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国际资本会炒作黄金的价格?

2.黄金市场的参与者

3.期货中,有一个对冲的概念,是什么意思,是如何操作的?

为什么国际资本会炒作黄金的价格?

金价对冲基金的分析_对冲基金黄金法则

你好!

国际资本炒作的是伦敦金就是现在市场比较流行的投资产品现货黄金,由于这个投资品是杠杆交易,因此只需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撬动大额的操作,现货黄金由于可以双向交易,国际资本炒作金价也是出于获利的需要,当他们把金价大幅拉升或者大幅打压下跌时,就会出现一些投资判断或者不能及时跟上的情况,而这个情况下国际炒家就可以获取大量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普通投资者投资时严格控制仓位,不要冒进!

国际炒家大部分都是对冲基金和投资大鳄具有强大的分析团队和判断能力,因此在国际投资中往往能获得较为有利的地位,由于国内投资者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就至关重要了,一个良好的操作习惯也是获取利润必不可少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黄金市场的参与者

国际黄金市场的参与者,可分为国际金商、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各个法人机构、私人投资者以及在黄金期货交易中有很大作用的经纪公司。国际金商(做市商):最典型的就是伦敦黄金市场上的五大金行,其自身就都是黄金交易做市商,由于其与世界上各大金矿和许多金商有广泛的联系,而且其下属的各个公司又与许多商店和黄金顾客联系,因此,五大金商会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不断报出黄金的买价和卖价。当然,黄金做市商要负责金价波动的风险。

(1)银行:又可以分两类,一种是仅仅为客户代行买卖和结算,可自身并不参加黄金买卖,以苏黎士的三大银行为代表,他们充当生产者和投资者之间的经纪人,在市场上起到中介作用。也有一些做自营业务的,如在新加坡黄金(UOB)里,就有多家自营商会员。

(2)对冲基金:国际对冲基金尤其是美国的对冲基金活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在黄金市场上,几乎每次大的下跌都与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黄金在即期黄金市场抛售和在纽约商品黄金期贷构筑大量的淡(空)仓有关。一些规模庞大的对冲基金利用与各国政治、工商相金融界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较先捕捉到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利用管理的庞大资金进行买空和卖空从而加速黄金市场价格的变化而从中渔利。

(3) 各种法人机构和私人投资者:这里既包括专门出售黄金的公司.如各大金矿、黄金生产商、专门购买黄金消费的(如各种工业企业)黄金制品商、首饰行以及私人购金收藏者等,也包括专门从事黄金买卖业务的投资公司、个人投资者等;种类多样,数量众多。但是从对市场风险的喜好程度分,又可以分为风险厌恶者和风险喜好者:前者希望回避风险,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包括黄金生产商、黄金消费者等,后者就是各种对冲基金等投资公司,希望从价格涨跌中获取利益。前者希望对黄金保值,而转嫁风险;后者希望获利而愿意承担市场风险。

(4) 经纪公司(Broker's Firm):是专门从事代理非会员进行黄金交易,并收取佣金的经纪组织。有的将经纪公司称为经纪行(Commission House)。在纽约、芝加哥、香港等黄金市场里,活跃着许多的经纪公司,他们本身并不拥有黄金,只是派场内代表在交易厅里为客户代理黄金买卖,收取客户的佣金。

期货中,有一个对冲的概念,是什么意思,是如何操作的?

不好意思我概念混淆了

miow_doll 回答的就很贴切并且简明扼要

我现在重新整理下

对冲

1.

可以定义为:对冲交易是指在期货期权远期等市场上同时买入和卖出一笔数量相同,品种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和约,以达到套利或规避风险等目的。

微观的来说对冲就是一种操作手段,简单来说就是一买一卖,比如在期货市场上买入3月份的大豆合约的同时卖出4月份的大豆合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或者你未来要卖出一批货物,那你可以买入货物登量的期货以对冲现货市场波动的风险,这也就是所谓的套期保值。

范围再扩大点的话,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个人认为保险其实也可看作一种对冲,对冲你生活或者财产方面的损失。

我认为对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是为了减少由于期货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目的就是为了保值.其成本只是购买期货的手续费用,这同价格波动产生风险造成的损失相比是小很多了.所以对冲是很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方法.

2.

对冲分很多种:

本意是一种双向操作。经济上的对冲都是为了达到保值的目的。进出口贸易中的对冲是指进出口商为避免外币升值所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在汇市上购买外币,购买数量与其进口 商品需要支付的外币等值;期货上的对冲对冲是指客户买进(卖出)期货合约以后,在卖出(买进)一个与原来品种数额交割月份都相同的期货合约来抵消交收现货的行为,它的要点是月份相同,方向相反,数量相同。

3.

什么是“对冲(hedging)”,为什么要对冲?

“对冲”又被译作“套期保值”、“护盘”、“扶盘”、“顶险”、“对冲”、“套头交易”等。早期的对冲是指“通过在期货市场做一手与现货市场商品种类、数量相同,但交易部位相反之合约交易来抵消现货市场交易中所存价格风险的交易方式”(刘鸿儒主编,1995)。

早期的对冲为的是真正的保值,曾用于农产品市场和外汇市场 。套期保值者(hedger)一般都是实际生产者和消费者,或拥有商品将来出售者,或将来需要购进商品者,或拥有债权将来要收款者,或负人债务将来要偿还者,等等。

这些人都面临着因商品价格和货币价格变动而遭受损失的风险,对冲是为回避风险而做的一种金融操作,目的是把暴露的风险用期货或期权等形式回避掉(转嫁出去),从而使自己的资产组合中没有敞口风险。

比如,一家法国出口商知道自己在三个月后要出口一批汽车到美国,将收到100万美元,但他不知道三个月以后美元对法郎的汇率是多少,如果美元大跌,他将蒙受损失。为避免风险,可以取在期货市场上卖空同等数额的美元(三个月以后交款),即锁定汇率,从而避免汇率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对冲既可以卖空,又可以买空。

如果你已经拥有一种资产并准备将来把它卖掉,你就可以用卖空这种资产来锁定价格。如果你将来要买一种资产,并担心这种资产涨价,你就可以现在就买这种资产的期货。

由于这里问题的实质是期货价格与将来到期时现货价格之差,所以谁也不会真正交割这种资产,所要交割的就是期货价格与到期时现货价格之差。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该资产的买卖是买空与卖空。

那么什么是对冲基金的“对冲“?不妨举出对冲基金的鼻祖Jones的例子。Jones悟出对冲是一种市场中性的战略,通过对低估证券做多头和对其它做空头的操作,可以有效地将投资资本放大倍数,并使得有限的可以进行大笔买卖。

当时,市场上广泛运用的两种投资工具是卖空和杠杆效应。Jones将这两种投资工具组合在一起,创立了一个新的投资体系。他将股票投资中的风险分为两类:来自个股选择的风险和来自整个市场的风险,并试图将这两种风险分隔开。他将一部分资产用来维持一篮子的被卖空的股票,以此作为冲销市场总体水平下降的手段。在将市场风险控制到一定限度的前提下,同时利用杠杆效应来放大他从个股选择中获得的利润,策略是,买进特定的股票作多头,再卖空另外一些股票。

通过买进那些“价值低估”的股票并卖空那些“价值高估”的股票,就可以期望不论市场的行情如何,都可从中获得利润。

因此,Jones基金的投资组合被分割成性质相反的两部分:

一部分股票在市场看涨时获利,另一部分则在市场下跌时获利。

这就是“对冲基金”的“对冲”手法。尽管Jones认为股票选择比看准市场时机更为重要,他还是根据他对市场行情的预测增加或减少投资组合的净敞口风险。由于股价的长期走势是上涨的,Jones投资总的说来是“净多头”。

加入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权以后会怎么样?

不妨再举个例子。如果某公司股票的现价为150元,估计月底可升值至170元。传统的做法是投资该公司股票,付出150元,一旦获利20元,则利润与成本的比例为13.3%。但如果用期权,可以仅用每股5元(现股价)的保证金买入某公司本月市场价为150元的认购期权,如果月底该公司的股价升至170元,每股帐面可赚20元,减去保证金所付出的5元,净赚15元(为简便计,未算手续费),即以每股5元的成本获利15元,利润与成本的比率为300%,如果当初用150元去作期权投资,这时赚的就不是20元,而是惊人的4500元了。

可见,如果适当地运用衍生工具,只需以较低成本就可以获取较多利润,就象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在远离支点的作用点以较小的力举起十分靠近支点的重物。金融学家将之称为杠杆效应。这种情况下,如说不是为了避险(也就是实际上不对冲),而纯粹是作市场的方向,并且运用杠杆来进行赌注,一旦做对了,当然能获暴利,不过风险也极大,一旦失手损失也呈杠杆效应放大。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TCM)用自有资金22亿美元作抵押,1250亿美元,其总资产1200多亿美元,它所持有的金融产品涉及的各种有价证券的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杠杆倍数达56.8,只要有千分之一的风险就可遭灭顶之灾。

这么解释不知道您明白了没有

我觉得这样已经很详细了

实在是觉得这些文字都有用所以可能有些多了

一开始的时候有疏漏实在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