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尴尬!发推“吹嘘”油价下跌被嘲讽,到底为何会被嘲讽?

2.受疫情影响油价或迎来“二连跌”,全国日加油量骤减7成

3.最近的油价为什么会这么低呢?是因为什么?

尴尬!发推“吹嘘”油价下跌被嘲讽,到底为何会被嘲讽?

油价下挫_油价大跌媒体担忧

自从汽油的价格上涨之后,电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在持续的增高,很多开油车的人都把车闲置在家中,都纷纷表示自己都快加不起油了。虽然油价有下跌的趋势,但是跌的幅度都是非常小的,并没有很大的缓解作用。在2022年7月25号的时候,在自己的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吹嘘着油价的下跌。但是这篇文章却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嘲讽,因为网友发现发出来的,有的单词居然是错误的。

先是在软件上一直吹嘘美国的汽油价格已经在下跌了,但是网友们的指责是毫不留情的,网友们表示美国现在汽油的价格是上任时候的两倍,所以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可吹嘘的事情。在发布文章的时候,表示目前汽油的价格和最高峰的时候相比,每人每个月油费可能会少花35美元,如果家里面有两辆车的话,只能少花70美元。

这个文章发出来之后,在网上可以说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都在嘲讽,因为在英文单词里面人的单词是?person?,但是在的文章中把这个单词拼成了?peson?。有人在嘲讽这个错误的单词,而有人则是指责油价的下降,其实跟没有任何的关系,却把这个功劳抢到自己的身上。

很多媒体的人都在嘲笑白宫居然能够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因为文案的设计到发送中间至少有5个人参与甚至是更多,但是还是会有这么明显的错误,也能够看到这些人工作非常不认真负责。而且的文章中说每人每个月会少花35元,但是自从油价上涨之后,每人每个月在汽油上的钱比上任之前要多花100美元,所以这次的文章才会引来这么多人的嘲讽。

受疫情影响油价或迎来“二连跌”,全国日加油量骤减7成

在空荡荡的加油站内一位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现在每天的加油量不到以前的三成,一天最多三吨左右,以前每天至少能有十吨。”受疫情影响,近日全国多地区加油站被曝日加油量急剧下滑,平均日加油量不及正常情况下的三成。

很多之前异常火爆的加油站目前都是空无一车,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来加油的车几乎都是与抗疫相关的工作车辆以及车辆,比如运输物资的车辆、警方的巡逻车、医疗系统的车辆等,很少有家用车来加油。

经统计,就目前现状全国多地区加油站日均加油量出现下滑。江苏省中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路上基本没车,所以加油站汽油销量下滑严重,预计能完成去年同期的20%;山东省中石油相关负责人指出,2月份受影响更加严重,预计汽油销量将同比下滑75%。广东省某主营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年以来车流量要比平时减少约9成,汽油销量可想而知。

据山东省威海市某民营加油站经理说:“我一共经营着6座加油站,自春节到现在这些站连一车油(30吨)都没卖完。”可见其受影响多么严重。有数据显示,由于春节期延长,汽柴油库存均未得到有效消化,且前期合同尚未执行完,加之在途到港,导致上周社会库存较上周上升2.12%,整体维持2-4成的水平。

相对汽油加油量的下滑现状,因春节物流停滞原本柴油消耗量就会有所下降,柴油受影响要稍微小一些。但是因复工日期不明确,部分地区交通管制严格,所以整体来说柴油销量也受到了影响,约下滑50%-60%。

相关从业人员表示,自2月10日起,部分省市交通管制力度有所缓和,物流运输逐步恢复,企业复工率小幅抬高,将一定程度提升局部成品油消费量。但由于疫情仍未迎来真正拐点,民众对外出抵触情绪依旧明显,加之多数地区管控力度仍较为严格,因此私家车出行频率依旧有限,加油站汽油销量提升力度缓慢。

受中国疫情的影响,旅行将会受到限制,疫情可能使石油需求每天下降260000桶,其中包括17万桶/日的航空燃料需求,最终会在中国高峰旅行期间影响原油的市场需求。所以在前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近3%。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10天内,预计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9亿人次,对比去年春运同期下降73%。受原油持续下行打压,2月4日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迎年内首次下调,降幅超过每升3毛钱。

有相关业内人士预测,由于短期内原油或将维持低位波动,故我国零售价大概率将兑现“二连跌”,且跌幅或依然较大。但疫情对于成品油消费的冲击是暂时性的,未来随着疫情缓解控制,交通运输业有望迅速复苏,届时燃油销量将会大幅增加,价格也有可能回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近的油价为什么会这么低呢?是因为什么?

石油连续下跌,对于中国人来说挺高兴的。从交通运输到间接的吃喝穿用玩,实惠显而易见。光是开车一族,每月就能省下不少油钱。仅仅半年前,国际油价还停留在每桶100美元上方。截至1月14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收于47.43美元,创5年来新低。对此,人们不免猜想,这次是否会跌穿2008年12月创下的33.87美元的底线?

国际油价暴跌,对于石油输出国来说,是一场大灾难;但对石油进口国来说,或对多数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却是重大利好。有专家推算,如果国际油价下跌至40美元,印度未来两年经济增长将从6%增至6.7%,中国将从6.2%升至7.1%。巴西、南非、土耳其、印尼和菲律宾等新兴经济体同样受益。而美国消费者则一年可节省1000亿美元,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可从3.1%上调至3.5%,德国则从0.5%上升至1.5%。

因此,很多外国媒体断言:中国将更多受益于油价下跌。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的。过去一年,中国原油进口达到创记录的3.08亿吨,同比增长近10%;截至去年12月,中国石油进口量达到每日715万桶。以中国平均每天进口原油700万桶计算,如果每桶下跌10美元,就相当于每天减少7000万美元的支出。显然,油价下跌的确为中国带来了不寻常的机会,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在油价大幅下跌时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增加了原油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