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问题_油价战争真相揭秘
1.主要产油国发生战事,石油股会涨还是跌?
2.战争与原油的关系?
3.石油真相的内容简介
4.《石油真相》: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
主要产油国发生战事,石油股会涨还是跌?
战争和油价变动将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速战速决,油价冲高回落,对世界经济影响较小
如果战争顺利推进,在3个月以内美国取得胜利,那虽然短期内海湾紧张局势会导致国际原油市场上的恐慌心理,国际油价(WTI)将会冲高至每桶40-45美元左右,但维持时间不会太长。由于国际石油市场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随着战局明朗和战争结束,国际油价将迅速回落至每桶20美元左右,各国消费者、投资者信心得到恢复,企业开始扩大投资,股汇市将呈回升态势。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战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世界经济仍可保持温和复苏的趋势。
由于美伊双方军事、经济和科技实力对比悬殊,而且美国经过长时间充分的战争准备,因此出现速战速决结局的概率最大。
第二种:战争延长化,油价高位徘徊,世界经济复苏延缓
如果战争的推进速度超过美国预期,战争延长到6个月左右美国才取得胜利。那么只要战争局限在伊拉克境内,世界原油供应就不会出现大问题,发生石油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这种情况下国际油价在短期内有可能冲高至每桶45美元,此后将在每桶35-40美元左右的相对高位徘徊,直至战局完全明朗。
但战争延长化将会延缓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国际上一般研究结论是,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维持一年的话,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会减少0.5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则会减少0.75个百分点。
考虑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历经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具有极其丰富的战争经验,加之美国发动这场战争不像上次海湾战争那样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战争存在延长化的可能,但概率小于前一种可能。
第三种:战争扩大化,油价失控,世界经济严重衰退
如果伊拉克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不仅炸坏本国的油田,而且向以色列等美国的盟国发动袭击,战火蔓延到伊拉克周边国家,导致一些海湾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动荡,引起阿拉伯世界联合反美,形成美国与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冲突。那么可能出现油价失控,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维持较长时间,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考虑到伊拉克遭受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封锁,军事经济实力大不如前,加之美国及其盟国进行战略协防,伊拉克恐怕无力将战争引向邻国。因此,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很小。
战争与原油的关系?
分两种情况,第一,如果战争发生在油田,战争会导致原油产量下降,从供需的角度来说供应减少,价格就会上升。
第二种情况,如果爆发了大规模战争,世界经济衰退,那么原油的需求就减少,价格就会下降。
原油是经济的晴雨表,现在全球正处于经济衰退期,油价从去年的120美元下降到现在的40美元,一方面是欧佩克增大了产量,另一方面是世界经济衰退,双重的因素所致。
希望楼主满意,求赞同。
石油真相的内容简介
“全世界找到的石油将超出未来几百年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句话是否让您如梦方醒?——您开始接近石油真相的本质了。
2008年7月11日,世界石油价格到达最高水平——每桶147.27美元。就在这天,本书作者童媛春在湖南卫视访谈中,公开宣布油价必然下跌的若干理由。但是没有人相信!
世界石油专家、恩道尔先生随后公开力挺童媛春的观点。应者还是寥寥无几!
而不到5个月,今天的油价已经在每桶50美元以下徘徊了!
恩道尔曾出版过一本《石油战争》,介绍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石油历史。
但是,您若想要知道当今乱世之石油真相,请让童媛春为您细细品读1
2008年,黑色的石油让全世界充满了黑色的幽默。油价像过山车似的飞旋,不仅快速洗劫了无数的财富,更彻底埋葬了狂吹油价只升不降的一班“理论大师”们的威名!
当然,在黑色的阴霾中也有希望。眼前的《石油真相》必将照亮人们惶恐无助的眼睛。
这是一本划时代的揭示石油真相的新经典。
作者童媛春,曾就职于资本主义世界最疯狂的一家石油公司总部,并曾任该公司首位驻华首席代表。作为从业近20年的职业“油号子”,他深知黑色的石油背后掩藏着太多的和利益。当他用中国人的思维方法独创“石油六元素理论”分析石油迷局时,黑色的液体立刻变的不再神秘。
石油涨到历史最高价的那一天,2008年7月11日,他挑战美国高盛公司等著名国际机构关于“油价将高过WTI每桶200美元”的预言,在公众媒体上明示油价必然下跌的若干理由。之后油价暴跌的黑色曲线记录了他的胜利。
世界上关于油价的9种论调,他逐一检阅和批驳;
油价的真实含义,他仔细为我们解答;
油价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他来为我们探析;
油价起伏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用臆测,他用事实来为我们解释;
全球石油寡头的力量对比和发展格局,他以近20年的亲身阅历为我们揭示;
石油的本质是什么?黑色的石油背后有多少真实的谎言?他以过来人的口气为我们亲述;
“石油六元素理论”——这是认识以上问题的创新评价认知工具,他为我们讲清用法;
新三国演义的混战,新兴国家背了多少黑锅,他以理性的态度和强大的论述来伸张正义;
正在崛起的中国的石油战略和作为,他作为有实战经验的政策“外脑”积极建言献策;
他明确指明石油为什么被国际炒家选为金融套利的介质;
他彻底揭秘了对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金融炒作套利构成了当前金融海啸的一大震源。
在《石油真相》中,您可以看到石油老祖宗垄断的强悍和最终的下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石油功业,安然公司倒闭的真正秘密,美英占领伊拉克的真实目的,当今世界各地为石油轰鸣的枪炮声和帝国们争夺石油利益的狼子野心……
《石油真相》: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
这话是美国前卿亨利·基辛格说的。与《石油战争》相得益彰《石油战争》的作者威廉·恩道尔在该书中文版前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此言总结了美国的强权哲学,至少是那些躲在幕后决定着美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少数精英人物的强权哲学。无独有偶,《石油真相》的作者童媛春也把基辛格的这番表态放在其著作的前言当中,并说这段上世纪70年代的名言,自其1990年涉入国际石油行业后便深刻地印入脑海。作者对这番话的思考与理解贯穿于《石油真相》当中,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悟出了一个道理:现代人类世界的核心利益构架由现行的国际政治体制所支撑,而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问题,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则历史性地选择了石油———这个被人类既恨又爱且离不开的尤物———来构建解决通道。上述问题链条纽带一旦风险失控,人类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就是鲜血,特别是石油行业更是踩着尸骨走到今天。《石油真相》的思路与《石油战争》的逻辑似乎异曲同工,均触及了强权争霸世界的驱动力———对石油的绝对控制。不过《石油战争》一书更偏重政治、军事以及外交博弈,从国家间的折冲樽俎、刀兵相见中梳理出一条石油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脉络,而《石油真相》则从一个专业人士的视角出发,引导读者纵览石油工业发展之全貌,并聚焦于国际油价行情大涨大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令读者不再困惑于报纸上那些肤浅而泛泛的解读。解读油价需要全新的认知工具《石油真相》一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工具———“石油六元素理论”。在全方位的观察角度上,以苍鹰般的观察力对石油进行全角度的审视,为解读油价涨跌的真正原因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实践性、建设性的理论基础和认知工具。根据作者的归纳,石油六元素首先包括元素、生产加工元素和服务元素,构成了石油行业中传统的上游、中游、下游环节,其次还涵盖商贸、物流、金融三个元素。由于很多人将目光只投在前三个元素之上,并以为所有涉及到石油的问题都能从这三个环节找到答案,因此做出了对石油价格的片面解读和预测。而探究油价波动的真正原因,是离不开对后面三个元素的认识与分析的。把石油六元素理论应用于实际,就会发现导致油价大幅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在作者看来,元素是撬动世界的万源之本。应该看到的是,人类对于地球石油的认知程度还很低,虽然这种是有限的,但随着勘探能力、开能力、炼油能力的提升,以及全球节能运动的兴起,石油在今后几百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中,满足人类需求应不成问题。此外,生产加工元素是石油价值实现的次基础环节(基础环节是的勘探和开),服务元素是石油价值达到现金实现的保证,商贸元素是套利的冲动来源,物流元素是实现价值的通道。而金融元素令石油超越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国际投机者通过博弈实现套利,可以说是上的宝石。回顾整个油价增长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实际上价格波动的因素就是金融套利因素。有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际石油金融期货市场的虚拟交易量要比实货交易量大出8到9倍(正常范围应在3倍之内),金融套利己使价格规律脱离了原有的供给和库存关系。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代表的供应国吗?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吗?手里有钱就能掌握定价权吗?答案统统不是。《石油真相》提出了“超级经济体系”这样一个概念。人们通常将美国称作超级大国(superpower),但“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在“超级经济体系”(supereconomy)的基础之上。这个超级经济体系对于油价定价的支撑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信用体制,二是支付结算体制,三是计价计量体制,四是质量管理体制,五是国际法律保护下的文化导向机制。美国在这五个方面全都处于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导致国际石油市场受美国利益驱使,并为美国利益服务。事实上,二战后美元在世界上确立起来的主导地位,特别是13年美国和中东产油国就排他性地使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达成协议,决定了美国在石油定价权上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前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和一些硬性规则,逼迫没有主导权的群体或国家无奈屈从,但也很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和反对。隐藏更深、效果更好的则是席卷全球的美国文化。透过美国的消费文化,激发全球消费者参与到与石油相关的一切消费活动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美国的汽车文化,比较隐蔽的如纸尿裤和瓶装水),迫使全世界离不开石油,也就离不开与之紧密相连的美元。由此看来,学会对美国消费文化说“不”,从根本上说其他国家对争取石油定价权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小传童媛春:笔名清华顽童。实战型国际学者。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加入美国安然公司,1995年进入美国PVM石油经纪集团,1996年后长期从事国际研究、管理、贸易、投资和咨询工作,现任香港联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拥有20多年的石油等国际业务发展和开拓经验。倡导在领域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建设性的理论研究。《石油真相》童媛春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