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搁浅调整什么意思

2.中石化下次的油价是涨还是降,能不能提前知道?

油价搁浅调整什么意思

油价调整计价基础_油价调整计价基础怎么算

油价搁浅调整什么意思

 油价搁浅调整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当中,国际与国内油价的走势均能够吸引到无数人的眼球,因为油价的涨跌跟多数人的关系较为密切。油价搁浅调整什么意思。下面一起来了解。

油价搁浅调整什么意思1

 油价搁浅就是指油价不进行调整。

 油价搁浅就是在本轮调整汽油和柴油价格时达不到调整的标准,这时油价不进行调整,这就是油价搁浅的意思。国内油价一般十个工作日一调,油价调整不足50元/吨时一般会搁浅。

 不过油价搁浅还有可能时因为达到了调控上下限,这时油价也会搁浅。这里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也就是每桶低于40美元或者高于130美元时油价不进行价格的调整。

 油价的调价叫成品油定价机制,这个机制实现了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此举有助于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逐步跟国际油价接轨。而且在平时进行价格上调时很多车主都会到加油站中给自己的汽车加满油。

  油价搁浅的注意事项:

 从近期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数据来看,市场上汽油供求关系趋于稳定,即油价供求波动幅度不大,这一点从原油变化率持续为负值可知,并且该值震荡区间较窄,所以,预计下调幅度低于50元/吨,完全符合油价搁浅的标准。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表现平平,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较前几个交易日处于低位,所以,综合各项指标来看,面对今年的第七次油价调整即将开启,预计92号汽油价格搁浅的可能性至少达到80%左右。

油价搁浅调整什么意思2

 在日常生活当中,国际与国内油价的走势均能够吸引到无数人的眼球,因为油价的涨跌跟多数人的关系较为密切。简单来说,油价上涨后对于拥有私家车的群体来说,需要从自己的腰包中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加油,反之,油价下调后会为无数人多省几张百元大钞,并且出行成本也会相对降低,因此,多数经常加油的群体基本均希望油价下调,因为对个人而言是利好的。

 其实,国内油价上涨或下调受国际油价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通常油价调整幅度每吨低于50元时,基本上对其不作调整,并依然保持上次调整的价格,也被称为油价搁浅,其实,从进入2021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多次调整。那么,当国内油价出现搁浅现象时,对车主一定是利好吗?

 首先,油价搁浅的含义是不作调整,因为每吨价格涨跌低于50元,而当国内油价出现搁浅现象时,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按照上次油价调整的价格计价,如上次油价调整后出现下跌的走势,并且下调的幅度较大,那么当国内油价出现搁浅现象时对车主一定是利好,因为又可以享受一段时间较为便宜的油价,这也是多数车主所希望看到的现象;反之,当国内油价在上一轮调整后以震荡上涨为主,比如油价上涨150元/吨,那么当国内油价在下一轮调整后出现搁浅现象时,对车主就不是利好,反而是一个坏消息,因为又要延续上一轮调整后的上涨油价,而车主出行加油也需要多花钱,从腰包中也需要多拿出一部分资金。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国内油价出现搁浅现象时,并不意味着对车主一定是利好的.,因为是否利好跟上一轮油价调整的有关,由于如本轮油价调整后处于搁浅的状态,那么就要继续延续上次油价调整后的价格,而且只有上一轮油价调整后出现震荡下跌的走势并且跌幅较大时,国内油价搁浅不作调整对车主是利好的,否则可能就不是利好。

 总的来说,当国内油价出现搁浅现象时基本上受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其中包括国际油价的走势以及部分主要出口石油国家的政策面等,所以,国内油价涨跌或搁浅跟国际形势密切相关,比如最近美联储加息后,让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度下跌的走势,并且也让多头信心溃败,因此,对国内下周成品油价调整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根据多数观察者的分析可知,国内油价继续下调的可能性较大。

中石化下次的油价是涨还是降,能不能提前知道?

油价也不是随意定的,而是根据国际油价行情来确定的。

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最主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改委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1。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2。 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将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3。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第二阶段:2013年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624号)》:1。缩短调价周期;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油、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2。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3。完善价格调控程序。

第三阶段: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主要内容:1。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2。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3。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4。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

总得来说,我国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主要挂靠三个国际油种: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用这三地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布伦特:迪拜:米纳斯=4:3:3。成品油的定价以原油成本定价为基准,再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即国家发改委规定最高的零售限价,各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同时国家设置了调控的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成品油的调价周期为十个工作日,即一般两周调整一次。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则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

虽然已经历次改革,但是现在成品油调价机制仍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成品油定价、调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情况。目前成品油调价依据为国际原油变化率。虽然多数时间两者保持较强同步性,但前者受供需的影响更大,后者对国际经济、政治、金融形势等更为敏感。若后期能够将我国的成本加成方法发展成为市场定价法,则能细致的反映市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