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原油油价暴跌30%,这将利好中国经济回暖吗?

2.好消息,油价或要下跌!15号油价下调基本已成定局!开心不?

3.国际油价大跌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4.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中石油为何每年都赔钱?

国际原油油价暴跌30%,这将利好中国经济回暖吗?

30年国际油价分析_国内油价30年走势图

油价下跌使中国经济受益,中国一直在努力从疫情中恢复过来。

石油价格的突然下跌给国际市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北京时间3月9日上午10:00,纽约和伦敦的基准油价均下跌超过20%,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超过30%。与这种下跌相反,3月9日,中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大幅上涨,A股涨停,H股超过13%。实际上,对于国内经济而言,油价下跌不仅使上升的CPI下降成为可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降低成本方面显着受益于公司。美国银行美林公司估计,油价每下跌10%,中国的GDP增长率将提高约0.15个百分点。因此,国际油价下跌有利于中国经济复苏。

广发基金宏观战略部副总经理表示,中国是原油的净进口国,因此油价下跌将有助于降低我们的进口成本和通胀预期。预计暴发会增加某些必需品的价格,该机构预测,2月份的CPI将保持在5%左右的高水平。然而,预计原油价格下跌将对3月CPI产生抑制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接受《中国时报》记者访时说,中国经济持续通胀的基础不存在。受这种流行病的影响,滞胀现象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并面临失业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所有这些都需要宏观经济政策予以认真对待。在3月9日亚洲交易时段开幕后的短短几秒钟内,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幅仅次于海湾战争期间的第二大跌幅。

欧佩克+联盟的崩溃引发了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之间的全面价格战。上周末,沙特阿拉伯将官方石油价格至少下调了20年,并向买家暗示它将增加产量这无疑是一个选择。原油将大量供应市场,油价可能会跌至20美元左右。同时,沙特阿美公司也做出了30年来最大的降价。阿美为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客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折扣。将4月份对亚洲的原油销售削减4-6美元/桶,降低美国4月原油销售价格至每桶7美元,北欧炼油商旗下的旗舰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下跌了8美元/桶,而价格则低至10.25美元/桶。

好消息,油价或要下跌!15号油价下调基本已成定局!开心不?

好消息,油价终于要下跌了!根据最新的油价调整咨询,15日将会迎来本月第一次油价调整,而且这一次不是涨价,而是降价!本周国际油价一路暴跌,已经创了30年来最大日内跌幅。

现如今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从71.75美元/桶下跌到最低34.30美元/桶。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价格就出现了“腰斩”,这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接下来跌幅继续增加,那么油价下调则是必然的。

今年以来,油价已经进行了6次调整,而且是“6连涨”,总体来看油价涨了1.7元/升。

如果按照一般私家车50公升的油箱来计算,现在加满一箱油要比去年年底贵85元,别看区区85元,一年算起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对于很多开车出行的家庭来说,油价连涨无疑是增加了家庭的花销。

很多人也因为油价上涨,放弃了开车出行,选择省钱的电车或者乘坐公交车。

按照目前国际油价形势,新一轮的油价将于4月15日进行调整,仅仅剩下不到一周时间。

看到这个消息,想必开车的人都高兴坏了吧!只要接下来一周国际油价不出现“暴涨”,那么下周五的油价下调基本已成定局!油价下调对于开车的人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油价带来的影响可不仅仅只是如此。

下面就一起看看,如果下周五油价下调,哪些行业会受益吧!

1、汽车行业

汽车的供求与油价息息相关。

在前段时间油价连续上涨时,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欲望明显下降。

尤其是二手车市场非常低迷。

消费者看到油价现在这么高,自然不会那么着急非要买车,毕竟买了供不起也是白买。

虽然现在电车也进入市场,但消费者对于新兴的电车更多的是处于观望的心态,。

市场上的主力军还是燃油车。

这一次如果油价下调,自然会刺激汽车消费,进一步带动汽车产业相关的消费市场。

现在社会,除了房子以外,人们消费最多的就是车子了,可以说汽车行业占据了整体消费的很大一部分。

如此可见,油价下调对于消费的影响是多么大。

2、物流行业

因为口罩时间影响,物流行业受到来有史以来最大程度影响。

重重关卡导致物流缓慢,人力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物流的成本。

再加上油价上涨,物流的成本就更高。

此次如果油价下跌,物流公司成本将会有一定幅度减少。

物流成本下来了,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喜欢网购,网购就会有运费产生,即使有一些商家是包运费的,但熟不知这些运输费用其实也是算在成本里的,最后还是由消费者自己买单。

所以运输费用降下来,消费者也是大大受益的。

3、航空

随着时代发展,乘飞机出行已经成为很日常的事情。

飞机不仅用时少,相对来说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可是对于航空业来说,燃油成本已经占据总成本的3成之多。

所以如果油价能够下调的话,航空业无疑是受益良多。

而且现在很多快递都是空运,这样一来空运的运输费用也会下降。

4、化工行业

油价下调其实对化工相关的行业也有很大影响。

例如,我国生产化肥所用原料主要就是煤、天然气、重油。

化纤以合成纤维单体为原料,此原料对于油价变动非常敏感。

化工行业虽然不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但其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

综上所述,如果这一次调整油价是下调而不是上涨的话,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影响。

在上次油价调整时,油价出现“由跌变涨”的逆转,把期待油价下调的消费者都晃了一下。

但这一次不一样,就近期统计的数据而言,没有走上越跌愈少的路,所以这一次油价调整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翻转”。

2022年第7次油价调整目前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现在要看的就是这一次能下调多少了。

当然小编个人是认为下调得越多越好啦!如果能出现超过500元/吨的跌幅那么是最好不过了!大家认为国内油价还能不能重回8元时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国际油价大跌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国际油价的暴涨或暴跌都是一把“双刃剑”,低油价下,我国可以加快原油进口,增加我国石油战略储备,降低通膨压力并增加居民消费能力;但也会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阻碍。

一、油价低的利好

1、提高石油的战略储备

从中国整体能源安全角度分析,油价下跌有利于中国油企大举“囤油”,提高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2、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层面

油价下跌还有助于降低中国通胀压力,提升中国国际收支能力,加快GDP增速。由于汽油和柴油等油品价格本身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的组成部分,油价下跌会直接影响到这些价格指数。从国际收支来看,油价下跌使石油净出口国的收入再分配转移到石油净进口国。

3、居民消费层面

油价下跌会提高消费者购买力,由此带来需求增长。我国原油消费中的60%依赖进口,油价的下跌具有“成本红利”效应。最直观的感受来源于交通出行成本的降低,出租车司机与私家车车主受益明显,公共交通开支也随之下降。油价的下跌也使得运输成本下降,国内的航空燃油费也将取消。

二、对能源产业结构是坏消息

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会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阻碍,一些本该淘汰的高耗能企业会因油价等成本降低而“苟延残喘”、丧失转型动力。

以天然气市场为例,由于油价不断下跌,我国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相比在工业、车用领域的经济性能越来越低,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在液化天然气价格比管道天然气价格更低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纷纷改用液化天然气甚至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等相对污染环境的燃料。

扩展资料

2020年油价暴跌的起因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本就因全球疫情影响而出现大幅下跌,美国WTI原油跌幅达32%,布伦特原油跌幅达31%。

而3月9日的大跌要从“欧佩克+”会议说起。第8届欧佩克和非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在一片争执中结束,没有达成任何减产协议,布伦特原油再次失守50美元/桶重要关口,日内跌幅达9.33%。

3月4日凌晨,“欧佩克+”联合技术委员会建议减产60万-100万桶/日,减产量不及疫情对原油需求造成的损失量,布伦特原油从53.3美元/桶跌到51.6美元/桶。到了18点08分,沙特推动“欧佩克+”同意减产超过100万桶/日,布伦特原油从51.8美元/桶涨到近期高点53.0美元/桶。

3月5日凌晨,俄罗斯提议“欧佩克+”在二季度维持当前减产规模,俄罗斯死不减产的态度表露无遗,打击市场对减产的信心,油价从53美元/桶跌到51美元/桶。随后,欧佩克紧急救场,19点06分,欧佩克部长同意减产150万桶/日,油价小幅回升,但涨幅不大。

整个剧情的高潮出现在3月6日晚间,俄罗斯表示只同意延长现有的减产协议,不会再进行额外减产,布伦特原油短线下挫0.6美元/桶,日跌幅扩大至逾3%。等到23点06分,“欧佩克+”会议结束,没有达成协议。油价失去减产的支撑,进入自由落体阶段,布伦特原油跌至45美元/桶。

主要产油国的谈判失败,不但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反而打起了价格战,这才导致原油疯跌。在减产会议结束后,俄罗斯表示,自4月1日起,各国可以不受限制地按意愿产油,也就是说,从2020年4月份开始,产油国将不受任何减产协议的束缚,想产多少就产多少。

沙特面临这种尴尬局面,3月7日大幅降低售往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原油官价,折扣幅度创20年以来最大,以吸引国外炼油厂购买沙特原油。并且,沙特4月份增产30万桶到1000万桶/日,后期最高可增产至1200万桶/日。

人民网—“史诗级”惨烈崩盘后,原油“凛冬”已至

人民网—专家:油价大跌,对中国利大于弊

人民网—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 影响我国经济几何?

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中石油为何每年都赔钱?

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石油基本上年年处于亏损的状态。

在上个月27日的时候,中石油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的报告,根据报告显示,中石油上半年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滑22.3%,亏损高达299.83亿元,再创下最差半年报的新纪录。同时,在2020年上半年,中石油公司的经营支出为9350.88亿元,同比下降16.9%。其中,购、服务及其他支出为6271.88亿元,同比下降21.2%;员工费用(包括各类用工的工资、各类保险、住房公积金、培训费等附加费)为607.46亿元,同比下降6.6%;勘探费用为105.69亿元,同比下降13.8%;销售、一般性和管理费用为298.83亿元,同比下降8.6%。

事实上,在今年的上半年,中石油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资本支出方面都进行了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还是出现300亿的亏损。不过,对于中石油这样的财报,其实公众也是并不惊讶的,毕竟最近这些年中石油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300亿对于中石油这个庞然大物而言简直就是是“毛毛雨”,因为亏损已经成了常态化,股市里的“韭菜们”似乎是看不到发芽的希望了,然而这并不会改变其市场垄断的事实。

不过,既然亏损了,那就必然是有原因的,那么,中石油为何会亏损?

我们知道,在今年的上半年,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油价下降、需求萎缩,大幅冲击了石油行业的中下游业务,炼油和销售业务板块亏损严重。中石油也表示,在过去的半年里,中石油集团实现原油价格为39.02美元/桶,比2019年上半年的62.85美元/桶下降37.9%,剔除汇率影响,平均实现原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5.6%。尽管如此,由于需求的下跌,中石油的业绩还是非常难看,尤其是在分板块业绩上反应明显。从中石油的半年报上来看,在2020年上半年,炼油和销售业务板块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亏损,分别出现亏损105.40亿元和128.9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两个板块的亏损非常大,但是中石油的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03.51亿元,同时,天然气与管道板块实现经营利润143.72亿元。

总结起来,中石油之所以会出现亏损,一是因为疫情原因,二是因为国家油价大幅下跌,三是因为天然气价格政策阶段性调整。