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今年油价多次上调这件事?

2.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3.沙特上调出口亚洲原油价格,国内油价又会上涨了吗?

4.西亚波斯湾沿岸很多国家比较富裕,主要是因为......

5.2008年石油价格汇总?

6.油价再次上涨,俄乌谈判和解后有可能回落吗?

如何看待今年油价多次上调这件事?

外国的油价_外国油价大涨民众

今年油价多次上涨,对于居民的消费,尤其是对于有车的用户来说,是一件很大的负担。财政部连续上调了三次的油价,油价的上涨就会容易造成了一种买得起汽车,却加不起油的现象。

有些家庭本来就并不富裕,然而这次连续三次的上调油价,导致雪上加霜,使得很多有车的居民现在出行都不敢开私家车,就是为了能够省油费。油价的上涨还会导致我国汽车行业的销售额不断的下降,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冲击,油价的上升也有可能造成对其他行业的价格上涨。

日常的公交出行,多数服务学生和老人,但是油价的三次上涨,使得很多人放弃了驾驶私家车,去乘坐公交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交车的拥挤程度。当然,今年受到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减少,为了国家的财政,避免出现赤字,油价进行上涨也是合理的。

今年油价多次上涨,并不全是坏事,也有好的一方面,可以减少有害气体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国家对环境治理方面的压力,导致国家的整体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经济全球化的如今,我国油价的上涨也有可能是因为国际上的油价上涨了。

我国的政府也有出台一些关于汽车的补贴政策,都是为了能够减少车主买车的负担,刺激汽车行业的消费。当然,油价的上涨,会使得更多的居民放弃燃油汽车而去,选择更环保、更节能的新能源汽车,这样就会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毕竟驾驶新能源汽车对环境是无污染的,比燃油车要好得多,所以说油价今年多次上涨,带给居民的有好的一方面,有坏的一方面。

美国石油产业的油价影响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高位震荡)

2003年以来,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的油价大幅快速上涨使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陷入恐慌之中。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割的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价在短短数周内先后突破每桶40美元和45美元心理防线,并直逼50美元大关。最终于8月20日在冲高至49.40美元后才有所回落。与年初相比油价上涨了约50%。

业界人士对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看法较为一致,主要是1、相对于其他商品,石油的垄断性仍较强。为维护售价,石油输出国组织近年来一直采取限产保价的销售战略,只是供应减少。2、国际市场需求呈缓慢增长态势,新兴化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大幅上升。3、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伊拉克国内势力扬言炸毁石油生产设施,外国公司作为人质,进行恐怖活动。委内瑞拉国内大选引发政治动荡影响其石油产量和出口,俄罗斯由科斯石油公司偷漏税案久拖不决等事件引发市场恐慌心理。4、石油期货市场上投机交易活动加剧,交易商一遇风吹草动,便乘机大炒一把,对油价的涨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5、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生产能力几近极限,调节石油供应的能力下降。

至于本次油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从7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次石油危机看,每次危机过后总是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到来。如阿拉伯国家实行石油禁运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在1973-1975年间出现严重衰退,1979年因两伊战争触发的石油危机导致全球范围内1981年至1982年的衰退,海湾战争引发的油价冲击则使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陷入1990-1991年的相对温和的经济衰退。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本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势必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以美国为例,2004年其第一季度GDP增幅为4.5%,第二季度则降至3%。受油价冲击影响,不少美经济学家纷纷调低下半年的经济增幅预测,认为高油价将影响消费者开支,投资缩减,国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外贸逆差扩大,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更有甚者认为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滞胀,或在2005年重新陷入经济衰退。但也有一些机构,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则乐观地认为此次油价冲击对美国经济影响力有限,更不会导致新的经济危机出现,理由是,从宏观层面看,国际油市供求关系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石油供应量是充足的,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并未明显增加,而且有相当大的石油库存作为后盾,更为主要的是对油价上涨的承受力较以往大为增强,因此在短期内足以应付国际石油市场出现的价格波动。一俟投机活动平息,石油市场即会恢复原有的格局。

石油属于战略性稀缺资源,尽管长期以来主要石油进口国厉行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但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无法被有效替代。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必将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特别是中东等主要产油国家内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将始终是国际石油市场供应链中的不稳定环节。因此从较长期间看,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引发的需求增加而不断上涨。不排除受临时性因素影响和投机炒作而出现的短期内油价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从美国看,由于它在经历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及时调整宏观能源政策,注重能源构成多样化,加大对天然气资源和核能及其他替代能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注重节能,进口渠道多元化,再加上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因此整体而言抵御能源短缺危机的应变能力较过去大为增强,短期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因此虽然本次油价冲击肯定会影响其2004年下半年的经济增幅,但估计尚不至于对其经济活动构成逆转性影响,至于具体影响程度将有待进一步密切关注。

沙特上调出口亚洲原油价格,国内油价又会上涨了吗?

进口原油价格上涨会致使国内油价出现明显的上涨幅度。

国内每年都会大量进口沙特的原油资源,这也使得中国和沙特之间的原油贸易往来非常的紧密,因此沙特的原油价格波动也会给中国的油价造成直接的影响。因为原油成本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使得原油在提炼过程中存在着更高的成本,而提高油价价格就是为了适应国际油价波动。不过从长期来看,我并不会觉得沙特原油涨价会给国内油价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一、国内油价上涨也和经济恢复有一定关系。

在经济快速恢复的时候,燃油价格也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因为经济恢复的阶段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作为支撑,所以这也使得国内的原油消耗要比经济低迷的时期大得多。因此为了缓解石油资源的供应压力,适当的调整油价也能够避免出现能源短缺的问题。

二、沙特上调原油价格只会造成短期波动。

沙特的原油价格并不会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因为维持在高位水平也会造成沙特原油的竞争力下降,因此沙特会根据国内外局势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变化来适当的调整原油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沙特始终获得最大的利益,而沙特的原油并不是中国的能源唯一通道,所以中国也并不会害怕沙特的原油价格上涨而对经济造成重大打击。

三、国内油价只会进行保护性的上涨。

虽然有很多人吐槽国内油价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时候不能够与国际油价下跌接轨,但是国外油价上涨的时候,国内油价的上涨幅度以及频率也并不会和国际油价的上涨幅度接轨。因此国内油价的上涨只会根据国内的经济发展来进行变化和调整,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担心国内油价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油价长期保持在低价状态对于我们的生活会有着很多的好处,但是油价低迷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恢复同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全球油价长期低迷也就意味着全球经济一直处在非常糟糕的状态。

西亚波斯湾沿岸很多国家比较富裕,主要是因为......

1、这里大多是热带沙漠气候,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历史上这里石油没有得到开发时人口很少。但是20世纪开始这里的石油得到大规模开发,石油带来的巨量财富使这里的少量人口迅速富裕起来,尤其是70年代石油危机后,石油价格大涨,这些国家的财富就迅速膨胀。

2、这些国家富之间裕程度差别也比较大。比如伊拉克伊朗,是这里环境相对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两个国家,这里人口也比较多,所以人均财富不如其他富油国。而科威特和沙特就比较典型,境内几乎没有地面河流,沙漠遍布,人口稀少,而石油极其丰富,人均财富就比较多,所以这里也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工作,这里外籍人口比例很高。

3、70年代石油危机后,油价大涨,这时西方主要石油进口国开始努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中东石油富国也开始考虑“经济转型”,发展石油以外的其他产业。其中阿联酋最典型,近年来声名鹊起的迪拜就是靠旅游消费贸易等产业迅速崛起的城市。

2008年石油价格汇总?

1. 原油 5月份,美元疲软、尼日利亚供应问题和伊朗核争端令油价进一步攀升。21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7月份WTI轻质原油期货结算价达到创纪录的每桶133.17美元。5月份,WTI、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125.38、122.72和119.50美元/桶,较4月份分别大幅上升12.75、13.75和16.09美元/桶。 进入5月,油价大涨近4美元/桶,主要原因是美国较预期为佳的就业数据缓和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忧虑;土耳其战机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叛军发动空袭的消息,造成了市场对伊北部出口输油管线可能受殃及的担忧。随后,尼日利亚产油设施再度遭到反叛分子袭击,壳牌公司证实博尼轻质原油码头输送管线遭破坏;法国马赛港口工人计划于5月9日进行为期一天罢工的消息也支撑了油价上涨。与此同时,面对西方国家的要求,伊朗继续拒绝暂停核计划,这也对油价上涨形成了支撑。其间,高盛还发表了未来6个月至2年内油价可能上涨至每桶150~200美元的言论,使原油价格连续5日创纪录新高。9日,NYMEX 6月份WTI原油期货价格达到每桶125.96美元。 中旬,原油价格在高位震荡。一方面市场担心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全球取暖油价格上涨以及市场对伊朗可能减产的推测,促使油价居高不下。19日以后,欧佩克暗示今年夏季不会做出增产决定,加上美国石油库存下滑,受此影响,原油价格连续上冲。21日,NYMEX 7月份WTI轻质原油期货结算价每桶上涨4.19美元,达到创纪录的每桶133.17美元。这是原油期货价格自3月26日以来以美元计价的最大单日涨幅。随后,市场在连续4个交易日创新高后获利回吐,油价回落。 月底,国际原油价格起起落落,波动较大。一方面是受到尼日利亚管线被袭消息的影响,价格上扬;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原油和油品需求减少令市场担忧,价格大幅下挫。30日,NYMEX近月价格回落至127.35美元/桶。 2. 成品油 5月份欧美取暖油和汽油价格屡创新高。取暖油价格的走强,证明全球汽油/柴油供应趋紧,也成为推动原油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5月下旬,全美常规自助式汽油均价达到创纪录的每加仑3.94美元,较上年同期上涨0.73美元。随着汽油价格攀升,美国汽油需求出现疲软的迹象。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美国消费者的汽油需求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至今尚未出现汽油需求的季节性增长。此外,随着海外市场对馏分油的需求有所减弱,月底,美国馏分油需求也有所下降。 5月份新加坡油品价格连续创下纪录新高。因需求强劲且流入亚洲市场的欧洲套利船货有限,石脑油价格上涨。馏分油价格上升。燃料油价格继续突破纪录高点,贸易商将其归因于美国取暖油价格较高、中东和欧洲的燃料油需求旺盛以及原油期货可能上涨等。 预测 1. 原油 受发展中国家需求强劲增加、供应增长缓慢以及一些重要生产国动荡局面的影响,NYMEX原油期货自年初首度突破100美元/桶以来已经攀升了近40%,自5月以来上涨了18%。目前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已经涨到让许多分析师瞠目结舌的价位。即使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可能中止,美元会有所反弹,油价也仅仅短暂回调,之后迅速站稳并突破130美元/桶的历史关口,并首次收在133美元/桶上方。在原油供应忧虑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创新高几乎成为常态。这也使要求欧佩克增产的呼声日益高涨。虽然欧佩克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声明,近期油价飞涨是由于股市低迷和美元贬值导致的,并不存在原油供应不足的情况。不过欧佩克也表示,如果市场表明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的话,该组织随时准备增产。 美国石油需求减少,反映了创纪录高位的油品价格以及美国经济疲软导致石油消费缩减。 地缘政治因素继续推高油价。自2006年以来,非洲第一产油大国尼日利亚石油主产区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针对石油设施的袭击和事件频发,迄今有超过200名外国人在当地被。目前,动荡的局势使尼日利亚的原油日产量仅为200万桶左右,比高峰期260万桶的日产量减少了约1/4。另外,面对西方国家的要求,伊朗继续拒绝暂停核计划,这也对油价形成了支撑。 投机基金在市场上仍然交易频繁。投机基金已经源源不断地涌入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市场,并将其作为对冲通货膨胀的一个工具。在美国国会议员要求打击投机商的压力下,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表示将加强市场监管。 随着美国进入自驾游旺季,汽油用油高峰来临,对于汽油供应的担忧,将有可能使国际油价再创新高。从目前来看,地缘政治因素、投机活动以及美元汇率仍将在未来数月甚至可能数年内继续影响油价。 EIA发布的《短期能源市场展望》预计,今年WTI现货均价在每桶109.53美元,较2007年增长51%,较之前预计的全年均价每桶100.61美元高9%。EIA还预计,今年二季度WTI现货原油均价在每桶112.19美元,第三和第四季度甚至会升至每桶114美元。 高盛公司5月份也发表报告称,供应短缺将令油价在两年之内涨至每桶150~200美元。或许在未来某一天,当亚洲经济发展也开始减缓时,油价才会下跌。高盛还上调了对近几年油价均价的预测:其预测的2008年的均价从每桶96美元上调至108美元,2009年从每桶105美元上调至110美元,2010年到2011年从每桶110美元上调为120美元。 2008年5月底,路透社在对多家咨询机构调查中再度上调油价预估值,主要是考虑到石油市场长期供应可能有限,且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接受路透社调查的金融分析机构普遍预期,200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WTI价格分别为113.04美元/桶和112.82美元/桶,布伦特价格分别为111.82美元/桶和112.32美元/桶。预计2008年WTI价格为107.13美元/桶,比上个月调查的预测价格高10.2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106.12美元,比上次调查的估值高10.72美元/桶。 自今年年初以来,油价已累计上涨40%,5月下旬WTI期货盘中一度涨至超过135美元/桶。油价大幅上升势头超出分析机构预计,也迫使这些机构不断上调油价预测值。分析机构纷纷表示,目前预测油价变得越来越困难。从5月份开始,WTI和布伦特期货原油转至正价差,意味着近月原油比远月原油要便宜,鼓励交易商增加库存。远期合约价格上涨可能与生产商回补空头头寸有关。远期合约走高所透露出的信息是,人们预期原油价格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高水平。 5月份主要研究机构的供需报告摘要如下。 EIA发布《短期能源市场展望》认为,尽管美国原油需求会有所放缓,但全球需求增加、正常季节性库存水平、非欧佩克产油国供应增长缓慢以及剩余产能较少等因素均对油价构成强劲支撑。不过该机构认为,油价创新高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原油需求产生的影响将比此前预估的更大。这份报告预计,与一年前相比,美国今年原油需求将下降19万桶/日,至2051万桶/日,降幅为0.9%,这也将是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而该机构上月预计美国今年原油需求仅会下降9万桶/日。报告预计,美国今年原油需求可能会降至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能源机构(IEA)5月份的月报认为,由于油价高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世界石油需求2008年的增幅预计将小于预期。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幅预计为103万桶,较之前预估少23万桶。不过,2008年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增幅仍维持于3.7%,即每日增长140万桶,由中国以及中东地区领涨。IEA表示,石油需求增长疲软,将使得对于欧佩克组织原油需求量的预估降至每日3130万~3160万桶。 欧佩克在其公布的最新市场报告中预测,今年全球原油预测需求量将比上月的预测略有降低。报告估计,2008年全球原油预测总需求量为平均每日8695万桶。这一数字比欧佩克4月所公布的预测需求量减少了2万桶。欧佩克估计,今年美国的原油需求量不变,而其他工业国家的原油需求会略有降低。但一些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原油需求会继续迅速增长。欧佩克在其报告中称,预计所有预期需求增幅都来自诸如中国、印度、中东国家和拉丁美洲等非OECD国家。 2. 成品油 中国四川省发生地震后,相关的空中运输繁忙,预计中国将增加对航空煤油的采购量。

油价再次上涨,俄乌谈判和解后有可能回落吗?

我认为,虽然油价再次上涨,但俄乌谈判和解后,油价有可能回落。

根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于2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多尔玛巴赫切宫举行新一轮面对面谈判,谈判持续大约3小时。俄国防部副部长福明29日表示,俄方决定大幅减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活动。

近期关注俄乌军事行动的小伙伴们知道,自从俄乌爆发军事冲突以来,双方一直是打打谈谈,但前四次谈判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俄乌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国际原油价格却因此次军事冲突出现大幅度上升。3月29日,俄、乌两国的第五轮谈判出现实质性进展: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表示,俄罗斯收到了乌克兰的书面提议,确认其保持中立和无核地位的意愿;与此同时,俄罗斯也作出让步,不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表示有安排两国元首会面,并草签熄火条约的可能。俄罗斯在谈判后表示,决定大幅减少在乌克兰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活动,为下一步谈判创造更有利条件。我们从双方的谈判内容看出,乌克兰最终可能放弃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以及外国驻军,并承诺在没有与俄罗斯,以及安全保障国进行商议前,不得举行军事演练。

? ?我认为,其实单个的政治事件或军事行动,不是影响经济、金融市场,以及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长期因素,只能是短期行为。2022年国际油价主要受地缘政治及金融因素影响,呈现先升后降走势。在此次俄乌军事冲突下,俄乌经过四轮谈判出现和解转机,能源价格将由原来维持的较高水平,或许在谈判和解后实现回落。其实,当今世界并不真正缺少能源,只是个别事件导致的油价上涨所致,比如大家知道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军事行动后,国际油价都高位上涨,但之后又回归到了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而且从相关媒体报道中,我们已经得知油价回落的利好消息。据报道,纽约油价在美股盘前时段曾一度跌破100美元整数关口,国际油价3月29日下跌。截至29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72美元,收于每桶104.24美元,跌幅为1.62%;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5美元,收于每桶110.23美元,跌幅为2%。

我认为,此次俄乌谈判,向我们释放出和解信号,缓解了世界对能源供应的担忧。目前,在俄乌军事行动放缓、双方进行的第五轮谈判放出利好消息支撑下,油价进一步大幅上涨的空间将出现改变,预计油价有可能出现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