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抛售国际金价_金价 美国
1.为什么美元上涨,黄金会下跌
2.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3.美元和黄金的关系
4.国际金价连续五个月下跌!造成金价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5.美国缩减购债对黄金利多还是利空
黄金和石油价格联动的原因分析
金价与油价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美元汇率的波动(特别是贬值),通货膨胀,石油出产国的黄金运作,国际大事件的发生。
1.美元汇率波动,特别是美元的连年贬值引发了金价和油价的同向波动
由于黄金和石油在世界交易市场上都是以美元报价,而美元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媒介,所以每当美元升值或贬值时,都会带动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的同向变化。当美元升值时,金价和油价降低;而当美元贬值时,金价和油价又往往升高。近年来,美国政府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美元连连贬值,人们纷纷转向其他风险小、可保值的资产,例如黄金。黄金是公认的硬通货,是保值避险的最佳资产之一,人们为避险而将更多资金转移到黄金上来,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由于人们预计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而石油又是当今工业社会必不可少的资源,人们大量购进石油,又推动了石油价格的上涨。
近年来,在美元连连贬值的情况下,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节节攀升。研究者们认为,美国的双赤字是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鉴于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双创下新高,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影响了人们对美元价值的信心,美元因此仍处于疲势中。根据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美国2005年贸易赤字连续第四年上升,达到725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时,美国贸易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5.8%,高于2004年的5.1%。不仅如此,2005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达到4270亿美元,打破了2004财年4120亿美元的赤字纪录。这意味着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连续4年上升,并再次创下新高。到2005年底,美国的双赤字已经超过1.15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在今后10年里,美国的财政赤字总额将达2.58万亿美元,每年的赤字额均将超过2000亿美元。
实际上,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数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达31%。尽管格林斯潘连连提高美元利率,2005年美元又有所反弹,但是由于提高幅度有限,远未达到人们的心理预期,在短期内刺激了市场后,美元又开始继续贬值。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庞大的军事支出,小布什政府采取了放任美元贬值的政策,从而把美国国内的风险和压力转移给了国际上其他的国家。也就是说,无论是客观上的市场压力还是主观上布什政府的政策手段,美元一直处于巨大的贬值压力中,因此带动这几年金价和油价的飙升。
2.高油价加剧通货膨胀,剧烈的通货膨胀引发金价上升
温和的长期通货膨胀,对石油和黄金的价格影响不大。但是遇到短期内程度剧烈的通货膨胀,物价普遍大幅度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引起市场激烈的反应,带动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的上升。
高油价常被视为通货膨胀的先兆。石油价格的上涨通常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高油价影响了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中的能源构成部分,逐渐拉高整体物价。随后,通货膨胀反过来作用于石油价格,带动油价进一步上涨。
而黄金具有良好的抗通胀性和保值性,是通货膨胀的对冲工具,在通货膨胀明显的时期,常被加入投资组合,因此高通胀时期,金价通常上涨。例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印尼的金价在7个月内上涨了375%。而当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处于高通胀或者预期高通胀时,国际市场的金价就会上涨。
3.受石油价格影响的石油出产国对黄金的运作引发黄金价格同向波动
长期以来,油价被视为金价升降的信号指标。因为市场显示金价常追随油价的升降而波动,这和石油生产大国的运作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与这些石油生产大国手中巨额的石油美元有关。所谓石油美元,就是指石油生产国出口大量石油,从而导致了极大的顺差。而国际市场上石油通常以美元来结算,称为石油美元。由于大的石油生产国,如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伊朗等大多集中在海湾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所以它们对石油美元的操作常具有同向性。这样一笔巨大的资金被集中操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石油是几大产油国的支柱产业。虽然石油生产为它们带来了巨额利润,但是产业结构的单一也为它们带来了一定风险。为了转移风险,石油输出国往往将石油美元中极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去。而黄金作为规避风险、投资保值的优良工具,自然也在这些石油输出国的选择范围之内。
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后,产油国所持有的石油美元会迅速膨胀,于是这些国家提高黄金在其国际储备中的比例,从而增加了对黄金的需求。由于石油美元数额巨大,石油输出国操作集中性强,推动了黄金价格的上涨。石油价格低迷时的情况正好相反。更严重的是,若石油价格低到大大影响其整个国民经济时,如石油收入不足以弥补其进口支出,那么石油生产国能通过削减一部分黄金储备,确保本国经济正常发展。但这种削减无疑是扩大了黄金市场的供给量,从而影响黄金的价格,有时它们甚至低价抛售黄金,加剧了黄金价格的下跌。
这样的情况在2005年表现得尤其明显。2005年,金价与油价都大幅上扬,为石油输出国带来极其丰厚的收入,特别是中东地区国家的黄金需求也随着石油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增加。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2005年中东地区的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长了38%,其中几个重量级产油国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尤为强烈,阿联酋的黄金需求增长率达到33%,沙特的黄金需求增长率同比增加82%,埃及的增长率高达150%。由此可见,这些来自中东的石油美元推动了黄金投资需求增长,从而推动了金价的上升。
另一个敦促石油生产国购买黄金的动力来自于国际组织。除了中东地区比较富裕的国家外,还有一些处于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产油国,如墨西哥、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中亚的一些国家,它们比较容易遭受石油低价的伤害,所以这些国家非常重视黄金储备。并且这些国家接受了世界银行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大量贷款,一旦石油价格下挫,这些国家难以归还国际贷款,容易引起国际债务危机。为此,一方面,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要求这些国家准备一定的黄金储备以抵抗风险,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为了减轻债务压力,其中央银行增发货币,同时降低利率,推动黄金需求增长,带动金价上涨。
金价和油价波动方向背离的分析
尽管金价和油价大体上呈正向关系,但需要补充的是,这种石油价格和黄金价格大体上同向变动的现象,并非绝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各种复杂的原因。
例如:1975年后,当油价维持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带来的高价时,金价却下滑了两三年才开始上涨,并突破了原来的最高价。从1975年到1976年初,通胀率高涨引发了高利率,加之石油危机重创,高失业率和破产风潮席卷西方世界,与通胀密切相关的金价,伴随着其他物价的跌落,也开始滑落。20世纪70年代初的金价飙升中不乏对黄金的投机需求。为了阻止对黄金的投机,美国财政部宣布拍卖部分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采取相同措施,并要求其成员国用特别提款权取代黄金作为记账单位,不仅增加了黄金市场上的供给,还减少了某些国家对黄金的需求,导致金价背离高油价,不升反跌。
另一次油价和金价比较明显的背离出现在世纪之交。其间,石油价格的涨势虽然不及上世纪70年代,但已明显开始上涨,走出了长达20年的低迷期。与此相反的是依然低迷的金价,1999年8月甚至达到了近20年来最低价位每盎司252美元。即使由于“9·11”事件短期急速上扬,价格仍很快回归低价位区间,大部分时间在每盎司255美元~300美元区间徘徊。这次金价和油价背离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国央行抛售黄金储备,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央行。继1999年世界银行与瑞士银行宣布抛售黄金后,英国央行也抛售了其储备的约715吨黄金中的415吨,黄金价格应声下跌2%。专家们经过研究认为,黄金市场每个月吸纳25吨黄金将影响不大,但是若各国央行或其他部门已认可和估算的出售黄金的数量加起来,则市场每年需吸纳450吨到550吨黄金,黄金市场上供大于求,黄金价格自然低迷。
其背后的原因则是上世纪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淡化了黄金的价值,特别是各央行心目中黄金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金融创新不断,黄金的收益率大大不及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而黄金的储备成本在国际储备中又是最高的。考虑到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良好,各国央行纷纷把黄金换成更能获利的其他储备品种,形成抛售黄金的局面,自然打压了黄金价格。
另一个促成银行抛售的原因是由于黄金长时间的低迷,很多黄金开采商担心价格进一步滑落,纷纷与大型银行签订了套期保值协议,合同规定按当时的价格出售以后所产的黄金。因此大型银行向央行拆借黄金,在市场上抛售出去,将所得资金支付给开采商,再用开采商以后提供的黄金还给央行,这更刺激了当时对黄金储备的大肆抛售,进一步加剧了黄金市场的低迷。
金价与油价在伊拉克战争时也曾发生过一段短暂的背离。不同于海湾战争时黄金价格飙升,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金价始终低迷。原来,在战争前,美元兑主要货币继续走强以及美国道指和标普连续六天上涨打压了金价,使多数黄金市场人士离场观望。同时,黄金市场上的买卖双方普遍认同了美军宣传的速战速决、顺利取胜的预测,因而投资者不愿积极交易,而倾向于等待进一步的交易线索。在伊拉克战争开打后,金价上涨势头亦不明朗,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美英联军攻势猛烈,投资者预期战争很快就会结束;二是一部分黄金投资者获利回吐,打压了黄金的上涨,而另外的黄金投资者陷入困境,很难判断是做空还是做多,未能入市。不过这种短暂的背离,随着战事的不容乐观以及美国新发布的不佳的经济数据而结束,黄金价格追随着油价的上涨脚步逐渐上涨起来。
总结
综上所述,从历史数据来看,金价和油价的波动存在一种非确定数字比例的正向联动关系,原因主要是金价和油价都受美元汇率、通货膨胀、石油输出国的市场操作以及国际重大政治事件这几大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其中一种价格的涨跌,结合当时的主导因素,来判断另一个的价格走向。当然,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当某个独立的因素影响程度比较大,压过了金价、油价的共同影响因素时,黄金和石油价格的运动趋势可能会发生背离。但从长远来看,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同向运动的趋势比较明显,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为什么美元上涨,黄金会下跌
美国黄金白银价格走势呈下降趋势;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42%至每盎司1364.9美元,白银期货价格下跌2.82%至每盎司22.25美元;不利好。
供求关系:白银价格是基于供求关系基础上的,如果白银产量大幅增加,白银价格会受到影响而回落。但如果白银产量停止增加,那么白银价格就会在求大于供的情况下升值。
国际关系:当国际上出现战争事件时,政府会为战争或为维持国内经济平稳而支付费用,大量投资者转向黄金白银保值投资,这些都会扩大对白银的需求,刺激银价上扬。
美元汇率:白银价格和美元汇率息息相关,美元坚挺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白银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时,白银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
石油价格:当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银价也会持续上升。其原因是产油国的石油收入增加,从而会影响白银的市场需求。
金融危机:当金融体系不稳定时,就会引起世界金融危机,白银就会发挥资金避难所的功能,银价就会上涨。
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供给因素
1.地球上的黄金存量;2.年供求量3.新的金矿开采成本;4.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在这些国家的任何政治、军事动荡无疑会直接影响该国生产的黄金数量,进而影响世界黄金供给;5.央行的黄金抛售。
二、需求因素
1.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2.保值的需要,黄金储备一向被央行用作防范国内通胀、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投资黄金主要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达到保值的目的。在经济不景气的态势下,由于黄金相较于货币资产更为保险,导致对黄金的需求上升,金价上涨。3.投机性需求。
三、其他因素
l.美元汇率影响,回顾过去20年历史,美元对其他西方货币坚挺,则国际市场上金价下跌,如果美元小幅贬值,则金价就会逐渐回升。2.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当某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由于利率下降,该国的货币供给增加,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升。3.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对此,要做长期和短期来分析,并要结合通货膨胀在短期内的程度而定。从长期来看,每年的通胀率若是在正常范围内变化,那么其对金价的波动影响并不大;只有在短期内,物价大幅上升,引起人们恐慌,货币的单位购买力下降,金价才会明显上升。4.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5.国际政局动荡、战争、恐怖事件等。6.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一般来说股市下挫,金价上升。7.石油价格,黄金本身作为通涨之下的保值品,与通货膨胀形影不离。石油价格上涨意味着通胀会随之而来,金价也会随之上涨。
罗斯福新政中放弃的“金本位制”,与1971年美国经济滞涨,尼克松宣布放弃的“金本位制”有何区别?
美元上涨通常是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强劲或美国政治稳定等因素所致。当美元上涨时,黄金价格通常会下跌。这是因为黄金通常被视为避险资产,当投资者感到不安或担忧时,他们往往会购买黄金来保护其财富。然而,当美元上涨时,其他货币相对于美元的价值下降,这使得黄金价格更贵。因此,投资者可能会卖出黄金以换取美元,从而导致黄金价格下跌。
美元和黄金的关系
1、目的不同:
罗斯福新政:破除黄金对货币的限制,增发大量的货币,刺激经济,实行货币宽松政策。这样政府或者说美联储就可以有更多的钱借贷给需要的企业和个人,帮助经济复苏。
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放弃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美国可以实现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功能,美元可以无限制发行,只要美国政府愿意,而世界其它各国就不得不为美元的贬值买单,美国就可以享受美元带来的福利。
2、原因不同:
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利用政府购买来弥补市场不足,政府要印钞票才能办这事,而金本位限制政府印钞票数量。两者抵触,所以废金本位。
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
扩展资料: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到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爆发了多次美元危机。大量资本出逃,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伦敦金价暴涨。
为了抑制金价上涨,保持美元汇率,减少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60年代后期,美国进一步扩大了侵越战争,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再度爆发。1968年3月的半个月中,美国黄金储备流出了14亿多美元,仅3月14日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
美国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经与黄金总库成员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
但双价制也维持了三年的时间,原因是美国国际收支仍不断恶化,美元不稳;二是西方各国不满美国以已私利为原则,不顾美元危机拒不贬值,强行维持固定汇率。于是欧洲一些国家采取了请君入瓮的策略,既然美国拒不提高黄金价格,让美元贬值,他们就以手中的美元兑换美国的储备黄金。
当1971年8月传出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美元大量兑换黄金的消息后,美国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同时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至此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名存实亡。
1973年3月因美元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西欧和日本外汇市场不得不关闭了17天。经过磋商最后达成协议,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完全崩溃,从此也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改革进程。
但直至1976年国际社会间才了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从法律的角度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黄金非货币化到1978年才正式明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8年以多数票通过批准了修改后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该协定删除了以前有关黄金的所有规定,宣布: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可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黄金;
取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必须用黄金支付的规定;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6黄金,所得利润用于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优惠贷款基金;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国与IMF之间的某些支付等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仍得以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
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会议
百度百科-罗斯福新政
国际金价连续五个月下跌!造成金价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美元和黄金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黄金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如果美元下跌,黄金本身的价值保持不变。因此,金价将呈现上涨态势。另一方面,在投资市场上,如果美元坚挺,很多投资者会抛售黄金,追逐美元,导致金价下跌。相反,如果美元疲软,投资者将抛售美元,转而投资黄金,金价将走强。 事实上,我们的简单理解是,当美国出现通胀时,对美元来说是个坏消息,美元会为了保值或增值而贬值。人们会转向保值程度更高的黄金。在这种情况下,它推高了金价。 投资黄金和美元的朋友们可能会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说起。选择合适的进场和退场时机,实现资产增值和保值。
:1.加息将加剧美元升值,增加全球资本流入美元市场,抑制其他国家货币下跌趋势,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民币贬值。
2.美元加息是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原油、黄金、白银和大宗商品将下跌,中国相应的生产成本可能略有下降。
3.美元加息相当于人民币贬值,提振了中国的出口产业。 四、美元加息对中国股市产生负面影响,美联储加息导致中国资本外流,对中国股市产生负面影响。但由于历史样本数量较少,可能是历史巧合,不构成因果关系。 美联储加息,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流出中国。
4.国际资本低潮,加上资金成本飙升,将导致中国数十万、万亿地方债爆发式增长。如果你只能印很多钞票,困难就会克服。美联储加息将使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再便宜。钱、食物和原材料将变得非常昂贵。中国进口通胀在所难免。输入性通胀和政府大量印钞最终会导致通胀失控,物价飙升,人民币开始贬值。 美联储政策越紧,中国货币贬值幅度越大,资本外流就越严重。因此,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将在全球范围内放大。
美国缩减购债对黄金利多还是利空
国际金价连续五个月下跌!造成金价下降的原因如下。
一、国际金价连续五个月下跌金价连续五个月下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价格为1682美元,较3月初的2078美元/盎司下降了20%。
一位金店经理说,国际金价连续下跌,大部分的金主都是买涨不买跌,对投资金条的需求有所下降。现在很多金店的纯金售价在460-490元/克之间,比六月初的时候下降了20元。成交量方面,上海黄金交易量为912吨,同比下降222吨。
二、黄金价格受美国实际利率影响就黄金的货币性质而言,实际利率对金价的影响较大。我们可以把黄金视为一种带有零息性质的无利息资产,一国长期国债的实际收益可以视为其投资的最低回报率。
当一个国家的真实利率很低时,它的货币和债券都会受到影响,而黄金却可以保持它的价值。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开始上涨,那么持有黄金就会比持有相应的货币更容易。
在美联储提高利率的情况下,美国10年期国库券的收益持续上涨,投资者很自然地会选择购买美元资产,而将其卖出。
到九月中旬,美国10年期通货膨胀保值债券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了0.87%,达到了2019年的最高水平。到目前为止,这一利率增长了将近两个百分点,达到了历史最快的增幅。
与美元相反的是欧元。欧洲的能源危机继续推动了本区域的通货膨胀。为了遏制通货膨胀,欧中央银行很有可能会继续提高利率,这让市场担忧欧洲的经济前景甚至是债务的偿付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美元的坚挺将持续更久,也就是说,直到明年上半年,黄金都不会触底。
美国缩减购债计划是对黄金有利好作用,缩减QE就是不会大量印刷美元来购买国债了,这样就会导致美元上涨,黄金下跌。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新冠疫苗接种的逐步推广,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黄金始终表现乏力。随着美联储向市场传递出考虑在年内缩减购债的消息,市场预计美联储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或将推动美元以及美债收益率上涨,进一步给国际黄金价格施加下行压力。另外,美国通胀水平仍在攀升,市场投资者担忧这会冲击美联储秉持的“通胀上行仅是暂时的”观点,给美联储施加更多压力,促使其加快缩减购债的步伐。而这对国际黄金市场而言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近期黄金情况
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黄金价格表现不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后,美联储等部分发达经济体央行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美元指数在去年3月快速上涨后逐步回落,叠加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市场浓厚的避险需求推动国际黄金价格不断走高。
然而,随着新冠疫苗研发与应用不断传来好消息,显著增加了市场的乐观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黄金的表现。国际黄金价格走势依然较为疲弱。全球黄金交易所交易基金也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北美基金流出量超过欧洲与亚洲基金的流入量。黄金价格面临阻力,原因是美元持续走强,且美债收益率上升,进而出现了黄金市场短期的抛售。
具体而言,规模较大的美国基金是全球黄金ETF流出的主要来源。世界黄金协会表示,欧元区通胀率上升至近十年来最高水平。同时,由于新冠变异毒株引发种种担忧,经济复苏可能会慢于预期,令欧洲的黄金ETF受到投资者青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