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医药迎来一波爆发800医卫涨12.38%医药三季度业绩预告还不错

2.中药etf有哪些基金

3.招商医药的基金呈现大跌趋势,该怎么看待这只股?

4.512010医药基金为什么净值低

5.医药类基金,现在还能不能接着买?

6.分析医药是值得长期配置的优质赛道

7.医药基金排行前十名基金

8.医药指数基金有哪些

近日医药迎来一波爆发800医卫涨12.38%医药三季度业绩预告还不错

消费医药基金价格_消费医药基金推荐

沉寂许久的医药近日终于有了一波爆发。

数据显示,10月12日-20日的7个交易日内,800医卫(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涨12.38%,其中14日一天就大涨了7.91%。

然而很多持有医药主题基金的小伙伴怕是依旧高兴不起来。

有人在相关平台上就留言称:自己的医药主题基金离回本还有35个点(截至10-20),为什么有人却说自己回本了呢?!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即便是同一只基金,上车的时点不同,收益情况也会不同。

再若把范围扩大到同一主题的基金,重仓的细分赛道可能会不同又或是相同个股仓位有高有低,那么业绩出现很大的差异就更正常了。

鉴于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扒扒,这波医药反弹行情中,“回血”靠前的究竟是哪些基金

一、医药反弹背后的逻辑

医药为啥突然反弹了?

究其原因,市场总结出了三方面。

第一,政策暖风频吹

10月12日,国家医保局对有关“谈判药品续约”的建议做出了回复,其中重点提到了今年国家医保谈判中新设置的“简易续约”规则。

早在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答复》提到,在集中带量购过程中,医疗机构根据历史使用量,结合临床使用情况和医疗技术进步确定购量。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

......

市场普遍对此解读称,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正趋于缓和。

第二,医药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还不错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共计48家医药企业披露业绩预告,预增、略增、续盈为44家。其中的九安医疗更是一骑绝尘,净利润涨幅超过300倍。

最后就是估值,两个字:便宜。

从估值上看,截至10月21日,800医卫PE估值为29.04倍,位于近10年以来的11.72%估值分位数,等于低于历史88%以上时间区间。

当然,如果将眼光放得长远点,还会发现一个原因,那就是医药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啥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在人口老龄化以及消费水平不断变高的背景下,医药行业的长期前景是毋庸置疑的。

鉴于这么多利好加身,券商们眼下也积极跑出来喊话,大体的意思就是医药板块持续反弹正当时

二、7天涨近17%,表现最好的主动权益基金是它

说完行业,再来说基金。

很多人一提到医药,就会想到葛兰。

但事实上,无论是7天(10月12日-20日,下同)内还是14日单天,表现最好的都不是中欧医疗健康A。

硬核选基根据数据筛选出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2022年-06-30)为医药(中信),且占净值比超过30%,规模高于1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共有149只(只计算A份额)。

我们先来看10月14日单日。当天表现最好的是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行业A,回报达10.52%。

这只基金成立于2016年8月,最新(2022-06-30)规模3.66亿元。

从基金二季报持仓来看,其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为67.69%,主要布局了万泰生物、医疗、佰仁医疗等医疗器械个股,以及美迪西、昭衍新药、凯美英等医疗服务个股。

医疗器械是此轮医药反弹中表现最为耀眼的细分赛道之一。数据显示,10月12日-20日的7天内,中证医疗器械指数涨14.61%。

业绩上,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行业A今年以来(截至10-20)的跌幅22.03%,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中游。不过近5年、以及成立以来的总回报表现还是不错的,在同类中排名靠前。

接下来,再把时间拉长到7天,那么表现最好的医药基金是长盛医疗行业,区间回报16.72%。

这只基金成立于2016年2月,最新(2022-06-30)规模2.87亿元。

从基金二季报持仓来看,其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为53.74%,重点布局的化学制药板块的华海药业、同和药业、贝达药业等,以及医疗服务的药明康德、康龙化成、九洲药业、药石科技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只量化基金,它的策略就是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在医疗行业寻找优质的上市公司。

二季报中,基金经理周思聪曾表示继续看好和疫情相关的创新药、中药、疫苗、检测、原料药、医疗外包服务等子行业。

再来说说梦圆,她的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在这波反弹中表现也较为靠前,7天涨了13.79%。

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成立于2015年2月,最新(2022-06-30)规模21.92亿元,现任基金经理梦圆任职于2021年2月。

追溯起来,这位“90后”基金经理之所以会火是因为网上曾流传的一张截图,截图显示,截至2021年3月8日,也就是梦圆任职仅仅12天时,其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撤接近10%。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梦圆的任职总回报(截至10-20)-39.30%,在同类排名中仍靠后。

从基金二季报持仓来看,其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较低,为44.3%,低于同类平均的48.19%,重仓了药石科技、九洲药业、博腾股份、药明康德等多只医疗服务个股。

至于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A,7天则涨了10.11%。

中欧医疗健康A成立于2016年9月,最新(2022-06-30)规模325.86亿元。

业绩上,截至10月20日,葛兰近一年收益情况不佳且跑输大盘,但拉长时间来看,近5年以来回报为122.90%,同期沪深300跌4.38%。

在二季报中,葛兰表示长期看好核心创新药、创新器械,创新产业链,医疗服务以及消费性医疗。对于短期的业绩不佳,她则提示称,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三、我的医药基金还未回本,该怎么办?

面对这波反弹,很多小伙伴都在问:我的医药基金还未回本,究竟该怎么办?

回头看,医药板块的回调已经持续了一年。数据显示,800医卫指数在2021年2月创下阶段高点后就开始了一路下跌,这让很多小伙伴手上的医药主题基金跌幅一度超过了30%、40%甚至更多。

跌的越多,想要回本的难度自然就越大。

在不加仓的情况下,基金跌25%涨33%才能回本,跌30%上涨60%才能回本,而跌40%则要上涨66%回本......

因而医药板块近期虽涨得不错,但很多人手上的医药主题基金依旧离回本很远。

残酷的现实也给很多小伙伴上了一堂课:购买的基金能匹配上自己风险偏好的重要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医药的确是公认的值得长期持有的主题,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小,需求也很稳定。

但短期市场走势谁也说不准,正如我们看到的医药板块跌起来并不会比其它热门赛道来得少

这样的大起大落,如果是你承受不住的,那么一旦入手很可能最终会“卖在低点”,造成事实亏损。

具体到眼下,如果你已经在车上且在纠结要如何处理手上尚在亏本的医药主题基金,不妨想想10月以前的感受。

如果你感觉到的只有煎熬,那么“逢高割肉”,减轻仓位可能更为适合。

但如果你的仓位不重,板块的波动也还可以忍受,那么不妨继续持有。

中药etf有哪些基金

1.汇添富中证中药指数A

近一年涨幅32.11%,基金规模1.82亿。基金经理是过蓓蓓,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一年涨幅119.34%,上车早的应该奔了一会小康。

前十大持仓:片仔癀、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白云山、以岭药业、步长药业、天士力、信邦制药、华润三九、阿拉丁、科翔股份、建工修复、极米科技、中辰股份

2.广发中证全指数医药卫生ETF(159938)

紧密跟踪全指医药指数,跟踪误差为0.03%,成立时间为2014年12月1日,风险等级为中高级,属于场内基金,即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账户,在股票市场上购买,目前该基金主要重仓恒瑞医药、沃森生物、片仔黄、药明康德等股票。

3.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512010)

紧密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跟踪误差为0.08%,成立日期为2013年9月23日,属于场内基金,该基金目前重仓的股票有: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爱尔眼科、云南白药。

4.华夏医药ETF(510660)

紧密跟踪上证医药卫生行业指数,跟踪误差为0.19%,成立日期为2013年3月28日,属于场内基金,该基金目前重仓的股票有:恒瑞医药、片仔黄、复星医药、上海医药。

5.嘉实中证医药卫生ETF(512610)

紧密跟踪中证医药卫生指数,跟踪误差为0.04%,成立日期为2014年6月13日,属于场内基金,该基金目前重仓的股票有: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爱尔眼科、云南白药。

1、医药指数和医药指数基金简介

医药指数属于行业指数的一种,其成分股主要是一些医药股。而且行业涉及的面比较广、产品较多,研究起来也比较复杂。

跟踪医药指数的基金,就是医药指数基金。这些基金一般只买指数成分内的医药股,且个股仓位配比和指数权重基本差不多。和直接买医药股相比,买医药指数基金,就是买一揽子医药股,能有效规避单一个股暴雷的风险,比较适合对行业了解不深的小白投资者。

2、医药行业特征

周期性特征: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医药的需求刚性大、弹性小,一般比较稳定,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因而医药行业具有防御性强的特征,因为医药的业绩稳定,所以行情不好时候,作为大多数资金用来规避市场的下跌。

产业链特征:医药行业的产业链从上游原料企业到研发和生产企业在经过中间的流通领域,到达医院或零售终端,最后再面向消费者。

3、医药指数的收益如何?

从长期来看医药平均收益均超过了50%,而且收益非常可观,稳定的长期收益在医药指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持有的周期越长收益一般是越高,这个是很符合长期主义者持有的。

4、监管及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A.医保政策

药品能否进入医保目录以及进入的层次对其销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医保目录由医保局(此前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年制定一次,这方面的政策动向也是关注的重点。

B.新药审批政策

以往国内药品的批准非常容易,买卖药品批文现象严重。如今医药行业审批十分严格,这对优势企业是个利好,有利于具有很强研发实力的企业来说,市场竞争没有以前那么激烈,新药进入市场能否获得更大的优势。

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对仿创型化学药制剂企业、现代中药企业和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影响比较大。

C.生产批准政策

药品的生产主要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管制。在生产环节,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完善,在品、血液制品、疫苗等领域还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这意味着行业门槛的提高,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增加。

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影响监管严格的血液制品、疫苗、生物制品等行业。

比如:2001年,国家停止了血制品行业的进入审批,那么有血制品牌照的几家公司则成为了行业的寡头,此后,上海莱士、华兰生物、博雅生物、天坛生物步入长牛模式。

D.环保政策

国家环保总局对制药企业排污标准在不断提高,这方面监管的越来越严将导致小企业逐步退出,行业的门槛和集中度将不断增加。

环保政策的变化主要影响原料药企业。

比如:维生素行业污染比较严重,2017年环保因素关停了许多小的维生素厂商,导致维生素价格上涨,新和成、亿帆医药等股价大涨。

招商医药的基金呈现大跌趋势,该怎么看待这只股?

一则?招商医药的基金呈现大跌趋势,该怎么看待这只股? ?的问题,是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我来说下我的了解。我是如何看待这只基金的呢?关于医药这方面目前围绕的主线就是疫情线,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渐缓和我做的热度也已经过去了。医药大跌的原因呢,就是在之前炒作医药方面,疫情方面这条线的时候太高了,有泡沫。有哪一些更好的选择吗?我认为新能源这条赛道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下面说说详细情况。

一.如何看待这只基金

医药方面的基金,它的高光时刻就是在之前疫情的那会儿。那会相关做疫苗的或者是做口罩的,或者是一些原材料的,这些公司基本上全都大涨了,甚至一些不达标的医疗公司也会跟着一起上涨。那现在疫情已经差不多的情况下,那医药方面其实也是没有太多的期待的。

二.医药为什么会大跌

在去年疫情爆发那会,医药的股票上涨非常的强劲,所有的资金都在往医药这条线上面挤。那一下子把医药这方面炒作太高了,那股价自然也是需要调整,资金需要流出获利了结,那这样的流出呢就会造成股价的下跌了。

三.有哪一些更好的选择

现在我认为医药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看头的,更好的赛道应该是新能源的这条赛道,不过目前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涨幅,我们可以在它后面有了调整之后再去进行参与会更好一些。不管是什么样好的赛道,只要他长高了必定就会有下跌的需求。因为资金它需要获利了结,那了结之后它的资金会流出来流出来就会导致股价的下跌,所以说这个是必然的。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512010医药基金为什么净值低

512010ETF是医药板块,在2020年,之所以下跌非常厉害,是因为当年,由于防控的要求,实体经济不景气。而造成了当时医药板块的下跌。

512010现在是能买的。现在价格的趋势是上升。根据现在的预测,至少要在两周之内,价格都是一路攀升,不会出现下跌的状态。

医药ETF(512010),即使有短期情绪冲击,也不改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从中长期来看,后续或许无需过于悲观,《“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有望助推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医药类基金,现在还能不能接着买?

医药类基金,是不少消费类基民的最爱。毕竟,医药和酿酒板块,是A股之中最容易出现“长牛股”的板块。不过,现阶段的医药类基金,已经到了需要仔细甄别的阶段。“闭眼买”的策略,并不能适用在所有的医药类基金上。从长线角度看,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医药基金,具备长期定投价值。不过,基民在购买这种医药类基金时,也需要使用“定投式买入”的策略。

首先,医药类基金已经过了最好的买入期,不过明星经理的医药类基金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不少基民关注医药类基金,是因为医药股的价格,曾伴随疫情的发展而出现上涨。尽管如此,在全球疫情进入新的阶段后,医药类基金的净值也呈现出高位回落的走势。从长期角度看,国内老龄化的长期趋势,使得医药股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不过,集中购、仿制药“内卷”等利空因素,也使得医药股的短期走势颇为尴尬。新能源、专精特新、军工、周期类、大金融等诸多板块股、概念股对资金的分流,也使得医药股的价格始终被压制。因此,对医药类基金感兴趣的基民,需要做好“长期抗争”的准备。不过,明星基金经理(诸如葛兰、赵蓓等)的医药类基金,具有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毕竟,他们对医药行业的研究,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投资者。

其次,逢大跌购买、定投式加仓,是基民参与明星医药类基金的重要方式。这类基金的净值波幅很大,基民们需要使用相对稳妥的策略,参与它们的投资。一方面,基民们最好不要取一次性重仓的方式,投资这类基金。毕竟,现阶段的宏观形势,具备很强的不确定性。如果基金遭遇宏观层面的“黑天鹅”影响,那净值的下跌会让重仓的基民丧失信心。另一方面,基民们可以用定投式加仓的方式,去购买这类基金。其实,基民们可以把用于买基的金额,分成50等份。每当市场出现一次大跌,基民们就可以使用其中的1等份资金,去申购这只基金。在50次购买完成之后,明星医药类基金就可能迎来一个全新的基本面,以及更有利的投资环境。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医药类基金,已经过了可以“随意购买”的阶段。不过,投资者可以使用更加稳妥的方式,去投资这类基金中的一些明星品种。

分析医药是值得长期配置的优质赛道

分析医药是值得长期配置的优质赛道

医药板块持续大涨,很多基金投资者后知后觉,才刚刚开始关注医药基金。那么医药基金现在入手晚不晚,医药基金如何挑选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医药是值得长期配置的优质赛道,仅供大家参考!

医药是值得长期配置的优质赛道

1、历史上医药板块的表现

医药作为典型的弱周期行业,受经济影响小,故而能够穿越周期,长期表现稳健。

我们统计了申万28个行业近5年来的涨跌表现,可以发现,5年来医药生物在众行业中,其表现始终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的水平,整体较为稳定。

2、板块业绩稳步回暖

随着疫情影响缓解,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利润增速均继续恢复。

2020年1-12月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增速4.5%,累计利润增速12.8%,相比2020年1-11月的3.9%和11.9%,均有所恢复。

未来疫情防控逐渐正常化、医保基金腾笼换鸟并不断鼓励创新的背景下,预计医药制造业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并逐步趋于稳定。

3、医药是内需中的刚需

医药是内需中的刚需,一方面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们国内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到了12%以上,按人数来算有1.7亿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这意味着对医药行业的需求会明显提升,特别是老龄化社会对于医药费用的开支也是要明显的增加。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对医疗保健这一块的消费也会逐步提升。

医药板块短期反弹

自从医药生物指数在3月9日探底10714.10点以来,截至5月14日,医药生物行业指数累计涨幅达16.38%,明显跑赢同期上证指数(涨2.02%),其中子行业生物制品以30.01%的涨幅在所有申万二级行业中位居前列。

机构认为医药板块开启反弹行情有两方面的原因:

(1)市场情绪来看,自3月份以来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位盘整,市场上方的风险已经得到充分释放,同时美债收益率上行的负面影响逐步弱化,诸多抱团板块的估值性价比在逐步凸显。

(2)医药板块的刚需属性和疫情获益属性持续至今,叠加去年的低基数效应,一季度医药整体业绩亮眼,基本面强劲,是行业持续回暖的主要驱动力。

现在买医药基金,安全吗

投资要结合自身情况从长期的投资角度,在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和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医药依旧值得长期关注与看好。

具体到医药基金的操作,还需要结合投资者自己在这个板块上的配置情况。

(1)对于已经持有医药基金且仓位比较合理的投资者,医药基金是可以继续拿着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做好行业搭配,可以搭配其他估值相对较低的行业,比如一些顺周期的板块。

(2)对于医药持仓很少甚至还没有布局的投资者,如果想长期投的话,可以结合个人的资金状况、风险偏好等因素进行适当配置,由于近期市场总体震荡较大,相比一次重仓买入医药基而言,尝试以定投、或逢低加仓的方式参与相对是更加合理的选择。

(3)在基金选择上,相较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大多数时候医药指数基金表现会逊色一些,医药行业投资范围广阔,子行业众多,每个行业的景气周期不同,主动管理型基金可以通过超配或低配不同子行业和个股,获得超额收益。

基金相关文章:

★基金市场投资指南

★读懂基金基本知识

★购买基金常见四种方式

★为什么基金估值上涨净值却下跌

★基金投资的风险分析

★行情分析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私募基金投资注意事项

★股市一年中各月份的波动节奏

★股票送红股的利弊

医药基金排行前十名基金

医药基金排名前十有这些:汇添富医药保健混合A、工银医疗保健股票、融通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B、富国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华宝医药生物混合、华夏医疗健康混合A、鹏华医疗保健股票、博时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国投瑞银医疗保健混合A。

其中,汇添富医药保健混合A的收益是最高的。汇添富医药保健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高达40.23%,属于混合型基金,风险类型是中高风险,这只基金规模是57.90亿元。一般来说,前十基金都是有参考性,但是基金排名是会变化,所以大家在投资的时候只能当个参考,不要盲目投资。

基金形式

一、开放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LOF),英文全称是“ListedOpen-EndedFund”或“open-endfunds”,汉语称为“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在国外又称共同基金。也就是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发行结束后,投资者既可以在指定网点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买卖该基金。不过投资者如果是在指定网点申购的基金份额,想要上网抛出,须办理一定的转托管手续;同样,如果是在网上买进的基金份额,想要在指定网点赎回,也要办理一定的转托管手续。是一种发行额可变,基金份额(或单位)总数可随时增减,投资者可按基金的报价在基金管理人指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赎回的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具有发行数量没有限制、买卖价格以资产净值为准、在柜台上买卖和风险相对较小等特点,特别适合于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

二、封闭式基金

属于信托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固定不变并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投资基金。由于封闭式基金在证券的交易取竞价的方式,因此交易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并不必然反映基金的净资产值,即相对其净资产值,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有溢价、折价现象。国外封闭式基金的实践显示其交易价格往往存在先溢价后折价的价格波动规律。从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运行情况看,无论基本面状况如何变化,我国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走势也始终未能脱离先溢价、后折价的价格波动规律。

医药指数基金有哪些

医药指数基金有哪些_医药基金为什么跌得这么惨

医药板块这么火,现在到底还能不能追?确实有不少小伙伴很纠结,一方面最近看到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另一方面医药板块短线走势仍没有回调迹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药指数基金种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药指数基金有哪些

指数基金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行业平均以上收益水平,同时还能避免踩雷个股而造成巨大损失。同样是截止2020年6月9日数据显示,中证医药卫生指数近一年上涨49.53%,全指医药指数上涨53.30%,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上涨77.37%,同期涨幅不仅远高于沪深300,比大多数医药股的表现也要好些。

不过最近确实有不少小伙伴纠结医药指数高估的问题,那么所谓的高估应该怎么来理解呢?首先大家要搞清楚,“高估”其实指的是“估值百分位处于历史高位”,这是个时间意义上的相对概念,如果再往后十年设医药板块继续大幅上涨,那么目前的估值就该改叫“低估”了。所以,是否“高估”本质上还是取决于医药板块未来的成长性(企业盈利增速),而投资医药指数基金就是为了可以收获医药板块未来的成长。打个比喻,投资医药指数基金,虽然做不成班级优等生,但是成绩也在中等之上,所以司令将其归在了第二段位。

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理解“估值百分位”的含义,司令特地找了一张国金证券(10.44+0.68%,诊股)研究所6月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其中有两张申万一级28个行业最新估值对比图。左边是医药生物行业(不是医药指数)最近十年PE百分位情况,历史最大值约70多倍,历史最小值约20多倍,历史中位数在40倍左右,目前市盈率在50倍左右,虽然远超过历史中位数更多(高估),但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市盈率估值远远算不上历史最高位。右边是PB百分位情况,历史最小值约3倍,历史最高值约9倍,历史中位数约4倍多点,目前市净率5倍不到,同样也算不上历史高位。

医药基金为什么跌得这么惨

上半年医药基霸榜业绩排名表的时候,很是风光了一阵,也凭着这靓丽的业绩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

不过,风光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不,这段时间医药生物板块有所调整之后,很多投资者又开始心生退意。

尤其是在隔壁家的金融、地产和军工涨势喜人,自己手里的医药基被衬托得更加不待见了。

其实,如果我们的养基思路是“哪个版块最近涨得好就买哪个”,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追逐热点、不断换基的过程中,啥都没捞着。

医药行业,从过去的表现看有着“牛股集中营”之称,展望未来,长期的投资价值还是摆在这里的。

我们在之前的《医药那么贵了,现在入场会被套住吗?》的文章就有提到:

医药行业本质上是消费行业,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无论是明确的疾病还是改善性健康需求,消费者为健康买单的意愿和能力都在提升。

未来10-20年,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

这也是医药股值得长期看好的核心原因。中间医药板块肯定也会有回调的时候,但是往长远看,好股票、好基金的价格会一次次创出新高。

如果你单纯因为最近周期板块涨得好了就想把表现不给力的医药基换掉,不妨从长期的维度多考虑一下。

要不要换成周期行业基金

这不,这段时间医药生物板块有所调整之后,很多投资者又开始心生退意。

尤其是在隔壁家的金融、地产和军工涨势喜人,自己手里的医药基被衬托得更加不待见了。

其实,如果我们的养基思路是“哪个版块最近涨得好就买哪个”,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追逐热点、不断换基的过程中,啥都没捞着。

医药行业,从过去的表现看有着“牛股集中营”之称,展望未来,长期的投资价值还是摆在这里的。

医药行业本质上是消费行业,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

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无论是明确的疾病还是改善性健康需求,消费者为健康买单的意愿和能力都在提升。

未来10-20年,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

这也是医药股值得长期看好的核心原因。中间医药板块肯定也会有回调的时候,但是往长远看,好股票、好基金的价格会一次次创出新高。

如果你单纯因为最近周期板块涨得好了就想把表现不给力的医药基换掉,不妨从长期的维度多考虑一下。

要买入周期板块吗?

针对市场的投资机会,券商们的观点变化是这样的:

1、6月底

医药科技消费的延续VS低估值板块的崛起,大家各执一词

2、7月底

市场风格会更加均衡

3、8月中旬

周期板块相对收益可期

如果认同券商们看好顺周期板块的逻辑,可以考虑适当配置。

不过,小广还是忍不住提醒大家:从7月以来,周期板块的补涨行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要不然也不会让越来越多投资者心动不已),这种情况下,我们反而要保持一份冷静。

全部一个板块,不仅会让大大提高投资风险,还会让我们在后面的投资陷入被动的处境。

而且,接下来的A股行情,券商们的判断是“震荡走势,波动率上升”。手有心不慌,也才有机会在市场回调的时候多攒些便宜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