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油价查询在哪

2.尼日利亚

3.为什么委内瑞拉的经济这么差?

4.矿产产量、产值和消费

历史油价查询在哪

1998年油价格表_1998国际油价

1998年-2006年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变动表 (单位:元/升)

调价次数 调价日期 油价(元) 变动幅度(元) 变动幅度(%)

1 1998年6月1日 2.32 ----

2 1999年11月5日 2.38 0.06 2.59%

3 2000年2月20日 2.47 0.09 3.78%

4 2000年5月5日 2.67 0.20 8.10%

5 2000年6月5日 2.92 0.25 9.36%

6 2000年7月14日 3.06 0.14 4.79%

7 2000年8月17日 3.19 0.13 4.25%

8 2000年9月19日 3.28 0.09 2.82%

9 2000年10月20日 3.13 -0.15 -4.57%

10 2000年11月17日 3.08 -0.05 -1.60%

11 2000年12月20日 3.06 -0.02 -0.65%

12 2001年1月13日 2.96 -0.10 -3.27%

13 2001年2月5日 2.82 -0.14 -4.73%

14 2001年3月6日 3.00 0.18 6.38%

15 2001年4月8日 3.02 0.02 0.67%

16 2001年5月14日 3.10 0.08 2.65%

17 2001年6月5日 3.24 0.14 4.52%

18 2001年7月4日 2.80 -0.44 -13.58%

19 2001年8月12日 2.61 -0.19 -6.79%

20 2001年10月17日 2.91 0.30 11.49%

21 2001年11月24日 2.40 -0.51 -17.53%

22 2002年3月4日 2.50 0.10 4.17%

23 2002年4月4日 2.73 0.23 9.20%

24 2002年5月4日 2.94 0.21 7.69%

25 2002年10月1日 3.12 0.18 6.12%

26 2003年2月1日 3.29 0.17 5.45%

27 2003年5月10日 3.03 -0.26 -7.90%

28 2003年7月1日 3.02 -0.01 -0.33%

29 2003年12月6日 3.20 0.18 5.96%

30 2004年3月31日 3.46 0.26 8.12%

31 2004年8月25日 3.66 0.20 5.78%

32 2005年3月23日 3.92 0.26 7.10%

33 2005年5月23日 3.79 -0.13 -3.32%

34 2005年6月25日 3.96 0.17 4.49%

35 2005年7月23日 4.26 0.30 7.58%

36 2006年3月26日 4.65 0.39 9.15%

37 2006年5月24日 5.09 0.44 9.46%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位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尔河中下游,东临喀麦隆,南濒几内亚湾,西接贝宁,北接尼日尔。人口总数13388万人(2003年),为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人口大国之一。国土面积92.38万km2,其中陆地面积91.08万km2,可耕用的土地面积约占30.96%,永久作物面积占2.79%,其他土地面积占66.25%;可灌溉面积达2330km2;海域面积1.30万km2。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高地,南部为低山丘陵,沿海为带状平原。边界线长约4047km,海岸线长853km。尼日利亚高速公路里程达32105km,铁路里程达3557km,原油输油管线总长达2042km,油品管线达3000km,天然气管线500km。

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约411亿美元,其中石油业占42.40%,农业占29.20%,服务业占24.10%,制造业占4.00%,其他0.30%。

一、矿产

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拥有探明储量的矿产达34种,矿山约4000个。其中能源矿产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沥青;金属矿产有铁、铅、锌、锡、金、铌、钽、钨、锆、钼等;非金属矿产有滑石、石膏、重晶石、高岭土、石灰石、大理石等。

石油、天然气 尼日利亚具有丰富的油气,据第十四届世界石油大会估计,其常规石油可量为402亿桶(表1),居非洲第二位,常规天然气可量为7.19万亿m3,居非洲第一位。据美国《油气杂志》2002年终号报道,截至2002年底,尼日利亚的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为240亿桶(折合32.74亿t),占世界总储量的1.98%,居世界第十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为35092.00亿m3,占世界总储量的2.25%,居世界第八位。尼日利亚的油气主要分布在海岸盆地,包括尼日尔河三角洲及近海水域,为非洲海岸区含油气最为丰富的地区。

煤炭 尼日利亚的煤炭为世界上低硫和低灰分的最好的烟煤之一,煤炭量约40亿t,主要分布在17个煤田,目前的探明储量约6亿t。为西非惟一产煤国。

沥青 尼日利亚沥青储量巨大,估计达420亿t,几乎比现有的石油储量多一倍。

锡 尼日利亚锡较丰富,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中北部。分原生矿和砂矿。原生锡矿床产于侏罗纪的年轻花岗岩及前寒武纪的老花岗岩中,这些花岗岩的展布受一系列环形断裂控制。原生矿床的品位均不太高,目前开的大多为第四纪砂锡矿床。较著名的有卓斯高原锡矿区,它位于卡诺以南约240km,矿区中锡、铌和钽储量分别为7.9万t、2.66万t和1600t。

表1 尼日利亚矿产估算储量统计

铌、钽 尼日利亚是世界铌、钽的主要产地之一,其储量分别为63500t和3175.2t,储量基础为9077t和4536t(1989年),大多产于该国中、北部的锡矿床中,以铌铁矿和钽铁矿的形式与锡石共生。

铅锌 铅锌储量为120万t,主要分布在8个州,其中在贝努埃盆地有阿麦加、尼也巴、阿巴卡利基。尼中部偏东地区铅/锌保有储量达500万t。目前尼鼓励合资企业开发全国的铅/锌矿。

铁 铁矿石储量达30亿t,主要分布在Kogi、Enugu、Niger、Zamfara和kaduna。其中Kogi和Enugu地区铁矿石勘探程度较高。

滑石 尼日利亚拥有丰富的滑石,为世界滑石大国之一,估算的滑石储量为4000万t,且滑石品种多样,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Niger、Osun、Kogi、Ogun及Kaduna州。目前,在Niger州年产3000t的滑石厂是尼惟一一家滑石厂。滑石用途广泛,因此在尼开滑石既可满足本地市场需要,亦可出口。

石膏 石膏是水泥生产的重要添加材料,也可用于生产熟石膏与粉笔。尼石膏约10亿t,分布在多个地区。目前,尼急需扩大石膏的开满足市场需求。

黄金 尼西南部片岩带已探明有黄金冲积矿及原生矿。储量以冲击矿为主。目前,均为小规模开发。尼鼓励私人投资者购买黄金原生矿的独家开权。

二、矿业生产

尼日利亚矿业发展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5世纪欧洲人进入该国之前,西部的当地居民就在冶锡矿石了。煤也是该国开发较早的矿种之一,但总体矿业规模一直很小,直到20世纪60年代石油工业的迅速崛起,才使矿业成为该国经济的支柱事业。但目前矿业发展不平衡,矿业产值的绝大多数来自石油工业,尼日利亚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工业,国内生产总值的20%、收入的80%和国家外汇收入的90%~95%均来自石油工业。目前除石油天然气工业外,其他固体矿产的勘探开发程度都较低,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石油和天然气 尼日利亚第一个油田—7奥洛伊比油田发现于 1956年。该国 1958年正式生产原油。1962年开始与外国公司合营,石油工业迅速发展,70年代达到巅峰状态,年产量保持在1亿t左右(表2)。

表2 尼日利亚主要矿产品产量

目前,尼日利亚是欧佩克成员国之一,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2002年石油产量为9860万t。

煤 历史上煤炭工业曾在该国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1960年煤产量将近100万t,但由于后来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沉重地打击了煤炭工业。2001年产煤仅3.5万t(均产自埃努古地区的4个矿山),远远低于它的潜力。

钢、铁 尼日利亚铁矿丰富,但铁矿石品位较低,目前,主要产自夸孜州奥克内附近的伊塔佩的两个露天矿,年产矿石30万t。尼日利亚钢铁加工业比较发达,本地产的矿石明显不够,大量原料需从国外进口。位于本代尔州的一家钢厂直接加工从利比里亚和巴西进口的铁矿石进行生产,另有3个轧钢厂使用从西欧进口的钢坯进行生产。1998年钢产量为0.2万t。还引进前苏联技术在夸拉州的阿贾奥岸滩建一个更大的钢厂,投产后生产能力将成倍增长。

锡 尼日利亚锡矿生产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成绩。1919年锡金属产量为5718t,1965年达到00t,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市场供大于求,使其锡产量逐年下降。目前,尼日利亚是锡生产国联合会成员国。每年的生产份额为1500t,2001年锡产量为25t。

尼日利亚矿业总产值较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缺乏资金和管理人员。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尼日利亚较重视对外贸易,为非洲主要贸易国。2002年尼日利亚贸易出口量达173亿美元(离岸价,下同,表3),贸易进口量达136亿美元,贸易顺差为37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为原油、咖啡豆和橡胶,其中石油和油品占其出口总量的95.0%;主要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占32.3%)、巴西(占8.3%)、西班牙(占7.2%)、印度尼西亚(占5.9%)、法国(占5.6%)和印度(占4.0%)。主要进口商品为机械、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制造原料和食品,主要的贸易伙伴为英国(占9.6%)、美国(占9.4%)、中国(占9.3%)、法国(占8.7%)、德国(占6.8%)、韩国(占6.1%)、荷兰(占5.2%)和意大利(占4.7%)。

表3 近年来尼日利亚进出口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尼日利亚为世界第九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约占其国民收入的二分之一,外汇收入的95%来自石油出口。1999年3月以来世界原油价格飞涨使尼日利亚的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度增加,由1998年的98.55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09.75亿美元,增长了112.83%,2001年石油出口收入达208.27亿美元,2002年石油出口量达190万桶/日,石油出口收入达172亿美元,占其外汇总收入的90%。尼日利亚石油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为继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加拿大和委内瑞拉之后,美国第5大石油进口国。

尼日利亚从1999年开始LNG出口,出口量逐年增长,由1999年的7.4亿m3增加到2002年的78.4亿m3,增长近10倍,2002年尼日利亚LNG主要出口到意大利(35亿m3)、西班牙(16.1亿m3)、土耳其(12.7亿m3)、法国(8.0亿m3)、葡萄牙(4.3亿m3)和美国(2.3亿m3)。

三、石油工业发展

尼日利亚为非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十一位,为欧佩克组织的重要成员国,石油工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尼日利亚最早的石油工业完全被外国石油公司所垄断,1934年壳牌-达西公司最早取得了石油勘探权,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湾、莫比尔、德士古等跨国公司纷纷进入尼日利亚石油市场,外国公司控制了尼日利亚石油工业的上游和下游。为了收回石油的主权,独立后的尼日利亚主要通过颁布石油法、建立国家石油公司(NNOC)和参加欧佩克组织等途径努力摆脱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石油法规定尼与在尼日利亚经营的外国公司享有同等参与权,通过对外国石油公司实行参股,并不断提高参股比例,逐步从外国公司手中收回石油主权,19年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在各外资公司中的参股比例已达60%,自此彻底扭转了受控于外国资本的局面。目前对最大的外资公司壳牌公司(shell)的参股比例达55%,对其他的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龙德士古(ChevronTexaco)、埃尼/Agip(ENI/Agip)和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TotalFinaELF)的参股比例达60%。

20世纪60年代尼日利亚石油产量为15万桶/日,80年代随着OPEC部分市场份额的损失,特别是北海油田对尼石油形成强力竞争,导致尼石油大幅减产,1987年尼石油产量锐减至127万桶/日,石油出口收入仅为70亿美元,不足1980年的1/3。80年代末期产量逐步恢复,到19年第四季度产量达到232万桶/日。以后随着OPEC配额减少以及尼日尔三角洲地区政治骚乱,产量有所下降。2000年产量再度回升到207万桶/日,2001年继续增至228万桶/日。2001年1月,OPEC将尼日利亚石油配额从207.5万桶/日连续消减到178.7万桶/日,使尼日利亚石油产量再度收缩。虽然尼日利亚对OPEC限产规定从未严格遵守过,2002年10月,尼日利亚石油产量超过OPEC配额达到194万桶/日,但仍然使尼日利亚石油产量受到较大限制。2003年因美对伊战争,OPEC提高了成员国的生产配额,2003年1月尼日利亚获配额为189.4万桶/日,2月为201.8万桶/日,目前最新配额为209.2万桶/日。2003年3月在尼日尔三角洲的Warri地区发生的社区冲突引发严重的地区骚乱,使日产量下降至81.75万桶日,从而导致世界原油市场价格波动,使国际油价从26美元/桶升至28.5美元/桶。

2002年石油产量为9860万t,居世界第十一位。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陆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油田约250个,其中生产油田139个,生产井2586口。

目前,在尼日利亚从事油气勘探的国外公司有:英国BG公司、BP公司、雪佛龙德士古、埃克森美孚、埃尼/Agip、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Sun Oil、Petrobras 和Tenneco公司。

未来3年随着新的深水油田投产,尼日利亚的石油产量可增加40万t/日。尼日利亚为世界第七大石油出口国,2010年前该国深水石油产量可超过100万桶/日。壳牌公司投资27亿美元建设的最大的Bonga新的深水油田将于2006年投产,Bonga油田位于距Niger Delta 120km的海域,水深1000~1100m,预测石油储量6亿桶。ExxonMobi公司的Erha油田将于2005年首次投产,该油田拥有储量1亿桶,产量可达15万桶/日。ChevronTexaco公司作业的 Agbami项目将于2007年投产,产量将达25万桶/日,该油田拥有石油储量10亿桶。

尼日利亚制定了长期石油发展将石油产量由目前的200万桶/日增加到2010年的400万桶/日,努力增加石油探明储量,将石油探明储量由目前的240亿桶增加到400亿桶。

四、矿业政策

尼日利亚原为农业国,1962年农业和其他非油气的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高达78.2%,20世纪70年代石油工业的崛起,农业和其他产业被忽视发展缓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其他非油气的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下降至17年1.1%,而油气工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由1962年的13.3%猛增至17年98.9%。90年代初由于尼日利亚政局动荡和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等原因,经济持续恶化,1992年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列为低收入国家,1995年尼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1998年由于国际石油市场油价暴跌,使尼日利亚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1999年奥巴桑乔上台后,积极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大力扶持农业,加强石油、天然气和矿业等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经济调整和复兴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努力把尼日利亚建成西非的经济和金融中心。自200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持续走高,使尼日利亚经济形势趋于好转,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达417亿美元,增长率达3%;2002年约411亿美元,增长率达3.2%;估计2003年GDP的增长率 3.5%。

尼日利亚独立后对固体矿产的开发比较重视,首先对铁矿和煤炭进行了开发。规定所有的固体矿产归尼日利亚联邦所有,勘探权、专有勘探许可证和矿许可证均有固体矿产开发部颁发,并于1969年颁布了矿法令和矿法规。尼日利亚在矿业方面的重要的举措有:

·10年在全国建立了几个铁矿山和钢铁厂,并组建了尼日利亚矿业公司,该公司的职责负责除煤炭和石油以外的所有固体矿产的勘探和开发;

·1995年组建了固体矿产开发部;

·1999年对1948年颁布的矿业法规进行了修订,在一些地区对投资者实行优惠的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包括3~5年的税收减免、延期支付矿区租用费和免除进口矿山设备的进口税费。

尽管取了以上措施固体矿产在国民经济(GDP)中比例仍然很低,国家只对大型的矿山进行开发,小型矿山由于缺乏投资、不安全的矿山开方法、破坏环境和缺乏技术使小型矿山违规生产,一些合法的小型矿山由于缺乏投资,对矿山的经济可不能进行勘探。

近两年来,尼日利亚经济在市场化改革中进展缓慢,虽然依靠丰富的石油使其经济总量位居非洲第二,但民选执政后并未使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的多元化目标,从而使经济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尼日利亚为了摆脱经济对石油的过分依赖,实现经济多样化,大力吸引外资进入非石油领域,加速私有化进程和积极发展国内中小企业,特别是在非石油领域大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尼日利亚鼓励私营领域为主导的矿业开发,并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联邦固体矿开发部制定的有关固体矿开发的鼓励措施,包括:

(1)3~5年免税;

(2)依据投资规模与项目情况延迟交纳特许使用金;

(3)探测、勘察支出尽可能资本化;

(4)加强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供电;

(5)允许外商独资设立矿业开公司。

尼联邦固体矿开发部负责为本土与外国投资者颁发勘探许可证。开许可证的申请程序:

(1)公司首先向联邦固体矿开发部申请矿业准入证书。具体提交的文件包括公司注册证明(由公司注册事务委员会颁发)、技术水平与财务能力的证明文件。

(2)申请勘探权(简称PR),在PR规定范围内实施全面科学的矿物勘探。如进展顺利,即可在具体地点锁定具体某种矿物。

(3)公司向矿物所在地州矿产办公室申请独家开许可证(简称EPL)。该许可证限定开区域及矿物,依法开发面积不能超过22km2。一旦获得该许可证,公司拥有该区域开专有权。根据地势特点,该许可证每1~2年需更新。公司在确信EPL规定区域内矿物开量可达到规模经济数量要求时,即可申请矿许可证(简称ML)。

2002年7月尼日利亚设立了固体矿产开发总统顾问委员会,由固体矿产开发部部长担任,委员由包括财政、通讯交通、电力钢铁、工业、环境和科学与技术等35个部门的部长组成。该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对现有的矿业法律和法规进行修订,使其对私人投资者更友好、更具吸引力;建议在固体矿业开发方面引入竞争和鼓励机制;建议为投资者提供尼日利亚潜在的综合地质数据和信息;制定尼日利亚已探明的矿产的勘探规划;制定获得固体矿产业技术专家的;对固体矿产开发部进行改革促进固体矿产业发展。该委员会制定了未来7年固体矿产的开发规划,该规划包括:加快固体矿业开发刺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提高固体矿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制定2010年尼日利亚地方工业对矿产的消耗规划。短期内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固体矿产开发部建立数据中心为投资者提供地质和技术信息,增加煤炭在发热和电力中供应使能源结构多样化。

尼日利亚矿业开发水平很低,绝大多数仍待开发,因此在尼日利亚矿业领域投资机会巨大。

为什么委内瑞拉的经济这么差?

委内瑞拉是拉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曾经是拉美最富的国家。1991年经济增长率为9%,是拉美国家中增长最高的。但1993年至今,特别是1994年初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委经济一直不景气,国内生产总值呈负增长,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1996年高达103.2%,居拉美各国之首。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大幅下降。1996年被迫制订并实行经济调整后,19年经济开始复苏,1998年因国际市场油价下跌,经济重陷困境。

委内瑞拉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石油。除石油外,委内瑞拉还有品位高、储量大的铁矿、铝矾土、黄金和金钢石等。委内瑞拉的石油勘探和开、炼油工业比较发达,石化工业、钢铁工业和制铝业有相当规模。委内瑞拉利用巨额石油收入和丰富的矿产,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和制造业。1960年,创立了“委内瑞拉瓜亚那开发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瑞在瓜亚那地区已经成为委内瑞拉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委内瑞拉钢铁工业、炼铝业和矿业的中心。此外,制造业、建筑材料工业、电器、水泥、纺织、橡胶、造纸、食品加工、化肥等工业也都初具规模。近几年,石化工业和包装工业呈发展趋势。但机械制造工业、轻工业和电子工业不够发达,农业不发达,粮食和食品不能自给。

瓜亚那开发公司(C V G)包括钢铁工业的支柱“奥里诺科钢铁公司”,“委内瑞拉铝公司”,“卡罗尼炼铝公司”和“泛美氧化铝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和公司。

在世界经济增长减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低迷,拉美地区国家经济普遍下滑的大气候下,2001年委内瑞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 (增幅低于2000年),不仅实现了连续两年的持续增长,而且高于拉美国家平均增长幅度(根据拉美经济委员会,2001年拉美国际经济增长0.5%),被“拉美经济体系”评定为拉美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委财政部统计2001年委内瑞拉国内生产总值1185,0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817美元。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和公司。

相对而言不是很差,只是外界对他认识不够而已!

矿产产量、产值和消费

世界矿业产值中占大部分的是燃料矿产,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2000年以来的世界原油产量为:2000年6720万桶/日;2001年6675万桶/日,比2000年下降1%;2002年6543.6万桶/日,比上年又下降2.0%;2003年6850.7万桶/日,比上年增长4.7%;2004年7099.3万桶/日,比上年增长3.6%;2005年7180万桶/日,比上年增长1.1%。天然气产量2001年增加1.7%,2003年增长3.4%。有统计资料称,1999~2004年世界油产量平均年增近2.5%。世界海区油产量及其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例一直在上升。2003年海区油产量达12.57亿吨,约占总产量的34.1%(2002年占34%),而1992年只占26.5%。2003年海区气产量为6856亿立方米,占总产量的25.8%(2002年占25.4%),而1992年只占18.9%。预计2015年海区油产量将占油总产量的39%,海区气产量将占气总产量的34%。深海油产量占海区油产量的比例将从2004年的10%增至2015年的25%,深海气产量占海区气产量将从2004年的7%增至2015年的12%。2004年世界硬煤(烟煤、无烟煤)产量达46亿吨(2003年为43亿吨),褐煤产量9亿吨。2005年世界煤总产量为58.525亿吨。

美国2001年以来原油产量连年加速下降:2002年为575万桶/日,比上年下降0.4%;2003年为568万桶/日,又比上年下降约1.2%;2004年为542万桶/日,再比上年降近4.6%;2005年为514万桶/日,又比上年下降5.2%。美国最近年产气量在19万亿立方英尺上下,近年总体有所增加,2002年比2001年增长1.9%,2004年较2003年增长不及1%,2005年稍有下降,为18.3万亿立方英尺。美国煤产量由2000年的9.74亿吨回升至2001年的10.17亿吨,2002年约有10亿吨产量,2003年减少2.1%至9.79亿吨,2004年仍约为10亿吨,2005年达到创纪录的10.28亿吨,增长了2.8%。

俄罗斯近年原油连年明显增产。1999年产3.02亿吨,2000年产3.21亿吨,2001年产3.45亿吨,2002年产3.77亿吨,2003年产4.18亿吨,2004年产4.58亿吨,2005年增长不到3%,为4.70亿吨。天然气产量最近两三年也比前些年高,1999年产5770亿立方米,2000年产5700亿立方米,2001年产5670亿立方米,2002年产5810亿立方米,2003年产6010亿立方米,2004年产5920亿立方米,2005年产5980亿立方米。

由于这几年世界粗钢产量连年上升,世界铁矿石产量在2002年超过10亿吨(为10.019亿吨),2003年增至10.7亿吨,2004年是连续第3个产量最高年,比2003年增11%,达11.983亿吨。2005年为13.2亿吨。

矿产产值与矿产品产量和矿产品价格有关。矿产品价格主要受其供需状况左右。在此先列述近年国际上一些主要矿产品的价格变化。

世界油价(WTI平均原油价)从1996和19年的每桶22美元和20多美元,跌至1998年的12.9美元,1999年回升到每桶18美元多,2000年猛升至每桶30美元,然后在2001和2002平均接近每桶26美元,2003年升至每桶近33美元,2004年则涨至每桶38.27美元。2005年油价涨势更猛,曾高达每桶70美元,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高于每桶50美元,下半年多数时间超过每桶60美元。最近三年天然气价格也明显上涨(如美国2002年井口价为每千立方英尺2.95美元,2003年为4.88美元,2004年增至5.49美元,2005年达7.5美元),炼焦煤和动力煤价、铁矿石价都在上涨。如澳大利亚炼焦煤2003/2004年度离岸价平均每吨46美元,2004年4月报道的2004/2005年度合同价为平均每吨80美元。进入亚洲市场的动力煤价从2003年5月的每吨23美元,升至2004年3季度的每吨41美元。不仅铁矿石价格上涨,与钢铁有关的钨、钼、钒以及铀等价格上涨的幅度都很大。据加拿大的金属经济集团(MEG,以前曾译为金属经济小组)报告,1995~2005年世界一些金属年平均价格如表1-1所示。

表1-1 1995~2005年世界一些金属年平均价格

从表1-1可见,主要有色金属及金银铂等价格自2002年起逐年上涨,钯则在2000年猛涨之后于2002年大跌,2005年晚些时候仍处在200美元/盎司上下。镍自2002年以来涨势颇猛,铜从2003年直至2005年绝大部分时间也涨幅很大,锌自2003年起回升,但升幅相对较小。铅则在2004年才明显上涨。

2005年,除钯外这些金属继续涨价。10月铜价超过每吨4000美元。金在11月底突破每盎司500美元大关。镍在2005年中接近每吨1.6万美元高价后回落至10月初的1.3万美元上下。铂价9月超过900美元/盎司,11月冲破1000美元/盎司。2005年银价大部分时间在7~7.5美元/盎司。锌价从2005年初的1200美元/吨,涨至10月初的约1462美元/吨。铝价涨幅不大,从2005年初的1808美元/吨,至10月初为1888美元/吨。锡价2003年平均为4894美元/吨,2004年剧升,曾高逾9000美元/吨,2005年回落,10月初约为6500美元/吨。

2006年上半年,石油和许多矿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4月下旬油价曾超过75美元/桶,5月金价升至26年来巅峰,为每盎司730美元,铜期货涨至每吨8800美元,其他金属也明显上涨。

关于近年全球矿业产值,我们未见全面系统的统计数字。据M.Ericsson等在瑞典原材料小组(RMG)刊物2005年1月报道,根据2003年数字,世界总的出的原矿矿产产值(不计石油和天然气)为3500亿美元,其中金属占35%,煤与铀占32%,工业矿物占11%,碎石(集料)占22%。金属矿产矿业产值(原矿)约1250亿美元,其中金占25%,铁矿石占19%,铜占19%,镍占10%,铅锌占7%,铂族金属占6%,铝土矿占2%,其他金属为12%。至于原油和天然气产值,我们也可根据其2003年产量(分别约为36亿吨和2.5万多亿立方米)及平均价格大致作一估计,大概接近1.4万亿~1.5万亿美元。无论是油气还是固体矿产的产值,2004和2005年都会高得多(主要是由于价格上涨)。

美国的原矿(包括油气)总产值1995年约为1235亿美元,19年升至1473亿美元,1998年因油价下跌降为1244亿美元,1999年回升至1324亿美元。2000年因油价猛升,总产值剧增,2001和2002年油价有所回落,2001年总产值仍达1877亿美元,2002年降至1634亿美元,2003年则因油气、煤及一些金属矿价格上扬,总产值剧增至2174亿美元,2004和2005年继续大幅增长(表1-2)。

表1-2 美国1998~2005年矿业产值(单位:亿美元)

俄罗斯原矿总产值1995年为1150亿美元,据原俄罗斯联邦自然部部长В.П.奥尔洛夫1999年文章,当时俄国原矿总产值为每年950亿~1050亿美元(未计砂砾、石料等广泛分布的普通矿产,我们估计此类矿产年总产值不下数十亿美元)。据时任俄联邦自然部部长的Ю.И.特鲁特涅夫2004年文章,2004年俄原矿总产值为1500亿美元,但从2004年油气价格来看,此数值可能偏低。

加拿大19~2005年矿产产值变化见表1-3。

表1-3 加拿大19~2005年矿产产值(单位:亿加元)

矿产品消费中占大部分的是能源矿产。据法国能源数据机构Enerdata统计,2003和2004年的世界能源消费数据见表1-4。

据BP(英国石油公司,前些年兼并Amoco公司后,曾称BPAmoco英美石油公司,最近两三年又称BP)历年统计,世界2000~2004年的能源消费变化可归纳为表1-5。

表1-4 2003年和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数据

表1-5 2000~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统计

BP认为2004年是世界能源创纪录的一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4.3%,是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其中石油增3.4%,是18年以来最高,天然气增3.3%(过去10年平均为2.6%),煤这几年一直在增长,2004年增6.3%,是增长最快的。核能增4.4%,水电增5%。人们从环保等角度考虑虽不欢喜煤,但它是可靠的能源矿产。煤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的比例虽从20年前的29%降至2000年的24%,但最近两年又回升到占27%。相反,石油从20年前占41%降至最近两年的37%。核电与水电合计从10%增至12%。最近两年油价飙升,进入高油价时期,许多国家都在节约用油,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再生能源,不少国家拟进一步发展核电。

2005年美国一次能源需求结构是(括弧内为2004年数字):石油40.4%(40.2%),天然气23.1%(23.2%),煤22.6%(22.4%),核能8.1%(8.3%),水电及其他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