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380尾翼水平安定面安装特点

2.iPhone 8好用吗?

3.捷安特atx730.750.770的车架有什么区别啊?

4.钳形万用表优利德UT204A和胜利VC6056B哪款好

5.6系铝合金用什么腐蚀剂

a380尾翼水平安定面安装特点

6056铝合金价格_6060铝合金价格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总14页)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情报组科技信息档案室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1. 引言空中客车A380是迄今世界上正在生产之中的尺寸最大、客/货容量最高的喷气客机。到2006年它投入使用时,将会对21世纪大型民用喷气客机市场产生一个不小的冲击波,进而改变几十年来在大型客机市场一直被波音747垄断的局面。A380飞机由法、德、英和西班牙等国飞机制造商共同研制。其中法国制造驾驶舱、中机身、发动机挂架并负责总装;德国提供前中机身、后机身、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英国制造机翼主壁板、前轮和刹车以及襟翼导轨梁;西班牙负责生产机翼/机身整流罩、机腹整流罩和固定水平尾翼、水平尾翼前后缘和翼肋以及机翼翼肋。该机用了大量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流体力学优化设计、液压增压技术、双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双轴供气空调系统等等。该机机身、尾翼和机头用先进的Glare(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层板,不仅有利于改进疲劳性能,还可大大减少蜂窝结构用量。据称A380的运营成本比波音747飞机低20%。2. 项目进度着手工程研究,取名A3XX设立A3XX管理局(大飞机分公司)19 在巴黎展示机身剖面全尺寸模型空客工业管理局批准项目出台确认A380名称并接受必须的50架订货对原型机的主要分装配件(前、中和后机身,尾锥,尾翼和机翼)进行总装2005年初 预定首飞取得适航合格证并交付使用3. 设计特点A380飞机用达索公司CATIA软件进行设计;结构、材料、系统、起落架设计和气动特性都有新改进;驾驶舱与现役空客飞机保持一致,以使驾驶员转型A380时具有相关认证资格。机身垂直排列成椭圆形三舱布局:该设计可使主层舱容纳一排10座旅客、上层舱一排8座旅客,使每位旅客比波音747有更大的空间;下层舱可设商店、酒吧、餐厅和/或38个LD3集装箱或13个货盘和的散货。按用户要求可改装发动机、短舱和改变气动特性,以大大降低噪音水平。机翼的1/4弦线后掠角为33°30’。操纵面单缝襟翼结合机翼前缘下垂以改善爬升性能。机翼各侧有2块副翼和2个作动筒,外加带单个作动筒的8块扰流板。升降舵每侧有2块和2个作动筒,方向舵也有2块和2个作动筒。

结构复合材料大量用于襟翼、扰流板、后承压框、中央翼翼盒、尾翼等部位。用“glare”复合材料,明显减少了结构重量,防止疲劳/损坏。激光束焊接可减少成本和重量,用于连接长桁和下机身壁板。机翼前缘由热塑性塑料制成。外翼金属是粘结的。A380-800上部地板梁用复合材料制造,整个结构使用重量较轻的2524铝合金以代替传统使用的2024。起落架Goodrich主起落架,每个四轮翼下起落架重2310kg,每个六轮机身下起落架重4080kg。Messier-Dowty双轮前起落架。米其林AIR X NZG轮胎:A380-800主起落架为1400×530R23(40层)轮胎;前起落架为1270×455R(32层)轮胎。机身下起落架设置在翼下起落架稍后的位置。所有主轮均装有碳刹车。能在45m宽的跑道和23m宽的滑行道上进行机动。利用差动刹车或不对称推力可在60m宽的跑道上进行U转弯。动力装置A380选用联盟(GE/P?W)GP7200或 R-RTrent900系。Trent于2004年晚期首飞,原定2005年取得适航合格证,据称已推迟到2006年第一季度。Trent0最初额定推力311kN,后降为302kN。但最终定为374kN。联盟GP7200使用与波音747X和远程767动力装置相同的核心机。设计工作始于2001年8月,后推迟到2003年初,2004年4月首次运转,2005年7月获取适航合格证,额定推力363kN,拟于2006年初首飞。两型动力装置标准燃油310,000L;远程型飞机在机翼中央翼盒内,安装额外的燃油箱。座舱两人制驾驶舱,设有机组人员休息区;机身各侧有5个主层舱应急出口和3个上层舱应急出口。布局标准载客555人(主层舱一级22人,经济级334人;上层舱商务级96人,经济级103人),座舱排距为一级173cm;商务级122cm;经济级81或84cm。短程高密度布局840人。双通道登机梯允许四过道登机和通过主层舱离机。用于上层舱的救生滑梯藏入机体而不是在舱门内。

系统装有由Thales公司和Diel公司的航电系统组成的综合模块航电系统(IMA),Rockwell Collins公司的传输速率达100兆位/秒的具有全双工连网的以太网。装有变频交流发电系统。为便于滑行,垂直安定面顶部和机身下部配有照相机。安装了燃油管理系统。两个241×10 5帕的液压系统(**和绿色)和两个电器系统(红色和橙色)用于飞行操纵,后者每个用至少两个不同的系统以防其中任何一个万一发生故障;每个系统都是完全独立的。液压系统所用的导管系统较其早期空客飞机所用的要轻且结构紧凑。机翼下起落架由绿色系统供压;机身下主起落架由**系统供压。发电系统用180千伏安发电机。用Eaton公司的8个发动机驱动液压泵和4个电动液压泵,工作压力345×105帕。电子设备装有带Thales/Diel显示器的Honeywell公司飞行管理系统。Rockwell Collins公司通讯/导航标准(包括VHF-920和HF-900数据无线电通讯、多模接收机、VOR-900全向指向接收机、DME-900和ADF-900)。双套Thales平视显示器任选。驾驶舱布置方案可与其它空客飞机兼容。8台新一代15cm×20cm的液晶显示器取代了传统的11台15cm×15cm的显示器。装有机上信息系统(OIS)和机上维护系统(OMS)以及Honeywell地形导航和地面导航系统。几何尺寸外部尺寸

翼展 弦根 展弦比 机长 机身最大宽度 机高 尾翼翼展 主轮轮距 前后轮距

内部尺寸

客舱长度 主舱最大宽度 上舱最大宽度 主舱地板宽度 上舱地板宽度 货舱总容积

面积机翼总面积 重量和载荷

使用空重 277,000kg最大商载 84,000kg最大起飞重量 560,000kg最大停机重量 562,000kg最大着陆重量 386,000kg最大零油重量 361,000kg最大机翼载荷 m2

性能(估计,Trent发动机)

最大使用速度 实用升限 13,100m航程 14,816km

4. 先进的气动技术空客公司在A380飞机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巨型结构尺寸所带来的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而且在气动力设计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选择最佳机身截面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客机,A380既要充分满足用户获得最大机身容量的要求,又要满足适航机构提出的飞机外型尺寸不得超出80米见方的空间限制的机场停放要求。为此,空客为A380选择了竖卵形机身横截面形状,这是目前业内公认的,舱内容积截面最大,同时又能满足限定的条件。A380机体上下两部分均用宽体飞机机体结构组成。之所以选用这样的结构,是因为如果用宽体飞机下机身与窄体上机身的组合形式,其机舱内部空间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如果用进一步增加机身宽度的方式,虽然能满足乘客的登离机要求,但却降低了飞行经济性。机体CFD优化设计A380是空客有史以来首次先对机体用先进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的产品。尽管从飞机整体设计角度来看,机翼对飞机的总气动性能影响最大,但空客用CFD技术先对A380机身进行结构设计和优化后,飞机的总体阻力减少了2%以上。在对A380机身进行CFD优化设计中,机头部位的优化设计工作是最为关键的。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一是因为A380作为第一种全机身长度都用双层机身布局的飞机,其机头设计必须要满足双层客舱布局飞机钝形机头的设计特点;二是A380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满足FAA提出的80米见方的机场停放空间的限制。另外,飞机在总体设计中还需要综合考虑阻力、机身宽度、舱内声学特性等各种气动的、结构的和环境的要求。最终机头设计结果使全部流经机头上部的亚音速气流流速控制在大约,并能够在速度高达时也不会产生激波。前机身段相对机身其他部位而言利用价值更高,因此设计人员针对驾驶舱门窗周围的气流作了大量细致深入的CFD优化设计工作。仅为确定驾驶舱位置前后就花了4年时间,作了多次修改。目前A380的驾驶舱位于飞机机头的中部,机头的外形曲率也改得稍稍平缓了些,因为飞机头部曲率较小有利于增加抬头力矩和飞机配平。

包括驾驶舱和前部地板下货舱在内,A380的前机身段共分为四个独立的舱室,其余两个舱室为前起落架舱和雷达舱。一块带有曲度的密封增压隔板通过激光束焊接技术与驾驶舱门和前机身下部焊接到一起,将驾驶舱密封舱与前起落架和气象雷达舱分隔开来。精心的机翼设计A380巨大的机翼从翼根到翼尖足足有米长,根部弦长为米,比A320一侧机翼的翼展还要长。面对这样的巨型升力面,设计人员在机翼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上述FAA提出的80米见方的机场空间限制之外,在机翼尺寸和外形设计中还要考虑很多其他限制条件造成的影响。例如,机翼的根梢比要受到机翼面积和翼根弦长两方面的约束限制。而后者本身又需要满足FAA提出的飞机两个舱门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米的规定。这样一来,A380的应急出口需设在上层舱的前门,应急逃离滑梯必须位于机翼前、后缘的上面。在这些限制条件下,机翼最终的面积为845平方米,比目前的波音747的524平方米大了很多。A380机翼的尺寸主要是受到机场现有基础设施要求的限定,不然设计人员大概更愿意取加长翼展而不是增加翼面积的做法。此外,由于A380属于一种高高客容量飞机,最终确定机翼面积时,还要综合考虑用结构尽可能简单的增升系统。包括单缝后缘襟翼、前缘缝翼和两段前缘下偏装置等。A380机翼的襟翼和缝翼设计,要达到使A380能以低于140节速度进场的性能目标。同时,最终确定的机翼尺寸要使之具有能够承受以上的抖振发生裕度。根据空客的设计目标,A380应该能实现以最大重量起飞时,直接爬升到10500米高度的爬升性能目标。前缘襟翼两段前缘下偏装置是在设计的后期才增加的,是为满足2002年的QC2要求所作的改进的一部分。前缘襟翼下偏的角度位置是由翼根的位置确定,为了有助于改善飞机的起飞性能,设计人员试图通过使翼根根部率先失速,给飞机一个正的机头下偏力矩,以减小飞机迎角,使之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目前这种新的前缘襟翼装置已经取代了空客最初设计的米长的内侧机翼边条。

基于CFD设计技术,A380机翼沿翼展方向不断改变机翼弯度和扭转角度,从而进一步减少2%的阻力,并减少了发动机吊舱对机翼干扰阻力。在A380的设计过程中,空客共为之研究了17种不同的机翼平面设计方案,并对11种高速翼型进行了25次风洞试验。A380机翼的跨音速风洞试验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完成。试验表明,A380机翼的升阻比提高了8%;马赫数灵活性提高了33%。机翼位于飞机35%到40%之间的中心范围处,比以前客机的位置都靠后。机翼1/4弦长后掠角为°,在每侧的两台发动机之间段变为°,在机翼外缘段为°。这符合空客在A380设计中提出的尽可能增加翼根的后掠角,减少外翼的后掠角的设计思想。把后掠角定在30°~35°之间,比747略小,比777略大。A380机翼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是增加了主动载荷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机翼两侧油箱转换系统实现机翼载荷的合理内部分布,补偿长期内载分布问题对结构造成的影响。5. 新材料的应用空中客车的A380是一款前所未有的超大型民用运输机。为使其在性能水平、商业水平和环境水平上有突破性的整体改善,空客公司用了大量先进的综合技术。而飞机性能水平的改善,首先要解决尽可能减轻结构重量的问题,这需要慎重地选择各种先进的新型结构材料。而且材料的选择绝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结构性能要求的设计准则,还需要考虑成本,以及购活动的需要等因素。先进新型金属材料仍占主导地位飞机结构的选材,主要以提高结构强度/损坏容限,增强结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为指导准则。在A380的结构选材中,先进铝材仍占有很高的比例,大约占整个机体结构重量的61%,特别是机翼结构,铝材的用量占机翼结构重量的80%。此外,A380大型结构部件的尺寸要求也面临极大的设计挑战。A380-800先进铝合金选材特点包括:●机身壁板选用尺寸非常宽的铝合金钣材,以尽可能减少连接部件,减轻结构重量;●飞机主舱横梁用了铝锂合金锻压件。新一代合金材料的出现使铝锂合金可能具有与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在这类部件上应用的竞争潜力。

●翼梁和翼肋选择全新的7085型合金。与制造超厚钣材和大型锻件用的传统合金材料相比,7085型合金材料强度更高。●更多选用钛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由于强度高、重量轻、损伤容限高和抗腐蚀性好等特点,一直是代替飞机结构中钢材的理想金属材料。但其高昂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大量应用。在A380上,钛合金的用量已经从原来占空客飞机结构重量的5%~7%增加到10%,仅发动机吊挂架和起落架的钛含量就增加了2%,这对未来飞机结构选材提出了独特的挑战。空客首次在A380发动机吊挂架主要结构上使用全钛合金材料。用的普通Ti-6A1-4V合金也经过了B退火条件处理,以使之达到最大断裂韧性和最小裂纹扩展速度。A380也是空客首次用与俄罗斯生产商合作开发的VST55531牌号新型钛合金材料的飞机。这种新型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异乎寻常的断裂韧性和高强度的组合特性,比较适用于机翼和发动机挂架之间连接装置的制造,其进一步的应用尚在研究之中。复合材料用于大型结构件的技术突破在A380结构设计中,复合材料的用量排在第二位,占飞机结构总重的22%。空客是最早将复合材料广泛用于大型商业运输飞机的飞机制造商。A310是首架用复合材料尾翼翼盒的飞机;A320率先在商用飞机上用了全复合材料尾翼;A340飞机机翼结构复合材料重量占结构重量的13%,以及A340-500/600成功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龙骨横梁。今天,空客凭借丰富的复合材料选材经验和日臻成熟的应用技术,在A380飞机上又开创了复合材料应用的新篇章。A380将是第一种用CFRP复合材料中央翼盒的大型商业飞机。与用铝合金材料相比,这种中央翼盒的重量将减轻吨。A380的中央翼盒重约吨,其中复合材料用量占吨。用CFRP复合材料制造中央翼盒的关键技术挑战是解决复杂的翼根结合处的制造难题和解决部件厚度较大的问题,因为该部件的最大厚度甚至达到45毫米。

A380的上舱地板横梁和后压力隔框也将由CRFP制成。前者用挤拉工艺制造,即将碳纤维增强塑料通过一套工具连续拉出。后者则因为形状原因,试验了不同的制造方法,例如树脂薄膜渗透(RFI)和自动化纤维铺放(AFP)方法,并最终选择了RFI方法。对A380后机身非增压部分的复合材料蒙皮,是双曲面的蒙皮面板,选用AFP方法制造。但高承力隔框则用高强度铝合金经机加工成型。通常,复合材料的树脂转移成型法(RTM)更适用于生产承力小的结构部件。A380的固定式机翼前缘(J形机翼前缘)用曾经在A340-600项目中开发的热塑性玻璃纤维材料。它具有减轻结构重量、制造简单、能改善损伤容限的优点。而且与用金属部件相比提高了可检性。其可操纵的机翼后缘选择CFRP材料,也被认为具有当代先进技术水平。该机的一些操纵面的铰接部件和翼肋,将选择RTM制造技术。在A380悬臂式机翼翼盒设计中,空客大胆进行了用CFRP翼肋代替铝合金翼肋的尝试。此外,A380的中间和外侧襟翼、襟翼滑轨整流罩,以及扰流板和副翼,也都用了CFRP材料。在A380的夹层结构设计中,用轻型蜂窝结构代替常规的芳族聚酰胺 (agamid)纸蜂窝结构是空客的技术创新之一。这种情况适于大型结构,如机腹整流罩(超过300平方米)和客舱地板。在A380设计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单体设计代替夹层结构,如它的机身下起落架和机翼下起落架已经用了单体设计方案。充分利用GLARE材料的性能优势A380-800结构用的GLARE材料占飞机总重约3%,该材料占大约500m2的蒙皮,主要是上机身壁板。GLARE是一种混合材料,由铝箔和单向性玻璃纤维层交叠,通过浸渍环氧粘合剂叠接而成。与用铝钣材制造壁板相比,GLARE材料适用于制造宽度更大的机身壁板,从而可以减少机身蒙皮壁板纵向连接点。机身壁板应用GLARE材料的动机是因为其出色的抗裂纹能力。与铝合金相比,GLARE材料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还能显着提高防腐蚀和防火能力。目前,空客正在准备进行大量的试验,包括一些部件的局部和全尺寸试验,以验证他们为A380选择的结构设计方案和新材料的特性。例如,试验利用GLARE制造的机翼前缘的防鸟撞能力,对用GLARE替代铝材料后的尾翼前缘进行的性能测试等。

6 先进制造技术对A380的贡献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A380飞机上自动纤维填注、自动铺带、树脂薄膜渗透和树脂转移成形等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手段的应用,有助于减小复合材料部件的生产成本,并使超大型A380飞机上超大尺寸的复合材料部件加工成为可能,从而减小了装配成本。A380使空客在机体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激光焊接A380开始用激光束焊接(LBW)技术取代下机身壁板桁条的铆接工艺。LBW技术的应用将使机身壁板结构从过去的“装配式结构”概念改变成“整体式结构”概念。从机械的观点来看,二者主要的差别在于蒙皮损坏后能减少裂纹的增长。空客还准备将LBW技术扩展到铝合金6056和6013的焊接领域。试验结果表明,LBW是适用于单曲度和双曲度壁板的焊接工艺,能显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防腐性能和减轻重量。空客还将进一步将LBW技术用在蒙皮和支架接头,以及起落架舱区域压力隔框的制造上。7 减轻结构重量的种种努力在A380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减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设计人员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央翼盒对机翼中央翼盒所做的大量减重措施包括:翼盒上、下蒙皮壁板,前、中、后梁等都用复合材料制造;上梁、地板支柱和机体的主框支撑结构使用铝材。A380中央翼盒段中所用的大部分复合材料都是碳纤维增强材料,所用的铝合金材料种类多达7000多种。巨型机腹整流罩A380的机腹部被一个巨型的机腹整流罩罩住。机腹整流罩由大约100个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蒙皮壁板构成,从而大大减轻了结构重量。客舱地板结构A380货舱地板梁用的是常规AL7175铝合金,但主舱地板梁最终将用重量更轻的Al-Li-C460/2196铝锂合金制造。这种材料目前技术已趋成熟,价格也适中。在A380的设计中,用凯夫拉复合材料作为上层客舱的地板梁是空客在结构设计上的一个技术创新。目前空客还正在研究用钛合金制造A380的座椅滑轨。因为调查表明,很多民航用户比较喜欢目前在波音777飞机上用的这种抗腐蚀性能比较好的座椅滑轨。但显然用这种高密度材料将要付出一定增加重量的代价。

独特的机翼结构在A380机翼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取了很多减轻结构重量的技术措施。A380飞机与早期空客飞机在机翼设计上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工程技术上的突破,例如能很快获得制造中所需的设计数据,加快生产进度。机翼的前缘由热塑性材料制成,机翼的三段副翼、八块挠流片和外侧襟翼则由凯夫拉材料制成,内侧襟翼由常规铝制蒙皮和桁条组成,并作为两段机头下偏装置。A380机翼与早期空客飞机的设计上有所不同,A380的大部分翼肋都与机翼的后梁垂直连接,几乎一直到翼根处也是如此。在梁之后,翼肋开始出现沿纵向朝翼根偏斜,靠近翼根处的翼肋的长度大约为。机翼改进还包括全新的结构设计、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的制造工艺和结构。例如,A380襟翼导轨是由复合材料与铝混合材料构成的。通常情况下,襟翼滑轨是一个密闭的盒式梁结构,是飞机结构中单纯的一个铝合金结构部件,但在A380飞机设计中它是一个重要部件,因为一旦飞机上的这个部件的尺寸被改变,会对飞机其他部件的改变带来连锁反应。空客对A380机翼前缘部位的构架和翼肋进行了创新设计,专门设计的翼肋可以充当翼根处空间较大的前缘结构的支撑部件。空客用了一种内蒙皮打磨机,它可以取代目前用的打磨工序,降低每块机翼板条的重量,并提高桁条与蒙皮的连接质量。为达到减重的目的,A380机翼有25%的翼肋由凯夫拉复合材料制成,在超大型飞机的机翼上用如此大比例的复合材料翼肋,在空客的飞机制造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的。

5.9

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总14页)

第 1 页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

情报组

科技信息档案室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

1. 引言

空中客车A380是迄今世界上正在生产之中的尺寸最大、客/货容量最高的喷气客机。到2006年它投入使用时,将会对21世纪大型民用喷气客机市场产生一个不小的冲击波,进而改变几十年来在大型客机市场一直被波音747垄断的局面。

第 2 页

A380飞机由法、德、英和西班牙等国飞机制造商共同研制。其中法国制造驾驶舱、中机身、发动机挂架并负责总装;德国提供前中机身、后机身、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英国制造机翼主壁板、前轮和刹车以及襟翼导轨梁;西班牙负责生产机翼/机身整流罩、机腹整流罩和固定水平尾翼、水平尾翼前后缘和翼肋以及机翼翼肋。该机用了大量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流体力学优化设计、液压增压技术、双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双轴供气空调系统等等。该机机身、尾翼和机头用先进的Glare(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层板,不仅有利于改进疲劳性能,还可大大减少蜂窝结构用量。据称A380的运营成本比波音747飞机低20%。

iPhone 8好用吗?

iphone8好不好,只有用过了才知道。

我不知道iphone8好不好,因为我是用的8plus。从2013年的第一台苹果,到现在的8p,期间我也换过三星S7edge,但是用了一个星期,还是换回了苹果6。感觉系统和软件还是质量太差。

我上一台手机是iphone7,使用时间为一年多一个月。相比较8p,7的外观问题非常明显----掉漆很严重。当初觉得亮黑好看,就买了,结果几个月以后,在戴着套子的情况下,后盖还是磨得很花。

每次脱下套子,我就觉得非常难看,因为后盖不仅花,还有零零星星的小白点,十分碍眼。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电池问题,容量消耗得比之前的5代和6代都快,一年以后只剩80多的电池容量。

外观磨损了,电池也不行了,我就在网上便宜出了。我的是港版128G亮黑,5500入手,3100出了。

iphone8我没用过,但是我用了8plus。8p的配置高一点点,运存为3g,比8和7的2g高出一点点。

对了,核心数由4核提升为6核,同样带防水功能。配置是提高了,可是我感觉用起来的速度和7无异,除了电池续航能力好一点,拍照背景虚化强一些。(但是这些都是plus的功能,小8是没有的)

8和7电池差不多,我虽然没用过,但是我估计续航应该差不多。而且就流畅度来说,我个人觉得二者基本无差,可能是因为我的7一直停留在10.21系统的缘故吧,如果升级了,就会被限频率,那可能就有所差别了。

本人用iphone8半年,总体来说iphone8与7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之前是iphone7用户,不建议换8。8相对于7,处理器更新了,四核变成了六核,简单来说就是速度变得更快了,玩 游戏 的画质更好,运行速度更快,相机的滤镜多了几个,照相功能更强大了。与7在外观上最大的不同就是铝合金背板换成了玻璃背板,裸机使用手感更佳,新出的金色很好看,男女都适用。也不会出现背板掉漆的情况,但是裸机使用容易刮花。最后一点就是扬声器多增加了两个,在横拿手机玩 游戏 时,手机的音量也不会因为被手挡住扬声器而导致音量变小,它上下各有两个扬声器会根据你拿手机的位置而调整。补充一点,玻璃背板支持无线充电,虽然本人觉得很鸡肋,但是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可以有效的防止数据线的损坏。总而言之,对于7代以前的用户,8是一款不错的手机,对于7代来说就是功能加强了,与其叫8不如叫7s,8与ios11更匹配吧,手机该换还是得换,苹果的系统还是很棒的。

对不起,我来晚了,马上给大家附上iPhone8的测评。

硬件参数:

 如果说iPhone SE是小屏幕的最终章,那么iPhone 8则意味着常规设计即将落幕。相对于前代,iPhone 8系列有着相同的运行内存、相同的屏幕尺寸,电池容量略有缩水,其主要升级有:

 · 新一代A11 Bionic处理器;

 · 后置相机用面积更大、速度更快的感光元件;

 · 新增快充及无线充电功能;

 · 原彩显示屏(True Tone)。

外观:似乎是一款“s”升级版

亮点: 玻璃后壳,光泽更迷人; 不足: 指纹收集器、太滑

 在新iPhone发布之前,网上已经有不少消息显示这次的新机会用像iPhone 4/4S那样的经典双面玻璃设计,而苹果也没有让我们失望,玻璃元素重新回归iPhone 8。

 但笔者仔细揣摩了一下这两款新机的中框部分,感觉这一代的中框依然用了和iPhone 7系列相同的7000系铝合金材质,与iPhone 4/4S的不锈钢中框不一样。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8/8 Plus的强化层厚度增加了50%之多,因此铝合金中框+玻璃后壳的组合会不会被“座弯”现在还有待证实。

 在2015年、2016年上旬,智能手机上演着“全民金属风潮”,上至iPhone,下至一众千元机,都使用了金属机身设计,但从下旬开始,市面上开始出现玻璃后壳的机型并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应,因此陆陆续续有手机厂商例如魅族、华为、小米开始尝试使用玻璃后壳,这也刺激了上游供应链在玻璃加工/着色工艺上的变革,让更多手机产品能用上玻璃材质。

 在上一代(iPhone 7系列),苹果借助了“穹顶式”天线设计解决了天线溢出带的颜值问题,而因为玻璃材质对信号基本没有阻碍,iPhone 8的背面显得更简洁纯粹。

 从整体来看,iPhone 8/8 Plus和上代7/7 Plus没有太大区别,因此你把这两款机器称为7s/7s Plus似乎也说得过去。如果只看正面,笔者分不出哪款才是iPhone 8,但如果翻到背面,那玻璃的光泽就能让你一眼就把“果8”揪出来。

 而在细节部分,因为iPhone 8系列用了玻璃后壳设计,所以在背面与侧面(中框)的衔接处大有不同,7系列是一整块金属,而8系列则像在中框里开了一个槽,然后把玻璃镶嵌进去。此外,玻璃材质的使用也让这款新iPhone拥有了新技能——无线充电。

 iPhone 8还支持Qi无线充电技术,兼容的无线充电器也需单独购买。苹果已上架wireless charging base、Boost Up两款第三方的无线充电底座,最高输出功率可达7.5瓦。不过,苹果官方出品的AirPower充电枕要等到2018年发售。

 另外,iPhone 8/8 Plus支持IP67级别防尘防水。而在三围尺寸上,iPhone 8系列与上代差异不大,基本上你戴个手机套就不会纠结那0.几毫米上的变化,而重量方面iPhone 8/8 Plus分别比上代重了10g/14g。配色方面则有银、金以及深空灰。

拍照:夜景加强,拍人无敌

 至于硬件参数,iPhone 8和iPhone 8 Plus都前置了一颗700万像素摄像头,光圈为F/2.2。后置方面,iPhone 8依旧用1200万像素摄像头,iPhone 8 Plus同样保持1200万像素“广角+长焦”的双摄设计,其中广角摄像头支持光学防抖。

 从表面参数来看,iPhone 8/8 Plus的摄像头似乎真没太大的升级。如果你这样想,你就错了,因为新iPhone的摄像头升级主要集中在硬件底层和软件算法上面。

iPhone X/8系列的摄像头用了新传感器

 更加重要的是,iPhone 8/8 Plus的摄像头都用了面积更大、速度更快的感光元件,并且拥有新的颜色滤镜和更深层的像素。这些升级,可以iPhone 8/8 Plus的相机拥有更好的色彩还原,以及更好的弱光成像。

 此外,还有一大升级就是iPhone 8/8 Plus都支持4K 60p的拍摄。你要知道,现在支持4K 60p的拍摄的专业相机仅有1DX Mark II和GH5。

A11内置的自研ISP带来更强的图像处理性能

 另一方面,A11处理器内置的苹果自研ISP芯片,大大提高了iPhone 8/8 Plus拍照系统的图像处理性能。因此,iPhone 8 Plus的人像拍摄不但得到升级,而且还带来神奇的“人像光效”功能。

人像光效:影棚级光效,拍人无敌

 人像光效其实是人像模式中的一项新功能,也就是以双镜头配合新的面部特征识别技术,给人像脸部添加浓重阴影、聚光照明等多种效果,从而营造出让人赞叹的影棚级光效。

 iPhone 8 Plus之所以能够实现该功能,一方面是苹果自研ISP拥有强大的像素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是双摄深度感应摄像头系统和精确细致的面谱绘制技术。所以,只有单摄的iPhone 8是不支持该功能的。

 人像光效能够提供自然光、摄影室灯光、轮廓光、舞台光和单色舞台光等多种影棚级光效,并且这些光效的使用非常简单,图像处理速度也很快。

人像模式样张

 iPhone 7 Plus上面的人像模式受到不少用户喜爱,而这次苹果宣称人像模式进一步优化,细节更锐利清晰,背景虚化更柔和自然,弱光条件下的表现也得到了提升。

 从物体的边缘,可以看到iPhone 8 Plus的过渡更为自然,而且iPhone 8 Plus的背景还拥有iPhone 7 Plus上面不具备的光斑,虚化效果更真实。

苹果iPhone 7 Plus

苹果iPhone 8 Plus

 在拍摄人像的时候,画面的控噪水平也得到提升,这从人物的手臂可以看到,iPhone 7 Plus的画面更粗糙。

日间环境样张

苹果iPhone 7 Plus

苹果iPhone 8 Plus

三星S8

 白天环境当中,iPhone 7 Plus与iPhone 8 Plus的表现相差不大,因为亮度的原因,某些场景当中iPhone 8 Plus的画面更鲜艳。色彩风格上面,iPhone 7 Plus与iPhone 8 Plus都偏暖,而三星S8偏冷一点。

苹果iPhone 7 Plus

苹果iPhone 8 Plus

三星S8

弱光样张

 弱光场景是手机拍摄性能高低的分水岭,而这次iPhone 8/8 Plus宣称重点针对弱光改进,拥有面积更大的感光元件,以及新的颜色滤镜和更深层的像素,让人相当期待。

苹果iPhone 7 Plus拍摄

苹果iPhone 8 Plus拍摄

三星S8拍摄

 在弱光环境当中,正常尺寸下查看时三者的区别不大,但可以感知到iPhone 8 Plus相对于iPhone 7 Plus的提升,比如放大情况下天空的噪点表现。

放大对比

苹果iPhone 7 Plus拍摄

苹果iPhone 8 Plus拍摄

三星S8拍摄

 从放大对比样张可以看到,苹果iPhone 8 Plus的画面亮度与控噪性能比iPhone 7 Plus更高,而三者之中,控噪性能最好的还是三星S8,保留更多的细节。

系统:没特别大的惊喜,但的确更好用了

 iPhone 8的诸多行特性中,iOS 11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早在今年5月份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苹果就发布了这个有史以来最像Android的iOS系统——大概Android用户会可怜兮兮地看着苹果用户说“一个流量开关到了11代才出来,我真死同情你们”,尽管这句话听起来未免有失偏颇,但显然苹果在做着自己认为用户需要的东西,至于那些所谓的原则性坚持,还是一边凉快去吧。

 iOS 11在视觉设计上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多数改动都集中在功能的便利性上,这里挑一些大家都关心的地方说下。

全新的控制中心

 这一天,人们终于想起了被数据流量支配的恐惧……

 iOS 11重新设计了控制中心,用户可以自行添加快捷开关,最重要的是,iOS终于有蜂窝数据开关了,这一等,特么等了整整10年啊……音量、亮度可以直接在控制中心中进行调节。

 如果长按其中一个按钮,系统就会将其方法,并提供更多的延伸选项,这和3D Touch的功用是一样的,更方面用户的操作使用。

支持GIF动图

 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把这点单独拿出来写,但毕竟作为一个表情包大户,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之前,iPhone的相册是不支持GIF动图的,乃至很多有空有一堆有趣的GIF表情却无处安身,唯一的方法只能是把GIF文件丢到邮件里面。而在iOS 11中,苹果甚至新建了一个“动画”分类,用来专门区分GIF动图。

截图直接编辑

 iOS 11上的截图功能得到了升级,截图后左下角会出现弹窗,左滑清除,点击可对截图直接编辑。

 签名算是截图中比较有趣的一个小功能了,它允许用户对截图进行随意涂鸦,但具体的功能其实并不丰富。

原生相机支持二维码识别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此举是苹果在刻意讨好中国市场,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在中国,二维码就是个随处可见的事物。

不过,目前这个功能还有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就是扫码后会先跳转到浏览器页面,再弹出窗口询问“是否在微信/支付宝等应用中打开链接”,此时用户需要点击“打开”才能进入到相应的界面中,略显麻烦。不过,换个角度看,这样的做法对用户也有一定的好处,这个好处在我们不小心扫到别人的二维码时就会体现出来。

NFC终于支持第三方功能了

 自iPhone 6以后,NFC就成了iPhone手机的标配,不过,由于苹果没有开放第三方数据接口,只支持自家的Apple Pay,因此,这个NFC有了和没有没什么区别。

 iOS 11中,苹果终于开放了第三方接口,这就意味着你能拿iPhone来刷公交卡、刷门禁卡等,和这次hiNFC功能的Android手机别无二致,唯一的问题是,目前只有iPhone 7和iPhone 7 Plus才支持……

更强大的Siri

 Siri有多蠢?大概用过的人都能感受到。

 iOS 11上的Siri强大了不少,而这主要得益于深度学习,此外,Siri还支持“口译”功能,打个比方,用英文说“translate what time is it”,Siri就自动翻译称中文“几点了?”并说出来。

AR

 最近几年,整个 科技 行业最火热的无非就是两个关键词: 人工智能和AR/VR 。前者以Google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为的沸点,而后者到目前为止,其代表作也仅有HTC vive和Microsoft HoloLens等屈指可数的半完成品而已。

Microsoft HoloLens

 AR/VR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或许微软已经给出了一个方向——HoloLens MR设备。所谓的MR,即Mixed Reality(混合现实),和VR这种完全的潜入式体验有着很大的不同,和AR相比,MR这种形式能将虚拟场景和现实完全融入到一起,它的交互性更强,如果要举一个最符合的例子,那么《刀剑神域-序列之争》中所展示的Augma眼镜,就是其最终形态。

 新iPhone 8上的AR功能,从目前来看,似乎也只是《Pokémon Go》那样最初级的玩法,而且在App Store中均以小 游戏 为主。不过,这恰恰表明了苹果在AR上的野心,库克曾在一次访中表示,他并没有 AR 视为一款产品,而是一种核心技术。也就是说,未来这样的技术就可能会被应用在iPhone以外的任何设备上。毕竟,技术从iPhone逐渐扩展到其他产品是苹果的惯用做法。

小结:

 正如前文所说,iOS 11相对于iOS 10就是一次便利性的升级改版,这次升级并没有带给用户更多的可玩性,但毕竟在以往的条条框框下,这算是一次不错的升级了。

性能:A11 Bionic无敌般的存在

 A11 Bionic是iPhone有史以来最强大、最智能的芯片,基于六核心中央处理器设计,晶体管数量从33亿提升到43亿。与A10 Fusion相比,两个性能核心提速25%,四个能效核心提速70% 。

单核4188分,多核10273分

 苹果在A11上延续了一贯的「胖核心」设计,单核及多核表现极为强势。iPhone 8 Plus搭载A11芯片和3GB内存,Geekbench单线程达到4188分,多线程达到10273分,图形性能达到15170分。

 在单线程、多线程计算能力上,iPhone 8 Plus相比前代有着27%、90%的提升,再次改写了手机处理器的性能上限。这意味着A11 Bionic已大幅超越A10、A10X,成为iOS阵营的最强算力担当。

遥遥领先安卓阵营

 A11 Bionic芯片驱动iPhone系列正式进入「六核世代」。第二代性能控制器可同时发挥六个核心的全部威力,性能提升最高可达70%。单核4188、多核10273对于安卓阵营已是高不可攀。

 即便是目前顶级的移动平台如Exynos 8895、骁35、麒麟960芯片,其对应的单核分数分别为1965、1901、1886,多核分数分别为6494、6056、6010,大幅落后于A11 Bionic。

 而在安兔兔测试中,iPhone 8 Plus甚至无限接近22万分,其中3D成绩达到76779分。作为对比,8月分安兔兔数据库中综合性能最强的安卓手机才突破18万分,差距可见一斑。

敲黑板,GPU也是自主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A11 Bionic还整合了苹果设计的三核心图形处理器,不再用Imagination公司的PowerVR系列。A11 Bionic的图形处理速度与上一代相比最高提升30%。

 苹果似乎打算与PowerVR GPU彻底说再见了。在今年4月初苹果公司曾对外表示,未来15个月至20个月内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GPU技术,并将终止专利费支付。

MacBook Pro尴尬了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A11 Bionic甚至超越了传统x86架构芯片。MacBook Pro 2017就不幸躺枪,其搭载了Intel i5-7267U处理器,单线程4229分岌岌可危、多线程8959分已被碾压。

 当然也有可能是A11进步神速,Geekbench已无法准确衡量不同平台设备的实际性能。

 A11 Bionic:在座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one more thing:支持快充和无线充电,但配件价格不菲

 5888元起售的手机不标配快充头,这事恐怕只有苹果干得出来。尽管iPhone 8支持快速充电,30分钟最多可充至50%电量,但标准包装依旧是5W USB电源适配器。

 可以,这很苹果。那iPhone 8究竟是如何实现快充呢?

 苹果是这样描述的:Apple于2017年8月使用试生产的iPhone 8机型、软件和相应的Apple USB-C电源适配器(29W型号A1540,61W型号A1718,87W型号A1719)进行快充测试。

 USB-C电源适配器最初为MacBook系列配备,29W、61W、87W功率充电头的分别标价388、588、628元。当然如果你拥有新款MacBook、MacBook Pro,可以省下一笔快充头的钱。

 苹果推荐iPhone 8、iPhone 8 Plus、iPhone X搭配使用29W USB-C电源适配器。

 除此之外,iPhone X仅有一条Lightning To USB连接线,无法连接USB-C电源适配器。因此,你还需单独购买USB-C To Lightning连接线,售价是138元。

 历尽周折之后,iPhone 8终于如愿用上快充,你也为此额外交了388+138=526元。

 此外iPhone 8还支持Qi无线充电技术,兼容的无线充电器也需单独购买。苹果已上架wireless charging base、Boost Up两款第三方的无线充电底座,最高输出功率可达7.5瓦。

 而苹果官方出品的AirPower充电枕要等到2018年发售,真是有钱也买不到。

总结:

 总的来说,iPhone 8/8 Plus的整体升级还是比较大的。设计方面,虽然外观变化不太,但回归“金属中框+双面玻璃”的机身设计也算是一个亮点。拍照方面,iPhone 8/8 Plus相机的色彩和弱光成像都有明显的提高,而iPhone 8 Plus的人像拍摄更是有突破性的创新。至于性能,iPhone 8/8 Plus无疑碾压目前绝大多数的对手。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8/8 Plus都支持快充和无线充电,不过配件的确有点贵。

  购买建议方面,虽然iPhone8/8 Plus没有iPhone X那么耀眼,但其综合体验还是不错的,如果预算不足的话,iPhone8/8 Plus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你在用iPhone7/7 Plus的话,我们不太建议你换iPhone8/8 Plus,要不直接上iPhone X,要不就再战一年。

我现在用8来回复你,总体来说,iPhone8很人性化,如果你想用指纹识别的最后一代,最牛逼的机械,你可以体验下iPhone8,我觉得iPhone8的确是苹果有史以来最好用的机器

苹果8应该好用吧。

苹果的前几代手机都是非常好的,拥有很好的性能和高档的配置,计算处理上面也不会出现卡的情况。

据很多用过苹果手机的朋友说,苹果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而且不卡,就算用了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出现卡的情况。

这对于用惯了安卓手机的用户来说,是十分可喜的。

但是苹果8虽然今天早上发布了,但是没有正式开始发售,根据以前的苹果手机的使用情况,应该来说使用苹果8还是非常不错的。

目前iPhone 8 在苹果iPhone旗舰中位居第三,其配置搭载A11处理器+2GB运行内存,同时支持IP67级防水防尘、无线充电技术等。目前苹果A11处理器是手机处理器中的No.1,同期领先安卓当年旗舰处理器差不多一整年的样子。 iPhone 8 仍然保留着苹果传统的Touch ID功能(指纹识别),同时也保留着传统的iPhone操作逻辑,上手起来十分方便。

目前国行版售价:64G 5888元;256G 7188元。

我提醒:价格很贵,建议某些电商平台购买,当然如果比较懂各版本iPhone的话,也可以买美版、港版、日版等具有超高性价比的版本,只是保修相对于国行来讲会很麻烦。

从我们ICE机智体验来看,iPhone 8Plus的 游戏 体验很好,不卡顿。续航能力,虽然比不上很多安卓旗舰,但是日常使用足够。 拍照方面,也是手机行业中的第一梯队。

总结:目前iPhone 8作为iPhone阵营中配置排名第三的手机,还是值得购买的。

更多的玩机心得, 科技 资讯,数码跳坑技巧,请关注ICE机智,你们的留言言、点赞+关注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iPhone8 无论是拍照外放音乐玩 游戏 都非常棒棒哒,手机在室内信号也是满满的,比金属后盖要好,8的冲电时间用标准冲电头也很快。

最不满意: 但系统设置必须要开机才能充电很不习惯。

配置性能: 使用感受和6S差不多,前提是6S不升级iOS11,没有一点惊喜,还去掉耳机接口,拍照提升不大,在光线弱的时候比6S少一点噪点,可能唯一喜欢升级的是防水。

系统流畅度: iOS建议不要经常升级系统,等大版本稳定后再更新,6S升级iOS11后,发热严重,卡顿严重。

正在用iPhone 8回复你

首先,我最嫌弃的是屏小,因为我一直都是用5.0以上的屏幕的安卓机,看体验很不爽,另外提一点就是,iPhone X屏幕实际上并没有放大多少,宽度和8一样,相当于拉长的8,只有8p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屏,除了自身之外,由于最近被三星全面屏的毒吸引了,很嫌弃iPhone 8上下两个大下巴,一度想换三星s8+,当时在三星店体验时,如果不是资金不足,可能我马上就买了s8+,然后把8卖掉

然后就是三星的bixby的智商比siri真的是高出不是一点半点,siri是真的笨,凡是听不懂马上就给你百度

剩下的,就满满都是优点,系统流畅就不用说,软件质量不是安卓机能比的,而且小屏虽然影音 一般般,但是手的持握感确实适合,拍照 游戏 什么的都用不着担心

所以,要是苹果系统如果能安装在三星上,那肯定大卖

我觉得现在苹果八谈不上什么值不值得入手的,觉得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这款手机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

现在某东上,苹果八的价格为3999,这是一款17年发布的新品手机,已经上市一年半。4000左右的价格也算不上很便宜,因为4000块钱在安卓阵营已经可以购买到很多款既好看又实用的旗舰。是在苹果自家阵营里面,年9月份发布的iPhoneXR最新的价格为5000左右,也就是苹果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而特别推出的移动优先版(这个跟普通班其实是一模一样的 )。觉得这款手机相比于苹果八更值得现在入手。因为这款手机有更大的屏幕,更大的电池,更强的性能。嗯,他被称为廉价版的苹果X。但是它的综合体验完全不输于苹果X。

如果对于手机的尺寸不敏感,而且是苹果手机的老用户,想换一部新款的苹果手机。是,你又不喜欢苹果推出的刘海屏手机。我觉得苹果八还是比较值得入手的。因为他尺寸不大,非常适合携带,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麻烦。型与前几代的苹果手机几乎是差不多的,主要的变化就是后背换成了玻璃后盖。 嗯,这个还是比较适合一些手小的女生来使用。

如今苹果的旗舰机型价格基本上是在八九千左右。价格还是非常高的,导致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量相比较于往年降低了很多。苹果推出了很多特别的版本手机来变相的促进销量。从结果上来看,苹果的做法还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最近的苹果手机销量相比较于以前提高了80%多

我只能回答编主三个字:好用!下面只能看个人这么去想了!其实果粉就是美粉!全国美粉太多,我怕被美国口水淹没!

捷安特atx730.750.770的车架有什么区别啊?

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因为捷安特ATX7系列的市场定位就是运动中低端山地车,所以ATX730 750 770的车架都是一样的材质一样的工艺一样的生产线,区别就是其他配置的不同。使用的铝材都是一样的,和组装车的ATX7系列车架也是一个系列的东西,就是涂装和外形稍有区别,但生产线还是那个生产线。

钳形万用表优利德UT204A和胜利VC6056B哪款好

这两个表我多有,2个表价格差10元左右,vc6056b要好一点,电流量程和电容量程比ut204a大多了,胜利的表响应快准一点个头大一点,有人说优利德的表测量电阻快响应好底档位校零好,我就不觉得,我有台优利德ut602电感电阻表专用来测电阻和电感,电阻档打到20欧无法校零表笔短接在0.25欧,打200欧档短接表笔在最底在2欧,响应也不是很快,后来又买了胜利vc6243a电感电阻表用了一段时间比ut602要好一点,电阻档200欧短接表笔在1欧,20欧档在0.19欧,网上有的人说优利德的电阻档好用多是,再好是自己亲手体会,本人觉得优利德的就体形小点表底端表就是垃圾高端表还可以,胜利的表体形大点性价比高价格也高

6系铝合金用什么腐蚀剂

金相?晶相吧。可以查询ASTM手册,一般是先洗净样品,然后用NaCl+H2O2 腐蚀,最后可以用浓硝酸钝化一下。最好查手册,因为溶液的浓度和时间有严格得规定,而且还和你的Temper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