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再生基础油价格_润滑油再生基础油价格多少
1.废机油价格 废油提炼
2.便宜机油勤保养和用贵机油延长保养,应该怎么选择?
3.用加德士机油怎么样(已经找对了具体介绍)?
4.石碏基础油是什么意思?
5.哪个品牌的机油最好?
6.润滑油的常见知识
废机油价格 废油提炼
废机油及其加工方法
1.什么是废机油
石油分子由碳链组成。常压馏分按分子大小排列为不凝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属于减压馏分,按照粘度、用途及加入添加剂的不同,不下一百个品种。大部分是各种机油。一个机油分子的碳数大概相当于两三个柴油,四五个汽油,十几个不凝气。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氧化变质,生成粘稠的胶质和沥青质;还会混入机械杂质和水分。一般在变质部分达到5~10%的时候就不能再用而报废了,成为人们所说的废机油。
有些修车点或者倒油的骗子往油里兑水,收购时要注意验质。
2.应当采用正确的加工方法
千万车辆川流不息,每辆车都要定期保养换机油。废机油的产生源源不断。号称白色污染的废塑料进入土壤,只是影响透气和水分移动。废油如果污染环境,植物日内死亡,数年内寸草不生。那可真不知道要严重多少倍。废机油又是一项宝贵资源,销毁或者用于烧火等低价值处理方法是极大的浪费,废机油烧火也比炼油更容易造成污染问题。
抛弃、销毁和用于烧火都不是好办法。选择加工方法,应当充分利用废机油的价值,应当高收率,产品优质,设备高效。当然,还要不冒黑烟,保证安全。
3.废机油再生
许多废机油可以在常温下用酸碱精制的办法除去变质部分,这个工艺叫做再生。由于胶质、沥青质及机械杂质生成酸渣时,添加剂也一同被除去了,再生产品不是润滑油而是基础油。基础油本是用减压馏分调和成的,具有一定粘度,加入添加剂后成为润滑油。
4.很多废油必须用炼油方法进行加工
许多废机油可以再生。但不是所有废机油都能够还原再生。发动机废机油含有清净分散剂,生成酸渣后因为分散作用,凝聚和沉淀不完全,不能彻底除去;再生是行不通的。唯一办法是加热使废机油裂化,加热和裂化需要反应时间,得在炼油釜中停留。裂化生成的柴油与汽油需要在分馏塔中分离,分别取得产品。这就是间歇式炼油的加工方式。
油田里经常有零星的、不能加入大宗产品的边角料。如落地油、单井油、罐底油泥等等。这些原油中包括不凝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即减压馏分)等等各种成分,混在一起什么产品也不是。只有通过炼油使重油裂化生成柴汽油,使柴油与汽油等成分在分馏塔中分离,才能各自成为合格产品。还有油田或者大炼油厂的刷罐油,是汽柴油中溶入了油泥;涂料行业的废溶剂油是溶进了废漆料,都必须通过分馏使它们分离出来。
5. 间歇炼油必然是小型的
废机油的成分属于常压重油。但它产生地点分散,成分多变,相对数量少;不能加入常压重油用。大炼厂必须平稳操作;只能使用很大批量且成分完全一致的油料。
因为产生地点分散,成分多变的原因,多环节收集、多环节验质及长途运输的成本相当的高。所以间歇式炼油只能是小型的,覆盖半径一般小于100公里。那种跨省集中,建立废机油大规模加工企业的宏伟计划,是些没炼过油的人,从脑门里拍出来的。这种炼油厂只能压低收购价损害别人或者掏国家钱养着;公买公卖,它养不活自己。
所以从规模上讲,与国有大炼油厂相比,各种废杂油的炼油加工必然是小型间歇炼油。从设备加工能力上讲,由于传热面积的限制,炼油釜也不可能做得很大。30吨单釜月加工能力,土炼油200吨左右。高效釜近2000吨,足够100万以下人口小城市需要。大中城市可以增加炼油釜数量。每个市只需要一个高效小型炼油厂。
目前每个市弄出来一个占据炼油资格的公司,它们有的炼得不好竞争不过土炼油,有的只做再生不想炼油,还有的压根儿不做加工。它们和社会所需要的以炼油方法加工废矿物油的功能没有任何关系。它们和高效小型炼油厂也没有任何关系。
2675508540@qq.com
便宜机油勤保养和用贵机油延长保养,应该怎么选择?
便宜机油勤保养和用贵机油延长保养,应该怎么选择?
1、当然油是经常换的,但是你说油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换油就要跑,但油在发动机里充分流动才能产生效果。当然合成油比矿物油好,因为里面的配方是厂家经过长期研究生产出来的。不同的合成油效果不同,矿物油比合成油更容易产生积碳和油泥。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全合成油。
2、机油耐磨性和抗氧化性差,每次使用都会留下油泥和积碳,造成的磨损无法修复。这类机油大多采用劣质基础油或再生油制成,其中含有硫等高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后,会生成硫酸,对发动机内部造成腐蚀。劣质机油造成的危害是累积的,不会马上反映出来。
3、可以用5W-30全合成机油,比如壳牌超级英雄肯系列,适合大多数豪华车、涡轮增压车和高性能跑车。其中,壳牌超级喜力Ultra R注重运动性能,一些高性能跑车或运动化车型可以尝试这种润滑剂;壳牌非凡喜力Ultra E注重经济和环保。对于这两种润滑油的性能,如果全部使用合成机油,可以考虑10000公里保养,如果使用半合成机油可以考虑7500公里换油,如果使用矿物油可以考虑5000公里换油。
4、一般的机油问题不大。首先,请参考您的说明,了解相关发动机机油的规格和型号。当然,机油质量越好,匹配度越好。相对来说,不管机油的润滑效果如何,机油的保护效果都会比一些常规的比较便宜的机油要好。建议你直接考虑那些全合成机油。相对来说,合成机油各方面性能更强。而且,总的来说,更长期、更持久的替代周期可以进一步的延长。
用加德士机油怎么样(已经找对了具体介绍)?
倒是不便宜啊,4s卖的贵吧,如果是矿物油这个价格还不如用黄壳。在加德士加油站看见的价格是140一种,180一种,再低的好像是80,但我分不清型号。180的好像是sm级别的。
天语SX4详细信息请查看爱卡汽车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石碏基础油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石碏基基础油?
石碏基础油,粘度指数高,凝点不太好
为什么选择石腊基的基础油做发动机油
用全合成的PAO太不划算,成本太高,用环烷基油粘指太低,粘度变化大,太稠供不上油,能耗也高,太稀的话,油膜太薄,又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采用石蜡基的较为划算,粘度变化小,从而能够保证在高温和低温下都能够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既能够节能,又能够提供润滑保护。
如果是高档车的话,用三类加氢油就够了,全合成的话,必要性不大,当然如果你钱多,也可以,可以多消费嘛。
估计你问这个问题,是想用渣油来调润滑油吧,跟浙江一带的小调合厂一样,说实在的,那样的油没经过精制,没有脱蜡,倾点都在12摄氏度,正常的基础油倾点至少都在零下5摄氏度。所以用那样的油调的话,只能在夏天濛濛人,冬天的话直接就凝固了。
石碏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C , H , O
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和环烷基基础油的知识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
试验方法 ASTM D2007 ASTM D2270 ASTM D2622/D4294/D4927/D3120
类别 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类 <90% 80~<120 >0.3
II类 >90% 80~<120 <0.3
III类 >90% >120 <0.3
IV类 聚α-烯烃(PAO)
V类 所有非I、II、III或IV类基础油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对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客服。
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已不能满足未来润滑油的这种要求,加氢法生产的II或III类基础油将成为市场主流。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建立于1983年,为适应调制高档润滑油的需要,199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执行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方法和规格标QSHR 001-95,详见表-2。这种分类方法与国际上的分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表-2 我国基础油的分类
黏度指数VI
类别 超高
年度指数
IV≥140 很高
黏度指数
120≤VI<140 高
黏度指数
90≤VI<120 中......
台塑基础油是石蜡基还是中间基的
石蜡基的,海关化验中心检过。
如何乳化环烷烃基础油
1,一般基础油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混合基的基础油,主要是根据产地和精制程度来定的。
2,一般国内的石蜡基的比较多,也比较便宜,石蜡基的凝点轻点比较高,所以不太容易乳化。
混合基的也比较多,也比较便宜,乳化程度适中。
3,环烷基的油比较少,一般是克拉玛依产的或是进口的,比如尼纳斯,都是比较贵的,环烷基的比较容易乳化,一般使用传统乳化剂就可以,比如T702,具体要看你配置成什么样的产品。
如有问题,请见头像或资料
白油是什么
白油,别名石蜡油、白色油、矿物油。
化学结构:本品是由石油所得精炼液态烃的混合物,主要为饱和的环烷烃与链烷烃混合物,原油经常压和减压分馏、溶剂抽提和脱蜡,加氢精制而得。
矿物油 通常是指经过开采和初加工的原油(或石油),mineral oil,石油是埋藏于地下的天然矿产物,经过勘探、开采出的未经炼制的石油也叫做原油。在常温下,原油经过炼制后的成品叫做石油产品。依据习惯,把通过物理蒸馏方法从石油中提炼出的基础油称为矿物油基础油。提炼加工过程主要是将原油分成不同的部分以得到所需产品。主要的分离过程包括将原油分离成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重柴油、各种润滑油馏分、裂化原料油及渣油(又称残油)的蒸馏分离和将各种润滑油提纯所使用的溶剂分离。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与性质;矿物油在提炼过程中因无法将所含的杂质清除干净,因此得到的基础油流动点较高,不适合寒带作业使用;因此,矿物油类基础油在性质上受到一定限制。
哪个品牌的机油最好?
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被誉为 汽车 的“血液”
1.壳牌
市场占有率43%?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简称壳牌集团)是由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英国壳牌运输贸易公司于1907年合并而成的。时至今日,壳牌集团的业务已遍布全球130个国家,雇员总数近10万人,业务更是涉及勘探和生产、油品、化工、天然气和发电以及可再生资源,是全世界*的能源企业之一。
壳牌集团在中国的经营已逾越百年,在中国的天津2.美孚
市场占有率24%?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世界上*的跨国石油公司之一
3.嘉实多
市场占有率12%?嘉实多是世界公认的润滑油专家,归属于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的BP。
4.道达尔
市场占有率7%?道达尔公司(TOTAL)是全球四大石油化工公司之一,
5.福斯:
市场占有率5%?创立于1931年的德国福斯油品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曼海姆市100家子公司。
6.康普顿
青岛康普顿石油化学有限公司(中外合资)1992年注册成立,7.斯塔克博士润滑油
斯塔克博士(Dr.Starke )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德国安库姆市
8.昆仑润滑油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油的直属企业9.长城润滑油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化的直属企业,10.统一润滑油
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壳牌控股的专业润滑油生产企业。机油两个指标,一个是级别一个是黏度。在保证正品的情况下,当然是级别越高越好!用全合成的机油对发动机的保护更全面。
机油跟市场上成熟的产品是一样的,如果熟悉就看机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因为这才是决定机油好坏的技术标准。如果不熟悉就只有认品牌啦,任何一个机油品牌,为了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都会推出不同价格的产品,如果能够保证正品的话,同品牌肯定是价格越高产品越好!同样的价格,越是名牌产品,相对于不知名的品牌,其产品要差,因为其品牌附加价值更大,
机油的技术研发,是由世界上几大专业的添加剂公司研发的添加剂,机油就是由基础油加添加剂组成。
早在1919年就对基础油进行了规范,即分为五类基础油,甚础油加入添加剂就是机油。只是包装成不同的品牌而已。对于内行选择机油,最为关注的是机油的真伪,其次就是第几类基础油用和什么添加剂。对于外行来说由于对机油不了解,并且被产品的宣传和产品包装所严重误导(包装上出现的极至护理、极效保护、非凡保护等等这些,会被消费者认为是对产品的功能性表述,而实际上是做为商标的使用,因为这些品牌已经注册了,别的品牌就不能使用了,因为这些词用于表达对产品的宣传就违反广告法了。)。就只认品牌了,如果市场规范,认品牌虽然花高价购买机油,但是不会对爱车造成损伤。可怕的就是面对机油市场假货泛滥的现实,不要说贪便宜买假货(某孚金装一升机油,价格从60多元到200多元,面对网络和市场上200元以下的该产品,怎么可能是真货呢!)就是高价买到正品的可能性都非常小。许多机油品牌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赚取更高的利润,利用消费者不懂油的情况,甚至荒唐的推出了陶瓷,纳米、磁护等润滑油。
举例说明,比如耐克,阿迪达品牌,都是找工厂代工的,并不是自已生产的,其只是拥有一个品牌而已。作为品牌也不存在什么自己的技术。这些都是服装代工厂的加工普通技术。不管是在国内,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代工产品,贴上品牌的商标,在市场上比同类产品价格就能翻几番,如果是这些代工厂生产一样的产品,贴的是自己商标。那价格只有其几分之一了,可能还买不出去。机油也是一样,因为大品牌是靠广告宣传得来的,这个巨额的广宣费用,肯定在产品的成本中,品牌还要盈利,所以同样的机机油,名牌机油价格就会翻番,这与质量和品质毫无关系,只是成本和品牌溢价而已。更可怕的是其多级的销售模式,每过一道手就要加一次价,经过六道之后才能到达客户手中,这也是传统经销模式产品价格高和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价格高如果能能保证品质也罢,这种多级销售模式,任何一级经手的公司都有可能,并且几乎无法查到假货源头,这是造成市场上机油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作为普通消费者掏高价购买所谓的名牌机油,就象购买茅台酒、大闸蟹一样,只是掏了高价买了个名儿,因为几乎不可能买到真品,
做为全国播放量第一的《老檀说车》,面对如此混乱的机油市场,为全国听友推出"老檀润滑油"采用自己的品牌,没有广告宣传费用、没有传统模式的渠道费用,直接釆用进口顶级五类基础油,最新配方添加剂,在国内灌装生产,推出的顶级全合成润滑油,通过快递方式直接到听友手中,不存在多级渠道昂贵的成本,价格就可以降到最低,比市场上任何一款矿物质油更换都便宜,还有就是单一渠道销售,保证是正品不会有假货。这是为什么花一半的价格买能"老檀润滑油"而品质是市场上最好的原 因。
润滑油的常见知识
润 滑 油
一般是分馏石油的产物,也有从动植物油中提炼的。亦称“润滑脂”。不挥发的油状润滑剂。按其来源分动、植物油,石油润滑油和合成润滑油三大类。石油润滑油的用量占总用量97%以上,因此润滑油常指石油润滑油。主要用于减少运动部件表面间的摩擦,同时对机器设备具有冷却、密封、防腐、防锈、绝缘、功率传送、清洗杂质等作用。主要以来自原油蒸馏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通过溶剂脱沥青 、溶剂脱蜡、溶剂精制、加氢精制或酸碱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除去或降低形成游离碳的物质、低粘度指数的物质、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质、石蜡以及影响成品油颜色的化学物质等组分,得到合格的润滑油基础油,经过调合并加入添加剂后即成为润滑油产品。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润滑油的作用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现在世界年用量约3800万吨。对润滑油总的要求是:
(1) 减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节约能源,减少磨损以延长机械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2) 冷却,要求随时将摩擦热排出机外;
(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尘、防串气;
(4) 抗腐蚀防锈,要求保护摩擦表面不受油变质或外来侵蚀;
(5) 清净冲洗,要求把摩擦面积垢清洗排除;
(6) 应力分散缓冲,分散负荷和缓和冲击及减震;
(7) 动能传递,液压系统和遥控马达及摩擦无级变速等。
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的存储
桶装及罐装润滑油在可能范围内应存储于仓库内,以免受气候影响,已开桶的润滑油必须存储在仓内。油桶以卧放为宜,桶的两端均须用木楔楔紧,以防滚动。此外应经常检查油桶有无泄漏及桶面上的 标志是否清晰。如必须将桶直放时,宜将桶 倒置,使桶盖向下,或将桶略微倾斜,以免雨水聚集于桶 面而淹盖桶拴。水对任何润滑油均有不良影响。
表面看来,水分不易渗透完整的桶盖而进入油桶内,然而存储于户外的油桶,日间暴晒于烈日之下,夜间则天气较凉,这种热胀冷缩会影响桶内空气的压力;日间略高于大气压,夜间则接近于真空。这种日夜间压力的转变会产生“呼吸”效应,日 间 部分空气被“呼出”桶外,夜间空气又被“吸入”桶 中,如果桶盖浸于水中,那么在夜间水分难免会随空气进入桶内,日积月累,混积于油中的 水自然相当可观。
取油时,应将油桶卧置于一高度适当的木架上,在桶面的盖口处配以龙头放油,并在龙头下放一容器,以防滴溅。或将油桶直放从桶盖口插入油管通过手摇泵取油。
散装油存储于油罐内难免有凝结水份和污物掺入,最终聚集于罐底形成一层淤泥状物质,使润滑油受到污染。所以罐底设计以窝蝶形或倾斜为宜,并安装排泄旋塞,以便按时将残渣排出。在可能范围内,油罐内部应定期清理。
温度对润滑脂的 影响比对润滑油的大,长期暴露于高温下(例如:阳光曝晒),可使润滑脂中的油成份分离,故润滑脂桶应优先存储于仓库内,桶口向上竖放为宜。盛放润滑脂的桶口较大,污物与水更易渗入,取用后应立即将桶盖盖紧。太低或太高的温度皆对润滑油有不良的影响,因而不宜将润滑油长久存储于过冷或过热的地方。
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
试验方法 :ASTM D2007 、ASTM D2270 、ASTM D2622/D4294/D4927/D3120
类别: 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
I 类 :<90% 、80~120 、>0.3
II 类: >90% 、 80~120 、 <0.3
III 类:>90% 、>120 、 <0.3
IV类 :聚α-烯烃(PAO)
V 类:所有非I、II、III或IV类基础油
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PAO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PAO边界润滑性差。另外,由于它本身的极性小,对溶解极性添加剂的能力差,且对橡胶密封有一定的收缩性,但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酯类得以克服。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已不能满足未来润滑油的这种要求,加氢法生产的II或III类基础油将成为市场主流。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建立于1983年,为适应调制高档润滑油的需要,199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执行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方法和规格标QSHR 001-95,详见表2。这种分类方法与国际上的分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表2) 我国基础油的分类
类 别: 黏度指数VI
超高黏度指数 : IV≥140
很高黏度指数: 120≤VI<140
高黏度指数: 90≤VI<120
中黏度指数: 40≤VI<90
黏度指数: VI<40
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
专用基础油 低凝: UHV IW V HVIW HVIW MVIW
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该标准按黏度指数把基础油分为低黏度指数(LVI)、中黏度指数(MVI)、高黏度指数(HVI)、很高黏度指数(VHVI)、超高黏度指数(UHVI)基础油5档。按使用范围,把基础油分为通用基础油和专用基础油。专用基础油又分为适用于多级发动机油、低温液压油和液力传动液等产品的低凝基础油(代号后加W)和适用于汽轮机油、极压工业齿轮油等产品的深度精制基础油(代号后加S)。其中HVI油和VI>80的MVI油都属于国际分类的I类基础油;而VI<80的MVI基础油和LVI基础油根本不入类;VHVI、UHVI按国际分类为II类和III类基础油,但在硫含量和饱和烃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