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与俄罗斯政治_油价与俄罗斯政治的关系
1.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2.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原油价格
3.为什么俄罗斯在政治军事上厉害,经济却是一塌糊涂?
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据统计,今年夏天以来,原油价格已经累计下跌了约40%。尽管如此,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维也纳发布声明称,将石油日产出维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会改变。
紧接着,国际油价应声跳水,布伦特原油最低触及71.26美元/桶,跌幅7.93%,而NYMEX原油最低触及67.75美元/桶,跌幅7.82%。石油价格下跌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原因,也掺杂着历史因素和现实冲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谁在背后操控着石油价格?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折射了国际政治。美国是背后操控油价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很直接,就是要通过油价来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能源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分析,原油价格每跌10美元,俄罗斯将减少19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在油价低落的这一年里,俄罗斯外汇储备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使用石油价格战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里根总统为首的美国纠集沙特等国家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得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陷入全面困境,最终苏联在1991年宣布解体。
但美国或许没有想到,油价持续下跌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国。其他主要依靠出口石油、经济多样化不足的国家同样身处险境,甚至连美国自己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沙特和科威特等国家可以忍受国际油价低至60美元/桶。但是对于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家,只有在油价维持100美元/桶时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尤其是伊朗,国内财政收入一半要靠石油出口,现在的石油价格对其国内财政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再看美国,近几年来美国页岩油的改革有了显著突破,美国页岩油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有机构分析,原油价格如果是7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的开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了;如果是6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行业将全盘崩溃。所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对于美国的页岩油行业也将是一次悲剧性的沉重打击。
那么这场战役的背后谁能受益?我们说,受益者反而是中国、日本这些石油进口国。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完全可以趁机囤积原油,扩大原油战略库存。
近期,中国首次公布在2006—2009年建立的战略原油储备数据,第一阶段已储备9100万桶原油,这大约相当于中国两周的进口量。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原油价格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关系
也就是供应与需求,再说直白点,就是产油国的产量与出口(比如OPEC,俄罗斯等)和原油需求国购买、储备、发展所需(比如:美国、中国、印度)当产油国的原油供应量大于进口国的需求时(即:供求)原油价格就会下跌,就像最近伊朗,沙特等国增加产量,导致国际原油产量过剩;反之,当产油国的原油供应量小于进口国的需求时(即:供<求)原油价格就会上涨,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二、地缘政治与战争
石油除了具备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质的是属性,所以受政治实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所谓政治是战争的延续,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比如:大选,英国脱欧、中国南海争议等等重大政治。再比如,英国脱欧问题,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和欧元又是竞争关系,如果公投显示英国留在欧盟的可能性小,则利空欧元,推之则亦利空原油,这类都会从货币上去影响原油走势。至于战争,有句话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拼的是国力,拼的是,拼的是钱,这个可以好理解一点。
三,原油库存变化
库存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一个缓冲,当期货价格高于现货时,商业库存会增加,刺激现货价格上涨。相反促使现货价格下跌。(这里的库存,一般是指美国库欣库存或者原油库存)当本次库存的实际值大于前一次库存值和预期值时,就是利空原油,反之利多。库存数据一般为周三凌晨4:00的API和晚22:30的EIA数据。FX168财经网-全球视野下的中文财经资讯网站,专业外汇黄金原油期货等投资资讯网。
四,OPEC与国际能源署IEA的市场干预
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市场供应格局,从而改变人们对石油价格走势的预期。这两个关于石油的组织,凭借其在世界原油储备和产量上的优势,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其对石油期货价格的影响通常是通过供给来影响的,另外,它们的增产和减产决策一定程度上对油价也有着迟滞性。同时也是其操控原油价格走势的指标。
五,国际资本市场热钱流出或者流入
当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缺乏,大量的资金进入国际商品市场,尤其是原油市场,不可避免地推高国际油价,并使其严重偏离基本面。这就是所谓的市场情绪,比如,此次加拿大火灾、利比亚混乱、委内瑞拉经济崩溃、尼日利亚遇袭罢工的等,致使原油供应及出口减少,当消息面明显的表现出利多的时候,大批的投资者或许就大资金的买进原油,反之亦然
六,利率变动
当利率提高时会减少资本投资,导致较小的初始开规模;高利率也会提高替代技术的资本成本,导致开速度下降。以美联储是否加息为例。当美国经济发展较快时,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较多,为了经济调控,会选择增加利率,也就是加息,投资者会倾向于把钱存入银行,那么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利多原油金银;反之,当美国经济不景气时,选择降息,投资者更倾向于把钱从银行取出来在市场做投资,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多,利空原油金银。
七,汇率变动
原油价格变动和美元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存在负相关关系,美元上涨使以美元结算的原油承压。比如,美元与欧元与人民币,都存在着竞争关系,也就是负相关。当非美元区域经济衰弱的时候,非美货币兑美元就减少,那么美元升值,相对的其他货币就会贬值,原油也就会下降。
八,异常气候
异常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油价。还是以本次加拿大火灾为例,同样位于北半球,加拿大纬度大概在41°N—81°N左右,现在这几个月份正是加拿大最难熬的时候,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同样的,高纬度地区(比如:俄罗斯),在冬季的时候,又格外严寒,风雪足以让所有的油田变成冻土甚至还会受到极夜的影响。
九,税收政策
税收是保证一个国家财政的最主要因素。税收加大时会减少原油开的净利润,相应减少了开时期的积极性。而且税收会降低新发现储量的投资回报。这就是说,税收太重,成产成本增加,打压原油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税收增加,原油进出口亦会收到打压。
另外,原油与与美元呈负相关,美元与黄金呈负相关,那么,原油于黄金则呈正相关,当黄金持仓量与黄金期货大量买卖单也将推动原油价格的涨跌。
FX168财经网-全球视野下的中文财经资讯网站,专业外汇黄金原油期货等投资资讯网。
为什么俄罗斯在政治军事上厉害,经济却是一塌糊涂?
苏联经济曾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许多俄罗斯人的记忆里只有长长的队伍和商店里空荡荡的货物架。虽然商品物价很便宜,但是一直短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苏联时期几乎没有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所有的东西都按进行生产:钉子、衣服、卫生纸、牛奶、汽车等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是怎么做到一切到按照进行的呢?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解释苏联经济的概念,那就是?国家?,国家决定了这个国家所有工厂和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数量。例如,负责运输工程的部长每天早上都会收到一份报告,说明需要制造多少个铁轨,并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确保在月底之前完成。工厂和车间工人也是如此。国家的问题在于,它不是以实际人民的需要为基础的,而是以苏联官僚对应该生产什么的看法为基础的。此外,它没有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不时地发生变化。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苏联总忧虑新战争的发生。这意味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都放在了重工业,例如国防、钢铁和任何有利于赢得战争的东西,轻工业严重落后,苏联人民的物质水平无法得到保障。
试着算一下苏联公民可能需要多少袜子、靴子、肥皂?苏联无法计算。早在1920年,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就说:?哪里有经济,哪里就会有赤字。?苏联根本不存在以市场为基础的供求调节模式,商品价格都是固定的。当时苏联人民都涌去莫斯科购物,是因为莫斯科商品比较齐全。
1939年,内务人民委员会报告说,成千上万的人民聚集在莫斯科的百货商店附近:4月14日清晨,聚集在商店附近的顾客总数为3万人;4月16日至17日夜间,这一数字为4.38万人。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附近城市的人们乘坐所谓的?香肠?火车前往莫斯科,在首都购买香肠,因为其他地方没有。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已经生产了大约2500万种产品,但当时没有人知道如何从一个中心生产和分配。
当时苏联人民并不缺钱,但购买的商品有限。事实上,苏联人民赚的钱比花钱多,但因为经济有钱也买不来商品。只有14%的商品是在商店出售的,其余86%是通过受控制的经济分配的。例如,要合法购买一辆汽车,你必须花上7、8年的时间排队,而且不是都可以购买。与此同时,企业本身也不会破产,第一部破产法早在1932年就被废除了。
相反,部门从利润丰厚的企业中重新分配资金给经营低迷的企业。这种做法似乎摧毁了所有的主动性,但别无选择,因为没有人想陷入工业困境。当一切都崩溃的时候,该国的政治***是否意识到了所有这些缺陷?是的。这个国家需要外部和外汇。此外,由于有限,他们不能允许竞争。
在1987年,消费品只占全国总产出的24%,其他一切都被前所未有的军事化吃掉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首次意识到这个体系正在分崩离析。苏联部长理事会阿列克谢?科西金提倡改革,国民收入增加了42%。但这引起了部分官僚特权阶层的不满和抵制,勃列日涅夫冷言冷语地说:?改什么,把工作做好就行了。?结果科西金的助手被撤职。
最终,市场改革的反对者占了上风,一切如往昔。1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它决定在一年内将油价上涨四倍。苏联开始从石油中获得收入,由于1967年至1968年在西伯利亚发现的油田,苏联体系得以继续生存。如果没有石油价格的上涨,维持脆弱的经济基础、国内外不利的经济环境,苏联体系早就在70年代彻底崩溃了。[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