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抬头怎么回事-油价调整是什么原因
1.今年来全球民粹主义抬头的原因是什么
2.抬头造句
3.油价的起伏挺大的,为什么需要调控油价呢?
今年来全球民粹主义抬头的原因是什么
普通民众总认为受到了统治精英的不公正对待,因此民粹主义的土壤永远是存在的。但是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较好且普通民众能够分享到发展成果的时候,民粹主义不太容易抬头。 如果经济发展比较好,但普通民众认为自己没有分享到发展成果的时候,左翼民粹主义容易兴起,对重新分配收入、提高民众福利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比如说新世纪以来油价上涨时期的委内瑞拉。 当经济发展不好、社会矛盾突出的时候,右翼民粹主义更容易占上风,把矛头指向外国人或外部势力,或是国内某个少数族群,当然国内精英也首当其冲,毕竟他们要对当前的问题负责任, 今天的发达国家很多都是如此。
但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必然是有什么共同因素在发挥作用。过去40多年来,全世界最主要的共同趋势是经济自由化、全球化(是国内自由化向外的延伸)和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尽管这一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但 增长的成果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同一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是不均衡的。 由于资本的流动性要高于劳动力,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意味着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最优配置,资本相对于劳动的回报率会上升, 资本拥有者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会显著扩大。信息化则意味着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教育的回报会上升,高素质劳动力相对于低素质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也会扩大。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统计,1979—2009年期间,美国最富有的1%的家庭占美国收入的比重从8%上升到17%,而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份额出现了下降。尽管国际金融危机使高收入者受到一定打击,但随后的量化宽松政策使资产价格大幅回升,高收入家庭占总收入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这正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等左翼民粹主义的民意基础。
与此同时,精英阶层对此无动于衷,甚至视为是理所当然。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曾感叹,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率比他的秘书还低,遭到了华尔街精英无情的嘲笑:既然觉得税太低,你可以多交啊!没人拦着你!美国酒店业女大亨利昂娜·赫尔姆斯利曾经不屑一顾地说:我们不交税,只有小人物才交税。精英阶层不仅对民众的呼声不闻不问,反而想方设法固化既得利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3年的研究显示,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向上社会流动性最差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父母辈是穷人,子女将来有很大的可能性仍然是穷人,“美国梦”早已不在。唯一比美国更差的是英国。美国政治学家佛朗西斯·福山认为,发达国家中的特殊利益集团高度强大和有组织性,使得任何违反他们利益的政策都无法通过。正如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所指出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滞后于技术创新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调整滞后于经济基础变化,潜在的危机风险必然加大。”
虽然资本的流动性大于劳动,但人的移动始终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一轮全球化中,大量人口从欧洲移民到北美和大洋洲,奠定了今天世界的政治和经济版图。今天的移民和19世纪的移民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未来,躲避国内的政治迫害或战乱。和那时候一样,移民的到来确实威胁到了原住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之处在于,19世纪的移民通过有组织的强大武力征服了原住民,今天的移民中夹杂的恐怖主义活动只是一个附带品。但不管怎样, 恐怖主义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构成了英国脱欧和川普崛起的民意基础。
民粹主义兴起的后果
从上述分析看,民众的不满是合情合理的,精英的错误也是不能回避的,但 民粹主义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贸易保护、劫富济贫、孤立主义实行起来很痛快,甚至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效果,但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民众希望自己的诉求能够迅速、有效、免于付出地得到满足,但任何有责任、有担当的政治家都会知道,改变现有的体制需要长期、深刻、痛苦的过程,而且难度会非常大。只有不择手段的野心家才会轻易地做出承诺以求当选。
从历史经验看,民粹主义成为社会主流,其代表人物当选为政治领袖之后,长期实行民粹主义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的停滞和社会的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跨国贸易和投资活动萎缩,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容易引发资本外流和投资下降。而普通民众和精英阶层的矛盾会不断深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对此,民粹主义政客会利用这种矛盾,甚至制造矛盾,如把矛头指向外国人或国内某个群体。这样一是转移视线,二是利用民众追求安全稳定的心理巩固自己的统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经预言,民主制度的最终结局就是民粹政客上台,最后利用社会动荡建立暴君政治,而人们也愿意为了安全而牺牲自由。很多美国人半开玩笑地预言川普将是最后一任,并把他比喻成。
另一种可能性是民粹主义政策不会完全实施,这一是因为精英主导的利益集团力量十分强大,会阻挠这些政策的完全实施;二是双方有可能达成妥协,民粹主义政治家保证精英阶层的基本利益,并换取对方的支持,同时精英阶层做出一定让步,特别是在增量部分。 例如,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从表面上看是贸易保护,不利于外国产品和外国企业,但已经在拉美投资的外资企业同样得到了保护,他们的利益得以维持和固化。当年的支持者以中产阶级和部分工人为主,但实际上在他上台前夕就和德国大资本家达成妥协,双方互相支持,确保对方利益,后来的发展也确实如此。最终受损的还是普通民众。
在对外政策上,民粹主义总体的倾向是孤立主义的。普通老百姓的排外情绪主要是源于他们认为外国产品、外国资本和外国移民对他们的生计造成了威胁,他们不会主动想着去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因此,民粹主义即使有民族主义的成分,也是防御性的,而不是扩张性的。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民粹主义的政策从长期来看注定是失败的,不排除政治家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掩盖自己的失误而引发对外冲突。如1982年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引发英阿战争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在有领土纠纷、历史恩怨和处于战略对峙的国家之间可能性是存在的。
不过,孤立主义会让自己安全于一时,不会让自己安全于一世,80年前美国已经吃过这个亏。今天,西方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恐怖主义,这实际上是亨廷顿所说的文明之间的冲突。如果是防小偷,修围墙会起作用,因为小偷去下一家了,但如果是防仇人,修围墙不会动摇对方的决心。民粹主义在全球的兴起,将导致全球化的倒退,世界经济长期停滞的风险上升,各国互信合作的基础削弱,以及国际公共品供给不足,这反而给恐怖主义以及其他非传统安全威胁以更多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如果一些国家能够克服民粹主义的诱惑,实现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其硬实力和软实力都会得到有效提升,并在未来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调整中占据有利地位。
抬头造句
抬头造句如下:
1、这样想着,抬头间,皓月当空,中秋的月亮更加明亮了。
2、他一抬头,发现一个乱首垢面的人迤逦而来。
3、抬头远望,高大的松树林遮天蔽日,缕缕阳光从树的枝叶间透下来,好看极了。
4、大家刚落座,门外一声大叫:“一位不速之客到”。抬头一看,原来是她,“小白鹅”。
5、在敌占区,那些趾高气扬的家伙,不是鬼子,就是汉奸,老百姓哪敢抬头走路。
6、树叶密密层层,从树下抬头看,把天空封得严严实实的。
7、春月抬头看看天空,浮想联翩。
8、我们在日薄西山之际终于到达目的地,抬头只见前方竟还有一座山峰。
9、中东地区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已经抬头的油价急剧上涨。
10、他走路总是抬头挺胸,龙行虎步,看起来气宇轩昂,有领袖风采。
11、正像格里唱的,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正像古诗吟诵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是一群顽强、可爱的孩子,他们永远挺胸抬头,舒展着翠绿的手臂。
12、隆隆之声传来,抬头看去,只见一架银灰色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头上。前身昂扬,两翼舒展,恰似一头上古鹰鹫盘旋于黛蓝长空之上。
油价的起伏挺大的,为什么需要调控油价呢?
此次美股暴跌,相信大家都听了很多经济学家分析,大体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油价暴跌造成例如bp、壳牌、道达尔等一系列石油公司股票下跌带动大盘;另一个是由于美国、韩国等一系列其他国家应对疫情不力,引发投资者对停工、感染等一系列影响经济因素担忧,进而导致恐慌抛售。
当然了,咱们是《车友报》,对于经济理论小编也不敢说专业,所以咱们这次不说油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单说国际油价的历史和此次引发油价暴跌的欧佩克和俄罗斯之间的产量博弈。
自从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两人合作开发了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开始,原油这一资源在人类历史上就开始变得愈发重要。直到今天,它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大宗商品。而油价的定价历史,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跨国石油公司定价
第一个阶段是跨国石油公司定价,在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的石油主要消费国基本上都是英法美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主要产油国大多位于当今欧佩克地区。一边是老牌帝国主义,一边是刚刚摆脱半殖民地的小国,那边说了算一目了然。
所以当时的油价基本上不存在市场的空间,油价多少,作为大国代表的跨国石油公司说了算。简单来说,这些公司跟产油国签合同给租金,合同说多少钱,油价就是多少,挖出来的原油运回国自己炼自己卖,公开现货交易不足总交易量的1%。
而这种情况的背后原因,说白了就是当时油少,原油产量没办法满足世界上所有国家需求。而这个时候,老牌大国就运用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打压产油国,确保原油优先供给自己,价格不太高。当时类似的跨国石油公司有七个,也被称为“七姊妹”。
OPEC定价阶段
时间到了70年代,这个时候发生了几件大事,先是石油产量终于上来了,1970年,美国原油产量达到当时峰值,美国甚至开始限制国内原油开采。国内不缺产量,就不用继续控制山高水远的产油国。再加上当时英国日渐颓势,从海湾地区逐步撤军。使得当时的产油国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因此当时各国的内部势力纷纷抬头,开始争取更大的原油定价话语权。在此情况下,OPEC,也就是欧佩克在1960年应运而生。
最经典的表现有三个,一是当时各国纷纷把油田收归国有,1960年,当时的阿美石油公司总部从美国旧金山迁到沙特多哈。经过多年斗争,1972年,阿美公司逐步被沙特收归国有,1973年沙特政府参与阿美公司25%的股份,1974年上升至60%,1980年达到了100%。二是产油国开始要求提高原油出口税率,最后定在了55%。第三个,也是最终的胜利,是欧佩克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决定以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作为国际油价“参考价格”,标志产油国在原油定价上终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从此之后,国际油价就形成了欧佩克产油国和跨国石油公司协商定价的机制。
交易所定价
按理来说,到了欧佩克定价阶段,产油国、需求国达成联盟,两边啥事都商量着来挺好,没有变化的必要了。但是谁都没想到,随着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求国越来越多,产油国也越来越多。这就造成两个结果,一方面,这些国家也想有自己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石油交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油上了油轮,短则几天,长则几周才能到达买家手里。是先付钱后发货还是先发货后付钱,付钱是按照发货日子价格给还是收货日子价格给,这些可能动辄涉及十几亿的资金。到了这一步,期货的主要动力已经形成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