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石油管道的基本情况_中哈石油管道的石油价格
1.哈萨克斯坦为何顶着美国压力给中国送油
2.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管线全长1000千米。阅读材料及“中哈石油
3.简单介绍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分布和输出情况
4.中哈乌塔土吉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不是真的
5.俄罗斯和中亚五国都是穷国吗?
6.中国是个进口石油的大国吗?
哈萨克斯坦为何顶着美国压力给中国送油
全长3000公里,耗资8亿美元的中哈石油管道即将于本月开始输送原油,备受瞩目的“中哈石油管道”终于在美国的压力和百般阻挠下建成并投入运营。这意味着中国在冲破西方某些国家设置的封锁包围圈,实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政治角逐中,取得了一次实质性的胜利。 就在本月初,有着“石油大亨”之称的美国副总统切尼刚刚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一次“恭维加拉拢”式的访问,切尼盛赞阿斯塔纳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华丽辞藻的背后,美国窥视的是哈萨克斯坦和里海的石油。 中亚石油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一枚棋子 遏制中国的海外能源项目是美国的既定方针。长期以来,美国在中哈能源合作问题上一贯取打压政策。美国不愿看到中国改善能源安全的现状并竭力阻挠中国获得中亚石油。 就美国的霸权野心而言,哈萨克斯坦确实具有现实且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它是美国巩固和发展中亚地区地缘政治的中心和据点,是遏制俄罗斯东山再起的“软肋”所在;第二,它是国际石油供应的一个重要来源,特别是在最近中东、非洲和南美一些石油输出国出口政策有变,国际石油市场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的重要性尤显凸出。 切尼这次访问哈萨克斯坦的主要目的是敦促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对输油管道的走向做出“正确选择”。切尼所谓的“正确选择”,无非就是为实现美国的地缘战略,一方面阻止哈与俄在经济、军事和政治诸方面的合作,一方面压制哈将输向中国的石油转向西方国际市场,切尼明确指路,譬如纽约、伦敦、东京等,以遏制中国崛起的速度。 中哈能源合作更有比较优势 尽管承受着美国的重重压力,中哈石油管道还是如期完工并投入运营。为什么哈萨克斯坦能够抵挡得住美国的威胁和利诱最终选择向中国输送石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中哈能源合作更符合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利益。国际贸易的根本因素是利益驱使,其实现的条件是供需要求和价格决定。哈萨克斯坦石油丰富,陆地石油探明储量达24亿吨,里海大陆架远景储量达70亿吨。作为内陆国家,寻求出海口和通往国际市场的安全通道成了哈的战略任务。目前哈主要通过俄罗斯出口石油,约占其石油出口总量的70%,哈在石油出口方面完全受制于俄罗斯。为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哈一直在寻求石油出口的多元化。中哈石油管道建成后,哈每年可向中国输出2000万吨石油,中国成了哈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从而大大减少对俄的依赖。此外,俄罗斯每年还可通过哈境内向中国出口3000万吨石油,这对哈来说又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2、与中国合作更有地缘政治优势。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在地域上的毗邻为其间的贸易提供了天然的比较优势,再加上还有历史交往中所形成的文化上的相似性与血缘上的联系,和上海合作组织这样的地缘政治组织的人为促成力量,这些都是美国所不具备也无法改变的。 3、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不容错过。对于一个有四分之一世界人口,年经济增长率达9.9%,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人民币,对外贸易总量超过14221.1亿美元(2005年数据)的大国来说,其能源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统计,由于用电量和汽车拥有量的大幅增长,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专家认为,中哈管线的建成将为中国提供长期、稳定的陆路能源供应。
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管线全长1000千米。阅读材料及“中哈石油
小题1:C 小题2:A |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中哈输油管线主要经过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地区,输油管道建设将破坏地表植被,而加剧土地荒漠化。 小题2:里海沿岸地区是中亚地区石油最丰富地区。 |
简单介绍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分布和输出情况
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石油主要分布:滨里海、曼格什拉克、北乌斯丘尔特、南图尔盖和楚河-萨雷苏盆地。石油和天然气可储量达55×10^8t和3×10^12m^3。滨里海盆地,待发现石油60×10^8t,主要输出到中国。
中哈乌塔土吉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不是真的
是。根据查询中国人民可知,中哈乌塔土吉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中哈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之一。中哈乌塔土吉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旨在通过建设一条连接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促进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和经济发展。
俄罗斯和中亚五国都是穷国吗?
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市场广阔,对中国商品需求日益扩大
中亚五国总人口5500万,面积400万平方公里。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600万,重工业基础雄厚,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自然丰富,是中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已建立市场经济体系,聚集大量的中亚、俄罗斯和欧洲客商。阿拉木图市(哈萨克斯坦原首都),人口114万,是中亚最大的城市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哈萨克斯坦机械产品、车辆、农机、石油设备、化工产品、建材等需求和进口旺盛。1999年以来哈GDP每年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近年来大力发展制造业、农业、食品加工业、金属业、交通、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2004年,机械及运输设备成为我对哈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比上一年增长36%。
――哈萨克斯坦家电、家具家居、办公用品、家纺服装、消费品等需求和进口旺盛。2005年哈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近10年来,哈人均货币收入增长4倍,居民人均储蓄额增长36倍,消费力持续增强。哈轻纺及家电等日用消费品80%依赖进口。2004年,日用消费品为我对哈出口第一大类商品。
――哈萨克斯坦进口高速增长,中哈贸易潜力巨大。2004年哈对外贸易329亿美元(同比增长54%,不含无序贸易,哈方统计),其中进口128亿美元(俄罗斯占38%、德国占8%、中国占6%),增长52%。中国商品在哈的优势和竞争力显现、增长潜力很大。2004年中哈贸易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方统计),其中中国出口22亿美元(增长41%)。2005年中哈贸易68亿美元,我出口39亿美元(增长77%)。2005年底中哈石油管道开通,中国每年将从哈进口石油2000万吨,必将带动更多中国商品对哈出口。
近年来俄罗斯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有所增加。2003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这是俄经济连续第5年保持稳定增长。俄经贸部在总结2003年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及对国内和国际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俄罗斯2004-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做了相应预测。
自2000年5月普京正式宣誓就职俄联邦总统至今施政四年以来,俄罗斯在社会经济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今年3月普京连任,并于5月发表了年度国情咨文。普京认为,在过去的四年中俄罗斯在社会经济方面走过了一个重要的开创性阶段,并首次真正实现了经济稳定。普京指出,俄目前面临的首要经济任务是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减少贫困,提高居民水平。
俄经贸部在总结2003年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以及对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波动,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俄主要贸易伙伴财政状况和俄贸易收支平衡等外部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俄罗斯2004-2007年经济发展做了相应预测。
一、GDP
近四年来俄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有所增加。2003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这是俄经济连续第5年保持稳定增长。2004年前4个月经济增长率已达到8%。
据俄经贸部专家推测,考虑到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继续维持相对高位等外部因素,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持续保持向上的增长速度,外部因素预计拉动经济增长约2个百分点;考虑到俄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等内部因素,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将因此提高约4.4个百分点。综上所述,2004年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9%,GDP总额将达到15.3万亿卢布;通货膨胀率为8-10%;居民收入将增长8.1%;出口将增加70亿卢布,总额将达到1250亿美元,进口将增加43亿美元,总额将达到784亿美元。
据专家预测,2007年俄罗斯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03年的24.5%提高到30.5%。2007年居民实际收入将比2003年增加36-42%。
二、外债
2003年俄罗斯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外债偿还比较顺利。俄经贸部表示,2004年俄罗斯债务偿还进度不会受其经济部门结构调整的影响,俄制定的“2004-2007年债务偿还政策”是,严格遵守外债偿还时间表,逐步减少外债余额,这将有助于增加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信任度和俄投资吸引力。
1999年俄债务总额相当于整个国内生产总值,而目前俄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低于欧盟为其成员国规定的60%的最高限额,只有不到33%,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一比重将下降到29.9%,其中外债约占23.5%,内债约占6.4%。目前俄整个宏观经济是稳定的,如果能够获得较为有利的还债条件,俄将考虑提前偿还债务。
根据俄财政部提供的数据,2003年俄共偿还外债173亿美元,其中本金109亿美元,利息64亿美元。2004年预计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163亿美元,2005年-189亿美元,2007年-149亿美元。
三、通货膨胀
2003年俄罗斯通货膨胀率为12%。据俄经贸部预测,俄通货膨胀率将由2004年的8-10%降低到2007年的4-6%,预计2010年将降至2-4%。俄财长库德林表示,俄有能力在2008年将通货膨胀率降到3%。
四、吸引投资
2003年俄罗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6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4%。据有关专家乐观预算,2010年俄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0亿美元,据保守预测也将有113亿美元。
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依赖于受益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性。自2003年10月8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将俄罗斯的信用等级提高了两个级别,即从表示适于投机的信用级别Ba2提高到适于投资的信用级别Baa3以后,国际社会对俄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可,俄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
五、联邦预算
2004年度的联邦预算总收入为2.742万亿卢布,总支出为2.659万亿卢布,盈余834亿卢布。与历年预算不同的是,2004年度预算包括一项稳定基金,用于应对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俄财长库德林表示,与过去相比,2004年度预算增加了对医疗、文化、教育、公共事业及国防、安全、司法机关活动和航天领域的拨款。
中国是个进口石油的大国吗?
当然是啊,早在06年就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石油进口大国,石油进口则早已占石油消费量的一半以上,近年这一比重还在攀升。随着08年一月以来石油价格屡创新高,我国石油进口已经面临了严重的问题,我国正在寻求通过扩大石油进口渠道、扩大石油战略储备等方式来保障石油安全,目前正在寻求建立中缅、中哈石油管道路线,同时在一些内陆地区建立更多的石油战略储备库,与此同时,我们的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开发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相信经过努力,一定会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