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油价_美国油价最便宜的车企
1.都说别克车油耗高、不保值,那别克车为何还满大街都是?
2.海外6秒破百,国内12秒破百还能卖更贵?这些车还是有点差距
3.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4.美系车一直号称“油老虎”,美系车真的特别耗油吗?
5.想买美系车但担心油耗高开不起,美系车的油耗到底怎么样?
6.充氢3分钟,续航850km!丰田:电能只是过渡,氢能才是未来!
7.看中雪佛兰探界者,大家觉得这款车怎么样?
8.美国汉兰达都不用2.0T的,是不是涡轮增压没自吸稳定没自吸的好?
都说别克车油耗高、不保值,那别克车为何还满大街都是?
别克车整体来说非常的男人一些。我们家就买了一辆别克的君威。是我父亲一直在开着。我觉得这辆车非常好用,而且很好看,很皮试。很像是中国人使用的汽车,它本身的重量很重,就导致这个车比较稳重一些,有的时候油耗确实比同等价位的日产。或者是别的汽车国产的汽车要贵一些,其实我总觉得,别克这种车也是有它的独特企业魅力在的。
但是别克车属于通用车的一种,它也是有一些通用车小毛病,比如说我就特别不喜欢它的大灯。不是特别亮,如果你买别克车回来,他部分都需要改一下灯,因为它的灯确实真的是不是很亮。别克车主要还是家庭的一些成熟男人会买的的车。
别克车也是美系车的一个代表,他外表也是很阳刚的,虽然不是那种美式肌肉车的感觉,但是外表非常大气。这类的汽车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是很保值,像一些德系的大众,比如说我们总会在马路上看到的大众汽车大众车就比较保值一些。像别克或者其他通用的。雪佛兰啊等等这些都是不是很保值的汽车?
别克在2013年~18年之间的销售额是很高的,后来慢慢其实买别克车的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买一些相对来说大一点的汽车。我觉得还是分为城市吧能能会多一些。一个省和一个省购买的力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不能一概而论看到自己城市里的别克车多,就感觉满大街是不是其他城市的,满大街都是别克汽车?
而且近些年来说别克的在中国销售量其实有下跌的趋势。很多人都说通用汽车的变速箱问题太多。通用的变速箱问题多,故障率高,很多人都不建议买。而且像我们这些北方小城市,别克汽车的店,三四店都已经关了不少。通用汽车在全球也关闭了不少工厂,比如说越南,韩国。南非等等一些他们都关闭了这些工厂,所以说通用车的使用都在下降,尤其是别克车,而且和雪佛兰一样。都在下滑。就算是我比较喜欢的凯迪拉克,也因为通用车的这次关闭制造厂而销量受到了影响。
海外6秒破百,国内12秒破百还能卖更贵?这些车还是有点差距
排量小型化如今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普遍共识,不仅是国内车船税的限制,双积分、国六排放标准,海如外欧盟排放限制等政策,都使得小排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主流。
但政策并非是全球通用的,因此车企旗下的车型往往会根据所在地不同,搭载不同的发动机型号,这就导致了同车型不同国家之间动力的差异。我们对比中国和美国而言,看看有哪些车型是一进入国内就秒变“软脚虾”的。
雷克萨斯ES?国内零百加速:12.5秒
海外零百加速:6.6秒
如果是按黑点而论的话,雷克萨斯ES被人吐槽最厉害的地方除了加价,就是那慢如老狗的百公里加速了。其低配的ES?200车型,搭载了一台代号M20A-FKS,排量仅为2.0L的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173Ps,最大扭矩208N?m。
如果说单列出ES的数据不太明显,那么横向对比一下。相比于2.0L排量的低配奥迪A6L和宝马5系,采用了自然吸气方式的雷克萨斯ES在扭矩上劣势明显,而这也是对加速最为关键的数据。
因此,在数据如此吃亏的情况下,雷克萨斯ES的加速成绩自然也可想而知。根据媒体测得的数据,雷克萨斯ES百公里加速成绩为12.5秒。这样的数据即使是放在10万元价位车型上,同样也是在及格线以下,更何况是售价高达30万的豪华品牌车上。
而反观美版雷克萨斯ES,其全系采用的是3.5L?V6发动机,也就是如今雷克萨斯LS上所搭载的同款,最大功率302Ps。而如此大排量发动机的加身,也让美版雷克萨斯ES的0-60英里(约等于0-96公里)加速成绩仅需6.6秒。
加速成绩接近慢一倍,其实已经足够打击人了,但不仅如此,美版雷克萨斯ES的起售价仅需399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7.8万元。也就是说,国内雷克萨斯不仅指导价更高,还面临加价,并且动力也是相差甚大。
当然了,如果往好的方面想,雷克萨斯ES?200的好处也并非没有。首先2.0L排量相比3.5L排量,车船税每年就能节省3000元。
并且采用了高速燃烧技术、电动连续可变气门正式机构(VVT-iE)、D-4S双喷射系统,热效率高达40%的2.0L发动机,在油耗方面同样非常可观,车主油耗仅为8.4L/100km。更低的车船税加上低油耗,也让ES?200拉低了入门门槛。
马自达3?昂克赛拉?国内零百加速:13.2秒
海外零百加速:7.2秒
虽然是以运动性著称,但马自达在国内的“运动”更多是体现在操控性上,因此也被人称为“东瀛宝马”。由于主力发动机还坚持着自然吸气形式,因此马自达3相比一众竞争对手,在动力性上并没什么优势。
如今国内马自达3所搭载的1.5L/2.0L发动机,都属于创驰蓝天技术发动机。其中1.5L发动机最大功率117Ps,最大扭矩148N?m;2.0L发动机最大功率158Ps,最大扭矩202N?m,都匹配6AT变速箱。
从数据来看,1.5L排量马自达3更像是一台纯粹家用路线的车子,而实测成绩同样证明了这点。根据教授实测数据,昂克赛拉1.5L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为13.2秒,这一成绩在同级别中并不算出色,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
而反观海外,全系搭载的为2.5L排量的创驰蓝天发动机,属于阿特兹同款发动机的不同调校版本,最大功率186马力。因此,即使是采用自吸发动机,但海外媒体测得马自达3的0-60英里成绩仅为7.2秒。
如果是放在国内,马自达3的成绩甚至不输给菲斯塔、思域等一众车型,也就是说兼具了动力与操控。但羡慕的同时也要知道,海外马自达3最低配售价折合人民币也要15.05万元,相比国内贵上接近4万。这也是国外小排量之下,成本方面作出的妥协。
大众CC?国内零百加速:7.4秒
海外零百加速:6.3秒
与大众车型一贯的稳重调性不同,大众CC的存在确实显得非常另类。但身为轿跑的大众CC走得并非是大众传统路线,而是当起了大众的“颜值担当”,并且也是运动型的代表车型。
但这里说的运动型,更多只是体现在无边框车门、掀背造型、自适应悬架等方面。如果说是想追求纯粹的动力性,其实大众CC并非是最好的那一档,其更多还是要在家用和运动感上作出平衡。
因此,虽然全系搭载的都为EA888?2.0T发动机,但根据调校版本的不同,最大功率分别为186/220Ps,最大扭矩分别为320/350N?m。相比于同级别的迈腾、帕萨特,大众CC在动力上确实更强,高功率百公里加速仅需7.4秒。
但与美版版本的CC——大众Arteon相比,大众CC还是要相形见绌。美版大众Arteon全系搭载了一台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68马力,并且匹配8AT变速箱。而在更高功率发动机的加持下,海外大众CC百公里加速也达到了6.3秒。
与国内更多是为了颜值而选择大众CC不同,大众Arteon动力上也区别于家用B级车。不过,大众Arteon的价格却并未有太大优势,约26.35万元的售价比起国产版更贵,并且如今国产版还有着3~4万元的优惠。
福特金牛座?国内零百加速:8.5秒
海外零百加速:5.2秒
作为福特在国内的旗舰轿车,金牛座的知名度一直不算高,但却不能否认福特在这款车型上所做出的努力。优秀的做工用料,强大的后排按键控制系统,以及带横向稳定杆的前后悬架,让整车的豪华感和驾控质感都有着较高的水准。
当然了,从价格来看金牛座还无法与C级、A4L等豪华车型比肩,偏向亲民家用的它全系只搭载了一台2.0T?EcoBoost?发动机,最大功率245马力。从结果上来看,这台发动机也算是合格了,金牛座百公里加速为8.5秒。
但与海外相比则是另外一种场景,作为美系品牌,在本土自然要符合当地特色。在排放宽松的环境下,大排量V6发动机也就安排上了,美版金牛座共有两款动力,其中3.5L?V6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288马力,3.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365马力。
而反映到加速上来看,3.5L自吸发动机版本的金牛座百公里加速为7秒,而3.5T涡轮增压发动机版本的金牛座百公里加速为5.2秒。与国内相比,美版金牛座更像是辆外表端庄大气的美式肌肉车,而售价甚至比国内更低,仅约为19.46万元。
总结?由于税费、排放和油价的关系,国内总体还是更利于小排量车型的发展,而成本更低的小排量发动机,也让不少车型的起售价更低。从大体趋势来看,中美两国也是由于国情不同,导致汽车排量上出现较大差异,才会出现“海外跑车,国内买菜车”的情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低油价对消费者的利好是暂时,伤害却是长期的。
成品油价格终于进入了「5元时代」,上一次国际油价滑落到30美元以下还是在2016年,美国大力发展的页岩气有了巨大实质性进展,沙特为了打击美国页岩气立即增加产能,将油价控制在60美元左右,而这一价格被认为是页岩气开发成本价。
2020年,时隔四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这回是沙特、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希望达成协议共同减产以便维持石油价格,但显然面对来势汹汹的低迷经济,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沙特再次动用石油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价格战。
正常来说,石油暴跌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成品油,是所有老百姓乐此不疲见到的景象。可,石油暴跌的背后,却对你我、汽车行业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到底是哪些影响呢?
经济危机下,石油常年维持低位
如果担心石油暴跌只是昙花一现,倒大可以放心,以沙特和俄罗斯目前不断紧张的局势,两国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因此在沙特、俄罗斯谈判崩盘之后,两国相继提高产量。石油供需开始由全球平衡转向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沙特以25美元/桶的价格向欧洲、亚洲那些使用俄罗斯原油的国家提供低廉优质的原油。俄罗斯不甘示弱,日前表态,俄罗斯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到10年内维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同时可以承受极限价位15美元/桶。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减速,沙特和俄罗斯国内纷纷陷入危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经济滞涨,经济社会矛盾增多,而俄罗斯经济“发展不佳”,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说俄罗斯今年预算将会出现赤字,加上疫情影响,经济减速已经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旅游业、小企业在内的经济部门,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的购买正在减少。
两个国家都希望通过抢占石油份额获得更多收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即便不以沙特、俄罗斯两国争斗为依据,按照往年经济低迷时石油价格走势,石油也终将在短时间内维持低位。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因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担忧加大,而一旦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原油的需求量首先会锐减,而这也会导致石油价格出现一波连续下跌。对比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超过一年,接近两年,也就是说这个短时间至少也会超过一年。
如此低廉的石油价格,却对消费者并非利好,对汽车行业更是弊大于利,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击新能源汽车产业
油价逐渐走低,会让人们在购买新车时不再过于关注燃油经济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SUV等经济性并不占优的车型销量会得到提升。根据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UMTRI)的数据,2018年,原油价格下跌时,美国新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下降了0.2英里/加仑,达到25英里/加仑。
从具体产品销量上看,新车销量下降了5%,但轻型卡车和SUV的销量分别上升了5.8%和2.2%。总的来说,自从UMTRI在2007年开始研究平均燃油经济性以来,这个数字已经上涨了4.9英里/加仑。
在油价走低的趋势中,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人们不在意经济性,同时更应该在意SUV销量上升是新车销量下滑5%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油价走低,全球经济引擎对石油的依赖减弱,经济减速,消费欲望被打压,赚钱更加困难。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油价上涨,新能源汽车优势增加,油价降低,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也就导致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下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的定位,在支出成本面前,片刻土崩瓦解。
以目前92#汽油5.5元/L为例,加注一箱40L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可以行使500公里,总成本200元,而一款行驶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80度电版本,快充电价普遍在1.3元左右,则每次充电为100元。两者支出差距正在缩减,同时由于传统燃油车售价带来的优势,新能源车辆优势减弱。
5.5元,实际是两桶油成品油最低价。国家对于成品油售价的管控是在国际油价30美元~130美元区间浮动时,油价跟随国际油价调整而调整,一旦低于30美元,则成品油价不调整。对此,面对低廉的国际油价以及两桶油成品油的供给,许多民营加油站会倾向选择购买海外走私原油,从而提供更加低廉的汽油,更降低了消费者支出成本。
实际上,石油暴跌直接扭转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逻辑,虽然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主要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煤炭的利用(因为中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但在低廉的石油面前,国内的煤化工企业基本上陷入全面亏损,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能源结构改革始终不能建立起强逻辑。
如果对消费者来说,油价走低只是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但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国家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无所适从。
中国政府曾希望在2020年施行对传统燃油车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尽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在此之前,政府不断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以帮助新能源汽车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正当政府逐渐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时,国际原油暴跌,新能源汽车直接丧失了原本价格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低油价正在考验政府是否继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维持新能源计划的顺利推进,否则将前功尽弃。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疫情对中国消费欲望打击严重,人们消费理念趋于保守,政府对汽车大宗消费是持鼓励态度的,无论汽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不会加以限制,也就是说低油价使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受到了阻碍。
对政府来说,继续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石油暴跌,短时间内中国将难以真正享受到国际低油价的红利。2014年,中国开始启动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分别在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4个地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保证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一国石油战略储备不低于90天消耗量。
作为主要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其自2005年以来,石油进口量不断攀高,并且在2019年创下新高,而相比之下美国由于大力发展页岩气,降低了对石油依赖,于是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高价战略储备的石油,在面对低油价时该如何处理?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的成品油低价,正是建立在以往高油价时买入的大量石油,随着油价大幅下跌,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高价买入的石油面临着巨大的存货跌价损失,这种资产减值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会远超预期。
根据澎湃新闻《中国84艘巨轮赴海湾抄底原油?抢购可以有,但这是条假新闻》的报道,虽然中国有抢购低价油的动力,但商业库存处于高位,增量空间有限,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要求VLCC(一种大型油轮)减缓航行速度,成为中国储油的「浮仓」。
油价虽低,却没有更多地方可以存储,中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享受低油价的福利。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油价走低,意味着经济引擎动能不足,各国都会减少石油进口量,所以低油价往往预示着经济低迷,消费者除了享受到低油价之外,也要经受赚钱更辛苦的煎熬。
打击替代能源产业
过低的石油价格是不健康的,过低的石油价格会鼓励石油过度消费,同时会打击国内采油企业。沙特油品质量较高,采购成本较低,如果不加价格管制无限制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石油企业会面临竞争压力,甚至倒闭。中石化旗下,胜利油田就曾经关闭4个油田,以减少低油价带来的损失。
这是全球石油巨头常用的招数。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一定程度上就只针对美国页岩油革命。页岩油的实质性进步打击了传统产油国利益,为此,沙特为代表的OPEC破釜沉舟,在油价暴跌之际坚持不减产,成为油价暴跌的第二轮推手,使国际油价在2015年初迅速跌破60美元这一美国页岩油的成本线。美国的页岩油产区开始陷入亏损,随着油价持续下降,很多页岩油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当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美国开工的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急剧减少,资料显示,美国开工原油钻井平台数比一年前下降了%。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原油价格如果长期低位运行,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冲击在于,国内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将遭受重挫,能源结构转型将会更加遥遥无期。
按照中国的能源消费计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201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达到了14.3%,当这一切循序渐进推动时,石油暴跌显然构成了极大挑战。
油价长期低迷,很多替代能源产业可能就会因为持续亏损而慢慢退出。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动的锂电池、氢能源战略,甚至日本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大量企业可能面临亏损,最终破产倒闭。
如果中国替代能源企业倒闭,国际油价又重回高位,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再次陷入被动。作为世界上对进口原油依赖度达到70%以上的国家,中国经济即便增速下降,对石油的依赖也十分惊人,而此次石油暴跌恰恰是中国丧失了对替代能源的布局,未来中国能源改革之路将会更加困难。
研发新技术的企业赚不到钱,即便这项技术很有前途,但仅仅一项「当前成本较高」,便有可能被迫中止,无力维系。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美国90年代,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时,丰田、本田、通用在美国、澳洲开展了大量的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甚至氢燃料汽车的项目,丰田在1996年推出普锐斯,通用在2008年推出沃蓝达,之所以不能大范围普及,恰恰是因为石油企业一旦将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这些新能源技术不得不被搁浅。
如果石油价格始终维持高位,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都会取得极为快速的发展,但石油企业清楚的知道,一旦替代能源发展成熟,石油将失去利用价值,其定价权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能否扛过这一轮低油价冲击?
在目前30美元的油价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新能源产业自身已经很难抵御寒冬,政府必须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这事关新能源产业的生死,同时更事关未来中国能源改革的布局,如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这一轮低油价冲击下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目前中国许多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且已经被政府定为国家战略,在这场低油价冲击之下,这个战略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美国页岩油产业就是不断提升技术,增加防御能力得以生存,所以2005年之后,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于此次油价暴跌,美国人乐开了花,特朗普甚至发推说「油价降低对消费者有利」。
政策和汽车企业的双重考验
2020年是汽车大考的元年,中国在2020年之后,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不断严格,并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排放要求最苛刻的国家,而欧洲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排放限制,这就要求汽车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
不过,2020年,这项政策真能推行吗?
据《福布斯》报道,?2020年西欧轿车和SUV的销量或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降19%,而总部位于英国的捷豹路虎、梅赛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和法国大众汽车制造商雷诺因财务状况最为脆弱,面临的风险最大。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经济减速、消费欲望降低,汽车的生存压力空前。石油崩盘之后,美股率先表态,短短10天之内4次熔断,美联储降息,开始放水,保证流动性,但全球股票市场对未来依然是悲观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特斯拉距离顶部900美元股价,至今已经跌去一半,国内汽车龙头上汽集团重新回归2016年时的水平,吉利集团则从2017年的28元跌去三分之二,如今只有10元。全球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未来都一直悲观。
一方面是汽车行业营收出现问题,不断下调营业额和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由于石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石油的低价会带动许多产品成本降低,人们预期未来商品价格比现在会更便宜,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选择延期生产或者消费,本就需要刺激消费的经济会更加低迷,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输入性通缩」。
于是,政府又要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环保法规的考核期一到,对不满足要求的汽车企业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汽车消费,使消费回归正常,保证汽车企业正常维持。
那么,环保法规会在2020年对汽车企业开出罚单吗?
这个罚单会不会成为压垮汽车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在此之下,政府极有可能推迟环保法规的实施,重新制定相对宽松的汽车排放政策,待经济好转时,继续对汽车企业提出排放要求。我们乐观地估计,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这将大大缓解汽车企业在引擎研发、投入的压力,是汽车企业拥有一段喘息的时机。
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它让我们在加油时少花20块,却可能让我们多花500块购买空气净化器,50块买衣服、10块买食物,以及未来把少花的这20块还回给更高的油价….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系车一直号称“油老虎”,美系车真的特别耗油吗?
内燃机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做为各大厂商来说已经没有秘密可言了。油耗的差别主要取决于风阻(外形的设计)自重和变速箱的匹配。(驾驶方式属于自身原因)各品牌同排量之间的油耗差别很小。为什么给人的油耗差别大呢?主要还是心理因素,奥迪宝马的油耗其实一点不比美系低,日系车主一般都是自重小的低端车主所以油耗要小一点。
发动机技术落后,这里的技术指的是节油技术,因为美国油价便宜,买车的人不在乎,所以厂家重视动力胜过油耗!同样变速箱也是如此,不会为了节油去做特意的改变!什么为了结实所以车比较重的都是在意*!在美国最安全的经常是日本车!全车真用了高屈服强度的合金钢,重量只比普通钢材更轻!
其实,汽车是否费油,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与汽车重量、汽车研发理念、发动机设计水平、变速箱匹配有关!
按照世界汽车市场上分类:德系、美系、日系。。汽车研发是有传统与传承的,一直以来,美系车企,早期根本就不怎么重视油耗,或者说不是以油耗为必要需求,而相对应的,德系在自然吸气的中小排量发动机方面,其燃烧效率做的也一直不如日系,而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发动机研发最重要的就是油耗,所以,日系自吸发动机的排放一直比美、德好一些,由于汽车市场的全球化,美系车也必然要考虑市场需求,因此,开始重视发动机油耗,但是,与浸*中小发动机排放、油耗的日系来说,其发动机油耗还是相对有一些差距的,而且,日系普遍使用最省油的cvt变速箱,也是原因之一,当然,随着涡轮增压的普及,德系油耗也是不断降低,另外,综合考虑到变速箱匹配、车重等因素,美系车的确给人以油耗略高的印象,不过,随着美系越来越重视油耗,这种差距也逐渐变小。。
想买美系车但担心油耗高开不起,美系车的油耗到底怎么样?
的确在所有车系中都更费油。原因有四:1、整车设计理念偏重安全舒适,美系车一般整车和底盘质量较重,主、被动安全配置齐全,车体宽大;2、整车材料用材诚实,该用优质钢就用优质钢、都说汽车是德国奔驰发明的,但真正发展汽车的是美国,发明现代汽车业的也是美国,所以美国才是汽车的发源地。也正因为美国是汽车的发源地,石油的最大消耗国也是美国。
美系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人的印象就是“油老虎”,以前的美系车之所以油耗大是因为美系车的用车环境造成的,美国人偏爱大马力车(类似猛禽)另外油价便宜,收入又高,按照世界汽车市场上分类:德系、美系、日系。。汽车研发是有传统与传承的,一直以来,美系车企,早期根本就不怎么重视油耗,或者说不是以油耗为必要需求,而相对应的,
这些是排量≤1.5L/T的美系汽车油耗,车身尺寸均为紧凑级及更大尺寸,价格都在15万以内;油耗似乎并不高,即使是四轮驱动的指南者也还不足百公里十升,其中迈锐宝XL是「B+级别」的尺寸。美系车油耗高,只有一个原因:技术落后。美国的油价低,车厂有沉重的退休工人劳保负担,研发开支很少,导致美系车技术落后。
我记得非常清楚,2014十一款中级车对比,迈腾,帕萨特,蒙迪欧,君越,凌志,迈锐宝,凯美瑞,天籁,雅阁,索纳塔8,C5,全是顶配车型,迈锐宝的油耗和凯美瑞一样高,变速箱和发动机匹配水平不行。美系车就没有日系比如皇冠2.5那样调校得丝滑的变速箱,当然省油就谈不上了。
充氢3分钟,续航850km!丰田:电能只是过渡,氢能才是未来!
随着冬季的到来,电动汽车车主开始迎来了难题,很多车主都吐槽自己的电动汽车续航大幅缩减,电池充不满,掉电非常快,标称的续航直接打6折,如果开暖风更是掉电明显。原本500KM的NEDC续航,能够跑250KM就不错了,再加上长达1小时的充能时间,很多车主戏称电动汽车一到了冬天就变成了“电动爹”。
那么有没有电动汽车的替代方案呢?丰田用氢燃料汽车给出了答案。
早在1992年,丰田就开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直到20年后的2014年,丰田20年磨一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第一代“?Mirai”在日本全球首发。“Mirai”寓意未来的意思,这表明丰田认为这款车才是代表未来的车型。这款车在全球共售出了1万台。
去年,丰田又推出了第二代的Mirai,这款车与雷克萨斯LS同平台打造,但价格却比LS便宜的多,动力方面可以输出134kW(182PS)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峰值扭矩,最高时速更是达到了175km/h。这款车分为两种续航版本,高续航版本可以实现充氢三分钟,续航850KM。此外,这款车还可以连接家庭电器输出最高9000W的电源输出,简单来说可以负载2-3台空调。
Mirai目前已经在美国和日本上市,关于氢能源汽车,网络上有很多的质疑和误解,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丰田Mirai这款车,聊聊氢燃料汽车到底是不是未来。
Mirai卖多少钱?
第二代Mirai率先在日本本土和美国地区上市,未来将会全球发售,很多人关心氢燃料汽车的价格,第二代的Mirai其实官方售价比较高,在日本是710-805万日元(折合人民币44.5-50.5万元),但是日本政府给这款车提供环保车减税、环保绩效折扣、绿化补贴和CEV补贴,加起来补贴后的价格是36.05-42.06万,在美国的售价为4.95-6.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3-43.1万元)。很多人觉得价格依然偏高,但是要知道这款车是和雷克萨斯LS同平台打造的,这款车长宽高分别为4975/1885/1470毫米,轴距2920毫米,是一款中大型车,其售价比雷克萨斯LS还是要低一点。而且从外观内饰来看,Mirai是一款豪华感比较强的车型。
另外,在美国你也可以选择租用这辆车,入门车型月租价格为499美元(3260元)起。并且,购车和租车的用户都可以获得六年免费氢气燃料或1.5万美元(9.8万元)现金补贴。如果你选择现金补贴,相当于以22,5万元的裸车价格买到这样一款中大型的氢燃料汽车,这个价格可以说是相当良心了。
到哪去加氢?
那么很多人就要问了,我买了这款车到哪去加氢呢?其实在日本的全境,和美国的西海岸,加氢都是比较方便的。日本本土有超过133座加氢站,全国各个主要大城市都有,数量位居全球第一,而美国有87座加氢站,而截至今年11月,中国共建有加氢站104座,超越德国,位居全球第二。按照《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将建成200座加氢站,2050年,加氢站数量将超过1万座。
氢燃料汽车行驶成本多少?
氢燃料汽车使用成本高不高呢?丰田Mirai有三个储氢罐,一共可装载5.6kg氢气,根据最新的数据,日本的氢燃料目前每千克的售价是71元人民币,每公里的成本大约是0.46元,基本上和国内的汽油车差不多了。而且比日本的汽油车使用起来要便宜点,因为日本的汽油价格目前高达130.8日元,相当于8.2元人民币,比国内的油价贵了差不多50%,在日本开氢燃料汽车,是比开汽油车更便宜的。
另外,丰田对于美国的Mirai提供三年免费保养,和10年24万公里的免费保修,对日本国内的Mirai提供5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修,非常类似于雷克萨斯,从使用成本来说,在日本开Mirai要比燃油车更划算。
氢能到底安不安全?
氢气的安全性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很多人说氢燃料汽车就是小型氢弹,还有人说氢气不稳定非常容易爆炸,其实都是反智言论而已。氢弹要是这么简单,为什么印度至今还在苦苦研究?
实际上,如果在开阔地带,氢气要比汽油更安全,第一点是因为Mirai上的氢气都是储存在由碳纤维和凯夫拉材质制成的储氢罐里,这种储氢罐可以抵挡手枪的子弹,里面的氢气很难外泄。第二点是这款车有着比较完善的安全措施,车辆着火的情况下,有止逆阀式的易熔塞泄压阀会迅速排出氢气。第三点是氢气的密度低?逸散速度更快,不会沉积,不易形成可爆炸的气雾,一旦泄露马上会上升,只要通风良好,一般不会爆炸。且其泄露能量和爆炸当量较低,氢气的爆炸能量是常见燃气中最低的,仅为汽油气的1/22。
日本曾有实验室进行过一次“着火”实验,测试了汽油车在漏油和氢燃料电池车在漏气的情况下的安全性,汽油车很快就猛烈燃烧,而氢气则是在车顶上方燃烧,不会烧到车辆,而且一分半钟以后,火焰就熄灭了,足以可见氢气的安全性。
丰田的氢燃料汽车已经在美国上市,要知道美国人是最惜命的,别克GL8禁售、大众在美国根本不敢减配,如果安全性很差,Mirai有可能获得上市许可吗?
氢气从哪里来?
那么这些氢气从哪里来呢?是不是要花费电能制氢,再把氢气转化为电能,是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其实氢气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一种是工业副产品,我国炼焦企业、钢铁厂和氯碱工业每年都会副产数百万吨氢气。第二种是可再生能源制氢,比如说用太阳能、风电、水电制氢,因为低谷期的电能是用不完的,如果不用也是白白流失了,不如用来制氢把这些能量保存下来。第三是利用化学能源制氢,比如说煤和天然气裂解制氢,这种制氢方式的成本并不高。
氢燃料汽车这么好,为什么其他车企不做?
目前在研发氢燃料汽车的只有丰田、本田、现代以及宝马,为什么其他车企不跟进呢?
原本就是这玩意研发太难了,丰田搞了20年,才能做出如今的Mirai,研发氢燃料汽车相当于换了一个赛道,之前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上的技术积累基本上成为了废纸,对于很多车企来说一是资金成本太高,二是大企业往往就是转身较慢。
而日本则非常有忧患意识,因为日本90%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成为了必然,而日本四面环海,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在近30年前就开始了氢燃料汽车的研究。
氢燃料汽车的发展还有哪些障碍?
目前,组织氢燃料汽车普及最大的障碍,其实不是安全、不是制氢成本、也不是使用成本,而是氢气的运输和存储,这才是氢燃料未能大规模普及的最重要的原因。
目前主要是高压气罐、液态罐以及固体罐三种方式运输氢气,但是这种方式要么运输的数量有限,要么运输成本比较高,都难以大规模普及,因此日本的加氢站很多都是采取现场制氢、储氢,不存在运输过程。但是这样做也会存在建造加氢站成本过高的问题,建造一座于200公斤的加氢站往往成本都在1000万元以上。
但是一旦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解决,氢气的发展将会顺利的多,至于氢气的制取成本和氢燃料汽车的制造成本,都会因为规模化而不断降低。根据预测,到2025年,氢气售价要降低到28元/kg。
而很多人担心的,氢气需要使用贵金属铂作为催化剂的问题,目前铂金催化剂发展趋势是低铂和无铂路线,本田的Clarity单车催化剂所需的铂已经降至10g左右,未来氢燃料汽车将只需要3-8克的铂,和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使用量相当。
尽管目前,氢燃料汽车依然存在制造成本较高、加氢站较少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氢燃料汽车无疑将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替代方案,相比将全部的鸡蛋都放在电动汽车的篮子里要强得多,并且,氢燃料技术一旦突破,其发展潜力要远高于电动汽车。未来的一段时间,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将会处于互补状态,电动汽车用在乘用车,燃料电池用于商用车。
我国目前也在悄然布局氢燃料电池领域,按照《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30年,我国要建成1000座加氢站,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达到200万辆,2050年,要建成超过1万座加氢站,氢能和电能究竟谁才是属于未来的能源,不出20年便能见分晓,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看中雪佛兰探界者,大家觉得这款车怎么样?
15万左右的裸车预算,想买一款合资品牌标准尺寸的紧凑级别SUV,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到这样的要求,可能很多小伙伴首先想到的是韩系的IX35和智跑,但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现在已经不把韩系车当合资车型来看了,韩系车现在几乎就和国产车是一个档次。
大众探歌和日产逍客15万裸车能够买到中低配车型,但总感觉这些车只能算是体积稍微大一点的小型SUV,不够气派,把他们归结到紧凑级别SUV中有点勉强,就像说大众探岳是中型SUV一样。这个价位的车型对比了一圈,感觉就雪佛兰探界者的综合属性比较高,虽然雪佛兰最近这几年的品牌形象也很差,但最起码还是要好于韩系和法系的。整车没有特别大的亮点,但是也挑不出什么质量上的硬伤。
更关键的是,我发现雪佛兰探界者貌似是现在实际裸车价15万以内,唯一一款搭载四缸发动机的美系SUV车型了,轿车中别克君威是唯一一款。这两个独苗估计也存活不了多久,下次换代应该低配车型都会改成1.3T三缸发动机,所以现在该出手时就出手。
最终结合自己对配置的需求和实际预算,入手了指导价为18.99万的次低配车型,也就是1.5T自动驰界版。现在由于疫情的原因,买车优惠力度还是相当给力的,我们当地贷款买车,几乎不收任何强制费用,连贷款手续费都没有,这一点必须好评。优惠力度最终谈到了4.55万,以裸车价14.44万成交。
购置税花了12779元,保险一共花了6615元,上牌费和临牌一共花了400块钱。贷款买车首付5.49万,贷了8.95万,贷款三年每月还款2603元,三年后总共还款93708元,总利息为4208元。买车的总首付金额是74694元。三年之后还完贷款总落地价是168402元。
雪佛兰探界者这款车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优点,也没有什么质量上的大问题。非要讨论个一二三的话,这车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第一点就是价格便宜,跟主流的合资品牌紧凑级别SUV相比,价格相当具有诱惑力。再就是配置比较好,配备全车无钥匙进入,配备全景天窗,基础配置很高。再就是油耗相对比较经济,以前一直感觉美系车是油老虎,雪佛兰探界者这款车开了一个月,目前平均油耗才7升,超乎我的想象。
下面再来说一下这款车的主要缺点,主要表现在没太有什么高级。和同级别竞品相比,给人的感觉很廉价。主要表示在内饰设计差,内饰用料差,然后整体隔音也不太行。尤其是隔音水平,感觉还不如10万元级别的轿车。再就是1.5T的动力捉襟见肘,日常家用代步尚可,对动力要求较高的朋友谨慎考虑入手。
我感觉一般般,性价比不怎么样,不是很推荐购买。
这个车还行,但是性价比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尤其是他这个外观我不喜欢,二十万左右的购车预算,打死我也不会选择雪佛兰的探界者,这个车不太招我喜欢。不过如果看好了这款车的话,多要点优惠完全可以入手;这车口碑还行,投诉率不高,质量还算过硬,动力非常强。
这车的话内饰做工很一般,浓浓的塑料感跟大众一个样,不过比A4L的进取版要良心一点,没有给织布座椅;外观有点美式风格,我很不喜欢,看着不是很顺眼。但是这车的动力表现非常好,尤其是2.0T的哪款,同价格堪称无敌,想蹦谁就蹦谁,他真的有这个实力。
在20万左右的上汽通用雪佛兰探界者有1.5T的也有2.0T的,这款中型SUV现在说一下2.0T匹配9AT,也是适时四驱车型。虽然多片离合器的越野能力要比托森差速器弱点,但是作为在冰雪路面行驶的城市SUV来说,它的节油性还是不错的。
首先,我们在选择这款中大型SUV的时候,心里要明白我的用途是什么?是经常在非铺装路面行驶还是在城市路面行驶,如果你注重大空间以及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那么这款9档手自一体变速箱要比双离合好的太多。
总之呢,作为上汽通用雪佛兰探界者,尤其是2.0T匹配9AT变速箱车型,如果价格优惠大也是值得选择的。当然选车要根据自己的用途,注重什么?在哪里开?综合考虑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车才是王道。
雪佛兰作为美系品牌,在促销力度上比别克貌似更加凶猛,最明显的就是迈锐宝和探界者两款车了,动辄四五万甚至更高的优惠,探界者起步价已经是12万元多了,这个价格基本上与很多合资紧凑级轿车重合,下探到国产SUV行列了。
雪佛兰探界者提供1.5T/2.0T两款涡轮增压发动机,分别具备最大169马力/250牛米和260马力/353牛米扭矩输出,变速箱也不同,分别匹配6速/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家用1.5足够配合手自一体还是有一些驾驶乐趣的。油耗方面,不能算是省油的车型,车子用料厚实,也符合美式粗犷风格。
探界者轴距达到2725mm,但是雪佛兰定位为中型SUV,实际内部空间表现很好,无论是前后排还是头部空间,都不会有压抑感。座椅设计倾向于宽大厚实类型,包裹性一般。后备箱容积达到430L,放倒后排座椅后可以拓展超过1500L,实用性很高。从性价比来看,确实比别克昂科威好多了。
探界者被车主吐槽较多的算是中控台了,风格过于保守,基本上是延续老一代车型的路子,再就是探界者存在一些小毛病,但是不影响正常使用,美系车本身比较泼辣,真实车主反馈空间宽敞、动力优异、好开省心,可以说整体表现绝对没有问题,再加上高额优惠扶持,家用不考虑动力选择1.5,考虑超强性能的2.0可以满足需求。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对于这款车不太推荐,它缺点有,二手车不保值,品牌影响力差。车标不好看。内饰不高档,油耗偏高,质量稳定性差。优点是外形运动,空间大,参数好看,操控性不错,配置高。
缺点:
第一,二手车不保值。 如果去有关网站搜索他的二手车保值率的话,给的值还是不错的,不过实际这款车的二手车并不保值,车贩子的报价挺高的,但实际成交价并不高。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新车动辄优惠几万块钱,新车就降价,二手车更不保值。二手车的保值率也受保有量的影响,2019年雪佛兰探界者的销量是4.76万辆,一个月也就四千来辆的样子。到现在的气势来看,将来这款车的二手车保值不容乐观。
第二,品牌影响力差 ,在中国 汽车 市场,影响力最大的是德系和日系,美系车比韩系车要好一点,要想翻身,重回2014年时的巅峰状态,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内饰不高档, 众所周知,合资品牌相同价位的车在内饰方面普遍比不上自主品牌,探界者也是一样,内饰的塑料感比较强一点,在做工和用料方面有待加强。
第四,油耗偏高, 美系的大排量车的确不错,这和美国的用车环境有关系,以前汽油价格比较低,美国的油价更低,作为美系车企的通用,在油耗方面的控制远远比不上日系,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款车在美国的销量特别高,在中国却遭遇滑铁卢,油价是致命因素之一,虽然现在通用也尝试做小排量车,但仅仅也是这几年的事儿,这就相当于我们的自主品牌,起不晚。
第五,质量稳定性差, 总体来说探介者这款车还算可以,不过它的6AT变速箱,质量稳定性比较差,小毛病比较多。而变速箱又是 汽车 三大件之一。9 AT的变速箱倒是不错,不过价格就高多了。
第六,车标难看, 其实车标好看不好看,对大部分人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比较介意,不过审美这东西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有些人眼中,他是绅士胸前的领结,而另外一些人则看他像姨妈巾。
说完这款车的缺点了,我们再说一说这款车的优点。
第一,外形好看 ,探界者的外形设计很有运动感,看起来特别大气,很多男生喜欢开这样的车,特别对于一些买车只看颜值的人来说,这款车的外表极具诱惑力。
第二,参数好看,配置高 ,合资品牌这个价位的车里边,探界者的配置算是比较高的,2.0T+9 AT,5个安全气囊,实用的配置该有的都有了。
第三,操控不错 ,2.0t+9AT的变速箱,动力完全够用,操控比较灵活,如果买四驱版本的话,跑烂路还是比较给力的。
车无完车,人无完人,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车,如果您能接受这款车的缺点,而他的优点正是你所要的话,不妨去看看这款车。
我觉得探界者这款车挺好的啊,外观霸气、尺寸够大、空间配置也不低而且现在优惠还挺给力的,性价比应该是同级别最高的了。如果预算不足对于动力这块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那么我觉得1.5T的驰界或者驭界挺适合家用的。如果对于动力有更高的要求,我还是比较推荐2.0T拓界的。因为我自己开的也是探界者Redline 2.0T的拓界版,18年年底入手的,目前开了一年半了,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为什么比较推荐2.0T的呢,原因不光是动力,这个Redline风格的外观也是重要的因素。虽然大体上的尺寸和外观和1.5T车型是一样的,但是多了Redline的涂装,外观就看上去明显要更加年轻运动。然后这套2.0T+9AT的动力组合在民用级别的车里算是一线水准了,2.0T的动力储备很强, 9AT的变速箱在行驶换档表现也很平顺。底盘就是那种偏运动的调校,会比一般SUV的支撑性好,开的猛一些也不会左右晃悠。
然后就是空间方面,探界者的尺寸加上5座的布局让车里很宽敞。后排无论是腿部空间还是头部空间表现都挺好。后排出风口下面的2个USB口给手机充电很方便,这点对于后排乘客饱受好评。中间地板也是全平的,不过扶手箱设计的有点太靠后了。另外后备箱空间也很宽敞,并且后排支持等比例全平放倒,空间利用率很高,有时候需要搬运一些大的东西也没有问题。
配置的话拓界版我感觉完全够用了。像什么电动座椅调节、座椅加热、定速巡航、LED大灯等等,日常开车中我认为最好用的还是这套Mylink+智能互联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投屏也可以直接使用自带的导航或者其他APP,一年送的24G免费流量够用了。总的来说探界者这款车还是挺值的购买的,不管是1.5T车型也好2.0T车型也罢,在各自的价格区间里性价比都非常高,没有明显的缺点。
优点:雪佛兰探界者最满意的部分就是它的操控了,因为我开起来的时候很舒服,起步的时候很安静,加速的时候也蛮给力的,不愧有操控王的美称,这个操控感总体来说真的很和我的胃口,驾驶起来很愉悦。缺点:这款车还是有一些缺点的存在的,比如它的空间方面做的就不怎么样,人多满载出行的时候,后排的空间一下子就小了好多,而且它的内饰方面做工还算可以,就是掩饰不住一种廉价感,怎么说我这车子也花了十好几万呢,可是坐进去总觉得很掉价,一点档次感都没有,更别说商务谈事了,一点都压不住气氛
空间:雪佛兰探界者的空间不是之前都还算可以的么,没想到这款车的空间方面做的真的不怎么样,因为它的后排大小不怎么好,看起来觉得拘束得很,三个成人坐下去根本就不能容纳,换成个小孩子也就将将够用吧,所有这个空间真的不敢太恭维,针对这个后排空间问题,我老婆发了好一段的牢骚,太憋屈太不舒服了。
动力:动力方面的话,我说真心话,我觉得自己开的舒心就可以了,目前这个动力我觉得还可以,起步什么的都不费劲,能自己感受到动力的充沛劲儿,至少能满足我的上下班。
操控:提到这款车的操控方面,我觉得还算可以的,方向盘很好掌控,握感很足,大小合适,基本是指哪达哪的精准度。还有它的整个的起步特别给力,不仅引擎发动的特别快捷,而且也不会有嘈杂的声音,给人一种自信满满的感觉,而且它的刹车感应也偏人性化,上路以后你轻轻一点就会有很明显减速的感觉,安全性能做的相当可以。油耗:雪佛兰的油耗方面,其实也不算很高,个人感觉还算实惠的,走了这么多公里,油耗还是很稳定的在九个左右,一个月省一点,一年下来还能省出一次保养的费用呢。
舒适性:说到这款车的舒适度方面,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最主要就是它的座椅的设计还不错,坐在上面还是很舒服的,可以很好地贴合身体。而且前椅座位的两侧包裹性很强,系上安全带就可以很好的固定住自己,保证我在驾驶的时候不会左右摇晃。还有就是车子的隔音效果棒棒的。
外观:这款车的外观就是很中规中矩,和市场上面的设计还算差不多。整个的造型设计挺霸气的,给人一种落落大方的感觉,个性中有有些运动感,车身的线条很能显示出年轻人的动力和活力,确实还挺符合我的审美情趣的。还有车子的后尾很低调绅士,以及轮毂造型,很有雪佛兰的设计里面,大老远都能认出它独特的logo。
内饰:这款车的内饰方面,我可能有点过于追求完美,材质选的还算可以的,但是就是在坐在车里并不会有精致的感觉,像座椅的缝合线就有些粗糙了,还没用手摸就能看出来它的粗糙来,塑料感很浓厚,这让人不得不往廉价的地位想,有材质了为什么就不做的优秀一些呢?如果能做的再用心一点,我可能觉得这款车就更完美了,车子的销量会更好的。
性价比:这款车的性价比目前来说还是能说值得这个价钱买这辆车,如果还有其他的要求,可能它这款车难以满足,但是在当下的同价位的车型来说,它的各个性能都还算可以的,而且后面车子保养也不会太贵,确实很为我们年轻人考虑啊。
车经历:我就考虑车型比较宽敞,去看车的时候销售员给我们推荐这款探界者,配置方便比较优秀,动力表现也很好,整体性价比也很高,和家里沟通以后就直接预约提车了,还不错,要的那个颜色有现车,直接就开回了家。
经过分析,我认为提探界者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虽然某些地方没本田CRV那么好,但我仍坚定选择它,它才能满足我的需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开探界者,我坚信探界者的未来肯定成功,开完之后,我想表达九个字:感谢自己正确的选择!
这款车现在的市场优惠幅度挺大的,而且这车的发动机非常不错,动力相当的充沛,空间个人觉得还是宽敞,配置也很高,相关的数据可以细致查询。个人还是觉得比较值得购买。
探界者在2017年进入国内,定位是一款中型SUV,是一款全球车型,但不可否认探界者是一款综合实力比较突出的车型,轴距达到了2725mm。
外观方面探界者采用了雪佛兰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车身侧面采用了复杂的双腰线设计,在不同角度上看有着不同的光C柱采用了车身同色设计,颇有几分硬派越野车的风格。
动力方面,新款雪佛兰探界者1.5T发动机型号为LYX,搭载了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550T的2.0T发动机型号为LTG,搭载了9速手自一体变速器。
探界者底盘满载是高度大概是17cm,空载时大概是20cm。探界者采用通用D2UX平台打造而来,可以说与别克昂科威颇有渊源。不过在底盘调校上两车却并不相同,前者悬架偏硬朗,更强调操控性,后者则偏软,更注重舒适性。探界者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探界者 550T 自动四驱捍界版搭载的是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91KW(260Ps),最大扭矩为353Nm。
1.5T的动力感觉有点小马拉大车,如果选择的话还是要考虑2.0T的版本。
优点:赶在年前终于把探界者提回家,到现在激动地心仍然不能平复,把车停在家问口感觉老有面子啦,好啦,我还是直奔主题吧,希望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能够帮助到近期想要看车或者提车的朋友,本人颜值控一枚,说到最满意还真就是被探界者的颜值和超高的性价比所吸引,当时看的都是中型SUV系列,奇骏,昂科威什么的我都看过,直到看见探界者,我就彻底沦陷了,不愧是美系车,富有肌肉感的车身线条,霸气中还不失沉稳,还有就是探界者在我预算之内,之前看的配置高点的又太贵,配置低的又不喜欢,探界者应该算是一个综合性选手,各方面都不错,价位还合适。
缺点:要说起不满意还真的有,其实也不算不满意,就是想吐槽一下,就是探界者的大灯,虽然最后我选择的1.5T中配,但是除了2.0T顶配的全系没有LED大灯,这个让我有点想不通,十多万的车都出了难道还差这一个大灯啊,当然,其实灯光这一块对我来说需求不大,也不太在乎,我相信很多探界者的车主们都有这样一个槽点吧。
空间:空间的话我觉得满足我的生活所需已经是绰绰有余了,本人身高一米七五,坐在前排也不会觉得特别挤,主驾驶调节合适以后后排腿部还有不到两拳的富裕,头部空间也差不多还有一拳多,我觉得头部空间要比之前看的昂科威好一点,再有就是探界者后备箱隔板下面有一层私人储物格,平时出去一些笔记本电脑和公文包之类的可以放到哪里,相对比较安全,而且后排座椅还可以比例放倒,放倒以后真的是纯平啊,以后有了女朋友,出去自驾游都可以当作床来睡啦,想想都惬意。
动力:虽然1.5T的发动机国六以后降到了169匹马力,但是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已经是够够的了,平时开的最多的就是市区,上下班,周末偶尔跑跑高速,整体还是可以的,而且之前销售给我介绍的时候,发动机动力总成质保8年16万公里了,想必动力这块还是没问题的。
操控:说起操控,我觉得探界者和我开过的所有车都不一样,虽然是一台SUV,但是在我平时驾驶中,转弯啊变道啊方向盘的回位还是很积极,底盘也很稳,尤其是上了高速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转向也很轻,不知道是不是电子转向都很轻,再有就是定速巡航被设置到了方向盘上,操作也特别简单,也不会影响行车安全。
油耗:探界者开了还不到一个月,现在表显10个油左右,觉得有点偏高了,虽然是一台SUV,但是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我觉得应该是自己驾驶习惯和路况的原因吧,后来看好多车友们普遍都是8个油左右,我在想是不是新车,做完首保以后是不是油耗就低了。
舒适性:最早之前我的认知就是SUV就没有舒适性可言,但是现在我不怎么觉得了,包裹性的座椅开起来还是挺舒服的,高速过弯和走颠簸路面的时候不容易侧倾,而且主驾驶配有电动座椅,每个方向都能电动调节,还是很人性化的。
外观:外观是我选择探界者这款车最主要的原因了,就是冲着这外观才交的钱,富有肌肉感的车身线条,鹰翼式LED日间行车灯,辨识度超高,真的是纯正的美系肌肉车,整体都非常喜欢。
内饰:其实我对内饰的要求也不高,什么软包啊,搪塑啊,我都无所谓,只要看着顺眼就行,虽然我的要求不高,还是希望雪佛兰厂家在内饰方面下下功夫,好好研究研究国人的想法,虽然是一台全球化车型,但是你的兄弟品牌内饰方面比你更懂国人啊,长点心吧,毕竟我这样的人不多啦。
性价比:性价比是我考虑探界者的第二个因素,14万多能买到一台合资全球化SUV,而且是一台中型的,并且家用配置还比较丰富,全景天窗,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都有了,动力总成质保8年16万公里,还有每年100G终身流量,这性价比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选车经历:兜兜转转还是这个话题,上边我也提到过,本人是一个颜值控,他是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心动的一款车,可能好多人体会不到这种心情,但至少现在我没有后悔,而且越看越喜欢,!最后想祝朋友们2020年加油,希望都能遇见令自己心动的车!
美国汉兰达都不用2.0T的,是不是涡轮增压没自吸稳定没自吸的好?
单单从涡轮增压系统以及自吸系统相比较,涡轮增压系统在国内适用性较高,因为国内油价较高,涡轮增压对于油耗确确实实有很大帮助,而自吸系统使车辆自研发以来一直使用的自吸系统,自吸系统对车辆没有什么影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也是十分平顺的,美国所用的汉兰达版本,之所以不用2.0T也没有使用涡轮增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国内油价便宜,不需要使用涡轮增压就可以,其次美版的汉兰达也不需要像国内一样按照排量来征税,大排量的自然吸气的车辆遍地都是,所以对于注重施舒适度的人来说,美国大部分的车辆都选择自然吸气,优势性更大。
涡轮增压可以对发动机有一定的涡轮补偿,可以通过涡轮增压系统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造成的惯性冲力来推动,耶伦可以由管道送过来的空气加压后进入气缸,发动机的转速会更快,废气排出的速度和涡轮的转速也会相同,比的更加快,这样的话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就会越来越大,对节省油耗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涡轮增压系统的发动机给人的感觉没有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舒适度要好,自然吸气在驾驶过程中会更加的平顺。
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历史在车辆发动机进行改良后一直都在使用,可靠性非常好,并且几乎没有什么故障率,而涡轮增压技术虽然历史也不短,但是在后续的车辆使用过程中也是故障率频发,如果车辆超过一定年限,涡轮增压系统后期维护维修的费用还是非常贵的,在可靠性,成熟性方面比不上自然吸气,而美国国内的国情决定,它的油价并不是很高,所以没有必要舍本逐末的去追求涡轮增压发动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