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油脂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哪些

2.李秉龙的著作论文

3.山东三维油脂企业集团总公司的简介

4.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怎么样?

5.半程镇的经济建设

6.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我国油脂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哪些

临沂三维油脂集团整组_山东三维集团豆油价格

我国油脂产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油脂加工产品种类繁多,且比例不协调

在我国油脂加工行业中,产品种类多样,但产能或产量比例相差悬殊。从我国2010/2011年度植物油压榨行业的产能结构可以了解到,我国大豆压榨能力约占油脂行业总产能的63.8%,菜籽压榨产能约占10.05%,然后是花生和葵花籽。豆油产量比例明显占据第一的位臵,达到52.74%,菜籽油占比26.49%,花生油占比11.82%,然后是棉籽油和葵花油,各品种在整个油脂行业的比例十分不协调。可以说大豆压榨在我国油脂加工行业中独占了半壁江山,因此,从大豆压榨行业的主要特点和豆油市场的分析中,就可以了解到我国整个油脂行业的大致轮廓。2009/2010年度我国豆油产量为87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5%,是全球第二大豆油生产国,预计2010/2011年度我国豆油产量有望超过美国。

2.油脂加工行业的发展主要由经济增长推动

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油脂类食品的消费也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首先,国民收入大增引发的收入效应增加了油脂消费的总需求;其次,城市化进程持续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也开始向城市转变,同时导致植物油消费增长。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消费潜力较大,今后几年豆油产量仍会继续上升。另外,经济增长将推动禽畜类产品的消费,而养殖业对豆粕需求较大,同样会间接促进豆油产量的提高。

3.大豆油脂加工产能迅速扩张

我国是全球豆油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过去10年间,豆油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2%,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预计2011年全国大豆压榨产能将高达1.02亿吨。从每年压榨产能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2004年之后全国压榨产能有一次放缓,但随后逐年递增,2010年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2011年产能增长水平再度接近2004年高位。尽管如此,2009/2010年度我国豆油新增供给总量1060万吨,其中以国产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油数量约72万吨,约988万吨的豆油或由进口大豆生产,或来自直接进口,豆油供给对外依赖度超过93%。

4.油脂加工行业呈现地域集群效应

我国大豆产量居全球第四,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松辽平原、华北黄淮平原及山陕地区。东北地区大豆质优粒大,含油率高,年总产量占全国的40%,商品率居全国第一,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黄淮平原是我国大豆第二大产区,产量占全国的30%.我国大豆除自销和出口外,还从美国和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进口。

将油脂加工业按地域划分,就会发现山东产能非常庞大,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0.07%,其次是江苏占15.%,广东、黑龙江、广西以及辽宁分别占11.95%、9.94%、8.7%和7.54%的比例。根据各省的情况,我们将全国豆油压榨产业划分为五大压榨圈,其中东北地区约占全国产能的15.3%,环渤海地区为33.6%,该地区主要是京津塘加上山东等地,其所占比例最高,接下来是长三角的江浙一带,所占比例也超过20%,以珠三角经济圈为代表的华南地区所占比例约为24.8%,排名最后的是内陆压榨圈,占比5.8%.

5.压榨业呈“外资、国有、民营”三足鼎立之势

目前我国大豆压榨行业呈三足鼎立之势,已基本形成“外资为主导、大型国企次之、民营企业补充”的市场格局。其中,2010年国企压榨量占整个行业的30.34%,外资约占37.24%,民营企业占32.42%;在2008年时,国有企业的占比为20%,外资企业为37%,民营企业为43%,可见近两年在压榨产能增长方面,国有企业的增长速度相对更快。

分地区来看,东北内陆地区以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为主,如以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吉林德大油脂公司和沈阳金石豆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东北大豆压榨圈;沿海地区主要以外资为主导、大型国企次之、民营企业补充,如环渤海地区以大连日清公司、秦皇岛金海油脂公司、河北汇福粮油公司、九三油脂公司、山东渤海油脂公司、烟台益海油脂公司、日照邦基三维和黄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环渤海大豆压榨圈,江浙地区以张家港东海粮油公司、连云港益海油脂公司、南通嘉吉公司、宁波金光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江浙大豆压榨圈,以及华南地区以泉州福海油脂公司、东莞嘉吉公司、东莞中谷公司、广西大海油脂公司等为代表的华南大豆压榨圈;西北及中原地区主要以外资和民营企业为主,如以四川金石油粕公司、重庆新涪油脂公司、陕西邦淇油脂公司、周口益海油脂公司、郑州阳光油脂公司为代表的内陆大豆压榨圈。

6.集团化经营趋势明显

国内油脂加工行业呈现集团化的趋势,产能扩充的同时集中度也在提高,大型企业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的方法整合行业。据统计,全国前十位的压榨集团集合了全国约70%的压榨工厂,规模较小的压榨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以中纺集团油脂压榨扩容为例,集团现阶段的产能约为2.5万吨/日,年产能150万吨,精炼200万吨,集团中有6家企业是2009年所并购,并购之前的一年,这6家企业的年加工量不足100万吨,并购后实现规模化生产,其总产能增长至300万吨,这也是压榨量近年来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

7.油脂加工自身的特点和经营模式

首先,油脂加工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流动性较强,经测算,固定资产每投入1元钱就需要2元钱的流动资金支持。其次,现阶段油脂加工业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无论是购还是基础设施环节均需要大量资金。再次,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集团都取以集团作为一个中心,集团负责统一的原料购、统一套期保值、统一产品销售,而工厂则作为成本中心负责加工的模式。

李秉龙的著作论文

1.《联邦德国农业中的合作社》,《农业经济》1991.2

2.《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农业经济》增刊1,1991.1

3.《从折旧基金的使用看企业规模经营效应》,《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3

4.《试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5.《试论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辽宁省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关于国家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的思考》,《农业经济》1993.2

7.《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粮食储备》,《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8.《粮食经营市场化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与农村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9.《辽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问题的探讨》,辽宁省1993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

10.《辽宁省农村经济股份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初步探索》,《农业经济》1993.11

11.《农村企业股份化的意义与模式选择》,《改革之声》1994.2

12.《农业政策执行中的失真问题》,《经济纵横》1994.4

13.《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农业保护政策体系》,《中国农村经济》1994.4

14.《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经济》1994.3

15.《论农业保险与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市场经济与职能》,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16.《农村经济股份化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4.4

17.《中国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调整》,辽宁省1995年农业经济学会优秀论文

18.《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5.11

19.《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农业经济》1995.10

20.《通货膨胀不是由农产品供给不足造成的》,《农村经济文稿》1995.7

21.《论农产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论农业保险与农业保护》,《农业保险:理论、经验与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3.《初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农业经济》1995.5

24.《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制》,《经济纵横》1995.2

25.《农产品涨价的原因在农产品供给之外》,《经济纵横》1995.6

26.《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迈向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27.《论中国棉花产销政策的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建立》,《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28.《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中国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版

29.《棉花产销必须实行市场取向的政策》,《调研世界》1996.2

30.《论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的评估》,《经济纵横》1996.3

31.《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农民负担加重的根本经济原因》,《农业经济问题》19.12

32.《论农业教育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流淌》,《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年版

33.《论农业教育与其经济利益向农业的转移》,《农业经济问题》19.10

34.《中国棉花市场产销市场取向的政策改革》,《经济纵横》19.9

35.《论农业税收与其农业经济利益的转移》,《调研世界》19.5

36.《论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其向农业的经济利益转移》,《调研世界》19.2

37.《对我国水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调研世界》1999.3

38.《可持续发展将是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的主体》,《理论视野》1999.1

39.《现代农业营造什么样的未来》,《中国改革》,2000.2

40.《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调研世界》2000.7

41.《世界农业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2.《世界农业对农业经济结构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3.《世界农业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1世纪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4.《Liberalism of Agricultural Trade and Reform of Agricultural Protective Policy》,2000年德国柏林国际农经学者年会提交论文

45.《肉国际竞争力分析》,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2001.6

46.《中国鲜香菇遭受日本“寒流”》,中央电视台7频道《致富经》,2001.9.29

47.《农业的家庭经营与农业合作》,“第十个五年”发展战略电视系列片《农业农村农民》,《新华音像中心出版》2001年版

48.《国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金融环境比较研究》,《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四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49.《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熵的分析》,《WTO与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50.《中国出口猪肉产品关键在质优》,《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2.1.6

51.《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农民日报》2002.1.9

52.《农产品名牌的塑造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3.《欧盟农业金融环境的演变》,《农村金融研究》2002.8

54.《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现状及其成因研究》,《调研世界》2002.12

55.《中国农业财政支出的政策取向》,《河北学刊》2002.2

56.《中国天然橡胶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农垦经济》2002.5

57.《中国肉类产品安全卫生与质量标准的国际比较》,《WTO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2002.6

58.《The Progres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Experience, Problem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Meeting of the Advisory Panel on the ESCAP/UNDP Initiative to Support the Achievement of the Millennium Goal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PACIFIC ,2002.2 Bang

59.《中国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06

60.《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3.01

61.《中国农业信贷供给的区域分析》,《调研世界》2003.05

62.《结构调整要效益优先——我国各省市区主要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分析》,《农民日报》第八版2003.11.18

63.《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经济诱因》,》,《农村经营管理》2003.06

64.《论农户与涉农企业的契约关系》,《小康社会与农民、农业、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9

65.《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分级系统的国际比较》,中国畜牧报《东方畜牧周刊》2003.01

66.《中国鸡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分析》,《探索 交流 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06

67.《中国奶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12

68.《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比较优势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3.12

69.《农村外出劳动力经济地位获得初探》,《农村经济》2003.12

70.《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收益与行为特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4.10

71.《WTO规则下国际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4.09

72.《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08

73.《中国县乡财政运行机理研究》,《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4.01

74.《非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管理》2004.04

75.《WTO规则下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04

76.《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定量研究》,《农村经济》2004.07

77.《冒伪劣市场的经济学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08

78.《乡镇企业资本密集型增长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79.《中国水禽肉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7-8

80.《中国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 81.《中国城市化滞后及其对农民就业影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气象出版社2004.09

82.《中国禽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对策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11

83.《农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信用问题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4.06

84.《论法律风险与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选择》,《中国禽业导刊》2004.17

85.《关于粮食直补政策所引发问题的思考》,《经济快讯舆情》2004.08

86.《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Workshop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EU and Israel,2004.03.26-28 in Beijing

87.《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长远战略》,《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4.11.16-17

88.《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河南商丘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高层论坛》2004.7

89.《调控粮食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人民论坛》2004.12

90.《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ducts》,《百年农经》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9

91.《中国农村居民储蓄动机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05.5

92.《国际棉价与中国棉价的相关性及因果性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9

93.《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调研世界》,2005.7

94.《农民工工资现状及其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和谐社会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

95.《内蒙古农户与牧户消费需求比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2

96.《中国家禽业发展中的信用问题及建议》,《中国禽业导刊》,2005.12

.《农民工的出现及其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

98.《关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的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

99.《汽车消费信贷风险分配路径探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增刊

100.《新阶段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学术前沿》,2005.2

101.《中国豆粕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实证分析》,《中国畜牧杂志》,2005.6

102.《论公司与农户之间信用关系的治理》,《农业经济》,2005.11

103.《WTO框架下国外农业政策选择倾向比较》,《世界农业》,2005.11

104.《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3

105.《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业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6

106.《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监管》,《中国牧业通讯》,2006.21

107.《国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的发展经验及借鉴》,《世界农业》,2006.6

108.《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4

109.《食品安全管制目标探讨》,《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12

110.《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分析》,《2006中国食物与营养高层论坛论文集》,2006.11

111.《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6

112.《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6.4

113.《以德为先,用心做事-对德青源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6.8

114.《欧盟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概述》,《新农村》,2006.9

115.《对农产品标识制度的思考》,《新疆农垦经济》,2006.12

116.《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6.4

117.《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旋律》,《农业工程技术新农村建设专辑》,2007创刊号

118.《The Poverty Reduction in Rural China:Policies,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Regional workshop on pro-poor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hoices, coalition of the rural poor,

and strategic thrust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March 13~16, 2007, Seoul, Korea

119.《中国国定贫困县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的熵值分析》,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布鲁金斯研究所沃尔芬森发展中心联合研讨会,

中国大规模减贫决定因素与基本经 验的再认识:进程、效果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2007年6月20日,中国北京

120.《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战略》,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现代农业高峰论 坛,2007年5月23日,中国北京

121. 《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122. 《肉价格的循环波动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禽业导刊》,2007.12

123.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中国畜牧杂志》,2008.4

124.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基本经验与政策集合 》,《调研世界》,2008.5

12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替代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2008.6

126. 《消费者乳品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分析——以北京市居民为例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7

127. 《基于质量安全的生猪生产者认知与生产行为分析——以山东省某市的调查为例 》,

《调研世界》,2008.9

128. 《基于质量安全的检疫人员对生猪及猪肉检疫的认知与行为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2008.10

129.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农村经济》,2008.12

130. 《中国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波动特征及趋势探讨 》,《中国物价》,2009.1

131. 《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棉花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价格月刊》,2009.1

132. 《相机抉择的棉花滑准税政策效应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2009.3

133.《我国棉花短期价格波动研究——基于时间序列 》,《技术经济》,2009.4

134.《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技术经济》,2009.5

135.《中国肉羊生产的区域优势分析与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双月刊,2009.6

136.《我国羊肉产品国际竞争力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8

137.《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东北粮食作物发展战略分析》,《技术经济》,2009.12

138.《我国羊肉贸易及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10

139.《中国大豆批发价格波动规律研究——基于garch模型》,《技术经济》,2009.10

140.《都市型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当代畜牧》,2009增刊

141.《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认知行为分析》,

《第十届全国畜牧经济理论研讨会暨首届中国畜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10

142.《从市场主体与监管机制看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科学时报》,2009.12.21A4

143.《从人类发展指数与幸福感的比较看社会发展指标的完善》,《统计与决策》,2009.13

144. 《基于自然禀赋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技术经济》,2010.4

145.《虚拟水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化研究进展》,《中国人口与环境》,2010.5

146.《中国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禀赋与粮食安全视角》,

《科学》,2010.8

147.《基于VAR模型的国产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传导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2010.8

148.《中国肉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10.9

149.《收入变动与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双月刊,2010.5

150.《中国畜产食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基于需求、结构与竞争力的三维视角》,《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151.《品牌信任对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影响的分析——以羊肉产品为例》,《中国农村观察》CSSCI,中文核心,2011.4

152.《世界羊肉生产与贸易趋势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11.11

153.《基于环境修正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中国人口与环境》CSSCI核心期刊,2011.5

154.《中国城市居民户外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一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调查为例》,《内蒙古社会科学》,CSSCI,核心期刊,2011.3

155.《我国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问题分析》,《晋阳学刊》,CSSCI核心期刊,2011.2

156.《我国肉羊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分析——对2006—2010年羊肉价格波动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CSSCI核心期刊,2011.1

157.《中国肉羊生产空间布局变动的实证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1.4

158.《中国肉鸡养殖业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统计与决策》,CSSCI,2011.20

159.《中国肉羊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布局向经济布局转变》,《农业现代化研究》,核心期刊,2011.1

160.《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农村养殖技术》,2011.3

161.《论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当代畜牧,2011增刊

162.《北京向城乡一体化行进》,《数据》,社科类一级期刊,2011.3

163.《西部大开发中地理标志畜肉产品的消费行为分析》,《经济问题探索》,CSSCI核心期刊,2011.10

164.《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CSSCI,2011.10 1.《农业政策与经济利益转移》,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19年版

3.《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编著,主编之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外国农业经济》(第三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5.《农业经济学》(第四版),编著,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6.《农业综合技术知识自学指南》,编著,主编之一,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编著,参编,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8.《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农业政策原理》,编著,主编之一,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修订版

10.《农业经济学》,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1.《农业经济管理教程》,编著,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12.《农业政策学教程》,编著,副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3.《WTO规则下中外农业政策比较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4.《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中国经济问题丛书),该著作于2008年7月获得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该著作于2008年9月获得“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8月版

15.《新农村:生活宽裕》,编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16. 《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编著,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该著作同时被列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2008年6月版

17.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

18. 《中国肉羊产业集聚与其地理标志保护》(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0

19. 《北京市食品追溯体系的利益主体与监管机制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

教学--教学与研究生培养 

教学

曾为本专科学生主讲的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业保险》、《保险概论》、《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现为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讲《农业经济学》,为经管学院硕士生主讲《农业经济管理专题》、《发展经济学》,为经管学院博士生讲授《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山东三维油脂企业集团总公司的简介

公司简称或商号:SWFA

公司域名:sanwei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及产品

山东三维油脂企业集团总公司

公司下辖第一、二、三、四油脂公司、临沂三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三维生物有限公司、临沂三维房地产开发公司、三维综合服务公司8个分公司和1个大豆深加工研究所。年加工大豆100万吨。生产产品有大豆油、花生油、高级烹调油、色拉油、调和油、饲料豆粕、花生粕、低变性脱脂豆粕、磷脂、异黄酮、皂甙、低聚糖等三大系列近20个品种。公司具有自主进出口权,与邦基、托福、路易.达夫等世界著名的粮谷贸易商和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原料购由单一的国内市场拓展到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公司以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零库存。

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怎么样?

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是2005-08-08在山东省日照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注册地址位于日照市经济开发区海滨五路。

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1007784078215,企业法人RobertJohnCoviello,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加工大豆和其它油籽(仅限大豆油),生产销售植物油、蛋白饼粕及其深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不包含食品)(以上经营范围凭有效食品生产许可证方可经营);销售食品(以上经营范围凭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方可经营);仓储服务(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和易制毒化学品除外);普通货物及商品的进出口、批发和佣金代理(拍卖除外)业务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有效期以许可证为准。在山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95640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5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中,共83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半程镇的经济建设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位于临沂市区北郊,兰山、沂南二县交界处,方圆95平方公里,辖区有61个行政村,7.41万人,2012年,全镇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打造“科技创新工业区、特色卫星小城市、高效农业示范园”为目标,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城镇建设为突破,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推动了经济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55亿元,增长21.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5亿元,增长27.8%。引进区外资金22亿元,境外资金5000万美元,出口1.1亿美元,引进过千万元项目17个。

半程镇有山东金锣集团、山东三维油脂集团两家大型骨干企业。山东金锣集团是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大型企业集团,该集团以生产肉食产品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是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 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金锣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以肉制品加工、大豆深加工、环保治污三大产业为主导,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境外上市企业,共有员工3万余人,总资产104亿元,大豆肽、大豆低聚糖年产量世界第一,大豆分离蛋白和生猪屠宰能力全国第一。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4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列第240位。金锣集团一直致力于服务“三农”,把自身的规模、品牌、市场优势与农业有机结合,辐射带动全国10多个省市、300多个县区的20万种植、养殖户;在市内多个县区先后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10多处种猪场和饲料加工配套工程,形成年出栏200万头的养猪基地,在确保生猪稳定供应的同时,有力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集团建有网上配送系统,各种肉类及制品可从网上直接订购。金锣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山东三维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维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系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始建于1988年8月,1996年组建集团公司,2000年10月,经省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由一个年大豆加工能力不到1万吨的社办小厂发展成为年加工能力150万吨,总资产17.7亿元,净资产7.7亿元,员工近1000人,集大豆加工、动物饲料、生物保健产品研发生产、功能性饮料、房地产开发、建筑、生物柴油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综合加工能力居全国同行业之首。主导产品有国标一、四级大豆油、调和油、饲料用豆粕、动物饲料和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大豆功能蛋白、生物柴油等大豆精深加工产品及“珍太牌”大豆异黄酮胶囊、“长润牌”大豆低聚糖冲剂等保健食品。生产规模、产值、利税等综合实力连续多年被省食品工业协会认定为第一名。2012年完成产值65亿元,利税15640万元,其中利润13443万元,实缴税金21万元。集团先后被授予“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食品安全诚信承诺单位”、“民营经济明星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油脂十强企业”、“AAA级信用企业”、“山东省十大创新品牌”等荣誉称号。三维商标被省工商管理局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2012年,三维集团加大了项目投资和研发力度,集中上马了3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并全部实现当年投产。其中,山东中酿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主要生产红状元格瓦斯饮料,此项目已投产,年可产格瓦斯发酵饮料6000万罐,可实现产值3亿元,新增利税4000万元。投资1亿元实施了年产2万吨的大豆浓缩蛋白项目,投资1.2亿元建设了年产10万吨的低温豆粕项目,这两个项目共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新增利税8000万元。并投资2000万元,新建筑了三维集团总部及科研中心。

金锣科技工业园区金锣科技园是国家农业部于2001年12月批准设立,依托金锣集团而形成的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2012年6月纳入临沂工业园体制框架,为临沂工业园北区,享受临沂工业园同等优惠政策。金锣科技园半程片区位于半程镇西侧,东靠205国道,北靠省道汶泗公路,距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2公里,距日东高速公路20公里,东距市主干道沂蒙路3公里。园区规划由同济大学的规划专家制定,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总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9平方公里。基础建设投资总计10亿元,实现水、电、路、讯、热配套。为实现规范管理,园区内设立了园区管理办公室,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配有专职工作人员,对园区实行扎口管理。对入园企业从项目选择到落地、建设等,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到让投资者满意、让经营者放心。入园企业已达100余家,其中食品类企业40余家,占园区企业的40%以上。形成了食品、纺织、建材、有色金属、化工及塑料制品、纸制品包装等行业并存的产业区,总投资达100亿余元。园区内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34家企业获得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2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山松二路至西外环,基本完成新程五路规划设计及清障摸底。组织企业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安全集中整治活动,查处整改隐患256处,关停土小企业31家。 全镇设固定集贸市场5处,市场面积13万平方米。市场交易种类有日用百货、服装布匹、五金土杂、农副产品等。商业户达1240户,商业服务网点460个。集贸市场交易额4.5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5亿元。金融机构5个,居民存款余额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

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02-28在山东省临沂市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三维工业园。

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30009304073X9,企业法人安玉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销售:单一饲料(豆粕)、大豆浓缩蛋白、食用植物油(大豆油)、大豆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山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4628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55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