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油价今日价格_为啥辽宁锦州油价高了
1.冬季油价上涨,是因为冬天油耗会变高的关系吗?
2.11年到15年油价为什么这么高
3.为什么中国的油价这么高?
4.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5.为什么现在油价越来越高了
6.国内油价为什么那么高?
引言:现在国内各个地方的油价都在上涨,成品油也是经过很多次的调价,现在油价每升超过了十元,这就意味着车主的压力要变大,因为油价的增加所以车主使用汽车的费用就会增加。现在油的价格也是刷新了之前的记录,不过随着油价的增加汽车的使用量可能会减少,所以油价这么高的原因就有了,这样是为了实现低碳生活。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石油会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价格的上涨就会给生活造成影响,现在很多人都代步工具就是汽车,油价每升超过十元就说明充满一箱油就要比之前多几十块钱,这就会给不少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不少网友表示不敢再开车了,这样高价的汽油也会让不少人放弃购买汽车,汽车的销量也会减少,不过一些节油型汽车就会变得受欢迎。
除此之外电动汽车的销售量也有可能会增加,因为这款汽车不需要耗油,所以电动汽车就变成了消费者的新选择。而且每次油价上涨都会用替代品出现,人们也会减少对汽油的依赖。在这种高价汽油面前,消费者会减少汽油使用量,这样也就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所以这也是一种重视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表现,因此大家看待这件事也要非常客观。
不过所有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可能在某一天汽油的价格又会下降,所以现在大家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做好应对措施。现在油价如此昂贵,这样就会加快发展代替能源,所以大家也不要过度担忧油价的问题。这一次油价的上涨肯定也是经过长时间考虑才最终决定的,而且这样还能够促进低碳行动,可见这件事情也不完全是坏事,最重要的是怎么看待这件事。
冬季油价上涨,是因为冬天油耗会变高的关系吗?
听说6月14日24点国内的油价又会迎来今年的第11次调整,距离油价进入?十元?时代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面对如此高的油价,很多年轻网友都开启了花式省油技术。有网友说不洗车是可以省油的,因为不光滑的车身反而具有更长的行驶距离。也有网友表示开空调比开窗更省油,虽然开空调会增加汽车油耗,但当汽车的时速超过60公里时,开窗造成的风阻产生的油耗要比空调大得多。
还有网友提出,如果汽车油箱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油量时就要赶快加油,如果等到油灯亮起再加,会损伤油泵,加满油之后还会增加发动机的负担。除此之外,还有网友总结了匀速行驶油耗低、胎压稳定油耗低等各种各样的省油大法,真的是用尽全力在省油。
其实全国油价之所以能涨幅如此大,是有这四点原因的影响:
第一点是供求关系。我们都知道原油这种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每年原油产量的降低,市场需求却始终居高不下,因此造成了供不应求的情况。第二点是经济发展。正所谓社会在发展,物价在变化,那么燃油的价格也必然会随之变化,再加上消费被促进的同时也会带动燃油的消耗。第三点是战争影响。尤其今年油价上涨最显著的节点就是一些国际战争的发生,因为一旦发生战争,原油的需求就会增加,国内外进出口量都会受到影响。第四点政策影响。近年来国际形势动荡,战争、疫情、病毒各种因素导致一些原油出口国改变了进出口政策,也干扰了燃油的价格。
燃油价格上涨的因素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并不只是我国,国外一些国家也同样面临原油上涨的情况。
11年到15年油价为什么这么高
油价的涨幅大部分是受国际油价的变化和人民币的升值、贬值有关,部分地区油价上涨的原因大多数还是因为需求大于供应的原因。
冬季天气寒冷,天气干燥,人们出行也更加愿意选择自驾出行,加之冬季车辆热效率变低,不能够充分利用好汽油发出的热量,且车主热车时间长,导致自己车辆的油耗变高,而部分地区因为汽油抽调不及时,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油价自然会有小幅度的增长。
一、冬季自驾出行的频率更频繁、用油量更大因为天气较冷,平时选择低碳出行的人都不愿意冒着寒风去坐公交和打车,而更愿意选择自己开车出行。这样也更能解决自己上班不及时、取暖不方便的问题,而随着上路的私家车的数量增多,自驾的次数增多,地区间的油量需求自然就变大。而我国原油资源本就有限,多靠进口,所以各地区油量分配不匀,只能以适当增加价格的方式来应对冬季油量需求量大的问题。
二、冬季车辆耗油量高因为气温较低的原因,车辆系统的热效率远远不及夏天,它也不能够充分利用好热量,导致汽油发出的热量大部分白白浪费了,这也间接导致了车辆汽油的浪费。另外,许多车主也喜欢在冬季在车内开暖气取暖,车子也总是处于热车和发动机保温阶段,加之冬季开车更容易出事故,人们开车速度也比以往还要慢,车辆系统磨损问题,这些都加大了车辆的耗油量。
针对于全国的油价来说,它只受国际原油价格和本国的经济状况所影响。人们之所以会有冬季油价升高的感觉,是因为我国的石油资源总量太少,过分依赖于进口,一到用油量加大的季节,石油的分配也会出现有限使用的情况,且受国家提倡低碳出行的原因,地区间的汽油价格也会有稍微的调整和改变。
为什么中国的油价这么高?
供不应求。
当全球原油生产跟不上需求时,即供不应求时,会导致油价出现上涨的情况,其次就是战争的影响,当战争发生的时候,会增加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影响原油的生产,以及避险资金流入原油市场,导致石油价格的上涨。
因为我国本身的石油储备有限,石油储备并不丰富,而且化石能源是一种无法再生的资源,所以进口依赖度高达70%以上,进口原油再加上运输储存的成本,对比中东国家来说,我们国家的油价肯定是要贵一点的。
油价为什么会那么高呢?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呢?
中国的汽油税负水平较高。
一方面,石油是化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化石能源是一种无法再生的资源,中国的石油储备其实并不丰富,所以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降低石油这种战略资源的消耗是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
对于这种资源产品,以市场手段进行调节无疑就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了,所以以税费的方式进行价格手段调节,对于推动减少汽车使用,减少能源消耗是非常有利的。
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是近些年来中国雾霾天气等空气污染产生的重要原因,纯粹的化石能源消耗几乎难以避免产生空气污染,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在短时间内也难以降到和汽油车成本接近的水平。
那么为了进一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空气的污染,通过提升汽油价格,让使用汽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形成明显的价格差,将会对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什么现在油价越来越高了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国际油价在近几年来的上涨过程。 在2001年911前后,当时的油价在每桶20 美元左右。而到2003年初,油价上涨接近30美元/桶。一年后的2004年初,更突破40美元/桶关口。到2006年初,油价开始接近60美元/桶大关。而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则先后突破80、90美元/桶的关口,直至2008年初的百元大关。 当然,国际油价最近突破百元大关,有一定的偶然性,主要是受到市场利空因素的影响。例如,2008年初尼日利亚石油港口城市的武装,令人们担心这个世界第八大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供应可能进一步缩减。同时,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已连续7个星期下降,并已降低到2005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但偶然性中也有必然性,因为在那些左右油价的供求关系中,包括需求量、产出量、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中,又确实包含着推动油价持续走高并保持高位的成份。我们来逐一加以分析。 首先来看世界经济与石油需求。我们知道,这一轮油价高企,并不某个突发事件导致的短期变化,而是受到了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而普遍增长的有力推动。研究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长明显快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耗量的增长也明显快于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石油消耗的增幅显著高于GDP的增幅。 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预计,世界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可能在2015年前后回引发更加严重的供应问题。这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需求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有的机构,如埃克森美孚公司预测,全球石油需求80%的增长部分,将来自发展中国家。 在考虑石油需求方面,交通系统、特别是汽车,需要格外被提及。以美国为例,美国拥有近3亿辆汽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的25%,但石油生产只占全球石油产量的大约9%。美国经济、特别是美国交通系统的燃料,有97%是石油。 中国汽车拥有量的猛涨,也使得石油消费强劲。中国现在将近有2050万辆车,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增长了3倍,近年来车辆的销售增长率一直在20%以上。自1993年以来,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目前,石油需求的近半依赖进口。至于邻国日本和韩国,石油更是100%依赖进口,突显亚洲经济的火车头对石油的巨大需求量。 其次来看石油的供给与储备。总的情况是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增长。世界性石油供应短缺现象,在短期内还会呈现加剧态势。用有的学者比较悲观的描述,就是世界每消耗了两桶石油的同时,却只发现一桶新石油的产能,因为世界上大多数成熟油田的产能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之中。 美国已开采完大多数的传统油田。英国北海石油的产量从1999年就开始衰退。墨西哥油田也在2006年达到产量峰值。沙特的7大油田占全国石油供应的90%,但产能也在逐年衰退。在中国,约占石油总产量30%的大庆油田,产量也以2-3%的年均速度递减。第二大油田辽河油田的产量也一直在下降。几乎全球都在发生相似的情况:产量达到最高点后,面临两倍数的下降。下降的速度,快于预期。 当然,我们说全球石油紧张和产量下降,主要是指开采条件优越、天然油质好、经济价值高的高效、低成本的轻质油田(传统油田)的储量和产能减少,并不否定全球范围内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的存在和扩张潜力。事实上,油价有反作用力。在油价处于低位时,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是没有开发价值的,反之则不然。 打个比方,传统油田的产油成本低。按美国能源部的测算,包括勘探、开采、运输成本在内,传统油田的生产成本一般在10美元/桶以内,理论售价应在40美元/桶之间。采油条件特别好的国家,如沙特,原油生产成本可低至3-4美元/桶 - 在那里,人们只要向大油田的底部加水压,油质好、价值高的轻质油便浮到表面。可惜的是,这样的优质大油田正越来越少,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所以,综合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来看,有三句话可以概括:第一、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拉动油价持续上涨;第二、传统油田产量的下降,推动油价提升;第三、油价上涨带动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产油方式的扩张,反过来缓解石油供需矛盾,抑制油价过高的攀生。 所谓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典型的类型包括油页岩矿、油沙矿、以及分布在北部高纬度寒冷地带的特殊油田。 作为前者,油页岩看起来象普通岩石,但加热后就会渗出油泡。美国、中国、巴西、爱沙尼亚、澳大利亚等国都有此类油页矿。美国更是独占优势,有超过世界油页岩矿产量72%的储备。仅在科罗拉多落基山表下面,就蕴含2万亿个桶的储量,具有8倍于沙特、18倍于伊拉克、21倍于科威特、22倍于伊朗的原油产能;其规模超过当今世界已被证实的全部传统油田的原油储量。 作为后者,加拿大等国在北部艾伯塔等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沙矿资源,产能可达数百亿桶油的规模。另在加拿大的西北寒冷地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储量在400亿桶的特殊油田。说它特殊,主要是因为其气候恶劣,开采条件差 - 这是一个冬天冰山覆盖、夏天一片沼泽的特殊地带。冬天的温度可下降到零下60 和70度,使人和机器在那里作业面临非常危险和困难的状态。 但从技术的可能和可行性上,现在我们已完全具有开采油页岩、油沙、以及北部高纬度地区特殊油田的成熟能力。不过,从现实性、迫切性来看,是否进行实际的开采活动、以增加石油供应量,还要看油价高低是否满足开采成本及盈利的空间。按估算,油页岩矿的开采成本在每桶25 美元左右,油沙及北部高纬度地带的油田开采成本也离这个数值不远(均与传统油田存在显著成本差异)。在油价在35-40美元/桶时,不会有任何公司去花钱投资和生产。但当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就会有许多公司积极介入生产,以获得现实的利润。 而所谓其他形式的产油方式,则主要包括一种煤转液技术(CTL)的技术过程。这种技术的萌芽,其实早在二战的德国就已开始。当时的传统做法,是第一次技术过程实现煤转化为气(一氧化碳和氢),第二次过程再将气转变成柴油、汽油或其他相关产品。制约此项技术应用的现实性和迫切性的因素,同样是成本和油价之间的盈利空间。 因为煤转液过程的生产成本在每桶30-40美元,所以不到油价上涨至75-80美元/桶,不会有许多公司真正地去应用这项技术,增加石油市场的供应。但到价格到位、市场条件成熟时,煤转液技术的潜力非常之大。据美国五角大楼估算,仅美国一国,就具备可生产9640亿个桶油的煤资源。其产能,大于整个中东地区约6850亿桶油的传统油田产能。 从上述角度分析,我们知道:按现有的石油需求、供应条件和价格因素来看,当市场油价上涨到75-80美元/桶时,尽管会有时滞,但世界石油会有一个来自于包括传统油田之外的其他类型油田和其他形式的产油量的显著扩张,从而大幅增加供应,缓解供求矛盾,舒缓价格上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意美国能源情报署关于2008-2009年世界油价可能会适度回落到每桶80美元附近的预测结论。 当然,具体到特定时点的油价是跌是涨、何时跌涨,除了考虑上述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之外,还必须结合分析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的影响,当然,我们认为:石油需求、供应与价格的狭义的相互影响,对油价跌涨起着长期的、基础性的支配作用,而国际政策、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等广义因素,更多地对油价跌涨起着短期的、伸缩性的配合作用。 先来看国际政策。欧佩克、俄罗斯等国的政策对世界石油的供应影响巨大,而美国的政策则对世界石油的需求影响显著。短期内,约占全球原油总产量40%的欧佩克还不会改变限制成员国产量以防油价下跌的基本态度。而俄罗斯,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因油价上涨和开采技术进步,石油生产得到快速扩张,产量已超沙特,但它对与西方公司合作扩大石油产量的呼吁兴趣不大,更愿意与欧佩克一起坐享油价上涨的巨额利益。 作为石油消耗大国的美国,已在2007年12月通过了由布什总统签署了新能源法案,决意改变对石油长期以来的高度依赖性。根据新能源法案,到2020年,美国汽车的油耗必须比目前降低40%,而生物乙醇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到2022年必须达到360亿加仑。美国正试图通过这种坚定的政策导向,影响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石油需求。 但鉴于在美国历史上、特别是尼克松总统任内、卡特总统任内,曾都有过“摆脱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独立”等的类似政策、但却从未成功的先例,布什总统的这一次新能源法案的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只不过,前几次总统政策的失败,大多源于国际市场油价的走低所致(其中包含欧佩克的政策反击)。可从导致油价降低的结果来看,也不能说是政策的完全失败。 最后,我们来看金融、投资(投机)衍生性因素。这里,最重要的,是美元贬值、以及石油期货市场及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角色。美元连续贬值,当然会反过来促使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价格的持续高走。事实上,如果我们按美元贬值幅度回算各年度的油价实际涨幅,就会发现,它们只是名义涨幅的60%左右。 石油期货市场方面,一些养老基金、公共基金、对冲基金的投资(投机)性参与,对价格起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市场的资料显示,以对冲基金为主的非商业交易商,所持有原油期货仓位可达到30%以上,非常活跃。它们改变了石油市场由石油生产方和消费国占主导的传统格局。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的任何动向,都会加剧油价和市场波动。这一点,在解释世界油价短期波动、特别是振幅加大方面,尤其值得注意。
国内油价为什么那么高?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油的根源:石油。
我国主要是进口石油,如果说中东油田或者俄罗斯油田都是减少开采量的话,那么石油供应少于总需求量,油价上升。而是控制石油的不仅是开采量,还有美元。
美国通过石油美元计划彻底将美元与石油同步化:石油最后用美元结算。这就使石油又受美国政府的影响。
所以归根到底,作为我国的油价上涨有诸多的国际因素影响着它。
作为有车一族,每次加油都会不禁叨叨中国油价相比国外怎么这么高,还没一个月一条烟就跑没了,但是客观分析下来,你会发现国内油价只是“看上去”比较金贵而已。
1,原油成本
首先国内巨大的原油进口量及巨额的进口成本需要市场去回填缺口,所以原油成本高是一个重要因素。
3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原油进口量为41,957万吨,同比增长10.1%,进口金额11,002.86亿元,同比增长42.7%,而2017年国内市场原油表现消费量为6.1亿吨,国内原油产量为1.92亿吨。
作为参考,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会(EIA)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石油产量以每日1500万桶排名第一,其次是沙特、俄罗斯、加拿大、中国、伊朗、伊拉克、阿联酋、巴西和科威特,因此美国虽然消费量全球第一,但是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产油国。
2,止跌缓涨的调价方式
国内比较奇特的调价方式也是一个原因,止跌缓涨。
16年1月13日,发改委下发《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设置了油价调控上下限,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不降低,油价的市场化成分会略小一些。
3,税费
根据媒体的拆解报道示意图(当时的92#油麦5.67元),美国油价含税22%,国内油价含税48%,不含税也就是2.95元,跟美国跟多地区已经持平了,所以对于石油资源缺乏的中国来说,现在的油价并不算高,前提是不含税的话。
而且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会加剧对环境的污染,再加上从现有发布的各种新能源汽车政策来看,为了电动车能够更好的普及,国内汽油的价格也不会降的很低。
买得起车却养不起,你怎么看?
智选车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