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当前国际油价的看法

2.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到底是为什么?

3.周大地的媒体关注

请用西方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谈谈你对当前国际油价的看法

油价调整的原因_油价调整争议原因

经济学中关于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国际上对于石油的持续的需求,使得石油的需求一直很大,而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的主要石油出产地在中东地区,这个地区又是战争不断的地区,比如伊拉克地区和伊朗地区,不能持续的供应石油,使得石油的供给方面的缺口很大,同时石油输出组织APEC对于石油的供应加以限制,以及国际上对于石油的价格预期的持续上涨也是的石油价格持续走高

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到底是为什么?

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暴涨,这是因为我们的石油公司有一套联动机制,由于各种原因,国际原油涨价的时候,就会非常快速地联动涨价,因为石油公司是及时运转的,一边在卖石油,一边在买石油,国际原油涨价了,进货成本就会上涨,所以他们会第一时间马上涨价,以抵消进货成本的上涨。

相反,如果国际原油下降了,虽然进货成本也下降了,但是前期进货的库存的成本还是原来的成本,并没有下降,所以在售的油价并不会马上进行下调。说到底,石油公司就是商业公司,商业决策要优先服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国际原油涨价,如果不快速涨价就会亏钱,所以马上快速跟涨。

而国际原油下跌,保持暂时不降价,并不会损害利润最大化,这个降价的时间可以迟缓一步,这个时间点滞后并不会造成公司商业利润的损失。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原油的上涨与下跌存在像股票一样的短线行为,因为国际原油的波动往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

而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让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无法一下子判断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波动,这就存在一个合理的观察时间窗口,同样这个时间观察窗口的制定也要符合公司商业利润不减少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涨价,即使是短期涨价,那也必须马上跟涨,因为这样就可以避免误判造成的利润大量损失。

相反,如果降价,就不能马上降价,因为一旦降价后发现是暂时下降,又马上涨回来会给人一种随心所欲不稳定的印象,所以国际原油降价后,观察一段时间,确定属于长期降价后商业石油公司才会跟进。

周大地的媒体关注

周大地言论引争议

中国经济网2011年12月17日转载了题为《专家称中国油价不算高 低油价实际只是补贴富人》的文章,文中周大地低油价实际只是补贴富人的言论引起广泛争议。以下是该文相关部分: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告诉记者,低油价实际上补贴了富人,鼓励了不合理消费,而且通过制造业的传导补贴了外国消费者。

据了解,我国汽柴油价格比国际上很多国家低,是因为我国控制了调价的力度。2009年1月到2011年11月,我国共调整汽柴油价格15次,90号汽油和0号柴油价格每吨累计分别上调了2700元和2360元,提高40%左右;同期,布伦特原油价格从42.27美元/桶升到106.56美元/桶,提高150%左右。

周大地分析,作为消费品的汽油,开越野车、高排量汽车的富有群体,消耗了更多的汽油,享受了更多的低油价便宜。作为生产资料的柴油,我国制造业消耗低价柴油后制造出产品,大量出口到海外,实际上是补贴了他国消费者。因此,实行低油价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的有效配置都不利,也不利于新能源、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周大地:家庭用电成本不高 计较电价不如少点个菜

中新网2012年5月9日电 随着阶梯电价实施日期的临近,不少家庭开始担忧电价调整后是否会增加自己的日常生活支出。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做客中新网访谈时表示,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而言,电费在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很低,根本没必要计较电价波动。

周大地认为,对于个别用电较多的家庭而言,每月用电可能达到数百元的水平,那么电价调整对他们而言可能增加了一些生活成本。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费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因为平时出去吃个饭的饭钱可能就比每月电费还高,电价调整后所多差出的钱无非是多叫一个菜少叫一个菜的事。

周大地说,从个人角度来看,他也不希望电价上涨,但是从经济角度而言,要保证这么多人都有电用,不能拉闸限电,国家还要搞建设,还要扩大电力供应,就总要有个出路。这个出路最后就是制定合理的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