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油价近期调整情况表_朔州油价近期调整情况
1.煤价跌了两个月,是因为什么原因?
2.未来一到两年中国的煤炭市场将会如何变化
3.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能涨到1.5元吗?2021年11月份玉米价格行情
煤价跌了两个月,是因为什么原因?
我觉得煤价下跌两个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就是成品油的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煤的价格也相应的下跌。但是这个影响应该是短期的,成品油的价格会探底回升,煤价也会获得涨幅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供求关系。媒的需求量受疫情影响大幅降低。导致媒大量堆积而从而导致价格的下跌。
未来一到两年中国的煤炭市场将会如何变化
今年以来,由于铁路运输的局部缓解、煤炭产能的快速增长、以及煤炭投资的相对过热,使得近期的市场形势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港口煤炭积压、用户库存增高、部分煤价下调,对于这种现象业内外人士一时间众说纷纭,以至主流观点都认为煤炭总量出现过剩,笔者观点与此有所不同,我认为,今年煤炭市场将会呈现整体供需基本平衡略显偏紧,局部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格局。
一、当前煤炭市场存在的几个反差
一是煤炭港口库存多与煤矿库存少的反差。煤炭库存多主要表现在港口库存多和个别用户库存多。从港存煤数量上来看,去年2月底秦皇岛港港存260万吨左右,今年同期港存达到410万吨,尽管港口取了种种疏港措施,使港存数量有所下降,但进入3月份,港存数量继续增加,到3月中旬港存数量猛增到430万吨左右,比04年港存最少的时候接近翻番。由于在短期内港存的居高不下,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减少,以至于买方的议价能力增强,港口的交易价格有所下滑。青岛港港存三月下旬在78万吨,日照港在164万吨,京唐港在110万吨,各港口库存处于饱和状态。但是另一方面煤矿库存则在快速减少,据一季度煤炭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情况披露,到3月底全国煤炭社会库存为1.05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上升6.6%,比年初增加149万吨,上升1.4%。其中,煤矿库存2300万吨,同比减少244万吨,下降幅度达到9.6%。目前主要产煤省库存减少,如山西、河南、黑龙江等产煤大省有的煤矿没有库存,出现了铁路装不起煤,公路无煤可拉,部分汽车停运的现象。
二是部分用户用煤宽松与部分用户用煤紧张的反差。从目前市场反映的情况看,煤源依靠港口下水中转的上电、广电、浙电等市场相对宽松,供煤渠道主要集中在有运输增量的大秦线和侯月线,大秦线直接影响了秦皇岛港,同时由于分流影响到京唐港;侯月线一方面影响着内河运输的邳县港、万寨港,另一方面影响到日照港。目前通过水路中转运输的华东、华南局部用户用煤得以缓解,而离港口较远靠铁路直达的用户如广东韶关电厂、河北南网部分电厂等依然紧张。更有甚者,一些产煤大省的电厂也出现停机待煤现象,如山西、河南、陕西的省内一些电厂等。其直接原因一是因为小煤窑由于安全原因复产受限供应不足,另一方面虽然国有大矿超能力生产也难以满足增量需求。
三是库存中劣质煤多与优质煤少的反差。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不管是港口库存增加,还是用户库存增加,其中尤以劣质煤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电厂春节前担心煤炭供应像去年一样紧张,在这种心理影响下进了一些劣质煤;另一方面春节期间突运存煤,大量煤台存煤包括一部分劣质煤转移到港口及电厂,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发煤站掺杂现象的存在。截至2月底,直供电网库存增加526万吨,增幅为61.74%,大秦线万吨大列的开通不仅把大同的库存全部运出,并且把朔州地区的劣质煤也大量地运进港口,致使秦皇岛港存煤激增,由此,劣质煤下调价格是必然的。过剩只是劣质煤的过剩,优质煤市场紧缺,价格坚挺的情况并没有改变。
四是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对煤炭市场判断的反差。从目前的情况看,似乎电力燃料的管理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都有认为近期煤炭市场出现疲软是煤炭产能过剩所致的看法,煤炭管理部门担心总量过剩、煤价下滑,电力燃料管理部门则提出增强议价能力、迫使煤价下调的主张。但从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用煤企业方面而言,则觉得市场并没有发生大的转变,认为煤炭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供不应求的大势还没有改变,
国有大矿的煤炭价格依旧稳定,电厂也没有贸然去谈降价事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煤矿、电力生产单位只看微观,不了解整体情况,而一些管理部门只看宏观数字,而对具体情况了解的不够。
二、对造成以上反差现象的原因分析
1、从需求侧看,今年南方雨季来得早,火电开工率低,被认为最缺电的华中地区湖南、湖北由于水电的增长,已基本摆脱缺电的局面;同时由于春节期间,重点厂矿开工不足,电厂的负荷普遍降低,山东、河北等地的德州、聊城、衡水等17个电厂,除衡水电厂和胜利电厂有新增机组,发电量增幅较大以外,其余多数电厂均表现为开机不足,负荷偏低,发电量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据中能电力燃料公司资料统计,今年1—2月份电煤调进总量增长达到17.87%,高于耗煤总量10个百分点,同时,国电直供系统的日均耗煤指标在2月份出现萎缩,前两个月,国电直供系统煤炭消耗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铁路和港口煤炭运量的增长水平。
2、从生产角度看,无论国有大矿还是乡镇小窑都由于需求的拉动在开足马力生产,甚至超能力生产,基本适应了运力改善后的市场需要。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完成42327万吨, 同比增加4507万吨,增长11.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2个百分点,增幅已经有所下降。这种情况说明,虽然煤炭供应基本适应了当前市场需求,但它是建立在消耗了煤矿原有库存的基础上,目前煤矿库存下降几近到捉襟见肘的状况,已经反映出煤矿的生产衔接能力不足,这种情况在今年全年都有可能延续,而新上的煤矿产能最快也得在明年或者后年才能得到显现,这是煤矿建井周期的特殊性的必然反映。
3、从运输角度看,由于铁路运力得到改善,特别是春节突运期间措施得力、组织有方,促使煤炭需求得到暂时缓解。据有关消息,4月9日产煤大省山西召开了全省第116次铁路运输协调会,会议通报2004年全年煤炭运量为29626.3万吨,比上年多运4051.9万吨,增长15.8%。2005年一季度的煤炭运量完成8575.7万吨,同比多运1598.2万吨,增长22.9%。一季度全国煤炭铁路运力得以改善,特别是大秦线和候月线运量的突然大增,都对煤炭市场的供应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国家通过铁路运输保障能力的提高满足煤炭供给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显现。
三、年内煤炭市场将是供需平衡偏紧,短缺与过剩并存
做出这一判断的基本依据是:
1、从宏观层面分析,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市场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今年GDP的增长保守预计为8%,但一季度达到了8.8%,从这种增长势头看,今年GDP的增长预计不会低于8.5%。2005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将增加约6000万千瓦以上,上半年预计投产2380万千瓦,全国装机容量将达5.1—5.2亿千瓦,预计2005年电煤需求将增加1亿吨—1.3亿吨,粗钢2005年产量预计在去年2.72亿基础上达到3亿吨,增长约3000万吨,冶金煤需求增加约3000万吨左右,加之其它行业用煤,今年的煤炭增量需求至少在1.5吨,上限在2亿,煤炭需求在大幅增长。
2、从煤炭下游主要用煤行业分析,今年煤炭产量增长将可能低于电力和冶金行业的增长速度,需求增量大于供应增量。今年1—3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1.9%,而发电量1—2月份同比增长12.1%,预计全年增长约在13%左右;而生铁和粗钢今年1—2月份累计分别增长27.10%和22.9%,原煤产量增长幅度小于下游主要用煤行业增长幅度。考虑今年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加大安全整顿力度,限制煤矿超能力生产,同时由于煤矿工作面衔接紧张的情况,有可能今年煤炭全年增幅不会超过10%(去年增幅超过13%)。这种情况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煤矿销量大于产量,煤矿库存不断下降的原因。
3、从国际煤炭市场分析,新的财政年度国际煤炭市场的价格高企对国内煤炭市场有支撑。从目前国际贸易的谈判中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的动力煤贸易协议价格涨幅都在50%左右,而炼焦煤价格比2004年上涨了110%,主焦煤价格为125美元/吨,半软焦煤为80美元/吨,低挥发分高炉喷吹煤为100—105美元/吨,都比国内价格高出200元/吨左右;另外,去年实际出口8567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742万吨,今年预计出口总量将会保持相对稳定,不可能出现由于出口波动影响国内煤炭市场的情况。从煤炭进口的角度讲,由于进口煤炭的离岸价有的甚至已经超过国内所供煤炭的到厂价,从国际市场进口煤炭的渠道可能会受到抑制,进口量大增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煤炭市场供需整体是平衡的,但是由于煤矿增产的不均衡性(主要是动力煤有新增能力,而无烟煤、焦煤新增能力不足);运输改善的不均衡性;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对煤炭需求的不均衡性三个因素的综合性影响,会使今年煤炭市场呈现个别煤种、区域性、时段性的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
四、今年观察和研究煤炭市场需要引起关注的几个问题
由于今年以来煤炭市场与以往不同,出现了一些反差,新增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给我们准确把握煤炭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样也给国家对煤炭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确定与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铁路因素。长期以来,铁路运力不足是制约煤炭运输的一个主要因素,但目前通过国家加大对铁路的投资和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种现象已经在逐步改变,但改变呈不均衡性,今年煤炭市场短缺与过剩并存的局面和铁路运力将呈现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运输瓶颈得以缓解的地区煤炭市场相对宽松,甚至会出现过剩,运力暂时所不达的地区,将会依然处于市场偏紧的状态。
二是煤质因素。从国有大矿来讲,由于一些大矿超能力生产,带来工作面衔接紧张,以往因硫分高、灰分高等因素弃的工作面,有复重新利用的情况;同时由于装备改进、技术提高,原来遇构造往往绕过去不、后也实行分装分运的情况,现在往往强行通过地质构造,对通过陷落柱、断层及割顶、割底造成的灰分增高也来不及再进行分装分运,客观上使煤炭的质量有所下滑;从小煤窑及小发煤站来讲,由于受利益驱动,的确存在煤矸石粉碎后主观上掺的现象,也使煤炭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煤炭产量预计为20亿吨,如果灰分提高1%,就可能虚增2000万吨的产量。虚增的这部分产量,不仅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下降(浪费运力,增加下游用户成本),更给判断和分析煤炭市场形势带来一些象和错觉。
三是安全因素。目前由于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国家针对煤矿超能力、超负荷生产现象的治理和整顿力度不断加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窑的复产将会延期。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也相继出台了严厉的管制措施,小矿的盲目生产,大矿的超能力生产都受到了国家的限制,有效供给能力的快速增长将得到抑制。据有关方面信息,产煤大省山西目前核准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仅有623个,产能2.5亿吨,预计全省
4300多个矿井中,将有50%以上的小矿拿不到许可证,同时,大矿超能力生产将被严格限制。目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经开始下降,一些煤矿也出现无煤可拉的现象,一旦出现煤炭整体趋紧的局面,需要像去年一样组织电煤突运,可能煤源都存在问题。因此,不管是电力生产部门还是国家宏观调控部门都应高度重视,不能被近期煤炭市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所影响。
综上所述,预计4月底至5月煤炭市场将会再度紧张起来,年内煤炭市场仍然会继续呈现整体平衡偏紧,部分时段、部分区域、部分煤种短缺与过剩并存的格局.
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能涨到1.5元吗?2021年11月份玉米价格行情
从近段时间的最新玉米价格行情来看,市场走势整体是偏强的,比如华北、东北等产区的玉米价格都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趋势,而山东地区部分玉米企业收购价格也回升到了每斤1.35至1.45元之间。其实按照往年的情况,此时应当是新季玉米大量上市的时候,玉米价格大概率会降低,但今年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产区玉米的收割、上市进度都将延后一段日子。那么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能涨到1.5元吗?接下来和大家一起分析下2021年11月份玉米价格最新行情预测。
玉米现在多少钱一斤?
山西地区:山西阳泉市盂县干玉米1.41元一斤;山西朔州市应县干玉米1.1元一斤;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干玉米1.5元一斤;山西运城市永济市干玉米1.5元一斤;山西忻州市定襄县干玉米1.42元一斤;山西临汾市蒲县干玉米1.1元一斤;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干玉米1.05元一斤;山西吕梁市汾阳市干玉米1.33元一斤等。
内蒙古地区: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干玉米1.4元一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干玉米1.25元一斤;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干玉米1.39元一斤;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干玉米1.48元一斤;吉林长春市九台区干玉米1.35元一斤;吉林长春市二道区干玉米1.2元一斤等。
吉林地区:吉林长春市德惠市干玉米1.19元一斤;吉林长春市榆树市干玉米1.25元一斤;吉林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干玉米1.1元一斤;吉林四平市双辽市干玉米1.23元一斤;吉林白山白朝鲜族自治县干玉米1元一斤;吉林白城市大安市干玉米1.29元一斤;吉林白城市洮南市干玉米1.25元一斤等。
黑龙江地区: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干玉米1.31元一斤;黑龙江哈尔滨市道外区干玉米1.13元一斤;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干玉米1.26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干玉米1.25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干玉米1.18元一斤;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干玉米1.16元一斤等。
山东地区:山东济南市市中区干玉米1.43元一斤;山东东营市东营区干玉米1.3元一斤;山东东营市垦利区干玉米1.3元一斤;山东潍坊市安丘市干玉米1.5元一斤;山东潍坊市诸城市干玉米1.35元一斤;山东威海市乳山市干玉米1.2元一斤;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干玉米1.5元一斤;山东菏泽市成武县干玉米1.5元一斤等。
注意:以上部分玉米产区价格报价均来自惠农网产地行情供应大厅,仅供参考。
玉米价格能涨到1.5元吗?影响玉米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玉米价格此番上涨趋势主要以东北、华北、山东等地区较为明显,尤其是山东地区一些地方玉米价格已经上涨到1.5元,主要原因是到货量较少,贸易商不得不提价收购导致,粮食种植户朋友的持粮惜售心理也特别明显。那么导致此次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呢?
1、运费上涨
此次部分产区的新季玉米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上市进度较慢,整体水分较高,不利于长期储存,下游饲料、深加工企业普遍以随收随走为主,整体建库意向不大。油价上涨带动了运费价格重心抬升,到货成本明显提升,而下游饲料、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不高,下游企业不得不连续提价来吸引玉米到货量增加。
2、烘干成本上升
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而受煤炭价格上涨影响,新季玉米烘干成本抬升明显,所以烘干成本的上升最终也会反应到玉米的市场价格当中。
3、玉米整体供应不及预期
前面我们也说到过按照往年的情况,此时应当是大量新季玉米上市的阶段,但今年部分玉米产区受到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玉米收割、上市进程都减缓了速度,整体上市时间约较往年延后15-20天左右。另外,个别地区的收割进度也普遍变慢了。短期内由于供应的紧张,玉米市场价格还将坚挺,等后期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后,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化。
2021年11月玉米价格最新行情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趋势都是以涨为主,各地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都有小幅度的上升,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新季玉米暂时还没有全面上市,疫情对一些玉米产区的影响仍然存在,再加上油价、煤炭价格的上涨,烘干塔开工趋于正常,成本上涨导致新季玉米价格坚挺,贸易商观望心态加重,物流方面对东北玉米行情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而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到货量继续减少,也对山东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起到了支撑作用。今年玉米产量、进口量和大量替代饲料对玉米价格压制作用还是比较大的,玉米在供给方面缺口与去年相比肯定是明显减少。所以整体价格大概率还是处于震荡为主,涨幅范围不会太大。
从目前种种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上来看,11月份玉米价格行情还有很多变化存在,不过整体上应属于短期震荡,总体向好,因此建议手里有粮的朋友可以随时关注市场动态,顺势销售,争取卖一个好价钱。
通常情况下,玉米市场价格整体情况都是主要看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及山东等主产区,此次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新粮滞后上市,且这个季度本身也是养殖业的消费旺季,对饲料原材料的需求较大,玉米种植户朋友惜售心理较强,玉米价格自然呈现上涨趋势。不过后期预计十一月份中旬左右时,东北等产区的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以后,玉米价格当前“高涨”的趋势会有所缓和。目前来看,部分玉米市场流通货源仍以陈粮为主,而现阶段饲用优质陈粮供应偏紧,市场报价整体相对来说较为坚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