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虎门加油站_虎门哪里油价便宜
1.2007年中国10大新闻分别是什么?
2.过几天要去深圳工作了,得穿什么衣服呢?去那边得准备什么?衣食住行有什么不一样?请告诉我下?
3.从顺德北窖开车到东莞市镇需要多久时间
4.番禺南村开车回河婆东心埔怎么走
5.香港回归后的资料
2007年中国10大新闻分别是什么?
一、十 七大隆重召开
国家政治之事必然重大,其关键性不言自明
二、嫦娥奔月
科技兴国必然重大,科技强国是国民与世界的关注焦点
三、黄金周改革
涉及十三亿国民切身利益,关注性更为普遍
四、物权法实施
超级基本都在物权法出台前被彻底解决,这以后想强迁得慎重,坊间有人说这个是国民私有财产第一次被明确尊重。
五、沪深股市大震荡
是政策市还是资本市,明眼人都知道,不过还是有无数人举身赴市,勇气可嘉
六、中石油回归A股及油价上涨
中石油回归A股一度创造全球最大市值公司,强到了极点,但一手喊油荒一手出口,中石油利欲熏心之丑恶嘴脸可见一斑,GDP因之大受影响。
七、辽 宁 蚂 蚁王神话破灭
此案仍在持续当中,其影响势必创造国内非法集资案之最,拭目以待。
八、为规避新劳动法华为等企业职工集体被迫辞职
新劳动法怎样保证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权益确实能被新劳动法所保护么?新劳动法怎样来保护劳动者?还是一个拭目以待!
九、北京纸馅包子
食品安全的新闻屡见不鲜,食品安全方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但这个是一个出头鸟,被打死不冤,而因之在媒体中带来的畏首畏尾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十、陕西伪虎门
先后有中科院专家、陕西省高官、数十家媒体、无数网民卷入的全民大讨论、大谩骂,英国泰晤士报、美国科学杂志、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国外媒体先后报道,甚至在温总抵达新加坡时联合早报竟然将温总来访与纸老虎并列而报!其影响不可谓不恶劣!此事已经从最早的老虎照片真之争,演化为与国民之间的诚信之争!
过几天要去深圳工作了,得穿什么衣服呢?去那边得准备什么?衣食住行有什么不一样?请告诉我下?
深圳靠近香港,追求时尚前卫的人都去香港买衣服了。而离虎门等服装行业基地也近,靠近世界工厂怎么会少价抵货正的玩意。
就连我们公司的楼下都有商人摆着临时摊位卖衣服,一看,居然还是 户外品牌 哥伦比亚,价格却低得吓人。仔细一看,才知是a货。
所谓A货就是精仿产品,和正品相比之下,做工和质量稍有区别,但是外观,材质和正品完全一样,说白了就是做得好的货。世界公司有的是工厂,不乏几个大胆的,只要给钱,别说 哥伦比亚,就是 爱马士 他们都敢做。至于销售此类物品之地,则正在深圳最为出名的 华强路。
华强路在国内出名在他的电子器材设备交易。而本身也是个商贸圈。众多商家在这里争夺追逐时尚的高级打工仔们的money,而就在光鲜亮丽的商场后面,就是被称为 外贸街 市场。据说是因为大都销售外贸商品,这里的东西鱼龙混杂,既有为数不多的正品店,比如雪山户外(看中了相对便宜的租金和庞大的人流量,顺便说一句,本来叫雪线户外,深圳户外徒步的人应该都知道的。现在搬到红荔路去了。改名叫雪山户外。)也有卖一些带有创意和个性的东西,比如说打口的cd,最新的dvd,泥雕,有意思的小家具。而最多的,就是庞大的a货军团。
大部分的商家都称自己的商品是 超单货 ,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这样的。而且价格其实也比正品少不了多少。偶尔也能遇到一些厂商大倾销剩余的产品,廉价到吓人的地步。只要几块钱的衣服,只要几块钱的牛仔裤等。。。只是,过于便宜的东西,也代表着质量叫人担心。那玩意至少我是不会去买的。。。-_-
除此以外,东门是最庞大的服装批发销售市场。这是深圳渔村最早的集市。发展到了现在,各种相关应有尽有,这恐怕是深圳女生出没最多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小女生来买衣服。深圳一日游中似乎有很多游客都会选择来购买几件衣服回去。毕竟这里的服装,只要不太多要求高档的话,会比内地划算很多。同样,庞大的人流带来各种经济,在地下商铺里,可以看到连成一片的文身店。
食
到吃的这部分了。
虽然归属广东,但是大部分的人口属于外来人士。相比较下,本地的饮食没有那么强悍了。占据街头巷尾最多的是以辣出名 川湘口味 餐厅。随便找个街道上,肯定可以找到一家川菜馆或者是湘菜馆。就小餐厅来讲,川菜馆整体比不上湘菜。但上规模化的餐厅,川菜又比湘菜做得好。有“巴蜀风”“老院子”“菜根香”“谭鱼头”“华神龙火锅”等几家规模比较大,而且做得比较出名。东北菜也不少,相对少了些。规模化的是“北方饺子馆”“李连贵熏肉大饼”
快餐没得说了,kfc和m记到处都有。另外有广东本地特色的快餐厅“真工夫”,是以李小龙为标志,卖的汤很不错。以前叫双,在两年前改型得很不错。目前市场挺好。另外有大量的茶餐厅。经营香港式的快餐。东西很一般,不过喜欢喝那里的奶茶。
广东的烧烤很多,档次也不一样。在村里,肯定会有一条所谓的食街。一到晚上油烟飞舞,烧烤,鬼饮食,炒栗子,干货,煎饺子,什么都出来了。这样的烧烤店一般就在路边摆上几个破桌子破椅子,甚至可能旁边就是垃圾堆,但是照样食客云集。菜式除了平常的羊牛肉以外,还有烤蚝。恩,在南油的巴蜀风后面有家少烤店,烤蚝是放了柠檬汁去惺,非常不错。成气候的连锁店有“木屋烧烤”,不过大部分店都在白石洲一带,自己动手做的有南园路的“相约烤吧”。
咖啡厅很多,和披萨一样这些舶来品不算什么高档货了,在南园路的92'c咖啡厅很不错,值得推荐。个人喜欢冰摩卡 ^_^ 甜甜的。海上世界的咖啡厅很多,环境不错,比较有感觉。喝完咖啡还可以直接去海上世界的烧烤店烤肉。。挖哈哈哈。披萨店大都挂羊头卖狗肉。而实际上我也从来没觉得这东西好吃过。海上世界有一家必胜客。还行吧。。
住。。
深圳住是一个大问题。
大部分刚来深圳的人选择了所谓的“农民房”。也就是本地农民盖的房子。虽说是农民自己盖的,但是实际上也有7-12层的高度。也分档次。现在一些新楼甚至还带电梯,甚至还有物业。
由于土地有限,大部分的农民房互相靠得很近,以至于近到和对面楼的人在窗户前可以握手,所以又被戏称为“握手楼”。这是最差的一种了。在上下沙一带,有的农民房子还能看到红树林公园的“海”景。虽然景色也颇为一般,但在同级中比较起来,算是不错了。
另外的选择还有小区房。旧的小区房很难有两室一厅或更少的,大部分都是三室一厅,这是以为最开始的小区房都是修来住家过日子的,所以要满足一家人生活需要。房间都很足。所以要租房就得要有熟悉的朋友一起租才划算。
单身公寓也有,一套一的房子。就拿体育馆的“城市主场”来说,现在房租是1600,40多个平方。很贵的了。一个人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实际上住单身公寓的一般不是单身,而是一对情侣。这样才差不多能交付得起租金。在相对比较远离市中心的地方,如南山或者是关外,可能会有些便宜点的房子。但是路途遥远,连车费和路程时间算进去,就大大的不划算了。
行
出租车在全国的价格最高。起步12.5,前三公里免费,后每公里1.8-2.4之间。到了晚上起步价为16.4,不过可以和司机谈价。但是最近油价上涨的缘故,价很难再谈了。
市区内的公车一般2块起,k字路线空调车一般3块起。一直到20块为止。很少有遇到一些老车,无空调的,如105,会是一块钱起的。从深南大道在城中心轴走一遍要差不多12块。地铁3块起,从世界之窗(起点)到火车站(终点)要8块。
从顺德北窖开车到东莞市镇需要多久时间
驾车路线:全程约68.6公里
起点:顺德区北滘镇行政服...
1.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怡兴路行驶50米,左转进入诚德路
2.沿诚德路行驶210米,左转进入美的大道
3.沿美的大道行驶460米,右转
4.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君兰大道
5.沿君兰大道行驶1.6公里,左转
6.行驶160米,右转
7.行驶190米,右转
8.行驶10米,右转进入G105
9.沿G105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G105
10.沿G105行驶100米,在第1个出口,朝S43/番禺区/广州方向,直行进入G105
11.沿G105行驶760米,朝G1501/S43/南海/广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13.沿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行驶8.2公里,朝高明/番禺/东莞/三水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顺德东立交
14.沿顺德东立交行驶1.3公里,过顺德东立交约400米后,直行进入广州绕城高速公路
15.沿广州绕城高速公路行驶19.9公里,过骝岗涌特大桥,朝南沙/深圳/珠海/G4W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东涌互通
16.沿东涌互通行驶320米,过东涌互通约290米后,直行进入广澳高速公路
17.沿广澳高速公路行驶9.2公里,朝东莞/深圳/G9411/虎门大桥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莞佛高速公路
18.沿莞佛高速公路行驶15.6公里,过大石吓高架桥,朝威远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威远互通
19.沿威远互通行驶350米,过大石吓高架桥,朝威远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威远互通
20.沿威远互通行驶590米,左转进入海战馆路
21.沿海战馆路行驶520米,左转进入南面大道
22.沿南面大道行驶86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虎门大道西
23.沿虎门大道西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虎门大道
24.沿虎门大道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太沙路
25.沿太沙路行驶810米,过人民桥,左前方转弯进入运河北路
26.沿运河北路行驶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东莞市虎门镇房...
番禺南村开车回河婆东心埔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367.7公里
起点:南村镇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右转进入政通路
2.沿政通路行驶70米,左转进入国泰路
3.沿国泰路行驶200米,左转进入兴业大道东
4.沿兴业大道东行驶530米,过左侧的名鼠大厦约120米后,直行进入兴业大道东
5.沿兴业大道东行驶50米,在第1个出口,朝新中学/梅山村/金山大道方向,右转进入金江大道
6.沿金江大道行驶1.5公里,右转进入金山大道中
7.沿金山大道中行驶430米,直行进入金山大道西
8.沿金山大道西行驶480米,调头进入金山大道西
9.沿金山大道西行驶450米,直行进入金山大道中
10.沿金山大道中行驶40米,右前方转弯上匝道
11.沿匝道行驶740米,直行进入南沙港快速路
12.沿南沙港快速路行驶17.6公里,朝虎门/深圳/黄阁/南沙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南沙港快速路
13.沿南沙港快速路行驶1.2公里,在鱼窝头/南沙区/番禹大道南/南沙城区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4.沿匝道行驶3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番禺大道南
15.沿番禺大道南行驶5.9公里,直行进入黄阁大道南
16.沿黄阁大道南行驶220米,朝京珠高速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17.沿匝道行驶830米,直行进入广澳高速公路
18.沿广澳高速公路行驶750米,朝东莞/深圳/G9411/虎门大桥方向,稍向左转进入莞佛高速公路
19.沿莞佛高速公路行驶22.8公里,朝长安/深圳/常平/虎门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莞佛高速公路
20.沿莞佛高速公路行驶1.3公里,过太平立交约1.2公里后,直行进入沈海高速公路
21.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驶2.7公里,朝常平/惠州/G9411/潮莞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五点梅立交
22.沿五点梅立交行驶1.4公里,过五点梅立交,直行进入莞佛高速公路
23.沿莞佛高速公路行驶24.1公里,直行进入潮莞高速公路
24.沿潮莞高速公路行驶77.0公里,朝汕尾/广州/汕头/潮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5.沿匝道行驶820米,直行进入广惠高速公路
26.沿广惠高速公路行驶16.1公里,朝汕头/深圳/G1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凌坑互通
27.沿凌坑互通行驶760米,过凌坑互通约640米后,直行进入沈海高速公路
28.沿沈海高速公路行驶111.0公里,在陆丰/陆河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9.沿匝道行驶66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S240
30.沿S240行驶28.5公里,直行进入S240
31.沿S240行驶500米,直行进入S335
32.沿S335行驶36.2公里,直行进入S238
33.沿S238行驶5.8公里,过右侧的三角寨,左转进入北环路
34.沿北环路行驶2.2公里,左转进入越君大道
35.沿越君大道行驶2.3公里,过右侧的君田约270米后,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东心埔
香港回归后的资料
香港回归以来,各方面的状况令人乐观。
香港回归七年以来,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均度过了难关,香港“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香港经济在波动中发展,目前已出现强劲复苏势头。中央对香港支持不遗余力,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与政改循序渐进的重要保证。香港内部政改争议虽然日益激烈,但这是民主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
香港回归七年来,中央依据《基本法》处理香港事务,除了积极支持与配合香港及维护香港的自身利益外,未直接干预香港事务,保证了香港在“一国”下的“两制”的有效落实。香港特区在施政中,始终贯彻“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的方针政策,维护了香港自由港地位与社会的相对稳定。
香港回归后,民众的抗议游行活动,甚至大规模的抗议游行,不论其动机如何,基本上均能依法行事,未引起严重的社会冲突,特区与中央并没有干预,这是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体现,避免了在民主政治改革过程中出现社会。香港依然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左中右各种声音都有,种种批评特区的言论没有受到限制。
特别是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维护与发展。到2004年,香港连续七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也是香港第10次获得此一殊荣。香港自由经济体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与商务服务中心地位。回归后,香港特区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效率,使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世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集中香港;香港股市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股市。香港的集装箱装卸量继续维持世界第一宝座,香港新机场自1998年营运以来的航空货运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这一切充分显示,香港回归后依然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
香港经济在困难与调整中发展
香港回归七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SARS以及政治纷争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冲击,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起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香港经济出现50多年来少见的负增长。随后,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及内地经济发展带动下,香港经济在2000年实现10.5%的高增长。然而,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再次逆转,东亚地区经济出现普遍衰退,香港经济也再次陷入低潮,2001年出现零增长。此后,香港经济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增长2.2%;2003年增长3.2%。19-2003年,香港经济平均增长为3.1%。今年以来,香港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第一季度增长率达到6.8%,预计全年增长超过6%。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制造业持续下跌,近十年平均每年净产值实质下降9%以上。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展不大,没有出现新的亮点行业,经济结构转型任务依然艰巨。二是财政赤字增加,到2002年已达到700亿港元,去年则降至不到500亿港元,已经影响到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区已取多种措施,改善财政赤字,并在前不行债券,以改善财政情况。三是失业问题在回归后变得较为严峻。1998年以来,香港的失业率接连突破4%、6%、7%,2003年接近8%(7.9%)。不过,随着特区的不断努力与总体经济情况的逐步改善,今年以来失业情况有所改善,2004年5-7月失业率降至7%,创26个月以来的新低,预计全年有望跌破7%。但香港经济处于转型期,结构性失业不易改变,失业问题仍将是香港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与社会问题。四是通货紧缩问题。1999年以来,香港已连续五年物价指数呈现负增长,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衰退平均幅度近3%。今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开始景气及国际油价格的上涨,香港通货紧缩情况有所改善,但今年1-5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跌幅较上年同期仍下降1.6%。另外,目前香港经济强劲复苏,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未来发展尚待观察。
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问题更加突出
香港回归后,尽管特区依“基本法”行事,逐步推行政改,但因涉及面广,议题敏感,使得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不断,已严重影响到香港的社会稳定。
香港特区为了提高执政效率,对香港官僚体制进行了适度改革,实施了“主要官员问责制”,即港府的施政成效责任由问责高官完全负责与承受。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尽管也有争议,但推动较为顺利,特区基本能够落实。
在落实《基本法》关于制订“国家安全条例”即“23条立法”问题上,中产阶级疑虑较多,社会争议较大,加上民主派将问题扩大化,引发了群众大规模抗议游行,最后特区在考虑维持香港社会安定的考虑下,不得不暂时延缓该条例的制订,可以说这是香港制度建设的一大挫折。
在香港行政长官与立法会选举问题上,香港内部争议更大。民主派不顾香港社会现实,急于提前进行全面直选,已涉及到对《基本法》相关条文的理解与解释问题,最后不得不通过人大常委会“释法”来解决争议。可以说,全国人大的“释法”,对香港的改制指明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大方向,避免急进的改革与不成熟的普选对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香港民众与各政治团体应该珍惜这一机会,在协商中解决政改争议,在完善制度建设中推进民主发展。
今年以来,中央开始了与民主派的接触与沟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有助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逐步推进香港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民主发展。但应充分体认到香港复杂的政改矛盾不是一下子所能解决的,未来可能还会在某些问题上争议得更激烈,但只要遵循《基本法》、本着为香港的利益着想,终能找到一条解决之道。
在对待香港政制建设与民主发展问题上,关键是要培养熟悉民主运作的政治人才,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逐步推进。无论如何改革,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香港与内地合作不断深入
香港回归后,中央全力支持香港,使香港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维护了香港的社会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中央回应特区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极大地稳定了香港企业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而且也起到了促进香港经济迅速回升的作用。CEPA签署后,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并在今年出现强劲增长;股市从此前的8000多点上涨到目前的12000多点;通货紧缩有所改善,失业率开始回落。
CEPA本身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到今年5月底,共有354家港澳公司向内地部门提出享受CEPA待遇申请,其中298家获得批准。港澳原产地货物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的价值达3.3亿港元。CEPA还促进了港台经贸往来,2003年台湾对香港投资增长283%。特别是台湾银行加快进入香港,目前在港分行达13家,办事处6个,并开始以并购香港银行方式,希望通过CEPA机制进入内地市场,香港在两岸三地的中介地位进一步增强。
在香港回归七周年前夕,中央批准广东省提出的建议,建立“9+2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目前已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框架,确立了八大合作领域,这对加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对维持香港在亚太地区经济枢纽地位与国际商贸服务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香港经济,中央还取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政策。一是扩大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特别是推动“香港自由行”,赴港旅游的内地居民持续增加,大大刺激了香港的消费与旅游市场,成为带动香港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持力量。二是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中央批准内地于今年初可在香港使用,及时性批准香港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存款、兑换与汇款等业务,为香港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业务。目前,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达39家,人民币存款额达60亿元(到4月底)。三是为了支持香港发行债券及改善财政赤字状况,中央明确表示可动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的债券,是对香港经济的又一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