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突破120美元大关全球市场将经历“痛苦期”

2.油价真跌了!尿素价格也跌了!未来或迎来大跌?

国际油价突破120美元大关全球市场将经历“痛苦期”

复合油价走势分析_复合油相用途

才消停2个月,国际油价又悄无声息地突破了120美元大关。历史上,高油价时期往往意味着经济衰退、资本市场面临“痛苦期”。在美股经历了短暂的空头回补后,更多机构开始认为新一轮下跌即将开始。

与此相伴的还有投资环境的“范式转换”。自1980年以来,低通胀、央行独立、全球化浪潮、低波动率、更长周期和更高的GDP驱动的“现代周期”带来了投资界的“黄金年代”。展望未来,高盛近期在研报中表示,“现代周期”已成往昔,“后现代周期”(ThePostmodernCycle)正在开启——通胀风险将大于通缩,且伴随着经济区域化,劳动力、商品价格上升。在此期间,由于较高的利率将导致估值对收益的贡献减小,股市的总体回报率将下降。

高油价暂时无解

继布伦特原油价格在3月一度飙升至139美元附近后,油价因中国疫情、全球衰退预期等因素而回撤。两个月过后,油价在6月突破了120美元大关。截至上周收盘,布伦特原油报121.08美元/桶,WTI原油报120.26美元/桶。随着上海复工复产、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到来以及原油供给失衡,各国很可能要为高油价、高通胀继续头疼。

上周,OPEC+增产的事实也不能缓解这一矛盾。当时OPEC+已经同意在7月和8月增产64.8万桶/天,而预期为63.2万桶/天。看似增产大于预期,其实不然,而且市场早前对增产的预期更强。

早前有传言称,一些OPEC+国家正在考虑暂停俄罗斯加入OPEC+,这将允许它们增加自己的产量。然而,上周五的会议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实际石油产量增加不大,增产的原因是OPEC+决定将9月的预期产量增加分摊到8月。事实上,OPEC+自去年以来很少真正完成增产目标,产能不足是主要原因,高盛预计未来许多国家将继续落后于其增产配额,并重申今年下半年布伦特原油价格125美元/桶的预测。

“相比后续原油产量的下行风险,此次OPEC+的增量是很小的,我们预计,相较于俄乌冲突之前的预测,OPEC+产量在2022年下半年将净下降50万桶/天。我们曾预计伊朗石油产量将在下半年平均增加50万桶/天,但现在看来,这在明年之前都不太可能实现。此外,利比亚和委内瑞拉的产量远低于预期,合计产量比我们6月22日的预测低了60万桶/天。”高盛原油分析师库瓦林(DamienCourvalin)表示。

全球油价飙升,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主要产油国伊朗不急于达成伊核协议。有观点认为,若伊核谈判各方能尽快达成协议,将能缓解目前能源市场极度动荡的态势。若伊朗石油重返市场,油价或能下跌至少10%。

俄乌冲突无疑加剧了油价的上行压力。除了美国,欧洲也异常痛苦。当地时间5月30日晚,欧洲理事会米歇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已就对俄实施石油禁运达成共识,“将立即覆盖三分之二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

欧盟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在2021年,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占欧盟总需求的比例超过40%,原油及其产品占比27%,煤炭占比46%。俄乌冲突发生以来,欧盟加强了对俄制裁,导致其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增加。欧盟到今年冬天可以降低700亿立方米的俄天然气进口。

此外,当地时间5月30日晚,欧洲理事会米歇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欧盟已就对俄实施石油禁运达成共识,“将立即覆盖三分之二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

欧盟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在2021年,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占欧盟总需求的比例超过40%,原油及其产品占比27%,煤炭占比46%。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加强了对俄制裁,导致其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增加。欧盟到今年冬天可以降低700亿立方米的俄天然气进口。这也加剧了原油短期的上行动能。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佩里(JoePerry)告诉记者:“如果油价要突破目前的水平,下一个阻力位是122.75美元,在此之上,价格可以达到3月8日的高点129.42美元。”

机构预测原油或上冲至130美元

加拿大银行(RBC)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elimaCroft表示,目前阿联酋经充分利用了自身闲置的产能,该国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一直达到生产配额水平。即使是一些之前增产的国家,可能现在也面临近期出口限制,比如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

现在倒是沙特7月和8月有望增产至1100万桶/日(较该国5月产量增产约50万桶/日),OPEC+增加供应协议落实任务最终将落到沙特肩上。Croft表示,目前美国官员担心,俄罗斯可能通过今年夏季削减出口,在今年底以前有序推升油价,以此对欧洲给予尽可能大的经济打击。

不过,能源咨询公司FACTSGlobalEnergyFesharaki却认为,指望欧佩克释放数百万桶石油来满足能源市场买家的需求是不现实的。如果欧佩克每天增加150万桶原油供应,那么一到两个月后需求增加时,就不会有任何额外的产能。除非伊朗的供应(可能会立即将油价拉低10至15美元/桶)因伊核协议而恢复,否则俄油的大量减产将使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

全球市场将经历“痛苦期”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能源价格在经济衰退前平均上涨了17.5%。高油价经常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原因。更准确地说,高油价或石油冲击应该被描述为经济衰退的催化剂,而非唯一原因。

关于是否以及何时会出现衰退,人们众说纷纭。近期,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Dimon)表示,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的话。在戴蒙看来,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出现持续6到9个月的“温和”衰退,但他表示,也有可能会比这严重得多。

尽管早前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可能在今年9月讨论暂停加息,但就目前的通胀态势和油价走势,这一观点并不成熟,货币紧缩周期无疑将伴随着经济需求的下降和股市市值收缩。

第一财经此前报道,自2021年底达到超120万亿美元的峰值至今(5月22日),全球股市总市值已蒸发20万亿美元,自疫情暴发以来总市值增幅中的三分之二蒸发殆尽。由于市场出现技术性超卖,因而交易员普遍认为,一场“空头回补”的反弹正在酝酿。过去两周,纳斯达克100指数反弹了10%以上。

但经历了短暂的反弹,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大幅上升,这也与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相匹配,投资者情绪转差。

“两周前,我们由看跌转为中性,自那以后,标普指数和NDX100指数上涨了10%以上。但我们现在再次转向看空。美国国债利率正威胁到此前的高点(上周已经接近3%),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紧缩的举措才刚刚开始影响劳动力市场和消费者支出的弹性。随着夏季的临近,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面临越来越多的阻力,金融资产的潜在复苏将取决于全球经济能否避免衰退。此外,中国经济复苏的时机和美联储未来暂停加息的前景将是风险资产复苏的潜在催化剂。但在我们看来,现在对这两件事进行定价还为时过早。”渣打全球首席策略师罗伯逊告诉记者。

该机构目前预计,风险资产将再次下跌,标普500指数将跌至3600点,较当前水平低近12%,美元指数将重新测试5月高点。

乍一看,目前很难不把美国劳动力市场形容为坚如磐石。过去3个月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超过40万个,过去6个月平均每月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目前失业率为3.6%,接近疫情前3.5%的低点。但美元去年的强势对标普500成分股公司未来的收入发出了强烈的警告信号。罗伯逊表示,科技股占标普500指数市值的近30%,如果算上非必需消费品领域的一些知名科技公司,权重接近35%。虽然纳斯达克100指数已从2021年11月的高点下跌了近25%,但该行业日益增长的盈利能力挑战将导致失业。

罗伯逊提及,2000年美国科技股的下跌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大约存在9个月的滞后期,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达到顶峰,失业率从一年前的3.8%上升到4.3%,而且最终在两年内升至高达6%。失业率增长最初是缓慢的,但最终,随着经济放缓在整个行业蔓延,失业劳动力就将超过可用的工作岗位。目前,美国消费者也已经面临着来自抵押利率飙升以及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强大挑战。

无独有偶,摩根士丹利也认为,根据公允价值框架,标普500在当前成长环境下的定价仍然是错误的,公允价值显示的点位应该在3700~3800点之间,而且仍可能向下超调。

未来,随着投资者越来越注重稳定的复合回报,高质量、可持续股息的公司将变得更有价值。同时,派息较低但资产负债表强劲的公司也将会在高盛所说的“后现代周期”中“更有吸引力”。这也不难解释,为何像Peloton这种疫情受益公司的股价已较最高点跌去了90%。未来,无法创造真实价值、动不动就拿2030年现金流贴现来估值的公司,很可能被市场无情抛弃。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油价真跌了!尿素价格也跌了!未来或迎来大跌?

进入到8月8日,又是关键性的一周。

油价已于昨日进行第十五轮调整,油价迎来四连跌。

而现在油价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油价下降

近日,国际油价出现三天连跌情况,国内油价预测也受其影响,呈现跌势。

综合原油的变化情况,油价将下调77元/吨左右,以升为单位则是0.06元/升。

以此情况计算,车主们如果加五十升的92号汽油,可以节约3元左右。

虽跌幅不大,但也总算跌了。

有官方消息称,中国在7月份的原油进口价格为3732.8万吨,1-7月份的原油进口数量为28983.5万吨,同比减少了4%。

而最近国际油价也出现大跌的情况,刷新了自2月份以来的最低点。

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不少国家与地区与其担心供需关系,更担心经济衰退。

全球制造业下滑,股市萎靡,使得OPEC+作出增产决定。

油价巨头顶不住,未来将有大跌

由于油价承受压力过重,英国央行方面也宣布加息50基点,此举创下了27年来最大的加息幅度,各国的经济担忧也抑制了油价上涨。

而在伊朗和美国方面的官员也表示,他们前往维也纳做关于伊朗核的谈判,有望取消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

而随着近日油价的持续下跌,化市也受其影响,像万华化学这样的巨头企业也不得不放下降价声明。

万华化学的第一份公告内容为纯MDI挂牌价为22300元/吨,相比起七月份下跌了1500元/吨。

聚合MDI的挂牌价格也相对于7月份下跌1300元/吨,现在挂牌价为18500元/吨。

根据广化君大宗商品价格的检测结果,多种原料都呈跌势。

其中部分原料的跌幅超过10%。

如今化工市场供需两弱,企业倒闭的倒闭,因为运营不畅转行的转行。

一方面是因为国内需求较为惨淡,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抑制了终端需求。

近期原料价格也持续跌落,势必会造成成品普跌,企业方面承压严重。

预测短期内还是会持续下跌。

尿素持续下跌,回升只是昙花一现

在尿素进行持续下跌之后,前段时间因为下游需求增加,企业检修减产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尿素有了小幅度的回春迹象。

经此情况,不少尿素生产厂商也不愿意再接受调低价格。

但如今,尿素市场再次出现供过于求,近日不断呈现下滑趋势,商家的挺价也无疑是加重了货物囤积,在未来也将因此出现更高的尿素跌幅。

在1月到5月份,尿素价格普遍上涨了660元到820元/吨。

而新疆这样的特殊地区局部上调了1000元/吨不等,主流价格从两千多直涨至3120元到3220元/吨。

而从6月下旬开始,尿素价格就持续回落,七月份便开始持续下跌。

近日数据,尿素整体依旧在弱势行情:山东地区下跌了10-30元/吨;广东地区下跌了30-60元/吨;四川地区下跌了50-100元/吨;江西地区下跌了100-240元/吨;辽宁地区下跌了160元/吨。

原料跌价,复合肥市场也不好受

而受到尿素下跌的影响,复合肥市场也非常不景气,市场呈现弱势运行,化肥厂定价困难。

如今,福建泉州45%含量的硫基复合肥价格在4860元/吨左右;河南郸城的45%高塔硝酸基复合肥零售价为230元/袋。

油价的持续下跌直接影响化工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在油价方面,油价的下降将会便利各位车主。

在化工产品下跌方面,还请各位化工老友警惕市场风险,注意原料价格下降带来的市场风险。

尿素市场持续走弱,以尿素为基础原料的复合肥等肥料价格也难以维稳。

市场多呈观望状态,尿素及其它肥料的降价将便利于各大农业生产户及广大农民,但受通货膨胀影响,尿素的持续弱势运行或许也映射着市场经济的弱势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