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

金价波澜迭起原因_金价波澜迭起原因

曹植的《洛神赋》天下闻名,其创作背景是曹植在洛阳见到一个绝世美女,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对洛神的爱慕之情。《洛神赋》中的洛神原型历来被认为是甄姬,也就是曹丕的老婆,曹植的嫂子。相传曹操也很喜欢她,甄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能让曹家两代三人为他着迷?她的身世又是怎样的呢?

——影视剧甄姬形象

心有至善,贤明知礼,被誉为三国第一美女

甄姬,文昭皇后,《魏书》记载:“圣闻周达曰昭,德明有功曰昭,宜上尊谥曰文昭皇后。”

根据《三国志》记载,甄宓是一个通情达理,心地善良的女人。她是汉朝太保甄邯的后人,小时候正值天下大乱,到处闹饥荒,正巧家里有很多存着的谷物粮食,有很多大户用金银珠宝来交换粮食,甄宓却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左右邻居都遭受饥荒,不如把粮食分给他们,也算是广布恩泽。”家里人都称赞她善良。

她还知书达礼,端庄淑惠,据《魏书》记载,甄宓八岁的时候门外有站立着骑马玩的人,她家里的姐姐妹妹全都跑出去看,而她不去,姐妹们都问她原因,甄宓说:“这岂能是女子能看的东西?”

九岁那年她喜欢读书,见到字就认识,还用哥哥的笔砚写字,哥哥们都笑着问她想做女秀才吗?她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女,没有不学前世成败的,以此为戒,不读书,怎么能得见前世成败呢?”

——甄宓画像

《魏略》记载,甄宓十四岁的时候她的世了,她十分伤心,尽心尽力照顾嫂子。甄宓的母亲非常严厉,对待甄宓的嫂子往往偏心,甄宓对母亲说:“哥哥不幸早逝,嫂嫂年少,持守妇节,尽心照顾孩子,按照大义应当对待她和对待别人一样,爱她和爱自己的女儿一样。”母亲听完很感动,也不再偏心。

后来,甄宓倾国倾城的容貌和知书达礼的性格使她越来越出名,当时袁绍势力庞大,听说了甄宓的芳名后,将她许配给了自己的儿子袁熙。

甄宓被誉为三国第一美女,甚至超过了貂蝉,不仅仅因为她的容貌,还有她的才华和性格,以及她对于曹魏政权的影响。

嫁给袁熙后,不出意外的话甄宓将相夫教子,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将军的妻妾,可是红颜生逢乱世,岂能安然无事?

一女乱三曹,沦为玩物还是母仪天下?

有句话叫“一女乱三曹”,指的就是甄宓,三曹就是曹操、曹丕和曹植。命苦的甄宓嫁给袁熙后,袁熙奉命出任幽州,而甄宓留在冀州照顾袁熙的母亲,官渡之战后曹操大败袁绍,攻破冀州。

曹操最好,他视少女为残花败柳,对于别人的妻子却垂涎三尺,据传他攻破冀州前就放出话说他就是冲着甄宓来的。而另外一个人也看中了甄宓,那就是曹操的儿子曹丕,但是他又不敢和曹操抢,于是他就先一步冲进袁绍家里。相传曹操下令不准进入袁绍府邸,然而曹丕已经先一步进入了。

据《魏略》记载,曹丕冲进袁绍家里,袁绍的妻子和甄宓都在,甄宓蓬头垢面,曹丕问她是谁,袁绍的妻子说她是袁熙的妻子,曹丕令她抬起头来,以巾拭面,见她姿貌绝伦,当即牵着她的手去见曹操。曹操见事已至此,也不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跟儿子抢女人,就只能把甄宓赐给了曹丕。

然而还有一个人对甄宓着了迷,那就是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相传当时曹植也见到了甄宓,当即惊为天人,但是他不敢和曹丕相争,只能将情谊默默放在心中。

后世描写甄宓美貌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最出名的就数曹植的《洛神赋》了,曹植在《洛神赋》中将甄宓比作洛神,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嫂子的爱慕之情。《洛神赋》记载:“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甄宓的原名历来没有记载,就因为曹植称她为宓妃,所以后世认为她叫做甄宓。

曹植在《洛神赋》中说自己喜欢她的美貌,但是苦于没有办法向她表达,只能通过洛水的微波向她传递情意,但是洛神以礼自持,拒绝了自己。这已经是很明显的暗示了,当时曹丕已经做了皇帝,曹植当然不敢明目张胆,只能借此相思之苦。

——《洛神赋》中的甄宓

甄宓嫁给曹丕后,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夫人兼儿媳,他生下儿子曹叡,也就是后来的明帝。据《魏书》记载,曹操征战关中,曹丕的母亲武宣皇后跟随,武宣皇后身体不好,常常犯病,甄宓十分担心她,昼夜担忧流泪。

随从告诉她,武宣皇后的病已经好了,她却不信,说道:“夫人在家的时候,每次犯病都要很久,这次怎么会好的这么快?你们只是安慰我罢了。”后来武宣皇后亲自写信回来,说病已经好了,甄宓这才放下心来。第二年曹操征战回来,甄宓见到武宣皇后的座驾喜极而泣,左右侍从都被感动了,武宣皇后感叹道:“此真孝妇也!”

自古红颜多薄命,近乎完美的女子,却落得如此下场

曹丕做皇帝后,汉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山阳公向曹丕进奉了两个女子,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开始宠爱其他嫔妃,甄宓渐渐失宠,流露出一些不满的言语,曹丕知道后大怒,将甄宓赐死。

甄宓死后,郭氏被立为皇后,相传甄宓的死就是郭皇后进谗言害死的,死时郭皇后令人将她“以糠塞口,以发覆面”,让她的灵魂也无处申冤,即便日后曹丕和甄宓九泉之下相见,曹丕也认不出她了。

甄宓的儿子曹叡也只能认郭皇后当母亲,后来曹叡继承帝位,派人调查之后才知道母亲的死因,他立即赐死郭皇后,也让其“以糠塞口,以发覆面”,死状极惨,也算是为母亲报了仇。

还有说法是曹丕知道了甄宓和曹植的,才赐死了甄宓。甄宓死后,曹丕也很后悔,很思念她。曹植前来觐见,曹丕将甄宓的枕头拿给曹植,曹植看后伤心落泪,曹丕将枕头赐给了他。

不论哪种说法,甄宓死的十分凄凉,去世的时候年仅三十余岁,令人叹息。

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

不管英国脱欧结果怎么样,不太可能对金价和欧元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会让国际金价暂时上涨,欧元暂时性贬值。

在英国脱欧消息出来的时候,金融市场肯定会陷入暂时的剧烈的震荡之中,股票市场、期货市场、黄金都在跟随市场走动。英国公投的结果,按照预测是会留在欧盟,但偏偏发生了意外,叫做黑天鹅事件。英国公投的结果其实是可预测的,但人们并没有思想准备。英国脱欧的意外性,让人本能地奔向了黄金和美元。

黄金不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纸币,但黄金具有商品和货币双重属性。英国对欧盟的影响比较大,英国公投的结果又是出乎意料。人其实并非是理性的,人们下意识地都跑去抢购黄金,导致黄金暴涨,往上上窜8%。但这个并不会太久,毕竟美元和黄金的市场是相反的。

虽然美联储强势打压黄金,提升美元,都改变不了美元是没啥大用的实际。既然美元一直往上走,经过短期的震荡,黄金必定会再在美国的打压和市场的引导下重新下跌。并且外界普遍认为,英国脱离欧盟后,欧盟的经济会更差,因此有可能导致欧元贬值。

只有在很极端的退欧情况,才可能会引发金价的大幅波动。实际上,这些情况实际已经被市场考虑在内。毕竟,跟其他的重要国家或美国相比,英国只是一个小市场。并且英国脱欧还是会有太多无法预测的因素,不一定会发生什么。因此除了极端的外汇反应以外,英国脱欧不太可能对金价和欧元产生重大影响。

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即将到来的2021年扑朔迷离,在这个跨年的时刻,中信证券(港股06030)研究部根据全面客观的研究成果,重磅推出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展望一: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A股上市公司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黄金时间窗口,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 健康 增长,将不断催生出大量优质企业,推动A股基本面不断改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新兴行业的占比提升将全面改善市场估值体系。

第二,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将夯实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基石,显著提升投融资效率。全面注册制打通一二级市场,退市制度推出加速优胜劣汰,金融开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上市门槛外升内降,加上“新经济”的中概股集中回归,优质的成长标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集聚。

第三,国内外增量资金将趋势性增配中国权益资产。中国经济的全球占比不断提升,核心资产表现优异,全球增配A股的趋势将持续增强。资管新规约束下,理财等类固收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断下行;“房住不炒”政策定调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显著下降,权益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将显著增强。国内居民部门的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的占比将趋势性提升。

在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持续入市的增量资金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末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展望二: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将依然是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200万亿,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发达经济体8国集团GDP增速为4%,中国将依然是全球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基数效应下,各季增速“前高后低”,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宽松政策将温和回归常态,预计2021年社融同比增速缓慢回落至11%~12%,财政赤字率适度下调到3.2~3.3%。

全球经济错位复苏,中国领先欧美,而欧美领先其它经济体。预计2021年全球新冠疫苗供应量50~55亿剂,可满足约26亿人接种,发达经济体接种进度快于新兴经济体。海外政策依然宽松,预计2021年美日欧三大央行净扩表规模2.2万亿美元,欧美财政刺激计划规模约合1.8万亿美元。

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预计中国在2021年的 社会 消费品零售规模将超过美国,2025~2030年间GDP将超越美国,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到200万亿,全球占比约为22%,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展望三:预计2021年全面注册制和退市新规落地,A股IPO上市650家,融资规模5500亿,退市40家。预计2022年起A股退市率将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主板注册制改革条件已经成熟,预计2021年上半年正式落地,三季度首批主板注册制公司发行。预计2021年全市场IPO上市约650家,从各板块排队公司数量判断,增量IPO仍主要由创业板和科创板贡献。预计全市场IPO募资规模约5500亿,其中主板800亿,创业板2400亿,科创板2300亿。在宏观政策温和回归常态、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发行主体选择上市时机的背景下,预计IPO融资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限。

退市制度改革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或将于2021年初正式推出。预计2021年A股被动退市公司约40家,过渡期后,预计A股退市率将从2022年起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展望四: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机构化趋势将加速。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持股市值将分别达到8.3万亿和9.1万亿,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超过30%。

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其中,净流入资金主要包括:权益类公募9500亿,北上资金2000亿,保险权益2000亿,理财子权益1000亿,私募及两融等1500亿。净流出资金主要包括:IPO资金分流5500亿,产业资本减持净流出3000亿。

未来5年,国内居民和海外资金将趋势性增配A股,国内居民增配机构产品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专业机构在A股流通市值的持股占比将明显上升,散户持股占比将快速下降。

预计A股2025年末的自由流通市值将达到105万亿,其中,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从当前的21.5%提升至30.5%,产业资本的持股占比将从50%下降至47.5%,而散户的持股占比将从28.5%下降至22%。

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到2025年末,预计公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4.1万亿提升到9.1万亿,占比提升至8.7%;随着A股纳入国际指数的因子权重进一步提高,外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8万亿提升到8.3万亿,占比提升至8%;私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1万亿提升到4.5万亿,占比提升至4.1%;保险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1.6万亿提升至3.7万亿;银行理财子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0.3万亿提升至1.8万亿。

展望五:预计2021年资管新规不会再全面延期,居民资产再配置将提速,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超万亿资金将借道机构产品流入A股。

资管新规的过渡期2021年结束,预计不会再全面延期。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落地后,发展方向将基本对标货币基金,预计会影响约5.4万亿的存量产品,这些产品的资产端将转向短久期、高评级的品种,预期收益率将快速下行。其它受资管新规到期约束的产品,也将经历类似的收益率下行和规模压缩的过程。

在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行和“房住不炒”的定调下,2021年国内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选择中,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万亿的居民资金通过公募、保险和银行理财子等机构产品渠道流入A股。

展望六:预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速较快,未来3年中枢价格依然将持续上行。按照年度均价,预计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经济逐渐恢复的背景下,需求回暖与供给瓶颈叠加,预计未来3年内大宗商品中枢价格将持续上行。需求端回暖是大宗商品市场2021年最重要的变量,但产能周期造成的供给瓶颈和长周期的低库存会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在中期持续上行。叠加流动性和通胀预期因素,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表现更好。

按照年度均价,预计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首先,天气影响产量,农产品价格向好,尤其是供需缺口较大的玉米和大豆。其次,需求持续恢复,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2021年预计将回升至55美元/桶。再次,铜矿供给相对刚性,低库存放大需求恢复带来的价格弹性,铜价周期性上行。第四,美国通胀回升成为推升2021年金价的核心动力,预计金价将重回前期高点。最后,供需基本平衡,煤价中枢有望保持平稳。

展望七:预计2021年三季度美元指数将跌破85,人民币兑美元将升至6.2,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外资将趋势性增配中国资产。

预计美国经济的全球占比自2020年起持续趋势性下降,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未来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相对欧央行力度会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耶伦担任美国财长后,“财政货币化”取向将更明确,美元供给充裕,欧美利差因素导致美元相对欧元走弱。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预计2021年二三季度病毒传染系数下降,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推动资金趋势性回流非美货币等风险资产。预计跨年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行,在三季度跌破85,其后随着联储扩表减速,美国经济恢复和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四季度美元指数有望企稳回升。

出色的疫情防控,较高的中美利差,领先的经济增长,仍将继续支撑人民币升值,预计本轮在岸汇率升值的高点在2021年三季度,将达到6.2左右。

预计2021年外资将继续增配中国,通过陆股通渠道净流入A股将超过2000亿,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和债券通渠道净流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

展望八:预计2021年香港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达15%。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中概股龙头的集中回归,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新经济龙头将成为新主角。

预计2021年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6.5%上升至15%,港股将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5000亿港币。

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集中收获中概股回归的红利。美国《外国公司担责法案》已正式生效,根据法案内容,我们判断财务报告无法审计的美股中概股将在2024年二季度左右被禁止交易。预计香港市场将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代表“新经济”的美股中概股龙头将加速回归,预计未来3年回归数量分别为15、15、10家左右。二次上市公司允许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新经济”龙头将替代传统板块,成为未来港股的新主角。

中概股回归激发市场热情,陆港两地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再添动能,香港资本市场的境内外枢纽作用将愈发突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2021年中证800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2.8%上升至14.7%。其中,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更是从2020年的1.3%大幅上升至24.9%。

2021年国内利率中枢先稳后降,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区间为2.6%~3.2%,其中一季度高位震荡,二三季度趋势性下行,四季度有上行压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底线思维下,国家总体安全观大图景下的投资主线有更持久的政策支持,其中的优质赛道值得中长期布局,重点集中在 科技 、能源、粮食、国防、资源五个安全领域。

第二,能源安全领域,我国将逐步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其中开发潜力大、安全性高的光伏和风电,以及全球 汽车 电动智能浪潮中的中国电动化供应链最具发展潜力。

第三,粮食安全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重提粮食安全,预计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种植产业链整体将迎来价格向上、技术变革、政策支持的三重利好。

第四,国防安全领域,“十四五”是我军在实现机械化后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军工行业将在“十四五”的开篇之年延续高景气度并保持快速增长。

本文源自中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