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价格能够反映正确的供需方向吗?

2.欧盟在俄油价格上限上吵了个寂寞?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几成定局

3.法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石油价格能够反映正确的供需方向吗?

欧盟汽油价格_欧盟油价曲线分析表格

世界上有许多令人担忧的大事,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持续激化,石油价格很可能会在高位徘徊波动。我们的并不是已快用尽,但将能源送往市场的困难却不断增大,而且碳排放量也持续猛增。

2007年是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因关注的一个转折点,2007—2008年消耗量增加最快的是煤炭,其消耗量比2006年度增加了4.5%,增长幅度最小的是石油,仅为1.2%,但这并没能阻止油价的暴涨,一直飙升到2007年底的100美元/桶。到2008年,这一纪录被再次刷新,油价一路飙升至147.25美元/桶。同时,即使在2007年就开始了向所谓的清洁能源开发技术进行投资——对这些新项目的投资高达1500亿美元,但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在全球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少,不足1.5%。

“我们生活在一个商品和所有东西都处在高价位且价格波动极大的世界——油价会是个例外吗?”

能源的廉价时代结束了吗?布伦特原油价格已连续6年增长。这开创了石油工业历史的先河,以往的低价石油可以上溯到美国内战爆发时的1861年。很显然,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寻常的时代。目前,节节攀升的不仅是油价。自2003年1月以来,美国的石油价格上涨了23%,天然气价格上涨了130%,而且呈加速上涨状态。在石油与天然气价格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相背离的现象。当绝大多数国家的石油价格上涨时,全球的天然气价格并没有随着石油价格同步上涨。在美国,与燃料油相比,天然气的价格反倒有所下降。除美国之外,全世界各地的煤炭价格都上涨了。然而,这种油价的陡涨态势就是石油价格攀升到顶峰的标志,一些人会把这种涨价认为是一些短期因素——就是所谓的投机倒把商人,或者是美元的疲软所致。但实际上,其原因却可能是根深蒂固的:这是供需之间的一种非常严密的平衡状态。对能源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最强的时期就往往是经济增长最迅猛的时期。而且,非OECD成员对这种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能源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国家的能源强度是OECD成员的3倍之多。2007年,生产1000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称国内总收入(GDI)是对一个国家和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产出的度量。GDP的定义为所有最终产品总的市场价值和服务业产值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通常为年)的总和。还可以认为,GDP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所有最终产品在生产阶段(中间阶段)的附加值与服务业产值的总和,以一种货币的数值表述。发展中国家用了4.1桶油当量(BOE),而OECD成员则仅用了1.4桶油当量的。

油气的供给无法满足能源需求量增加的渴求。在许多成熟的商业经济体中,油气产量一直在下降。对油气供应的另一个冲击来自俄罗斯——该国的油气产量在21世纪的前十年,首次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全球能源统计》(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8年的统计,全球石油产量从2006年到2007年减少了0.2%(2007年的石油产量为8500万桶/日),这是2002年以来的首次减产。在同一时间段内,天然气的产量却增加了2.4%,其中尤以美国的产气量增加最为显著。中国与卡塔尔的天然气产量也显著增加。欧盟(EU)的产量下降了6.4%,英国的天然气产量下降了9.5%,这是全球连续两年最大幅度的下降。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量增加了7.3%,其中绝大部分贡献来自卡塔尔与尼日利亚。针对向市场提供新的能源就需要更多投资的呼声,笔者认为存在三大障碍:一些项目建设发展过快、的国有化进程与高税收政策。虽然能源工业的花费显著增加,但能源的供给链却依然热得烫手——那是一些“瓶颈”,设备的短缺和熟练工人的匮乏导致了油气供应增加缓慢和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消费者们通过调整自己的需求量来适应高油价的局面。比如,全球石油的消费主体是燃料,它是油价增加的最大刺激因素,也是化石燃料中最薄弱的环节。油价猛涨导致的消费下降至平均水平已是连续第二个年头了。实际上,全球石油消费的所有增加都集中在那些拥有价格补贴的国家中。在OECD成员中,2007年再次出现了能源消费量的下降,美国也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提供燃料价格补贴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和各产油国。这种补贴对消费者起到了保护作用,使他们得以免受油价上涨所带来的更大冲击,因此也会导致能源的恣意挥霍。然而,当油价维持当前水平时,许多国家的拒绝为所需的油气继续补贴拨款。

2007年,全球的一次性能源消费量为111亿桶油当量,比2006年增加了2.4%,2008年则达到了116.5亿桶油当量。欧盟的消费量下降了2.2%, OECD则增加了0.8%。其他一些经济体(即EME组织——由中东、非OECD的亚洲国家,非OECD的欧洲国家,非洲和中南美洲国家组成)的能源需求量平均增加了5.5%。全球石油消费量在2007年增加了1.1%,达到8500万桶/日,2008年则达到了8710万桶/日(不同地区的差别很大)。欧盟的消费量下降了2.6%,OECD成员下降了0.9%,而EME国家则增加了4.4%。中东、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石油出口地区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全球增加量中的三分之二。天然气的消费增加量异乎寻常地高达3.1%,为29220亿立方米。然而,仅在北美、亚太地区和非洲就出人意料地大幅度增加了天然气消费,EME成员的增加量高达4.1%。而在欧盟,天然气消费下降了1.6%,主要原因在于那里的暖冬气候。

“我们的世界并不是正在将油气耗尽。”

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与天然气量足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受地缘政治(Geopolitics)的影响,尤其在那些国家主义盛行的地区,正在设立油气供给的壁垒。我们的研究坚定地认为,全球拥有充足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全球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照目前的产能可以保证41年以上的供给,而且近来全球油气探明储量仍在不断地增加。然而,将这些探明储量投入开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亚太经合组织的油气产量下降表明,油气在全球的开并不是没有受到什么限制,一些油气公司所控制的油气往往会受到政策、贸易壁垒和高税收等因素的制约。换言之,当上述公司的石油开量加大时,就会出现一系列与勘探作业无关的问题。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08年底,全球探明的油气储量为1.195×1013桶(2007年底为1.238×1013桶,比2006年底的1.240×1013桶略有下降),储比(R/P)为41.1年。天然气的量为175.9万亿立方米(2007年为177.4万亿立方米,比2006年的176.2万亿立方米略有增加),其储比为60年。煤炭的量为8459亿吨(2007年为8457亿吨),储比为132年。

燃料中增长最快的是煤炭,它们的价格也较便宜,而且产地也往往就是消费地。此外,煤炭量也是所有化石燃料中最大的。所以,虽然清洁燃料的增加异常迅速(风能以每年28.5%、太阳能以每年37%的速度增加),但在未来,我们的能源仍将主要依赖化石燃料。全球迫切地需要更多的能源投资,而笔者也一直强调对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所有类型的能源进行投资。简言之,我们需要所有类型和多种来源的能源,同时也期待能源政策的调整,使石油的产量能得到实质上的增加。笔者乐观地认为,全球应该开更多的石油,以满足日趋增加的需求量。

欧盟在俄油价格上限上吵了个寂寞?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几成定局

欧盟仍未就对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机制作出进一步的说明,但有分析师指出,欧盟的石油价格上限政策可能效果有限。

距离欧盟实施俄油禁运令仅剩下一周,然而欧盟对价格上限机制的具体价格和执行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意见。

波兰和一些东欧国家希望尽可能降低上限价格,并指出俄罗斯原油生产成本远低于65-70美元/桶。而其它欧盟国家则希望不刺激俄罗斯做出减产决定,因此在定价上做了一些让步。

但一些分析师认为价格上限并没有欧盟的石油禁运令来得重要。欧盟此前每天购买约240万俄罗斯石油,俄罗斯很可能因为找不到相当体量的买家接手,而被迫减产,从而推高油价。

价格上限不会带来影响

研究公司EnergyAsoects的分析师AmritaSen指出,无论价格上限如何设计,欧盟都不会再购买俄罗斯石油来解决当地的能源危机。

她表示,市场可能有一种误解,认为只要欧盟国家遵守石油价格上限,它们就仍可以进口俄罗斯石油。但现实情况是,欧盟将在12月5日实施俄油禁运,且不会提供依靠价格上限机制进行的豁免。

这样一来,在价格上限的前提下,俄罗斯仍需要找到除欧盟以外的其它买家,这与没有石油价格上限的情况如出一辙。

而承接俄罗斯石油的大多数亚洲买家并没有参与到石油价格上限中,不少非欧盟的石油市场参与者也能为俄罗斯原油提供保险或金融服务,因此石油价格上限最后可能只是欧盟的一场口号而已。

更尴尬的是,俄罗斯此前放话称将不对参与价格上限的国家提供原油。这或许让本就对该机制不热衷的国家更不愿意参与其中,让整个机制变成G7的内部游戏。

油轮、运费、成本

价格上限惨沦为“鸡肋”,但欧盟的禁运正在发挥极大的破坏力。

随着俄罗斯将更多的能源转运到亚洲,更长的航运路线挤压了油轮的需求并推高了运费和石油成本,或导致未来一系列的供应中断。这也让俄罗斯寻求通过北极圈的更短路线,来将石油运往亚洲。

Kpler分析师ViktorKatona表示,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转向亚洲的趋势将变得越来越明显。

他补充称,平均航程长度将不可避免地增加,俄罗斯原油从波罗的海到荷兰鹿特丹的航程大约只需要6-7天,而从同一俄罗斯港口到印度的航程则需要35-40天。

而据媒体称,上周航运业基准贸易航线的日收益一度突破10万美元,创下2020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德国商业银行在一份新报告中则指出,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在未来几周内上涨。

法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法国的油价上涨原因一个是因为税率的问题,还有一个是欧盟无法从伊朗进口石油了,所以就导致了法国油价的上涨。

欧洲油价贵的原因跟中国是一样的,都是因为税率的问题。欧洲为了减少燃油的消耗,还限制了机动车的数量,大部分的燃油税超过了100%。

然而在今年,法国油价竟然飙升了近20%,目前法国的油价约是12元/升,是当之无愧的油价最贵的国家之一。但是即便如此,法国仍然没有降低油价的打算,甚至法国的油价还在继续上涨,并没有出现下调的迹象。油价的持续上涨,导致了法国许多的司机们无法承受这样的负担,所以都罢工了,这也给给法国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法国的非要说油价上涨是因为市场油价上涨。但是实际上税率只是在整体油价里占了70%。在国际的油价还是在100美金一桶的情况下,当年的油价也只有一欧一升,现在国际油价却只有五十六十美金,所以法国的这种解释是丝毫没有根据的说法。

虽然美国是给予了不少伊朗石油买家的临时豁免权,但是并没有给德国、法国在内的欧盟多国这个权利。欧盟是伊朗石油的主要买家,欧盟从伊朗进口石油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超高性价比的石油,但是现在欧盟都不能进口伊朗石油了,所以自然国内油价自然而然地就会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