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油价限价反制-俄罗斯石油降价
1.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2.欧俄相互制裁重创经济,俄罗斯损失多少
3.俄罗斯最核心的利益是什么,或者有哪些?俄罗斯是如何维护其核心利益的?
4.卢布涨回来了!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失败了吗?
5.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
俄罗斯经济政策分析
2020年7月21日,俄总统签署《关于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发展目标的法令》,确定了为使俄罗斯实现突破性发展、增加国家人口、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创造舒适生活条件以及发掘个人才能的重点任务目标。9月23日,俄政府正式批准《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草案并已准备开始实施计划第二阶段——采取措施恢复消费需求、提高私人投资,在预算调整的情况下,这将确保俄GDP在2021年增长3.3%。俄政府希望2022-2024年不仅为了恢复经济,更是为了实现正在更新的国家目标而吸引私人投资。
2019年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106.5亿美元,增长2.2%。其中,俄罗斯对中国出口565.3亿美元,增长0.9%,占其出口总额的13.4%,提高0.9个百分点;俄罗斯自中国进口541.2亿美元,增长3.6%,占其进口总额的22.2%,提高0.3个百分点。俄罗斯对中国贸易顺差24.1亿美元,下降36.4%。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俄经贸指数报告(2020)》显示,2019年,中俄贸易指数总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较2018年上涨12.66%。从中俄经贸指数(月度)来看,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中俄进出口总额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在2月份达到低点,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中俄贸易逐步恢复,进出口总额稳定上升。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达到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第二位。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4年俄罗斯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八章。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基本情况与投资环境,接着深入分析了俄罗斯经贸发展、中国投资合作情况以及俄罗斯重点区域投资机会。随后,报告对俄罗斯汽车、钢铁、机电、农业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做出细致透析。最后,报告阐述了俄罗斯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税收制度、外国企业在俄罗斯设立与人员进入程序以及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俄罗斯投资环境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
欧俄相互制裁重创经济,俄罗斯损失多少
欧俄之间的经济战——制裁与反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导致双方利益俱损。危机常态化与反危机常态化已变成俄罗斯经济的主要特征。美国期盼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断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欧俄经济战没有赢家,如果有赢家的话,那么美国则是欧俄经济战背后的最大赢家。
2016年7月1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因为俄罗斯未能执行明斯克协议,欧盟已正式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延长到2017年1月31日。作为回应,俄罗斯总统签署指令,将限制进口实施对俄制裁国家的食品禁令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因乌克兰危机,欧盟从2014年夏季开始对俄实行经济制裁,俄罗斯采取限制欧洲食品和粮食作物进口作为反击。2016年7月底,欧盟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到期。欧盟最终决定对俄在金融、石油和国防合作领域的经济制裁延长半年。
欧俄间的转圜窗口曾经出现
在2016年6月16—18日召开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包括意大利总理伦齐、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等欧洲政要以及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道达尔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等大公司的***悉数到场。与欧洲与会者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欧盟与俄罗斯的制裁与反制裁问题。此前,为回应欧盟国家***的说情,宣布释放被俘的乌克兰女飞行员萨夫琴科。俄方深知此次与容克会晤的重要性,这是乌克兰危机两年来欧盟最高级别***首次访俄。另外,论坛闭幕72小时之后,欧盟28国大使将讨论是否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在论坛上,参会的欧盟企业***呼吁欧俄双方取消两败俱伤的制裁与反制裁。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呼吁俄首先停止对欧盟的反制裁措施。伦齐在与会晤时也暗示,只要俄罗斯率先取消对欧盟国家的反制裁,欧盟就将减轻或者不会再次延长即将到期的对俄制裁。但是当会晤容克时,后者不仅并未给出伦齐同样的暗示,而且其态度依然强硬,敦促俄罗斯必须履行明斯克协议。容克表示,“俄罗斯是明斯克协议的签署伙伴,对此负有义务,下一步很清楚,那就是全面贯彻协议,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
事实上,多数反对继续对俄制裁的欧盟成员国都希望俄方首先做出让步,取消对欧盟的反制裁。虽然俄罗斯迫切希望欧盟取消对俄制裁,但担心在自己宣布单方面取消对欧盟反制裁后,欧盟仍维系对俄制裁,置俄罗斯于尴尬处境之中。圣彼得堡俄欧会晤之后的6月20日,法国外长艾罗仍在呼吁欧俄双方对待制裁与反制裁采取“开放”态度。
俄罗斯并未如欧盟国家所愿选择“开放”的态度,欧俄双方取消制裁与反制裁的转圜窗口就此关上。由于欧盟多数成员国的反对,此次对俄罗斯制裁并未如此前那样由欧盟机构宣布自动延长,而是经过了6月21日欧盟成员国大使会议的讨论。与会部分欧盟成员国大使公开表达了对制裁措施的保留意见,但会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延长对俄罗斯经济制裁6个月。历史不能假设。但倘若俄罗斯接受了伦齐和萨科奇的建议,率先取消对欧盟国家的反制裁,或许欧盟将取消对俄罗斯的延长制裁,至少会减轻制裁。对于延长制裁的决议,表示,不会怨恨欧盟,愿意继续推动欧盟和俄罗斯关系的发展。
在7月16日召开的乌兰巴托亚欧首脑会议上,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在与欧洲***会晤时再次谈及欧俄制裁与反制裁的话题,俄方态度仍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他说,俄方不会率先放弃对欧盟的反制裁。不是我们最初发起制裁的,因此我们不会请求任何国家取消制裁。我们会让欧盟自行确定今后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制裁与反制裁是相互加害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加上2014年6月开始的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重创了俄罗斯经济。2015年体现得尤为明显。俄罗斯2015年主要经济数据全面大幅下挫:GDP同比下降3.7%(这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滑)、政府财政收入减少3万亿卢布(约合429亿美元)。从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卢布对美元累计贬值72.2%,对欧元累计贬值51.7%。卢布贬值直接导致俄国内通胀率上升和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年化通胀率高达15.9%(据前俄经济部副部长斯塔里科夫透露,实际通胀率在2015年下半年达到了将近30%),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4%,超过GDP的降幅(这是自2000年之后俄罗斯首次出现),实际养老金减少3.8%。最能够反映民生状况的标准指标——零售贸易额下降10%,实际工资收入的下降9.5%,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降幅。
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令中最严厉的部分是金融制裁。制裁前,欧洲占俄罗斯银行发行新股市场约50%的份额。金融制裁令禁止所有欧盟国家的公民购买大多数俄罗斯金融机构发布的债券和股票、禁止俄罗斯银行在欧洲证券交易所发布新股、禁止以这些交易所为平台从非欧洲国家募集资金。金融制裁令指向俄罗斯国有资本控股至少50%以上的银行,涵盖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大部分资产。这事实上切断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限制对俄技术出口的制裁令阻断了俄罗斯获得先进的炼油设备和技术的最主要渠道(未针对天然气行业)。俄方不能再从欧洲进口深水石油钻探、极地开发以及页岩油提炼设备。俄罗斯在极地地区已经投入大量先期开发资金的诸多石油开采项目不得不中途搁置。限制俄罗斯武器采购的制裁令禁止任何向俄方出售高端军事装备的合同,同时控制对俄军民两用物项的技术出口,包括微芯片和精密制造工具。受制裁令限制,欧盟的前华约国家放弃了已经签署的价值32亿美元从俄进口武器配件的合同。上述技术限制政策对俄罗斯军事装备采购和军工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在欧俄开始制裁与反制裁战之前,欧洲的经济并未走出主权债务危机后的萎缩状态。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让欧洲经济再次遭遇寒流。根据法国国际信息和展望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仅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间,支持对俄制裁的欧美国家出口损失602亿美元。其中欧洲国家损失约为500亿美元。损失最严重是德国,每月8.3亿美元,波兰、荷兰和法国每月损失约2亿美元。”该报告指出,“自2014年8月制裁令实施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出口量平均减少12.9%”。奥地利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报告表明,“俄罗斯反制裁对欧盟产生的伤害不亚于俄方的损失——仅在制裁的头一年,欧盟共牺牲掉约200万个就业机会,1000亿欧元的产值化为乌有”,“以个别国家而言,超过6000家公司在俄罗斯深耕的德国损失最惨重,受波及的就业机会约达50万个,相当于270亿欧元的产值;意大利和法国各有20万、15万人因此失业”。
俄罗斯实施反制裁令后,原来与俄罗斯经济密切、大量向俄罗斯出口农产品和食品的东欧国家受损程度最为严重。以拉脱维亚为例,该国的里加联合奶制品厂2015年因俄制裁损失600万欧元。依据俄经济发展部的数据统计,俄罗斯对西方实施农产品和食品禁令后,相较2013年(俄实行特别经济措施前最具代表性的一年),西方国家直接农产品和食品销售损失约合86亿美元。
危机与反危机下常态化的俄罗斯经济
西方的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巨大压力。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2016年1月在盖达尔经济论坛上坦承,“俄罗斯经济形势复杂而又严峻,正在遭遇近十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但他强调,“经济局势仍然可控”。目前的经济危机仍在俄罗斯多数民众可承受范围之内。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7月8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58%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俄罗斯针对西方的经济反制措施未对自身生活产生影响,65%的受调查者认为,反制裁措施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影响更严重。
西方对俄制裁出台后,为适应新形势,俄罗斯加快了具有进口替代性质的反危机经济政策调整,俄罗斯进入“忍耐型”的经济发展。根据2015年俄罗斯政府推出的调整计划:5年内减少20个关键领域的进口,涉及采掘机械、电子工程、生物科技、化工制药等领域。目标要将对外国农林业机械的依赖降低56%、食品加工降低53%,工程机械降低34%。为此,俄政府采购不再坚持“技术性能优先”的原则,而改行“俄罗斯制造优先”,“摆脱外部依赖优先”。俄政府还认定,如果中小型合资企业中拥有51%的俄罗斯人股份,即拥有俄企地位,可以按照中小企业的特别配额参与俄罗斯国家采购。
2014年11月,俄罗斯央行放弃“卢布盯住美元”的政策,并大幅上调利率,以应对资本外逃并压低通胀率。这一政策虽未立竿见影,但在2016年开始初见成效。截至8月,卢布兑美元上涨了13%,涨幅在所有新兴市场货币中排第三。俄罗斯本币债券今年的表现在摩根大通公司监测的15个国家中排名第三。8月23日,俄罗斯Micex股指触及纪录高点。按美元计算,该指数2016年已累计上涨25%,使俄罗斯的表现在MSCI明晟(MSCIInc.)追踪的23个新兴国家中排名第六。2015年3月,批准俄财政部关于建立不可撤销信托体系服务公司的建议,支持俄财政部推动俄资本去离岸化的倡议,鼓励俄境外游离资本以公司注册资本金形式,作为信托投资回流,免除相应的财产税,同时不再追究资产来源和外流原因等法律责任,并按注资股比分享公司盈利。此外,俄财政部推动立法,要求在外国企业控股达到或超过10%的俄罗斯纳税人,只要在2016年4月1日前申报资产情况,申报后可免除资产不明来源法律责任。上述举措增加了外部资本对俄罗斯经济环境的信心。俄罗斯央行发布的公告显示,2014年俄罗斯资本净流出额达1515亿美元,是2013年的近2.5倍,而在2015年俄罗斯政府实行海外资本大赦后,当年外逃资本降至1180亿美元。目前尚不能断定俄罗斯资本外逃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但至少外逃资本出现止跌回稳的势头。
从苏联解体之初的俄罗斯整体社会经济危机到1998年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机与反危机已经成为当代俄罗斯的常态。政府历练出一整套应对经济危机经验,加之民众坚韧的传统耐受力,现代俄罗斯社会已经形成危机自我适应机制。2000—2007年间,俄罗斯GDP年均7.2%的八年高速增长与国力的迅速恢复为提供了民意支持和执政合法性的基础。美国发起并主导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其目的不仅在于迫使俄罗斯执行明斯克协议,更在于以压促变,籍此力促俄国内生成反的政治氛围,防止其在2018年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但目前的俄罗斯国内政局,尚未见无法继续当政的任何迹象。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问题上的成功出击为其化解国内危机并继续执政奠定了难以撼动的基础。美国期盼的俄罗斯政治和经济断崖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出现。
俄罗斯当前经济危机的形成并非单纯源于西方的经济制裁,它与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尤其是国际能源价格的一路下跌密切相关。究其根本,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严重依赖资源禀赋。其GDP的10%、政府预算收入的50%、出口总额的78%都依赖于能源出口;国际油价每降低10美元,俄罗斯财政赤字增加GDP的1.4%。俄罗斯经济纾困的关键在于完成能源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型。
欧俄之间互相加害式的制裁与反制裁不可能长久。深受俄罗斯反制裁之苦的欧盟各成员国要求取消对俄罗斯制裁的呼声势必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实际,“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之墙已经开始摇晃”。今年4月28日,法国国民议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反对党提出的呼吁政府解除对俄制裁的议案。匈牙利、塞浦路斯、希腊、意大利和斯洛伐克等五个欧盟成员国对继续制裁俄罗斯明确表示反对。其中,匈牙利外长表示,欧盟同意延长对俄制裁的决定是“不正确和反民主的”。意大利率先向俄罗斯表态,愿意单方面减少一些商业方面的制裁。德国表示,不会处罚意大利等国的对延续制裁的自行松绑行为。8月18日,默克尔表示,德国愿意成为第一个解除对俄制裁的国家,只要俄罗斯执行明斯克协议。显而易见,没有欧俄的和解就没有欧洲的安全与稳定,加之欧盟在能源安全、地区反恐和难民等问题上也亟需俄罗斯的合作,因此欧俄经济和解、双方取消制裁和反制裁是未来发展的大势。
欧俄经济战双方没有赢家。如果有赢家的话,那么非美国莫属。欧俄经济关系龃龉的背后是政治安全关系的恶化,欧洲更加依赖美国的力挺。依照俄罗斯发布的统计数字,欧俄双边贸额易2015年下降10%,而美俄双边贸易却逆势上扬6%。欧俄经济困局中的资本外逃大潮大多流向美国。美国企业也趁欧洲竞争对手的缺失,在俄罗斯市场大展拳脚。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的贝尔直升机公司和俄罗斯乌拉尔飞机制造厂签署合作协议(虽然后者的母公司在制裁黑名单上),在叶卡捷琳堡组装贝尔公司的单引擎轻型直升机;位于莫斯科的波音公司研发中心项目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
俄罗斯最核心的利益是什么,或者有哪些?俄罗斯是如何维护其核心利益的?
对俄罗斯而言,近年以来,国力与军力得到恢复和增强,两任总统和梅德韦杰夫也都以恢复俄大国雄风为己任,明确表示俄将通过增强自己在全球的影响来抗衡美国的单边政策,绝不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美国“随从”的角色。但是,俄罗斯的国力还没有恢复到可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地步。
对于俄罗斯而言,在维护核心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重要的不是逞强斗狠,而是守住“底线”,即通过非武力的外交手段让美国明白自己的利益关切,权衡威逼俄罗斯可能引起的后果,从而最大可能地保存战略利益空间。俄罗斯最近所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象征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目的是表明态度向美施压。
而对美国来说,也不愿意把俄逼到墙角,使其孤注一掷与美对抗。俄美之间在反恐、防止核武器扩散、解决地区冲突、环境保护、经济贸易、能源合作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利益。在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如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美国也需要俄罗斯的合作与配合。正因为如此,美对俄的批评口气近来有所缓和,国务卿赖斯日前就表示,美俄关系不会破裂。
当今世界格局与冷战时相比已有很大区别,互利共赢取代“零和游戏”成为共识。在诸多国际事务中,美国不能没有俄罗斯的合作。而俄罗斯从振兴强国地位的战略目标考虑,也不可能同美国对着干。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俄美双方一定会在斗争和妥协中寻找利益的契合点,两国关系会在冷热之间交替前行
卢布涨回来了!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失败了吗?
专业知识很重要,但常识更重要!
比如说汇率。只有当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时,汇率才是真实的,否则所谓的汇率,不过是哈哈哈!
再比如说,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是各种货币可以自由进出。不能换汇、不能自由跨境流通,所谓的金融中心,也不过是哈哈哈。
卢布涨回来,是俄罗斯控制了国内外汇外流,停止了俄罗斯公民兑换美元、欧元等,强烈措施的结果。现在说西方经济制裁失败,为时过早。
卢布汇率是涨回来了,但卢布也已经从一种“自由兑换”的货币,变成了“强制兑换”的货币了!也就是说,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没有反应到卢布的汇率上面,但却反应在了卢布的“管制”上面,这难道不是制裁的一种后果吗? 所以,也就不能说,西方的经济制裁失效了。
“强制”做的事情,必然是一方赚便宜,另一方吃亏。由于没人愿意吃亏,所以这种总有一方吃亏的“兑换”就不可能自然发生了,那么就需要通过“强制”来发生了。 西方的经济制裁,将一个可以自由兑换的卢布,变成一个必须“强迫”兑换的货币,这难道 不是 制裁的效果吗?
强迫之下,就总有一方吃亏了,而且是一直吃亏下去。那么交易中吃亏的一方,就一定会想尽办法避免吃亏,也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吃亏的交易发生了。对于卢布,这就是兑换规模会显著变小,这难道不是俄罗斯政府的长期负面影响吗?
别忘记了,俄罗斯虽然是世界上相当重要的能源和粮食供应国,但在其他方面,俄罗斯全都需要依赖外国商品才能把日子过下去。比如,许多药品就必须要进口,许多消费级电子产品都需要进口。这些东西哪怕是从“友善”的国家进口,也是需要外汇来购买的。但卢布的兑换因为在管制状态下,规模缩小了许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俄罗斯手中的外汇减少了。但俄罗斯为了维持 社会 稳定,进口的东西却不能少,那么从哪里找来外汇付钱呢?总不能让外国公司做“义务劳动”吧! 国际贸易,就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而且这个“钱”,还要是买卖双方都认可的“钱”,所以付卢布什么的,就不用来开玩笑了。
从目前的状况看:是的。
从战前的1美元对70到80这区间,战争进行了一月零几天,卢布又回来了,起初制裁时,卢布飞速下探,从最低跌到175卢布,几经搏弈,卢布还是卢布,美元还是那个美元。看似打了平手,其实这次美元输得特惨。
美元可谓是对卢布恨之入骨,带上北约集合三十来个国家,左一个制裁,又一个制裁,最终还把俄踢出swift,无以复加的操作,来彻底整垮卢布。
不想妙计频出。一会卢布与黄金挂勾,一会又与俄输出的天然气(对俄不友好国家)用卢布支付。两大奇招一下来,卢布如火箭般往上涨。
有人调侃,当初北约多疯如今多狼狈。最初俄输欧天然气350′到400欧元之间,现今却升到1400欧元每立方米。
据俄媒报道,俄输欧不止天然气,还有煤炭、粮食,还有稀有矿藏。
你有美元,人家手里有硬通货。美元不能代替天然气、石油、粮油,在饥饿面前,粮食才是唯一救命的东西。′世事无常,曾几何时,美元叫谁跌,谁就跌。一个标准普耳,人家评估一下,随口一张,一个本来发展非常不错的国家,比如九七、九八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总之美元叫谁涨,谁就涨,叫谁跌,谁就跌,美元就如此呼风唤
雨。
石油美元的历害大家有目共睹,为了美元的世界,美国大兵兵锋所指,道琼斯指数不降反升,如九一年的海湾战争,你觉得奇怪吗?
但今天卢布造了反,按此发展下去,卢布上涨不会封顶。
就让美元去哭吧,风水轮流转。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卢布逐步上涨了,但并不代表着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就完全失败了。
这段时间卢布汇率迅速上涨。
自从俄罗斯跟乌克兰发生冲突之后,欧美很多国家都纷纷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结果导致卢布的汇率迅速下跌,最高峰的时候,一度下跌超过40%,这让很多人觉得俄罗斯经济就要完蛋了。
但是在卢布迅速下跌之后,俄罗斯推出了很多措施,一方面是加息,另一方面是减少外币兑换,再一个是最狠的,就是将卢布跟黄金挂钩,5000卢布可以兑换一克黄金。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卢布对于美元的汇率迅速上升,特别是宣布卢布跟黄金挂钩之后,卢布出现了多日上涨,目前卢布对美元的汇率甚至上涨到了战前的水平,这让很多人纷纷表示太不可思议。
卢布对美元的汇率迅速上升,可以减少外资的流出,这对于缓解俄罗斯国内经济下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卢布汇率上升并不代表着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就完全失败。
经济制裁分为很多种,包括金融制裁,贸易制裁,冻结资产等等。
而汇率并不是直接的制裁手段,更多的是经济制裁的一种结果,因为在欧美宣布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俄罗斯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卢布失去信心,结果才导致卢布汇率下降。
只不过在俄罗斯宣布卢布跟黄金挂钩之后,这意味着不管俄罗斯经济出现什么情况,大家手中的5000卢布都可以直接兑换1克黄金,这对于稳定汇率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除了汇率之外,目前俄罗斯其他方面的影响仍然非常大,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通过SWIFT系统进行结算,包括俄罗斯大量的能源出口以前都是通过Swift来结算,但是在俄罗斯被踢出Swift系统之后,俄罗斯很多银行将不能正常使用美元或者欧元以及其他货币进行结算,结果导致俄罗斯的外贸出口进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虽然俄罗斯有自己的结算系统,另外也可以通过人民币结算系统来实现部分贸易的正常进行,但最终也完全没法取代Swift的作用。
欧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之一,就是禁止境内的机构以及企业向俄罗斯出口,同时禁止从俄罗斯进口,另外在俄罗斯有相关业务的企业也必须停止。
在欧美做出这个制裁之后,俄罗斯的很多产品出口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除了能源出口还算正常之外,其实其他产品出口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这对于俄罗斯本国的一些企业影响是非常大的。
另外俄罗斯本身主要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并不是很发达,有很多商品都从全球各国进口,在欧美一些国家禁止向俄罗斯出口之后,他们生活生产所使用的一些原材料以及产品就可能没法正常进口,比如一些核心的芯片零部件没法正常进口,不能使用欧美的一些软件等等,这对当地企业影响同样非常大。
比如谷歌就宣布禁止俄罗斯手机厂家使用安卓系统,结果导致俄罗斯手机厂家生产出的手机没系统可以搭载,这种影响只有他们知道。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境内有很多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当中就包含大量的欧美企业,这些欧美企业在俄罗斯境内开展生产零售等各种业务。
但自从欧美宣布对俄罗斯制裁之后,很多欧美企业都宣布停止在俄罗斯境内的业务,如此一来对俄罗斯的经济、就业、财政收入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欧美对俄罗斯的一项重要制裁之一,就是宣布将俄罗斯在海外的一些资产冻结,包括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俄罗斯央行在其他国家的一些资产,甚至俄罗斯一些富豪在海外的资产都被冻结。
比如切尔西的老板阿布的资产就被英国冻结了,网上还一度流传俄罗斯一些富豪在意大利的豪宅以及游轮被没收了。
由此可见,欧美通过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之后,对俄罗斯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如果这种制裁措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俄罗斯的影响会更大。
当然面对欧美的制裁,俄罗斯也做出了反制裁措施,而俄罗斯最大的筹码就是能源,所以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俄罗斯在能源出口上大做文章,宣布对不友好国家出口的天然气将使用卢布结算,结果导致很多国家的天然气价格都迅速飙涨,尤其是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上涨非常明显,通胀压力进一步扩大。
最终在制裁与反制裁的较量之中,其实欧洲和俄罗斯都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让美国的一些能源企业捡到了便宜。
从2022年3月14日开始,俄罗斯卢布开始大步的进行反弹,经过近20天的发展,现在一美元,大约只能兑换81卢布。对比在俄乌冲突之前的2月24日,那时候一美元大约兑换75卢布,那么现在可以说在目前第一阶段的金融制裁与反制裁中,卢布确实涨回来了。但是现在如果去下一个结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已经失败,这可能还为时太早。
1.目前的卢布汇率上涨,其实还不是在一个纯市场环境下的上涨。在之前,俄罗斯是一个半外汇自由浮动的国家,那么那时候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属于半市场环境下的公开汇率。但是现在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恢复,整体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是有着临时的管制措施的,所以此时的卢布汇率其实是一个完全管制下的汇率,并不一定代表真实的市场汇率。有可能在俄罗斯的市场上,卢布汇率并不是这个价格。
2.俄乌冲突现在还没有平息,已经进入到一个胶着化的状态,所以后续的变数仍然非常之大。美国和欧盟有可能针对俄罗斯还要开启新的一轮更大范围的经济制裁。虽然俄罗斯的自给自足非常强,但是只要俄罗斯仍然与世界其他国家产生着国际贸易的往来,不可避免的就要遭遇到经济制裁的相关措施影响。所以现在只能说第1轮的对抗,以俄罗斯卢布的汇率上涨为结束,俄罗斯挺住了。
3.俄罗斯在此次经济制裁和金融制裁中,采取的最重要的反制裁一个组合拳,那就是宣布欧洲不友好国家必须以卢布来结算天然气,同时俄罗斯央行宣布一克黄金兑换5000卢布。也就是俄罗斯拿出天然气作为一个反制裁工具,同时逼迫那些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变相的以黄金、美元、欧元等等来去兑换卢布。黄金的国际市场价格俄罗斯不能掌控,但是通过这个组合措施,可以让卢布的汇率变相上调,当然其中的产生的损失差价自然就是这些欧洲不友好国家来买单了。
不过我们现在盘点一下俄罗斯的传统出口项目,确实除了天然气以及石油之外,还仍然有着令其他国家担忧和恐惧的反制裁措施,例如全球高 科技 产业必不可少的钯金原材料,有可能就会成为未来反制裁的新的工具。同样俄乌冲突的及早结束,也有可能对于俄罗斯卢布的汇率稳定形成强有力的影响因素。
我觉得虽然说俄罗斯的卢布又涨到了开战之前的水平。但不能因此就说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完全失败了。况且俄罗斯自己也不敢这么认为。毕竟西方的毁灭性的制裁对俄罗斯整体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而且还波及到其他许多原本跟俄罗斯有贸易关系的国家。
当然,也不能说俄罗斯对于西方国家的制裁一点反击的手段也没有。毕竟俄罗斯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拥有极为辽阔的国土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天然气石油,粮食,还有丰富的矿产品等等。这些东西是硬通货,各地都是需要的。
况且这个世界不仅仅只有西方,还有东方和南方。有许多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跟俄罗斯依然是非常友好的。只要有这些俄罗斯的友好伙伴国家大力的支持他。就能够抵御西方国家战时的制裁。
蜡烛来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卢布大战风险外溢!俄采取果断措施抑制金融风险,卢布强烈升值。
因为俄罗斯卢布经过这将近一个月的强烈反弹,俄罗斯卢布失地基本上全部收复本轮经济制裁以后的跌幅!
我们必须要正视:为什么美俄发生经济大战,西方经济却沉重遭殃呢?一个原因就是,俄乌战争爆发是一个典型的全球性危机,而且它不仅仅是地缘政治方面的,更主要它是能源危机。
就从目前来看的话,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飙升,西方经济继续受到打击。
所以说,在这场俄乌冲突当中,各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对于其未来的经济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缺乏足够的智慧,那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
总体来看,蜡烛认为俄罗斯在金融领域单挑整个西方国家,虽然还没有取得完胜,但是他已经成功地巩固住自己的防线,然后给西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机。而美国有可能成为现在盘面看最大的获利方。
西方国家在这场博弈当中是损失惨重,因为他们的这种盲目跟风的政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他们成为美国镰刀下的新韭菜,这是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造成的。
俄罗斯金融反击正在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果,希望俄罗斯能够巩固胜利果实趁胜追击,成功击中美元霸权的穴,这才是未来最好的结果!
应该来说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的影响因为的一个妙招有所缓解,卢布也由前期的大跌到涨回来了,这个妙招就是 卢布支付令+卢布锚定黄金。
俄罗斯总统公开宣布:我们计划在向“不友好国家”出售天然气时转而使用俄罗斯卢布。,4月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又宣布,对俄罗斯天然气的卢布支付模式将在未来扩展到对其他商品种类。下一步肯定是原油,电力,农产品。
而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不反对卢布支付,德国意大利同意到俄工业银行换卢布支付来变通,世界与俄友好国家也将开始卢布交易。的这招稳住了卢布的下跌,并通过与黄金锚定建立卢布升值预期。
另外卢布支付令让卢布成为市场硬通货,既提高了俄罗斯友好国对俄出口的积极性,又让欧美对俄友好国家的长臂管辖不敢轻易出手,也保住了俄基本的进出口贸易和国内供应缺口。所以西方想能过打跨卢布打跨俄罗斯的阴谋实际上已经破灭。
谁会想到俄罗斯的卢布竟然会这么厉害啊。
卢布一直在升值。这几天到了82左右,即1美元:82卢布,俄罗斯的目标值是小于79。
俄乌战事明面上是俄罗斯在修理不听话的乌克兰,实际上是对着整个西方国家去的,特别是美国和北约。美国是俄乌冲突的挑唆者,其他的都是打手。
俄乌战事引来西方对俄罗斯的疯狂制裁,是前所未有的制裁。俄罗斯面对西方的制裁出台了多项反制措施,居然卢布竟成了最狠的一招!
俄罗斯拿自己卢布当工具与天然气、石油、粮食、化肥等绑定,那些被列入不友好国家想进口上述产品就必须使用卢布结算,卢布直接挑战美元、欧元的地位。
自3月23日开始,卢布一路杀来,把欧洲各国搞得鸡犬不宁,西方 社会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而卢布一路升值,俄罗斯国内物价稳定。
西方国家从经济、金融、文化等多个方向封了俄罗斯,但俄罗斯是一个资源型大国,世界需要俄罗斯的资源,这个是没法改变的事实,总统也正是因此而非常淡定,所以拿出卢布作为结算工具来对付西方国家。
不管那些靠进口俄罗斯资源过日子的国家怎么来看待这件事情,毕竟 社会 需要运行老百姓要过日子的,早晚要跑到俄罗斯的门上来的,俄罗斯现在是稳坐钓渔船。
俄罗斯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被制裁,对制裁有了一些免疫力,何况还有一大帮好朋友帮衬着,大不了俄罗斯的经济停滞几年,过几年紧吧的日子。而西方国家就不同了,他们从来都是制裁别人,自己从中享受的,谁会想到制裁俄罗斯竟俄罗斯反制裁了。西方因为俄罗斯而使其经济、 社会 遭到了惨重的打击,且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更难的日子还等着西方国家去享受呢。
俄罗斯革西方国家的命,卢布革了美元与欧元的命,西方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买单,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最终会彻底的失败。
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
内容提要: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经济金融制裁,至今仍在继续。俄经济形势出现急剧恶化:经济衰退、资本外逃、外汇储备骤减、投资环境恶化、通货膨胀飙升等。本文旨在研究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由于没有发现反事实,并且很难找到有效的比较,所以本文使用合成控制法来构造反事实(或合成俄罗斯)以预测没有受到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影响的俄罗斯经济。因此,真实俄罗斯和合成俄罗斯的人均GDP轨迹的差异可归因于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的影响。研究发现,自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的西方制裁确实使俄罗斯走上了一条较低的增长道路,而且累积的影响越来越大。
关键词: 经济金融制裁;俄罗斯;合成控制法
“经济金融制裁”是指制裁国切断与目标国间的经济金融往来,影响目标国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来达到迫使目标国接受制裁国政治条件的目的。与军事制裁相比,经济金融制裁具有低成本、高效用等特点,所以经济金融制裁逐渐成为大国博弈间的新方式。2014年3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经济金融制裁并延续至今。尽管俄罗斯政府称,俄经济在长期制裁下情况一切正常,但制裁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小觑(李健民,2019)2014-2017年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造成的损失高达2800亿美元,GDP丧失增长率2.4%(Juan.C Zarate,2015)。在2016年以后,俄罗斯的GDP总量只及中国的广东省。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2014年欧盟国家对俄罗斯的出口与2013年相比平均下降了14%,其中马耳他(-78%)、塞浦路斯(-42%)和比利时(-27%)对俄的出口的下降比率最高。同样在2014年,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均下调了对俄罗斯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BBB-,惠誉BAA2,穆迪BAA2。2015年欧盟理事会、时任均宣布延长和扩大对俄制裁,此后美欧对俄制裁在逐步施压、不断加码,故了解和研究经济金融制裁的效果变得尤为重要。
一、文献综述
国内有不少学者对西方制裁对俄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陶士贵、徐婷婷(2016)和许文鸿(2017)简要梳理和归纳了美欧对俄罗斯实施经济金融制裁的过程,认为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经济金融制裁逐渐成为大国博弈的首要选择。其中,陶士贵、徐婷婷(2016)还指出中国应警惕西方的经济金融制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措施。马雪(2018)同样认为制裁对俄经济产生不可逆的消极影响,同时未来制裁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包括制裁的可执行性、正当性,道德困境,美欧对俄制裁发生分歧等。而马鑫、许钊颖(2015)和白联磊(2015)则认为虽然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经济已造成严重打击,但目前对俄金融制裁尚未成功,制裁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俄罗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这一观点与曲文轶(2018a)一致,同时他还认为俄罗斯已采取了有效的经济反制措施,并且在逐渐化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影响。
对于西方对俄制裁是否有效一直存在着争议。一些学者如Konstantin A. Kholodilin&Aleksei Net?unajev(2019)认为制裁对俄罗斯经济会直接和间接的产生不利影响;另一些学者如曲文轶(2018b)则认为制裁没有改变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问题中的立场,制裁目标遥遥无期,甚至刺激了俄罗斯经济发展和俄罗斯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政府获得更牢固的民意支持。但都没有否认的是制裁确实对俄经济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打击,在制裁与油价下跌的叠加效应下,俄罗斯经历了较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外汇储备暴跌,卢布迅速贬值,国内通货膨胀严重,投资环境恶化,资本大规模外流,能源等领域受到巨大冲击,俄罗斯逐渐被西方世界孤立。
国内关于西方对俄制裁的效果研究很少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其结论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欠缺。故本文通过合成分析法,从实证角度去评价西方对俄制裁是否有效,或者说是否可以将GDP增长损失方面的一些不利影响归因于制裁。本文利用2003-2018年跨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Abadie & Gardeazabal(2003)所提出的合成控制法,使用35个在观测时间内未受到西方制裁国家或地区的组合来构成“反事实”的合成俄罗斯,通过比较真实俄罗斯制裁后的人均GDP的变动轨迹与合成俄罗斯的轨迹分析西方制裁对俄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的西方制裁确实使俄罗斯走上了一条较低的增长道路,而且累积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现实背景:美欧对俄实施制裁和制裁前后俄经济表现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引发西方国家强烈不满,随即俄罗斯遭受了巨大的外部冲击:一是美国和欧盟联合对俄发起的经济金融制裁。美欧对俄制裁在步调、力度和范围都基本一致:首先是2014年的多轮制裁,在这一时期为了让俄罗斯在乌克兰冲突中做出让步,美欧对俄制裁都较为密集,制裁力度和范围都在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7月MH17事件之后。而后2015年-2016年虽然美欧继续延长对俄制裁,但总体上来说在频率上没有2014年密集,且制裁力度和制裁范围也没有上升。2016年底,因“俄通门”事件爆发,美国2017年开始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虽然欧盟也不断延长对俄的制裁期限,但该时期美欧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开始出现分歧,欧盟对俄发起的制裁在力度和频率上远不如美国,制裁效果也大大降低。
二是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通过英国BP的数据可以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从2014年的每桶一百多美元大跌至2016年的大约每桶四十美元。国际原油价格的骤减又恰逢西方对俄制裁,其真实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俄罗斯作为一个石油产出大国,其原油出口却是以美元定价和结算的,未能掌握石油定价权的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常常受到油价波动的冲击。同时近些年石油供大于求,但是沙特阿拉伯等一些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仍然不减产,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这背后可能也是美国对俄制裁的手段之一。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伊德里斯·贾扎伊里(Idriss Jazairy)在2017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粗略估计俄罗斯GDP增长因制裁而下降了1%,三年内造成的损失约为500亿-550亿美元。”另有经济学家评估制裁使俄罗斯损失800亿卢布,2014-2015年制裁使俄罗斯经济放缓1.2%。2019年8月的《俄罗斯经济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制裁使俄经济增长年均下降0.2%(约150亿美元),油价下跌使经济年均下降 0.65%(约487.5亿美元),2014-2018年,俄罗斯GDP年均增幅仅为0.5%,低于预期2%。2014年以后俄罗斯GDP增长率始终低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2015年以后俄罗斯GDP(美元计)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均未超过2%,还不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2013-2018年俄罗斯GDP(美元计)总量在全球排名已从第8位降至第12位。2014年开始总储备(包括黄金)和总储备(不计黄金)大跌,总储备(包括黄金)在2015年达到低谷为3680.43亿美元,总储备(不计黄金)在2016年达到低谷为3175.44亿美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西方制裁前俄罗斯通货膨胀一直稳定保持在个位数,2015年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突破2位数达到顶峰为15.5344%;2014年油价暴跌引发卢布危机,卢布兑美元迅速贬值了13%。俄罗斯央行迅速采取措施防止卢布继续贬值并控制通货膨胀,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卢布兑美元继续下跌,到达 历史 新低,而卢布汇率的波动和高通货膨胀率又直接影响着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之,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俄罗斯面临着经济衰退与宏观经济不稳定的双重考验(程伟,2017)。
三、研究方法及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合成控制法,将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作为处理组,没有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确定需先通过合成控制法为解释变量寻找合适的权重,再将没有受到西方制裁的国家进行加权平均(各国家权重为正数且和为1),以此构造合成俄罗斯。若合成俄罗斯与真实俄罗斯在2014年西方对俄制裁的事件发生之前,解释变量特征相似,则通过比较事件发生前后真实俄罗斯和合成俄罗斯输出变量之间的差异,就能确定西方制裁对俄产生的效用。
本文筛选出与俄罗斯发展水平相近的35个国家(地区)作为对照组,具体包括:韩国、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捷克、爱沙尼亚、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尔、塞浦路斯、马其顿、克罗地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印度、马耳他、沙特阿拉伯、摩洛哥、智利、乌拉圭、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墨西哥、秘鲁、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毛里求斯。选取人均GDP(2010不变价美元)的对数值为因变量,用于衡量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的预测控制变量包括一般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国内总储蓄占GDP的比重(%)、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按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年通胀率)、总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限于篇幅,实证过程略,参见原文)
四、结论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究西方经济金融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效果。 利用世界银行的经济发展数据库,经过合成控制法构造“ 反事实”对象—合成俄罗斯。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的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确实使俄罗斯走上了一条较低的增长道路,而且累积的影响越来越大。具体而言,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经济金融制裁随即而至,俄罗斯的人均GDP增长也随之出现停滞甚至是倒退的迹象,相比其“反事实”的人均GDP下降了9.344%。该结论在改变处理期和改变制裁对象的“ 安慰剂检验” 后依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016年以后,虽然西方经济金融制裁的累积影响仍在加深,但是速度明显逐渐变缓,这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采取的反制裁措施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近几年的经济形势的恶化,与受到美国和其西方盟友的经济金融制裁密不可分。经济金融制裁对一国的政治和经济稳定会造成重大影响,并且累积的影响会逐年递增;即使是采取有效的反制裁措施,在短时间内只是会减缓了制裁对经济影响的加深速度,但并没有消除制裁对经济已经产生的消极影响。
五、启示
一是要高度警惕和重视西方国家对目标国发起的经济金融制裁行为。从对俄制裁来看,经济金融制裁显现出明显的单边主义和权利不对称的霸权主义。由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在经济金融领域上的联系加深,经济金融制裁会对目标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冲击。即使是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经济金融制裁已经成为制裁发起国常用的、仅次于小规模战争的经济外交手段,甚至成为准军事手段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补充。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西方国家对目标国发起经济金融制裁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和持续影响。经济金融制裁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歧视,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对歧视行为的分析,在经济金融制裁过程中,拥有较强综合国力一方的相对损失要比综合国力较弱的另一方小得多。从美欧对俄经济金融制裁成效看,尽管俄罗斯进行了反制措施,但制裁对其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国际贸易、国际融资、国际正常清算渠道、汇率水平等都产生了显著的冲击和后续影响,随着制裁的延长,很可能危及到 社会 和政治的稳定。这也表明即使拥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军事实力的经济体,面对经济金融制裁所带来的强外部冲击,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充分的应对之策。
三是目标国要做好应对经济金融制裁的反制裁措施。如果不能规避经济金融制裁,就须正面应对,提前做好预案和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寻求国际 社会 更多经济体的支持,充分动员可以利用的所有经济政治资源,尽量降低经济金融制裁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尽快走出制裁泥潭。
(参考文献略)
(本文转自: 《世界经济研究》2020年第11期 )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陶士贵 高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