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加油站_现在意大利油价多少钱
1.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么从国外进口价格是多少呢?
2.卡扎菲是怎么得罪五常的?
3.“肺炎”席卷欧洲,疫情下西欧各国众生相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么从国外进口价格是多少呢?
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私家车,而我国的私家车数量十分之多,大家出行之时都不喜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会用开车的形式。而开车就必须要加油。如今网上有人讨论,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均价为4041元,那从美国呢?
所以,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升的时候,进口量不会有大幅增长,但价格方面却出现了较大的涨幅,毫无疑问的是,石油出口商赚发了。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对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我国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进口国之一,那么我国主要从哪些国家进口石油,均价又是多少?
石油含量属于一个国家发展最新工业的基础。无论是从轻工业的角度来说,还是从重工业的角度来说,工业的发展都同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而言之,一个国家想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内经济就离不开石油。
而中国一直以来都属于石油消费大国,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的石油储备有限,所以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来弥补本年度国内石油的消耗量。近年来,进口石油已成为我国汽油消费的主要来源,中国从外购的石油总量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除了沙特,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也是我国的主要原油进口国,我国取这样的策略,主要是摆脱对某个国家过度依赖。因为一旦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过度依赖这个国家的能源,那么就会让我们处在被动的情况,甚至会面临短缺的窘境,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办法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也导致了成品油价格水涨船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以来原油价格进行了9次调整,其中有8次上调的原因所在。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然会继续取从多个国家进口石油的策略,和一些石油丰富的国家保持密切关系,并且和他们达成合作协议。
当然,价格最实惠的是伊拉克和伊朗,其中伊拉克是我国第三大石油进口来源地,一季度进口石油1475万吨,均价只有3850元,不到4000元;而伊朗的均价更低,只有3320元,但是从伊朗进口石油较少,只有25.9万吨,交易金额8.6亿元。
可以发现,虽然我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较高,但进口渠道相对分散,中东地区进口量最大,俄罗斯次之,还从北欧、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区进口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卡扎菲是怎么得罪五常的?
最近这几天,利比亚又上头条了,利比亚内乱已经10年了,国内两大武装力量还在互相攻击。
在经历北约空袭,利比亚国内武装力量你打我我打你之后,40年前就半只脚跨入发达国家的利比亚现在整个国家一片废墟。
这一切的一切,令大思兄感慨不已,那是什么原因才导致这一悲剧的出现?这一切都得从卡扎菲说起。
一、利比亚
利比亚是非洲国家,位于北非,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原来是二流发达国家意大利的殖民地,利比亚北面有高达1900多公里的海岸线,95%的国土都是沙漠,极度缺水,但是却盛产石油。在利比亚王国时期,也就是卡扎菲上台的前一任王国时,利比亚是亲西方的,其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就是利用石油地租来维持统治,西方石油七姐妹赚得盆满钵满,国王就靠收点地盘喝点汤水,而利比亚国内的国民却并没有从石油中获得任何好处。
利比亚国内有着多达140多个的部落,其中较大实力的有30多个。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卡扎菲就是出生在利比亚南部的一个小部落里。利比亚南部大片沙漠,越往南就越深入沙漠,也就越穷,卡扎菲一样也逃脱不了命运,卡扎菲的父亲就是普通的牧羊人,靠替人牧羊维持生活。1942年卡扎菲出生。由于是替人牧羊,所以卡扎菲家并没有稳固的住所;卡扎菲小时候一直都远离城镇生活,长大了,要上学了,卡扎菲每天都在步行一个半小时上学。
等到了中学时,因为羊群的迁移,卡扎菲家又不得不再次搬家,这样卡扎菲就更加的远离学校,而因付不起住宿费,卡扎菲不得不到清真寺院打地铺睡觉,平日里还不得不到寺院要饭,这样的经历使得卡扎菲被人嘲笑是“乡巴佬”。
1961年,卡扎菲进入班加西利比亚大学主修历史,1963年卡扎菲放弃学业,加入保卫国王的精锐卫队,后来转学到了班加西军事学院学习。当时的利比亚除了石油工业之外,并没有什么工业,整个国家还处在部落时代,虽然有国王,但是国王与部落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简单类比下,利比亚有着140多个部落,这些部落可以简单类比为军阀,而当时利比亚人口仅仅为160万左右,所以当时的国王其实对国家的管控能力并不强。
国王也并没有多大的想改造利比亚的想法;国内是如此,国外更加不太平,当时整个阿拉伯地区并不太平,1952年埃及革命,卡扎菲最敬佩的纳赛尔通过军事上台;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1958年埃及、叙利亚和北也门组成阿拉伯合众国;在这一前提下利比亚留给普通下层人上升的通道就只能是从军,卡扎菲也无法摆脱这一命运,所以他就去读了军校。
这与兔子国90年代很像,很多穷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之后没钱读,就去读那些不要钱还发钱的军校。
1965年,卡扎菲军校毕业后进入利比亚陆军服役,任通信兵。在服役期间他遇到他的第一任妻子-法蒂赫,有传言说是由于卡扎菲帅气的外表吸引了妻子的注意;也有传言说是卡扎菲在军校学习期间曾组建了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出众,出众的领导能力成功的吸引了老丈人利比亚哈利德将军,所以要将女儿许配给他。
这两者应该是兼而有之。服役后不久,卡扎菲依靠哈利德将军的关系进入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学习。
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是因为卡扎菲在英国学成之后不久,就与法蒂赫结婚,卡扎菲其实并不喜欢这位将军女儿,在卡扎菲上台后不久就与法蒂赫离婚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卡扎菲通过与将军女儿的结合,确实给卡扎菲带来了“第一桶金”。当时的利比亚国王昏庸无能,也不能给利国民带来福祉,所以当时利比亚国内民心思动,军队内部也有不少军人成立了自己的组织,伺机而动,卡扎菲由于深受纳赛尔的影响,所以他效仿纳赛尔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
(1952年纳赛尔通过组建“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成功上台,卡扎菲为了向纳赛尔致敬,直接把“自由军官组织”这个名字拿来用了。)
1969年8月末,身处沙漠地带的利比亚异常的炎热,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年老多病,怕热,就跑到国外避暑去了;只留下王储哈桑·里达王子镇守。卡扎菲看到机会,1969年8月31日,由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以夜间训练为掩护,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发动了旨在推翻亲西方的利比亚王国君主制王朝的军事。
发生时,留守国内的王储哈桑·里达王子正在王宫中喝得酩酊大醉,他听到枪声立即从宫中逃出,藏到游泳池里,次日被捕,卡扎菲成功,这几乎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军仅在突袭班加西的王室卫队时发生了小的冲突,1人被打死,15人受伤。
事后,有人统计当时卡扎菲的自由军官组织仅有500人而已,就是这样一场开玩笑似的军事,开启了卡扎菲在利比亚42年的统治生涯。
这一年,卡扎菲27岁。
二、卡扎菲
仿佛一夜间,利比亚就换了人间。美国和欧洲在利比亚占有大量的石油,这些大国都非常的诧异,卡扎菲是个什么东西?哪来的?咋一夜之间就成功了?当时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有6000人驻扎。不过卡扎菲在成功的第二天,就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成立新的,并且改国名为“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正在欧美调查卡扎菲背景的时候,卡扎菲宣布,卡扎菲将保护所有外国资产,外国公司在利比亚的利益绝不会有任何变化。
欧美一听,他们就觉得管你利比亚谁做主,反正我的利益不受损,随便你们闹腾。毕竟我军事基地还在那里,谅你卡扎菲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可惜欧美打错了算盘。上台之后的卡扎菲开始了亲苏政策,10年3月卡扎菲强迫英国基地撤离,6月美国基地撤离。驱离外国军队之后,卡扎菲开始了清算外国石油资产,他直接将所有的美国在利比亚石油公司直接收归国有,这使得美国与利比亚关系急剧恶化。但是卡扎菲清醒认识到赶走了美国人,那得找一个靠山,卡扎菲想到了苏联。
卡扎菲和苏联一拍即合,赶走了美国人之后,苏联立即派遣军队驻扎到了利比亚,并且卡扎菲通过收缴的国外大量石油资产,获得了大量的资金,然后又飞快的和苏联签署了大量的武器销售协议。
苏联大哥的心思很简单纯粹,利比亚地处地中海南岸,在利比亚建立军事基地,能够保证苏联舰队在地中海的航行,并且有了利比亚这个打手,对抗欧美,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利比亚还每年都向苏联交保护费,大把的美元不要白不要。
这一时期的欧美,看着利比亚欺负自己,只能硬吞这口恶气。因为当时的美国正深陷越战的泥沼,不可自拔,根本无暇顾及利比亚,美国只能蹲在地上画小圈圈,指着卡扎菲,说:你等着!总有一天找你算账!
所以利比亚暂时获得了和平发展的时期。
三、部落与民生
利比亚国内有着众多的部落,卡扎菲上台并没有经过铁血剿灭部落的过程,所以说卡扎菲的是不彻底的,还残余着大量的部落力量,这些部落力量类似于军阀。卡扎菲在上台之后,也有过打压部落,但是部落太多,并且力量强大,卡扎菲就妥协了,他只是大力的扶植一些亲己部落,然后打压那些不听话的部落。
这些不彻底的打压,使得那些被打压的部落更加抱团,力量也越发强大。后来还爆发了受部落支持的军人,不过卡扎菲很快就镇压了下去。因为自己就是军人上台,加上又发生了军人反对自己,所以卡扎菲并不相信军队和部落,他开始大量招募国外雇佣兵,交由子女亲自领导,自此卡扎菲形成了以卡扎菲为核心,然后再是子女,再就是亲卫队,最是亲己部落的权力层级。这一权力结构在卡扎菲的“著作”《绿宝书》中有所提及。
说起《绿宝书》,也挺搞笑,明明是一本毫无逻辑,乱七八糟的书,卡扎菲居然认为是集大成之作,见人就发,以至于发满了整个非洲地区,发行量高达2000多万册。
1980年左右,爆发了多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飞涨,伴随着石油的涨价,利比亚的石油收入也随之暴涨,在1981年,利比亚的人均GDP甚至超过了1万美元,已经妥妥的一只脚踏入了发达国家之列。
有了钱之后的卡扎菲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面对国内缺水现状,卡扎菲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南水北调人工河,人工河项目在利比亚南部钻取1300口超深井,然后建设长达2500公里的管道,将水运送到北部地区。这一工程耗资达300亿美元,由韩国大宇建设中标承建,所以利比亚沙漠长期都有大量的韩国工人。
不过韩国国内都认为利比亚建设是辛苦工作,所以现在韩剧中还有一些拿沙漠建设的段子调侃韩国年轻人不能吃苦,说“如果不听话,就送去沙漠”之类的说法。
四、越走越远
19年,利比亚爆发了2000名利比亚人为支持“伊朗扣留美驻伊大使馆人员为人质”的行动,将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付之一炬。随后,利美双方相互撤馆,美利关系进一步恶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上台之后,美国也从越南战场脱离出来,腾出手来的美国对利比亚的态度也开始强硬起来。这直接导致利比亚与美国的对抗开始激烈。1986年,利比亚以美国舰队入侵领海为由,向美军发射导弹,击落了3架美国军机,随后,美国进行了两次针对利比亚境内卡扎菲住所的空袭。空袭直接导致了卡扎菲还在襁褓中养女的死亡。
所以利比亚与美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1988年12月,美国泛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47客机在苏格兰小镇洛克比上空爆炸坠毁,造成270丧生,其中189人是美国人。这次空难被视为利比亚针对美国的一次报复性恐怖袭击。
不过此次,卡扎菲并不承认是利比亚所为。1991年,美英两国宣布了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洛克比空难是由利比亚人造成的。面对调查结果,卡扎菲承认是利比亚人所为,但并不承认是他指使的。关键的是美英也拿不出卡扎菲指使的证据,不得已美国将此将由联合国处理,联合国一审议,一致通过了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
对卡扎菲打击更大的发生在洛克比空难之后不久,苏联解体,估计卡扎菲在黑夜无数次打自己嘴巴,原来还有苏联爸爸背后支持,现在苏联都不存在了,这下完蛋了。
五、靠近美国
苏联解体之后,卡扎菲死不承认是自己所为,这能承认吗?如果承认了,美国就有了军事打击利比亚的借口,估计在20世纪90年代卡扎菲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失去了苏联爸爸的依靠,卡扎菲开始慢慢的向美国靠拢,为了向美国投诚,卡扎菲多次声援车臣,用来打压俄罗斯,讨好美国,并且积极的介入台湾问题,来向美国投诚,就像一条哈巴,美国还没让咬,它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咬为敬。
1999年,扭捏几年之久的卡扎菲终于同意将洛克比空难的两名利比亚嫌疑犯引渡至荷兰受审。后来不久,联合国取消了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这算是卡扎菲运作得来的较好结果了。
卡扎菲失去苏联依靠之后,卡扎菲环顾四周,他能依靠的还有谁?联合国五大流氓,美、英、法自己早得罪光了;苏联现在已死、俄罗斯正在打车臣战争,是死是活还在说怎么保护我;兔子就那实力,那还是算了吧。卡扎菲左思右想,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所以他一面讨好美国,一面开始利用自己是非洲国家的优势,积极发展非洲关系。
为了获利非洲各国的支持,卡扎菲积极的介入非洲各类事务。比如非洲因为长期殖民,很多国家对领土都有纠纷,针对这一情况卡扎菲做了很多调停工作,该发钱的发钱,该和谈的就推动和谈,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卡扎菲在非洲笼络了一批粉丝。
并且在2002年直接推动了非洲联盟的成立。2008年在利比亚城市班加西,200多个穿得珠光宝气,顶着王冠或手握黄金权杖的非洲国王、酋长们将“万王之王”的头衔授予了卡扎菲。一时间卡扎菲在非洲的声望达到了新的高度。
六、卡扎菲之亡
911之后,2003年3月美国联合英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仅仅不出1个月,萨达姆就倒台了。整个世界被美英联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现代化战争和军事力量的强大所震惊,卡扎菲看着军事力量比利比亚强大的伊拉克都顶不过美国一个月,他掂量掂量自己,还是保命要紧。
于是卡扎菲宣布开启了国企的私有化,引入外国资本,操作很简单,无非就是卖国企,利比亚有啥国企是美国资本想要的呢,当然只有石油了,所以卡扎菲开始推动外国资本低价收购利比亚石油资产。
另一方面卡扎菲也承认了对洛克比空难负责,拿出27亿美元赔偿遇难者。随着卡扎菲的一系列赔钱操作,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有所缓和。
2010年12月,利比亚邻国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很快茉莉花运动迅速引发整个阿拉伯国家接连爆发革命,形成了“阿拉伯之春”,利比亚也难以逃脱,利比亚国内部落反对派爆发了反卡扎菲革命,2011年2月利比亚多个城市出现抗议活动,要求卡扎菲下台,抗议活动向全国蔓延,演变成武装冲突。
美英法等国看到利比亚局势出现混乱,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发起联合国13号决议,美英法赞成,中俄弃权,美英法开始军事介入利比亚局势。美英还没出动,法国带头空袭了利比亚。
经过多轮的空袭,利比亚一片废墟;在经历几个月抵抗之后,卡扎菲在一个下水道中被反对派武装抓获,据说死前还有受虐情节。
那五常为什么非要致卡扎菲于死地嘞?
首先,大家要明白的是,所有的,都是有着深刻的内因的,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卡扎菲上台之后,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国内众多的部落势力进行整合,部落势力依然很大,并且卡扎菲也并没有让部落享受国家发展的红利,卡扎菲上台后,也仅有自己亲信的部落获得了利益,但是大多数部落却更加的贫困,并且卡扎菲的国内政策也使得受到打压的部落抱团联合起来反对卡扎菲。
其次,卡扎菲在2003年之后为了讨好美国,进行了国企私有化,出让了一大部分石油利益给欧美,使得国内反对势力更加不满。
再者,在利比亚国内自身还未稳定之下,就不自量力的介入国际众多事务,使自己在国际上树敌太多,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卡扎菲得罪全世界的观点,也正是因为卡扎菲不切实际的与五大流氓对抗的结果。
我再来分开来讲一下,卡扎菲是怎么得罪五常的。
1、美英
前面讲了很多卡扎菲是怎么得罪美英的,其实还有一点没有提及的就是,卡扎菲在非盟推行非洲统一货币,虽然这一方案还未成行,但是这一想法却极大的挑战了美国美元霸权,只要是对石油美元策略有影响的国家,现在基本上都不存在了。
2、法国
前面提到利比亚想建立非洲联盟,并且不断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但是非洲并不是非洲人的非洲,非洲是法国人的非洲。利比亚想统一非洲,这明显是与法国不对付,没有了非洲,法国还怎么保持世界强国之列。正是法国不停的压迫非洲,从非洲吸血才使得法国人能够傲骄的怼天怼地。
2011年,法国空袭利比亚期间正值法国大选前夕,法国总统萨科齐上台就是收受了卡扎菲的政治献金,现在萨科齐为了连任,直接就拿了卡扎菲来祭天。萨科齐空袭利比亚有三个好处:
1)是卡扎菲动了法国的根本利益,所以必须除之。
2)是萨科齐面临选举,想打造自己强人的形象。
3)是萨科齐收了钱,想灭口。
3、俄罗斯
在普京平定车臣之后,俄罗斯背靠中国,通过石油贸易使得俄罗斯暂时缓过劲来;昔日卡扎菲为了靠近美国,直接拿俄罗斯当投诚状,这口气,普京还记着呢。
2003年之后,特别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石油价格暴跌,卡扎菲面对国内国际日益不利的形势,又开始向俄罗斯抛媚眼,企图让原来那个宠幸自己的男人再次多看自己两眼。
但是此时的俄罗斯已经不是苏联时期的那般模样了,他也会算账了,俄罗斯与利比亚都是石油出口大国,随着美国进军中东,在中东闹腾,现在油价连接上涨,如果利比亚局势再乱,那么势必会增加欧洲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需求,这样使得欧洲向俄罗斯靠拢,并且2010年俄罗斯年出口已经达到18亿桶,要是利比亚局势再乱,油价只要涨10美元,都是超过近200亿美元的增收,利比亚那点进贡钱还不够塞牙缝的。
并且利比亚之后,俄罗斯就更容易介入利比亚局势。所以俄罗斯在13号决议中并没有投反对票,只投了弃权票,毕竟利比亚虽然支持过车臣,背叛过自己,但是曾经的小弟想回来,还是得给点面子。
事后来看,在现在俄罗斯深度的介入了利比亚的局势,比如前段时间就有俄罗斯在利比亚勾勾搭搭的新闻出现。
4、中国
卡扎菲在10年曾经派副总理访问中国,当时的周总理负责接待,当时卡扎菲拿同台湾“断交”加上1亿美金的价格购买蘑菇蛋,怎么可能拿当时刚刚拥有的蘑菇蛋做交易,回绝了卡扎菲,当时给卡扎菲的评价是“太狂妄了”。其实也可以理解,10年的卡扎菲才28岁,就已经坐上一国总统的宝座,自然是春风得意了。
2003年,当时卡扎菲由于伊拉克战争,开始向美国服软,就宣布弃核,但是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中文蘑菇蛋的说明书,在联合国控诉兔子搞蘑菇蛋外交,到处种植蘑菇蛋,一时间搞得兔子下不来台,还是美国临时解围,说中文是世界通行语言,出现中文并不奇怪。算是把这一指责混过去了。
2006年,卡扎菲二儿子访问台湾并与陈水扁见面,5月,陈水扁访问利比亚与卡扎菲会面,这是兔子所不能容忍的。
大家都知道兔子全世界找油,利比亚是世界第九的储量,兔子自然会想各种方法进军利比亚石油业,可是卡扎菲一直以来都阻挠兔子进入利比亚。后来中石油想到一个绕道进入利比亚石油的办法就是通过收购加拿大在利比亚的石油公司,间接的进入利比亚,但是不久后,由于卡扎菲的阻挠中石油放弃了这一。
后来2011年,北约联军对利比亚进行空袭时,兔子国内有人说,兔子又少了一个老朋友,引得兔子在新闻大幅讲“卡扎菲不是老朋友”。
这还是兔子第一次用大版幅详细的讲解一个人的黑历史。
5、联合国
卡扎菲还不知死活的在2009年联合国上作演讲。本来只规定每人讲15分钟,但是卡扎菲硬生生的讲了一个半小时,导致同声传译都译不下去了,后来翻译直接撂挑子不翻了。
讲到兴起处,他还手撕联合国宪章。
卡扎非在演讲中表示,安全理事会应该改名为恐怖理事会,他要求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取消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权,增加常任理事国数量,尤其是增补非洲国家的代表。
卡扎菲的想法其实简单,他其实是想通过攻击联合国,增加非洲各国对自己的认同感,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此举一招得罪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卡扎菲没有五常的实力,居然还敢公然的挑战全部五常。
七、最后
卡扎菲是在大思兄看来是不智的,所有的小国家在当今世界上,都必须至少抱住某一个大国,小心谨慎的低调生存,特别是在国内军阀势力重生的国家更加要如此,正如我们常说的攘外必先安内,可惜的是卡扎菲并不知道这一点。在国内都不稳定的情况下去怼世界,更是直接怼五常,导致连最为好相处的兔子都不待见,这又是何苦呢。
所以说,卡扎菲之死,一方面是利比亚所面临的形势,因为乱的利比亚才符合各方利益;其实更多的是卡扎菲自己做出来的。
“肺炎”席卷欧洲,疫情下西欧各国众生相
作者:艾斯帝夫
与“”在国内已经得到很好控制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的“”疫情在当下正在快速传播,对于各国都是严峻考验。截至2020年3月19日,意大利新增病例4,207人,累计确诊超过了3.5万人,已经成为欧洲地区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欧洲部分国家除了向中国求援之外,也不得不开始效仿中国的防控经验,尤其是建议居民进行自我居家隔离,以此减少的传播。
而在重灾区意大利,一方面,人们已经展开了居家隔离的措施,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人员流动的减少,商业活动方面受到的冲击开始显现出来,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行业。
物流行业偃旗息鼓了
就在一周前,英国经济和商业咨询公司LMC?Automotive预测,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汽车销量,可能在2020年出现15%以上的下滑。
意大利汽车销量或大幅萎缩
来自路透社的报道是这样描述意大利现状的:意大利几乎停止了正常生活,并且将经济活动控制在提供基本服务的状态,希望以此来阻止“”的传播。
同样在上周,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戴(Giuseppe?Conte)曾发言表示,已经下令意大利境内的商店自行关闭,尤其是餐厅、咖啡厅和酒吧。不过后来或许是出于对经济问题的担忧,孔戴又补充道,“在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下,工厂可以继续运转。”
对工厂施加“特权“,实际上也是力求最小限度的减少商业损失,而像汽车制造这样的密集型产业,往往总装线停产就意味着牵一发而动全身,包括上下游产业通通都会受到影响。
此前因为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短缺,已经导致菲亚特500L车型停产,现在欧洲人最不愿意看到的大面积工厂停产真的来了。
不过观察意大利车市会发现,即便在二月份疫情影响还不算大的时候,其车市销售就已经出现了下滑:一月份新车销售下滑了5.9%,二月份下滑了8.8%,而三月份会下滑多少这似乎已经是个未知数。
意大利外国汽车经销商协会(UNRAE)发布了一项预测数据,该数据显示2019年意大利全国销售新车191万辆,而2020年受影响,全年销售可能只有150万辆。目前已经是三月中旬,看目前在意大利蔓延的速度,预计疫情得到控制大概需要几个月时间,这意味着上半年的销售预期几乎泡汤。
意大利已然如此,欧洲其他国家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法国汽车相关行业按下暂停键
尽管法国目前的““疫情并不严重,但其感染人数的增长也呈现出较快的趋势。
在3月19日,该国报告新增患者为1,404人,累计确诊很快就会超过1万人。在此情况下,法国媒体不禁感叹:Covid-19(欧洲媒体普遍对于的叫法,区别于中国的2019-nCoV)已经对驾驶者包括汽车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中国经历过的状态,我们并不足以为奇……
原油交易价格一路走低
根据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的数据显示,法国目前在册的机动车驾驶员有4,000万人,而其中大多数人都对集体出行表示出了担忧。尽管担忧,但也有消息指出,全法国至少有八成以上的人没有出行限制。该消息指出,有六成人目前更愿意自驾车。
法国的拼车软件BlaBlaCar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最初出行人数下滑的业务主要是去往意大利的拼车数量在减少,但现在整个西欧的拼车出行都在减少。尤其在法国,仅有15%的拼车出行在运转。
另一方面,受全球原油交易价格的下跌,法国也迎来了油价跳水,法国媒体表示已经回到了2016年初的水平。在3月初全球原油交易价格跌到33美元一桶的时候,法国市场的成品油(其中61%为税金)价格跟进调整,其中95#的E10汽油报价1.44欧/升,0#柴油报价1.36欧/升。
法国近期平均油价
但是比较意外的是,伴随油价的下跌,成品油交易量并没有出现增长,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幅度不到3%。这其中一部分是受近期在法国爆发的影响,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受2019年“黄马甲“导致的交通罢工影响,法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公共交通出行。
然而在疫情期间,法国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汽车经销商系统。除了到店的顾客越来越少以外,售卖出去的新车也同样越来越少。
法国房车销售公司Autoways的创始人埃里克·尚帕诺(Eric?Champarnaud)表示,“2019年法国汽车销售为221万辆,我们预计2020年会下滑3.8%,约213万辆。但如果疫情更加严峻,今年销量在200万辆以下也有可能。“
不过同时尚帕诺也表示,如果大家都不出门或者都不坐公共交通的话,那么后续的汽车销售也可能出现反弹。
目前在法国,机动车驾照考试已经在3月16日宣布被无限期推迟,同时延期的还有摩托车驾照考试。而为了遏制传播,法国总理爱德华·菲利普(?douard?Philippe)像意大利***一样,也宣布了严厉的管制措施——关闭重要的公共场所,但是像小卖铺、银行、药房等仍然保持营业。
而在汽车制造业领域,PSA集团已经宣布关闭所有法国工厂,欧洲地区其他工厂则关闭到3月27日再视情况决定是否复工。雷诺集团则已经开启了远程办公模式,在雷诺发给员工的邮件中显示,除在特殊情况之下或确保业务连续性,目前已经禁止员工出差。
另外,雷诺位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和帕伦西亚的工厂也在近期短时间停产,其原因主要是零部件短缺。目前,西班牙是欧洲除意大利之外,受疫情影响第二严重的国家,鉴于疫情的蔓延周期较长,目前西班牙的汽车制造业前景并不乐观。
德国厂商暂时关停避风险
受全球经济增长减缓、WLTP测试规则的出台、汽车消费税以及“”爆发的影响,欧洲的汽车销售已经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二月份欧洲的汽车销售数据显示,新车的销量同比已经下降了7.2%,至106.7万辆。
实际上在一月份下滑了7.4%之后,欧洲车市二月份再次遭遇滑铁卢。受欧洲多国关闭公共场所的影响,预计三月份的下滑可能会更加严重。而对比往年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的状况是自2013年以来最糟糕的时刻。
从欧洲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信息看,欧盟主要市场的销售额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具体到国家来看一片“绿油油”,就像近期的股市一样——德国下降了11%,意大利下降了8.8%,英国下降了2.9%,法国下降了2.7%,西班牙下降了6%。
而在德国,包括大众汽车、奥迪、宝马、梅赛德斯-奔驰都纷纷通过关闭工厂来规避带来的风险。
3月17日的时候,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发布消息称:“鉴于目前销售情况的严重恶化,以及我们工厂零件供应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接下来集团各品牌的工厂将暂停生产。”
实际上,大众集团已经从本周开始陆续暂停了位于意大利、葡萄牙、斯洛伐克以及西班牙的工厂生产。而目前由于欧洲疫情较为严峻,大众集团也在考虑关闭其他欧洲地区的工厂运转。因为早先大众的工会建议,由于无法让工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所以最终建议停产。
奥迪全新Q5在墨西哥生产
大众集团目前在全球拥有124个生产基地,涉及旗下包括兰博基尼、奥迪、西亚特、斯柯达等品牌,其中72个在欧洲,而在德国就有多达28个。
比如奥迪表示将停止在老巢因戈施塔特和内卡苏尔姆的工厂生产,另外由于零部件供应链的问题,奥迪在墨西哥的工厂也从3月16日开始停产,这一工厂目前正在生产全新Q5。
而西亚特在西班牙马托雷尔的工厂也将被关闭,其最新推出的基于MQB平台打造的全新Leon在随后的新车交付将受到影响。
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正在伐木平地
因为各地工厂接连停产,大众集团的财务状况也发出了预警。负责财务的主管弗兰克·维特(FrankWitter)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透露,二月份中国销量下滑了74%,目前正在缓慢恢复;而由于三月份的欧洲销售可能不乐观,所以第一季度的利润可能会出现急剧下滑。
在新能源领域,特斯拉目前的德国超级工厂项目也陷入了尴尬境地。由于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已经宣布从3月20日开始进行为期30天的欧洲旅行限制,这基本上打乱了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Musk)的行程安排。
根据马斯克规划,他原本在两年内让德国的工厂投产,尽管受到德国环保组织人士的阻挠,但这个耗费40亿欧元的项目此前仍然在建设之中。照目前的影响,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或将延期交付,这也将导致欧洲版本的Model?Y交付延迟。
位于慕尼黑的宝马集团除了暂时关停工厂以外,也对部分经销商的营业进行了调整。随后宝马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塞(Oliver?Zipse)发布了一份声明,其表示在确保员工健康以及盈利平衡的前提下,宝马对所有决策都承担责任。
而且齐普塞还诚恳地表示,宝马已经放弃了超越2019年销量的,并且预测销量或将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宝马关闭工厂的决策也影响到了英国的MINI和劳斯莱斯。尤其是MINI的三家工厂将停产至4月17日,在视情况决定是否复工。
除了上述汽车制造商以外,梅赛德斯-奔驰也已经决定暂停欧洲的生产,时间是两个星期。由于梅赛德斯-奔驰是全领域汽车企业,所以停产影响到了商用车和乘用车两方面。
实际上,欧洲制造商的停产也预示着该地区疫情已经进入爆发高峰期,随着全球股市暴跌、WLTP在欧洲启动、电气化转型等诸多因素,今年欧洲的汽车厂商日子不太好过。
用当下流行的词语来说,即欧洲汽车企业“共克时艰”的时候来了。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