital绝对名列前茅,目前中概股大约占基金总规模的40%左右。基金经理是RobertKarr,属于“老虎系”二期中的佼佼者。(所谓“老虎系”一期是指直接出自JulianRobertson门下,二期则是从“老虎系”一期的基金从独立出来的)。JOHOCapital两年前大约只管理6亿美元左右,最近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估计得益于其在中概股中的投资表现,目前持有百度、唯品会、优酷、蓝汛、58同城、去哪儿等。

3、Viking

GlobalInvestors

这也是一支大型基金,资金规模220亿美元。基金经理AndreasHalvorsen也是出身于“老虎系”一期,与孤松的StephenMandel和小牛基金的LeeAinslie齐名。这老兄的背景有点,在进入斯坦福商学院之前,曾毕业于海军学院,并入选海豹特种部队,担任过挪威海豹小分队的负责人。VikingGlobal曾持有过新东方,不过目前只持有百度、新浪、和优酷。

4、小牛基金(Merick

Capital)

小牛基金曾经非常看好中概股,一度重仓过不少股票。基金经理LeeAinslie算是“老虎系”一期中最杰出的基金经理之一。基金总部设在达拉斯,这兄弟又酷爱达拉斯小牛队,因而基金命名为小牛基金。目前基金规模将近100亿美元。LeeAinslie并不是没有能力将基金做得更大,不过他觉得钱管得太多,未必有好的投资机会。从最新的持仓看,小牛基金明显减小了对中概股的投资,目前似乎仅持有百度和如家两支中概股,这也许与基金前几年在中概股上投资表现不佳有关。

5、Alkeon

Capital

这个基金一直比较低调,规模大概在60亿美元上下,以投资科技股为主。基金经理Takis

Sparaggis以前在瑞士信贷担任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也是比较典型的做多做空型基金(long/shortequity)。目前持有百度、携程、优酷等。

6、孤松基金(Lone

Pine Capital)

这是支超大型基金,目前管理资产超过230亿美元。掌门人StephenMandal

也是“老虎系”最负盛名的基金经理之一。他本科毕业于常青藤院校达特茅斯学院,后又进入哈佛商学院,算是华尔街做金融的典型出身。后来离开老虎单干时,把基金命名为孤松,以纪念达特茅斯学院一棵一晨多年前经闪电击中而至今幸存的松树。孤松基金的风格是一旦看中某支股票,喜欢重仓持有。比如,在百度上,它持有的股票市场接近9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一支中型基金了。它也是搜房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7、橡树资本(Oaktree

Capital)

橡树资本投资范围很广,涵盖股票、债券、到房地产等,管理资金超过800亿美元。基金掌门HowardMarks在美国投资界地位尊崇,价值投资的实践者,也是巴菲特非常推崇的投资人。他写过一本挺有影响的投资类的书,《最重要的事》(TheMost

Important

Thing),前面花了四五章不厌其烦地谈风险控制,而不是纯粹地谈投资方法,非高人所不能为也。不过,孤松对中概股投资相对比较分散,一般仓位都不大。从投资风格上,与“老虎系”的基金区别甚大。

8、D.E.Shaw

基金(D.E.Shaw &

Company)

如果单纯以持有中概股的数量而言,D.E.Shaw基金估计排名第一。这和它的策略有关,和上面大多数以多空型基金(long/shortequity)不同,D.E.Shaw是一家以量化模型为主的基金,其选股策略主要是基于算法而非基本面角度出发。这支基金目前规模在430亿美元左右,是美国最大的量化基金之一,创始人是原哥大的计算机教授DidShaw。贝索斯在创立亚马逊之前,就曾在D.E.Shaw做投资。

其他比较活跃的基金还包括OwlCreek

Asset Management, Millennium Management, Steadfast Capital, Kingdon Capital,

Discovery Capital, Coatue Capital,Visium Asset Management, Emerging Sovereign

Group等。总体而言,这些基金规模大都在数十亿美元之间,属于相对比较传统的多空型股票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