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二战之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石油消耗量资料从哪里查阅?最好是每一年的都有。

2.美国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主要原因?

3.二战前哪个国家是石油主产国

4.在二战时期,中国的石油来源在哪里?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谁知道二战之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石油消耗量资料从哪里查阅?最好是每一年的都有。

二战后的石油危机_二战后的石油价格

能上狗的话,可以用关键字 二战 战略原料进行查询.会有详细的产量和消耗量数据,并分为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百度知道里不能贴表格,只能大概发你一下,下边的数值是二战期间(39年到45年)各国每年的产油数据(单位百万公吨),最后一位是39年到45年的总值.另外注意德国的数据里包括了人工合成的代用油的产量.

Nation

U.S.A. ? ? ? 183.9 199.6 222.5 227.2 833.2

USSR ? ? 33.0 22.0 18.0 18.2 19.4 110.6

UK ? 11.9 13.9 11.2 15.8 21.4 16.6 90.8

Canada 1.0 1.1 1.3 1.3 1.3 1.3 1.1 8.4

Germany 3.1 4.8 5.7 6.6 7.6 5.6 ? 33.4

Italy ? 0.01 0.12 0.01 0.01 ? ? 0.17

Hungary ? 0.3 0.4 0.7 0.8 1.0 ? 3.2

Rumania ? 5.0 5.5 5.7 5.3 3.5 ? 25.0

Japan ? ? ? 1.8 2.3 1.0 0.1 5.2

美国二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主要原因?

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造就了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

政治上 二战当时西欧各国及日本整个西方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甚至唯以能和美国抗衡的苏联也大大削弱,这样的历史机遇可以说太难得了,也就是说发展是不在一个等级上的,一退一进中间的差距立马就出来了

军事 美国利用马歇尔拉拢西欧各国建立北约,对抗社会主义阵营,利用朝鲜战争扶植日本

在全球建立500多个军事基地,这就会美国的经济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军事保障 举个例子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东的石油价格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说了算的,另外美国最多时有13支航母战斗群在全球各地保护美国的石油运输线的安全

经济上 美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当时是和黄金直接挂钩的,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十分稳定,这对国际资本是一种多大吸引力,你想想这对美国经济贡献有多大,没有足够的经济军事实力美国能办到吗

地理环境 美国只和加拿大 墨西哥接壤 没有领土纠纷 两面临海 出入大洋畅通无阻,(也就是说美国想威胁其他国家很容易,其他国家想来中国能威胁美国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比如说中国门都出不来你怎么威胁我 ,)这就为经济的发展少很多麻烦,矿产,自然都很丰富 人口

3亿多,二战后没有这么多 人口比例适中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军工复合体国家,当美国经济疲软时候,美国就会通过战争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也正是美国拥有强大军事政治实力才保证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不至于过快衰落,这也正是美国人宁肯借钱也不愿削减美国的军费开支,总之来说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保持下去

二战前哪个国家是石油主产国

无论二战前后,首当其冲的都是美国。

美国1930年的石油产量就达12311.7万吨(同期苏联的石油产量为1850万吨),到了1940年,美国石油产量为20591万吨,1941年的石油产量为19235万吨,绝对是世界第一!

其次是苏联。

苏联1941年石油产量为3300万吨,1942年的石油产量为2200万吨,排第二。但苏联当时的炼油能力略有不足。

再次是英国。

数据暂缺,但来源多为其殖民地开。

在二战时期,中国的石油来源在哪里?

在1939年开始,玉门油田开始出油,一年能出大约5万吨——这只能满足很少一部分需求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大多数石油需要进口,主要是从法属印度和英属缅甸(缅甸本身也出一些油)的港口进口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陆路交通被日军截断,则完全需要美军运输机通过“驼峰航线”运来,成本极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迅速,体现出的特点是:

①国际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的形成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④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更为迅速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共同特性: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

2.各国推行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对经济的领导;

3.注意发展科学教育事业,提高国家科技水平;

4.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5.美国的支持(美国除外)。

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

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

原因:

二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

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表现:

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影响:

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日本等进行渗透,企图控制这些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使西欧、日本等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凭借其经济势力,大肆推行强权主义政策,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难以稳定。

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

原因:

经过短暂的恢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本国经济.1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危机结束以后,又进入“滞涨”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表现: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崛起,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

  影响:

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崛起,严重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使美国即使在美苏争霸中也一度处于守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其利益冲突,甚至对抗不断发生。

三、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90年代至今)

原因:

1、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得到极展.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利益,增强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出现。

表现: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联系日益紧密,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特征.19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遭受巨大损失,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出现,都是世界经济新变化的有力证据。

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扩展.它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其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同时,还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带来了威胁。

区域经济集团化则促进了参加国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也有利于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形成.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也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同时也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