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什么造成的?有什么后果?说的详细点。

2.迪拜危机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什么是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有金融危机?什么造成的?有什么后果?说的详细点。

德意志银行iban_德意志银行油价预测

这个秋天比往年更萧条

——2008经济危机

你来自耶鲁,我来自哈佛

工作在华尔街或光谷

冬眠的熊醒来嘶吼

人们惊恐地抛出手中的所有

酒吧里挤满了失业的朋友

我们还是上街走走

到了门口,我打开烟盒

点燃一支纽约1929

泪水,无济于事的落下

溅成,千瓣的玛格丽特

那破碎的每一片都在询问:

一定会来到的明天,

会不会更好?

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始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市场的癣疥之疾,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昔日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何以脆弱不堪?之手和市场之手在这场危机中分别应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挽救全球经济于既倒?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也奄奄一息,无论是破产还是被施援,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此次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最根本原因是美国房价下跌引起的次级对象的偿付能力下降。美国居民储蓄率却持续下降,当美国居民债台高筑难以支撑房市泡沫的时候,房市调整就在所难免,进而导致次级和优级浮动利率按揭的拖欠率明显上升,无力还贷的房贷人越来越多。

一旦这些按揭被清收,便造成信贷损失。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华尔街辉煌的时代已经终告结束。

9月15日,美国拒绝对雷曼兄弟施以援手,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还将深化,全球经济景气周期下行几乎成为定局。

迄今为止,华尔街五大独立投行中,有三家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的金融机构在等待命运的审判。一个终极问题产生了,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应该更多地介入市场微观运作?

贪婪与恐惧体现在次贷危机的各个环节,美国房地产抵押的业内人士理查德·比特纳在《次贷危机真相》一书中揭开了可怕的真相——几乎在每个环节中都充斥了谎言与虚的评估。美联储伯南克斥责,“近年相当一部分放贷是既不负责任也不谨慎的”,这在美联储的语言体系中,几乎是疯狂和不理性的同义语。

但事实真相绝不如此简单,次贷危机不仅暴露出金融机构的疯狂,更暴露出美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疯狂。美国的房地产是支撑消费的基础,购房者通过购房,通过增值的房屋获得消费,通过各种金融机构,房地产产品被证券化后,出售到全世界——以房地产为中心形成、消费、生产链条,以负债或者债权的形式,全球的美元资产源源不断地汇聚到美国。在房贷证券化链条中,美国隐性担保的房利美与房贷美起到了枢纽作用。

不是吗?正是美国的插手,才让美国债券证券化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正是利用房贷提振消费的举措,才让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数据花团锦簇,正是美国的隐性担保,才让几十万亿的次贷产品通过两房行销全世界。可见,次贷危机不仅是金融资本市场幻梦的破灭,更是美国主导的金融资本主义拯救美国经济、拯救消费的国家政策的破产。如果说金融市场大溃败,也是美国与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共同溃败。

美式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无可比拟,但任何一种金融市场都无法抵抗制度性的行为,而次贷危机恰恰显示出大面积的制度性行为,从评级机构到担保公司,无一幸免。

在过程中,金融资产出现爆炸式增长。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称,全球金融资产占全球年度产出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09%飙升至316%,2005年,全球核心资产存量已达140万亿美元。同期英国的金融资产比例从278%升至359%,美国则从303%升至405%。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说:“我不再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接手两房、拯救贝尔斯登,说明的控制能力已经达到极限。

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市场将出现深刻变化。直观表现是,金融资产体量下挫,投资者越来越趋向保守。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最终大家可能会发觉有需要回到基本去,再次认清资金融通的根本目的,而负责保障公众利益的监管机构也要意识到,最简单的方法长远来说可能更具成本效益。”实际上在说,我们不愿意上华尔街复杂到无人能懂的金融衍生品的当,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而不是让贪婪者得暴利。

投资者开始自我保护,手握现金,投资最保守的资产,以求度过严冬:各个市场的投资者均缩减杠杆头寸;投资者转向现金和国债等安全资产。次贷危机,说明金融衍生品应该有明确的疆界,而金融市场趋向保守,是认可了保守的趋向。直至安然度过本轮由次贷引发的经济下行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才会重新掉头向上。

那些曾经信奉美式金融创新制度的国家,会因此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原本就不信任难以掌控的复杂的金融体系,次贷危机将使他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会更加谨慎。

但是,可以相信,金融资本主义不可能重回管制之路,而是会走向加强监管之路,否则,美国会继续帮助雷曼兄弟,以及受到破产威胁的几十家金融机构。可能的监管手段包括,收紧资本金要求,对金融机构的表外资产有更透明的要求,评级机构的失信评级将受到管制,对者的处罚会更严厉,谨慎对待金融市场中的信用担保。

次贷危机是美式金融资本主义的刮骨疗毒过程,就像1929年大萧条催生了罗斯福新政,安然、世通破产催生了萨班斯法一样,次贷危机会催生新的管制手段、新的金融产品。

* 对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感受最深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经济放缓,没办法从银行借贷,没办法透支。

美国当下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成共识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次贷危机终于彻底打破了华尔街神话,继贝尔斯登中弹倒下之后,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曾经声誉卓著的雷曼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在战后金融史上绝对是具有指标意义的。因为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风险的大爆发。

当前的世界,正在经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全球化图景下,这样的危机不可能只关乎美国的事或者有钱人的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密切关注它将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看国际变化:

2008年10月20日,韩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

2008年10月20日,荷兰向荷兰国际集团大规模注资

2008年10月20日,拉美各国央行将联手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17日,德通过5000亿欧元救市

2008年10月17日,花旗痛失美国最大银行宝座

2008年10月15日,美股再现“黑色星期三”

2008年10月14日,美国公布首轮救助方案细节

2008年10月13日,英国向银行注资370亿英镑

2008年10月12日欧元区国家通过大规模救助

2008年10月10日,西班牙批准组建一个规模为300亿欧元的基金

2008年10月9日,冰岛金融监管委员会宣布接管该国最大的商业银行Kaupthing

2008年10月8日,瑞典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给予援助

2008年10月7日,冰岛宣布接管陷入财困的当地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

2008年10月7日,道琼斯指数四年来首度跌破万点,这是2004年10月以来,该指数首度跌破万点关口

2008金融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正是美国家庭的巨大负债,消化了中国不断膨胀的产能

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制造悲观气氛,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会缩水、海外投资者也可能大量抛售中国资产回母国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施以向下压力。但更主要的,中国的经济是高度外向的,进出口总值超过GDP的60%,以前正是由于美国人借钱消费,消化了中国的过剩产能,从而使美国的金融和中国的制造双繁荣,现在美国金融一倒,必然终结美国人借钱消费模式,中国制造随之受影响。

世界范围金融危机的乌云正在聚集,未来两年内,全世界将出现一次新型的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的最大受害者将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这对中国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新的机遇。

陶冬:中国未大面积受次贷危机影响

陶冬表示,中国从基础面来讲,是唯一一个真正大面积未受到次贷风暴影响的国家。虽然资本项目的管制又救了中国一次,但金融开放、资本项目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可避免的……

申银万国:次级债风波的影响有限

虽然由于各国央行出手干预,美国的次级债风波一度有所缓和。但近日随着某些问题的进一步暴露,形势似乎变得再度严峻起来,海外证券市场也因此出现了剧烈的调整……

花旗经济学家: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

如果美国进入萧条的话,通过测算,美国经济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美国可能在下半年减息0.25%,而明年可能持续1到2次减息,最终在2008年年底达到4.5%的中性利率水平……

巴曙松: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不大

对于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巴曙松认为影响不大。他认为,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其直接的联系管道就是可能对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有价格争议……

格林斯潘:美金融危机百年一遇

格林斯潘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访时说,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可能仍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并继续影响美国房地产价格。

罗杰斯:有生之年看不到金融危机触底反弹

罗杰斯说,这是一条漫长道路,事实上,在我们有生之年似乎都看不到了。他说:“伯南克(美联储)和他的伙计们开始来援救了,这可能会把问题掩盖一段时间,当然我不知道他们能掩盖多久,然后灾难就会继续。”

伯南克提议转移金融公司不良资产

伯南克提议,将美国金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转移到一个新的机构中去。 这项是保尔森纳和伯南克的又一次努力,此前他们未能恢复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信心。

保尔森:对美国金融市场弹性持有信心

保尔森称,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主要骨架,也是美国经济和美国家庭的关键。我们对美国的金融资本市场的弹性应持有信心。

卡恩:明年经济会复苏

卡恩表示,尽管日前爆发的美国金融风暴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IMF预计全球经济会在2009年逐步复苏。IMF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速降至约4%,这将体现为美国、欧洲、日本的经济放缓,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势减缓。

索罗斯:英国是下一个

索罗斯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访时,就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和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困境发表意见。他说:“我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在进入风暴的过程中,而非走出风暴。”

---

应对金融危机,各国举措一览

中国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基准利率

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

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

共同降息50基点

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

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

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 将动用五千亿英镑

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 规模庞大

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

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

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

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幅度为16年之最

西班牙设立300亿欧元基金支持银行

荷兰将本国银行存款账户担保额提至10万欧元

德国出台诸多应急措施

---

2008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

元凶一:过度消费的投资者

正是无限制扩张的消费和透支欲在背后使坏。美国依靠资本市场的泡沫来维持消费者的透支行为,市场被无节制地放大了。

元凶二:腰包鼓鼓的金融从业者

华尔街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推出各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张市场,造成泡沫越来越大。

元凶三:睁眼闭眼的监管者

美国较为宽松的监管制度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这次风波,而整个监管体制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金融创新的速度。

元凶四:百依百顺的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给了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且输送流动性的无限动机,让其有足够的流动性。

正好我们之前要写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文,资料没删,全发给你了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迪拜危机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迪拜危机的原因

一、房地产业的过度开发。

9·11后,中东人赴欧美旅游受到限制,迪拜便吸收休闲需求,起到了一种“解放区”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迪拜世界”在港口运营、房地产开发、旅游休闲、经济自由区运营、私募基金、大型折扣店、航空项目、证券交易和金融服务领域,在世界各地推进大型项目,实现了膨胀式的高速发展。近年来,迪拜又雄心勃勃推进了象征性建筑如七星级酒店迪拜塔等大规模建设项目,试图变身为拥有“世界地标”最多的头牌国际大都会。这些大型项目,都吸引海湾地区的多个产油国将通过高油价盈利积累的巨额外汇投入到了迪拜。据悉,接近完工的“迪拜塔”是全球最高建筑,内外部装潢都极尽豪华,而正是为了建造这个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迪拜才背上了800亿美元的外债。

据披露,过去四年多来,迪拜以建设中东地区物流、休闲和金融枢纽为目标,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在此过程中,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估计目前债务总量达到了近800亿美元。在迪拜,工地遍布全城,而且动辄就是“世界最高”、“世界独有”或者身价百亿的项目。为了进行这些项目,迪拜与其所属开发公司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借债,筹措投资资金。而这些投资无数的项目却难以在短期实现盈利,最终让迪拜一步步走上债务危机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去年9月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对迪拜的影响并非此前传言的那样“毫发无损”,而是致其元气大伤。房价下跌、建设项目被取消等利空因素接连出现,使暂停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迪拜近年来大举投入国际金融业,在金融危机持续的影响下,迪拜的投资出现严重亏损,给债务危机埋下隐患。

2007年,“迪拜世界”斥资51亿美元,购入美国业巨头米高梅公司近10%的股份。但后来,米高梅的股价一度从当时的84美元降至16.8美元。还有,迪拜其它投资公司花费近30亿美元购入了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的股份,但这两家银行的股价也大幅缩水。

三、美元的贬值

迪拜执行的本国货币迪拉姆与美元挂钩的政策也使此次迪拜的债务危机“火上浇油”。从去年到今年,美元的贬值导致迪拜和海湾地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连续数月高达两位数。美元的贬值引发迪拜经济的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此次债务危机的“帮凶”。

迪拜危机的影响

对油价的影响

伦敦布兰特期油价格下跌1.31美元,报77.1美元。纽约周四1月期油下跌0.43美元,报每桶77.53美元。

对股市的影响

26日,亚太及欧洲大部分股市跌声一片,欧洲股市更是一开盘就暴跌3%。截至25日收盘,沪指跌2.36%报3096点,两市成交量萎缩。本周沪指累计下跌6.41%,接连失守3300、3200、3100点三大关口,深成指累计跌5.98%,失守14000、13000点两大关口。

对债市的影响

迪拜“倒债危机”传出,迪拜的信贷违约掉期合约价随即大幅飙升。一些人甚至认为,迪拜可能成为继8年前阿根廷倒债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主权债务违约。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和穆迪马上下调了迪拜国有企业的债权信用等级。在伦敦金融市场,体现迪拜债权违约风险的尺度信用违约互换(CDS)利率暴涨。

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迪拜此次事态可能将延缓全球经济复苏, “迪拜世界”暂缓还债,被视为另一次雷曼,会拖累刚刚迈上复苏轨道的全球经济。被此次迪拜债务危机深套其中的“迪拜世界”的债权人包括汇丰控股、巴克莱、莱斯以及苏格兰银行等全球多家知名大银行,而它们此前就已因金融危机大受打击。目前迪拜表示,已指定德勤会计公司来牵头重组债务,但市场人士担心,由于迪拜过去太过依赖外来资金,国际金融机构参与程度极大,因此这些机构未来可能要面对巨额亏损及坏账,刚恢复元气便要再受打击。

对其它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的影响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迪拜发生的债务危机对其它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影响很小。法国农业信贷旗下的Calyon投行分析师表示,迪拜债务危机对迪拜及阿联酋的形象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但这一对海合会其它国家不会造成持久影响,因为海合会6国都各自取的不同发展模式。该分析师指出,与迪拜不同,其它海合会国家债务水平很低,且对外投资策略较为谨慎。

对名人的影响

在被迪拜危机“套住”的明星中,球星贝克汉姆和好莱坞男星布拉德·皮特据信是其中两个苦主,他们在这里购置的资产价值也大幅缩水。除了贝克汉姆和皮特,足球名将迈克尔·欧文、乔·科尔、大卫·詹姆斯以及基隆·代尔等,据传都在这个人工岛上安了家。很多人均买入了迪拜世界下发展商兴建的棕榈岛豪宅楼花,工程随时会烂尾。这些策划兴建的别墅极尽奢华,2000套豪宅2002年推出时非常抢手,一个月内就一卖而光。除了乔·科尔于去年夏天,醒目地在迪拜楼市泡沫爆破前,以210万英镑卖出别墅大赚离场外,众星全部惨成楼蟹。

各方对迪拜危机的反应

阿联酋:

过去迪拜每次遇到困难,都会向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中的“老大”阿布扎比求救。有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迪拜下一步很可能是向阿布扎比求助,从后者那里拿到一笔紧急资金,力图完成“迪拜世界”此次事关重大的债务重组。迪拜已指定德勤来牵头对迪拜世界进行重组,并任命该公司一位高层担任“首席重组长”,意味迪拜世界的现有管理团队将靠边站。迪拜世界董事长苏莱姆将会留任。迪拜世界如要卖产还债,也有不少选择。它持有迪拜世界港口公司,其经营的港口和运输集团业务遍及全球。迪拜世界亦投资于美国的集团,并持有纽约百货公司Barneys约10亿美元(约77.5亿港元)股权。

[2]迪拜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去年大力扩充银行、房产和运输业,负债高达800亿美元。但人们很早以前就发现,迪拜庞大的基建项目和棕榈型旅游度区,是繁荣时期匆匆上马的项目,名副其实是“建在沙子上”的。

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迪拜负债800亿美元,包括迪拜世界的590亿美元债务,其中逾一半债权由欧洲银行持有,约达400亿美元。瑞信分析师称,如果这400亿美元中亏损一半,欧洲银行的坏帐拨备将可能增加5%。有分析指,渣打和汇控是去年向阿联酋批出的8大外资银行之一。渣打表示,不对具体客户作评。

全贷危机重挫楼市,据德意志银行统计,迪拜楼价自2008年高位急跌一半,瑞银报告预测还会再跌30%,返回2008年的水平将需时数年。最近情况有好转迹象,开放给外国投资者购买的住宅楼价,第3季攀升7%,但按年仍跌47%。今年油价回升,迪拜在油元带动下经济正缓慢复苏,渣打银行驻迪拜地区研究部主管马拉泰非蒂斯预测,迪拜明年经济增长4%,摆脱今年1%的经济收缩。

中国:

中行新闻发言人赵蓉说,经查,中行目前不持有任何迪拜世界,迪拜和其他相关迪拜主权基金及机构发行的债券;中行海外分行与迪拜世界公司没有直接授信业务关系。

赵蓉表示,中行将进一步跟踪调查这一对中行其他业务的潜在影响,并密切关注相关风险。 工行相关人士表示,不持有迪拜世界的债券。 去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中东)有限公司在阿联酋迪拜开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中东地区设立的首家全资子银行。 建行有关负责人接受查询时称,建行正在抓紧了解和核实相关情况。 交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交行没有对迪拜世界的信贷及债券敞口。

美国:

官员周五表示,美国财政部及白宫正密切留意迪拜的情况.迪拜国有企业迪拜世界(Dubai World)要求延迟偿还以亿美元计的债务。"我们正紧密留意迪拜的情况,"美国财政部发言人表示,她没有发表更多详情。美国白宫也表示,官员正密切留意迪拜的事态进展。

日本:

《产经新闻》28日以《迪拜之梦终结?投机资金流出,沙上楼阁...》为题对迪拜债务危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

英国:

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周五表示:“虽然这是一种倒退,但我认为我们将会发现,它的规模不及我们此前已经处理完毕的问题。”他指出:“目前,全球金融体系已经变得更加牢固,有能力处理当前出现的问题。”

法国:

总理弗朗索瓦·菲永(Francois Fillon)也表示,欧洲地区拥有足够的,能够确保不会发生第二轮的金融危机。法国各大银行表示,它们在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当中的风险敞口有限。

俄罗斯:

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表示,全球经济将难以完全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欧盟:

欧洲央行理事、塞浦路斯央行行长欧菲尼德斯(Athanasios Orphanides)称:“迪拜最近以来发生的事情只是经济复苏进程当中的短暂中断,是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之一,确认了我们有关前方仍旧存在不确定性的观点是正确的,未来的道路可能仍将是崎岖不平的。”

意大利:

意大利央行称,该国银行业应该不会面临与迪拜风险有关的问题。

韩国:

韩国金融委员会和金融监督院29日举行紧急金融对策会议,在对迪拜债务危机的影响进行评估后认为,危机对韩国经济本身影响有限,但仍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并系统性地加以应对。主持当天会议的韩国金融委员会副委员长权赫世说,韩国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债券规模很小,而且韩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状况较好,正在得到外国投资者的认可,因此迪拜债务危机对韩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是有限的。据统计,韩国金融机构所持有迪拜世界公司债券共8800万美元,韩国国内银行所借海外资金中来自中东地区的共4亿美元,仅占借款总额的0.3%。 韩国财政经济部经济政策局长尹宗源则表示,从纽约股市等来看,全球主要股市总体跌幅不大,迪拜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不大,对韩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更将是“极其有限的”。他认为,中东是重要产油区,资金充沛,阿布扎比也会对迪拜出手相助,迪拜债务危机不会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