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汽油价格调整消息_南非3月份柴油价格表
1.柴油发动机机油压力低是什么原因?想选购一家出口的柴油机,有木有哇!
2.铂族金属
3.生物柴油是怎么回事,能解答一下吗?
4.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5.出国旅游什么东西不能带?
6.国四以下货车不发德州通行证,长城炮柴油版上市起售价17.68万元
柴油发动机机油压力低是什么原因?想选购一家出口的柴油机,有木有哇!
机油压力低一般有以下原因:机油泵磨损严重,限压阀卡滞或者调整压力过小,轴瓦、凸轮轴配合间隙过大,或某道轴承烧结、脱落、机油油路堵塞,集滤网堵塞,或者机油过希,发动机温度过高等等原因吧,此问题后果很严重,建议仔细检查。
柴油机出口的有很多厂家啊,潍坊华东发动机一直出口贸易,“华HBE 东”品牌的柴油发动机已经遍销全国各地,出口至台湾、印尼、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秘鲁、南非、埃及、巴基斯坦、芬兰、巴拿马、孟加拉等地区和国家。价格便宜,口碑好。值得选购!
铂族金属
王淑玲
2004年世界铂族金属产量约为1501.5万oz,同比增长3.3%。铂供应量同比增长5.2%,需求量同比增长1.5%,相对需求缺口缩减到8万oz。国际铂价继续上升,年均价达845美元/oz,同比上升22.1%;钯金属供应量上升18.8%,需求量上升22.3%,市场仍相对供应过剩102万oz,2004年钯价受需求回暖拉动回升14.5%;铑价大幅度增长86.5%,达886美元/oz。
一、储量和资源
截至2005年年底世界铂族金属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71000t和80000t,与2004年相同。南非铂族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其次有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四国储量合计占世界总储量的99%(表1)。世界铂族金属资源量估计在10万t以上,主要产于南非的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2004年南非的17个生产矿山均产在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其中12个矿山从梅林斯基层和UG-2铬铁矿层中生产,一个矿山从杂岩体北翼的脉体(Platreef)中生产。
表1 2005年世界铂族金属储量和储量基础 单位:t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January2006。
铂族金属矿床主要有3种类型:①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铜-镍矿型铂族金属矿床,是世界铂族金属储量和产量的最主要来源,著名矿床有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体铜镍硫化物铂族金属矿床,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含铂族金属铜-镍硫化物矿床和加拿大萨德伯里含铂族金属铜-镍硫化物矿床等;②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型铂族金属矿床,如南非布什维尔德杂岩体中与UG-2铬铁矿层有关的铂族金属矿床和俄罗斯的与纯橄榄岩中巢状铬铁矿矿体有关的铂族金属矿床等;③砂铂矿床,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美国、加拿大和前苏联。
与上述传统类型不同,近年俄罗斯在伊尔库茨克州发现产在黑色页岩系中的苏霍伊洛克(“干谷”)矿床有金储量1550t,铂储量约250t。俄地质学家认为,这一新类型的发现将改变世界铂族资源来源的格局。
铂族金属矿床是近年国外矿产勘查的一个新热点,2004年世界铂族金属勘查继续升温,主要勘查发现的有意义铂族金属矿床有:在南非,由于兰特相对于美元升值,在布什维尔德杂岩体,继续把铂族元素作为勘查的主攻目标。例如普拉塞尔多姆(Placer Dome)公司与 Bafoken公司合作,在 Sedibelo 矿权区,打了10500m钻探,扩大了矿区的潜力。Messina/Dwaalkop 地区,南埃拉资源公司(SouthernEra Resources)勘查新发现283t铂族金属和金资源量。在南非Drenthe/overysel地区Anooraq资源公司勘查新发现127.5t铂族金属和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River Valley地区勘查获得34.2t铂族金属和金。西部矿业公司(WMC)和Falcon 的合资公司在奥林匹亚地区 de Collurabbia 矿权区,在埋深279 m处打到了5 m 含Ni3%,Cu1.77%,铂族元素5 g/t的富矿体。
2005年铂族金属的勘查预算继续增长,为1.8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6.3%,但铂族金属占全球的勘查份额从2004年的4.4%降到3.7%(图1)。
图1 2003~2005年全球按目标矿种的勘查预算情况
资料来源:1.Metals Economics Group-Strategic Report,November/December2003;
2.Metals Economics Group Strategic Report,November/December2004;
3.Metals Economics Group Strategic Report,November/December2005。
从矿业开发投资的矿种来看,2005年铂族金属开发投资预算继续上升,从2004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60亿美元,增长了1倍,占全球投资费用份额的从2004年的2.9%上升到2005年的4.4%。
二、生产
铂族金属生产主要集中于南非和俄罗斯,产量主要来自世界5个矿区:南非布什维尔德、俄罗斯诺里尔斯克、美国斯提耳沃特、加拿大萨德伯里和津巴布韦大岩墙。南非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家铂族金属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据美国地调局年报,2004年世界铂族金属产量约为1501.5万oz,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世界最大铂族金属生产国南非铂族金属产量约 924.9万oz,比2003年上升4.9%,占世界铂族金属总产量的61.4%,俄罗斯铂族金属产量为400.5万oz,占世界铂族金属总产量的26.7%。
2004年世界矿山铂产量为774.8万oz,比2003年上升17.6%(表2),世界最大的铂生产国南非铂产量514.5万oz,同比上升6%。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的俄罗斯铂产量115.7万oz,与2003年持平,以上两国铂产量分别占世界铂总产量的66.4%和14.9%(表2)。2004年,尽管北美铂生产恢复,但铂产量没有增长,为35.5万oz,比2003年下降0.2万oz,其中斯提耳沃特(Stillwater)和东博尔德(East boulder)铂产量13万oz,减产2.5万oz,比2003年下降3.5%,主要是2004年7月份为期10天的罢工所致。在加拿大,北美钯业(Northn America Palladium)公司的铂族金属产量增长6.9%,达33.4万oz,其中铂产量为2.5万oz。
表2 2000~2004年世界铂族金属矿山产量 单位:万oz
注:c少量金-铜矿中的副产品铂和钯未包括在内;d产量全部为进口量;e估计值;r修订值;f据报道的。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2005。
津巴布韦为铂产量的后起之秀,2004年铂产量略增长1.4%,为14.3万oz。其中津巴布韦铂矿公司(Zimplats)的矿山铂产量8.7万oz。该公司计划进一步开采Ngezi矿的下部,预计2005年其铂族金属产量将达到40.2万oz。
据加拿大金属经济集团统计,2004年世界21个主要铂族金属矿山铂产量为536.79oz,占世界矿山铂产量的69.3%(表2),其铂族金属现金生产成本最低为238美元/oz,最高为579元/oz,平均为383元/oz(表3)。
表3 2004年世界21个主要铂族金属矿山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Metals Economics Group-Strategic Report,July/August2005。
世界十大铂生产商为南非的英美铂金公司(Angloplat Platinum)、“羚羊”铂金公司(lmpala Platinum)、诺萨姆(Northam)、阿奎里厄斯铂业公司(Aquarius Platinum)、英国的罗恩闵(Lonmin)和津巴布韦铂金公司(Zimplats Platinum)、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镍公司(Norilsk Nikel)、美国的斯提耳沃特(Stillwater Mining)、加拿大的国际镍公司(Inco)和鹰桥公司(Falconbridge)(表4)。
表4 2004年世界十大铂生产商
注:*为不计买入的精矿。
2004年世界钯金属产量604.4万oz,比2003年增长3.9%。南非钯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钯生产国,钯产量252.2万oz,同比增长7.8%。南非的英美铂金(Anglo Platinum)公司,包括回收和购买原料在内的精炼钯产量增长10%。俄罗斯退居世界第二位,钯产量237.9万oz,同去年持平,以上两国钯产量分别占世界钯总产量的41.7%和39.4%。
据加拿大金属经济集团统计,2004年世界21个主要铂族金属矿山产量钯产量为342.67万oz,占世界矿山钯产量的56.7%(表3)。
世界十大钯生产商为俄罗斯的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Norilsk Nikel);南非的英美铂金公司(Angloplat Platinum)、 “羚羊”铂金公司(lmpala Platinum)、诺萨姆(Northam)、阿奎里厄斯铂业公司(Aquarius Platinum);美国的斯提耳沃特矿业公司(Stillwater Mining)、英国的罗恩闵(Lonmin)、津巴布韦铂金公司(Zimplats Platinum);加拿大的北美钯业(North America Palladium)和国际镍公司(Inco)(表5)。
表5 2004年世界十大钯生产商
续表
注:*为不计买入的精矿。
诺里尔斯克镍公司(Norilsk Nikel)及其附属厂是俄罗斯的头号铂族金属生产商,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黄金和贱金属生产商。2004年该公司生产了占俄罗斯71%的铂和100%的钯。
2004年北美钯产量为72.6万oz,其中美国为44万oz,同比减少1万oz,主要是7月份为期10天的罢工导致斯提耳沃特(Stillwater)和东博尔德(East boulder)钯产量比2003年下降2.5%。在加拿大,北美钯业(Northn America Palladium)公司钯产量增长7%,达30.9万oz。
2004年津巴布韦钯产量略增长12.7%,为11.5万oz。其中津巴布韦铂矿公司(Zimplats)的矿山钯产量7.4万oz。
2004年除铂钯外的其他铂族金属产量为207.4万oz,比2003年下降约2%(表2)。
据英国采矿年评报道,2004年铂金属总供应量为720万oz,比2003年增加了35.5万oz,增幅为5.2%(表6),供需缺口从2003年的33万oz,减少到8万oz。南非铂产量大幅度增长是世界铂族金属供应量增长的主要因素。2004年南非向市场供应量比2003年增加8.6%,为503万oz,占世界铂总供应量的69.9%。南非的英美铂金(Anglo Platinum)公司为世界最大的铂族金属生产、冶炼和销售商,包括回收和购买原料在内的精炼铂增加了6%,其中矿山铂产量为232.8万oz、购买的铂精矿为12.5万oz,同比增长1倍多。再一次刷新历史最高水平;位居全球第二位的铂生产商“羚羊”(Impala)公司铂产量为112.2万oz,比2003年上升7.8%,主要产量来自Impala铂矿、Marula铂矿。其中Marula铂矿于2004年1月投产,第一年生产了1t铂和1t钯。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最初不合理的采矿方法,使得难以达到预定的年产3.6t铂和接近与铂等量的钯的生产能力,预计2007年可达到该生产目标。津巴布韦的铂产量来自Zimplats和Mimosa铂矿。
俄罗斯铂供应量从2003年的105万oz减少到85万oz,同比下降19.0%。
据黄金矿业服务有限公司数据,2004年再生铂产量78万oz,比2003年增长6.1%。
2004年世界钯金属供应量为815万oz,比上年增加129万oz,市场供应相对过剩量102万oz。比2003年减少1万oz。俄罗斯钯供应量大幅度增加以及南非和津巴布韦钯产量的增长,共同促进全球钯供应量上升18.8%(表6)。
表6 世界铂钯金属供应量 单位:万oz
注:e为估计值。
资料来源:Mining Annual Review,2000、2004、2005。
南非钯供应量为250万oz,同比增长7.8%,占世界钯供应总量的30.7%。钯作为南非铂矿产的附属产品,其产量随铂扩产项目的进行以及布什维尔德东部地区正在开采矿区中钯含量的提高和富钯矿UG-2层的开采而增加。
俄罗斯钯供应量为380万oz,同比上升28.8%。占世界钯供应总量的46.6%,增长主要来源于销售钯库存的37.5万oz和2003年Norilsk支付给Stillwater的87.7万oz钯。
2004年从汽车催化剂中回收的钯为49.8万oz,再一次刷新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20%。北美市场仍然是汽车催化剂回收的最大市场,占2004年全球回收铂钯总量的60%以上,主要是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制造的汽车在每年报废的汽车中所占的比例在增加。预计在未来5年内,平均每年有望增加20%。
三、用途和消费
铂族金属具有催化作用、化学稳定性、热电稳定性及色泽美观等优良属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催化转化器、珠宝业、电子业、石油精炼、化学、玻璃、牙科等领域。铂和钯也是作为投资用途的重要金属。在铂族金属中,铂用途最广,用量也最多。铂的主要消费领域是汽车催化转化器生产和珠宝业,两者约占总消费量的70%以上,其他消费领域是电器和电子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玻璃制造业和投资。钯的消费领域主要是汽车催化转化器和电子工业,此外还有化工、电工和仪器仪表、珠宝业、牙科以及军工等。
2004年世界铂总消费量为728.0万oz,比2003年增长1.5%(表7)。相对需求缺口缩减到8万oz。由于2000年和2001年钯价飞涨且供货不稳,使汽车制造商转向价格较低且供货较稳定的铂,另一方面,欧洲柴油机车的普及和各国更加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动了汽车工业中铂的需求。2004年西方汽车工业铂需求增长7.3%,为351万oz,仍为历史最高水平。占铂总消费量的48.2%,这是自1995年以来汽车用铂连续第二年超过首饰用铂,成为第一大铂消费领域。其中欧洲铂需求增长最大,主要是欧洲柴油机车市场份额的增长。而柴油机车的催化剂只用铂,其销量对铂市场的需求有重要影响。
表7 1999~2004年世界铂钯消费量 单位:万oz
注:e为估计值。
资料来源:Mining Annual Review,2000、2004、2005。
2004年首饰业铂消费量为220万oz,占铂总消费量的30.2%,比2003年进一步下降12.3%,为第二大消费领域。全球最大的铂消费国中国首饰业铂消费进一步下降,为96万oz,同比下降21%,主要是受高昂的铂价影响。
2004年日本首饰业铂消费量进一步下降至约57.9万oz,降幅4.1%,仍居世界第二位。作为全球第三大铂首饰消费国美国,铂消费为29.3万oz,比2003下降7%。欧洲首饰业铂消费量为21.7万oz,比2003年减少0.3万oz。
2004年世界钯消费量为713万oz,同比上升22.3%。增长主要来源于汽车工业和首饰。汽车工业钯需求为381万oz,比2003年增长10.4%。北美汽车工业中钯需求的增长和亚洲汽车产量的增加及排放法规的更加严格化推动了该领域中钯消费的增加;首饰业钯需求为92万oz,约为2003年的3.7倍。中国首饰商开发的钯金首饰引领该领域中钯的需求达51万oz的历史最高水平,也占世界总需求的55.4%。牙科和其他工业钯需求也有所增加。
四、贸易和市场
2004年铂族金属价格与2003年不同,铂价持续上升,铑价大幅度上涨,钯价平稳略有回升。铂年均价达845美元/oz,比2003年上涨22.1%。铑年均价高达886美元/oz,同比大幅度上升86.5%。钯年均价为229美元/oz,比2003年上涨14.5%。
2005年,铂族金属价格呈现两种不同的态势,铂价稳步上升,铑价成倍暴涨,钯价下跌(表6)。
2005年受投机买卖、汽车工业需求增长和供应量低于预期等因素推动,铂价仍呈上升态势,全年最高价为1015美元/oz,最低价843美元/oz,铂年均价897美元/oz,比2004年上升6.2%。
连年南非矿山钯供应量的增加导致供应过剩矛盾加剧,库存不断增加,加之汽车领域钯需求增幅有限,导致2005年钯价进一步下跌。全年钯最高价为298美元/oz,最低价为176美元/oz,年均价为201美元/oz,比2004年下跌12.2%。2005年以来,由于需求的增加导致铑价进一步暴涨,月均价从年初的1341美元/oz,上升到年底的2948美元/oz,年均价高达2002美元/oz,同比上升126%(表8)。
表8 2003~2005年铂族金属价格 单位:美元/oz
注:铂、钯为伦敦下午收盘价,铑为现货价。
资料来源:①Mining Annual Review,2002~2004;②WWW.Kitco.com。
五、重大事件
(1)2005年国际铂年均价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达897美元/oz,比2004年上升6.2%。
(2)连年南非矿山钯供应量的增加加剧了供应过剩矛盾,库存不断增加,加之汽车领域钯需求增长有限,导致2005年钯价比2004年进一步下跌12.2%,年均价为201美元/oz。
(3)2005年以来,由于需求的增加导致铑价进一步暴涨,年均价高达2002美元/oz,同比上升126%。
(4)2005年世界铂族金属勘查投资进一步上升至1.8亿美元,比2004年上升16.3%。开发投资为60亿美元,是2004年的2倍。
(5)2004年南非钯产量首次超过俄罗斯,跃居世界第一大钯生产国,钯产量252.2万oz,同比增长7.8%,比俄罗斯多6%。
(6)2004年4月,诺里尔斯克集团从英美黄金公司手中得到了世界第四大黄金生产商南非“金田”(Gold Fields)公司的20%股权。10月,诺里尔斯克集团宣布支持(作担保)哈默尼黄金公司恶意收购南非对手金田公司的报价,该报价有效期到2005年5月20日。
(7)2004年,世界首饰用钯破纪录的成倍增长,达92万oz,为2003年的3.7倍。中国首饰商开发的钯金首饰引领该领域中钯的需求达51万oz的历史最高水平,占世界总需求的55.4%。
六、展望
预计2005年铂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将继续增长。汽车工业在欧洲柴油机车销量的继续增长、亚洲汽车产量的持续增长和各国排放法规更严格化的推动下,对铂的需求将继续增长;首饰业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中国。一方面铂价将走低的预期鼓励了对中国消费可能增长的预期;另一方面,仍处高位的铂价将继续施压于首饰制造商。预计2005年中国铂首饰的消费将维持在2004年的水平。
在南非扩产项目的进行和北美、津巴布韦产量计划的实施下,预计2005年铂的产量将继续增长。供应可能超过需求,在经历了6年的供应短缺后,首次实现逆转,达到供应平衡,甚至略有过剩。
2005年汽车工业中钯的需求将在北美汽车商“代铂工作”的推动下继续增长;尽管首饰业中的需求会下降,预计总的需求将继续回升。投资者在铂钯价差、市场新应用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将继续保持对钯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成为提升钯价的关键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1]Micheal W.George.Platinum-Geoup Metals.U.S.Geological Survey,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January2006
[2]Overview of World Exploration Budgets:Locations,Targets,and Stages of Development.Metals Economics Group.Strategic Report,November/December2005
[3]刘益康.2004年全球矿产勘查总结(连载一 北美地区).刘益康.2004年全球矿产勘查总结(连载三 非洲地区). W.George.Platinum-Geoup Metals2004.U.S.Geological Survey,Mineral Yearbook,2004
[6]Production Costs:Platinum Group Metals.Metals Economics Group-Strategic Report,July/August2005
[7]黄金矿业服务有限公司.铂钯年鉴,2005
[8]Fraser King.Vice President Marketing,Lonmin Plc.PGM Markets.Mining Annual Review,2005
[9]L.Mccartan,D.E.Morse,J.F.Papp and P.A.Plunkert.Mining Review.Mining Engineering,May2005
[10]Platinum2005 London PM Fix-US Dollars. London PM Fix-US Dollars. London PM Fix-US Dollars. graphs.cgi
[13]Magnus Ericsson and Raw.Materials Group.Industry Registers Record Investment.E&MJ,Jan./Feb.2006,p.34
[14]Magnus Ericsson and Anja Olsson.E & MJ’s project survey.E & MJ,Jan./Feb.2006,p.55~59
[15]靳湘云.铂——2004年铂市场回顾2005年预测.中国贵金属,2005,(2)
[16]靳湘云.钯——2004年钯市场回顾2005年预测.中国贵金属,2005(2)
[17]靳湘云.铂——2005年铂市场回顾2006年预测.中国贵金属,2006(2)
[18]靳湘云.钯——2005年钯市场回顾2006年预测.中国贵金属,2006(2)
生物柴油是怎么回事,能解答一下吗?
生物柴油(Biodiesel)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它是生物质利用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生物柴油是含氧量极高的复杂有机成分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主要是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机物,几乎包括所有种类的含氧有机物,如:醚、酯、醛、酮、酚、有机酸、醇等。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可从各种生物质提炼,因此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有望取代石油成为替代燃料。
[编辑本段]特点:
1)含水率较高,最大可达30%-45%。水分有利于降低油的黏度、提高稳定性,但降低了油的热值;
2)pH值低,故贮存装置最好是抗酸腐蚀的材料;
3)密度比水大,与水的比值约为1.2;
4)具有“老化”倾向,加热不宜超过80℃,宜避光、避免与空气接触保存;
5)润滑性能好。
6)优良的环保特性:硫含量低,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达98%,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可大大减轻意外泄漏时对环境的污染;
7)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
8)较好的安全性能:闪点高,运输、储存、使用方面安全;
[编辑本段]生物柴油行业现状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以大豆和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油棕和黄连木等油料林木果实、工程微藻等油料水生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为原料制成的液体燃料,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综观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到次发达的南非、巴西、韩国,到发展中的印度、泰国等,均在发展石油替代产业的国际政策制度、技术完善、装置建设和车辆制造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为我国走中国特色石油替代之路铺平了道路。特别是巴西经验,更具实际意义。
生物柴油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表现出新兴行业在产业化初期所共有的许多市场特征。许多企业被绿色能源和支农产业双重“概念”凸现的商机所吸引,纷纷进入该行业,有人以“雨后春笋”形容生物柴油目前的状态。截止2007年,中国有大小生物柴油生产厂2000多家,而且,各地相同项目的立项、审批还在继续。还有更大的威胁来自于国外。一些外国公司资金实力雄厚,生产技术成熟,产业化程度高,可以借规模经济效应获取成本优势,抢占原料基地和市场份额的综合能力更强
从未来的发展看,生物柴油的购买商主要有石油的炼油厂、发电厂、轮船航运公司以及流通领域的中间商。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预计到2010年,中国生物柴油的需求量将达到2000万吨/年,按国家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那时的产能是20万吨/年。需求与产量的反差,将会是形成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当人们更多地了解生物柴油优良的性能,接受的程度会更大,市场需求也会不断提高。强大的市场需求与有限的生产能力,使购买者的议价能力降低。同时,也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油品的质量,以保持生物柴油良好的品质形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只要把关于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则其在柴油引擎、柴油发电厂、空调设备和农村燃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编辑本段]生产方法
利用油脂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用动物油制取的生物柴油及制取方法;生物柴油和生物燃料油的添加剂;废动植物油脂生产的轻柴油乳化剂及其应用;低成本无污染的生物质液化工艺及装置;低能耗生物质热裂解的工艺及装置;利用微藻快速热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用废塑料、废油、废植物油脚提取汽、柴油用的解聚釜,生物质气化制备燃料气的方法及气化反应装置;以植物油脚中提取石油制品的工艺方法;用等离子体热解气化生物质制取合成气的方法,用淀粉酶解培养异养藻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用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的方法;用植物油下脚料生产燃油的工艺方法,由生物质水解残渣制备生物油的方法,植物油脚提取汽油柴油的生产方法;废油再生燃料油的装置和方法;脱除催化裂化柴油中胶质的方法;废橡胶(废塑料、废机油)提炼燃料油的环保型新工艺,脱除柴油中氧化总不溶物及胶质的化学精制方法;阻止柴油、汽油变色和胶凝的助剂;废润滑油的絮凝分离处理方法。
简单工艺流程:
生物柴油是由从植物油或动物脂的脂肪酸烷基单酯组成的一种可替代柴油燃料。目前,大多数生物柴油是由大豆油、甲醇和一种碱性催化剂生产而成的。然而还有大多数的不易被人体消化的廉价油脂能够转化为生物柴油。
工艺流程简介:
(1)物理精炼:首先将油脂水化或磷酸处理,除去其中的磷脂,胶质等物质)。再将油脂预热、脱水、脱气进入脱酸塔,维持残压,通入过量蒸汽,在蒸汽温度下,游离酸与蒸汽共同蒸出,经冷凝析出,除去游离脂肪酸以外的净损失,油脂中的游离酸可降到极低量,色素也能被分解,使颜色变浅。各种废动植物油在自主研发的DYD催化剂作用下,采用酯化、醇解同时反应工艺生成粗脂肪酸甲酯。 (2)甲醇预酯化:首先将油脂水化脱胶,用离心机除去磷脂和胶等水化时形成的絮状物,然后将油脂脱水。原料油脂加入过量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预酯化,使游离酸转变成甲酯。蒸出甲醇水,经分馏后,无游离酸的分出C12-16棕榈酸甲酯和C18油酸甲酯。
(3)酯交换反应:经预处理的油脂与甲醇一起,加入少量NaOH做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与常压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即能生成甲酯,采用二步反应,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分离器连续地除去初反应中生成的甘油,使酯交换反应继续进行。
(4)重力沉淀、水洗与分层。
(5)甘油的分离与粗制甲酯的获得。
(6)水份的脱出、甲醇的释出、催化剂的脱出与精制生物柴油的获得。
整个工艺流程实现闭路循环,原料全部综合利用,实现清洁生产。大致描述如下:原料预处理(脱水、脱臭、净化)------反应釜(加醇+催化剂+70℃)------搅拌反应1小时-------沉淀分离排杂-------回收醇------过滤--------成品
[编辑本段]应用
生物柴油可用作锅炉、涡轮机、柴油机等的燃料,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是脂肪酸甲酯。
生物柴油是一种优质清洁柴油,可从各种生物质提炼,因此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有望取代石油成为替代燃料。
柴油是许多大型车辆如卡车及内燃机车及发电机等的主要动力燃料,其具有动力大,价格便宜的优点,我国柴油需求量很大,柴油应用的主要问题“冒黑烟”, 我们经常在马路上看到冒黑烟的卡车。冒黑烟的主要原因是燃烧不完全,对空气污染严重,如产生大量的颗粒粉尘,CO2排放量高等。据美国燃料学会报道,发动机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如氮氧化物为其他工业部门排放的一半,一氧化碳为其他工业排放量的三分之二,有毒碳氢化合物为其他工业排放的一半。尾气中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和空气中的水可以结合形成酸雨, 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太多会使大气温度升高,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为解决燃油的尾气污染问题及日益恶化的环境压力,人们开始研究采用其他燃料如燃料酒精代替汽油,目前燃料酒精在北美洲如美国及加拿大等和南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已占有相当比例,装备有燃料酒精发动机的汽车已投放市场。对大多数需要柴油为燃料的大动力车辆如公共汽车、内燃机车及农用汽车如拖拉机等主要以柴油为燃料的发动机而言,燃料酒精并不适合。而且柴油造成的尾气污染比汽油大的多, 因此人们开发了柴油的代用品--生物柴油。
其实发动机的发明家狄色尔早在1912年美国密苏里工程大会报告中说,“用菜籽油作发动机燃料在今天看起来并没有太大意义,但将来会成为和石油及煤一样重要的燃料”。1983年美国科学家首先将菜籽油甲酯用于发动机,燃烧了1000个小时。并将以可再生的脂肪酸单酯定义为生物柴油.。年美国和德国等国的科学家研究了采用脂肪酸甲酯或乙酯代替柴油作燃料,即采用来自动物或植物脂肪酸单酯包括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及脂肪酸丙酯等代替柴油燃烧。生物柴油和传统的石油柴油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以可再生的动物及植物脂肪酸单酯为原料,可减少对石化燃料石油的需求量和进口量;环境友好,采用生物柴油尾气中有毒有机物排放量仅为十分之一,颗粒物为普通柴油的20%,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石油柴油的10%,无硫化物和铅及有毒物的排放;混合生物柴油可将排放含硫物浓度从500PPM(PPM百万分之一)降低到5PPM。
不用更换发动机,而且对发动机有保护作用。
[编辑本段]世界各国对生物柴油的应用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欧洲已成为全球生化柴油的主要生产地。美国、意大利、法国已相继建成生物柴油生产装置数十座。
美国是最早研究生物柴油的国家。总生产能力1300,000吨。对生物柴油的税率为0%。美国在黄石公园进行的60万公里的行车实验,没有任何结焦现象,空气污染物排放降低了80%以上。而且使用生物柴油还吸引了附近300公里外的棕熊来到公园。美国B20是采用20%生物柴油的柴油,尾气污染物排放可降低50%以上。1992年美国能源署及环保署都提出生物柴油作为清洁燃料,美国总统克林顿1999年专门签署了开发生物质能的法令,其中生物柴油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之一,国家对生物柴油不收税。日本1995年开始研究用饭店剩余的煎炸油生产生物柴油,在1999年建立了259 升/ 天用煎炸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工业化实验装置,可降低原料成本。目前日本生物柴油年产量可达400,000吨。
德国目前已拥有8个生物柴油的工厂,德国拥有300多个生物柴油加油站,并且制定了生物柴油的标准,对生物柴油不收税,2006年生物柴油产量达100万吨。
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都建立生物柴油的企业。法国雪铁龙集团进行了生物柴油的试验,通过10万公里的燃烧试验,证明生物柴油是可以用于普通柴油发动机的。其使用的标准是在普通石油柴油中添加5%的生物柴油。
可以预见生物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将在大型汽车行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状况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状况:
我国政府为解决能源节约、替代和绿色环保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早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己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研究、倡导工作。我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内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及其加工工艺和设备。目前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无疑将有助于我国生物柴油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可以预计,在2-3年内,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并达到实用水平。
著名学者闵恩泽院士在《绿色化学与化工》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发展清洁燃料生物柴油的课题:原机械工业部和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就拨出专款立项,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和贵外I山地农机所承担课题,联合研究长达10 年之久,并邀请中国石化科学院的专家詹永厚做了大量基础试验探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的施德路先生也曾于1985 年进行了生物柴油的试验工作;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承担的中国——欧共体合作研究项目也涉及到生物柴油;中国科技大学、河南科学陆军化学所等单位也都对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系统研究始于中国科学院的“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燃料油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完成了金沙江流域燃料油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了30公顷的小桐子栽培示范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沙市新技术研究所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能源植物和生物柴油进行了长达10年的合作研究,“八五”期间完成了光皮树油制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艺及其燃烧特性的研究;“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植物油能源利用技术”。
1999-2002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林业局引进国外先进林业技术(948项目)—— 《能源树种绿王树及其利用技术的引进》,从南非、美国和巴西引进了能源树种绿玉树(Euphorbiatim-cal li)优良无性系;研制完成了绿玉树乳汁榨取设备;进行了绿玉树乳汁成份和燃料特性的研究:绿玉树乳汁催化裂解研究有阶段性成果。
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发展生物柴油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长期徘徊在初级研究阶段,未能形成生物柴油的产业化:政府尚未针对生物柴油提出一套扶植、优惠和鼓励的政策办法,更没有制定生物柴油统一的标准和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因此,我国进入了WTO之后,在如何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和双重压力这种背景下,加快高效清洁的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我国生物柴油的产业化前景:
2003年,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中国石油市场需求增势强劲,石油产品需求总量增长幅度达到两位数,为11.4%,比上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这促进了石油进口量的大幅攀升,使我国成为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石油市场资源供应出现紧缺,价格全面上涨。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3年我国石油及制品累计平均价格比上年提高11.8%。初步分析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供需形势与2003年情况基本相似,将继续保持消费需求旺盛,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但不排除受季节、运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局部性和结构性的供应紧张。预计2004年中国原油消费量为2.7 亿吨,净进口量有可能超过1亿吨。
我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储量又很有限,大量进口石油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提高油品质量对中国来说就更有现实意义。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专家认为,生物柴油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汽车柴油化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据专家预测,到201 0年,世界柴油需求量将从38%增加到45%,而柴油的供应量严重不足,这都为油菜制造生物柴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生物柴油产业还可促进中国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发展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柴油的供需平衡问题也将是我国未来较长时间石油市场发展的焦点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到2005年,随着我国原由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拥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余地,而柴油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预计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将突破1亿吨,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亿吨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1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技术已取得重大成果: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都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继建成了规模超过万吨的生产厂,这标志着生物柴油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已在中国大地上诞生。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十五”计划发展纲要提出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生物柴油产业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并已列入有关国家计划。
发展生物柴油,我国有十分丰富的原料资源。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水热资源分布各异,能源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风子科和萝摩科等。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发展初期,要从总体上降低生物柴油成本,使其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向基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集约经营,形成产业化,才能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物柴油发展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中国加入WTO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只要把关于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则其在柴油引擎、柴油发电厂、空调设备和农村燃料等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阔的。
[编辑本段]■生物柴油的化学法生产
生物柴油的化学法生产是采用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并使用氢氧化钠 (占油脂重量的1%) 或甲醇钠 (Sodium methoxide) 做为触媒,在酸性或者碱性催化剂和高温(230~250℃)下发生酯交换反应(transesterification),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再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甲醇或乙醇在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生产设备与一般制油设备相同,生产过程中产生10%左右的副产品甘油。
但化学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点:反应温度较高、工艺复杂;反应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甲醇,后续工艺必须有相应的醇回收装置,处理过程繁复、能耗高;油脂原料中的水和游离脂肪酸会严重影响生物柴油得率及质量;产品纯化复杂,酯化产物难于回收;反应生成的副产物难于去除,而且使用酸碱催化剂产生大量的废水,废碱(酸)液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
化学法生产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成本问题:生产过程中使用碱性催化剂要求原料必须是毛油,比如未经提炼的菜籽油和豆油,原料成本就占总成本的75%。因此采用廉价原料及提高转化从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实用化的关键,因此美国己开始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研究高油含量的植物(见下文“工程微藻”法),日本采用工业废油和废煎炸油,欧洲是在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土地上种植富油脂的农作物。
[编辑本段]■生物柴油的生物酶合成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始研究用生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即用动物油脂和低碳醇通过脂肪酶进行转酯化反应,制备相应的脂肪酸甲酯及乙酯。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具有条件温和、醇用量小、无污染排放的优点。2001年日本采用固定化Rhizopus oryzae细胞生产生物柴油,转化率在80%左右,微生物细胞可连续使用430小时。
2005年6月4日,《中国环境报》报道:清华大学生物酶法制生物柴油中试成功,采用新工艺在中试装置上生物柴油产率达90%以上。中试产品技术指标符合美国及德国的生物柴油标准,并满足我国0号优等柴油标准。中试产品经发动机台架对比试验表明,与市售石化柴油相比,采用含20%生物柴油的混配柴油作燃料,发动机排放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烟度等主要有毒成分的浓度显著下降,发动机动力特性等基本不变。
由于利用物酶法合成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醇用量小、无污染物排放等优点,具有环境友好性,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利用生物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目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脂肪酶对长链脂肪醇的酯化或转酯化有效,而对短链脂肪醇(如甲醇或乙醇等)转化率低,一般仅为40%-60%;甲醇和乙醇对酶有一定的毒性,容易使酶失活;副产物甘油和水难以回收,不但对产物形成一致,而且甘油也对酶有毒性;短链脂肪醇和甘油的存在都影响酶的反应活性及稳定性,使固化酶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这些问题是生物酶法工业化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瓶颈。
[编辑本段]■生物柴油的“工程微藻”法
“工程微藻”生产柴油,为柴油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美国国家可更新实验室(NREL)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建成“工程微藻”,即硅藻类的一种“工程小环藻”。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使“工程微藻”中脂质含量增加到60%以上,户外生产也可增加到40%以上,而一般自然状态下微藻的脂质含量为5%-20%。“工程微藻”中脂质含量的提高主要由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细胞中的高效表达,在控制脂质积累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研究选择合适的分子载体,使ACC基因在细菌、酵母和植物中充分表达,还进一步将修饰的ACC基因引入微藻中以获得更高效表达。利用“工程微藻”生产柴油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其优越性在于:微藻生产能力高、用海水作为天然培养基可节约农业资源;比陆生植物单产油脂高出几十倍;生产的生物柴油不含硫,燃烧时不排放有毒害气体,排入环境中也可被微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发展富含油质的微藻或者“工程微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一大趋势。
[编辑本段]■现行生物柴油标准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拟定了生物柴油标准,从而保证柴油的质量,保证使用者更加放心的使用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的国际标准是ISO 14214A另一个是ASTM国际标准ASTM D 6751,这一标准是美国所采用的标准,该标准由美国环保局1996年在“清洁空气法”的211(b)部分加以了法律确认。另一被广泛认同的是德国的DIN生物柴油系列标准,是迄今为止最为详细系统的生物柴油标准,该标准体系针对不同的制造原料有不同的DIN标准:以油菜籽和纯粹以蔬菜籽为原料的RME(rapeseed methyl ester)、PME(vegetable methyl ester)生物柴油DIN E 51606 标准,以蔬菜油脂和动物脂肪为混合原料FME (fat methyl ester)的生物柴油DIN V 51606标准。欧盟也在2003年11月颁布了EN14241生物柴油燃料标准。此外奥地利、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也拟订了生物柴油燃油规范。
[编辑本段]■德国DIN V 51606生物柴油标准
生物柴油的标准主要对以下成份进行考评:生产制造的整个反映过程,甘油的去除情况,催化剂的去除情况,酒精的去除情况,以及确保不含游离脂肪酸。生物柴油的生产标准评定指针包括比重、动态粘度、闪火点、硫含量、残留量、十六烷值、灰份、水份、总杂质、三酸甘油脂、游离甘油等。生物柴油标准的规范,正在极大的推动生物柴油在这些国家的汽车工业中正式应用和合法化,同时,大量国家对生物柴油的认可也正在推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生物能源的国际化。
由于目前生物柴油在商用上主要以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的混合油的形式供应,因此,对于混合油也有标准推出。例如5%的生物柴油加95%的常规柴油的混合油需要达到2000年颁布的EN590(EN590:2000)的标准,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混合油,都可以安全地应用于所有柴油机发动机,虽然这一混合油不需要添加任何稳定剂,但是国外也有提议称需要在EN 590:2000标准中增加这样一条:混合油中的生物柴油自身必须符合EN 14214的标准。
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
从销售额的角度看,2012年精细化工产品占到行业总体销售额的70%以上,能源产品不足30%,造成两种产品比例悬殊的主要原因在于生物柴油原材料价格高涨且销售渠道不畅,生产企业很难从能源产品上获得利润,而精细化工产品因为其附加值较高、环保等特点明显以及销售渠道成熟等原因,获得生产企业和市场的青睐,逐渐成为生物柴油行业的主要细分产品。
与同属清洁车用替代燃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相比,我国生物柴油生产相对发展缓慢。从我国成品油需求来看,柴油相对汽油更加短缺,在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不仅有助于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也具有缓解柴油资源短缺的现实意义。考虑到废弃油脂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产业化发展还能解决废弃油脂再次进入食品领域从而危害大众健康的问题。但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受到生产成本较高、政策扶持不足、相关管理不规范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有助于明确产业定位、理清发展思路,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与示范我国2010年生物柴油产能约300万t/a,产量约20万t,主要原料为餐饮废油、榨油废渣等,产品主要用于农用动力机械及公路、水路和铁路运输动力机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进程也比较缓慢。自“十五”开始,政府加大对生物柴油研发的投入,但由于后期相关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尽管在建和规划的产能已有一定规模,但产能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主体为民营企业,国企和外企也有涉足。2008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以麻风树为原料的示范装置建设。其中,中国海油在海南的6万t/a装置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是目前已建成的我国最大的生物柴油示范项目。
国内相关政策“十五”期间,生物柴油相关研究课题进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物柴油的发展。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逐步建立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体系”,并提出生物柴油发展目标为: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到2010年达到20万t,2020年达到200万t。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对国家批准的工业示范装置已制订一系列政策,包括工业装置建设的贷款,增值税、所得税减免,建成运转后达到合同指标的奖励等。但从总体上看,相关政策对产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尚不显著,政策连续性不强,甚至出现反复。例如,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发文规定:“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经提纯、精炼、合成等工艺生产的生物柴油,不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但在2008年《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又将生物柴油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直至2011年6月,国家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再次发布通知对以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
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在经过数年的持续增加之后,目前已经开始下滑。
中国政府为解决能源节约、替代和绿色环保问题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早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己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研究、倡导工作。中国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内容涉及到油脂植物的分布、选择、培育、遗传改良及其加工工艺和设备。目前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生物柴油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可以预计,在2-3年内,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有突破性进展并达到实用水平。
著名学者闵恩泽院士在《绿色化学与化工》一书中首先明确提出发展清洁燃料生物柴油的课题:原机械工业部和原中国石化总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就拨出专款立项,由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和贵外I山地农机所承担课题,联合研究长达10 年之久,并邀请中国石化科学院的专家詹永厚做了大量基础试验探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的施德路先生也曾于1985 年进行了生物柴油的试验工作;辽宁省能源研究所承担的中国——欧共体合作研究项目也涉及到生物柴油;中国科技大学、河南科学陆军化学所等单位也都对生物柴油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系统研究始于中国科学院的“八五”重点科研项目:“燃料油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完成了金沙江流域燃料油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栽培技术研究,建立了30公顷的小桐子栽培示范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沙市新技术研究所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能源植物和生物柴油进行了长达10年的合作研究,“八五”期间完成了光皮树油制取甲脂燃料油的工艺及其燃烧特性的研究;“九五”期间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植物油能源利用技术”。
1999-2002年,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承担并主持了国家林业局引进国外先进林业技术(948项目)—— 《能源树种绿王树及其利用技术的引进》,从南非、美国和巴西引进了能源树种绿玉树(Euphorbiatim-cal li)优良无性系;研制完成了绿玉树乳汁榨取设备;进行了绿玉树乳汁成份和燃料特性的研究:绿玉树乳汁催化裂解研究有阶段性成果。
但是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发展生物柴油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长期徘徊在初级研究阶段,未能形成生物柴油的产业化:政府尚未针对生物柴油提出一套扶植、优惠和鼓励的政策办法,更没有制定生物柴油统一的标准和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因此,中国进入了WTO之后,在如何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和双重压力这种背景下,加快高效清洁的生物柴油产业化进程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发展生物柴油,中国有十分丰富的原料资源。中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水热资源分布各异,能源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多样,主要的科有大戟科、樟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菊科、豆科、山茱萸科、大风子科和萝摩科等。目前中国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发展初期,要从总体上降低生物柴油成本,使其在中国能源结构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向基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实行集约经营,形成产业化,才能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生物柴油发展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在中国加入WTO的大好形势下,中国的经济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会有增无减,只要把关于生物柴油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则其在柴油引擎、柴油发电厂、空调设备和农村燃料等方面的应用是非常广阔的。
中国是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石油储量又很有限,大量进口石油对中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提高油品质量对中国来说就更有现实意义。而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专家认为,生物柴油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汽车柴油化已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据专家预测,到201 0年,世界柴油需求量将从38%增加到45%,而柴油的供应量严重不足,这都为油菜制造生物柴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生物柴油产业还可促进中国农村和经济社会发展。如发展油料植物生产生物柴油,可以走出一条农林产品向工业品转化的富农强农之路,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柴油的供需平衡问题也将是中国未来较长时间石油市场发展的焦点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到2005年,随着中国原由加工量的上升,汽油和煤油拥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余地,而柴油的供应缺口仍然较大。预计到2010年柴油的需求量将突破1亿吨,与2005年相比,将增长24%;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1.3亿吨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随着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重大基础项目的相继启动,柴汽比的矛盾比以往更为突出。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
目前中国生物柴油技术已取得重大成果: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都已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相继建成了规模超过万吨的生产厂,这标志着生物柴油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已在中国大地上诞生。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十五”计划发展纲要提出发展各种石油替代品,将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确定为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生物柴油产业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并已列入有关国家计划。
▲《财税[2010]118号》经国务院批准,对利用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从2009年1月1日起,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一)生产原料中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用量所占比重不低于70%。(二)生产的纯生物柴油符合国家《柴油机燃料调合生物柴油(BD100)》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至本通知下发前,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已经缴纳的消费税,符合本通知第一条免税规定的予以退还。 我国在生物柴油的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07年首个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B100开始正式实施。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公布了《生物柴油调和燃料(B5)》标准。该标准于2011年2月1日开始实施。
由上述发展趋势可看出,出于成品油来源多样化、杜绝“地沟油”进入餐饮行业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政府对生物柴油领域的重视度在日趋增加。
我国生物柴油技术路线评价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十分广泛,包括菜籽、大豆、工业和餐饮废油脂等,而一些木本油料作物例如麻风树、黄连木、文冠果和光皮树等也表现出较大的应用开发潜力。这些技术路线在经济、环境和能效方面表现不一,因此如何根据区域特点发展合适的技术,成为生物柴油相关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经济性评价生产成本比较高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的最大障碍。
《油世界》称,欧盟地区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913万吨下滑至900万吨,从而终结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趋势。
报告还称,美国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329万吨增加至348万吨,但今年7月至12月期间的生物柴油产出料减少36万吨,但美国明年的生物燃料产出前景依然光明。
“鉴于美国2012/13年度豆油供应紧俏,令该国的生物柴油产出达到规定的水平还是具有一定困难的。”
报告指出,预计今年,阿根廷的生物柴油产出料自上年的243万吨小幅增加至245万吨,而2011年,该国的生物柴油产出增加了60万吨。
报告称,“阿根廷的生物柴油产商目前正面临出口销售大幅下滑和国内消费大幅缩减的困扰。”
低迷的大豆产出导致豆油价格走高,这也令巴西今年的生物柴油产量料自上年的235万吨下滑至229万吨。
但巴西上调了明年生物柴油混合比率方面的要求,这会令该国明年的生物柴油产出前景光明。
出国旅游什么东西不能带?
出国游根据所去的国家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1. 美国
在美国,任何肉类均禁带,所有和肉类有关的都不能带,无论是生的、熟的、湿的、干的,还是真空包装的都不可以。特别注意月饼,因为根据最新的美国海关规定,月饼,尤其是里面有咸蛋黄的月饼是坚决不允许的。
一些珍贵的中药材如蛇胆、豹骨、虎皮、燕窝、鹿茸等属于保护类动物,严禁带入美国。燕窝、鹿茸等滋补品,也大多不被允许带进美国。此外,可补血的紫糯米、药酒、花生、奶制品也不许入关。有明显气味的调味品,如花椒等也不准入境。
2. 新加坡
在新加坡,其海关的规定中,口香糖、无烟水烟和电子香烟是禁止带入境的。此外,旅客携带入境的药物必须为新加坡法律允许的药物,尤其是安眠药、一类药物需有医生处方,证明为旅客随身必备药。
3. 加拿大
在加拿大,除了肉制品、奶制品,动物、植物及植物制品,新鲜的水果、蔬菜等都严格禁止入境外,除非来自美国,否则一般不允许携带。
对药品也有很严格的规定,若带处方药入境,需要确认药品有明确的认证,且药品必须带有原始的标签及使用说明以及开药的处方。如果不能,则应携带处方的复印件或医生的证明。
4. 日本
在日本,小心假冒商品,在未知情况下将假冒商品携带入境,若被海关查出,物品将会被罚没。以上情况,不会被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但若是在已知的情况下携带入境的话,会构成犯罪行为。
5. 英国
在英国,尽量别带药材腊味,在英国许多物品在出入境时会受到限制,如受管制的药品(例如吗啡、可卡因、大麻等);威胁健康和环境的物品(某些植物、畜肉、肉制品等等,如广州人喜欢的煲汤药材、中草药、腊肠等都尽量不带以避嫌)。
初中及高中生需注意,17岁以下的人不能携带烟草和酒精制品进入英国。
参考资料:
国四以下货车不发德州通行证,长城炮柴油版上市起售价17.68万元
▎售17.68-20.68万元?长城炮越野皮卡柴油版车展上市
7月24日,成都车展正式开幕。在车展上,长城炮越野皮卡柴油版正式上市,四驱进阶版17.68万元,四驱高阶版18.68万元,四驱限量版20.68万元。同时,为方便消费者购车,长城炮越野皮卡推出订车礼、金融礼、置换礼、互联礼、服务礼等五重大礼。
▎重庆首例!3辆6轴货车偷逃通行费11.4万
取消省界收费站以后,重庆高速开始重视通行费后台数据稽核工作。日前,该高速工作人员在稽查中发现,3辆6轴货车有严重逃费嫌疑。这几辆货车长期持有多张CPC卡循环使用,跨省通行时通过“跑长买短”的方式缴纳小额通行费。据嫌疑人交代,他们利用手中多张CPC卡,通过循环使用,“跑长买短”的方式逃交高速过路费。其团伙作案以来,车辆漏收通行费为11.4万余元。嫌疑人被抓获归案后,主动补交了这部分费用。
▎德州发布通行证网上申领要求:国四及以上货车
从卡友不愿意再来德州跑运输,到德州公安征求调整货车限行区域意见,德州公安再次发布“德州市区通行证网上申领系统”使用须知,要求国四及以上货车才能办理通行证。中、重型载货汽车,中、重型牵引车,中、重型专项作业车,危化品运输车,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须在年审有效期内,环保标准达到国IV或以上)。
▎惊险!司机看手机致追尾货物惯性撞飞前车车头
日前,在京沪高速北京方向152公里处,一辆货车的车头突然飞向对向车道,造成一起三辆大货车连环追尾事故。据了解,装载巨型铁管的货车由于突然追尾,货物的惯性将前方货车车头撞飞。幸运的是,前车司机受轻伤并无生命危险。因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追尾的货车司机王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按照我国交通道路法相关规定,王某将会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记2分。
▎戴姆勒2季度亏损16.82亿欧元:计划裁员、关闭工厂
7月23日,戴姆勒集团公布了第二季度财务报告,第二季度,戴姆勒集团共售出541800辆乘用车和商用车,较去年同期的821700辆同比下降34%;营收同比下滑29%至302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为负16.82亿欧元。据悉,戴姆勒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万多人,主要放在管理岗,以降低22%的固定成本支出。首席执行官康林松还计划关闭公司位于墨西哥、巴西和南非的工厂,位于德国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工厂产能也将降低。
▎特斯拉再推两款新电动汽车,奥迪CEO:特斯拉领先我们两年
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初步证实,继Cybertruck电动皮卡之后,特斯拉计划推出两款新的电动汽车,其中包括一款小型电动汽车。德国奥迪公司高管日前表示,在电动车技术上,特斯拉领先奥迪两年。“目前,特斯拉拥有更大的电池组,因为他们的汽车是围绕电池制造的。特斯拉在计算和软件架构方面领先两年,在自动驾驶方面也是如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