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主动出击硬扛俄罗斯,屡屡发动石油战的沙特究竟有多猛?

2.沙特与俄罗斯石油对决不断升级,两国在价格战中各自到底能承受多大代价?

3.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为何有网友说美国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输家?

4.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沙特调整石油价格_沙特石油价格战1981

我觉得石油价格战结束是取决于沙特和俄罗斯双方的态度,并不是沙特一方的态度能决定的,而且我觉得这次石油战争还会持续很久。

1、沙特和俄罗斯是双方之间的矛盾。沙特和俄罗斯之间发生的石油战争并不是沙特一方愿意结束就能结束的,只能说沙特愿意结束的话俄罗斯也大概率愿意和沙特重回谈判桌,但是沙特如果真是给俄罗斯惹毛了,那么即使沙特愿意结束俄罗斯也会不愿意结束了,我觉得现在沙特的各种措施都已经惹毛了俄罗斯,所以双方回到谈判桌上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冲下的。

2、短时间内石油战争还会持续。上面我们说了,因为沙特惹毛了俄罗斯,所以即使沙特愿意结束,俄罗斯也不一定会同意,再加上现在全球疫情发展,也没什么国家能插手到他们俩的石油战争中进行调解,毕竟现在都忙着防疫,所以在没有其他国家中间调解的情况下,双方都不会主动低头,石油战争还会持续下去。

3、下次欧派克会议在5月或六月,那个时候石油战争才有谈判解决的可能。现在最有可能解决石油战争的时间就是下次欧派克的会议了,在会议上两国才有可能好好商讨石油价格和产量的问题,并且还有其他欧佩克国家进行调解,但是下次会议最早也是到五六月份了,在这之前石油战争肯定是难以结束的,更何况现在沙特和俄罗斯一方愿意服软的都没有,而且各自又用了更强硬的措施去应对对方。

综上,现在是由哦价格战不是沙特一方愿意就能结束的,我觉得现在两方是彻底杠上了,想解决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再加上全球防疫没有国家可以中间调解,只能是等到下次欧派克会议双方能好好谈谈了。  

沙特主动出击硬扛俄罗斯,屡屡发动石油战的沙特究竟有多猛?

沙特阿美之所以选择在4月1日开始增加原油产量开展价格战是因为早期与非欧佩克成员俄罗斯谈判,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但是俄罗斯方面并不同意。欧佩克成员沙特阿美想要下调原油的产量是因为今年年初受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原油供需出现失衡,而且短期内可能没法缓解,导致原油的价格出现了下跌。

我们知道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时候,就会导致价格出现波动,如果是说供大于求那价格就会出现下跌。所以沙特阿美想要与俄罗斯谈判通过减少产量来稳定原油的价格。但是俄罗斯方面表示现在原油的价格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他们并不想要减产。而且早期俄罗斯与欧佩克组织谈妥的减产合作也即将到期,届时俄罗斯方面将会增加原油的产量供给。

因为沙特阿美与俄罗斯的协议失败,沙特阿美就想要通过恢复自己的一个原油供应量,然后降低原油的价格,通过薄利多销已达到维持原油销售收入的一个稳定性。目前沙特阿美已经下调了个原油价格,受此影响,原油期货的价格也跌至了31块美元左右。此前沙特阿美的最高持续日产量为1200万桶,但是沙特预计将会把日产量提升到最大最高值1300万桶,而且暂定从4月1日开始每天原油供应量将会达到1230万桶,正式开展薄利多销的策略。

其实沙特阿美之所以敢选择薄利多销是因为沙特阿美他们开采原油的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他们可以承受低价格多销量来稳定营业收入,并且就目前的局势而言无法与俄罗斯谈拢通过压缩产量提高价格来维持稳定的原油销售收入,既然对方要增产,沙特阿美也觉得不能单纯的只靠他们减少产量。

沙特与俄罗斯石油对决不断升级,两国在价格战中各自到底能承受多大代价?

沙特是世界最重要的产油国之一,而且产油的数目也是非常多的。而且仗着自己是最大的产油国之一,沙特多次发动石油价格战。而且这次也不例外,沙特甚至主动出击硬抗俄罗斯,这是让人感觉到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之所以沙特能够这样做,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沙特本身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而且开采起来非常容易,和俄罗斯开采起来不同。其次就是沙特的背后是美国在进行支持,所以基本上每次石油价格站中,沙特都是和美国进行了联合。最后就是沙特之所以敢于多次发动石油价格战,其实大部分还是因为美国的默许和暗示,毕竟大部分石油战发生的时期都是俄罗斯进行大动作之后。

首先就是沙特本身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而且开采起来非常容易,和俄罗斯开采起来不同。如果打个比方,沙特开采一桶石油的成本是25美元,那么俄罗斯开采一桶石油成本基本上就达到了30美元以上。所以如果沙特发动石油战,将石油价格压到26美元,那么每销售一桶石油俄罗斯就赔4美元。

其次就是沙特的背后是美国在进行支持,所以基本上每次石油价格站中,沙特都是和美国进行了联合。毕竟如果沙特开启了石油战,而没有经过美国的同意的话,那么许多美国的石油企业也会出现大量的亏损。毕竟美国的石油开采起来也比较困难,页岩油比较少,油砂比较多。所以每次沙特想要开启石油价格战的时候,美国都会奋不顾身的进行阻拦。

最后就是沙特之所以敢于多次发动石油价格战,其实大部分还是因为美国的默许和暗示,毕竟大部分石油战发生的时期都是俄罗斯进行大动作之后。而且每次俄罗斯的大动作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之后,都必然会出现一场非常惨烈的世界石油价格大战。

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为何有网友说美国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输家?

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不过是表面上的贸易对抗,实际上还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力碰撞,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并不能看清楚双方的底线,但是俄罗斯绝对比沙特耐抗。沙特这回算是被美国扔出来和俄罗斯正面对抗了,虽然俄罗斯和他强占国际市场,但是也绝对没有降价赔钱啊,要知道,一旦降价后很难回升资本啊,万一俄罗斯能受得住几个月低迷的石油走量,那么沙特就要赔个底儿掉啊。

在叙利亚战场失利的美国不甘心就这样和俄罗斯重新分配战利品,于是借沙特之后继续牵制俄罗斯,或者有更大的底牌蓄势待发。毕竟俄罗斯原本就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一旦退了这一步,那么让各个小弟国家怎么看,这么厉害的美国都对俄罗斯让步了,在国际贸易中美国还如何领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以美国不能认输,当然对付俄罗斯的牌也不算少。

而反观沙特,自己的国内财政主要靠着石油等自然资源的输出,当年俄罗斯横空出世强占了他不少的国际市场,而美国页岩油的突然进驻使得沙特石油王国岌岌可危,于是借此机会降低石油价格,一方面打压俄罗斯,迫使他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分配市场份额,一方面也是警告美国。俄罗斯的国内财政一方面是资源输出,一方面是重工业的输出,相比较而言,沙特的经济更为薄弱,所以相信价格战并不会打太久。

毕竟俄罗斯很清楚,一旦在价格方面让步了,那么以后市场分配还有日开采量都要对资本主义让步,那样俄罗斯就更没有发展起来的余地了。而幸好叙利亚战争刚刚打完,俄罗斯暂时还不需要太多资金,否则如今的俄罗斯就危险了。

沙特可能再度发动价格战!负油价危机卷土重来?

因为美国也是原油主要开采商之一,而美国主要是开采页岩油,相对沙特和俄罗斯来说美国开采页岩油的成本非常高。如果是按照目前沙特和俄罗斯掀起的石油价格战,美国的页岩油是没有办法再进行开采的,因为目前的石油价格都不足以覆盖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

而且它不仅仅是影响美国页岩油的开采,它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就是美国的页岩油的生产企业它也是一个大型的企业,它涉及到非常多方面的一个融资。就比如说这些企业它发行企业债是比较多的,那如果说它的页岩油没有办法再进行市场竞争的话,那这些企业就可能面临着破产,那在相关的一个投资领域就会产生极大的风险,而且将提高失业率,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沙特开启价格战之后美国的金融市场恐慌性的下跌,出现了罕见的多次熔断。

像沙特和俄罗斯其实他们之前最开始的一个合作目的就是稳定石油的价格。为了稳定价格,他们就要对每期的石油供给量进行相应的调整,需求大的时候就多生产,需求小的时候就少生产。这样的话石油价格就会趋于稳定。可是因为美国相关页岩油生产商是没有加入到这个合作里面来,美国的生产商只要页岩油的生产有利可图,他们就一直增加供应,而且特别是从1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的页岩油的一个供应是越来越多。这严重影响了沙特和俄罗斯的一个合作初衷。

所以说这次俄罗斯和沙特会掀起石油价格战,其实主要原因有一点也就是因为美国页岩油的供应严重挤兑了沙特和俄罗斯的市场占有量有量,所以他们采取反制措施。目前美国国内的金融市场是严重受挫,而且也预测经济会倒退,且伴随大规模失业。

全球石油市场的持续疲软似乎正在加剧欧佩克+内部的紧张局势,其领导层内部的分裂现在也迫在眉睫。

与之前的评估相比,预计2020-202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和石油产品需求不会出现 健康 增长。全球石油储备水平仍然很高,国际交易员公开质疑目前欧佩克+向市场投放额外石油的举措, 因为目前对这些油没有需求,现在印度成为疫情重灾区,欧洲局势不妙,单日新增已超过美国,甚至还是可怕的指数增长,不得不重回封锁,所以全球原油消耗的中坚力量印度和欧盟的需求水平远不及疫情前,甚至随着冬季来临还会持续下滑。

而对于OPEC+的产油国而言,石油就是命,其中的绝大部分经济体其GDP完全依赖能源出口,所以,眼前最重要的不是把产品卖个好价钱,而是卖出去!

按此前OPEC+达成的减产协议,2021年1月,之前减产约1000万桶/日(2020年5月)将降至600万桶/日。正如5月份所说,即使是现有的削减也不够,削减的放松只会延长目前疲软的市场状况。

可是对于OEPC的领头羊沙特而言,目前油价太低,无法维持沙特政府的战略。沙特政府预算的最新报告基于每桶50美元的假设,现实情况是目前的油价处于40多美元的低位。

随着国内经济压力和失业率的增加,如果合作不能带来必要的回报,新一轮油价战的旧选择并非不可想象。

上一次低油价之战,引发世界上首次出现负油价,致使世界能源三巨头的美国受创惨重,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美国今年申请破产的较大规模企业达504家,超过2010年以来任何可比时期的破产申请数量。申请破产企业中, 消费、工业和能源企业占了大头。包括鼎鼎有名的巨头 惠廷石油(Whiting Petroleum),切萨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一旦打价格战,毫无疑问将是整个产业链危机。受创的不仅仅是卖方,还有买方。例如,有人猜测作为买方是否可以借机囤货,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以中国市场为例,2 020年半年度 财报显示,中石油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滑22.3%; 净亏损299.83亿元 ,同比下滑205.5%;中石化上半年盈利6.09亿元人民币,按年跌24.3%;中海油上半年的油气销售收入达663.4亿元,同比下降近三成;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下降65.7%。

印度石油公司第四季度一次性损失1130亿卢比,甚至连印度最大国有炼油公司也不得不卖身保命。就在6月份, 纳亚拉石油公司(Nayara)一个价值高达90亿美元的石化项目50%的股权被卖给荷兰石油巨头壳牌。

所以,无论是低油价还是高油价都是一把双刃剑,极端的价格战终将引发恶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