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未来几天油价走势_兴安盟未来几天油价
1.兴安盟农村客运渡船燃油补贴2018年国家还给吗?2019年还有吗?
2.今被称作现代 丝绸之路 的、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名称是什么?东西起止点是哪里?
3.中国煤制气还有发展前景吗
兴安盟农村客运渡船燃油补贴2018年国家还给吗?2019年还有吗?
还给的,只是逐年减少补贴。
现行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中的涨价补助,以2014年为基数,逐年调整。2015-2019年,现行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中的涨价补助由各省(区、市,以下统称省)以2014年实际执行数为基数逐步递减,其中2015年减少15%、2016年减少30%、2017年减少40%、2018年减少50%、2019年减少60%,2020年以后另行确定,相关支出不再与用油量及油价挂钩。
今被称作现代 丝绸之路 的、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名称是什么?东西起止点是哪里?
第一欧亚大陆桥
从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通向欧洲各国最后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
[编辑本段]第二欧亚大陆桥
1990年9月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经我国兰新、陇海铁路的新欧亚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作现代“丝绸之路”。是目前亚欧大陆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南疆铁路图
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线的徐州、武威、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
这条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中国、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大陆桥。现已于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新欧亚大陆桥”是相对旧欧亚大陆桥而言。它东起太平洋西岸连云港等中国东部沿海港口,西可达大西洋东岸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它的东端直接与东亚及东南亚诸国相连;它的中国段西端,从新疆阿拉山口站换装出境进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德鲁日巴站接轨,西行至阿克套,进而分北中南三线接上欧洲铁路网通往欧洲。
补充说明北线:由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北上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通往西欧及北欧诸国。
中线:由哈萨克斯坦往俄罗斯、乌克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至英吉利海峡港口转海运或由哈萨克斯坦阿克套南下,沿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塔什乾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西行至克拉斯诺沃茨克,过里海达阿塞拜疆的巴库,再经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及波季港,越黑海至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并经鲁塞进入罗马尼亚、匈牙利通往中欧诸国。
南线:由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向南入伊朗,至马什哈德折向西,经德黑兰、大不里士入土耳其,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经保加利亚通往中欧、西欧及南欧诸国
鹿特丹港图
中国有三条欧亚大陆桥、四条通道方案,具体如下:
1、大连方案,又称连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大连为上岸港,把我国大陆、香港、日本、东南亚各国供俄罗斯和西北欧的货物,经哈(尔滨)大(连)铁路、滨(哈尔滨)洲(满洲里)铁路,由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内蒙古的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大铁路,经俄罗斯的莫斯科到俄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分流,再经波兰的华沙、德国的柏林、到荷兰的鹿特丹港。此方案铁路贯通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北部,经大连、沈阳、哈尔滨3个特大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横跨松辽平原,工农业发达。
2、绥芬河方案,又称绥满欧亚联运大通道。以国内货物或日本、香港过境货为主,海运到俄罗斯的纳霍德卡港或海崴战港,经铁路至黑龙江省的绥芬河,途经哈尔滨和内蒙古的满洲里,然后到俄国的札拜卡力斯克——塔尔斯克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到布列斯特分流,直至西抵鹿特丹港。此方案,中国境内的铁路横贯东北最北部;途经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盟,沿线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3、天津方案,可称津蒙欧亚联运大通道。货运集装箱从天津新港上岸,经天津、北京、山西的大同、内蒙古的二连入蒙古国,经乌兰巴托北入俄境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铁路经过华北平原、工农牧业均较发达,煤炭、电力、天然气资源丰富,途经京、津都是特大城市。
4、连云港方案,又称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江苏省连云港,经河南郑州、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出境,经中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到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经莫斯科到布列斯特分流,西抵鹿特丹港。该方案地理位置适中,覆盖西部省区较多,除在兰州以北要翻越乌鞘岭外,该道路横穿中国中部,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6个省区,顺行范围大,沿线工农业较发达。
在1991年“亚欧大陆桥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杨吾扬教授等专家对上述四条通道科学比较后指出:
大连方案可取之处较多。其铁路在我国和俄罗斯(原苏联)境内的距离均较长,我国境内铁路及大连港的通过能力和吞吐能力均较强,两国都看重此线,开展大陆桥运输基础比较可靠,条件比较优越。
绥芬河方案虽然系海陆联运,竞争力较强,1908年已开通。但海参崴港是座冻港,天寒地冻时每年有2—3个月结冰期。绥芬河口岸过货能力现已饱和,目前运力紧张而且由于经中国的运距短,所以按现行运价对我不利。
天津方案全程运距最短,在中俄境内的距离也最短,运费应最省,但是北京--天津的铁路运力非常紧张,增加运输比较困难。况且,目前在蒙古境内的收费标准较高,对中俄两国都不利。
连云港方案优点是铁路在中国境内的距离较长,达4100多公里,可以收取较多的过境运费。但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我国境内兰新铁路是单线,石油运量较大,缺水严重,运力比较紧张;陇海铁路宝鸡--天水也是单线,运输的能力小,经常塌方断道,是进出西北的卡脖子地段;徐州以东的陇海段亦为单线。境外因苏联解体,中亚变成了很多国家,许多问题协调困难;铁路建设与集装箱方面的技术问题因穿越不少山洞而受阻。
中国、尼泊尔、欧盟将在未来合作修建被称为第三欧亚陆桥的的跨欧亚大铁路,这条铁路以青岛为起始点,荷兰的鹿特丹为终点,经京鲁-京包-包兰-兰青-青藏线,由中尼铁路至加德满都,在京南亚北部铁路、伊朗高原铁路、土耳其-波兰铁路(北上铁路)、波兰-荷兰铁路,线全程15300千米。经过青藏高原地区和南亚地区,预计第三欧亚陆桥修建竣工后,西藏、南亚旅游交通将会便利许多,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西藏、南亚与中国内陆、西欧、东盟的发展合作,在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有很大的必要性。
[编辑本段]第三欧亚大陆桥
第三欧亚大陆桥地处中国南部,尚在酝酿之中。湛江市坐落于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粤、桂、琼三省的交汇中心,占广东省总海岸线46%。这个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大陆通往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和中东航程最短的对外贸易口岸。湛江是目前国内少有同时拥有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立体交通运输方式的城市,湛江港是12个国家级主枢纽港之一,港口优良,地理位置特殊,偏中国西南方,是欧亚大陆对接东盟之南海海上各国的最佳港口,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定位于国家沿海战略第五个支点的泛北部湾经济区,是由我国的海南、广西、广东雷州半岛及越南的北部所围成的我国西南地区出口通道咽喉。尽管目前湛江在泛北部湾经济圈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湛江定位为泛北部湾的中心城市之一,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圈是必然的。如果湛江能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湛江在北部湾经济区的地位将明显提升,湛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位亦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湛江能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湛江作为中国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则得以确立,湛江港作为中国南方的枢纽港口的地位亦得以彰显,湛江城和湛江港在中南地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将大大提升。
中国煤制气还有发展前景吗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煤制合成天然气(简称煤制气)行业逐步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十一五”期间建设了几个示范项目。同时,政府对煤制气发展经历了前期的严格控制后,2012年政策所有转变,开始有意识地扶持煤制气行业发展。在国际油价高企、国内煤价低迷的背景下,目前我国煤制气发展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各地发展煤制气热情较高,煤制气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煤制气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来自资源承载、环境容量、管网设施、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挑战。我国煤制气发展应综合考量,采取适度发展的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一、国内外煤制气发展现状
1.国外煤制气发展现状
美国、英国、丹麦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开展煤制气技术研发,多数国家只作为技术储备而未投入商业运行,目前仅美国和南非在发展煤制气项目。美国大平原煤制气厂是全球(除中国外)唯一一家商业化运行的煤制气工厂。该厂建于年,年产能14亿立方米,目前运行情况良好。美国2010年前也曾提出约15个煤制气项目计划,但随着页岩油气革命,美国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煤制气项目的经济性受到严重挑战,导致这些计划被搁置。南非也致力于发展煤化工,目前正在建设一个煤制气项目。
2.国内煤制气发展历程与现状
(1)我国煤制气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煤制气发展历程并不长,主要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十一五”末至“十二五”初,国家严控煤制气项目审批。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煤化工示范工作,重点抓好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五类,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新途径。此后,全国各地掀起对煤制气行业的投资热情,提出大量项目建设计划。2010年6月,由于担心各地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国家发改委专门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将煤制气项目的审批权限收紧到国家层面。2011年3月,发改委再次明确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含)以下的煤制气项目。最终发改委仅核准了4个煤制气示范项目。
第二阶段:“十二五”中期,国家对煤制气行业发展显现出扶持态度。2012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煤制气产量将达150亿~180亿立方米,占国产天然气的8.5%~10.2%,这是煤制气首次被写入天然气发展规划。业界重燃对煤制气项目的投资热情
(2)我国煤制气行业项目发展现状
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共核准了4个煤制气示范项目,合计产能达151亿立方米/年。分别是大唐发电内蒙古赤峰克旗40亿立方米/年项目、大唐发电辽宁阜新40亿立方米/年项目、内蒙汇能鄂尔多斯16亿立方米/年项目和新疆庆华集团伊犁55亿立方米/年项目。这四个项目在“十二五”期投产并达产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大唐克旗项目一期13亿立方米/年和新疆庆华伊犁项目一期13.5亿立方米/年工程均已建成投产。
2013年3月以来,已有8个煤制气项目陆续获得国家发改委授予的“路条”,主要集中于新疆伊犁、准东、塔城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兴安盟等西部煤炭主产地,投资者以大型能源央企为主。若8个项目全部获准建设并投产,合计产能将高达811亿立方米/年。但受环保政策、配套管网建设等因素制约,预计这些项目在2015年前全部获得核准的可能性较低,极个别项目有可能在2017~2018年投产,2020年总产能可达200亿~300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我国煤制气仍处在示范阶段,难以开启大规模商业化进程。
(3)配套管网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煤制气项目开工和投产,我国配套的煤制气管道建设也同时展开。目前国内已建成三条煤制气管道,一是西三线“新疆伊宁—霍尔果斯输气管道”天然气支干线,全长公里,设计输气量300亿立方米/年,已于2013年2月投用;二是克旗煤制气外输管道,设计输气量1200万立方米/日,已于2013年底投产;三是阜新煤制气外输管道,全厂110公里,设计输气量1200万立方米/日,2013年10月贯通,但尚未投产。规划中还将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大同等地建设项目配套的煤制气管道。
(4)局部地区呈现过热苗头
除了已获国家批准的煤制气项目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还有60多个煤制气项目处于规划计划阶段,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内蒙古和东北地区,若全部投产,预计总产能将超过260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行业已呈现出投资过热的苗头,也出现了一些未批先建的项目。
二、我国煤制气行业发展优势
从资源基础、经济性、政策扶持力度和天然气供需角度分析,我国发展煤制气产业具备一定发展优势。
1.拥有充沛的煤炭资源基础
与油气资源相比,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据中国工程院等机构的研究和评价结果,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远景储量)为5.55万亿吨,已累计探明的保有储量约1万亿吨,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随着勘探开采的技术进步和力度加大,中国煤炭资源的探明可采储量还将持续增长。煤炭资源总量可满足我国煤制气发展的原料需求。
2.煤制气价格具有一定竞争力
经济性是煤制气项目最主要的考量指标。项目成本与煤价、投资规模、工艺路线等均有关。若仅计算煤制气的直接成本,按当前技术水平,1吨原料煤可以生产约300立方米天然气。如果煤价为每吨150元,加上设备折旧、管理、人工以及燃料等其他成本计算,在不考虑管输费用时,经济规模的煤制气装置的生产成本约为1.0-1.5元/立方米,随着规模扩大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以典型的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为例,采用三种主流的气化技术,煤制气的生产成本如表所示。
将以上测算的煤制气生产成本与国内自产天然气及进口气价格比较,可以发现在当前煤价和气价下,煤制气与国内自产天然气相比优势不明显,与进口气相比具有较强竞争力。
与国内自产常规天然气比较:2010年《国家发改委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价的通知》将西气东输的城市燃气(工业)出厂价定位1.19元/立方米,煤制气在煤炭成本150元/吨时生产成本约1.25元,若再考虑煤制气企业的利润,目前的煤制气较国产天然气的经济优势并不明显。
与进口气比较:2012年我国进口管道气到岸均价2.44元/立方米,进口LNG到岸均价2.52元/立方米。因此,只要国内煤价在450元/吨以下,煤制气与进口气相比就有竞争力。
目前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低迷,新疆煤炭坑口价每吨不过百元,现阶段煤制气具有较好地经济性,这也是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煤制气的主要原因。
3.煤制气是煤炭清洁利用的一大发展方向
长久以来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近70%。直接燃煤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煤炭利用方式。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城市连续出现雾霾天气,环保压力不断增加,政府极力推动煤炭利用向清洁化方向转变,煤制气便是一个较优的煤炭清洁化利用途径。与其他新型煤化工相比,煤制气由于单位热值耗水量和二氧化碳排放较少而受到政府政策支持,是煤炭清洁利用的一大发展方向。
4.煤制气有助于保障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近年来,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而受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勘探进展和管道建设等因素限制,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较慢,供应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气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1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8.2%,2013年将达31.6%,未来还将继续攀升。发展煤制气是当前增加国内天然气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压力,降低对进口天然气资源的依赖,有助于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保障天然气供应安全。此外,在富煤地区发展煤制气,还有利于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