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历史的冷战时期

2.结合中东动荡原因及影响,谈谈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美国历史的冷战时期

河南民权中石油加油站_中国石油民权油价

参见: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参见:杜鲁门主义、马歇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扩军参战,并大量供应盟国物资,美国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出现了战时经济繁荣,国家垄断资本有更展。美国利用参战的机会,控制了世界许多重要战略据点,建立了军事基地;杜鲁门对外推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制订马歇尔,筹划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在内政方面,杜鲁门提出“公平施政”纲领,但收效甚微。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以结束朝鲜战争的许诺当选为。1953年7月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

艾森豪威尔在1953-1954年经济危机的侵袭下,为缓和国内外紧张形势,在内政外交方面作了调整,扩大了社会保险法的实施范围,加强科研工作的国家化,进一步发展宇航事业。1955年7月美、英、法、苏四国首脑会议召开,国际形势有所缓和。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向美国尖端科学领先地位进行挑战。 1958年,美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从而使美苏军备竞赛进入宇宙空间竞争。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登月舱在月球着陆。 参见: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历史自1960年以来,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经济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仍旧是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继续增加,10年,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1960年初期,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朝鲜战争期间,由于有黑人参加作战,军队中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这一事实推动了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1954年最高法院作出“布朗控诉教育局判决案”,宣布长期统治教育领域的“隔离但平等”原则为违宪。1955年12月,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黑人在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进行长达381天的抵制乘车方面种族隔离的运动,黑人又在餐馆展开静坐运动,以抗议这方面的种族隔离,民权运动蓬勃兴起。 60年代民主党肯尼迪和约翰逊相继执政,实行长期财政赤字政策,扩大军费开支,增加费用,经济持续上升。同时,由于他们卷入越南战争,支付巨额军费,消耗了美国大量财富,使美国经济实力大为削弱,而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60年代,由于越南战争不得人心,国内社会动荡不宁。1961年黑人和白人公民共同展开“自由乘客”运动,1963年4月,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发动了大规模游行、请愿、静坐和示威运动,8月,25万黑人和白人一起为抗议种族歧视,举行了向华盛顿的进军示威,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的演说。在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下,国会于1964年6月通过民权法。 参见:尼克松主义、中美关系正常化

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美国陷入越战泥淖不能自拔,经常性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加剧了通货膨胀,处于内外交困境地。1969年起,尼克松以“伙伴关系、实力加谈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新战略。1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 1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门被迫辞职,副总统福特即就任第38届总统。15年5月,正式宣布越南战争结束。

1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生效,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在美苏关系方面,尼克松提出新“和平”战略后,两国加强了对话。 12年5月,尼克松访苏,签署了限制战略武器条约。80年代,美苏军备竞赛从数量方面转向质量方面。1985年以来,美苏经过不断谈判,终于在1988年6月1日,两国***在莫斯科交换了中程导弹条约的批准书。美苏关系进一步趋向缓和。 参见: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至这段时期仍未停止。其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连串的太空竞赛,苏联派出了世界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国则派太空人首次登陆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发战争,北越与南越开战,美国为阻止苏联和共产势力扩张,毅然介入越战。其间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最终北越统一了越南,美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历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3年10月以色列与中东一系列国家关系恶化,触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曾从1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14年美国还要派发汽油定量配给票。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在这段期间就下降了4.7%。

过了数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而后伊朗和伊拉克开战,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每桶原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引起了西方工业国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大概下降了3%。

1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苏联。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参见:里根、星球大战

在经济方面,1980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1981年里根任总统后,推行高赤字财政政策,用大规模减税和增加国防开支来刺激经济、鼓励投资,同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1982年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转入低速增长。1987年10月虽发生股市暴跌风潮,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但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仍是美国经济的隐忧。

1986年11月,美国爆发了“伊朗门”,披露里根(成员)绕过院并隐瞒国会,于1985年至1986年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以换取美国人质,并将其中所得款项,转移给尼加拉瓜反武装。 1987年,美国以保护海湾通航的名义,派遣军事力量去海湾,同伊朗多次发生军事冲突。1989年1月布什就任美国第41届总统。

1990年爆发海湾战争。美国出兵伊拉克。迫使其退出科威特。 1992年,民主党人克林顿当选总统。其间美国及多国部队多次空袭伊拉克以制止其研制核武器。

结合中东动荡原因及影响,谈谈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自2010年年底以来,发端于突尼斯的动荡席卷了整个北非西亚地区,突尼斯、埃及相继垮台,利比亚动荡、内战还引来了法英等国家的军事打击,也门接近内战边缘,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沙特、伊朗等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北非西亚地区陷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时期,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这种动荡局势出现的原因何在?对我国有哪项启示?

关键词:北非西亚 利比亚 社会动荡 启示

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问题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外资支撑其发展,但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长期依赖世界市场,形成了以出口石油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经济发展势必受国际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贫富分化悬殊.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加上物价飞涨,原本就业不足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民众生存处境更为困难,致使不满情绪高涨,求变心理骤升.

(3)很多国家国内失业率非常高,青年的就业率只有30%左右;而且即使在就业的人群中,很多人只是在非正式的私营企业中从事低薪酬、临时性的、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

2、政治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各国都面临政治僵化的问题,这些国家大多是强人把持,普遍缺乏民主,用家族统治,实行世袭制、终身制,统治者独裁专制,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1)一个是强人执政,长期把持,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第二个方面是世袭制,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种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了政治参与渠道单一,腐败问题严重,最终使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来自外界的民主、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国民的民主需求日益强烈,而当地各国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体制僵化、改革严重滞后局面,加之严重腐败,家族和朋党垄断利益,贪污严重,民怨沸腾,引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文化问题

北非西亚地区国家大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加上受殖民文化(或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所以思想文化“营养不良”,畸形发展.

(1)北非西亚很多国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人口出生率奇高.

(2)有的国家大国心态很浓厚,或者出于部落的保守观念,不愿意取合理的方式“敞开胸怀”.

(3) 受长期的世界形势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在北非西亚地区发生了激烈碰撞,导致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混乱.

4、宗教问题

从宗教问题、民族问题上看,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中东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就是中东动荡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

二、对我国的启示

1、经济方面

(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

(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

(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

2、政治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反腐力度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

4、宗教、民族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三、总结

研究他人教训,是为了警醒自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中国***的领导,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努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