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枯竭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石油非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2.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石油枯竭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石油非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美国油价涨幅-美国油价攀升多少

石油是每个国家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石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面临着的是石油枯竭问题。

在1956年,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马里恩?金?哈伯特(Marion King Hubbert)就曾经绘制出一条钟形曲线,根据曲线可以发现石油产量将会在1966年~1972年之间达到一个峰值,之后不断下降,直至枯竭为止。

因此石油枯竭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但是在近些年来我们却很少听到石油枯竭这种说法了,这是怎么回事?石油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呢?

按理来说,如果哈伯特提出的理论有误的话,石油枯竭的这种说法也不至于流传的这么广,但在1970年的时候,石油产量真的达到了峰值,对应了钟形曲线,因此石油枯竭的这种说法就深入人心。

石油会枯竭吗?

目前科学界认为石油是一种古生物的尸骸经过分解以及沉降之后,在地面上经过高温和高压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一种烷烃烯烃的混合物,这也就是说石油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的,对于人类的寿命来说,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由于石油不可再生,所以人类一直担心石油资源会被耗尽。但事实上,石油枯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虽然目前一直在主张风能、水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等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但不可否认的是,石油在众多能源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

目前世界各地的油井,从沙特阿拉伯到巴西海岸外的大陆深沟,每天开采约7500万桶石油以满足人类的需求,每年大约就是250亿桶,而且这个数字正在以每年2%到3%的速度攀升,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石油需求依然保持增长状态。

再来看现在的油价,每桶油价已经跌至10到15美元,石油需求越来越多,价格却越来越低,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石油变多了呢?

为什么石油会越来越多?

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科技能力的发展,石油勘测技术的提高,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好,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因此在石油的勘探方面和开采方面都有了特别大的技术上的进步,使得石油开采效率不断提高,导致可用储量不断增加,就拿我国的大港油田为例,石油采收率只在30%左右,但这并不代表着没有油了,而是意味着大多数油在地下还没有被开采出来,或者说开采成本远大于利润。

但随着技术的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油被开采出来,尤其是美国开采页岩油技术的突破,让中东石油低成本的大量开采,导致了石油供给大幅提升。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行业报告中显示,当时的世界石油总储量约为9950亿桶,但到了2017年,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7年)》的数据,全世界探明的石油储量已经增加到了17067亿桶。

由此看出,由于技术的提高,石油可用储量几乎翻了一倍。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类对新能源的利用,我们知道,以前石油使用最多的就是在机械设备和汽车方面。

但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开始普及,人类在这些方面对石油的需求开始减弱,虽然我们对石油的总需求并没有减少,但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新的石油产生,而且人类还有风能、水能、核能等多种能源,因此石油也变得越来越多。

总结。

我们从一开始都认为地球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石油,如同你的银行账户里有一定数量的钱一样,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用完,这种想法确实没有错。

但是当时我们的技术条件以及设备都不够先进,有很多发现不了的石油,而且储藏在岩石微小缝隙的石油也无法开采出来,石油开采率以及发现率都很低,大量的石油没有开采不出来,到目前为止我们依旧不清楚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油,因此石油会枯竭的这种说法是个伪命题。

尽管现在的石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少,但是我们也不能毫无节制挥霍。尽管石油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稀缺,但是如果人类想要进行长期发展的话,必须合理利用地球的资源,因此我们还是得合理利用石油,并继续研发新清洁能源。

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计量单位一般为“桶”。

1桶约合159公升。

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计算,一吨约合7.33桶。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着国际石油市场。

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

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采取了减产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

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97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开战,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按照实际购买力,这一价格相当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限产保价”。

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

1998年底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进一步攀升。

2004年以后,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

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