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跌破43美元会怎样_原油价跌破43美元
1.原油43美元,国内油价 一吨美原油等于多少桶
2.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
3.原油价格为什么会出现负数?负数是不是意味着销售方要倒贴钱?
4.油价现在13连跌,过年前还会跌一次吗?
5.小麦“跳水”豆粕降温,猪价涨势反扑,油价跌不动!发生了啥?
6.国际原油价格四连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7.油价新一轮调整来临了?
原油43美元,国内油价 一吨美原油等于多少桶
油体积与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
1.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体积与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必须引入密度p。原油及成品油的密度pt表示在某个温度状态下,每立方米体积的石油为p吨重。换算关系为:
一吨油的体积数=1/p立方米
一吨油相当的桶数=1/p * 6.29桶(油)
将6.29除以密度即为求1吨油等于多少桶油的换算系数公式。此换算系数的大小与油品的密度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关系,如:大庆原油密度为0.8602,胜利101油库原油密度为0.9082,可分别得:
大庆原油换算系数=6.29/0.8602=7.31 ,胜利原油换算系数=6.29/0.9082=6.93
对石油产品得计算方法也是一样。如某种汽油的密度为0.739,计算结果:1吨汽油等于8.51桶;某种柴油的密度为0.86,计算结果1吨柴油等于7.31桶。依此类推。表1列出了国内外常规油品及常见的原油的吨与桶的换算系数。
美国市场的汽、煤、柴油价格以美分/加仑为单位,同样可用上述公式换算为以美元/吨为单位。例如,1993年7月27日美国旧金山93号无铅汽油价格为54.0美分/加仑,其换算方法推导如下:
93#无铅汽油价格=54.0美分/加仑;54.0*0.01*42美分/桶(1桶=42加仑),54.0*0.01*42*8.5美元/吨(1吨汽油约和8.5桶),54.0*3.57*(3.57即为汽油由美分/加仑换算美元/吨的换算系数)=192.78美元/吨
表1.原油和油品体积与重量单位换算表
一、油品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航空汽油 0.701 8.97 船用柴油E80。c37-5.0 0.886 7.10
车用汽油 0.725 8.67 减压渣油(大庆) 0.941 6.68
航空煤油 0.775 8.12 道路沥青 1.01 6.23
轻柴油 0.825 7.62 润滑油基础油150SN 0.8427 7.46
轻石脑油(44-100。c) 0.674 9.33 润滑油基础油500SN 0.8579 7.33
重石脑油(102-143。c) 0.742 8.48 润滑油基础油150BS 0.879 7.16
二、原油 品名 密度p 桶/吨 品名 密度p 桶/吨
中国原油 米纳斯原油 0.8498 7.40
大庆混合原油 0.8602 7.31 杜里原油 0.9218 6.82
胜利原油(101库) 0.9082 6.93 辛塔原油 0.8602 7.31
阿曼原油 0.8498 7.4 阿朱纳原油 0.9279 6.78
阿联酋原油 汉迪尔原油 0.8850 7.36
迪拜原油 0.8708 7.22 维杜里原油 0.8850 7.36
穆尔班原油 0.8498 7.4 马来西亚原油
沙特原油 塔波斯原油 0.7972 7.89
阿拉伯轻油 0.8550 7.36 拉布安原油 0.8654 7.27
阿拉伯中油 0.8708 7.22 米里原油 0.8948 7.03
阿拉伯重油 0.8871 7.09 伊朗原油
科威特出口油 0.8680 7.25 伊朗轻油 0.8554 7.35
伊拉克原油 伊朗重油 0.8707 7.22
巴士拉轻油 0.8559 7.35 英国原油
巴士拉中油 0.8698 7.23 不伦特原油 0.8348 7.53
中原文留油 0.8321 7.56 俄罗斯原油
辽河外输油 0.930 6.76 原苏联出口原油 0.8659 7.26
胜利孤岛油 0.946 6.65 美国原油
江苏真武油 0.8403 7.49 西得克萨斯中质油 0.8251 7.03
华北任邱油 0.8410 7.48 北坡原油 0.8944 7.03
南海惠州油 0.8380 7.51 澳大利亚原油
南海绥中油 0.972 6.47 吉普斯兰油 0.8017 7.085
印尼原油 贾比鲁油 0.8156 7.71
阿塔卡原油 0.9109 7.76
2.体积单位换算
体积单位主要有桶、加仑、升、立方米,它们之间的换算系数见表2。
表2.体积单位换算表
升(L) 立方米(m3) 加仑(美) 加仑(英) 桶(油)
158.98 0.15898 42 34.973 1
1 0.001 0.26418 0.21998 6.29*10-3
1000 1 264.18 219.98 6.29
1立方米=6.29桶(油).
海湾战争爆发的原因?
海湾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原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经过美国帮忙开打伊拉克,结果伊拉克战败科威特获救
海湾战争 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起因:伊拉克想迅速发展国家
经过:伊拉克进攻科威特,于是美国联合了多国军队进行围剿
结果:"伊拉克退兵,接受制裁
影响: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伐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
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原因!
people/GB/guoji阀209/10482/
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海湾战争有什么特点
您好。
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 *** 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
为什么说海湾战争打破了世界格局?有什么理由
海湾战争评析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发生的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这场战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深刻地反映了80年代末期世界的基本矛盾,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它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 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现代化局部战争,80年代末期,随着东欧和前苏联的剧变以及前苏联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世界形势开始 发生战后最深刻的变化。东西方两大阵营长达40年的冷战局面被打破,作为战后世界战略格局支柱的雅尔塔体系开始瓦解,世界的主要矛盾即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这种情况,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它一方面给和平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酝酿和产生著新的矛盾与不稳定因素。海湾战争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吞并,违反了国际法准则,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就世界的一个局部来说,这是中东地区力量对比失衡的产物,也是伊拉克 *** 谋求地区霸权的结果。但是,就世界范围而论,这一事件又构成了对有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冲击。
首先,它对美国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谋求新的霸权地位的全球性战略提出了挑战;
其次,它对西方发达国家以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渴求为表现形式的经济利益构成了威胁;
再次,它对本来就很紧张的中东局势更增添了不稳定因素,引起了这一地区国家的强烈不安和反对。
正是这些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激烈冲突,在以政治手段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导致了战争的爆发。作为政治的继续,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胜利一方政治上的目的。科威特的 *** 得到了恢复,美国在西方世界和中东地区的地位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加强;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利益得到了维护;中东格局表面上恢复了战前状况。
但是,作为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引发这场战争的所有世界基本矛盾。战后,由于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膨胀,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霸权与反霸权的斗争更加突出;西方发达国家在共同的目标达到之后,都想在战后中东格局的建立和科威特重建中捞取实利,在原有各种摩擦继续存在的基础上,矛盾难以弥合;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到了石油的冲击,使这些国家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不平等关系更加突出,南北矛盾愈益加剧;中东地区仍然是在世界新秩序建立过程中斗争的重点地区,各派力量重新排列组合,原先已有的多种矛盾更加复杂;世界各国从这场战争中重新认识到军事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军备的势头又有所发展,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海湾战争标志著战争的高技术时代已经到来 在海湾战争之前的几场局部战争中,高技术战争的特征已初露端倪,其最为突出的标志是高技术兵器的使用。但是,就使用的广泛程度来说,那几场战争都无法同海湾战争相提并论。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尤其是美军使用的高技术兵器几乎包括陆海空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有军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精确制导、夜视器材、新型坦克、隐型飞机、巡航导弹、防空导弹系统、电子战武器、军用计算机、C3I系统等等。高技术兵器的使用,使战争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情况。例如,在以往的战争中,美军的坦克必须先找到隐蔽物,停车瞄准后才能开火,而且夜间在2000米以外击中目标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而在海湾战争中,M-1A坦克却不仅可以在行进中开......>>
海湾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 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 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 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 *** 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 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 欠下的钜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 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 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 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 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 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 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 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 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 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 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 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 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 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 沙特 *** 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 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
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
海湾战争是怎么爆发的?
1991年初爆发的第一次海湾战争距今有14年,2003年开打的第二次海湾战争距今已有2年多了。
战争的尘埃基本落定。
谈谈这二次战争的主角,美利坚合众国吧。
第一回;海湾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幽幽的石油情节
1、美国的生活方式
论坛上喜欢议论美国的网友不少,但真正了解美国的却并不是很多。经常听人谈起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呵呵,说到这也许有人已经开始流出口水了。
我们就从美国式的生活方式说起吧。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美国是个被上帝宠坏了的孩子。这句话虽然有很大的嘲讽的成分,但仔细一想还是大有道理的。
200年前的美国,以一大片广袤的尚待开垦的富饶之地吸引了全世界有胆有识的淘金者的到来。一条大西洋和另一条太平洋把美国与欧洲大陆的战乱和亚非州殖民地的苦难巧妙的隔开了。丰富的资源和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得美国人可以充分的发挥移民的创造力过上富足甚至是奢侈的生活。奢侈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最大特点。
美国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大字之上的。大的住宅、大的轿车、大的工厂,大的冰箱电器最后是大的能耗。一句话,美国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对资源的强力需要基础之上的。
科技越发达,美国人的生活质量越提高,美国人对资源的渴求越迫切。这种迫切把美国送上了一条对资源无尽贪婪的道路之上。
2、美国的石油情结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其重要性在所有的资源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美国对石油的情节可以用一首流行歌曲来形容“就像老鼠爱大米”
说道石油必须先给大家说点经济学的烂事。
石油是一种通常所说的原油的价格,其实并不是原油的原始价值,由于原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其价值是很难估算,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油价,更多的只是以成本价格为基础计算的油价。并没有包含石油本身的价值。现行油价中含有不同的成本成分,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和"欧佩克税"
其中生产成本部分即因地质条件和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额,这类似于好地和次地的区别。如伊拉克的产油成本只有2.5美元一桶,而我国的产油成本约为1..5美元一桶。一般而言中东地区不会超过5美元每桶。高于成本的部分被称为"租金"。租金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谓"级差地租"。在竞争的情况下,石油价格就定于17.5美元一桶。17.5美元与2.5美元之差15美元就是伊拉克油田的级差地租。去掉级差地租的租金就是所谓"经济租",即因资源的稀缺而形成的租金,也是因欧佩克限制产量而使价格提升的部分。关于租金由谁享有,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谁也没有付出劳动,分配给谁,取决于谈判实力。例如现在国际市场上一桶石油价格60美金,成本5圆,级差地租15圆,那么经济租至少有30美元。可见石油产品的利润之高。如果经济租由石油公司享有,似乎不太公平。因为这完全和企业的投入无关。既然这笔租金帮助人类更有效地使用石油,而依赖于市场制度却无法实现,征收石油租金就是实现一个集体行动而采取的行动,并有相应的成本。这应该是超企业的 *** 所为。但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 *** ,只有不同的民族国家。这个经济租怎样分配,就取决于国家实力和国际政治格局。
由于石油在现代经济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有关石油的经济租如何分配,涉及到不同国家以什么样的成本使用石油,也就涉及到该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有巨大的跨国石油公司,它们控制着大量的油田、输油管道、石油销售渠道和炼油厂,分享了大量的因提价而带......>>
海湾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夺占科威特,勾销所欠科威特的钜额债务,并用这个“金库”来解决由于连绵8年的两伊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夺占科威特,可将其海岸线从50公里延展至213公里,从而大大改善其海军的活动领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通过吞并科威特,解决两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边界争议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边界地区石油开发争端;夺占科威特,还可以“杀鸡儆猴”,起到震慑海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的作用,为其争夺 *** 世界领导地位,称霸中东地区扫平道路。 伊拉克武装侵占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成为海湾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 *** ,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划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耽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钜额损失。
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在参战的43个师 *** 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或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9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关于海湾战争的伤亡数字有争议。盟军死亡人数可能是378人,其中美军因战事身亡的有148人,非战事身亡的145人。英军死亡47人, *** 军队死亡40人,法军损失2人。盟军死亡最多的是在1991年2月25日,该日一颗伊拉克飞毛腿导弹击中一个美国兵营造成28个美军预备队员死亡。盟军受伤人数可能少于1000人。伊拉克伤亡人数的争议比较大。有些估计说少于1500人死亡,有些说约20万死亡。大多数学者认为死亡人数在2.5万到7.5万之间。受伤人数也不清楚。被美军俘虏的伊拉克人为7.1万。估计的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从100人到超过20万人不等。 此外战后的状态造成更多伊拉克人死亡。比如在炸弹中含有共300吨贫铀,铀是一种可能可以致癌的重金属(不过这一点也有争议)。战后伊拉克儿童的癌症率提高了四倍。战后对伊拉克的制裁可能也导致了约200万人死亡,其中半数是儿童。从海湾战争结束到美伊战争开始美军和英军空军几乎每个月都对伊拉克境内禁飞地带及其附近进行攻击。 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战区的43个陆军师中,36~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8.5~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军作战舰艇遭重创或被击毁。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达2000余亿美元,美国耗资600亿美元。
海湾战争是世界两极体系瓦解、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时各种矛盾的变化,是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 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运用于战争而产 生的作战样式的诸多新特点,主要......>>
海湾战争是怎么回事?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
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起因
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 国围绕 *** 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 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钜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 *** 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 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 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 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
联合国制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联合国先后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拟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至4个月时 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 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 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第一阶段部署,又将根据伊军有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发动进攻的形势,首先在沙特的朱拜勒和宰赫兰一线部署快速反应部队和空中打击力量,建立机动防御,采取“以空间换时间”战略,挡住伊军可能的进攻,保证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和部署。
计划确定后,美军制定了具体部署方案,最大限度出动了运输司令部所辖战略运输 工具,动员了后备和民用运输力量,同时,进行了后备役征召和编组。其他出兵国家也 展开了各自的部署行动。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 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
连同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 医疗队。 随着各国部......>>
原油价格为什么会出现负数?负数是不是意味着销售方要倒贴钱?
月21日,原油期货价格进一步大幅下跌,其中身为美国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的6月合约创下21年以来新低。在此前一个交易日,5月合约的收盘价有史以来首次进入负值区域。
当日,纽约商业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暴跌43%,报收于每桶11.57美元,盘中一度跌破7美元/桶。此外,7月原油期货价格也下跌约三成,收于18.04美元/桶。
在国际市场上,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6月份交割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暴跌28%,报每桶18.29美元,创下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国内油价将不作调整
不过,油价变负数并不是说大家以后加油可以免费了,或者加油人家还要倒贴你钱,原油期货和原油现货价格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央视报道截图
杭州某期货公司研究员告诉记者,“这里有两个基本的概念:第一,这里的油价大跌指的是原油,而我们平时给汽车加的油,是经过炼油厂加工的汽油;第二,4月21日凌晨遭遇暴跌的是期货市场价格,反映的是金融市场投机需求,而现货市场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目前布伦特原油连续价格还维持在每桶25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没有进入WTI原油2005这张合约,这次暴跌基本和大家没什么关系。”
央视报道截图
此外,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是有“限制底”的。按照《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本轮周期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原油均价低于40美元/桶的“地板价”,国内油价将不作调整。
企业优惠:有民营加油站每升便宜2元以上
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实施的是40美元的地板价格,但随着低价的原油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国内的汽柴油价格会不会进行相应的下调?
据央视报道,在重庆的一家民营连锁加油站,从4月份开始,92号汽油和95号汽油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重庆轩渝石油董事长陈少红称,三种优惠加起来每升便宜接近1元,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因为供大于求是个不争的现实,所以所有的加油站都会使出各自的一些办法,来占领市场。
央视报道截图
而在山东地方炼厂所在的区域,很多民营加油站的打折力度更大,每升汽油价格都要便宜2元以上。
央视报道截图
中储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徐桂寿介绍,地炼自己出来的出厂价格比较低了以后,为了解决流动性会大量出货,批发价格会相对要往下走,大量贸易商囤在库里的货也是到这个月底就要到期,会造成山东地炼的价格下调比较惨烈。
市场分析机构表示,目前国内炼厂之前进口的高价原油还需要消化一段时间,进入下半年之后,低价原油逐步进入国内,这也将继续加剧下游销售环节的竞争。
金联创能源部高级分析师韩景媛认为,未来预计两三个月以后,整个汽油零售端的折扣力度会增强,基本上会辐射到全国范围,可能会以民营企业为主,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国有企业为辅的一个优惠让利措施,基本上的幅度会在每升0.5元到1元的区间运行。
央视报道截图
投资?盲目抄底风险很高
国际油价不断走低,引来不少国内投资者跃跃欲试,甚至包括一些之前从未进行过原油交易或者对大宗商品市场不甚了解的新手投资者。他们频频通过各大银行推出的账户原油以及上期所的原油期货抄底原油,但现在是不是抄底原油的好时机呢?
事实上,无论是通过银行系的账户原油还是上期所的原油期货抄底原油,都是一件需要格外谨慎的事情。
原油期货天然带杠杆,按保证金来计算,目前杠杆普遍在10倍左右。对于这一类的衍生品投资,如果不是专业投资者,那么盲目抄底同样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
银行系账户原油虽然是不带杠杆的,买入成本也很低,但银行的账户原油的点差和交易成本却相对较高,不适合短炒。而且,商业银行对于账户原油产品总交易净额设限,这意味着当银行账户原油产品总交易净额达到上限时,投资者无法通过“补仓”降低交易成本。
油价现在13连跌,过年前还会跌一次吗?
有可能,一是国际油价还处于下跌趋势,二是春节前后油耗主力的工业大部休假停工并影响另一油耗运输业,客运增加的用油远小于产业减少量,所以供给宽松需求减少,但要看“两桶油”脸色。
国际方面,尽管原油供给过剩,油价创出近六年新低,但阿联酋仍维持增产目标。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预测,3个月后原油价格可能跌到40美元附近,远低于原先预估的70~80美元。因该行对OPEC可能减产让市场恢复平衡已不抱希望。
国际油价暴跌至六年新低 阿联酋坚持增产
据外媒报道,阿联酋能源部长Suhail Al Mazrouei 1月12日称,阿联酋将坚持原油长期生产计划,到2017年时将原油产能提高至350万桶/日。他表示,阿联酋预计当前油价是不可持续的,未来用不了太久的时间,原油将会出现反弹。
高盛:三个月后油价跌至40美元
近日,高盛等投行下调了对原油价格预期。高盛预计,三个月后原油价格可能跌到40美元附近,远低于原先预估的70~80美元。高盛对6个月和12个月后WTI油价的预估分别从75和80美元大幅调降至39和65美元,对布伦特原油的预估分别从85和90美元调降至43和70美元。
高盛称,美国油价需在今年上半年跌到每桶40美元附近,才能遏制页岩油投资,因该行已放弃OPEC可能减产让市场恢复平衡的预期。
石油生产商即使亏本也不停产?
尽管目前油价已跌至近六年新低,但离盈亏平衡点仍然有一段距离。那么油价跌到多少,石油公司才不赚钱?据国际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的分析,即使布伦特原油价格在上周五收盘的水平上再降20%,至40美元/桶,也仅有1.6%的世界石油供应商不赚钱。
Wood Mackenzie的分析师Robert Plummer表示,原油价格降至40美元/桶对全球石油生产的影响非常小。即使当一个油田变得不赚钱,也不一定会促使生产商立刻停产。“生产商可能会倾向于继续亏本生产而非停产,他们可能会选择储存生产出来的石油,寄望于油价反弹时可以出售。”他如是说。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油价暴跌,OPEC内部出现巨大分歧。近日,伊朗与委内瑞拉承诺将联手行动制止油价下跌。委内瑞拉主张以减产的方式推升油价,将努力让OPEC成员和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达成共识,合作利用创新机制逆转油价,让油价回到可接受的水平。与伊朗、委内瑞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以沙特为首的海湾产油国***多次强调不采取措施阻止油价下跌。近日,沙特王子称,油价永远不会再回到100美元,这对油价形成打压。
就像其他大宗商品一样,石油的价格有升也有降。在过去,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经常削减原油产量来稳定价格。伊朗、委内瑞拉和阿尔及利亚正在敦促该组织如法炮制,但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及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其他盟国拒绝减产。与此同时,伊拉克实际上正在增加产量。
沙特官员表示,如果他们减产让油价回升,沙特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只能令竞争对手获益。他们声称自己乐见油价继续深跌。
不过,原油产量可能会在下半年开始减少,价格到时候也会开始反弹。在石油的发展史中,起起落落总是反复上演。
小麦“跳水”豆粕降温,猪价涨势反扑,油价跌不动!发生了啥?
导读3月伊始,国内汽柴油价格即将迎来新一轮调价窗口期,据了解,3月3日24时,油价将按照规定开始调价!众所周知,国内汽柴油调价机制,按照三地原油变化率,综合考虑国际原油市场的变动,每10个工作日调价一次,年内油价累计调整4次,2涨1平1跌,涨跌折扣后,汽油价格上浮255元/吨,柴油价格上浮245元/吨!
目前,新一轮油价即将调整,但是,从市场反馈来看,本轮油价计价周期,原油变化率虽然负值开端,但是,变动幅度不大,在结束的前7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仅有-1.38%,折合油价下跌50元/吨,刚刚处于下跌调整的临界点,折合普通汽柴油价格下调0.04~0.05元/升!
而从国际原油市场来看,目前,美国轻质原油价格77.16美元,上涨1.94%,布伦特原油价格83.33美元,上涨1.57%!由于市场对于俄罗斯3月份日均原油出口减量50万吨,担忧,部分机构认为,俄罗斯或将进一步削减产能至日均62万桶,这加剧了市场看涨的情绪,因此,本轮油价跌不动,市场或将维持搁浅的走势!
小麦市场:
而在小麦市场,近期,小麦价格“跳水”,2月初,国内主流制粉企业,小麦挂牌报价稳定在1.6~1.64元/斤,目前,主流制粉企业挂牌报价跌至1.54~1.57元/斤,小麦落价幅度大幅增加,主产区小麦均价跌至3130元/吨,相比上周下跌1.32%!
小麦价格深跌,根源在于年后面粉需求不畅,虽然,口罩问题告一段落,但是,年后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叠加,春节前部分面粉企业提前备货,企业库存相对宽松,年后市场补库情绪低迷,而面粉走货迟缓,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开工率,制粉企业库存消耗缓慢,压价情绪较浓!
而在供应方面,近期,小麦落价幅度增加,一方面,政策性小麦拍卖不断;另一方面,由于天气转暖,市场悲观情绪较高,部分贸易商恐慌性出库,这加剧了阶段性原粮供应的压力,支撑了麦价的下行!
不过,个人认为,由于小麦玉米之间价差收窄,小麦价格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或将有限,麦价底部支撑点或将徘徊在1.54~1.55元/斤左右!
一方面,随着各行各业恢复,库存面粉逐步消耗后,企业开工率或将逐步回升,对于原粮需求也将逐步改善;另一方面,基层余粮逐步减少,政策性小麦或有停拍的风险,企业库存不断消耗,逢低补库的情绪也将转浓!因此,短期内小麦价格或将以震荡偏弱为主,价格下行的空间或将有限!
豆粕市场:
近期,国内现货价格不断走低,多地主流油厂报价陆续下行,从市场报价来看,国内主流油厂以及贸易商落价20~100元/吨,其中,湛江43%蛋白豆粕报价下跌100元,4260元/吨;天津贸易商报价4410元/吨,山东报价4360元/吨,江苏报价4310元/吨,主流沿海油厂报价4280~4390元/吨左右,全国现货豆粕均价在4430元/吨,相比元月份下跌271元,环比下降5.8%!
豆粕行情下行,从市场供需来看,受进口大豆入港增多,1~2月份,样本油厂大豆压榨规模近1200万吨,油厂豆粕库存相对宽松,3月份,进口大豆入港或将达到650万吨,豆粕供应相对宽松,而下游需求方面,贸易商谨慎补货,提货积极性较差,这加剧了部分油厂库存的压力,支撑了现货豆粕行情走低!
而据机构分析,1~2月份,国内豆粕需求规模在920万吨左右,受畜禽养殖盈利不足,生猪育肥头均出栏亏损较多,养殖端的不景气,也限制了豆粕使用规模,利空于豆粕价格!但是,进入3月份,随着大豆入港规模或将减少,部分油厂受大豆库存不足,或有停产的现象,豆粕库存逐步减少,企业压力逐步减弱,挺价情绪或将转浓,预计,3月份,豆粕价格下行趋势偏缓,价格有触底回升的基础!
生猪市场:
在国内生猪市场,近期,猪价持续走高,3月1日,标准生猪价格涨至7.95元/斤,生猪价格上涨0.03元,相比上月初,猪价反弹幅度在13%左右,猪价涨势反扑,而阶段性猪价上涨的逻辑,此前笔者也多次阐述!
个人认为,一方面,生猪出栏压力锐减,市场扛价惜售情绪高涨,散户猪场出栏减量,集团化猪企出栏积极性一般,生猪供应缩量;另一方面,二次育肥抄底情绪高涨,补栏中低标猪的热度回升,叠加,屠宰场入库积极性提升,生猪供应略有不足!
但是,由于国内消费支撑有限,虽然,受市场情绪支撑,猪价逆势走强,但是,由于二次育肥造成生猪出栏周期后置,猪价后期上涨或将进一步承压!按照官方数据,3月份,国内生猪供给有触底回升的趋势,叠加,消费支撑维持弱势,受养殖端扛价惜售以及二育等现象支撑,3月中旬前,猪价或将维持震荡偏强的格局!但是,随着市场抄底情绪进一步回落,猪价上涨支撑不足,养殖端逢高出栏的现象升温,3月中下旬,猪价仍有偏弱下行的压力!
3月份,猪价或将维持高频震荡的走势,本月猪价或将徘徊在15.5~16.5元/公斤左右,受市场情绪博弈,猪价涨跌拉扯不断,但是,进入4月份,随着天气转暖,市场对于大体重生猪需求降温,部分二次育肥或将提前出栏,猪价或将再次进入偏弱调整的周期!
小麦“跳水”豆粕降温,猪价涨势反扑,油价跌不动!发生了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国际原油价格四连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可以理解为市场的需求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结果。
原油虽然离我们普通人比较远,但是原油会直接关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汽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原油的价格确实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出行。至于原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问题,其实这是多种原因的复杂结果,需要从多方面来看。
国际原油价格4连涨。
关注原油行情的小伙伴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目前国际原油的价格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行情,并且已经重新站到了43美元左右,涨幅已经达到了4%以上。预计在4月份的时候,原油的价格会进一步上涨,上涨幅度虽然可能会有所收紧,但依然会产生进一步的连锁反应。油价的上涨原因其实很多,我们最近提到的经济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经济问题会影响到国际油价。
如果要讲这个问题的话,需要讲到关于新冠肺炎的事情,因为新冠肺炎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虽然目前新冠肺炎已经得到了全球范围的遏制,但是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会产生滞后作用。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现在国际原油的价格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是量化宽松带来的结果。
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决定到原油价格。
这个问题主要是取决于现在目前汽车市场对于原油的需求。因为总的来说,目前国际的油价还是会受到汽车市场的影响。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当汽车行业的产量增加的时候,原油的价格也会出现上涨的行情。现在新冠疫情已经渐渐退去,全球的工业正在逐渐恢复,制造行业正是其中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原油的价格在最近会连续上涨的原因了。
油价新一轮调整来临了?
自上一轮国内成品油价上调以来,新一轮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将于9月29日24时再次开启。由于近期以来国际原油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涨走势,国内成品油价调整将迎来“两连涨”,幅度或在130元/吨左右。
截至北京时间9月23日收盘,WTI 11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1美元,涨幅0。22%,报50。66美元/桶,创约四个月收盘新高,上周累计上涨0。4%;布伦特11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也收涨0。43美元,涨幅0。76%,报56。86美元/桶,本周累涨约2。2%,连续四周上涨。
在此之下,原油变化率正向区间延伸。据测算,截至9月25日第六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53。83美元/桶,变化率3。62%,对应的本轮汽柴油或将上调135元/吨,卓创资讯测得的原油变化率为3。98%,预计对应汽、柴油价格将上调137元/吨。
随着夏季需求旺季结束,国际原油价格或承压震荡回落,不过后期产油国减产有望继续延长以及冬季取暖用油等需求提振下,国际原油可能重拾涨势,消息面来看,四季度与三季度差异不大。而国内成品油市场而言,随着“金九银十”需求旺季结束,成品油市场消费也将逐步回淡,对于后期成品油市场将难有明显的支撑。
正常的调整范围,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