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档通用润滑油价格查询_青海高档通用润滑油价格
1.长城润滑油和昆仑机油哪个好用?
2.汽车的机油用什么牌子的最好
3.全合成发动机机油 SAE 5W
4.冬季润滑油怎么选,不想再花冤枉钱了?
5.求解润滑油通用质量标准?
6.世界顶级润滑油有那几个品牌
长城润滑油和昆仑机油哪个好用?
长城润滑油会相对比昆仑润滑油好点,性价比高,质量好。
1、长城机油最好的系列是金吉星,性价比高,知名度高,市场认知度高,质量高。
2.长城金吉星润滑油系列产品秉承了长城润滑油一员的航天品质,采用高品质全合成基础油,依托车品质与航天级科技支持,以优异的低温启动性能和高温润滑在能实现平衡养护车辆,同时独具源自航天技术要求的精出护卫因子实现双重抗磨,能够有效减少磨损,四季通用。
3.陆山区外,长城金百星润滑油还具有出色的高温统氧化学能和清净分散性能,全面抑制积碳和油泥的生成, 并对中国的道路特跌情况,采用独特的环保配方,有对提高机油的经济性。
选择机油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大型、有信誉的经销商、购买相同级别的机油;
2、 车主不仅要注意级别,还要注意是不是合成机油,合成机油档次更高,相应的价格更昂贵,经济型小车10万元以下不一定需要合成机油,可选择经济型的普通机油;
3、涡轮增压发动机必须使用全合成机油,否则增压器会因为得不到充分润滑和保护导致烧坏;
4、选择机油应该根据所在地的最低气温选择合适标号的机油。
以上材料参考:长城机油怎么样,走进你所不了解的中国石化
汽车的机油用什么牌子的最好
机油的好坏和品牌没什么太大关系,因为中国的加机油太多了,牌子越大机油真的就越少。所以选机油最重要的是品质和成分而不是品牌。
以上上的品牌都是著名品牌,但是能不能买到真的就看你个人的运气了。
虽然现在机油假货泛滥,但是假货中有些质量还是可以的,虽然比不了真货,但是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所以车主不会有太大的感受。
中国的假货实在是太猖狂了,就连所谓的鉴别方法,都有可能是各种各样甚至连假货都出了自己的鉴别方式了,很多人都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个人建议最好在大的快保店或者4S店里购买或者保养,因为大点的店购货前都是要自己先试用,以保证客户的权益。有点条件的可以在4S店保养,虽然贵点的,但是心里踏实。
全合成发动机机油 SAE 5W
如果你是那种爱车如命的就不浪费了,全合成的机油可以让你的爱车几十万公里内不大修的。下面给你介绍一下机油的知识吧。
机油知识
机油有什么功能一:
(1)润滑作用
引擎只要是处于运转的状态下,内部机件便会产生摩擦,转速愈快,摩擦就愈激烈,例如活塞部份,温度更可高达摄氏两百多度以上,此时如果没有机油的存在,温度便会高到将整个引擎烧掉。机油的第一项功用就是利用油膜覆盖于引擎内部金属表面,以减少金属之间的摩擦阻力。
(2)散热作用
汽车引擎本身的散热,除了冷却系统以外。机油也是一个重要角色,因为机油会流经引擎内部各处,可带走机件摩擦产生的热,而距离冷却系统较远的活塞部份,也可经由机油获得一些冷却效果。
(3)清洁作用
引擎长期运转产生的碳与燃烧剩下的残渣,会附着于引擎内部各处,如果未经适当的处理,便会影响引擎的功能尤其这些东西积在活塞环与进、排气门等处,会产生积碳或黏着性物质,引起不爆震、顿挫不顺、耗油加大。这些现象都是引擎的大敌。机油本身具有清净分散作用,可以不使这些碳与残渣堆积在引擎内部。让它们形成小颗粒,而悬浮在机油里。
机油有什么功能二
(4)密封作用
虽然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有活塞环来提供密封作用,但因金属表面并不是非常平整,所以密封程度并不会很完好,假使密封作用不佳,引擎动力必定降低,所以机油可在金属之间产生薄膜,提供引擎良好的密封作用,提高引擎运转效率。
(5)防蚀、防锈及防冻作用
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机油内或多或少会自然生成具有腐蚀性的氧化物,这些腐蚀性物质中的强酸,更容易对引擎内部机件造成侵蚀;而燃烧所生成的水分,虽然大部分会随废气排放被带出,但还是会有少许水分残留,也会损害引擎。所以机油中的添加剂便有防蚀、防锈及防冻的功用,以保护引擎不受伤害
认识机油标识一:
(1)API
API是最常见的机油国际认证规范标示,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美国石油工程学会”的缩写。通过APl测试认证的油品可以在机油瓶身标打上API的双环标志,它区分机油等级标准主要依据油品的低温流动性、高温清净性,扩散过滤性,氧化稳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蚀及防锈性,触媒兼容性以及环保要求(这个部分后面会再提到)。目前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L这11种等级,以SL等级为最新。S所代表的是汽油引擎,后面的英文字母为其等级区别,一般在罐身上所看到的标示方式为SJ/CF,斜线后的C所指的则是柴油引擎,分级方式与亦同,即字母顺序越后面所代表的等级越高
认识机油标识二:
(2)CCMC
原本的欧洲油品认证规范组织CCMC在1996年正式改组为ACEA。CCMC为Coremittee Of Common Mar—ketAutomobi,eConstructors,亦即"欧洲共同市场汽车制造委员会”,由CEC负责开发燃料与润滑油性能的试验方法,再由CCMC进行分级。CCMC所制订的规格从最低级G1起一直到最高级的G4,G5,G代表汽油引擎,PD代表柴油引擎。值得注意的是G4所认证的油品局限于低温流动指数10W、15W与20W,但是W后面的高温黏度指数则没有限制,而G5所认证的油品只包括5W与10W。
认识机油标识三:
(3)ACE
ACEA为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 Automobiles,为原来的CCMC改组,于1996年1月1日正式称为ACEA,分为A1,A2,A3三级。ACEA的认证规范标准是由BMW。FlAT,FORD、GM、MERCEDS-BENZ、PORSCHE、RENAULT、SCANA、VW、VOLVO等车厂共同制订,1996年取代CCMC,不过目前ACEA与CCMC的认证标示仍然并行使用,在许多油品的罐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两种认证规范的出现。
车用机油的级别分类标准 (API)
SA: 适合老式引擎;没有效能要求。惟有制造厂特别建议时才可使用。
SB :适合老式引擎。惟有制造厂特别建议时才可使用。
SC :适合1967年前之引擎。
SD :适合1971年前之引擎。
SE :适合1979年前之引擎。
SF :1980年以后汽油引擎制造厂商修护作业在引擎制造厂商推荐之修护作业程序下之1980年以后客车及部分卡车汽油引擎作业典型。这种机油较SE级油料具有更佳之氧化稳定性及更佳之抗磨耗性此油对引擎积垢锈蚀及腐蚀具有极大的保护作用。
SG :用于1989年以后车型之小客车、旅行车、小货车等汽油引擎之润滑,对引擎内沉积物之控制、抗氧化性及减少引擎之摩损较前等级为佳。可取代SF及以前等级之机油。
SH :适合1996年前之引擎。于特定的c等级公布之前仍有效。
SJ :APl于1996年开始使用,适合所有目前使用中的车用引擎。
SL :适合所有正在使用中的汽车引擎,SL级并能提供较好的高温沉积物的控制和节省燃油的消耗,有些SL级也通过国际润滑油标准认证委员会的规格标准。
机油粘度知识一:
机油的粘度和级别是合理使用机油的决定因素。国际上对机油粘度和质量级别的认定,采用SAE的机油粘度分类法和API的质量等级标准。
机油分为单粘度机油(如SAE30)和多粘度机油(如SAE5W-30),现在车辆大部分使用多粘度机油,因为这种机油内含多种特殊添加剂,使机油在低温环境下易于流动、不凝结,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粘稠度、不分解。
机油标号中的W表示冬季(Winter),W前的数字表示机油的低温流动性,数字越小,机油流动性越佳。发动机磨损主要集中在冷启动瞬间,良好的机油流动性,能将发动机磨损降到最低。W后的数字表示机油的高温粘度,数字越大,高温下保护性能越好。
此外选择机油粘度还须考虑车的新旧程度,新车的发动机部件间隙很小,所以应选择粘度较小的机油,而发动机磨损严重的车辆应选择粘度较大的机油。
机油粘度知识二: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机油粘度分类法。SAE采用的是粘度等级分类法,将润滑油分成夏季用的高温型、冬季用的低温型和冬夏通用的全天候型。具体含义如下:
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冬夏通用油有16种。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0W、5W、10W、15W、20W、25W,符号W代表冬季,W前的数字越小,其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5W/20、5W/30、5W/40、5W/50、10W/20、10W/30、10W/40、10W/50、15W/20、15W/30、15W/40、15W/50、20W/20、20W/30、20W/40、20W/50,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1.高温型(如SAE20~SAE50)---其标明的数字表示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
2.低温型(如SAEOW~SAE25W):W是Winter(冬天)的缩写,表示仅用于冬天,数字越小粘度越低,低温流动性越好。
3.全天候型(如SAE15W/40、10W/40、5W/50):表示低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15W、10W、5W的要求、高温时的粘度等级分别符合SAE40、50的要求,属于冬夏通用型.
埃索傲超能纯合成机油
适用于当今计算机控制燃油喷射及多气阀发动机,它能在极短时间内为发动机的重要部件提供保护。
" API(美国石油协会)标准:SJ
" 粘度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5W—40
" 适用车型:30万元左右中的高档车
" 参考价格:4L-380元/罐
埃索超力富
" 适用于装有催化转化器的发动机。
" API标准:SJ
" 粘度SAE:5W—30/15W—50
" 适用车型:十几万元的中低档车
" 参考价格:4L-150元/罐
嘉实多冠军全合成机油
磁护是嘉实多在机油领域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嘉实多主打的汽油车机油产品有:冠军全合成机油、磁护机油、嘉护机油以及护力机油。
称为冠军,自然和赛车场是分不开的,它是一种全合成赛车发动机油,能够辅助发动机输出澎湃动力。
" API标准:SL
" 粘度SAE:0W—40
" 适用车型:宝马、奔驰等车型
" 参考价格:4L-450元/罐
嘉实多磁护机油
车辆启动至热车阶段,由于机油还未完全覆盖部件的表面,磨损特别大,而磁护机油的UMA磁性分子在汽车启动时,能像磁石般吸附在发动机的表面,大大减少发动机启动时的磨损。
" API标准:SL
" 粘度SAE:5W—40
" 适用车型:雅阁、帕萨特、别克等中高档车
" 参考价格:4L-265元/罐
嘉实多嘉护机油
嘉护机油是原嘉实多金豪华机油的升级产品,它添加了“活性合成保护分子”,在低温下也保持润滑的功能,还提供更强的防锈保护与抗磨作用。
" API标准:SL
" 粘度SAE:5W—30/10W—40/15W—50
" 适用车型:中低档车型
" 参考价格:4L-135元/罐
壳牌
壳牌在2003年仍然主推喜力系列的超凡喜力、非凡喜力、特级喜力、红色喜力,由于其包装罐颜色分别为灰色、蓝色、**以及红色,所以大家更通俗地称它们为灰喜力、蓝喜力、黄喜力和红喜力。
灰喜力是壳牌在国内销售的顶级全合成机油,可以满足所有汽车制造商对机油的要求;蓝喜力为半合成油,适用20万元以上的私家车及商务车;黄喜力针对10—20万元左右的私家车;而红喜力则对口经济型车。
据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地区销售经理杨海峰介绍,与其它品牌相比,壳牌机油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清洁性。发动机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很容易产生油泥以及积碳,而喜力系列的清洁分散剂能对油泥及积碳进行分解,以保持油路的通畅,减少活塞与发动机缸壁之间的热量损耗,直接表现出来就是驾驶者踩油门时动力反应加快,尤其在冬季热车时,原来需要3—4分钟,可以大幅缩短至十来秒钟。
壳牌超凡喜力
含有壳牌专有XHVI的合成基础油,具有低挥发性,能减少机油消耗量;全合成机油能提供最佳发动机清洁性,特别适用于多气阀、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苛刻行驶状况下也能对发动机提供极佳的保护。
" API标准:SJ
" 粘度SAE:15W—50
" 适用车型:奔驰、宝马、凌志等
" 参考价格:4L-438元/罐
壳牌非凡喜力(蓝喜力)
" 半合成机油,其油膜具有稳定性。
" API标准:SJ
" 粘度SAE:10W—40/15W—50
" 适用车型:奥迪A6、别克、帕萨特、雅阁以及丰田、三菱、日产等品牌
" 参考价格:4L-280元/罐
壳牌特级喜力(黄喜力)
" 由矿物基础油以及清净剂、分散剂、抗氧剂、抗磨损剂、防腐蚀剂等添加剂调配而成。
" API标准:SJ
" 粘度SAE:10W—40
" 适用车型:蓝鸟、毕加索、宝来、欧宝、桑塔纳、富康、捷达车型以及现代、起亚等品牌
" 参考价格:4L-138元/罐
美孚金装美孚1号
" 由三种合成基础油配合适当的添加剂研制而成,可以在发动机启动磨损最大时,提供超强的抗磨保护。
" API标准:SJ
" 粘度SAE:0W—40
" 适用车型:特别推荐给高性能包括多气阀和配有涡轮增压器之发动机
" 参考价格:4L-570元/罐
美孚1号
" 纯合成机油加以添加剂配制而成,在极低温及极高温下仍能保持优异润滑性能。
" API标准:SJ
" 粘度SAE:5W—50
" 适用车型:30万元左右的中高档车
" 参考价格:4L-428元/罐2011-10-20
冬季润滑油怎么选,不想再花冤枉钱了?
首先对于机油品牌的选择不需要有太多纠结,只要是正品机油都是没有问题的,最常见的像是壳牌、嘉实多、美孚都是不错的。有时去4S店保养也会让你升级机油,原来用普通机油,建议你升级成全合成的。首先能确定的是全合成机油一定比矿物油对发动机的保护更好一些,但有没有必要选择,看个人用车情况。如果你都是按时保养,开车不暴力,用车环境不恶劣,那厂家建议用什么机油,就用什么机油就可以了,不需要升级。反之,如果保养不按时,经常拖延很久,开车猛,用车环境也不好,经常爬山,进出工地等,可以升级成全合成机油。机油质量等级常见的是SJ、SL、SM、SN,等级越高价格越贵,一般原车机油用什么等级就用什么等级或者更高等级就可以了。
求解润滑油通用质量标准?
质量级别是根据API(美国石油协会)的分类来 划分的,汽油机油以S打头,如SE,SJ,SN等。柴油机油以C打头,如CD ,CF,CH等。齿轮油以G表示,如 G-4,G-5等。次字母越往后油品质量等级越高。
世界顶级润滑油有那几个品牌
中国润滑油市场到底有多少品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机构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统计。目前的润滑油市场,按企业性质可以划分为外资、国营、民营三类,按品牌可以划分为进口、国字号、洋鬼子、国产四大类,按质量标准可以分为国标和非标两大类。
今天我们将不按以上类型划分品牌,结合目前的市场态势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中国润滑油市场应该形成四股势力,并且各有千秋,相互制衡。
第一股势力:美孚、壳牌为首的国际品牌阵营
在中国市场行销多年,具备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首选美孚和壳牌。
目前国内高端汽车品牌、重型运输车辆、工程设备的进口基本上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这些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使得中国润滑油的高端市场几乎被国际品牌所垄断。目前美孚和壳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地位还没有哪家企业真正有实力可以撼动。
国际阵营中还有一些品牌如嘉实多、埃索、道达尔、SK、BP、福斯、加德士、埃尔夫、康菲、马石油等品牌,其中有部分品牌在一些特殊领域还做的不错,拥有自己专业的拓展团队和服务团队,有些品牌可能已经退出中国市场,从总体上来看,国际品牌中的二线、三线品牌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形成太大影响力,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运作中也并没有建立值得称道的骄人业绩。这类势力是否在后期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新的势力,还需观望。
第二股势力:昆仑、长城为首的国字号阵营
长城、昆仑,国字号品牌,也是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实力的品牌。
中石油在没有推出昆仑品牌之前,曾尝试推出“火炬”这个品牌,但是由于体制原因,各润滑油公司表面响应,却没有实际行动,最后不了了之。而在2004年整合旗下九个品牌,将品牌统一为宝石花-昆仑,虽然很多业内人士,对此评价各异,但是整合昆仑是中石油品牌化路线迈出的成功一步。在没有整合前,中石油旗下共有九个润滑油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已经做到了一定的知名度,比如飞天、七星、大庆、天山,他们都在某个地区或某一类油品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由于力量分散,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也没有统一的研发与管理,促使9个品牌并没有形成很强的合力,市场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这种整合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和整体战略的张力。
长城在实际的市场发展中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及着眼全球的经营发展战略,加快海外市场开发,并推出“SINOPEC”润滑油作为国际市场开发的品牌,着力塑造中国石化润滑油“高科技、高品质、国际化”的品牌形象。旗下系列产品也已通过戴母勒-克莱斯勒、大众、奔驰、沃尔沃、MAN等世界著名制造商的技术认证,成为中国一汽、二汽集团、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奇瑞、宝钢等大型集团公司首选专用油品。2008年,公司与东风日产、中远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正式成为北京奔驰发动机油供应商。
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渠道除了一部分是市场化的经销网络,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和中石油、中石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关系单位。而在社会市场的实际运作中,市场价格透明、渠道模式过于复杂、区域保护力度不够、中低档产品过于集中,市场窜货、假货问题,渠道参与者利润不高,也是其发展的软肋。虽然这两家企业拥有竞争最有利的资源优势,但其市场还是面临着高端吃紧、现有市场遭民营阵营蚕食的两难局面。树立民族品牌,走国际化路线,国字号品牌的发展还是任道重远。
中石化、中石油的市场研究机构,在国内研究领域还是比较领先和超前的,也是值得认同和称赞的。很多研究报告非常具有价值,也具备实操性,但是为什么在实际的市场运作中,表现不佳,其根本还是由国有企业的体制或运行机制所决定的。但是任何一家企业的革新和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随着后期的不断推进,其发展前景还是可以预见的。
第三股势力:玉柴、潍柴为首的主机厂润滑油品牌阵营
玉柴作为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商,从2005年121亿元的销售规模,到2010年提前两个月完成300亿元的经营业绩。
玉柴润滑油是其旗下汽车化工业务板块的龙头企业,玉柴润滑油也是国内唯一的由主机厂打造的润滑油品牌。玉柴目前除了北海及重庆两个已投产的基地,2010年大连生产基地已经动工,总投资1.7亿元,占地4.3万平方米。玉柴预计还将在华东等地区设生产基地,以提高润滑油产能,至2015年,销售量将达到15万吨。
从以上的发展势头来看,我们不难看出,玉柴正逐渐从配套产品走向品牌化、规模化,其发展目标已不单单是停留在配套市场的老大。虽然业内对玉柴的运作评价各异,但我们可以设想,就按目前的发展态势,玉柴随着其集团业务的不断提升,玉柴润滑油的市场份额也将是一个可以小视的数字,如果玉柴推行主机厂润滑油品牌和社会化品牌,双品牌并行,很可能发展成为润滑油行业的新一个“巨无霸”。
玉柴在业内主机厂润滑油品牌发展较具规模和影响力,并自建生产基地的品牌代表,他的成功经验,将会影响很多主机厂品牌。潍柴这几年在市场上也是不断推出新品,对其润滑油经营也不断调整;还有东风、中国重汽、陕汽等等主机厂品牌,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其润滑油品牌也有可能会相继规模化、品牌化。
主机厂品牌,将会在未来几年快速发展,其市场竞争力实力并不亚于长城、昆仑,这一股势力的形成,将对行业的格局变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股势力:青岛康普顿、南京龙蟠、西安佳润、无锡路路达等地方性品牌阵营
中国民营油企在市场竞争中的现状是上有“石油双雄”,左站“进口虎”,右踞“山寨狮”,虽然民营油企的生存和市场环境非常严峻,但中国民营油企依旧是中国润滑油市场最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竞争者。
市场永远是对有心者,进取者,真正的市场竞争者留有机会的,中国民营油企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突破瓶颈,寻求和自建着自身的发展之路。2010年中国民营油企应该是有众多收获的一年,很多民营油企进行了自身经营的革新、战略的调整、差异化的尝试,从多个方面看,民营油企的发展空间都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以前很多民营油企志在全国市场,现在民营油企的经营相对前几年,理性和稳健了许多,大品牌实现渠道扁平化策略,中国民营品牌开始舍弃模仿,开始实施区域精耕细作策略,这两个策略其实有很大的制衡性。扁平化是大品牌依靠消费者拉动渠道的模式,但是其中经营环节的利润不断压减,渠道权限不断压缩,很多渠道参与者不愿沦为“搬运工”;精耕细作正好可以攻其软肋,严格的区域保护,在有限市场进行细作,具备形成核心市场。中国民营油企在区域性市场的运作能力,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各地诸侯,在未来几年内如果不断深化这种政策,将会在局部市场中赢得主动权,同时也会给“石油双雄”,制造更多“碉堡”,易守难攻、长期的蚕食是很可怕的。
中国民营油企的外部环境也在不断朝着有利方向发展,对于形成规模经济的民营油企,后面的上升空间还在不断拓宽。国Ⅲ、国Ⅳ排放标准的连续推行,润滑油正经历着从低端过渡中高端的演变,也将给规模领先的民营润滑油企业制造机遇。“石油双雄”的最大优势是其拥有价格低廉的Ⅰ类基础油,使其低端润滑油成品的价格在同类产品中最低。同时,“石油双雄”控制基础油供应,使国内民营润滑油企业一直处于竞争的劣势。
“石油双雄”的Ⅱ、Ⅲ类基础油产量仅仅占其基础油总产量的10%,这使得他们的低价格、消耗资源的做法不可持续。其未来的唯一选择便是从国外进口Ⅱ、Ⅲ类基础油资源,用于高档润滑油的生产。自行生产Ⅱ、Ⅲ类基础油,“石油双雄”还需要更长时间,同时“石油双雄”在CH-4、SJ及以上级别的市场销售,是远远不及这些民营企业的,其市场价格并不太具备竞争优势。国Ⅲ、国Ⅳ时代的相继来临,各企业在Ⅱ、Ⅲ类的基础油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其优势将不太明显。
第三部分 2011年中国润滑油市场销售趋势分析
2011年将是中国润滑油市场值得看好的一个年份,从相关发展迹象来看,行业整体销售业绩还将有大幅度增长,虽然整个产业还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但是其市场发展整体环境还是不错的,如何适应新的市场变化、突破发展瓶颈,也将是我们新的关注点。
一、国内市场销售稳步增长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拉动,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的出台,汽车化工业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润滑油的整体销售趋势是强劲的。
1、中高端产品销售势头尤为强劲
国Ⅲ、国Ⅳ排放标准,已经让汽车产业全面完成了升级,2011年国Ⅲ、国Ⅳ环保车型,经济型车型各大汽车制造厂之间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同时润滑油产业的相关对应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也将进入“高峰期”,各润滑油厂商在这一系列油品的争夺也会空前激烈。从整体发展趋势上看,SJ、CH-4级,及其以上油品的销售将会大幅度提升。
2、低档产品销售趋势开始调整
低档产品,可能在部分企业的销售比重中还占有较大比重,但是整体在低档产品的销售产品线以及销售策略将有大幅度调整,低档产品的销售量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
由于部分地区的政策调控、渠道经营者的经营调整、新品推广策略、渠道模式变化等等,都将对低档产品的市场形成影响,毕竟在这一市场的成功,并不代表在后期的市场就拥有优势。
3、差异化产品将成为部分企业新的增长点
国家宏观政策以及相关法规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油的产品将会更加细化,地方品牌在区域性市场竞争中将会加大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广力度;同时一些差异化产品如出租车专用油、煤矿专用油、油田专用油等代表企业属性的差异化产品将层出不穷,根据各企业的发展情况,差异化产品将成为部分民营油企新的增长点。
4、高质量营销策划将助推业绩上升
润滑油行业在营销策划上是起步较晚的一个行业,也是目前很多企业缺少的,但总体来说,整体策划能力还在不断提升。随着近几年行业营销水平的整体提升,润滑油营销通病将有所缓解,各厂商将会根据自己的定位,设计出更加有实际运作价值,真正推动自身渠道发展的策划案,将会促进一部分市场及企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点也将是未来几年较值得关注的看点,也将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运作提出更高要求。
二、国内市场润滑油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
1、优势品牌成为市场的亮点
一些具有优势的主机厂品牌、民营品牌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日益成熟和壮大,逐渐成为某些领域或地方性的强势品牌,也成为2011年润滑油市场的亮点,如主机厂品牌玉柴、防冻液品牌蓝星、刹车液及配套品牌莱克、特种油品牌卡松、油田品牌佳润等等。
2、产品日益丰富,品牌增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润滑油从来就不缺少牌子,但缺少真正的品牌。2011年各大厂商在不断加强自身品牌建设的同时,常规产品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重新打造品牌的规模型企业不会有太多增加,而OEM品牌在未来几年中会有很大变化,OEM品牌随着行业发展,将不会是被压制的品牌,随着其专业营销水平及模式的提升,这类品牌也将会快速发展,同时部分山寨企业的重新定位,将会令后面的品牌有所增加,产品日益丰富。
3、汽机油市场外资品牌比重明显上升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家用小轿车的快速增长,在2011年将刺激汽机油市场销售量的攀升,但由于中国消费者的品牌消费理念、以及维修保养期限制等因素,外资品牌在汽机油市场的比重相对2010年还将增加。
4、国际品牌占据中高端市场
目前,我国的高端润滑油市场还是被强势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品牌正逐渐由中端向中高端迈进。
三、2011年润滑油市场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0年是相对平静的一年,行业的内在变化还是较大的,2011年中国润滑油市场值得我们关注的还有以下几点。
1、外商投资审批权的下方,是否会对润滑油产生影响
发改外资〔2010〕914号外商投资政策的出台,国家外商投资审批权的下放,将从某种程度上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外商投资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一政策是否会对润滑油产业形成影响,还很难说。
中国润滑油市场是否会有新的进入者,是值得关注的。
2、国际品牌的运作模式对国内润滑油市场产生的影响
目前国内润滑油品牌从设计、营销、快速反应等能力上看,都还缺乏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山寨时代是中国润滑油高速模仿的时代,但是时过境迁,国内润滑油品牌在新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不再会模仿其设计了,而是在营销和快速反应等经营创新能力上将会有所突破。新一轮的品牌提升,将改善国内润滑油品牌的经营方式,加快国内油企向品牌经营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
国内润滑油品牌的整体能力提升,这一点是值得期待的。
3、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将会促进哪些企业成为行业黑马
中国润滑油市场从来不缺乏勇者,离统一2006年合资过后,已经快五年时间了,新的市场竞争是否会形成新的市场格局呢?又会有多少企业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让市场竞争来的更加猛烈些吧!希望我们能够看到新的行业黑马出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市场竞争。或者仗剑天涯,或者得一隅偏安,中国润滑油市场江湖纷争,愈演愈凶!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