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大妈的介绍

2.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人物经历

3.中国大妈是什么意思

中国大妈的介绍

华尔街金价921_华尔街金价大涨

“中国大妈”是网络上引用美国媒体调侃国内中年女性大量收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而来的一个新兴名词。《华尔街日报》甚至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中国大妈”对黄金的购买力导致国际金价创下2013年内最大单日涨幅。2013年4月国际金价大跌,中国大妈疯狂抢金一战成名,她们与资本大鳄的角力被无限放大。此后,黄金又在2013年4月12日和4月15日经历了一次震撼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261元/克),导致“中国大妈“纷纷被套牢,引起恐慌。“中国大妈”现象的发生,说明了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在投资上也需要合理的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进行投资。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人物经历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已经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了全面进击。一天,克查姆一一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一段北军的伤亡惨重。” 这消息马上触动了摩根那敏感的神经。“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摩根沉着地说道。克查姆听了这话

对摩根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最后,商量出了这么一个:先秘密地买下400~500万美元的黄金,到手之后,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把往伦敦汇黄金的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北军新近战败的消息了,金价必涨无疑,这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抛售出去。两人说干就干,而事情也一如他们所料,黄金价格眼见得飞涨,不但纽约的金价上涨,连伦敦的主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摩相与克查姆可谓大获全胜,发足了财。《纽约时报》对此次金价上涨做了调查,得出结论说:“没有任何正当理由来解释此次金价暴涨,这次涨价根本与军需品、粮食、棉花等的输出和输入无关。这一的实际操纵者,是纽约的一名青年投机家——J·P·摩根。” 摩根头脑灵活,干起投机生意来游刃有余,并且总能想到别人从没想到过的招儿。

第一次投机黄金买卖胜利后,摩根深深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先得到信息就意味着胜利。为此,摩根千方百计地弄到了一位原陆军部电报局的接线员——史密斯来摩根商行做电报工作。这位史密斯的好友文尼尔上校是北军统帅格兰特将军的电报秘书,通过这种关系,摩根就能比其他任何人都抢先一步获得准确的前线最新军事情报。

不久,电报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1862年10月的一天,摩根收到了父亲J·S·摩根从伦敦发来的电报:“南军用来突破北军海上封锁线的炮舰,都是英国的造船厂承造的,合众国为此再三向英国提出抗议,然而英国方面充耳不闻,毫不理会。为此,林肯总统和卿斯瓦特正通过美国驻英大使亚当斯,向英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为南军造船。你要特别注意华尔街的动向!”摩根马上通过史密斯向华盛顿查询,得知林肯总统这次是下定了决心,态度强硬,甚至不惜与英国断交。

不久,老摩根又来了电报:“英国己答应了美国的要求,停止承造南军的炮舰,但必须有个先决条件,即5天之内美国必须准备价值近100万英镑的赔偿费,作为对各造船厂停工的补偿。”很快,新的电报又到了:“亚当斯大使穿梭于伦敦金融界,到处游说,希望能得到帮助,然而失败了,事已如此,美国的皮鲍狄公司被委托在24小时内准备好价值100万英镑的黄金,这一消息属于绝密,你可以见机行动。”摩根毫不犹豫,立刻大量购进黄金。

第二天,由于皮鲍狄公司大量吃进黄金,金价飞涨,摩根趁此机会卖出黄金,就此又大赚一笔。南北战争前,一般的中小企业仍是规模极小的家庭式工场,他们所需的周转资金,只要向本州的商业银行或猫银行(地下银行)借款就绰绰有余了,但这样的场面并没有维持多久,到了1880年,资本的需求剧增,企业所需的资本越来越多了,很快,以往为小商品生产者提供资金的商业银行就显得对新形势力不从心了,而投资银行则正好顺应了潮流,可以提供更大量、更灵活的资本,投资银行家们愈来愈受人们青睐。而这时的企业界,也开始产生各种联盟与托拉斯。

无论如何,想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同时又想增加利润,就必须组成更强有力的企业联合。当时美国产业界最重要的运输手段就是铁路,铁路也未能逃脱企业联合的命运。在逐渐形成庞大企业联合的同时,也必须投下资本以延长铁路线或增加机器设备等等,因此,公司债券的发行量必须随之增加。而所需金额是如此庞大,以致铁路企业不得不依靠投资银行。正是由于看透了这一点并抓住了时机,摩根运用自己的投资银行系统对铁路进行渗透,终于成功了。所以“摩根化体制”实在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

中国大妈是什么意思

中国大妈是调侃中年女性大量收购黄金引起世界金价变动而来的一个新兴名词。

在2013年,“中国大妈”对黄金的购买力导致国际金价创下2013年内最大单日涨幅。《华尔街日报》甚至专创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

2013年4月15日,黄金价格一天下跌20%,大量中国民众冲进最近的店铺抢购黄金制品,甚至购买重量高达几公斤,被称作是抄底黄金市场的“中国大妈”。并且在2013年“抢金大战”中,中国大妈疯狂抢金一战成名。她们与资本大鳄的角力被无限放大。

中国大妈想投资获利是好事儿,但是,这种想法其实对大多数大妈来说都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心愿,因为投资的利润和风险以及专业度的要求是成正比的。

即收益率越高,那么风险也就越大,对专业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典型的例子是期货投资。而风险最低的,往往不需要专业度,但是利润也很少,比如银行存款。

中国大妈的来历

说起“中国大妈”这个词汇,一般认为,是2010年代初期的产物,迄今为止这个词汇出现已经快十年了。“中国大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现象。

因为在中国,其传统为“男主外、女主内”,即:男子负责在外打拼,而女子负责料理家务,也包括管理家里的钱财。因此中国大妈手里最不缺的就是钱财。因此,从营销角度来说,如果想让商品卖得快,把中国大妈这关拿下,是最好的选择。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货币通胀是一个大趋势,中国大妈不甘心让自己的钱财在银行里赚着小利息,忍受着通胀的煎熬,于是,中国大妈开始了投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