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油价100美元_普京油价100美元是真的吗
1.如何成为万能的普京
2.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3.普京为俄罗斯做了些什么
4.美国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白宫和甩锅给普京,对此你咋看?
5.美国油价飙升至历史最高,会拉下脸面求普京结束乌克兰战争吗?
6.这次美国油价下跌跟俄罗斯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7.苏联解体后怎么变强大了
如何成为万能的普京
当你成为一国之君,然后学学最简单的恐怖统治就可以了。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分不清恐惧和尊敬的区别,道理上普京模式并不复杂,能不能做到前提是你必须先当上一国之君。
普京模式的基础就是民粹主义维持占俄罗斯人口多数的俄罗斯族选票,通过权力打击资本家,自己直接控制俄罗斯主要的自然和贸易,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新寡头,控制舆论媒体消除对自己不利的言论,掌握绝对话语权,另一面就是利用权力打击反对者,强化集权,以至于梅德韦杰夫当总统的时候,只要普京不在会都开不成。
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从普京接手开始国际油价从90年代的不到十美元两年涨到了十四美元,普京什么都没做仅靠油气出口财政收入就增加了一半,之后油价一路上涨最高一百八十多美元一桶,比普京接手俄罗斯的时候油价涨了将近20倍,所谓的普京繁荣和山西的煤炭黄金十年是一回事,市场需求高,价格不断上涨,只要开出来就能快速获利。普京接手以后的俄罗斯经济结构直接全面转向出口,成了彻彻底底的出口型国家。
国际油价下跌 对俄罗斯伤害有多重
谁能料及,就在俄罗斯外遭国际制裁打击、内受经济下行巨大压力的同时,国际油价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接连暴跌三成,至每桶仅80美元。这,让惯于坐拥世界储油宝库的俄罗斯大亨顿时愕然,措手不及。
对于严重依赖原料出口的俄罗斯来说,国际油价的严重缩水等同于财路被掐断,在内忧外困的环境下,俄罗斯只能等待国际油价尽快企稳回调,一面努力设法应付制裁影响;一面积极力求摆脱经济困境。
国际油价对俄罗斯有多重要,摊开俄联邦预算就知道。油价预测是俄罗斯制定预算收支的最重要依据之一,预算草案根据最近几年平均油价得出基准价格。上个月获俄议会批准的2015年至2017年联邦预算草案预计,俄主要出口石油品牌—乌拉尔原油未来的出口均价未来3年为每桶100美元。另据俄经济发展部预测,乌拉尔原油价格2014年将达每桶104美元。
而目前,乌拉尔原油价格也与国际油价一道,从年中的每桶110美元上方滑落至每桶80多美元。可见,俄罗斯作出的油价预测或许只是官方的一厢情愿,一路走低的油价势必将拖累俄预算。
多年来,俄罗斯始终没有摆脱经济增长对原料出口的依赖,俄罗斯一半多的财政收入来自油气出口。俄财政部此前作过一个令人不安的预测:国际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就会减少700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这表明,国际油价的下跌直接削减俄罗斯预算收入,造成赤字增加、预算项目无法执行,进而加剧经济下行压力。综合来看,在俄罗斯当前通胀率高达8%的背景下,加之多重不利因素,国际油价持续走低,极有可能致使俄罗斯经济陷入持续滞涨状态之中。
为了降低乃至抵消国际油价下跌对俄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不惜动用危险方式挽救预算,那就是放任卢布贬值。一年来,俄罗斯卢布贬值已近四成,成为全球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俄罗斯国民经济运行和民众生活已遭受重大影响。然而,俄罗斯央行却在不久前宣布,结束卢布与一揽子货币的联系汇率机制,放弃对卢布汇率的自动干预。此举意味着俄央行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可能进一步加大卢布下行的压力。
俄罗斯央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国际油价以美元计算,而俄罗斯统计财政收入使用卢布。因此,在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卢布也以相应幅度贬值。这样一来,俄罗斯石油出口所得的卢布收益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但是,用本币贬值对冲石油出口收入减少的做法风险极大。毋庸置疑,卢布贬值的最显著后果就是俄国内消费价格不断上涨,这将给俄民众生活带来更大负担,进而令执政者承受政治风险。不过,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支持率一路飙升至85%以上,以这样的人气民意,他显然用不着担心其总统宝座与权力。正是如此,俄罗斯的决策者作出了“两害权衡取其轻”的无奈选择,用卢布作赌注,缓解国际油价下跌导致的不利影响。
诸多分析观点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的大跌是西方对俄罗斯的隐性制裁。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直截了当地说,美国正与原油输出国合谋压低油价,以此向俄罗斯施压,是美国的一个阴谋。但这在普京看来,尽管国际油价下跌的背后存在人为操纵的因素,但低油价也会给这些操纵者造成损失,因此国际油价当前局面不会长期存在。
在当前条件下,俄罗斯人应对国际油价下跌可用的手段不多。俄能源部长诺瓦克日前透露,正考虑以削减原油开量以稳定油价,但尚未作出正式决定。
事实上,俄罗斯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的意志还是个未知数,尽管世界石油输出国都在对油价持续下跌表示忧虑,但毕竟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的背后的巨贾仍是美国。现在,俄罗斯只能寄希望于市场调节,坐等国际油价企稳回升,以期尽量减少一些石油美元的损失。
普京为俄罗斯做了些什么
普京在位期间,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政治以及法制上都获得了稳定发展。但他在民主方面则遭到很多争议,可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铁腕总统”。同时由于其强硬但宏观的经济管理,大幅对俄罗斯的经济改革,也整合了俄罗斯出口的油价的汇率;在他任内吸引了许多外汇公司进驻俄罗斯,这也为俄罗斯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利益。国内生产总值将近上升了72%,购买力平价也上升6倍左右;俄罗斯国内的贫穷人口则减少了一半,平均月薪从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分析人士形容普京的经济改革,令人印象深刻。
普京担任总统期间,陆陆续续通过一系列的法案,对俄罗斯的社会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包括有所得税改成13%、降低利润税税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和法律条文。但同时,他所带领的也曾被反对派、外国或组织和组织质疑由他所主导的第二次车臣战争,特别是在内部的和自由记录等;除此之外,他对欧盟国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强硬态度也遭受了批评。
根据媒体报道,在俄罗斯的经济圈内出现一组新的巨商集团,并明显地控制住俄罗斯的整体经济情况,这包括罗曼·阿布拉莫维奇、奥列格·德里帕斯卡、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以及尤里·科瓦利丘克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这批新兴的俄罗斯巨富,往往与普京本人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普京也被批评于总统任期内塑造一种个人崇拜的价值观。
普京于2009年12月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说斯大林“很难被非黑即白的评价,很难说他的一生是功是过。”俄罗斯***和比俄共更加亲近斯大林主义的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全联盟***——布尔什维克以及另类左翼政党俄罗斯民族布尔什维克党,基本上都反感与厌恶普京。 美国新闻评论员罗杰·拜耶斯曾认为普京更像是一个新勃列日涅夫而不是新斯大林。
美国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白宫和甩锅给普京,对此你咋看?
美国遭遇40年来最严重通胀,衰退风险超三,白宫和甩锅普京,民众对应对油气涨价措施不买账。俄乌危机以来,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令俄罗斯化解了美西方国家的金融核弹威胁,通过将大宗商品和卢布绑定之后,反而变被动为主动,显示了俄罗斯人高超的智慧。
不过,美西方国家在这个时候为了达到拖垮俄罗斯的目的,继续坚持能源禁运。此举不仅打破世界能源供应体系的稳定,而且抬高了能源的价格,最终制裁俄罗斯的恶果也对这些国家带来反噬。不过,面对这种反噬,他们不问谁是始作俑者,反而将问题全部归咎于俄罗斯。在这一点上,美国做得尤为出格和露骨。
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美国三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创下1981年12月份以来的新高。这是美国40年来最为严重的通胀。这种趋势其实从刚上台就已经开始加快。当然,这也要归咎于前任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满世界退群和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不但没能阻止颓势,反而让危机进一步加剧。
接任的经济方面毫无建树,为了掩盖越来越严重的国内经济矛盾,拱火乌克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并学会了特朗普的那套将甩锅术和造词术学得炉火纯青,感觉这都是美国政客的必备的绝技。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月19号的报道,当天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发表讲话时,又抛出了一个甩锅的新名词。他在承认美国民众正经受物价飙升带来的压力的同时,老脸面不改色地将通胀归咎于普京涨价,还有自夸地说自己在改善美国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美国正面临着一个难以置信的“好机会”。
这个普京涨价的新名词是12号,在艾奥瓦州发表有关降低工薪家庭成本的演讲首先提出来的。之后他和他的团队在谈到经济和通胀的时候就会用这个词。但是,美国人民也不是傻子。根据民调的显示,大多数美国人都把物价上涨和油价飙升的问题归咎于民主党和,并且68%的人都不认可应对处理问题的办法,如果能够找到好办法,他就不会甩锅了。
近日,美国高盛集团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联储想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遏制通货膨胀难度非常大。高盛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美国经济今后两年衰退的概率为35%。另外,根据在本月初举行的一项调查,有将近30%的经济分析师预测,美国的经济会出现衰退。美国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西方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是不是他们需要一场更大的战争来化解本国的困境呢?如果需要,是继续激化俄乌矛盾,还是在中国周边制造新的战场呢?我们需要提高警惕。
美国油价飙升至历史最高,会拉下脸面求普京结束乌克兰战争吗?
美国油价飙升至历史最高,也不会拉下脸面求普京结束乌克兰战争,即使美国油价达到200美元/桶,美国民众叫苦连天,也不会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5个:
第一个,乌克兰战争爆发的原因就是北约的不断东扩,这是美国主导的,目的就是想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削弱俄罗斯。现在乌克兰战争能把俄罗斯拖入战争泥潭,这正是美国人希望达到的结果。
第二个,美国人早就放出话来了,要支持乌克兰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而且把西方国家都动员起来了,现在寻求结束战争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美国人可是最要面子的,以后小弟还怎么带?
第三个,乌克兰人也不会同意,即使泽连斯基按照美国的要求结束战争,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也不会同意的,现在已经丢掉五分之一国土了,谁要承认谁就是乌克兰人历史的罪人。
第四个,虽然是最高行政长官,但美国实际上被大资本家掌握,尤其是那些军工集团和华尔街金融集团,乌克兰战争让他们有利可图,他们是不会寻求结束战争的。油价虽然很高,但美国拥有美元霸权,完全可以多印刷美元来搜刮其他国家的财富,然后给美国人发放补贴,就像疫情那样直接发支票。
第五个,现在不是美国人想结束就说了算的,主动权在俄罗斯手里,除非美国答应不再东扩、乌克兰保持中立,北约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协议,而这些条件美国是不可能答应的。俄罗斯只有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才会主动结束乌克兰战争,美国人的话也不好使。乌克兰战争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俄罗斯胜利,谁不服气就接着干。
这次美国油价下跌跟俄罗斯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这是打击俄罗斯经济最好的武器,俄罗斯经济现在基本依靠石油出口维系
根据俄罗斯联邦银行计算,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2%,低至80美元,就会导致俄罗斯财政大出血。
俄罗斯财政预算平衡折合国际油价的数字是动态的,在2008年前后是70至95美元。这几年,由于物价上涨和普京近似疯狂的十年扩军,导致平衡点抬升至114美元,原油价格要维持在114美元/桶,俄罗斯才能维持收支平衡。
俄罗斯今年的财政预算就是以2014年初能源产能出口量折算石油价格114美元为基础制定的。国际油价如果低于这个数,俄罗斯财政将发生赤字,现在的油价已经低于90美元,在80美元附近徘徊。如果油价跌至每桶70至80美元,俄罗斯经济将陷入极端困境,深度衰退,大规模财政赤字,巨额资本外逃……
美国曾操纵油价下跌"玩死"苏联
通过能源价格打击对手,历史上有过成功先例。在冷战末期,美国就曾操纵石油价格下跌"玩死"苏联。
苏联解体主要是内部原因导致,但来自外部的颠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价格是促使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1967年11月,苏共总书记、部长会议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红场演说中,首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概念。11年苏共二十四大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苏联这个对外宣称发达社会主义的底气,并非其经济发展有多好,主要原因是石油和能源产出获得的收益。
11年初,国际石油只有1.8美元/桶,13年初涨到2.95美元一桶,到13年的年底突破12美元。15年苏联石油产量超美国,至19年成为第一大产油国。这段时间,苏联因为产能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坚挺,从国际市场上收获了巨量的石油美元,再加上苏联红军的强大武力,这个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表面上异常强大,四处对外扩张,与西方国家搞对抗。
1981年,国际油价格继续坚挺,一度高达39美元/桶,这时苏联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完全不把欧佩克的限产措施放在眼里,产量连年增长。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美国在开始实施遏制苏联的战略,一是把苏联引上与美进行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从经济上消耗苏联国力,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二是通过施压对欧佩克施加压力,促使其增产,使世界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切断苏联军备竞赛所需资金来源,从而拖垮苏联经济。
美国的这两手措施非常有效,1985年,在美国怂恿下,沙特阿拉伯指责苏联、墨西哥等产油国无限制开,决定不再捍卫欧佩克价格,迅速提高产量,追回市场份额。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85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其它石油出口国纷纷效仿。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油价下跌,苏联首先在军控领域屈服。
世界石油产量猛增,爆发了战后国际石油市场最惨烈的价格战,石油价格暴跌,到1986年跌到只有12美元每桶。至1990年一直压在20美元/桶以下。据当时计算,石油价格每桶下跌1美元,苏联每年外汇收入就要减少5-10亿美元。天然气的价格也与石油价格挂钩,因此苏联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莫斯科收入每年减少大约20亿美元。
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出口到了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油价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结果,苏联销售量在1986年减少了20%,莫斯科又失去了20亿美元硬通货。
由于油价下跌,使得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致使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美欧则享用了低油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红利。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尽管与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但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到了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其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则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因此,苏联的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
80年代的苏联实质上已经沦落为一个依靠石油换取食物的落后国家,工业体系完全为军工服务,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完全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经济结构失衡,工业技术工艺落后。苏联在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
所有这一切,导致苏联人民在整个80年代饱受生活物资短缺的痛苦。苏联经济接近崩溃、民间怨声载道,随后1991年苏联解体了……
苏联人排队领取面包,生活物资短缺令民众怨声载道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普京面对油价攻势毫无还手之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政治动荡,工业、经济结构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倒是过去10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帮助普京在克林姆林宫站稳了脚跟。普京在2012年提出十年强军,仅2年时间,俄罗斯军费开支就跃居世界第三,军力迅速恢复。过去两年国际油价在高位运行,使得普京在叙利亚、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针锋相对、毫不退让,于是我们现在看到历史重演了。
美国认为仅仅通过鼓励沙特扩大石油开量就能把油价打压到85美元,这价格对俄罗斯相当有杀伤力。为什么沙特乐意按照美国的战略指示行事?因为低油价能帮助沙特挤垮死敌伊朗,一般认为伊朗油价需要超过100美元以上,才够维持其预算的平衡,而沙特的总体出口成本只需60美元。
苏联解体后怎么变强大了
你说的是经济状况好转吧
那是拜托世界油价上涨的缘故
在前苏联解体前的10年,依靠国际能源价格的节节上升,苏联的日子一度非常红火,西伯利亚的原油和天然气,在世界市场为毛子获得了大量的外汇,一时间苏联的国力蒸蒸日上,看上去很美
可美国联手欧佩克,打压油价,把当时的油价弄到20美金以下,一下断了毛子的财路,加上毛子将过多投放在军工上面,一时间毛子经济趋于破产,结果就是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叶律钦这个经济白痴,去运用西方的休克疗法,结果俄国的工业体系彻底完蛋,经济一沓糊涂
普金上台以后,赶上了10年的好时候,国际油价一路攀高,一直跑到100美元以上,毛子的经济立马转好但隐患就此埋下,毛子现在已经去工业化了,40%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贸易,60%的出口额源自输出
毛子实际上就是躺在上吃饭,按照俄罗斯央行的统计,2015年,只有当国际原油价格在114美元时,财政收入才能平衡,可现在,才60美元
俄罗斯现在卢布贬值、养老金欠发
苦日子马上就要来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