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美国控制不住_美国油价翻倍
1.在美国能看到中国电视节目吗在美国,日本
2.约翰·洛克菲勒是怎样成为石油大亨的?
3.最近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欧洲的危机是政治,美国的危机是经济,中国的经济是历史?
5.页岩油崛起,石油格局被打破,美国变成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
在美国能看到中国电视节目吗在美国,日本
这次和母亲一起回美,乘坐了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飞机,也许油价涨得过于厉害,航空公司规定每人只能托运一件23公斤的行李,还好我是美联航的银卡会员,可以多托运一件行李,但这么一来,准备带去美国的好多东西只能统统拿走,但有一样东西肯定是要带上的,就是老公让我在国内买的用于收看国内电视节目的网络接收器,这玩艺在美国买最便宜的也要175美金一台,而国内在网上购买只要人民币349元一台,接上网络后,不仅能够同步收看国内所有卫视节目,也能够收看香港,台湾的众多电视节目,最惊喜的还可以收看一万多部**及电视剧~~,昨天和今天观看下来,效果非常好!当然还有好多功能没有细细研究,准备回国后给母亲家里,弟弟们家里,我的北京家里统统都装上这玩艺,同时停掉广电总局强行装的,每年都交给他们几百元费用的机顶盒,哈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们变着法子从“”们手里抢钱,但人民群众的智慧也是无穷大滴!附上购买机器的网站(免费帮着做广告了)。
美国生活是慵懒的,我尽情享受着这里纯净的空气和蓝天白云,母亲说,这样的天空只有在她小时候才看到过。母亲其实跟随我走过许多地方,记得女儿才十几个月时,我就带着母亲和牙牙学语,还不会走路的女儿去广州,深圳,珠海游玩,那时钱少,在深圳时,我们住表妹和朋友共同租住的房子里,母亲和女儿就睡在小房间里地上的席梦思小床垫上,我则睡在客厅的沙发上,有一幕镜头,至今难忘,在中华民俗文化村游玩时,那时的我根本没有想到随身携带可供女儿坐和睡觉的婴儿车(也不懂),所以女儿醒着时,就由我和母亲轮流抱着女儿游玩,看风景,她困意上来,想睡觉时,我和母亲就在民俗文化村里,找个可以喝饮料的地方,坐着轮流抱着女儿让她睡觉直至她醒来,那时的我,抱着躺在怀里睡觉的女儿,看着前面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人流,同时,揣摩着他们的表情和心态,猜测着他们之间彼此的关系,感觉世界真是很奇妙!
还有一次经历也是非常难忘,那时,女儿已经上小学四年级,我有一习惯,和母亲,女儿同时出去旅游时,从来不买飞机保险,我的理由是,难道这些钱留给丈夫让他拍别的女人的马屁!哼,我才不干这傻事呢!记得那次我们母女三人去云南旅游,从昆明飞西双版纳,深夜,小飞机,飞机到了西双版纳上空却一直在徘徊,没法降落,同时,飞机抖动非常厉害,那时,同机中好多女的开始害怕哭泣,母亲抱着睡着的女儿也很紧张,我不知为什么,却很坦然和镇静,我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对母亲说:“妈,别怕,如果真有啥事,我们三个都在一起,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往事历历在目,记得几年前得知父亲得了不治之症,我大哭过后,想着一定要带上父母一起出去走走看看,无奈那时工作非常繁忙,后想了个办法,那年暑趁我去桂林,广州,深圳出差之际,带上父母,女儿和侄儿飞至桂林,安置在当地最好的五星级宾馆,然后,委托桂林的好友悉心陪伴松散游玩,我呢则再由桂林飞武汉开会,完后再从武汉飞至桂林陪伴父母,那次,在飞机上,看着后排窗户旁眼睛一直看着窗外的父亲,我的眼泪止不住一直往下掉~~!我知道,这可能是父亲人生中最后一次一起和家人坐飞机,一起在外游玩了。但也就在那次,在深圳,当我深圳的好友感情上发生问题,需要我助她一把,我在宾馆安顿好家人,半夜随好友出去,帮好友战斗折腾到天亮,帮她出了一口恶气~~!好友和我至今谈起这事,我们都会兴奋跺脚大笑。
前天下午和母亲,女儿一起逛mall,本想着让母亲买些东西,我呢则要克制一下我购物的欲望,没想到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又帮自己买了几双鞋子和一堆衣服,老公下班后过来陪伴我们,继而看着我取出来刷卡。其实排队付款时,我心里一直在想,若我自己没有付款的能力,若在美国要靠着老公的收入过日子,我肯定不能像现在这样随心所欲花钱,然后,我的心情一定会郁闷,会压抑,也就没有了此时自在舒心的心情,所以,女人任何时候自立太重要了!
约翰·洛克菲勒是怎样成为石油大亨的?
约翰·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出生,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他的奥尔蒙德海滩别墅里去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哈得逊河畔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的一个小商人家庭。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惟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但不管怎样,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10亿富翁,作为石油巨子,他在相当一段时期控制着全美国的石油,并创建了托拉斯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洛克菲勒14岁那年,在克利夫兰中心中学上学。放学后,他常到码头上闲逛,看商人做买卖。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同学,两人边走边聊起来。那个同学问:“约翰,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年轻的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10万美元的人,我准会成功的。”
中学毕业后,洛克菲勒便决定放弃升大学,到商界谋生。为了寻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他的眼光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1855年9月的一天,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就在那儿,我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他追忆道。
他工作勤勤恳恳,不久就养成了对数字的好眼光。他除了记好账外,还为商行的经营出主意。有一次,商行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这个绝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赔款比原来高出两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笔“飞”来的横财。洛克菲勒这种天生的经商才能颇得老板赏识,很快给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挣得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对这家商行的贡献远不止此,因此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洛克菲勒断然决定离开这家商行,自闯天下。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石油以后,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金热潮中一样拥向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洛克菲勒也加入淘金队伍,并成为一名经纪商。
克利夫兰的商人们对这一新行当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洛克菲勒去宾州原油产地亲自调查一下,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洛克菲勒来到产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触目惊心:到处是高耸的井架、凌乱简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样的挖井设备和储油罐,一片乌烟瘴气,混乱不堪。这种状况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丧,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了盲目开背后潜在的危机。
冷静的洛克菲勒没有急于回去向克利夫兰的商界汇报调查结果,而是在产油地的美利坚饭店住了下来,进一步做实地考察。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市场行情,静静地倾听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叙述,认真地做详细的笔记。而他自己则惜字如金,绝不透露什么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兰。他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油井已有72座,日产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这是盲目开的必然结果。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是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由于疯狂地钻油,导致油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下阵来。
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洛克菲勒虽然才20出头,但做生意已颇为老练。他欣赏那些得冠军的马拉松选手的策略,即让别人打头阵,瞅准时机给他一个出其不意,后来居上才最明智。他在耐心等待,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放手大干了。
1870年初,以洛克菲勒为首的标准石油公司正式成立。随后,洛克菲勒控制了石油的价格和石油运输价格,开始实行无情的垄断。而这一切对众多的中小业主来说,无疑是飞来横祸。
面对死亡的威胁,不甘被吞并的中小业主奋起抗争。他们在年仅24岁的亚吉波多的领导下,组织了生产者联盟,以武力封锁原油产地,暂时停止了石油生产和输出。因为南方石油公司的12家大企业都是以炼油为主的公司,生产者联盟试图以断绝其原油供应为武器,打破洛克菲勒和铁路公司的垄断。
中小业主的抗争得到了舆论界的有力支持。洛克菲勒被舆论界骂得体无完肤。铁路业巨头们与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们签订了公平公开的运费协定。生产者联盟取得初步胜利,洛克菲勒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野心勃勃的洛克菲勒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认为,只要抓住石油原产地中小业主的弱点,进行反击,定能分化同盟,反败为胜。
所以,当亚吉波多领导的生产者同盟一再强调,倘若油价达不到他们所要求的“每桶4元”的生命线,他们绝不解除大封锁时,洛克菲勒向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抛出了诱饵,他宣布将以每桶4.75美元的价格购买原油。
4.75美元,这个大大高于生产者同盟“生命线”的价格,不费吹灰之力就击破了亚吉波多苦心组织的武装封锁。
同时,洛克菲勒还派出大批购人员,怀揣现金,深入石油产地,向中小业主收购原油,并散布“好消息”:“标准石油公司每天将以现金收购150叩桶原油,每桶价格4.75美元。”
虽然亚吉波多等人大声疾呼,拼命劝说:“洛克菲勒是条大蟒蛇,大家千万不要上当!”但是4.75美元的价格,对于为实行大封锁已停工40天的各企业来说,实在是“挡不住的诱惑”。
于是,有人背着生产者同盟,悄悄开原油;接着就有人公开与标准石油公司签订合约。生产者同盟名存实亡,大封锁无法维持下去了,石油原产地的中小业主掀起了向标准石油公司出售原油的热潮。
为获取厚利,各公司疯狂开,日产量达到5000桶,已严重过剩。
两星期后,洛克菲勒向各中小业主宣布:
“供过于求的状况已打破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对此你们应当承担责任。我们没有必要再以每桶4.75美元收购原油,现在我出的价钱是2.5美元,到下星期如果每桶高于2美元,我们就不买了。”
几句话就打破了中小业主的美好希望,但是,生产者同盟已经解体,石油产量严重过剩,他们除了接受洛克菲勒的低价钱外,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洛克菲勒就这样奇迹般地反败为胜了。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能洞悉对手的弱点,并诱之以利,使对方阵营内部发生分化,终于一举获胜。
最近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据光明网消息,国内油价“第8轮”调整,将在下周一晚上12点(4月17日24时)开启,本轮油价将面临大幅上涨,92号汽油再次逼近“8元时代”!
惊讶之余,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油价又要涨了呢?
因为4月的首个交易日,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和北非产油国宣布自愿减产规模总计约为116万桶/日,再加上俄罗斯减产措施延长的50万桶/日,欧佩克+接下来的减产总和将超过160万桶,直到2023年底。
这是继2022年11月,OPEC+就全球经济和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减产200万桶/日后的又一大动作!
经过半个月的市场演化,使得国际油价14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
纽约商品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36美元,收于每桶82.52美元,涨幅为0.44%;
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2美元,收于每桶86.31美元,涨幅为0.26%。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油价为何要应声而涨?
我国油价的调价窗口取决于国际油价的涨幅。根据2016年 1月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其中第六条较为明确地规范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定价问题,即
1)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 40 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 40 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2)高于每桶 40 美元低于 80 美元 (含)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
3)高于每桶 80 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 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
4)高于每桶 130 美元(含)时,按照兼顾生产 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根据上述标准,由于国际油价14日收盘已涨超每桶80美元的临界值,国内油价上涨已箭在弦上。
希望我的解答会对您有所帮助!
为什么说欧洲的危机是政治,美国的危机是经济,中国的经济是历史?
欧洲的危机是政治。
欧洲债务危机之中包含了市场与政治的结构性对立。
发达国家需要更加广阔的市场,特别是德国,本国人民勤劳工作,但消费不多,更多的产能需要找到一个市场,欧洲经济一体化可以产生一个巨大的市场,减小市场交易的成本,有利于出口;欧元区的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本国的市场却开放给其他国家,这样的导致弱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与此对应的是政治上的收缩趋势。德国人不想将自己的钱借给这些国家消费,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的情况下,如果让德国人投票决定是否借钱,想必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借。但是如果这些国家债务缠身,最终陷入经济衰退,那个整个欧元区的市场将萎缩,这也势必影响到本国的经济。国内的政治压力迫使在对外救助上非常审慎。
这就好比穷人和富人组成了一个俱乐部,富人希望更多的穷人来消费,穷人只好借贷消费,富人赚了钱,放了贷;穷人提高了生活质量,欠了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来了,资不抵债,富人如果让穷人破产,自己也得跟着玩完;再借钱给穷人,自家人也有意见。
美国的危机是经济。
长期以来,沙特的主要市场在美国和亚洲,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但这一地位目前正受到俄罗斯的挑战。今年10月,俄罗斯石油产量创下了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每天1078万桶。在过去一年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石油量已经有两个月超过沙特。
令沙特著急的是,美国正成为其最有力的对手。由于页岩油的出现,美国石油日产量在短短几年间从500万桶上升至900万桶。即使是在去年油价腰斩后,美国石油产量仍然从每天850万桶上升至今年7月的最高点950万桶。
这里需要说的是,美国舆论近期大肆鼓吹“沙特崩溃论”,指石油减价导致沙特收入大减,财政赤字严重,更估计若油价停在每桶近200元人民币(30美元),沙特的财赤会升至1.1万亿人民币(1800亿美元),几年内外储耗尽。
美国舆论之所以这样唱衰中东盟友沙特,目的一是造舆论迫使沙特减产提价,以挽救美国页岩气,推高美国经济复苏的力度;二是加深国际资金对美国以外的市场忧虑,促使国际资金流向美国,保证美国的庞大开支资金供给,同样,美国舆论也会长期抹黑中国经济,以达到同样目的。美国证监会早前开出近乎自杀的拯救方案,这就是容许未经开发的油气田列为资产,这一杠杆能令企业筹措更多资金解救,但在油价低时,有关上市公司会大规模撇帐,页岩气带来的股市泡沫危机将会加深。这样,大家就明白美国唱衰沙特的用心了。
中国的经济是历史。
在会“2016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发表了主题演讲。他表示中国经济经过6年多的回调以后,现在已经非常接近底部。从需求侧来看,所以中国过去的高投资主要依赖于三大需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而这三只靴子基本上已经落地,或者接近落地。从供给侧来讲,大宗商品的价格最低点可能已经过去,工业企业利润已经到了最低点,重化工业开始盈利。
从需求侧来看,中国经济过去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的是高投资,而高投资中间20%—25%是基础设施投资,25%—30%是房地产投资,30%以上是制造业投资,而制造业投资直接依赖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以及出口。所以中国过去的高投资主要依赖于三大需求: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出口。所以高投资要触底,就这三大需求也要触底,我是有一个通俗的想法,三只靴子要落地,心里看来这三只靴子基本上已经落地,或者接近落地。
出口大家知道了,我们过去20%几的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占整个投资比重最高的时候是2000年左右,最近几年总体上是一个下行的态势,它是增长的主要通路。下来是房地产,房地产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2014年构成房地产投资70%的城乡居民历史峰值是1200—1300万,到2014年这个点已经达到了,达到了以后房地产投资就会出现一个历史性的拐点,这是我一个基本的判断。今年一季度以后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的上升,有些城市暴涨,它只是我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分化以后出现的一种情况,我就不展开说了。但是我的判断这种上涨带动的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时间不会太长,大家也会看到现在的房地产投资不是太火,房地产投资在今后一段时间基本上增长速度是比较低的,甚至是0增长。房地产投资这只靴子能够落地以后,整个从需求侧来讲,基本上就触底了,这个是刚才讲的基础设施等等三只靴子的变化。
当然触底的过程我特别强调一点,“触底”两个字,有人说一触底不就反弹吗?所谓的U型、V型的反弹,不会再回到过去了,以后7%以上都比较难,明显地回升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它基本上是一个我们讲中国经济将来是一个W型,就是先下,下到某个点基本上触底以后它得拐这个弯,拐过来以后直接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平台,这个平台所谓触底的含义就是不再继续下降了,稳住了,但是这个平台上也会有一些小的波动,我的说法是一个大的L型,再加上若干个小的W型。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观察的就是这种平台在今后一两年能不能出现,触底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今后一两年触底也是经济最不稳定,不确定性超过以往,人们看法情绪分歧很大的一个时期,一些因素可能会给我们平稳触底带来冲击,有几个因素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房地产泡沫,我觉得可以讲泡沫了部分城市,我就不展开说了,这个因素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泡沫破了会带来什么金融风险,包括财政上的压力,包括两极分化。当然更重要的现在泡沫起来以后,你要搞实体经济、要搞创新。
第二,金融风险,经济中间的金融风险是不少的,越是到了触底的时候过去还绷得住的,现在也绷不住了,能不能适度地释放风险的时候,但是也要控制大局,还不能打破我们讲的全局性、区域性的限制。特别需要清楚一点,有些地方我看是为了稳增长,为了那个指标还要搞一些新的投资项目,你会看到这个投资项目实际上有些还是过剩的,有些肯定是要亏损的,但是为了短期的数字好看,他还要搞这些项目,这些项目实际上是在构成新的风险。
第三,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前一段时间英国脱欧,本来是脱不了的,但是它脱了。最近美国的大选到底怎么样呢?我看前两天对希拉里发表了一个什么演讲,刺激性很强,形势又发生变化了,这个人上台以后到底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前两天研究股市又做出反应的,包括美联储的政策,这些东西对我们的经济是不是带来冲击呢?今后一两年这些因素需要特别地关注。
但如果说我们这样一个中速增长的平台如果能够形成以后,今后一两年,我们能够平稳地触底,根据国际经验,根据我们现在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大概我们今后这个平台持续个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是有可能的。
页岩油崛起,石油格局被打破,美国变成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国家石油储量第一,经常看新闻的朋友就是知道是委内瑞拉,的确,全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17339亿桶 ,委内瑞拉就占了3038亿桶,没有任何质疑。可是,因为某种因素,委内瑞拉被美国经济制裁,现在已经沦落到自己都得进口石油了。那么,你可知道现在哪个国家产油量世界第一吗?很多人会认为是沙特阿拉伯,因为它的探明储量26亿桶,世界第二,中东土豪富得流油,不是白说的,或者是俄罗斯,甚至伊拉克? 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世界第一的产油国是美国。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报告, 2020年美国的石油日均产量约1130万桶,名列世界第一,第二的是俄罗斯,日均产量1027万桶,第三的沙特日均产量920万桶, 俄罗斯和沙特是受2019年12月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协议要求降低产量,而美国这是受疫情影响情况下有所下降。2019年,美国石油日均产量1220万桶世界第一,第二的俄罗斯则是日均产量1125万桶,第三的沙特日均产量则是981万桶,就在2019年,美国一改从原油及其制品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
在出口方面,2020年美国日均出口310万桶,名列世界第四,第一是沙特,日均出口660万桶,俄罗斯第二,日均出口470万桶,伊拉克第三,日均出口340万桶。实际上在2018年,美国日均产量1090万桶,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日均出口量达到了200万桶,可是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与进口量比较,其还是石油净进口国,直到了2019年日均出口298万桶,才是净出口国。一方面是新能源 汽车 普及加快步伐,特斯拉等一干新能源 汽车 销量猛增,光是2019年就销售上牌了158925万辆,最主要的就是其页岩油的产量稳步增长。
随着 汽车 出现到推广普及,轮船动力方式改变,飞机出现,各种机械设备都开始使用热效率更高,更方便的石油产品,美国在20世纪20-40年代是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洛克菲勒家族就是那时候崛起的,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是一座因石油开发而繁荣起来的城市。由于当时 汽车 和化工业整体需求量少,美国是重要石油出口国。 珍珠港爆发前,美国就停止出口石油到日本,迫使其铤而走险偷袭珍珠港,攻取东南亚,大洋洲,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夺取战略物资石油和橡胶。
随着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西部石油产量逐渐下降,工业逐渐发展, 汽车 拥有量不断增加,石油及其制品消费跨越式增加,美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原油进口国,最多的时候日均进口量达到1200万桶。 其进口绝大部分依赖油层浅,产油成本低的中东,为了保障其能源安全,美国在中东建立大量军事基地,一直以来时刻保持在中东的战略存在。
据美国能源部门统计,美国已探明石油储量689亿桶,名列世界第九,其中页岩油储量463亿桶。其有四大页岩区,分别是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和鹰滩页岩(EagleFord),北达科他州的巴肯页岩(BakkenShale),以及西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马塞勒斯页岩(MarcellusShale)。但是页岩油储存很深,开难度大,之前的技术开成本很高,比起中东只有几美元,十几美元,甚至二三十美元每桶的开成本不划算,除了开部分本土和墨西哥湾的原油外,大量进口是最好的选择。
到了2014年国际油价超过100美元每桶,页岩油开技术也取得了进步,总体盈亏成本还是在50美元/桶左右,但是对于高油价,页岩油开技术成本高的劣势已经被抵消,大量页岩开技术在美国应用。比如水力压裂法,美国95%的页岩油井都是通过水力压裂法进行开的。这时候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联盟就不干了,害怕失去石油领导控制地位,在加上2014年乌克兰战争打响,美欧制裁俄罗斯油气,而俄罗斯主要财政收入就是油气,不同意沙特减产,而且增加产量, 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大量增产,三个月油价暴跌一半,之后甚至降到了40美元以下,甚至低于30美元。要知道美国页岩油开成本是每桶50美元左右。大量的美国页岩油企业破产,关闭油设施,解雇工人。
俗话说得好,杀敌一万,自己也得损伤三千吧?沙特这些主要产油国,石油是主要财政收入,石油价格暴跌,其他方面还要开支吧?其经济也受到重创,沙特的外汇储备大量减少,2013年末时候是7252亿美元,石油价格战开始后,逐渐下降到2020年只有4450亿美元, 要知道沙特货币里亚尔汇率对标美元是需要至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这些被制裁的国家经济则更加困难。
随着石油价格战深入,人们惊奇发现美国更先进的页岩油开技术出现了,比如稠油开技术,盈亏成本只有每桶16美元,就是说即使油价在30美元每桶, 美国页岩油油企还能盈利,大量的油井又出现在了页岩油产区,美国的石油产量逐渐增加到日产1000万桶以上,直到2019年最高峰时候甚至达到了日产1200万桶以上。可以说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大国—美国可以完全不依赖进口,不要看欧佩克眼色了。
这时候老牌的石油出口国坐不住了,价格战已经没有意义,除了给俄罗斯增加压力,不能再打垮美国页岩油企业。到2019年12月,欧佩克和非欧佩克联盟大会召开,各方都决定减产,保护油价,油价又开始涨了。 美国的页岩油生产企业铺设更多管道通向海岸,海岸也增加了很多可以接纳巨型油轮的受油港口,它们可以清掉债务,坐着收钱了。虽然2020对油价又产生新的影响,随着疫苗接种普及,世界经济恢复,丝毫不能动摇美国世界石油生产头把交椅的地位,相反还大量出口。 去年美国就是我国十大石油进口国之一,比2019年增加了211%,达到16万吨。
从美国页岩油开发,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至理名言深刻含义。 但是我们是人口大国,虽然石油产量2020世界前六,但是进口却是世界第一,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各企业,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在能源 科技 方面早日取得更大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