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超额准备金率

2.下列因素中,对超额准备金率有影响的是()。

3.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 买房人到底有啥好处?

什么是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价下调_央行下调超额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影响

问题一:什么是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存款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人民银行、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超额准备金率是指超额准备金存款占存款的比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内部流动性的宽松状况,是投放信贷的基础,因此这个数据备受关注。

问题二:利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的关系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信用量↓ ---→派生存款量↓ ---→社会货币供给量↓ --→市场利率↑ --→社会经济紧缩

反之。。。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也就是,央行限制的是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多了的,就算是超额准备金 ,是自愿的

问题三:为什么要有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是指银行持有的全部存款准备金中减去法定准备金部分,其持有数量理论上应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保留的现金,就成为存款准备金。有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两部分构成。各国一般都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保留最低数额的准备金,存放于巾央银行,为法定准备金,它是法定准备金率与活期存款之乘积。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部分,便是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可以使库存现金,也可以是在央行中的存款。看下面两个公式公式一、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公式二、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活期存款准备金是银行以手中现款的形式,或以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形式,还可能以有价证券的形式所持有的款项或资产。超额准备金的作用1、控制流动性

问题四:什么是超额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需将其存款的一定百分比缴存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达到控制基础货币,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备付金比率的要求,将原来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备付金率合二为一。目前,备付金是指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超过存款准备金率的那部分存款,一般称为超额准备金。

问题五:超额准备金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超额准备金影响因素: 1、同业拆借率,银行的同业拆借相对困难时,保证及时支付,会适当保留超额准备金率。 2、央行的再贴现再政策。 3、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足时,会减少增加储蓄,增加超额准备金率。

希望纳

问题六: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超额准备金影响因素:

1、同业拆借率,银行的同业拆借相对困难时,保证及时支付,会适当保留超额准备金率。

2、央行的再贴现再政策。

3、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足时,会减少增加储蓄,增加超额准备金率。

问题七:什么是备付金?(超额准备金) 备付金是指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超过存款准备金率的那部分存款,一般称为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需将其存款的一定百分比缴存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问题八:超额准备金是什么意思啊?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超额准备金一般包括借入准备金和非借入准备金。借入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由于准备金不足向拥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借入的货币资金。超额准备金中扣除借入准备金,即为非借入准备金,又称自有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增加,往往意味银行潜在放款能力增强,若这一部分货币资金不予运用,则意味利息的损失。同时银行为了预防意外的大额提现等现象发生,又不能使超额金准备为零,这就成为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一门艺术。

问题九: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区别 10分 一)存款准备金

1)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的行为进行控制。

现在的准备金率是12%,就是说,你存100元钱到银行,银行要拿出8.5元存入人民银行。

2)他的作用是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通俗的说,就是现在商业银行放的太多了,容易造成社会信用膨胀,把一部分钱吸收到人民银行里来。

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叫做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指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中超过中央银行要求的部分。

超额准备金影响因素:

1、同业拆借率,银行的同业拆借相对困难时,保证及时支付,会适当保留超额准备金。

2、央行的再贴现再政策。

3、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不足时,会减少增加储蓄,增加超额准备金。

问题十: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作用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外国的中央银行,有的只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计付利息,有的对所有存款准备金都不计付利息,但我国对所有存款准备金都计付利息,且利率相对较高。 超额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超额资本金包括银行自有库存现金和存在银行的超额资本金。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也是有利息的,为0.72%。

银行一般保持超额准备金的目的有三:

一是用于银行间票据交换差额的清算,

二是应对不可预料的现金提存,

三是等待有利的或投资机会。

下列因素中,对超额准备金率有影响的是()。

下列因素中,对超额准备金率有影响的是()。

A.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

B.商业银行保存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

C.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D.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系统

E.商业银行的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

正确答案: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商业银行保存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系统;商业银行的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 买房人到底有啥好处?

2月的最后一天,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年百分点。这一变化可能会给楼市带来什么?作为购房者又能得到什么呢?

中国人民银行2月29日宣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据了解,这已经是央行自2015年以来第七次降准。

2015年历次降准降息一览

2月5日:降准0.5个百分点

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对小微企业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20日:降准1个百分点

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6月28日: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6月28日起,有针对性地对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9月6日:降准0.5个百分点

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10月24日:降准0.5个百分点

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近一年多以来,央行已出现六次降息五次降准,而本次降准在部分专家看来,最大的利好方向是二线城市,比如说包括合肥、南京等城市,都是此前房价上涨较快、购房政策相对宽松的城市,但也需堤防短期内房价更快上窜、盲目涨价的风险。

准备金下调 买房人究竟有什么好处?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商业银行由于此前额度限制或去年超额完成目标造成的放贷限制,将随着本轮降准得到缓解。

“降低首付、契税、营业税等救市性政策,需大量的信贷支持,”张宏伟表示,降准之后,银行可动用的资金明显增多,加上此前降息导致的利率进一步降低,增加了扩大房贷规模的可行性,后续首套房、改善型需求后续持续释放得到保障,楼市去库存的措施政策也会得以保证。

那么作为买房的,在这些措施之后可能享受到什么好处吗?专家认为,在2015年持续降准降息之后,此次降准的效应可能会和2015年有所不同。2015年持续的降准,使得部分资金进入股市,进而催生了股市的泡沫;

而在2016年,各类投资者会显得更为谨慎和理性,降准对股市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而对房地产市场的利好可能性在增加,楼市可能会面临一个更大的利好,进而推高楼市成交量、价格和投资等指标或数据。

这样看来,对个别购房人而言,好像也没什么好处。反而是让楼市火上浇油,价格可能会被推得更高了。“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形态已大不同于过去,将不再一遇刺激就大力反弹,”陈志表示,“货币政策于楼市而言可能仅仅是一种短期刺激,只会加剧当前市场态势,而难以改变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趋势,甚至反而会加剧当前的市场分化格局。”

货币政策宽松 2016或将有多次降准

降准为商业银行推进宽松的信贷政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2015年持续降息的政策下,部分商业银行会发现方面存在透支的风险。比如从房地产市场的角度看,在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房贷申请规模会增大,这会使得商业银行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而通过降准,进而使得商业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上升,进而有能力继续推进宽松的房贷政策。这也较好地对冲了持续降息所带来的部分市场风险。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陈志表示属意料之中,平补外汇占款、盘活地方债流动性等客观性需求决定了降准的必然性,而增加货币供给对房地产来说更是一种“宽松”的表现。长期来看,房价的波动曲线与货币波动曲线几乎一致,流动性释放后,房地产能将流动性很好地吸纳到固定资产中去,而不至于引发物价上涨。

就在央行宣布降准之前,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发表最新观点称,进入2016年,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宽松。预计2016年会有一次25个基点的降息和4次50个基点的降准。

另有市场分析人士称,此次央行降准,基本上符合2016年货币政策略偏宽松的政策导向。3月1日的降准反映了中央将持续围绕降低资金成本、鼓励信贷发放等内容展开经济提振。从市场预期来看,今年或还有三次降准的空间,同时会有一次降息的空间。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3-0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