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制作微课

2.《登天的感觉》-读书笔记

3.《神逻辑》读书笔记: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上)

4.寒读书笔记(十)读《废井冷眼》有感

第一次制作微课

油价查询历史笔记_历史油价查询网站

第一次制作微课,由于自己字体不好,就决定借用PPT进行。

方式决定好后就考虑讲什么,讲什么有新意呢?上次的作业一再强调要有新意,突破学科。讲什么呢?微课又比较短,想到平时给学生讲读书笔记,孩子们老是记不住格式,内容简单,到了六年级这是个难点,不如制作一个,一是可以交作业,二是开学后可以放到家长微信群里反复强调读书笔记的写法。

好了,开始制作PPT课件。由于微课时间短,考虑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我找到原来学生读书的文本记录和读书笔记,截图,让孩子边听理论边看示例,将近一个小时课件制作完毕。

依据PPT,整理要讲的内容,要精,要实。语言简练又要让学生听清听懂,结合自己平时讲课的内容精简语言,达到目的明确,理论结合实际。

然后录制。没有专用的工具,只能借助自拍杆来录制了,把自拍杆固定好,调好电脑,开始!昨天窗外是雷电交加,录制几次都不太好,好不容易录好了又太长,制作后一发表25块,吓一跳!要费用的,试了几次才知道是太长,超过5分钟了,只好剪切,由于第一次操作,每次剪切后面的内容都会造成声音不连贯,反复试了几次都不行,只好把导课部分剪掉了,整了两个小时才整得能交作业。

今天交作业又交不了,把日记交上了,视屏又传不了,老是“压缩中,请稍候”!候了一个小时了也没交上,急了一身汗。最后看看下面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才算二次交上。

唉,看来自己真的落伍了,还需不断练习,练习制作微课,并把它利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努力了,自己!

《登天的感觉》-读书笔记

? 《登天的感觉》—岳晓东

《登天的感觉》—岳晓东

前言

? 心理咨询追求的意境:要使人获得“顶峰的体验”(马斯洛)。

? 心理咨询追求的目标: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激励自我。

?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起源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十九世纪

内容 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困惑与烦恼提供咨询 为人们在人格、情绪和行为上的障碍及变态行为提供治疗

具备知识 不必具有医学方面的知识和训练 心理咨询的知识,医学知识和训练

关系 平等(尊重,理解) 医患(顺从,配合)

其它 不同的专业评核和训练要求,行业发源地:维也纳

? 心理咨询本质上是人类情感及心灵沟通的艺术。其中沟通与理解的技巧,高于心理咨询中任何其他技巧,而沟通与理解,也正是使人感觉良好的源泉。

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 人是活在相互比较的感觉中的。

? 人越是在比自己成熟或地位该的人面前获得尊重,就越容易消除个人的自卑感。

? 让不尽的泪水洗刷内心的种种委屈。丽莎哭得越痛快,与往事的告别就越彻底。

? 哭,对于宣泄和排遣来询者的不良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心理咨询场合下,哭经常是来询者自我领悟的一个重要突破点。

? 心理咨询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人的自信心。所谓提高人的自信心,就是使人通过改变对不利环境的认识,来增强对自我的良好感觉。

? 现实疗法认为:人的心理失衡与障碍表现皆由于不能在当前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承担责任而造成。

? 现实疗法的要点:

a. 人都有爱和被爱两种基本需求

b. 人都具有自主自立能力,也具成长动力

c. 重视现在及未来

d. 十分注重承担责任

e. 强调面质,制定具体,不接纳借口,不用惩罚,永不放弃。

? 心理咨询中的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a. 先让人讲话

b. 先共鸣,后行动。

? 自卑与自信是人性格中的两面,相互排斥却又相互依赖,恰如一个铜板的两面。

我想从哈佛转学

? 凭经验办事,可谓是心理咨询之大忌。

? 反移情倾向,简指咨询者将个人对事物的某种偏好投射到来询者身上的无意识反应。

? 心理咨询的宗旨不是替人决策,而是助人自助。

? 宣泄不良情绪是任何形式咨询的首要任务。

? 听,是善意的表示,是虚心的象征,更是建立同感的基础。听,要求你诚心诚意地出租你的耳朵。

? 当别人找你倾诉某种心灵痛苦时,你首先想到的,不是去竭力阻止他接着讲,而是让他讲下去,把话讲完。

? 过去的事情是忘不掉的,只有谈清楚了,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 格式塔疗法(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自我治疗方法)的要点:

a. 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询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

b. 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实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

c. 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unfinished business)。这通常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如懊恼悔恨内疚愤怒等)。它们犹如一个个心结系住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活动。

d. 在咨询手法上,格式塔疗法甚强调帮助来询者由环境支持转向自我支持,以使来询者从一开始就不依赖他人,尽量挖掘个人的潜能。

? 人只要想明白了,才能从根本上甩掉包袱,放松精神,获得平衡,从而不再沉溺于对往事的追悔和懊恼当中,不得自拔。

? 心理平衡就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

我不想上哈佛大学法学院

? 沟通是打开人心灵之门的钥匙。

? 来询者中心疗法的要点:

a. 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

b. 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人在交往中获得的肯定越多,则其自我冲突越少,人格发展也越正常。

c. 这一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作为其基本条件。

d. 在操作技巧上,这一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询者,主张在谈话中取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询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的开放自我。

问你是否还爱我

? 完美主义,指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物提出过高过严、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的行为表现。

? 自我中心,指凡事以个人利益为中心,不善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要的行为表现。

? 心理咨询“虚功”所追求的意境:

a. 可贵:就在于它可以推动来访者去积极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进而提高其自信心与生活的智慧。

b. 难为:就在于这种来访者对自我的深刻反省与认识应该是自发而成的,而不是由咨询说教而致的。

c. 巧妙:就在于咨询者不断启发来访者说出自己想让他说出的话。

d. 高明:就在于来访者不但能独立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也能从中增长人生的智慧。

? 理性情绪疗法的要点:

a. 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

b. 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3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即对人或事有绝对化的期望与要求;2)“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3)“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

c. “ABC理论”:在诱发A(Activating 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Consequence)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到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 并非由起因A造成,而是由人对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作用。

d. “理性情绪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询者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乎逻辑、理性的信念,以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对个人和他人都不再苛求,学会容忍自我与他人。

骗分被罚的思索

?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华盛顿)。

? 你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愚弄某些人,也可能在某些时候愚弄所有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愚弄所有的人。

? 人可以被击倒,但不可以被击败。

? 不需要教训学生去认识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应当启发学生自己去谈对这一切的认识,则可能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心理学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但心理学作为一个专门的术语却是在1520年才出现的。

万般内疚为了谁

? 心理咨询是自我行为和心灵的探索过程。挖掘有意识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机。

? 你把一堆发霉的食物扫到地毯底下,表面上看来,那堆垃圾是消失了。但事实上,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藏在地毯下面腐蚀着你的地毯,直至烂掉它的一角,使你蒙受更大的损失。

? 安慰一个人,不一定非要他忘记过去,而应该帮助他学会怎样正确地面对你过去。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创伤没有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纾解,可能会留下许多后患。

? 精神分析理论的要点:

a. 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称无意识) 三部分。弗洛 伊德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 当中的本能欲望或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

b. 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 “快乐原则”;“自我” -“现实原则”;“超我” -“理想原则”。

c. 人在维护自我的心理平衡和健康时,常对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痛苦取某种自圆其说或自欺欺人等认识方法,以求心灵的。

d. 为使人们领悟其心理障碍的根源,人们需要接受精神分 析的治疗,通过移情关系的建立来重塑人格。

我是同性恋吗

? 自我确认,依照青少年心理学概念,个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会对自我产生日益浓厚的兴趣。他需要对自我的各个方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一过程成为自我确认。

? 认知领悟疗法的要点:

a. 强调认知过程对人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动机的支配作用。主张通过改变来询者的认知模式,并辅之以行为疗法的技术,来矫正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b. 不像精神分析疗法那样,一味追究来询者早年生活经历(主要是指3岁前后)对当前行为的潜意识作用,它主要探讨来询者当前认知方式对行为表现的影响。

c. 强调来询者对自己问题症结中的非理性、非逻辑观念的深刻领悟,并以此来帮助来询者重新认识、评价自我,建立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摆脱非理性观念对自我的干扰。

我想约你出去行吗

? 内化,指来询者认同或接受咨询者所讲的话,把它当做自我成长的一种内驱力。

? 升华,指人将压抑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在转向社会许可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

? 安娜.O-第一个记录在案的精神分析患者,布洛伊尔,催眠,歇斯底里,德国女权主义领袖。

我们的缘分尽了吗

? 交互分析疗法的要点:

a. 人格由3种自我状态组成:父母式自我、成人式自我和儿童式自我。

b. 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

c. 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integrated person),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支配。

d. 操作技巧上,强调倾听分析的作用。旨在推动来询者深刻反省其人格中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冲突,以成人式自我的眼观来审视个人的生活脚本,积极的面对生活的挑战,增强自信心。

?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心理学实验室在公元前七世纪做的。古埃及国王,2个婴儿分开养育,不跟其说话,测试第一个音节。

走出心灵创伤的深渊

? 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突出表现是不善人际交往,对外界反应迟钝,社会适应能力亦很差,常给人一种古怪而不合群的印象。

? 行为疗法的要点:

a. 人的所有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其中强化对该行为的巩固和消退起决定性作用。强化可取嘉奖或鼓励(正强化)的方式,也可以取批评或惩罚(负强化)的方式。

b. 心理治疗的目的在于,利用强化使来询者模仿或消除某一特定行为,建立新的行为方式。通过提供特定的学习环境促使来询者改变自我,摒弃不良系那个为。

c. 常用疗法有系统脱敏疗法、松弛疗法、模仿学习、自勇训练、厌恶疗法、泛滥疗法等疗法,核心均在于利用控制环境和实施强化来使来询者习得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重塑个人形象。

? 情感矫正体验疗法,主张使患者在催眠和现实中重新体验早年的精神创伤,并予以及时的安抚和温暖体验,以消除患者早年精神创伤遗留的痛苦感受。

后记

?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

a. 同感力:指咨询师能够准确体察、把握来访者的内心感受。

b. 洞察力:指咨询师能够对来访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之动机与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总结,透彻分析,深入探讨的能力。

c. 觉察力:指咨询师能够认识并化解自我偏见、偏好及个人在咨询过程中的欠缺。包括自我觉察和行为觉察。

d. 沟通力:指咨询师能够与来访者有效沟通,对来访者的主述能够把握要领,对自己的意念能够准确表达。谈感受、谈具体、少评论、多提问、勤总结、概念化。

? 抑郁症分为四大类:内源性、更年期性、反应性与心因性、神经症。

? 内源抑郁症主要表现为“三少或三低”现象,即情绪低落、话少、语调低沉、动作减少、思维迟钝等。

? 笑,成为林肯缓解压力与抑郁的最佳药方。24岁因恋人去世患抑郁症,一生都在于此搏斗。

《神逻辑》读书笔记: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上)

笔记目录:

《神逻辑》读书笔记: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上)

《神逻辑》读书笔记: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中)

《神逻辑》读书笔记: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下)

这是一本很短小的书,刚收到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小孩子看的画册呢,很薄的一本,快的话可能十几分钟就看完了,而且内容中的确有很多插画,小孩子一定会喜欢看。

忘记当时为什么买了,估计是看了哪里的推荐,之前可能翻阅过,最近打算清理下存的书,重新翻看下,写写读书笔记。

这是书是关于“逻辑论证”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好像很有道理,让自己无言以对的话,可是认真判断下,就会发现,这根本是两回事儿,没有关系呀。这本书就是教我们怎样发现他们语言中的逻辑漏洞,让我们怼回去!

作者一共整理了十九个例子,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下,下面会举些例子,有些是自己编的,如果错了,请回复我改正,谢谢。

即,依据某观点若成立(或不成立)所产生结果的好坏,来判断一个观点是否正确。一个命题导致不利的后果,并不意味着命题就是的;同样,即使命题会带来好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真的。

就是说命题(观点)的真伪,和它所带来的结果或影响是无关的,比如:

专家说“汽车尾气会导致大气污染”,这个命题是真是呢?

首先这个观点是对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想“日常出行离不开汽车,没有汽车太不方便了”,然后就认为这个命题是的,即“汽车尾气不会带来大气污染”,我们根据汽车带来的便利性去判断这个命题的真伪,就犯了这种逻辑谬误。

很明显命题和结果是两个不搭嘎的东西,不能因为结果好坏去影响命题真伪。

是指有意的滑稽的模仿他人论点,以达到公司模仿出来的论点而非实际论点的目的。

这个可能辩论中经常会出现,其实就是说本来命题是A,但是呢,为了反驳它重新描绘了一个命题A',就像造了一个稻草人一样,明明是两个东西,然后去说A'是错误的,那么A也是错误的,做到间接打击。

我们还以上面的命题:“汽车尾气会带来大气污染”为例

有人说“各种工业工厂排放的废气比汽车尾气多的多,工业废气才是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说汽车会带来大气污染,太可笑了”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命题说的是会不会带来大气污染,而通过对比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多少来断定汽车尾气不会带来污染,这分明就是新造了一个命题,已经脱离了原命题。

再看一个书中的例子:

达尔文进化论描述的是:“人类和黑猩猩在数百万年前拥有共同的祖先”,

那些反对进化论的人会说:“我的对手试图说服你们,我们是从那些在树上摇来荡去的黑猩猩变过来的,这真实太可笑了”

前者说的是有共同祖先,而后者却说人类是从黑猩猩进化来的,分明就是两个命题,真伪自然也不相同。

若仅仅因为某种观点的起源就贬低或维护它,便犯了这项谬误。

这个其实比较好理解,就是把命题的真伪和说这个命题的人挂上关系,不去判断命题的真伪而是去考虑这个人的好坏或喜误。

比如,马云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所以他说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明显这样认为就会出现问题,比如最近这个“JiuJiuLiu”的问题,我就非常不认同;

比如,最近贸易战,大家可能不喜欢特朗普,但是能因为不喜欢这个人就说他所有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要针对观点去做判断,而不是对说出这个观点的“起源”做判断。

权威是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诉诸无关权威就是说不是手头问题专家的人,其观点可能是错误的。

这个和起源谬误有点儿类似,也是和提出观点的人有关,比如A是文学家,他提出了一个数学观点,在文学领域A是权威,但是在数学领域他就不一定是权威了,所以他的观点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这个下面有几种类型,比如诉诸模糊权威,把观点说成“外国专家表示XXX”,虽然这个观点可能根本就是瞎编的,为了增加可信度才说是外国专家,或者相关部门;

其他类型还有诉诸古代智慧等

人身攻击比较好理解,就是在语言上攻击发出这个观点的人本身,而不是针对观点的真伪来讨论。这个和上两个差不多,可以相互借鉴来看。

在诉诸无关权威里我们举了个例子,说A是文学家,那他提出的数学观点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当然不一定,我们要具体来看观点。观点的真伪要看观点本身,而不是去关注提出这个干点的人,感觉这个是在辩论中使用的较多,用来混轮视听,转移话题。

感觉这几个都是在辩论这种场景下使用,诉诸虚伪是人身攻击的一种类型,这个的虚伪是指“你也一样的意思”,通过指出某人的观点与其本人的行为或以往陈述相矛盾来反驳该观点,也就是用指控来回答指控,依然是把注意力从观点本身转移到提出观点的人身上。

书中的一个例子,是A指控B说“你干嘛一直喝我的粥?”,B反驳道“你不是也偷吃爷爷的蜂蜜?”,这种例子很容易出现,经常会出现类似的场景,本来B应该解释为什么喝A的粥,可是他用了另一项类似的指控来质疑A,并没有对A的问题作出回答。

寒读书笔记(十)读《废井冷眼》有感

唐朝有一个藩国——渤海国。一个充分汲取了文明的自治藩国,成为当时东北大地最先进的一个。

它的首府“上京龙泉府”曾有着不输长安城的豪华宫殿,有着高度发达的经济,曾在牡丹江上修过五座跨江大桥。一度被称为“海东盛国”。

却因为自己的富庶招来了周围部落的嫉妒和仇恨,兴盛了两百多年以后被契丹所灭。

余秋雨在文中写到:“在人类历史上,一切高度文明的城堡被攻克后,下场总是特别悲惨。因为胜利者知道,域保里边已经形成了一种远远高于自己的文明秩序。攻下来后,无法控制,无法融入,无法改造,除了毁灭,别无他途。……

于是他们在掠取财物后下令:腾出都城,举国南迁,然后放一把火,把整个城市烧掉。”

一把大火过后,整个都市只剩下一口废井,如“一副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

然后,200年后,契丹被金所灭,120年后,金被蒙古和南宋所灭,不久后,南宋被蒙古所灭……

余秋雨说冷眼般的废井在看着这一切,其实在看着的又何止是废井,朝代变换更迭,文明在相互倾轧又被互相毁灭,当时光的风沙吹拂走了这一切,只剩下遗址废墟在冷眼旁观着这一场又一场的闹剧,不知道在它们心里,会不会嘲笑这永不知足的可笑又可怜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